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里的元根草又名什么?有什么作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2浏览:1收藏

中药里的元根草又名什么?有什么作用?,第1张

元根草 古籍别名“无根金粽草”“火焰草”为蔓草类藤属之一其性味:苦,微一甘,寒,无毒。有利水、去湿热、凉血、解毒之功效,可治疗肾炎水肿、咽喉肿痛、慢性咽炎、带状疱疹、感冒发热等,外用可以治疗乳痈(乳腺炎)。

人参 卜芥 儿茶 八角 丁香 刀豆 三七

三棱 干姜 大黄 大枣 大蒜 大蓟 山奈

山姜 山药 山楂 川乌 川芎 马宝 马勃

天冬 天麻 元胡 元参 木瓜 木耳 木香

木通 木贼 牛黄 牛膝 升麻 丹皮 丹参

乌韭 乌药 乌桕 乌梅 水蛭 巴豆 玉竹

甘松 甘草 甘遂 艾叶 石韦 石斛 石膏

石燕 龙胆 龙齿 龙骨 龙葵 生地 生姜

仙茅 白芨 白术 白芍 白芷 白矾 白果

白前 白薇 瓜萎 玄参 半夏 地龙 地榆

芒硝 朴硝 百合 百部 当归 肉桂 朱砂

竹叶 竹沥 竹茹 竹黄 血余 血竭 全蝎

冰片 防己 防风 红花 红粉 麦冬 麦芽

赤芍 芫花 砂仁 花椒 苍术 芡实 芦荟

芦根 苏子 苏木 苏叶 杏仁 杜仲 岗梅

牡蛎 佛手 龟板 羌活 远志 连翘 沙参

沉香 没药 诃子 阿胶 阿魏 陈皮 附子

青皮 青蒿 青黛 苦参 郁金 虎杖 虎骨

昆布 知母 乳香 佩兰 狗脊 泽兰 泽泻

降香 细辛 玳瑁 珍珠 荆芥 茜草 筚拨

草乌 草果 茵陈 茯苓 枯矾 枳壳 枳实

栀子 杞子 柿蒂 厚朴 砂仁 轻粉 虻虫

钩藤 香附 香薷 重楼 胆木 胆矾 独活

炮姜 姜黄 前胡 首乌 神曲 秦艽 秦皮

莲子 莲房 莲须 莪术 荷叶 桂枝 桔梗

桃仁 盐蛇 柴胡 党参 铁屑 射干 豹骨

狼毒 益智 海马 海龙 海藻 浮萍 通草

桑叶 桑枝 黄芩 黄芪 黄连 黄柏 黄精

黄藤 菖蒲 菊花 雪胆 常山 蛇蜕 猪苓

麻黄 鹿角 鹿茸 商陆 续断 琥珀 斑蟊

葫芦 葛根 扁蓄 硫黄 雄黄 紫草 紫菀

贯众 蛤壳 蛤蚧 黑丑 锁阳 滑石 犀角

蒺藜 蒲黄 椿皮 槐米 槐花 槐角 雷丸

蜀椒 蜈蚣 蜂房 蜂蜡 蜂蜜 榧子 槟榔

磁石 蝉蜕 辣蓼 熊胆 赭石 蕤仁 蕲蛇

樟脑 稻芽 僵蚕 熟地 漏芦 鹤虱 薤白

薯莨 薄荷 橘红 橘核 紫苏 檀香 蒿本

爵床 藕节 礞石 瞿麦 藿香 蟾酥 麝香

一点红 丁公藤 九里明 九香虫 了哥王 二母宁

土茯苓 土鳖虫 大头陈 大腹皮 山芝麻

山萸肉 千斤拔 千年健 千里光 女贞子

山豆根 小飞扬 小茴 马齿苋 马钱子

马兜铃 马鞭草 天花粉 天竺黄 天南星

木棉花 木蝴蝶 木患子 五加皮 五灵脂

五味子 五倍子 车前子 车前草 瓦楞子

牛大力 牛蒡子 毛冬青 月季花 乌梢蛇

凤尾草 六月雪 火炭母 火麻仁 水蜈蚣

巴戟天 玉米须 石决明 石菖蒲 石榴皮

布渣叶 龙胆草 龙眼肉 龙(月利)叶 四方藤

仙鹤草 白头翁 白芥子 白茅根 白藓皮

白僵蚕 瓜萎仁 冬葵子 冬虫草 冬瓜皮

玄明粉 半边莲 丝瓜络 地肤子 地骨皮

地胆草 西瓜皮 西河柳 旱莲草 肉豆蔻

肉苁蓉 丢了棒 自然铜 血余炭 合欢皮

决明子 灯心草 安息香 农吉利 阳起石

延胡索 豆豉姜 麦门冬 赤小豆 赤石脂

芸香草 苣荬菜 花蕊石 苍耳子 苏合香

两面针 吴茱萸 牡丹皮 何首乌 皂角刺

余甘子 谷精草 龟板胶 辛夷花 连钱草

沙苑子 补骨脂 灶心土 忍冬藤 鸡内金

鸡血藤 鸡冠花 鸡骨草 青葙子 苦瓜干

苦楝皮 枇杷叶 板栗壳 板蓝根 松节油

刺五加 郁李仁 罗汉果 败酱草 垂盆草

使君子 金沙藤 金钱草 金银花 金樱子

鱼腥草 狗肝菜 闹羊花 炉甘石 茯苓皮

茺蔚子 荔枝核 柏子仁 威灵仙 牵牛子

鸦胆子 骨碎补 钟乳石 覆盆子 禹余粮

急性子 穿山甲 穿心莲 穿破石 孩儿参

络石藤 素馨花 莱菔子 莲子心 核桃仁

夏天无 夏枯草 鸭跖草 倒扣草 徐长卿

凌霄花 宽筋藤 高良姜 益智仁 益母草

海风藤 海金沙 海螵蛸 海浮石 桑白皮

桑寄生 桑螵蛸 菟丝子 救必应 野菊花

桑寄生 桑螵蛸 菟丝子 救必应 野菊花

蛇床子 蛇胆汁 猫爪草 鹿角胶 鹿角霜

鹿衔草 旋复花 淮山药 *羊藿 淡竹叶

淡豆豉 羚羊角 密蒙花 款冬花 葫芦茶

葶苈子 紫河车 番泻叶 寒水石 腊梅花

