志不立,则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卫之马,飘荡奔逸,无所底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志不立,则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卫之马,飘荡奔逸,无所底止.,第1张

立志

志向不能立定,天下便没有可做得成功的事情。虽然各种工匠有技能才艺的人,没有不以立志为根本的。现在的读书人,旷废学业,堕落懒散,贪玩而荒费时日,因此百事无成,这都是由于志向未能立定罢了。

所以立志成为圣人,你就能成为圣人;立志成为圣人,你就能成为圣人。志未定,犹如船无舵,马无环,随波逐流,到何处止?古人说:“你行善,父母生你的气,兄弟生你的气,人民看不起你,不这样做也可以。”

扩展资料:

此文出自《教条示龙场诸生》。本篇是阳明流放龙场驿时对学生的教导,应是王阳明为弟子制定的“为学做人”的基本准则。

在艰难困苦的阳明,当时不仅生命还处于被他人伤害的危险之中,而且他的精神也处于戏剧性的转型期。龙昌艰苦的环境净化了王阳明的心灵。王阳明在经历了“生死体验”之后,初步形成了心学的理论体系,认识到了“道”的本质。

面对学生时,他充满了热情,灌输,下定决心,努力学习,正确的,责任的四个基本技能学习好,他的四个要求,希望学生学习,是通过假设,选择演示中,启发学生理解自己,所以他们发自内心的接受。

古人说:老师容易找,老师难找。阳明时常教导学生不要养成道德和决心。无论在危险或耻辱中,他们仍然可以坚持他们的信仰和实践他们的行为。他们当老师是当之无愧的。

参考资料:

-教条示龙场诸生

是由美国探索频道制作,英国冒险家贝尔格里尔斯主持的一档现实主义电视节目。可能很多人都看过。节目中,贝尔将前往一个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地方,如夏威夷火山、亚马逊雨林、撒哈拉沙漠、大沼泽地等。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想尽办法活下来,最后找到回到文明世界的路,可以说是刺激、刺激、神奇。

其实大约500年前的明朝也有过惊心动魄的野生生活,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们无法通过视频观看。我们只能通过整理文献来了解当初的艰难困苦。现在,假设我们回到过去,拍了这样一部**或纪录片。我觉得这部**的基本信息应该是这样的:

户外生存

国家:中国

年份:明武宗郑德初年

主演:王守仁

监制:刘进

地点:贵州修文县龙场站

**时长:两年半

王阳明自然不想下乡被中农贫农再教育,而是因为他的信触怒了大太监刘瑾。明朝弘治十八年,15岁的太子朱厚照继位。他老人家登基后,大太监刘瑾变得很厉害,做了很多坏事。很多弘治时期的老大臣都被赶出了朝廷。许多诚实的大臣无法忍受。他们上书弹劾刘瑾,都受到了惩罚。有一次,戴笠、薄熙来、颜回等人在南京科学路上写信,说刘瑾被判了罪。在北京听到这个消息后,王阳明去医院急救。结果,他也激怒了刘宏,后者被法院法官判处40年监禁。屁股开花后,把自己关进了锦衣卫大狱。

王阳明只能在阴暗潮湿的监狱里受罪。他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等待。很快,最新的治疗建议出来了。刘瑾没有杀王阳明,只是被贬为贵州隆昌招待所所长。贵州现在的经济状况不太好,当年比较普遍。况且这个龙场位置比较偏。从那里到桂阳要走几十里山路,不得不佩服刘宏选了这么好的地方。大多数人都害怕。

出狱后,杨明决定先回余姚老家,再做决定。半路上,刘瑾改变了主意,派了一个安全刺客去刺杀王守仁。现在,它相当于一些中情局特工。然而,这并不奏效。杨明机智地躲了过去。送走状元之父王华后,他收拾行囊,带着随从前往隆昌上任。

南京离隆昌千里,王阳明花了好几个月才到。苏轼贬谪徽州,路过大禹岭时,觉得自古贬谪的文人过了大禹岭很难再回来,大多离家出走而死。如今王阳明被贬隆昌,那里荒凉巴山楚水。他不知道他会呆多久。法院没说清楚,也许几个月,也许几年,也许永远。如果这是最后一个,那就是这样的一生。反正刘爸爸也不希望你回来。

在郑德的第三个春天,一群人到达了他们的目的地。他们顺利到达是不容易的。当时还没有完全依靠一条腿的高速铁路飞机。长江上可能有百年一遇的龙卷风,山里有土匪强盗。况且路途很长,很考验他们的体力。此外,还有清算的要求。钱不是万能的,有钱是不可能的。路上很难找到资金来源。王阳明身体不好,早年患肺病。安全到达隆昌是相当困难的。

到达后,杨明和他的朋友都惊呆了。这个地方真的是太原的生态。说:“龙场在黔西北山区。有蛇,有毒蟑螂。”到处都是荆棘和草,蛇,蟒蛇,猿和野兽。如果你不小心,你可能会掉进老虎的嘴里。在这里,如果很多生物放在其他地方,你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另外,龙场开发不好,淹没了。空气稀薄,疟疾弥漫,瘟疫肆虐。王阳明患有呼吸道疾病,现在却越来越困难。本来朝廷打算请王守仁做驿站管理员,但是到了之后发现所谓驿站名存实亡。起初,政府在这里设立了一个哨所,以防止任何意外,并希望在战斗士兵中发挥作用。但是,我很多年都没有奋斗过,所以我选择了无视。

没有遮风挡雨的地方,也没有露宿街头的机会,因为这个地方没有城镇街道。但是不远处,有一个聚居地,是一个苗族人居住的小村庄。但这些民族同胞不会说汉语,也看不起汉人,因为总有汉人官员仗势欺人,不做好维稳工作,扩大民族矛盾。中国的这些老爷们一般都是对上级卑躬屈膝,对下属和身边的人颐指气使,更别说苗族了,他们也是被中原人民所痛恨的。现在阳明的人来了。当你看着自己穿的华服,听说是中国的,你不会有什么好印象:如果你和以前见过的人有一样的美德呢?这里有汉人吗?按照《野外生存》的说法,是有,但是“他们在中国都很绝望。”都是不法分子。想想也是对的。那时候,如果不是犯罪,杀人,逃跑,谁会来这个地方?

