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羿射日的神话中,后裔射落的9个太阳可能去了哪里?
有人问:假如真有后羿射日,需要怎样材质的箭才能摧毁恒星级别的太阳?网络上将诸如此类的神话当科学来疑惑和纠结的人很多,反映了我国民众科学素养还亟待提高。后羿射日是古代一个著名传说,既然许多人迷惑,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
后羿射日只是一个神话,与科学不搭架。
传说远古时期有10个太阳,开始轮流当差,每天出来1个,大地风调雨顺。但好景不长,这些太阳觉得无聊,耐不住寂寞,就结伴出来玩耍,这样天空出现了10个太阳同时照耀的局面,由此炽热烤焦大地,大火烧毁森林庄稼和村庄,烧死了许多人和动物,江河湖海都干涸了,怪物横行,民不聊生。由此,天帝派大英雄神箭手后羿除害射日。
古代,人们以为太阳是一个很大的火球,古人脑袋中想象的这个大,也顶多就是一座山样大;而古人又以为神仙的力量是很大的,大到能把一座山打碎。
如有记载曰:共工怒触不周之山,天柱折而地维绝。就是说共工一怒之下用脑袋把不周山撞折了,这不周山是擎天的柱子,天柱折了,弄得天地倾斜,天漏了个大窟窿,后来女娲炼石补天才堵住了这个窟窿。
天既然是一座山就能够撑住的,那还会有多大?因此天上的日头就更没多大了,于是只要后羿这种天生神力的半人半神,就能够把它射下来。后羿的力量有多大?可开万斤之弓,射出千斤之箭。其实这与射掉一座山所需力量还是相差太多了。
那么这些被后羿射下的太阳又去了哪里呢?
古籍记载甚少,无法自圆其说。在鲁迅编撰的《古小说钩沉》的《玄中记》写到:“天下之强者,东海之沃焦焉,水灌之而不已,沃焦者,山名也,在东海南,方三万里,海水灌之而即消,故东南流而不盈也”。
何谓沃焦?沃焦就是后羿射下的太阳。唐人成玄英编撰的《山海经秋水》,援引《山海经》云:“羿射九日,落为沃焦”。宋代类书《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一引《山海经》云:“尧时十日并出,尧使羿射十日,落沃焦”。
因此,沃焦就是后羿射下的太阳。
这里的沃焦就是一座山,但这个山有点夸张,“方三万里”,又说坐落在东海,东海有三万里吗?要知道绕地球一圈才八万里,三万里可占据了小半个地球了,哪有这种山存在?根据资料,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最大宽度才21300公里,而东海面积为77万平方公里,如果是一个方的,边长也就877公里多点。
还形容海水灌之就“消失”了,永远也灌不满这个沃焦,所以天下河流都往东南流,永不停息的灌这沃焦,永远也灌不满,所以江河就一直流。这是古代人不理解地球海拔高低不一样,所以水一般从高海拔流向低海拔。在中国四大高原都在西北方向,因此水当然就往东南流了。
海是地球天然储水库,又是大气环流水循环的最主要调节器,在太阳加温下,水汽蒸发到天空,从而产生了风云变幻,雨雪落下,充盈着江河,不断的流入大海,这样循环往复,才形成了地球上的气候。而大海作为一个循环水池,永远也是蓄不满的。
古人对天文地理自然现象并不了解,就凭想象产生了许多神话,但到了现代还有一些人当做经典甚至科学来鼓吹,这就是把愚昧当做聪明了。
古代还有说法,九个太阳落下来变成了九个温泉。
这些温泉成为神仙们洗澡的地方,而妖精们也瞅空子享受了一把。如西游记在盘丝洞一节中,就描述了七个蜘蛛精霸占了上界七仙姑的濯垢泉,书曰:“自开辟以来,太阳星原贞有十,后被羿善开弓,射落九乌坠地,止存金乌一星,乃太阳之真火也。天地有九处汤泉,俱是众乌所化。那九阳泉,乃香冷泉、伴山泉、温泉、东合泉、潢山泉、孝安泉、广汾泉、汤泉,此泉乃濯垢泉。”
如果太阳掉落下来只是一个温泉,那就比前面的所谓“沃焦”又小多了,顶多也就一座山了。从这些古籍记载描述来看,古人从来认为自己看到的天地是最大的,太阳绝对没有地球大,顶多也就是一座山大而已。虽然把沃焦弄得3万里够夸张了,但比起真正的太阳来说,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什么箭头能射下一座山?
凭着人类目前的能力,要“射下”一座山也还是很难的。按照古典记述,后羿可开万斤之弓,射出千斤之箭。我们忽略万斤之力能够推动千斤之箭走多远,我们只假设后羿的这支箭都是由TNT炸药做成,500公斤TNT也只能够摧毁一个足球场,难道太阳只有足球场大小?
即便是一个百万吨级的核弹头,也只能够摧毁一个城市。这有点像小行星来袭是用核弹轰击,应对小行星撞击,国际组织研究实验的措施中有用核弹摧毁的方法,但还是非常困难的。一些国家进行了电脑模拟实验,如俄罗斯一个科研团队做了一个缩小版小行星模型,借助激光将其摧毁。得到的实验数据表明,摧毁一颗直径约182米非金属小行星,需要一颗300万吨级的核弹。
因此,如果只是按照古人臆想的后裔射日,射下的日头有一座山或一座温泉大小,这一箭的力量就必须达到500万吨级核弹;如果三万里的沃,即便用世界最大的核弹5000万吨级沙皇炸弹,也要上百颗还不知道能不能摧毁,后羿的千斤之箭怎么能射出这么大力量呢?