蓖麻子 蒲公英 路路通 鼠曲草 蔓荆子

酸枣仁 (豕希)莶草 **壳 薏苡仁

薄荷油 颠茄草 澎蜞菊 糯稻根 鹰不泊

十大功劳 王不留行 五指毛桃 罗布麻叶 臭梧桐叶

紫花杜鹃 紫背天葵 鹅不食草 打破碗花花 雪上一枝蒿人参 人发 卜芥 儿茶 八角 丁香 刀豆 三七 三棱 干姜 干漆 广白 广角 广丹 大黄 大戟 大枣

大蒜 大蓟 小蓟 小麦 小蘖 山丹 山茶 山奈 山香 山枣 山栀 山姜 山药 山楂 川羌 川军 川连

川朴 川乌 川柏 川谷 川断 川椒 川贝 川芎 马兰 马辛 马菜 马莲 马宝 马勃 马蔺 卫茅 子苓 天冬 天虫 天龙 天雄 天麻 元胡 元参 木瓜 木耳 木莲 木香 木通 木贼 木豆 木笔 木蓝 牙皂 瓦松 瓦韦 贝子 贝母 贝齿 牛至 牛黄 牛膝 牛蒡 见愁 手参 毛鸡 毛茛 毛姜 升麻 升登 丹砂 丹皮 丹参 乌茜 乌韭 乌药 乌头 乌桕 乌梅 方海 六曲 文元 文蛤 仁杞 双花 双皮 水花 水萍 水韭 水莽 水蛭 巴豆 玉桂 玉竹 玉金 甘松 甘草 甘遂 艾叶 艾片 艾蒿 石韦 石耳 石灰 石斛 石膏 石榴 石燕 石竹 石蜜 龙胆 龙齿 龙骨 龙葵 龙脑 龙眼 归尾 田螺 申姜 生地 生姜 生军 仙茅 及巳 片苓 白及 白芨 白求 白术 白芍 白芷 白英 白矾 白果 白前 白丑 白参 白苏 白降 白蜜 白蔻 白蔹 白微 玄参 半夏 地龙 地黄 地椒 地榆 地笋 地锦 杞子 朴硝 芒硝 朴硝 西瓜 西羌 列当 百合 百部 当归 当药 中草 曲莲 肉桂 肉果 朱砂 向前 竹叶 竹苓 竹沥 竹菇 竹黄 血余 血蝎 全蝎 全参 全草 合欢 合萌 守宫 冰片 决明 米仁 羊角 羊乳 羊蹄 灯草 防己 防风 红花 红根 红粉 红参 红糖 红藤 红升 豆豉 麦冬 麦芽 赤芍 赤药 赤箭 芫花 芫荽 苁蓉 砂仁 花椒 芥子 苍术 芜荑 芹菜 芡实 芦荟 芦根 芦丁 苏子 苏木 苏叶 杏仁 杠板 杜仲 杜衡 杜松

辰砂 园参 旱芹 旱莲 岗松 岗梅 牡蛎 杜桂 皂角 佛手 佛片 条苓 龟甲 龟板 忘忧 辛夷 良姜 谷芽 羌活 远志 连翘 沙参 沙棘 沉香 没药 诃子 没石 陆英 灵芝 鸡头 阿胶 阿魏 陈皮 附子 青皮 青果 青蒿 青黛 苦木 苦参 苦菜 苦酒 茄根 苡仁 茅莓 茅根 枇杷 松节 松音 松脂 松塔 松醇 郁金 虎仗 虎刺 虎骨 果导 昆布 岩陀 知母 侧柏 乳香 灸草 佩兰 狗宝 狗脊 迭达 夜合 京墨 官桂 空青 卷柏 卷丹 油葱 法夏 泽兰 泽泻 泡参 降香 饴糖 细辛 玳瑁 珍珠 荆芥 茜草 荜拔 草乌 草果 茶油 茵陈 茯苓 茯神 荠菜 荠草 莎草 莽草 药芹 茴香 胡桃 胡椒 南星 南藤 枯矾 枯草 枯苓 柳叶 柳芽 柳枝 枳壳 枳实 桅子 枸杞 柿蒂 柿霜 厚朴 砂仁 砂糖 砒石 砒霜 轻粉 虻虫 胎盘 将军 钩藤 钩吻 香附 香橼 香嵩 香茹 香薷 重楼 胆木 胆矾 胆星 脉通 独活 信石 鬼珠 鬼白 鬼刺 鬼针 食盐 炮姜 姜黄 姜汁 姜皮 前胡 首乌 洪连 扁豆 扁蓄 扁蕾 神曲 蚤休 贯众 贯仲 秦艽 秦皮 莲子 莲肉 莲房 莲芯 莲须 莪术 荷叶 荷蒂 荷梗 桂心 桂枝 荸荠 莎草 恶实 桔梗 桃仁 桃汁 盐蛇 柴胡 崖香 党参 蚌花 铁屑 铝丹 蚕砂 射干 豹骨 狼毒 拳参 益智 海马 海龙 海芋 海藻 海蛰 浮石 浮萍 通天 通草 桑叶 桑枝 桑皮 桑椹 黄芩 黄芪 黄连 黄栌 黄柏 黄精 黄藤 黄丹 黄独 黄杞 黄宣 黄蜡 黄蘖 菱角 菖蒲 菊苣 菊花 营实 萝卜 菘蓝 梅花 梅仁 梅片 雪胆 常山 野姜 野艾 野菊 野菱 蛇肉 蛇蜕 蛇莓 蚯蚓 银杏 银耳 银花 银翘

猪苓 兜铃 麻油 麻黄 麻仁 鹿角 鹿茸 商陆 商枝 续断 绥草 缘豆 琥珀 斑蛰 斑蟊 葫芦 葱白 葛根 葛花 扁蓄 落葵 栗壳 硫磺 雄黄 喜树 椒目 棕板 掌参 紫苏 紫萍 紫芝 紫草 紫苑 紫株 紫绀 紫葳 蛤壳 蛤蚧 黑丑 黑锡 黑钻 黑菜 锁阳 象贝 奥尕 猴头 滑石 寒水 童便 犀角 蒺藜 蒲黄 蒲芹 椿皮 槐米 槐实 槐花 槐角 硼砂 雷丸 蜀椒 蜈蚣 蜂房 蜂蜡 蜂蜜 腰黄 锦纹 腹皮 榧子 槟榔 酸浆 酸模 碱花 磁石 豆姜 蝉衣 熊胆 蝉蜕 辣蓼 赭石 蕤仁 蕲蛇 樟脑 稻芽 僵蚕 蝼蛄 鲤鱼 熟地 漏芦 鹤虱 薤白 薯莨 薄荷 橘白 橘皮 橘红 橘核 燕窝 靛蓝 糙苏 鲮鲤 壁虎 檀香 蒿本 爵床 藕节 礞石 瞿麦 藿香 蘑菇 鳖甲 蟾酥 麝香一见喜 一见消 一点红 一枝香 一叶萩 一条鞭 二叶律 丁子香 丁公藤 七星草 七叶莲 人中白