真正的生存开始了。王守仁带来了一些食物、书籍、钱和两名随从。生存暂时不是问题,关键是要有住的地方,于是他着手搭建了一间小屋,用来挡风遮雨。毕竟这个专业不是土木工程,经验不多。这间茅草屋没有其他的高。下雨的时候,你会体会到杜甫在《王阳明年谱》年写的那种感觉:“床头柜里没有干燥的地方,雨水使你的脚麻木。”因为条件太差,两个服务员都生病了,要他们照顾杨明。所以,王守仁照顾他们。真的是队友,但是它能做什么?无奈之下,杨明在附近的山上找了一个山洞,把所有的东西和队友都送了进去,用石头在里面盖了几个床,生火取暖,赶走了野兽。时间仿佛回到了几十万年前人们住在山洞里的日子。为了照顾随行人员,杨明不得不砍柴做饭。有时候怕他们心情不好,就给他们写诗,在家乡哼《纪事报》。

一个人带一点食物是不够的。要想长久,迟早要投入生产。俗话说,自己动手,就要吃饱穿暖。模仿阳明苗族不种地的生产方式。当地的耕作方式比较原始,至今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时代。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曾经毁灭了亚马逊无数的雨林,却无能为力。在养殖的过程中,杨明一开始并不熟练。和陶渊明一样,种“多草少豆苗”,然后起步,甚至总结了很多农业经验。

这种生活简单而孤独,荒原上的人最渴望见到中原人。郑德四年月初三,王守仁偶然看见一个汉族文士住在篱笆中间的苗家,好像还带着儿子和随从,好像要走马上任。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很久没见到原人了,也不了解北京的时局,想问问,但时间不早了,打算第二天再谈。没想到,第二天,三个人早早就上路了。中午,杨明被告知蜈蚣岭死了一个老人。杨明惊呆了。一定是抄写员。第二天,有人告诉他,三个人都死了,可能是旅途劳累,被蛇袭击,或者是对环境不耐受。

王阳明带着孩子的仆人去安葬。对了,他还带了一只鸡和三碗米饭。孩子们的仆人听说他们在收尸,都不愿意去。王阳明说:“你我都跟他们一样。”也许我们死了就没人埋了,我们会死在旷野里。葬礼结束后,杨明为死者念了一段悼词,其中一段是:“唉,我受伤了!就算不住,悬崖上的狐狸也是成群结队的。阴之枷锁如车轮,将你葬身腹中。”翻译成白话:“就算你不被埋,黑暗的悬崖上狐狸成群,深山峡谷里车轮般粗的毒蛇,也一定能把你埋在肚子里。”今天大概就是阳明一行的明天。

生存可能更容易解决,但内心的问题没那么简单。王阳明原本是状元之子。不用说,你也知道封建社会状元是什么意思。作为官二代和富二代,他可以衣食无忧。他已经站在了世界的起跑线上,看脸,为父亲在中国而战。爸爸不忘对他严格要求,他不懈努力。尽管几经周折,他终于考上了进士。王阳明心平气和,功勋卓著。没想到会被贬到这个地方,因为他此刻并不平静。他不仅没有被踢出公务员队伍,还拖累了两个追随者,一老一少。离家很远,环境恶劣,很孤独。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离开,但是你可以选择死,但不代表没有生的希望。要知道,世界上最痛苦的不是死亡,而是等待死亡。死亡有什么可怕的?等待的过程更痛苦。比如唐中宗被罢黜后,被贬为庐陵王,转战周君和周舫,每天都要遭受精神折磨,因为武则天可能会杀了他,也可能会恢复他。情况令人担忧,但并非完全没有生气。每次听世界各地的人说话,我都会哭,发出两声巨响,然后上吊。问魏怕什么,他说是他妈派他来杀我的。既然是死亡,我还不如自杀。

阳明每晚躺在他的石棺里思考人生,没事就看《秋风吹破茅屋》。几十年来,一直有一个问题困扰着他:如何成为圣人?程颐和朱推理,凡事如果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可以得到推理,但为什么一个星期都没有得到?苦苦思索,不知所以然。终于有一天,杨明突然跳起来笑了。他的随从认为他疯了。阳明说他想通了:心是理性的,理性不在外,而在每个人的心里。从这一刻起,束缚和保守的理学黯然失色,在王守仁的领导下,明朝中期逐渐出现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渐渐地,苗族同胞发现,那些汉人并不是坏叔叔,而是走失的人,是外地来的游客。他们和我们一样悲惨。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王阳明看到这个地方落后的经济拖累了文化,人们基本不读书,更别说参加科举考试,走出大山了。于是闲暇之余,王阳明教苗族孩子读书。当地人非常感激,专门为他建了龙岗书院。只用了几百年就成为了大学者。我从来没有冤枉过王先生。因为阳明学博大精深,很多外地人慕名而来,拜在王老师门下。现在,杨明已经成为当地一所私立学校的老师,与苗族人民融为一体。现在有很多人去贵州偏远山区教书,做和王阳明一样的事。当地人也特别重视老师和老师。有一次,泗州府的一个小官辱骂王阳明,站在旁边的苗族同胞直接打他。

起初贵州地方官员没有彩虹阳明,但和他接触几次后,开始对他有所敬意。你这位大神,在龙场那座小庙里也没丢才华。来我们省科学院讲课吧!于是杨明去了贵阳大学教书,让更多的人学习。郑德五年三月,王阳明被朝廷重新启用,升任庐陵县。终于,王阳明迎来了他人生的春天。五个月后,刘瑾倒了,我被碎尸万段。

武侠小说里有一句话,那些武林高手往往要隐居修行几十年,才能浪迹江湖,屹立于世。贵州隆昌一段,相当于王阳明闭关修行。离开贵州后,平定赣南、桂南土匪,消灭王宁叛军十万,创立阳明心学,完善古今。平定王宁是功勋卓著,但是明武宗并没有给他太多的赏赐,甚至还为他做了一些尴尬的事情。弟子们义愤填膺,而杨明却很平静,出人意料。为什么?如果他能像龙畅一样战胜逆境,还有什么能让他“动心”呢?最后,他的成就堪比孔孟朱等人,多多少少得益于他在隆昌的野外生活经历。

王守仁,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军事家。大师王不仅精通儒释道,还能统率军队作战。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全能儒者。

因建于余姚阳明洞寺内,曾被学者称为阳明老师,现俗称王阳明,其学说称为阳明学。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和东南亚国家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江西平定

郑德十二年,江西南部与赣、闽、粤交界的山区爆发民众起义。村民依山傍水,从窑洞建村,组建自己的军队。方圆离这里将近一千英里。地方官也没办法,就玩明廷。该部建议江西,当时的省长王守仁,帝国的权利资本,镇压起义。

郑德十三年正月,王守仁平定赤忠荣部,要求设立和平县,发展县学。三月,守仁抵达江西上任。迅速调集三省兵力,镇压新丰等地起义。七月,王守仁读到战争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请求法庭允许他最后一次向他表示仁慈。明朝廷于是委托地方军政大权,任其贱行。10月,王守仁率部突破江西崇义县左溪最强军寨,与左溪会师。王守仁自首了。十一月,王守仁派出使节招安并攻破蓝田布冯。

活捉宁王。

王守仁一生最大的军事功绩是平定了南昌之乱、王宁之乱和陈豪之乱。据说福建兵不多的时候,来到凤城的时候,宁王zh

当时,朱最担心的是出兵南京。如果南京失陷,王宁就有了当皇帝的资本,同时也不会轻易被灭。王守仁虚张声势,利用虚假宣传和虚假信息,扰乱王宁的视线,迫使他作出错误判断,以为各路军队已经形成包围圈。同时,反制战术的运用使王宁怀疑他的部下进攻南京的战略。王宁真的上当了。他犹豫了半个月,不知所措。他不敢派兵进攻南京。王守仁利用这个机会准备保卫南京,使王宁无法进攻南京。

