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调八孔洞箫怎么吹
八个指孔全关闭,是完全可以吹响的,而且这种指法可以发出这支洞箫的最低音,也就是“筒音”。
发不出音的原因分析如下:
1客观方面,乐器制作可能不太精良,存在漏气的可能。
2主观方面,乐器不一定不好,但初学者往往按孔不严,或口风不太正确,导致无法吹响。
楼主说的“d、r、m、f”,不知道指的是什么。
指孔的顺序是自下向上依次为“第一孔”~“第八孔”
G肯定是刻在从上向下数第五个孔(或者说从下向上第四孔),你说的“从上向下数第四个”肯定是没算上背面大指按的孔(第八孔)。
你可以尝试这种方法,先关闭第八孔,其余的七个孔打开,吹响后依次关闭第七到第一孔,直到吹响筒音。
找找感觉吧。
很不错,正常选箫 首先要看有没有裂缝,或者其他一些小毛病。要用心的看,因为裂缝可能很小,或者是经过修理的要细细的看 才能看到要试吹,各个音都要试到,高音 低音都要好好的听一听尽量找高手一起去 可以挑到一些一般人看不到的地方小心一些看才好拿着要顺手,吹起来要舒服买森雀的就不错,我的就是森雀的。其次学习洞箫,不用买书!网上就有很多教程,很适合初学者。
《洞箫实用教程》主要内容:赵越超教授从事笛、箫演奏、教学已逾四十年,积有丰厚的经验。他怀着对箫更浓有兴趣,在演奏、教学领域里,都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长期反复的艺术实践,通过勤于积累,善于总结,逐步升华,进而形成了一系列科学的教学方法,并结合教学实践,创编了一批不同程度的训练曲目,基于这些因素,著成了这本教程。
分析如下:
吹洞箫的口型,形象概括,就是念“呜”字时候的口型,同时口腔里的感觉像含着半口水,注意状态的自然,不要刻意想舌头或者嘴唇。
标准口型有些像微笑,抿着,把气流收成一束,缓缓均匀地从口中吹出。一般没基础的要把每个音阶 ,吹响吹好至少得练个把月吧。箫的发音有些难度,掌握不好口型都吹不响的。箫的用气比笛子难。中间的接口是用来调节音高的,也有方便携带的作用。FG两调都比较常用,F调低沉一些。
扩展资料:
吹奏乐器
我国吹奏乐器的发音体大多为竹制或木制。根据其起振方法不同,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以气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动的有箫、笛(曲笛和梆笛)、口笛等。
第二类,气流通过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动的有唢呐、海笛、管子、双管和喉管等。
第三类,气流通过簧片引起管柱振动的有笙、抱笙、排笙、巴乌等。
由于发音原理不同,所以乐器的种类和音色极为丰富多彩,个性极强。并且由于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不同以及地区、民族、时代和演奏者的不同,使民族器乐中的吹奏乐器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极其丰富的演奏技巧,具有独特的演奏风格与流派。
典型乐器:笙、芦笙、排笙、葫芦丝、笛、管子、巴乌、埙、唢呐、箫。
全部乐器: 木叶、纸片、竹膜管(侗族) 、田螺笛(壮族) 、招军(汉族) 、吐良(景颇族) 、斯布斯、额(哈萨克族)、
口笛(汉族) 、树皮拉管(苗族) 、竹号(怒族) 、箫(汉族) 、尺八 、鼻箫(高山族) 、笛(汉族) 、排笛(汉族)、