八月札 八角枫 八角莲 八厘麻 九里明 九里香 九龙根 九节茶 九香虫 了哥王 刀伤木 三七草

三叉苦 三分三 三白草 三枝枪 三角草 三颗针 干石斛 土木香 土贝母 土三七 土当归 土荆皮

土茯苓 土党参 土大黄 土牛膝 土人参 土木鳖 土槿皮 土鳖虫 大头陈 大血藤 大红袍 大青叶

大青盐 大力参 大力子 大风子 大贝母 大飞扬 大马勃 大黄炭 大洞果 大茶药 大茴香 大豆卷

大麻仁 大蓟炭 大腹皮 大紫草 山栀皮 山栀茶 山茱萸 山羊角 山豆根 山梗菜 山龙眼 山芝麻

山萸肉 山沉香 山崩子 山指甲 山慈姑 山道年 山鸡椒 山苍子 山海螺 千日红 千斤拨 千年健

千里光 千里明 千金正 千屈荣 千里及 千张纸 千层塔 川木香 川木通 川贝母 川白芷 川牛膝

川桐皮 川栋子 川山甲 川槿皮 川郁金 广郁金 广地龙 广木香 广地丁 广防己 广藿香 女贞子

女儿香 飞刀剑 飞扬草 飞滑石 小飞扬 小蓟炭 小百科 小石韦 小红莲 小红参 小胡麻 小兰花

小驳骨 小叶朴 小青皮 小茴香 小通草 小黄药 万年青 马蹄金 马齿苋 马前子 马尾莲 马利筋

马兰头 马兰草 马牙硝 马尿泡 马兜铃 马缨花 马槟榔 马鞭草 也白头 天冬草 天花粉 天竹子

天竺黄 天竹根 天南星 天门冬 天南星 天浆壳 天葵子 元明粉 元宝草 开金锁 云母石 云木香

云实皮 木棉花 木腰子 木槿花 木蝴蝶 木芙蓉 木藤蓼 木鳖子 木防己 木笔花 木贼花 木菠萝

木灵芝 木姜子 木患子 太子参 太阳花 五加皮 五灵脂 五味子 五指柑 五倍子 五眼果 五敛子

扎蓬果 支柱蓼 无漏子 无名子 无名异 无患子 车前子 车前草 瓦楞子 瓦垄子 瓦挖草 贝母花

丹皮炭 丹皮酚 公丁香 牛大力 牛西西 牛蒡子 书带草 毛冬青 毛诃子 月季花 月月花 风茄花

风化硝 风仙花 凤凰衣 凤尾草 乌头碱 乌贼骨 乌梢蛇 乌蔹莓 六和曲 六月雪 文旦皮 文冠木

火炭母 火麻仁 双蝴蝶 水安息 水花生 水车前 水龙骨 水牛角 水半夏 水扬梅 水蜈蚣 水蔓菁

巴豆霜 巴戟天 玉米须 功劳木 甘草节 甘草稍 甘露子 甘松香 古山龙 石灰华 石见穿 石吊兰

石决明 石龙芮 石钻子 石菖蒲 石椒草 石楠叶 石榴子 石榴皮 石硫磺 石钟乳 石荷叶 石莲子

石胡莩 石花菜 布渣叶 龙胆草 龙眼肉 龙利叶 龙牙草 龙脑香 平贝母 平地木 北豆根 北玄参

北沙参 北柴胡 北野菊 叶上珠 叶底珠 四方藤 四叶参 四季青 四方草 田三七 田基黄 田字草

甲鱼骨 生姜皮 生晒参 生石膏 生地黄 生卷柏 生谷芽 代代花 代赭石 仙人掌 仙灵脾 仙遗粮

仙半夏 仙桃草 仙鹤草 过路黄 白头须 白头翁 白芥子 白附子 白兔根 白茅根 白屈菜 白茯苓

白药子 白首乌 白扁豆 白鲜皮 白蔻仁 白贝齿 白背叶 白花蛇 白茅花 白胶木 白胶香 白商陆

白菊花 白石英 白雷丸 白河车 白马骨 白平子 白胡椒 白茄根 白木耳 白豆蔻 白蒺藜 白鲜皮

白僵蚕 鸟不宿 瓜萎仁 瓜萎子 瓜萎根 瓜子金 瓜菜仁 瓜姜皮 冬葵子 冬虫草 冬瓜皮 冬瓜仁

冬凌草 冬葵果 玄明粉 玄胡索 半夏曲 半枝莲 半边旗 半枫荷 半边莲 半天雷 汉肌松 汉宫秋

汉桃叶 对座草 母丁香 台乌药 丝瓜络 丝瓜藤 老少年 老勿大 老鹳草 老鹳嘴 老鸦瓣 吉祥草

亚麻子 亚乎奴 亚吉玛 地锦草 地肤子 地骨皮 地鳖虫 地耳草 地龙炭 地枫皮 地胆草 地栗粉

扦扦活 托盘根 西瓜皮 西洋参 西河柳 百两金 百里霜 百芯草 百药煎 百草霜 光慈姑 当门子

当归尾 当归身 虫百腊 吕宋果 回回来 肉豆末 旱莲草 肉豆蔻 肉苁蓉 丢了棒 自然铜 血余炭

合欢皮 决明子 灯芯草 安息香 农吉利 阳起石 延胡索 麦门冬 赤小豆 赤石脂 芸香草 苣英菜

花蕊石 苍耳子 苏合香 两面针 吴茱萸 牡丹皮 何首乌 皂角刺 余甘子 谷精草 龟板胶 辛夷花

连钱草 沙苑子 补骨脂 灶心土 忍冬藤 鸡内金 鸡血藤 鸡冠花 鸡骨草 青箱子 苦瓜干 苦楝皮

枇杷叶 板栗壳 板兰根 松节油 刺五加 郁李仁 罗汉果 败酱草 垂盆草 使君子 金沙藤 金钱草

金银花 金樱子 长春花 鱼腥草 狗肝菜 闹羊花 炉甘石 茯苓皮 茺蔚子 荔枝核 柏子仁 威灵仙

牵牛子 鸦胆子 骨碎补 钟乳石 复盆子 禹余粮 急性子 穿山甲 穿心莲 穿破石 孩儿参 络石藤

素馨花 莱菔子 莲子心 核桃仁 夏天无 夏枯草 鸭跖草 倒扣草 徐长卿 凌霄花 宽筋藤 高良姜

益智仁 益母草 海风藤 海金沙 海螵蛸 菟丝子 羚羊角 救必应 野菊花 蛇床子 蛇胆汁 猫爪草

鹿角胶 鹿角霜 鹿衔草 旋复花 淮山药 *羊藿 淡豆豉 密蒙花 款冬花 葫芦茶 葶苈子 紫河车

番泻叶 寒水石 腊梅花 蓖麻子 蒲公英 路路通 鼠曲草 蔓荆子 酸枣仁 **壳 薏苡仁 薄荷油

颠茄草 蟛蜞菊 糯稻根 鹰不泊十大功劳 王不留行 五指毛桃 罗布麻叶 臭梧桐叶 紫花杜鹃 紫背天葵 鹅不食草

meiyou拼音

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套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简而言之,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中药 英文名称 :Chinese materia medica 分类 :中医药术语 概念,中药的产地与道地药材,中药的采集,中药的炮制,药性理论,中药的配伍,中药的用药禁忌,中药的用量与用法,中药的命名, 概念 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套用的药物。 中药的产地与道地药材 天然药材的分布和生产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各种药材的生产,无论品种、产量和质量都有一定的地域性。所以自古以来医家非常重视道地药材。所谓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如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青海的大黄,内蒙的黄芪,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山西的党参,河南的地黄、牛膝、山药、菊花等 中药的采集 中药的采收时节和方法对确保药物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联。因为动植物在其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其药用部分所含有效及有害成分各不相同,因此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也往往有较大差异,故药材的采收必须在适当的时节采集。 中药的炮制 药物在套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根据医疗、调制、制剂的需要,而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的过程。常用的炮制的方法包括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等。炮制的目的在于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拣药物,区分等级;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干燥药材,利于贮藏;矫味、矫臭,便于服用;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套用范围。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 药性理论 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是由于各种药物本身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将之称为药物的偏性,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统称为药性,它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它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称为药性理论,其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 1、四气 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称四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而言的。 2、五味 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五味的产生,首先是通过口尝,即用人的感觉器官辨别出来的,它是药物真实味道的反映。但又不仅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3、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性相对而言的。