七月,宁王率六万人攻占九江、南康,渡江攻安庆。此时,王守仁已动员8万军队,号称30万。有人指出,应该对安庆进行急救。王守仁说:“现在九江和南康已被敌人占领。如果我们渡河去救安庆,就会遭到两面夹击。现在南昌空虚,我军元气大伤,一举可破。敌人听说南昌丢了,肯定会回军救他。今日在鄱阳湖与他相会,必然得胜。”

南昌很快突破,停了两天。王守仁派大将王宁的军队分五路援助南昌。四人分兵相见,一路埋伏。战后王宁的军队腹背受敌,腹背受敌,被分割成几部分。后来被伏击,战败,逃到八字脑区。越王宁愿看到形势不妙,赶紧从九江、南康两地抽调精锐部队进攻,而王守仁则派出几支部队迎击南康。

这场战斗是激烈而关键的。当军队撤退时,吴立即杀死撤退的人,并命令军队战斗到死。最后,敌人被打败了。敌人向柴房投降,组成了一个方阵。宁拿出金银珠宝赏赐将士,要他们全力以赴。

然而,王守仁发现王宁军队的方阵有缺陷。他决定模仿赤壁之战,放火烧船。第二天,王把群召集起来,在船上开了一个“早朝”会议。王守仁的军队杀了他,把草放在船上,放火烧风,烧了王宁的副船。娄妃的宫人和文武百官跳楼自杀。王宁的船搁浅了,动弹不得。他慌忙乘船逃走,却被王阳明的部下王冕抓住。王宁的其他文武大臣也成了阶下囚。不久,南康、九江也被官军占领,王宁之乱彻底平息,前后仅35天。因此,王守仁被称为“明军之神”。

后来,明太祖武宗以“朱寿大将军”的名义出征。宦官们故意放了王宁,让武宗打王宁,亲自俘虏他讨好皇帝。王阳明对太监张勇的感情和理由说明,死的人会更多。最后协调的结果是:让明武宗到南京,然后让王宁被皇帝俘虏,高高兴兴。

王宁《越曲》全文:郑毛、乙亥六月,背叛南昌,召兵来阙。破南康九江,攻安庆,撼远方。

1911年7月,陈寿仁去南昌当兵,陈豪逃走了。聚会的其他人决定。当时天子听了很生气,六师统一派的人来讨要,就把陈豪抓了回来。

何宇黄伟,神武不杀人。如冲击、打击和折叠。神器有家,谁敢偷看?天陈豪,赵黄陵,至嘉靖节度使。

陈政庚子年是农历正月,总督的军务都是王守仁帝国的书。下级军官列在左边。

继承陆九渊的理论,发扬陆的思想,称之为“学派”。陆九渊以“心即理”为理论基础,认为认识事物的起点是认识本心。王守仁不满意陆九渊的解释。他说:“鲁研究对象山”,其知识和投机,以及认识事物的语言,是相当枯燥,但它是有说服力的。"

反对程追求“最大理性”的“师事”方法。因为事物是无穷无尽的,从中学习是相当讨厌的,所以他主张从自己的内心寻求“理性”,认为“理性”存在于人的内心,“理性”改变了宇宙万物。人抓住了它的细腻,人心也抓住了它的本质。

正如陆九渊所说,“心若遇对,心即对。”为什么不呢?所以,理解“本质”,就是理解“正义”。所以王守仁强调:“心只是一个整体,在其一切意义上称之为仁;就其恰当性而言,称之为义;就其组织而言,叫李。”不能心外求善,不能心外求义,只能心外求理?为什么知道和做是第二个原因;求心中之理,此圣门教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在知行关系上,从“世间万物皆属我”出发,反对朱的“千里眼”论。王守仁认为,既然我们知道这一事实,我们就必须执行它。如果只是声称知道,而不去实践,那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真正的知识离不开实践。比如,当我知道孝顺的真谛时,我一直很孝顺,很关心父母;当你知道仁慈的时候,你已经对你的朋友仁慈了。真正的知行合一,在于根据你所知的实际行动,知行并举。他的目的是“如果出发点有问题,坏思想就会被打倒,坏思想需要彻底根除,才不会潜伏在胸中。”

朱的知行分离论,如《周易》,在他的学生传记中有所传诵。古代的圣贤看到很多人在知识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忽视了自己的行动,认为这样会营造出浮夸的氛围,于是开始强调知识和行动,但后来的人明白了,他们是想让先知们落后,这就误解了圣贤的意思。北京交通大学、东北大学、北航、航空航天大学都将其作为校训的一部分。

为什么王守仁是明朝第一牛?

简而言之:

1他军事能力出众,游戏风格奇特。他从不与敌人正面交锋。他让我分心。你往南走,他往北走,往往让敌人晕头转向。不管敌人人数比他多多少倍,他都敢出兵。他还喜欢耍花招,比如挖坑,伪造,虚张声势。最后很多人都被他的骗术吓走了。奇怪的是,即使他有优势,让对手保持阵型,他也从不轻易进攻。而是把敌人困在里面,饿死,然后引诱他突围进入伏击圈,然后发动总攻。基本上这些招数一路传下来,神仙就麻烦了!他打败了很多令朝廷头疼的山贼巢穴,背叛了宁王。但是这个B哥并不出名。他完全是自学的。可谓军事天才;

2哲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突破朱理学,创立心性论,提出知行合一的思想。用今天的话来说,王守仁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从他的军事才能中可以看出。除此之外,他不顾家世,招了很多学生,比如王根,李志,杰夫。似乎人们能在他身上看到千疮百孔的影子。此后,他的心理学不仅在中国发扬光大,还游历了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

3王守仁虽然是文武全才,清匪平叛,但政治手段不弱于大臣宦官。当时,刘瑾、蒋斌和张勇这些郑德时期的大太监都打不过他。他们死了,跑了,倒了,连杨廷和、内阁、首辅都打不过王守仁。相反,许多人被王守仁的正直和慷慨所感动,成了他的学生。

4文学才能出众,多首诗词流传至今。

最重要的是,王守仁做了一辈子清官,从不收礼送礼,总是为老百姓着想。尽管军事能力出众,但他反复希望,除非自己挑起战争,否则不要挑起战争。如果不是局限于荒谬的皇帝朱厚照和他身边的小人物,也许王守仁可以再次创造一个繁荣的新时代。

评估[/s2/]

朱载_:一代伟人,责任重大,他们有能力从混乱中恢复秩序,并展示他们拯救世界和保护人民的智慧,而不奖励他们的成就。我很有同情心!为了你的荣誉重新宣誓。

徐渭:王羲之“以书盖人”,王守仁“以书盖人”。

朱彝尊:他的诗清丽婉约,书法特别传神。他是林驰的典范。

王世贞:博安是诗。少年有志于找工作,却是人才创造的。他们无法继续深造,对法律感兴趣。到了晚年,他想尽办法回家,但还是被一个少年的形象引导着,所以这个比例不能深度融合,而是来源于自然。它的自负同时是两件事。[6]达到最高境界的文章,非廉、杨文振、东阳、守仁。7理学的逃避是以阳明为基础的。74安吃梨,吻之,吞之;它像瀑布般的岩石,从几千英尺的高度倾泻而下。没有深水,沉入黑暗。[7]