这还是古人把太阳当做了小儿科,其实真正的太阳古人完全无法想象。
因该不是的,只不过对于日本人来说那种学习的能力很强,但是中国人不一样,中国人总以为自己很强,认为学习别人的是一种耻辱,其实从日本和美国我们就应该反省了。不光是字,日本的好多东西都和中国很相似,现在对于儒家文化中国抛弃了很多,但是在台湾和日本却是得到了很大的发扬的。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单单从美国西部岩壁发现的商朝甲骨文字,是无法证明印第安人就是中国后裔。毕竟商朝距今已有好几千年的历史,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西部都没有相关的文献资料表明印第安人是中国后裔,只能说美国西部的印第安人可能是中国后裔。这毕竟涉及到科学的问题是非常严谨的,哪怕只有千分之一或者万分之一的可能,那都是变故。
美国发现的甲骨文美国考古学家当初在新墨西哥州、加州和亚利桑那州等多个地区的岩壁上发现了商朝的甲骨文。通过对比后有了惊人的发现,这些文字篆刻的时间要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早了将近3000年的时间,所以不少学者推测,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人应该是商朝人。由于美洲印第安人无论是肤色还是外貌跟中国人非常将近,所以不少考古学者推测美洲印第安人就是中国人后裔。
虽说这种说法遭到大部分人的反对,毕竟两者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在那科学技术非常落后的年代,基本还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也有部分人认为这是真的,他们通过某些历史文献发现了不少的蛛丝马迹,进一步证实了他们的猜想。
美洲甲骨文跟中国的关系例如那里的甲骨文就跟中国商朝的基本相近,除此之外羽蛇文化和中国的龙文化也非常相似,就连中国独有的太极图都有。据说一些中外学者对美洲大陆印第安人的起源进行了长研究和考证后发现那,他们的DNA遗传基因和中国人的遗传基因非常相近,相似度远远高于其他任何一个地方的人种。
不少学者推测,可能是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有不少的中国人因为连年战乱不得不离开中原大地,乘船逃向大海深处。由于当时的科技非常落后,他们的船只能顺着洋流前进,就这样经过漫长的飘荡之后,有部分幸存下来的船只跟人员抵达了西半球的美洲大陆,并开始定居下来。
美洲古文明跟中国古文明随着这些人稳定下来之后,慢慢开始向其他地方迁移,这些到美洲的中国古人就被称为印加人。他们其中有一部分人跟当地人走到了一起,但是依然保留着很多在中国的文化、习俗以及一些语言。比如在印第安人的语言中“你”发音跟中国古语“宁”非常相近、他们称孩子叫“娃”、称“河流”为“河”等等。
除此之外,在美洲的古文明奥尔梅克出土的一些文物上,依然可以看到殷商文化的影子,他们跟商人一样有跽坐习俗,相信月亮上有一只兔子,就连乘轿出行和击鞠游戏都跟商朝时候一样,还有相同的草药配方跟骨针治病的方式等等,这些东西当中包含了太多的和中国文化。可惜的是,即便是现在,依然没有留下关于他们是如何来到美洲的记载,同样子啊美洲也没有关于他们来到这的详细记载。所以无法证明印第安人就是中国后裔,只能说可能是。
形象特征包括人物形态特点、人物言语内容、人物行为特点、人物的生活环境等。形象特征是指与其他人物不同的独有特征,即形象个性的性别、年龄、职业、形体、神态、体态、相貌等不同特征。
人物形象特点:
抓住人物形态特点,即描绘人物外貌及神态描写的句子,先析外在特点,然后在特定的环境中思考分析体会人物情感。
抓住人物言语内容,领悟其心。即抓住人物语言,联系上下文,由表及里,辨析领悟人物思想情感。
抓住人物行为特点,品析其神。几抓住描写动作的关键词句,理解表层意思,分析深层含义,品悟人物的精神风貌。
祝融在古籍记载中有四重身份,一是传说中的古帝,二是神化祭拜对象,三是上古时代的火官,四是某些族群国家的祖先。祝融的四重身份以火官和祖先为旨归,古帝和神化只是他的衍生形象。
罗泌《路史。前纪》:“祝融氏……以火施化,号赤帝……其治百年,葬衡山之阳。”《潜夫论。五德志》:“世传三皇五帝,多以伏羲、神农为二皇,其一者或曰燧人,或曰祝融,或曰女娲。”《白虎通》以祝融为三皇之一。
赤帝之称,将五天帝与五色相配,是五行说流行之后才有的说法。至于“三皇”之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直到《吕氏春秋》还没有确指人物。所以,祝融的古帝身份,无论是称赤帝还是称三皇,都是后起的,是汉代以后某些学者的附会。
将祝融列为古帝,是以南方文化为背景的。祝融最终没有进入三皇五帝的主流学说中,正反映了以楚国为代表的南方文化未能占据主流的史实。祝融在古史中的地位,正与楚国的历史地位相称。
据《史记·楚世家》记载:“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六曰季连,芈姓,楚之后也。”
从祝融部落分化出来的第六子季连,就是楚人的直系先祖,即嫡祖。他是从中原辗转迁徒近千里才到达今河南西南和湖北西北部的。
后羿射日的神话中,后裔射落的9个太阳可能去了哪里?
本文2023-10-22 02:36:2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6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