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主要与四气五味、药物质地轻重有密切关系,并受到炮制和配伍的影响。 4、归经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著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归经指明了药物治病的适用范围,也就是说明了药效所在,包含了药物定性定位的概念。它与机体因素即脏腑经络生理特点,临床经验的积累,中医辨证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及药物自身的特性密不可分。 5、毒性 古代常常把毒药看作是一切药物的总称,药物毒性的含义较广,毒性是药物的偏性,又认为毒性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现代一般认为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包括有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和特殊毒性如致癌、致突变、致畸胎、成瘾等。中药的副作用有别于毒性作用。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剂量时出现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中药的配伍 按照病情的不同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套用,叫做配伍。相须、相使可以起到协同作用,能提高药效,是临床常用的配伍方法;相畏、相杀可以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以保证安全用药,是使用毒副作用较强药物的配伍方法,也可用于有毒中药的炮制及中毒解救。相恶则是因为药物的拮抗作用,抵消或削弱其中一种药物的功效;相反则是药物相互作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强烈的副作用,故相恶、相反则是配伍用药的禁忌。 中药的用药禁忌 主要包括配伍禁忌、证候禁忌、妊娠禁忌和服药的饮食禁忌四个方面。 1、配伍禁忌,是指某些药物合用会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或降低和破坏药效,因而应该避免配合套用。 2、证候禁忌,由于药物的药性不同,其作用各有专长和一定的适应范围,因此,临床用药也就有所禁忌,称“证候禁忌”。如麻黄性味辛温,功能发汗解表、散风寒,又能宣肺平喘利尿,故只适宜于外感风寒表实无汗或肺气不宣的喘咳,而对表虚自汗及阴虚盗汗、肺肾虚喘则禁止使用。 3、妊娠用药禁忌,是指妇女妊娠期治疗用药的禁忌。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元以致堕胎的副作用,所以应作为妊娠禁忌的药物。根据药物对于胎元损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慎用与禁用两大类。凡禁用的药物绝对不能使用,慎用的药物可以根据病情的需要斟酌使用。 4、服药饮食禁忌,是指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又简称食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忌口。一般应忌食生冷、油腻、腥膻、有 性的食物。此外,根据病情的不同,饮食禁忌也有区别。 中药的用量与用法 1、中药剂量 中药剂量是指临床套用时的分量。它主要指明了每味药的成人一日量。中药绝大多数来源于生药,安全剂量幅度较大,用量不像化学药品那样严格,但用量得当与否,也是直接影响药效的发挥、临床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药量过小,起不到治疗作用而贻误病情;药量过大,戕伤正气,也可引起不良后果,或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用法 主要是指汤剂的煎煮及不同剂型的服用方法。 (1)汤剂煎煮法 汤剂是中药最为常用的剂型之一。汤剂的制作对煎具、用水、火候、煮法都有一定的要求。煎药用具以砂锅、瓦罐为好,搪瓷罐次之,忌用铜铁锅,以免发生化学变化,影响疗效。煎药火候有文火、武火之分。煎煮的火候和时间,要根据势物性能而定。某些药物因其质地不同,煎法比较特殊,处方上加以注明,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溶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不同煎煮法。 (2)服药法 服药时间汤剂一般每日1剂,煎2次分服,两次间隔时间为4〜6小时左右。服药方法汤剂一般宜温服。丸剂颗粒较小者,可直接用温开水送服;大蜜丸者,可以分成小粒吞服;若水丸 质硬者,可用开水溶化后服。散剂、粉剂可用蜂蜜加以调和送服,或装人胶囊中吞服,避免直接吞服而 咽喉。膏剂宜用开水冲服,避免直接倒入口中吞咽,以免粘喉引起呕吐。冲剂宜用开水冲服;糖浆剂可以直接吞服。此外,还有鼻伺给药法。 中药的命名 1、因药物突出的功效而命名 如益母草功擅活血调经,主治妇女血滞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后瘀阻腹痛等,为妇科经产要药;防风功能祛风息风,防范风邪,主治风病。 2、因药用部位而命名 中药材来源广泛,包括了植物、动物、矿物等。植物、动物类药材药用部位各不相同,以药用部位命名,是中药常用的命名方法之一。植物药中芦根、茅根用根茎入药;苦楝根皮、桑根白皮即以根皮入药;桑叶、大青叶、苏叶等用叶片入药。 3、因产地而命名 我囯疆域辽阔,自然地理状况十分复杂,水土、气候、日照、生物 分布等生态环境各地不完全相同,甚至南北迥异,差别很大。因而各种药材的生产,无论产 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一定的地域性,所以自古以来医药学家非常重视“道地药材”。如黄连、 黄柏、续断等以四川产者为佳,故称川黄连、川黄柏、川断;橘皮以广东新会产者为佳,故 称新会皮、广陈皮;茯苓以云南产的最好,故名云苓; 4、因形态而命名 中药的原植物和生药形状,往往有其特殊之处,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人们常常以它们的形态特征而命名。如大腹皮,即以形似大腹而命名;乌头,因其块根形似乌鸦之头而命名;人参乃状如人形,功参天地。 5、因气味而命名 某些中药具有特殊的气味,因而成了药物命名的依据。如麝香,因香气远射而得名;丁香、茴香、安息香、檀香等香料药,因具有特殊的香气,故以“香”字命名;而败酱草、臭梧桐、墓头回等,则因具有特殊臭气而得名;鱼腥草,以其具有浓烈的鱼腥气味而命名。 6、因滋味而命名 每种中药都具有一定的味道,某些药物就是以它们所特有的滋味来命名。如五味子,因皮肉甘酸,核中辛苦,全果皆有咸味,五味倶全而得名;甘草以其味甘而得名;细辛以味辛而得名;苦参以其味苦而得名;酸枣仁以其味酸而得名。 7、因颜色而命名 许多中药都具有各种天然的颜色,因而药物的颜色就成了命名的依据。如色黄的中药有黄芩、黄连、黄柏、黄芪、大黄等;色黑的中药有乌玄参、黑丑、墨旱莲等;色白的中药有白芷、白果、白矾、葱白、薤白等。 8、因进口国名或译音而命名 某些进口药材是以进口国家或地区的名称来命名的。如安息香、苏合香就是以古代安息国、苏合国的国名来命名。有的在药名上冠以“番”、“胡”、 “西”等字样,以说明当初并不是国产的药物,如番泻叶、番木鳖、胡椒、胡麻仁、西红花、 西洋参等。有些外来药,由于没有适当的药名,则以译音为名,如诃黎勒、曼陀罗等。 9、因生长季节而命名 如半夏在夏季的一半(农历五月间)采收,故名半夏;夏枯草、夏天无等都是生长到夏至后枯萎,故冠以夏。 10、字因人名而命名 有些中药的用名带有传说色彩,这些药多半是以发现者或最初使用 者的名字来做药名。如使君子,相传是潘州郭使君治疗儿科病的常用药;刘寄奴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传说这个药是由刘裕发现的;杜仲一药,相传是古代有一位叫杜仲的人,因服食此药而得道,后人遂以杜仲而命名。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中草药学 1 拼音

zhōng cǎo yào xué

2 英文参考

Chinese herbology

3 注解

中药是指依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中药材和中成药;草药一般是指草医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其中也有是本草记载的药物。中药和草药统称为“中草药”。研究中草药的科学,称为中草药学。中草药学是研究中草药的品种和质量,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中草药学的主要任务是:

(1)鉴定中草药的真伪优劣,保障用药准确、安全和有效;

(2)寻找和发掘新药源,保证医疗用药;

(3)整理和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

古籍中的中草药学 《本草纲目拾遗》:[卷五草部下]兔耳酸

汪连仕草药方∶即穿地铃,治跌打损伤。《本草纲目拾遗》清赵学敏公元1765年

《本草纲目拾遗》:[卷四草部中]玉净瓶

入药。味甘性平,和血行血有效,治劳伤跌扑。汪连仕草药方∶气杀郎中草,一名青背仙禽,又名疔见怕,山人呼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花部]雨韭

汪连仕草药方云∶雨韭生水泽旁,即青慈菇花,去湿之功同茵陈。散一切疔肿,消痔漏,明目。《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拾遗》:[卷五草部下]猫舌仙桥

汪氏草药方∶猫舌仙桥叶面生刺,草本塌地,生花青紫,多产水泽旁。治疔疮∶理黄胆一切湿火(汪氏)。《本草

《鸡峰普济方》:[卷第八肝肾]七里香汤

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学名:Rehmannia glutinosa)的块根,又名熟地黄或伏地,经加工炮制而成。通常以酒、砂仁、陈皮为辅料经反复蒸晒,至内外色黑油润,质地柔软粘腻。切片用,或炒炭用。熟地又名熟地黄或伏地,属玄参科植物,是一种上好中药材,具有补血滋阴功效,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症,亦可用于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等症,是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六味地黄丸主要成分之一。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 :熟地 拉丁学名 :Chinese Foxglove 别称 :熟地黄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唇形 科 :玄参科 属 :地黄属 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分布范围,主要价值,中药信息,化学成分,古籍论述,药理作用,常用药膳,入药搭配,相关菜肴,相关酒品,熟地当归酒,巴戟熟地酒,相关药品,熟地丸,熟地膏,药方选录,栽培技术,选地整地,选种栽种,田间管理,预防病虫害,采收加工,注意事项, 形态特征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全株有白色长柔毛和腺毛。块根肉质肥大,呈圆柱形或纺锤形,表面红**。基生叶丛生,倒卵形至长椭圆形,长3-10厘米,宽15-4厘米,先端钝圆,基部渐狭下延成柄,边缘有不整齐钝齿,页面多皱缩;茎生叶小。 熟地 总状花序顶生;花萼钟状,5裂;花冠筒状稍弯曲,先端5裂,略呈唇形,紫红色,内面常有**带紫色的条纹;雄蕊4,二强;子房上位,2室。蒴果卵圆形。种子多数。花期4-5月,果期5-6月。 药材形态 该品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无臭,味甜。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50-1100米之砂质壤土、荒山坡、山脚、墙边、路旁等处。此外,国内各地及国外均有栽培。 分布范围 分布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江苏、湖北等省区。此外,国内各地及国外均有栽培。 主要价值 临床研究 熟地黄煎剂治疗高血压,血压、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有下降,且脑血流图和心电图也有所改善(熟地黄炮制加酒与否科研成果鉴定书,19806)。用复方五子地黄口服液治疗男性不育症总有效率为84%。 中药信息 药性甘,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血养阴,填精益髓。 套用 1.血虚诸证。本品甘温质润,补阴益精以生血,为养血补虚之要药。常与当归、白芍、川芎同用,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及月经不调、崩中漏下等,如四物汤);若心血虚心悸怔忡,可与远志、酸枣仁等安神药同用;若崩漏下血而致血虚血寒、少腹冷痛者,可与阿胶、艾叶等补血止血、温经散寒药同用,如胶艾汤。 熟地 2.肝肾阴虚诸证。本品质润入肾,善滋补肾阴,填精益髓,为补肾阴之要药。古人谓之“大补五脏真阴”,“大补真水”。常与山药、山茱萸等同用,治疗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遗精、盗汗、耳鸣、耳聋及消渴等,可补肝肾,益精髓,如六味地黄丸;亦可与知母、黄柏、龟甲等同用治疗阴虚骨蒸潮热,如大补阴丸(《丹溪心法》)。本品益精血、乌须发,常与何首乌、牛膝、菟丝子等配伍,治精血亏虚须发早白,如七宝美髯丹(《医方集解》);本品补精益髓、强筋壮骨,也可配龟甲、锁阳、狗脊等,治疗肝肾不足,五迟五软,如虎潜丸(《医方集解》)。此外,熟地黄炭能止血,可用于崩漏等血虚出血证。 用法用量煎服,10~30g。 鉴别用药地黄始见于《神农本草经》,临床使用有鲜、生、熟三种。均有养阴生津之功,而治阴虚津亏诸证。鲜地黄甘苦大寒,滋阴之力虽弱,但长于清热凉血,泻火除烦,多用于血热邪盛,阴虚津亏证;生(干)地黄甘寒质润凉血之力稍逊但长于养心肾之阴,故血热阴伤及阴虚发热者宜之;熟地黄性味甘温,入肝肾而功专养血滋阴,填精益髓,凡真阴不足,精髓亏虚者,皆可用之。 使用注意本品性质粘腻,较生地黄更甚,有碍消化,凡气滞痰多、脘腹胀痛、食少便溏者忌服。重用久服宜与陈皮、砂仁等同用,防止粘腻碍胃。 化学成分 熟地黄含较少量的环烯醚萜类成分,已分离得到:益母草甙(leonuride)、桃叶珊瑚甙(aucubin) 、梓醇(catalpol)、地黄甙(rehmannioside)A、B、C、D,美利妥双甙(melittoside) ,地黄素(rehma-glutin) A、D,地黄氯化臭蚁醛甙(glutinoside)等。又含单萜成分:焦地黄素(jioglutin)A、B、C,焦地黄内酯(jioglutolide)、焦地黄呋喃(jiofuran) ,地黄苦甙元(rehmapicrogenin)等。又含胺基酸,其组成与干地黄比较,不含赖氨酸(lysine)且含量均相应减少。也含糖类,其中单糖的含量比鲜地黄中多2倍以上。另含三羟基-β-紫罗兰酮 (trihydroxy-β-lonone)、二羟基-β-紫罗兰酮(dihydroxy-p-lonone)、野菰酸(aegiicacid)、5-羟基野菰酸(sec-hydroxyaegiic acid),琥珀酸(suinic acid)、5-氧脯氨酸(5-oxoproline)、5-羟甲基糠酸(5-hydroxymethylfuroic acid)、尿嘧啶(uracil)、尿核甙(uridine)等。又从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亚油酸(linole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花生酸(arachidic acid)、山萮酸(be-henic acid)、十五酸(pentadecanoic acid)、棕榈油酸(palmitoleic acid)、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十九碳酸(nonadecanOic acid)、二十-碳酸(heneicosanoic acid)、十七碳酸(margaric acid)。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浸泡24小时,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5-羟甲基糠醛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矽胶GF254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熟地 古籍论述 《珍珠囊》:“大补血虚不足,通血脉,益气力。” 《医学启源》:“虚损血衰之人须用,善黑须发。《主治秘要》云:其用有五:益肾水真阴一也,和产后气血二也,去脐腹急痛三也,养阴退阳四也,壮水之源五也。” 熟地 《纲目》:“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 《本草从新》:“滋肾水,封填骨髓,利血脉,补益真阴,聪耳明目,黑发乌须。又能补脾阴,止久泻。治劳伤风痹,阴亏发热,干咳痰嗽,气短喘促,胃中空虚觉馁,痘证心虚无脓,病后胫股酸痛,产后脐腹急疼,感证阴亏,无汗便秘,诸种动血,一切肝肾阴亏,虚损百病,为壮水之主药。” 古代临床套用 用于血虚诸证。如《景岳全书》两仪膏;《正体类要》八珍汤;《傅青主女科》加减四物汤。 用于肝肾阴虚诸证。如《医宗金鉴》知柏地黄丸。 用于小儿发育迟缓,如《景岳全书》贞元饮。 