李贽:阳明先生与孙、徐同在江西,是江西三大忠臣。胡端敏和孙忠烈也对自己的家乡赞不绝口。有一次,他听到一个巨大的文学场半夜站起来说:“三个人做事好办!”突然不见了,浙江又多了三个大人物。况且古代也有不少人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没有一个人在不等待士兵和粮食的情况下,在十天之内解决了叛乱。只有王能做到。但是古今都没有法庭,很快就有了法庭。没有路虎留下的法庭。以三面楚歌的杨希嫣为例。进不了大城市,更进不了居庸城。也就是说,通州城下没有,就不能诬告少保千年不装修。若瑛住在北方打猎,杨善赤手空拳也乐得合不拢嘴,于是下令立即派人护送皇帝回家。其余的从古至今,只有杨山儿一人。嗷。如果你用一个好的视角去举起你的棋子,仅仅举起你的棋子是不够的。这些都是古代的伟大成就。提到屈就不容易了,所以俞老师和杨老师也是时代三杰。哇!对伯恩先生来说容易吗?在江西,他是三大忠臣。在浙江,在古代,他立下三大功业,理学足以沿袭孔圣合一。

张岱:阳明老师

沈德福:但是,王文成用理学保护了土壤,从而建立了国家,巩固了士人的希望和结构众所周知,他的兵和韩、白差不多是真的,而罗毅是唾弃别人,用良心愚弄自己。他还有十个哲学家和三个好人,但他不知道人数。

黄宗羲:王阳明可以说是“醒或不醒,其荣破其谜。”自孔孟以来,没有人如此开明。

魏:阳明老师做人三百年,道德成就。

王世贞:王文成是明朝第一流的人物,德才兼备。

纪晓岚:守仁的功业在实践中是突出的,而他的诗歌则因为在文化艺术上的巨大成就而显得高雅,他的文章自成体系,代代相传。

张:直走。比在新疆做事,养弱卒,清除文人千古枷锁,平反罪恶更重要。明朝末年,文官以争胜,无人存慈。在危险和怀疑的时候,神更坚定,智慧更清晰。虽然他们的天赋很高,但他们也从中得到好处。悔其功绩,先标异儒,被士子耻笑。邓志成:杨明工作好,所以他的学习最扎实,最有用。

严复:傅阳明之学,致良知。功夫的过程就是知行合一。一定有什么不对劲。阳明的自主学习是简单、轻松、智慧的。

梁启超:他在近代学术界很有名气,在军事和政治两方面都有很大贡献。阳明是英雄,学术工作像打针一样刺激,所以能做到道学五百年终结,能喷出许多光芒。

章太炎:如果在文学成就上被非人类所证明,就要注意自己的良心,以便为工人服务或阻碍时间和地位。所以有“明知故犯,明知故犯”的说法,所以有知行合一的说法。文成之术不贵,敢直抒胸臆,为所欲为也贵。

孙中山:日本古代文明都是从中国传入的。五十年前,改革的大功臣们都陶醉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

蔡元培:明中叶王阳明出山,吕雪起死回生。思想界的气氛是新的。

三岛一:忆西明讲学,动土藏机。在龙岗山上,你可以看到永恒的良知之光。

东乡平八郎:生平第一次崇拜阳明。

Setakajiro:中国阳明学的所有特征几乎都是王雪赋予的,因为活跃的企业家甚至伟大的改革者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田:修文龙场是王阳明认识和形成其思想体系的圣地阳明学具有东方文化的最大特点,即简单明了,不仅易学易掌握,而且易实践易落实。在人类大家庭中,无论种族、年龄、年龄,阳明良知都是可以理解和践行的。

傅:五百年来,只有两个人事业有成:一个是明朝,一个是清朝,曾国藩。

郭沫若:王阳明也有他独特的教育思想,与现代进步的教育理论是一致的。他在中国思想史乃至日本思想史上影响巨大。

钱穆:阳明思想的价值在于,他以全新的方式解决了宋儒学遗留下来的“万物一体”和“性情之变”的问题良心既是人心,也是正义。它可以统一心与物、知与行,消除朱外向、陆子内向的片面性,解决宋儒学的遗留问题。

张岱年:阳明宣扬“知行合一”,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提出“致良知”学说,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倡独立思考,意义深远。

杜维明:王阳明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儒家独特的人文精神。他提出“仁者天地合一”,即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他提出“知行合一”是为了创造人与社会的和谐;他提出良知是为了创造人与自己的和谐。

于:在中国历史上,能写会练的人很多,但廖若在这两方面都是最棒的似乎一切都要等到王阳明的出现,奇迹才能真正发生被批判的王阳明哲学,在我看来是中华民族思想发展史上的一大成就,没有多少人有资格批判。

当年的岳明:他的思想是中国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我们骄傲的瑰宝。他吹响了人类解放的号角,引领了晚明思想解放的潮流。他的思想代代相

《王阳明年谱长编》(束景南)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qrz53lAOkqfDbUbQwhOTDA

提取码:p9r8

书名:王阳明年谱长编

作者:束景南

豆瓣评分:95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11-1

页数:2190

内容简介:随著近三十年来王阳明研究的深入,《阳明先生年谱》的不足越来越凸显。作者从全面挖掘收集资料入手,积十余年辛勤搜辑之功,查阅数万种古籍,搜辑到大量阳明佚诗佚文与有关阳明之重要新资料,考辨真伪,考明史实,为阳明集中全部诗文重新系年,并考定阳明五百余篇佚诗佚文,新考出二百余名阳明门人弟子,基本探明阳明同朝内外达官名臣、文士诗友(如前七子、茶陵派)学者名人、门人弟子、禅僧道士交游唱酬、论政讲学、仕宦著述之一生行事,全面展现了王阳明一生的思想发展演变历程。

能,

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王阳明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他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其心学思想受到禅宗的深远影响。通过考察王阳明与禅宗的关系,能看出儒释合流对中国文化的塑造之功。

阳明一生学术多变,早年曾执意于释道,思想中融入了诸多禅道内容。王阳明在《传习录·上》中交代:“吾亦自幼笃志二氏,自谓既有所得,谓儒为不足学。”在其很小的时候就对佛道两家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谓儒不足学。此外在《王文成公全书》卷九《谏迎佛疏》中,王阳明也曾说到“臣亦切尝学佛,最所尊信,自谓悟得其蕴奥”。在《传习录》中处处可见禅宗式的智慧,其中记载了王阳明与友人讨论深山花树自开自落是否与心相关的话题,“你未看此花,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段类似禅宗的偈语与六祖慧能所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非常类似。

王阳明著名的“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亦从《坛经·定慧第四》中的“定慧一体,不是二”脱胎而来。“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即便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个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不善的念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的宗旨……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坛经·般若品第二》:“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主张心口相应。在《坛经·定惠品第四》中言:“定惠一体,不是二。定是惠体,惠是定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强调体用不二。王阳明也说“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①]二者甚相契合。