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畏寒肢冷,阳痿遗精,小便遗沥,或火不生土之食少便溏,多与附子、肉桂等温阳之品配用,此即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之意。用治阴疽寒凝,本品常与鹿角胶、肉桂、麻黄等配用以温经养血,散寒通脉。 《活法机要》:“熟地、当归合用名补髓剂。” 《本草经疏》:“同砂仁,治胎动下血腰痛。” 《得配本草》:“得乌梅,引入骨髓;得砂仁,纳气归阴;得炒干姜,治产后血块;得丹皮,滋阴凉血;使元参,消阴火;合当归,治胎痛;加牛膝,治胫股腹痛;和牡蛎,消阴火之痰。” 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腹满便溏者禁服。 药理作用 1.对骨髓造血系统的影响:熟地黄水煎剂给失血性贫血小鼠灌服每只05g,每日1次,连续10日,可促进贫血动物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恢复,加快多能造血干细胞(CFU-S)、骨髓红系造血祖细胞(CFU-E)的增殖、分化作用。 2.对血液凝固的影响:熟地黄能显著抑制肝脏出血性坏死灶及单纯性坏死。对高脂食物引起的高脂血症,脂肪肝及大鼠内毒素引起的肝静脉出血症,均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认为对纤溶酶原的激活作用,是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机制。 3.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熟地黄醇提取物给小鼠灌服,对受角叉菜胶抑制的巨噬细胞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抗体形成细胞有抑制作用。 4.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酒熟地黄及蒸熟地黄都有显著的降压作用,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 熟地 5.抗氧化作用。 6.其他作用:用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给予大鼠造成阴虚模型并给予熟地黄水煎剂3ml(70%浓度)灌胃,共6日,对甲亢型阴虚大鼠的体重改变,24小时饮水量及尿量、血浆T3、甲状腺素(T4)及醛固酮(AD)浓度有显著改善,即T3浓度降低,T4浓度升高,并趋于正常,说明熟地黄不仅能改善阴虚症状,并能调节异常的甲状腺激素状态。 常用药膳 熟地黄芪羊肉汤——气血双补 材料:羊肉750克、当归头20克、白芍15克、熟地、黄芪各50克、生姜3片、红枣5个。烹制:羊肉洗净切块,用滚水拖过;红枣去核,当归头切片,白芍、熟地、黄芪、生姜均洗净。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开后,改文火煲3小时,调味供用。 功效:气血双补,固本养颜。用于气血不足而致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食欲不振;或肾阳不足之肾虚肢冷、腰膝乏力、面部色斑等;或神经衰弱、贫血、肾炎及病后属气血不足、肾阳亏损者。熟地味甘微温质润,既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如熟地配以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治疗血虚症的四物汤。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养心,配龙眼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熟地,来源于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根,味甘微温质润,入肝肾二经,既可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中医有言,女性血主其身,所以对于女人,熟地即是微温补血的上好补药。 熟地祛颤汤 熟地粳米粥,熟地+ 粳米=坚韧骨骼。取熟地30克,用纱布包扎,加水300毫升,放入沙锅内浸泡片刻,用文火先煮,经过数次沸腾后,见药汁呈棕**、药香扑鼻时,渐转为慢火。成微波形的沸腾时,放入粳米40克烹煮。待米仁开花、形成粥糜、呈稀薄粥时,去掉熟地即可食用。滋补成效:由于血虚引起的面色黄暗,骨蒸潮热,不自觉地出虚汗,腰膝酸痛,身怠无力。 熟地白酒盅熟地+白酒=乌黑头发。熟地黄120克、枸杞子60克、檀香2克、白酒15升,以上的药物上药研磨为粗粉末,用白布袋盛之,与酒共置入净器中,浸泡14日后,开启即可饮用。滋补成效:用于精血亏损的辅助治疗,对阴虚血枯所致的须发早白也非常有效。 入药搭配 生地味甘苦、性寒而入血分,清热凉血。主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 熟地味甘、性平而入血分,功能滋阴补血、补精益髓。治阴虚血少,脑髓空虚所至的腰膝痿弱、劳嗽骨蒸,遗精,崩漏,月经不调,消渴,溲数,耳聋、目昏,心悸失眠、健忘,盗汗等。 二者合用,取其既能补益,又能清热之功用。用于治疗阴血亏虚、兼有热象的病症:如两地汤——用于血需有热的月经先期;保阴煎——用于月经过多、崩漏所至的贫血等证。 熟地,甘,微温,可养阴补肾、填精,主治血虚所致面色萎黄、头昏心悸;肾精不足之腰膝酸软、头晕目眩、须发早白;肝阴不足之双目干涩、视物昏花。而当归药用其根,功在补血、和血,主治月经不调,血虚眩晕,疮疡肿等症。 当归分归头、归身和归尾三部分。各部分所含化学成分不同,故药理作用也不一样,归头能止血,归身能养血,归尾能行血。既可分部位使用,也可全用。 中医认为阴血同源,养血、滋阴应同步进行,当归与熟地搭配,有两大好处,一是通过补血达到养阴的目的,滋阴又是补血的有效方法之一。二是当归本身具有非常好的活血功能,补而不滞,熟地和当归结合在一块用远胜于一药单用。虽说当归因其补血功效也被称作女人要药,但活血补血对男人同样重要。尤其是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肾阴、肾精匮乏,气血、 暗耗,应适时补充。 相关菜肴 在有资格被称为补品的各种汤料中,总少不了熟地的淡淡滋味。外面是凛冽的寒风,为自己煲上一杯“多情汤水”,实在是季节里的享受。熟地,来源于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根,味甘微温质润,入肝肾二经,既可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熟地即是微温补血的上好补药,而且,熟地生性“多情”,它的多种配伍成就了它的多种滋补。 熟地猪蹄煲 菜名:熟地猪蹄煲 做法:炖 菜系:家常菜谱 主料:猪肉 味型:咸鲜 成菜:煲仔 原料:猪蹄500克,油菜100克,葱段、姜片各10克,药包1个(内装熟地20克,酸枣仁10克),料酒10克,精盐3克,味素1克,胡椒粉05克,清汤1000克,芝麻油5克。 制作: 1.油菜从中间顺长剖开。猪蹄治净,从中间顺骨缝劈开,再从关节处斩成块,下入沸水锅中焯透捞出。 2.沙锅内放入清汤、料酒,下入药包烧开,下入猪蹄块、葱段、姜片烧开,煲至猪蹄熟烂,拣出葱、姜、药包用。 3.下入油菜、精盐烧开,炖至熟烂,加味素、胡椒粉,淋入芝麻油即成。 特点: 猪蹄软糯,油菜脆嫩,汤汁醇美,营养滋补。 功效:熟地味甘,性微温,入肝、肾经,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功能。酸枣仁味甘,性平,入心、脾、肝经,有宁心安神、敛汗生津的功能。猪蹄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A、B、C)和丰富的胶原蛋白,能补血抚疮,营养肌肤。此款菜肴能滋阴补肾,补血安神,对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月经紊乱、眩晕、心悸、失眠多梦、心烦不安、宫冷干燥、潮热盗汗者有较好的食疗功效。 操作提示:猪蹄一定要刮净皮上的油脂,以免有异味。盖上锅盖用小火长时间煲制。 熟地羊肉汤 菜名:熟地羊肉汤 主料:羊肉(瘦)700克 辅料:熟地黄30克、当归15克、黄芪30克、枣(干)10克、姜10克 调料:白砂糖3克、盐2克、鸡精2克、味素1克 做法: 1将洗净的羊肉切成小块,用开水焯一下,除去血沫。 2羊肉块放入盛有适量清水的锅内,放入生姜、熟地黄、当归、黄芪,用文火煲三个小时左右。 3放入大枣,加入糖、盐、鸡精、味素,搅拌均匀,再用文火煮十五分钟左右即可。 中文名称: 熟地祛颤汤 功效: 养血除风,滋阴补肾 出处: 神经症药膳60种配方 。 熟地……20克 木瓜……20克 枸杞子……20克 何首乌……20克 当归……10克 熟地祛颤汤 川牛膝……10克 白芍……10克 丹参……10克 鸡血藤……10克 乌鸡……1只(500克) 料酒……20克 姜……10克 葱……15克 盐……4克 制作: ①配方中几味药物除熟地、当归、枸杞子、何首乌外,均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何首乌润透切片;熟地切片;当归切片或节,枸杞子洗净去杂质;乌鸡宰杀后,除去毛、内脏及爪;姜切片,葱切段。 ②将乌鸡放入炖锅内,抹上料酒、盐,把药包放入鸡腹内,加入姜、葱、枸杞子、熟地、何首乌、当归,注入清水1000毫升。 ③将炖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1小时即成。 食法:每日2次,喝汤200毫升。吃鸡肉50克,吃枸杞子、当归、何首乌。 适应症:用于震颤麻痹症患者。 类别:药膳 相关酒品 熟地当归酒 配方:熟地30克,当归30克,川芎20克,白芍20克,黄芪30克,白术30克,香附15克,白酒3斤。 制作方法:将上述各药加工成碎末,用纱布袋装,扎紧袋口,放入酒中,密封浸泡,每日摇动1次,15天后开封,取去药袋,过滤装瓶备用。 功效与主治:补益气血,理气解郁。适用于血虚气弱,气郁不舒所致的妇女月经不调,痛经,身软乏力,食欲不振,神疲声微等。 服法:每日2次,早晚各服15~20毫升。 说明:酒力不足者,可用黄酒浸药;或以水、酒各半制备。 巴戟熟地酒 配方:巴戟天60克 熟地黄45克 枸杞子30克 制附子20克 甘菊花60克 蜀椒30克 醇酒1500ml 功用:补肾壮阳,长肌肉,悦容颜。 制法:1 、将上述6味药材一起捣为粗末,放入干净的器皿中;2、 倒入醇酒浸泡,密封;3 、5日后开取,过滤去渣用。 用法: 每次10~20ml,每日早晚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药材功效解析:巴戟天:味甘性温,补助元阳,而兼散邪,强筋骨,安五脏,为肾经血分之药。熟地黄: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为滋精补血之要药。 枸杞子:味甘性平,味重而纯,补阴补气,滋阴而不致阴衰,助阳而能使阳旺。菊花:滋养肝肾,兼利血气。附子、川椒:辅助巴戟天温肾壮阳。此酒主治肾阳久虚,阳痿早泄,腰膝酸软。 方剂来源:《民间验方》。 相关药品 熟地丸 熟地丸是以正宗怀地黄为主要原料、经科学配方、精湛工艺,彩先进设备生产的纯天然补品,具有口味纯正、入口甘甜、气味芬芳、补养全面的特殊功效,老少皆宜,长期服用,有益健康。 主要成份:据中科院研究表明,怀熟地含有丰富的葡萄糖、甘露醇、铁质维生素A、多种胺基酸等有益成份。 功能与功效:怀熟地具有滋阴补血、益精补髓之功效,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微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等症。 食用方法:用温开水浸泡30分钟切片,无论煮粥、炖肉、煲汤、火锅均可食用,滋补全面有益健康。 参考食谱: (熟地八宝粥) 配料:熟地30克配以黑芝麻、枸杞、桂圆、莲子、百合、白果、杏仁。 (熟地莲子甲鱼汤)配料:熟地30克、莲子(去心)20克甲鱼一只。(熟杞狗肉汤) 配料:熟地30克、枸杞60克、狗肉1000克。 熟地膏 来源:《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组成:大热地144千克 用法:将熟地煎熬三次,分次过滤,去滓,合并滤液,用文火煎熬浓缩至膏状,以不渗纸为度,每30克膏汁,兑炼蜜30克成膏,装瓶。每服9~15克,开水冲服。 功用:滋阴补肾,添精益髓。 主治:血虚发热,精髓不充,腰酸腿软。 药方选录 1、治男妇精血不足,营卫不充等患;大怀熟地(取味极甘者,供晒干以去水气)八两,沉香一钱(或白檀三钱亦可),枸杞(用极肥者,亦烘晒,以去润气)四两。每药一斤,可用高烧洒十斤浸之,不必煮,但浸十日外,即可用。凡服此者,不得过饮,服完又加酒六、七斤,再浸半月,仍可用。(《景岳全书》地黄醴) 2、治诸虚不足,腹胁疼痛,失血少气,不欲一伙食,发热,及妇人经病,月事不调:熟干地黄(切,焙)。当归(去苗,切,焙)各等分。为细未后,炼密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粒,食前白汤下。(《鸡峰普济方》万病丸) 3、治暗痱,肾虚弱厥逆,语声不出,足废不用:熟十地黄、巴戟(去心)、山茱萸、石斛、肉苁蓉(酒侵,焙)、附子(炮)、五味子、官桂。白茯苓、麦门冬(去心)。菖蒲、远志(去心)等分。上为未,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一枚,薄荷同煎至八分,不计时候。(《宣明论方》地黄饮子) 4、洽骨蒸体热夯倦:熟地黄。当归、地骨皮、枳壳(麸炒)、柴胡、秦艽、知母、鳖甲(炙)等分,未,水一盏,乌梅半个,煎七分,和梅热服。(《幼幼新书》地黄散) 5、调益荣卫,滋养气血,治冲任虚损,月水不调,脐腹痛,崩中漏下,血瘕块硬,发歇疼痛,妊娠宿冷,将理失宜,抬动不安,血下不止,及产后乘虚,风寒内搏,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坚痛,时作寒热:当归(去芦,酒浸,炒)、川芎、白芍药、熟干地黄(酒洒蒸)各等分,上为粗未,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热服,空心食前,(《局方》四物汤) 6、治小便数而多:尤骨一两,桑螵蛸一两,熟干地黄两,恬萎根一两,黄连一两(去须)。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 7、治小儿肾怯失音,额开不台,神不足,口中白睛多,面色白等:熟地黄八钱,山英肉、干山药各四钱,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去皮)各三钱。上为未,炼蜜丸,如梧子大,空心,温水化下三丸。(《小儿药证直诀》地黄丸) 8、治气短似喘,呼吸促急,提不能升,咽不能降,气道噎塞,势极垂危者:熟地黄七、八钱,甚者一、二两,炙甘草二、三钱,当归二、三钱,水二盅,煎八分,温服。(《景岳全书》贞元饮) 9、治水亏火盛,六脉浮洪滑大,少阴不足,阳明有余,烦热干渴,头痛牙疼失血等证:生石膏三、五钱,熟地三、五钱或一两,麦冬二钱,知母、牛膝各钱半。水一钟半,煎七分,温服或冷服。若大便滔泄者,乃非所宜。(《景岳全韦》玉女煎) 10、治肝木乘胃,胃脘当心而痛,及胁痛吞酸,吐酸,疝瘕,一切肝病:麦冬、北沙参、地黄、当归、枸杞、川楝,(《柳洲医话》一贯煎) 11、肺肾虚寒水泛为痰 或年迈阴虚血气不足 外受风寒 咳嗽 呕恶 多痰 喘急等证:当归二钱 熟地三五钱 陈皮一钱半 半夏二钱 茯苓二钱 炙甘草一钱.水二盅 生姜三五七片 煎七八分。食远温服。(《景岳全书》金水六君煎) 12、治电光性眼炎:将熟地洗净切片 每片约 2mm厚薄4片。患者平卧,头后仰,将熟地片贴在眼上,约2分钟换1次,轮流重复使用。(《新中医》1979(5):41) 13、治鹤膝风、贴骨疽 及一切阴疽:熟地一两、肉桂一钱(去皮研粉)、麻黄五分、鹿角胶三钱、白芥子二钱、姜炭五分、生甘草一钱,煎服。如治乳癖、乳岩,加土贝五钱。(《外科全生集》阳和汤)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宜选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于头年冬季或早春深翻土壤25厘米以上,每亩同时施入腐熟的堆肥2000-300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作基肥。然后,整平耙细作畦,一般畦宽13米。特别注意的是熟地不宜重茬,这也是选地上应注意的关键措施。 选种栽种 一般栽培熟地以根茎作为繁殖材料,生产上称“栽子”。熟地的“栽子”一般选用上一年7-8月栽培的“倒栽”“栽子”,这是因为“倒栽”“栽子”作种用时,熟地产量高、质量好、且能防止品种退化。在栽前,将“栽子”去头斩尾,取其中间段。然后截成3-6厘米长的小段,每段要留二至三个芽眼,切口沾以草木灰,稍晾干后下种,一般种植密度行距30-40厘米,株距25-30厘米,在整好的畦面上挖深3-5厘米的 ,每穴横放“栽子”1-2段,覆盖拌有粪水的火土灰1把,再用细土盖与畦齐。每亩需“栽子”40-60千克。注意选种时要尽量使用“倒栽”“栽子”,避免使用小商品,同时“栽子”要摘除掉“老母子”。即上旬栽的种栽。 田间管理 ⑴及时间苗补苗。当苗高10-12厘米时,开始间苗,每穴留壮苗1株。遇有缺株,应于阴天及时补栽,补 栽时应带土起苗,这样成活率较高 ⑵中耕除草。熟地根茎入土较浅,中耕宜浅,避免伤根,幼苗周围的杂草要用手拔除,植株封行后,停止中耕 ⑶追肥。熟地喜肥,除施足基肥外,在间苗后每亩施入过磷酸钙100千克、腐熟饼肥30千克,以促进根茎发育膨大,封行时,于行间撒施1次火土灰,促植株健壮生长 ⑷灌溉。熟地前期需水量大,应勤浇水,后期为地下根茎膨大期,应节约用水。雨季应注意及时排水,防止根腐病的发生 ⑸除串皮根。熟地除主根外,还能沿地表长出细长地下茎,称串皮根,这些串皮根损失较多的营养,应及时铲除。 预防病虫害 熟地的病害主要有斑枯病、轮纹病、枯萎病,这些病一般于5月上旬开始发生,6-7月发生严重,应注意及时防治;虫害有红蜘蛛、地老虎、蛴螬等,这些按常规方法除治,注意选择药剂时应避免使用高毒农药。 采收加工 春栽熟地于当年11月前后地上茎叶枯黄时应及时采挖。采挖时应在畦的一端开35厘米的深沟,顺次小心摘取根茎;加工熟地利用专门的烤炉将其加工为熟地,即成商品。 注意事项 在服用熟地的期间,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尽量避免熬夜。 2、少吃辛辣或者 性食物。 3、积极参加户外运动,放松心情。 4、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学会合理减压。