王阳明生平另一重要思想为“致良知”。王阳明在《寄正宪男手墨二卷》说过:“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②]“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③],世间万物都是具有良知的,良知就是主体作为人而异于禽兽的自我认同感,“致良知”就是推己及人。“致知”二字原本出自《大学》,而王阳明却把它称作“圣教的正法眼藏”、“学者究竟的话头”。用禅宗语言“正法眼藏”、“话头”等语形容“致良知”,可见他对禅语的偏爱。《坛经·般若第二》宣扬“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王阳明也主张“若体认得自己良知明白,即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启问道通书》)

据黄绾记载,阳明曾以《坛经》为教材,“令看六祖《坛经》,会其本来无物,不思善,不思恶,见本来面目,为直超上乘,以为合于良知之至极。”[④]所以思想中不乏《坛经》精髓,同时在“良知”学说上与《坛经》相契合之处甚多。

《坛经·行由品第一》中记载惠能:“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⑤]惠明言下大悟,如人饮水,冷暧自知。此处指既不力持趋善也不心存避恶,唯任其自然,内观心之本体。阳明弟子陆澄(字原静)视作不睹不闻、无思无虑的一种状态,在此前提下做体认和修养的工夫,便能达到宁静自在的境界。王阳明在《答陆原静书》对此有所修正:

“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此佛氏为未识本来面目者设此方便。“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今既认得良知明白,即已不消如此说矣。“随物而格”是“致知”之功,即佛氏之“常惺惺”,亦是常存他本来面目耳。体段工夫,大略相似。但佛氏有个自私自利之心,所以便有不同耳。今欲“善恶不思,而心之良知清静自在”,此便有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心,所以有“不思善、不思恶时用致知之功,则已涉于思善”之患。……欲求宁静,欲念无生,此正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病,是以念愈生而愈不宁静。良知只是一个良知,而善恶自辨,更有何善何恶可思?良知之体本自宁静,今却又添一个求宁静;本自生生,今却又添一个欲无生;非独圣门致知之功不如此,虽佛氏之学亦未如此将迎意必也。[⑥]

按照王阳明的理解,佛教的“本来面目”就是“良知”。而“致良知”之功即佛教之“常惺惺”[⑦]。而他所强调的“这良知人人皆有”和“人人皆有佛性”是相通的。“不思善不思恶”是指排除一切思想欲念的功夫,以体认本来佛性,使本体还原本来面目。“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这里的本体很同于禅宗的“本来面目”,而这种良知是不假外求的。

只不过阳明在此次对佛禅之自私自利进行了批驳,认为在“不思善不思恶”时用致知的工夫,已染“思善”之嫌;佛禅之求宁静、念无生,已患“自私自利”之病。同样在《答陆原静书》中,阳明还把“致良知”和禅宗的明镜之喻联系了起来:

圣人致知之功至诚无息,其良知之体皎如明镜,略无纤翳。妍媸之来,随物见形,而明镜曾无留染。所谓“情顺万事而无情”也。“无所住而生其心”,佛氏曾有是言,未为非也。明镜之应物,妍者妍,媸者媸,一照而皆真,即是生其心处。妍者妍,媸者媸,一过而不留,即是无所住处。[⑧]

“无所住而生其心”源自《金刚经》:“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能做到不执着于外事,时时注意心灵的清净,就能契悟佛性。阳明所要阐发的也正是此意,只有在“致良知”上下工夫,使心无所执着,才能使良知“皎如明镜”。也说明良知本体无妍无媸,无善无恶,圣人致知之功至诚无息。据《坛经·行由品第一》载,五祖弘忍为六祖慧能说《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慧能一时大悟,乃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五祖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慧能重视文句简单,透彻发挥无相、无住思想的《金刚经》,提倡单刀直入的顿教,强调众生若证见自我本性,就获得解脱成就佛果了。

此外,禅宗之“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被王阳明吸收后也组成了其哲学体系最重要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尤其具有禅偈之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尤如佛家所说的非善非恶,常寂常应的佛性。心学和禅学在讨论到最高的本体(儒曰心,良知,佛日佛性,真如)之时,都认为这本体在没有展开之前,是寂然不动的,是无恶无善的。阳明以禅之“本来面目”喻儒之良知这一“援儒入佛”的做法其实在本质上是有共通性的,阳明弟子胡宗宪(1512-1565)指出:“良知皆实理,致知皆实学,固非堕于空灵,一与事物无干涉,如禅家者流也。然‘明心见性’与先生‘致良知’之说亦略相似,若认错本旨,则高者必以虚寂为务,而离形厌事;卑者则认知觉为性,而自信自便。此则所谓毫厘之差,千里之谬,非先生立教之本旨矣。”[⑨]陈来先生认为:“阳明所有关于无善无恶的思想可以归结为《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以及《坛经》的‘无念、无相、无住’”[⑩]这些都看到了阳明学说与禅的紧密关系。

禅宗以顿悟为特色,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无迹可循。王明阳“致良知”说是心学成熟的重要表征,与以《六祖坛经》为代表的禅宗正统基本精神,具有内在一致性。刘宗周认为“良知之说,鲜有不流于禅者”,这也道出了阳明之学与禅宗的亲密关系。

释氏学说在人的心性修炼方面的阐释,较早期儒家经典要更为详尽系统,因此,理学在这方面对释氏学说有所借鉴,但是不同儒家学者对于释氏学说的批判力度也是不同的,这很容易理解。阳明先生对于释氏学说虽有批评,但口气相当缓和,认为释氏学说和圣人之学仅“毫厘之差”,这毫厘就在于释氏以虚无主义为根本宗旨,但是其修行方法和对于成佛的坚定信念是值得借鉴的。王阳明明确表示:“释氏之学,亦自有同于吾儒,而不害其为异者,惟在于几微毫厘之间而已。亦何必讳于其同,而遂不敢以言;扭于其异,而遂不以察之乎?”[11]他认为佛禅中存在着极其有价值的思想,具有可通性,可能且应该为儒学借鉴。从而有利于开创新的理路,建立和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阳明在建构“致良知”说的过程中充分吸收佛禅话语及思辨方式为我所用,足见其学术思想与佛禅之紧密关联。

而阳明心学体系之建立确实有从佛学(尤其是禅与华严)借用资源的痕迹,以致于有“阳明禅”之称,与王阳明同代学者陈建(1497-1567年)则直呼“阳明禅”,云:“阳明一生讲学,只是尊信达摩、慧能,只是欲合三教为一,无他伎俩”,“愚谓阳明亦一部禅矣”[12],其口气多有不尊重之意,毕竟陈建完全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对此进行批评。理学家刘宗周(1578-1645年)云:“古之为儒者,孔孟而已矣,一传而为程朱,再传而为阳明子。人或以为近于禅,即古之为佛者释迦而已矣,一变而为五宗禅,再变而为阳明禅。”[13]李光地亦说:“陆子静、王阳明禅师也。”[14]后来的学者也多从这方面来论及阳明学说与禅之关系。不可否认的是,王阳明从小深受佛家尤其是禅宗影响,在其学问中处处体现出痕迹。王阳明求诸老释,然后领悟到圣人之道,自己本性俱足,无需向外求取的思想,其实是典型的佛门顿悟,是禅宗最大的特征。在贵州躲避追杀,龙场悟道,都和惠能经历相似,龙场悟道“得之天启”,虽然作为儒学正统,不方便将自己纳入禅家一派,但是其所受的思想是丝毫难以抹灭的。

禅意还表现在王阳明的诗中:“一窍谁将混沌开,千年样子道州来;须知太极原无极,始信心非明镜台;始信心非明镜台,须知明镜亦尘埃;人人有个圆圈在,莫向蒲团坐死灰。”诗中“心非明镜台”一句,典出《坛经》惠能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说的是“心性本体”。诗中的“明镜亦尘埃”,出于《坛经》神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说的是渐修功夫。诗中“圆圈”以喻良知,“蒲团”以喻坐禅。全诗强调良知人人见在,不假修持。而不假修持,正是禅宗精义。在生活习性上,王阳明一些主张也和禅宗相接。如他说“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别诸生》),这里类似于禅家“神通与妙用,运水及搬柴”;他还说:“虽治生亦是讲学中事……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传习录拾遗》第十四),这也是罕见的鼓励为商,这和禅宗“作务即禅修”的主旨精神是相通的。

方立天先生曾说:“理学家朱熹曾指责心学‘全是禅学’,这指责虽带有明显的夸张色彩,但如果没有禅学的充分发展和长期流传,没有禅宗提供的思想资源和实践经验,没有禅宗创造的学术风气和文化氛围,似乎较难形成特定的陆王心学,或者心学的面貌将有所不同,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或许可以说,没有禅宗就没有心学”[15]这话是很中肯的,没有禅宗就没有心学。不仅如此,他还将儒、佛、道的关系,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唐虞之时(三间屋舍),原是本有家当,巢许辈皆其守舍之人。及之后世,圣学做主不起,反守其中一间,将左右两间甘心让于二氏。及吾儒之学日衰,二氏之学日炽,甘心自谓不如,反欲假借存活,泊其后来,连其中一间,岌岌乎有不能自存之势,反将从而归依之,渐至失其家业而不自觉。”这样的比喻也使得“三教合一之说,莫盛于阳明之门”,阳明之后学积极推动儒释合流,使得晚明佛教复兴。

王阳明作为中国历史上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人物,禅宗对其学说的形成功不可没。其“知行合一”、“致良知”学说利用禅宗语汇对禅宗思想进行吸收,其心性本体论更是吸收了禅宗本性论的思维而建构的,其“致良知”吸收了禅宗定慧不二的修行理论,突出了智慧在修养功夫中的决定作用,这一切都构筑起其“心学”理论体系;而“阳明禅”的传播发展更突显出禅宗与儒家文化的汇融,对佛教的复兴功莫大焉。

[①]《全书》卷三《传习录》中。

[②]吴光、钱明、董平等编校:《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990页。

[③]吴光、钱明、董平等编校:《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07页。

[④]黄绾:《明道编》卷1,中华书局1959年版。

[⑤]“本来面目”在《坛经》里最早出现于惠昕本,后来契嵩本亦有。

[⑥](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等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75—76页。

[⑦]佛教语,指头脑经常或长久保持清醒以保持佛性。如清代戴震《答彭进士允初书》有:“佛氏之‘常惺惺’,亦是常存他‘本来面目’耳,体段功夫,大略相似。”

[⑧](明)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等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79页。

[⑨]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台湾学生书局,1983年,第1769页。

[⑩]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08页。

[11](明)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等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232页。

[12]《学蔀通辨》卷9《续编》下《理》,《续修四库全书》子部939册。

[13]《刘蕺山集》卷7《答胡嵩高朱绵之张奠夫诸生》。

[14]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8,中华书局1995年版。

[15]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26页。

摘自《传习录》

[原文]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译文]: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圣人的学问只有一个功夫,知和行不可以分开看作两样事情。

《传习录》

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的语录和论学书信。

王守仁(1472-1529) 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因他曾在余姚阳明洞天结庐,自号阳明子,故被学者称为阳明先生,现在一般都称他为王阳明,其学说世称“阳明学”。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煌煌荆楚吟·庐山之旅·庐山·儒家文化的辉光

庐山是中国古代文化重地之一,文化传统源远流长。这里有中国最早的书院——白鹿洞书院,其前身为南唐升元年间所建“庐山国学”在宋初所改名者,居于宋代四大书院之首。后儒朱熹在此讲学,振兴了儒家的这一教育中心,其规模与学术水平被誉为“海内第一”,对中国儒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五老峰山腰白石寺,原为“李氏山房”,宋代著名学者李常曾在此苦读,抄书九千余卷,被称作庐山上的“宋代图书馆”,在历史上享有盛名。

朱熹重振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在五老峰东南麓海会寺下方,距星子县城十余里。据洞志记载:“白鹿洞者,唐李渤读书处也。唐贞元元年(785)渤与其兄涉,俱隐庐山,渤养一白鹿甚驯,行常以之自随。人因称为白鹿先生。”传说李渤在此日夜苦读,五老峰的一只仙鹿受到感动,离群来此,陪他读书,为他衔来山参,替他遮挡风雨,还为他到小镇上购买笔墨纸张。待李渤当了刺史,再来访仙鹿时,却已无影无踪。此地四面山峦回合,如在洞中,故人称之为白鹿洞。李渤任江州刺史后,在他隐居之处大兴土林,构筑台榭,遂声名广传。唐代末年,不少学者避乱而来此读书论学,颜真卿之孙颜翠曾率弟子三十余人授经洞中。南唐升元年间(937—942)在此建“庐山国学”,以国子监九经为洞主,聚徒讲学。宋初,白鹿洞改名书院,为宋代四大书院之首。

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

书院在宋代大兴,一般在山林名胜之地,有著名学者讲学,采用个别钻研、相互问答、集众讲解等多种学习方法,以研习儒家经典为主,间亦议论时政,对学术发展影响很大。因国衰兵乱,南宋时白鹿洞书院已破败不堪,淳熙年间朱熹任南康军守(在今星子县),多次上书朝廷,积极主张重修,终于得到孝宗的支持。白鹿洞书院修复后,朱熹亲自在此讲学,并重新制订学规。自此鼎盛一时,被誉为“海内第一”,成为书院的典范。

白鹿洞书院规模甚大,俨若山城。原有古典建筑三百六十多间,殿宇书堂、楼台亭榭、莲池小桥、牌坊碑廊,一应俱全。

礼圣殿为书院主要建筑,是当年学生尊孔之殿堂,有吴道子绘孔子像刻在墙上。其旁为慎思园,内有一棵老态龙钟的桂花树,传为朱熹手植,树旁碑上有“ 手植丹桂”字样。丹桂院有小路通碑廊,壁间石刻一百三十余块,内有朱熹手订书院学规,历次修建文及名人书法。其中名贵者以紫霞真人所书《游白鹿洞歌》为最,县志载,万历九年,有一穷道人来游,向书院诸生借笔墨题诗。童子见此人贫困潦倒之状,未予理会。道人遂拾蒲草于屏壁之上写下了《白鹿洞歌》,因其诗意清新,笔法雄劲,乃刻石传世。歌曰:“何年白鹿洞,正傍五老峰。五老去天不盈尺,俯窥人世烟云重。我欲揽秀色,一一青芙蓉。举手石扇开半掩,绿鬟玉女如相逢。风雷隐隐万壑深,凭崖倚树闻清钟。洞门之外百丈松,千年尽化为苍龙。驾苍龙,骑白鹿,泉堪饮,芝可服。何人肯入空山宿空山空山即我屋,一卷《黄庭》石上读。”自署“紫霞真人编蒲为书”。