以下是中医中药典籍,有些是医有些是药,有些是医、药合集。

《金匮要略》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

《脉经》王叔和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陶弘景

《千金方》孙思邈

《褚氏遗书》褚澄

《方剂导览》刘完素

《济阴纲目》武之望

《景岳全书》张景岳

《古方八阵》张景岳

《本草纲目》李时珍

《濒湖脉学》李时珍

《阐要编》伤寒三论闵庆芝

《证治心传》袁班辑

《针灸大成》杨继洲

《脉诀阐微》陈士铎

《四诊心法要诀》吴谦

《眼科心法》吴谦

《杂病心法》吴谦

《正骨心法》吴谦

《妇科心法要诀》吴谦

《血证论》唐容川

《医林改错》王清任

《医学妙谛》何其伟

《傅青主女科》傅山

《医略十三篇》蒋宝素

《医源》石芾南

《竹林寺女科》竹林寺僧

《类症治裁》林佩琴

《痧胀玉衡》郭志邃

《温热论》叶桂、顾景文

《医学三字经》陈修园

《医灯续焰》潘楫

《黄帝八十一难经》佚名

《黄帝内经》佚名

《神农本草经》佚名

《医脉摘要》佚名

《针邪密要》佚名

《针灸歌赋》佚名

《鬼门十三针》佚名

《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佚名

中药里的元根草又名什么?有什么作用?

元根草 古籍别名“无根金粽草”“火焰草”为蔓草类藤属之一其性味:苦,微一甘,寒,无毒。有利水、去湿热、凉血、解毒之功效,可治疗肾炎水肿...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