白鹿洞书院园林清幽,有御书阁、彝化堂、启圣祠等许多建筑,泉清石秀,古木参天,真乃读书佳处。清代诗人袁枚有《白鹿洞》诗:“少室山人旧草庐,隔朝换作 居。一松门外张华盖,五老云中看读书。白鹿仙踪流水远,青衿灯火讲堂虚。人间何处寻精舍,稷下淹中恐不如。”近代魏源亦写其景并赞朱子之伟绩:“水复山重得洞名,白云深处读书声。参天峰下参天树,谁称松涛万壑清。”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仲晦,号晦庵,别称 ,徽州婺源人(今属江西)。他是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他集理学之大成,为“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死后被追谥为徽国公。人们尊称之为朱子。其书院规范长久施行,对后代影响深远,明清两代被尊为理学正宗大师,是书院祀奉的主要神明。

朱熹博学有为,他在《白鹿洞规》中把治学要点定为:“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笃行之。”这里有个“朱熹吃书”的传说,说他曾讲“白鹿洞书院的第一条学规就讲吃书”。“通常的吃法有两种,一是人吃法,要细细咀嚼,吃出滋味来;一是牛吃法,大嚼大咽,然后反刍”。“只有人吃法,则孤陋寡闻,只有牛吃法又博而不专”。故以二法兼用为好。他主张多思笃行,指出:“古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其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今之为学者则反是矣。”他给许多儒家经典如《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四书”和《诗经》、《周易》及《楚辞》作了注解,并有文集一百卷,续集十一卷,别集十卷,提出不少精辟的见解。一些注解成为后世学子的必读课本,影响极大。他编辑二程遗书,发扬了程颐的理学思想。他讲学的笔记后来被学生们编为《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朱熹强调“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以封建伦理束缚了人性发展,对维护封建专制甚为有利,但其广博的学问还是令人景仰的。“朱子学”成为后来国学的内容之一。在日本,“朱子学”也颇为盛行。明嘉靖年间南康太守王溱,在朱子洞后开凿了山洞,知府何濬又放入一雕刻的石鹿,由此知人们对朱熹和白鹿洞书院的崇敬之情。

后人还在朱熹讲学读书和游览之处建了三十多个亭子,最著名的有“源泉亭”、“自洁亭”、“独对亭”、“风云亭”、“六合亭”、“百花亭”等等,在清泉山石之间,绿树修竹之下,三角、四角、六角、八角、扇形、圆形、梅花形等各种形状的亭子与山水景色互相映衬,可使人联想起这位经学大师与诸学子在园中游乐讲学的风采。如“朋来亭”建在贯通溪边的崖石上,朱熹常与其徒环石而坐,临溪吟咏。“风泉云壑亭”建在读书台西,朱熹与学生常来此观赏风起云涌和泉响沟壑之美景。观亭临风,令人想起朱熹所作诗《次韵四十叔父白鹿之作》:

《儒家文化的辉光》古诗句出处:诛茅结屋想先贤,千载遗迹尚宛然。故作轩亭揖苍翠,要将歌诵答潺湲。诸郎有志须精学,老子无能但欲眠。多少个中名教乐,莫谈空谛莫求仙。

欧阳修与《庐山高》石刻诗

在庐山的九十九盘古道上,有巨大的碑刻《庐山高》,欧阳修作诗,气势磅礴,王守仁书丹,苍劲古朴,可称双璧。黄庭坚对此诗作过很高评价,其跋云:“庐山之美,既备于欧阳文忠公之诗中,朝士大夫读之慨然。”极为钦佩。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江西庐陵(今吉安永丰)人,是北宋诗文革新的文坛领袖,著名古文家,其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畅达而自然。这首《庐山高》是他赠好友刘中允归隐庐山的古诗。刘中允,名涣,字凝之,江西高安人,与欧阳修同时中进士,官为颖上令,刚直不阿,年五十而弃官,归隐于庐山之南星子县(古为南康)的落星湾。欧阳修钦佩他的为人,特为之作《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其诗曰:“庐山高哉,几千仞兮。根盘几百里,嶻然屹立乎长江。长江西来兮走其下,是为扬澜左蠡兮。洪涛巨浪日夕相舂撞,云消风止水镜净。泊舟登岸而远望兮,上摩青苍以暗霭,下压后土之鸿庞。试往造乎其间兮,攀缘石磴窥空谾。千岩万壑响松桧,悬崖巨石飞流淙。水声聒聒乱人耳,六月飞雪洒石矼。仙翁释子亦往往而逢兮,吾尝恶其学幻而言哤。但见丹崖翠壁远近映楼阁,晨钟暮鼓杳蔼罗幡幢。幽花野草,不知其名兮。风吹露湿香涧谷,时有白鹤飞来双。幽寻远去不可极,便欲绝世遗纷庞。羡君买田筑室老其下,插秧成畴兮酿酒盈缸。欲令浮岚暖翠千万状,坐卧常对乎轩窗。君怀磊砢有至宝,世俗不辨珉与玒。策名为吏二十载,青衫白首困一邦。宠荣声利不可以苟屈兮,自非青云白石有深趣,其气兀硉何由降丈夫壮节似君少,嗟我欲说,安得巨笔如长杠。”这真是一首情文并茂的好诗,无怪乎王阳明要书碑刻石了。

欧阳修的故乡在江西省吉安永丰县沙溪,当地有西阳宫,相传欧阳修曾在此读书、讲学。此宫是一座三层大楼,飞檐楼阁,雕梁画栋,甚为壮观,至今保存完好。欧阳修手写的碑文《泷冈阡表》仍保存在宫内。这是在他父亲死后六十年所写的墓表,于皇祐五年(1053)欧阳修护母丧归葬时,从河南颖州带回的青州石镌刻,高23米,一千一百三十三字,文笔清新质朴,书法遒劲,是一件很珍贵的文物。宫内尚有欧阳修半身像一幅。传说在运送此碑途经鄱阳湖时,龙王要见“阡表”,欧阳修便命人将石碑投入湖中,当龙王读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时,竟拍案叫绝,抓掉了几个字。

欧阳修早年家贫,幼年丧父,在寡母抚养下读书。1030年中进士后,与梅尧臣等友善,曾参与范仲淹等人的革新运动,主张改革吏制,后被贬为滁州太守,又任扬州等地知府。1054年与宋祁同修《新唐书》。1057年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废除空洞华丽的骈文取士制,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英才。欧阳修力倡诗文革命,为唐宋八大家之中心人物,在文坛上有巨大影响。他说他的文章多在“三上”(“马上”、“枕上”、“厕上”)构思吟成。他一生写了五百多篇散文,各体皆备,是宋代笔记文创作的先驱。其名篇《醉翁亭记》、《丰乐亭记》、《秋声赋》均很有特色,为人们传诵至今。传说他在写《醉翁亭记》时曾将稿本抄了六份贴在各个城门口征求大家的意见,以便改得更好。平时欧阳修每写一文,都要贴在墙上反复吟诵修改,如今此文已修改多次,所以人们都说很好,提不出修改意见。等到傍晚,才来了一个姓李的老人,手拿扁担挑绳,原来是一个樵夫,欧阳修赶忙下堂请教,老人说:“此文句句是实情,就是开头太啰嗦了。”于是欧阳修又把文章开头背诵了一下:“滁州四面皆山也,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老人说:“停,毛病就在这里。”欧阳修恍然大悟地问:“是不是不必点出这些山的名字”老人点头称是,欧阳修照此修改,只一句“环滁皆山也”即可。后来,他还亲自去老人家茅屋回访,并带去他所要的“欧文苏字”——苏东坡书写的《醉翁亭记》。后来,欧阳修到扬州做太守时,还曾请李老到平山堂去喝过两回酒哩。为纪念欧阳修,江西永丰县恩江镇在南宋年间建了一座“状元楼”,今仍在。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六一”即“吾家藏书一万卷,集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件,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是酒一壶”再加“以吾一翁”,可见其学而不厌之高雅风韵。

西阳宫附近,有其父母的合葬墓,还有泷江书院、获楼、宝锡院等古迹。宝锡院内有欧阳修《寄题沙溪宝锡院》:“为爱江西物物佳,作诗常向北人夸。青林霜日换枫叶,白水秋风吹稻花。酿洒烹鸡留醉客,鸣机织苎遍山家。野僧独得无生乐,终日焚香坐结跏。”

王阳明与村妇湖边谈诗

明代都宪王阳明曾屯兵鄱阳湖边,准备捉拿起兵叛乱的宁王朱宸濠。

一天傍晚,大风雨过后,王阳明在湖岸散步,看到庐山五老峰下,海会镇东侧有大山如牛吃草,就随口吟出两句诗来:“安仁铺内倚栏杆,遥望孤牛俯在山。”他问随从,谁能联下句,久久无人回答。此时路边有一妇女,听到了,就说:“我可以试试。”王阳明大为吃惊,说:“那就请说吧。”那妇人从容地说道:“任是牧童鞭不起,田园荒芜至今闲。”王阳明更惊奇了,这两句诗的深刻讽谕性和巧妙构思简直令人叫绝。于是叫随从拿些饷银送给她表示感谢,问她怎么学的作诗。妇人说,我是五老峰下的农民,回娘家路过鄱阳湖。平时石牛山的山歌、古诗学了不少。王阳明请她再吟一首,她很快就吟出来:“怪石崔巍号石牛,江边独立几千秋,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洗浑身有汗流。嫩草平喉难下嘴,长鞭任打不回头。至今鼻上无绳索,天地为栏夜不收。”

中外图书藏珍

庐山图书馆很有特色,在三十多万册的藏书中,有不少珍稀图书,尤以古书和洋书中的珍品为多。

1899年前后,庐山成立公共图书馆,藏书千册,到抗日战争前,庐山图书馆即有书二万余册,报刊杂志十余种,均为外文,是为外国人服务的。后又增加库藏,现共有外文书三万一千多册,多为近百年前的英版原文著作。如1898年伦敦版的《莎士比亚全集》和狄更斯、巴尔扎克、雨果、托尔斯泰、陀斯妥也夫斯基以及荷马的名著英文本,1892年伦敦版的《汉英大字典》,1916年美国版的《韦氏大字典》,1927年伦敦版的《英文标准大字典》,以及不列颠百科全书等。

中文古籍中珍品更多。在五万四千册古籍中,有明刻本七十部一千二百册,清康熙刻本八十部一千六百五十八册。有些明清刻本为禁毁图书,如明刻《皇明绳武编》三十四卷,为明万历二十一年吴瑞登撰,曾被清代禁毁。明刻《古今治平略》三十三卷亦是劫余幸存的凤毛麟角。吴宗慈的《修志论丛》对地方志研究甚为重要,但印数少,有专家编《中国地方志总录》在北京、上海多方查找此书不得,1977年上庐山旅游时意外找到了它。最早的刻本是明正德五年刻的《首楞严经》,最大部头的是《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二十一史》二千五百五十九卷。

庐山国宝

庐山博物馆在牯岭西南庐山大厦与人民剧院之间。

馆内藏有不少珍贵文物,有二三千年前的青铜器,历代陶瓷艺术品和许多著名书画珍品。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汉青瓷、隋白瓷、唐三彩、宋影青、元青花等各种历代名瓷和近代瓷瓶、彩釉瓷,应有尽有。

其间《庐山高图》是明代四大画家之首、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沈周(1427—1509)的手笔,巧妙地用较小的人物仰视香炉峰瀑布来显示庐山的高峻,这是他四十一岁时(1467)为他的老师陈醒庵的祝寿之作,以雄伟瑰丽的庐山来赞扬老师的崇高人格,是巨幅山水中的名作。

唐伯虎的《庐山三峡桥图》(宽90公分,长247公分)是明正德九年(1514)他由宁王府逃脱后路过庐山时所画,时值隆冬,山高地冷,他画出了庐山南坡三峡桥(即观音桥)一带的萧索景色,只见远山荒秃,树木凋零,浓云蔽日,怪石层叠,小桥流水,殿宇一角,峰峦水口,骡嘶声惨,寒气袭人。画上题诗曰:“匡庐山前三峡桥,急流溅扑鱼龙跳。羸骖强策不肯度,古木惨淡风萧萧。”诗、画与书法相映成趣,诚乃三绝精品。

《五百罗汉图》为清代民间画家许从龙的杰作,此画成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花费了六年时间,共二百幅,每幅长8尺宽4尺。画中罗汉形态动作姿势都各不相同,有“天宫赴会”、“托钵化缘”、“跨海求经”、“圣山汲泉”等等多种画面。罗汉大者一米以上,小的也有一尺左右。人物均有血有肉,特别是人物的眼神灵活多变,似乎始终注视着你,画中飞禽走兽、花草松竹、江海日月、神仙鬼怪丰富多彩。1918年康有为游庐山观赏此画,当即在《口称三昧》图中题辞,称此为“庐阜镇山之宝”。

博物馆中还收藏了颜真卿、柳公权、米芾、黄庭坚等书法大师的碑拓。有一“鵞”字巨幅书法挂轴,落款为“永和年辛亥春三月王羲之书”,因王羲之爱鹅,所以人们以此鵞字为王作,其实为后人所书,其上尚有苏东坡、米芾、范仲淹、朱熹、文天祥、赵孟頫、方孝儒等人的题跋,亦可疑,据说是袁世凯的一名侍卫从故宫中盗出的。博物馆内还有清初郑板桥的条幅:“老去依然一秀才,莱阳家世旧安排。乌纱不是游山具,携取教歌拍板来。”林则徐书写的楹联:“花气入帘松翠在壁;琴韵流阁茶香绕庭。”

《王阳明哲学的精神》 陈来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2第一版

《心海禅舟-宋明心学与禅学研究》赵伟 著 人民出版社 200804-第一版

《士与中国文化》 余英时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一月第一版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