侗笛(侗族) 、竹筒哨(汉族) 、排箫(汉族) 、多(克木人) 、篪(汉族) 、埙(汉族) 、贝(藏族) 、展尖(苗族)、
姊妹箫(苗族) 、冬冬奎(土家族) 、荜达(黎族) 、(口利)咧(黎族) 、唢呐(汉族) 、管(汉族) 、双管(汉族)、
喉管(汉族) 、芒筒(苗族) 、笙(汉族) 、芦笙(苗、瑶、侗族) 、确索(哈尼族) 、巴乌(哈尼族) 、口哨(鄂伦春族)。
:中国传统乐器
歧路乐府主人自序
余才出于天,法本于己,遍采典籍,私淑古人,蹉跎半世,未有师授。所善诸技,皆得自先贤笔记也,尤喜洞箫。因读《棋经》、《茶经》而慨:中华古籍,卷帙浩繁,雅乐兴衰,千秋佳话,竟无论箫者,岂不荒唐!故提拙笔,为叙品箫之道。
源流篇第一
三代之箫为今之排箫,亦名凤凰箫。三代之笛为今之洞箫,考黄帝使伶伦作笛,后人以为横笛,实谬。《玉海》:黄帝使伶伦伐竹而作笛,吹之作凤鸣。凤鸣,箫之声容也。洞箫作于横笛之先,盖因其前探而吹,合乎自然。箫自秦,礼崩乐坏,鲜有擅者,汉马融赋《长笛》,晋桓伊作《梅花三弄》,传箫之一脉。至开元盛世,明皇乐帝,制《霓裳》,衍多部乐,箫遂大盛。有宋一朝,教坊大兴,箫亦大行。至蒙元,蛮夷东侵,神州沦陷,文明毁之一旦,箫道庶几断绝。明清二朝,箫竟为青楼馆娃所用,痛乎哉!当世好箫者何啻千万,多叶公之好也。古今惟善琴者皆能品箫,能品箫者皆超迈之辈,或隐或狂,微斯人,愿访之执弟子礼。
形制篇第二
箫分南北,贵者九节,象道之极,然长短迥异。盖我天朝辽阔,南北风物各不同也。北箫长二尺七寸,南箫长一尺八寸,皆六按孔,一山口。北箫凤眼有四,南箫仅得其二,管长短之故也。嘘气之口,北箫平而圆,名山口;南箫陡而尖,名歌口,故声不同。又有尺八琴箫之属,皆非惯用。尺八者,风靡有宋。歌口奇大,五窍缺商,故音声委婉。宋后中原失传,沦落炎洲倭岛久矣。琴箫者,清彭祉卿之发明,凿八窍,因其特合琴律,故名琴箫,又因其别于世俗,亦名雅箫。今有改制八窍箫及加键箫,因其旋宫甚易,海内名手皆喜之。南北洞箫,其管长不过二尺,而凤眼之下长短不一,故为分别。欲使声正,则管径之比,恰合四十之数。按窍形状,南小于北,略圆。
声容篇第三
北箫慷慨雄劲,能动木石,品之而涕下,南箫止于吴侬软语。此北人多豪杰,南人多墨客也。北人粗豪义气,故箫之声亦豪,古剑客吟箫作杀,野史志之,虽无确实,亦为佐证。南人文弱儒雅,箫声亦雅,昔子房夜持南箫尽散乌江子弟,其声戚然,思之扼腕。
律制篇第四
朱明以昔,依三分损益律,其法古传,约略可考。取周尺一把,汉刘歆之铜斛尺差堪近矣。以九寸为管,三分为径,吹之得黄钟律,复以弦应其声,得黄钟弦,为宫。三分而益一,得林钟,为征。以林钟三分而损一,得太簇,为商。类此推之,则十二律相生毕。所谓黄钟生林钟,林钟生太簇,太簇生南吕,南吕生姑先,姑先生应钟,应钟生蕤宾,蕤宾生大吕,大吕生夷则,夷则生夹钟,夹钟生无射,无射生仲吕也。益一者,为上生。损一者,为下生。六律为上,六吕为下,像十二月,合阴阳奇正,故曰乐道即天道。然此法推至仲吕生清黄钟,其声不得还元,又宋蔡元定推至十八律,制筝阮犹可,付之箫管,必难应用。
后明王公朱道人始创新法密律,沿用至今,较之西夷乐律,庶几无异。取黄钟管,以大九九之珠盘,加以算术,得密律,分别乘除,得数管,则十二律生矣。以之制箫,考汉荀氏管口校正为准,依密率法,得各窍间隙,仲吕复生清黄钟,可还元。此法不拘管径,但以宗之,即得正律,无不神验。后四百余年,西夷始知,可见我天朝教化。
技法篇第五
论技法,实为品箫末节。箫以气为上,指为末。气息匀和,不急不馁。运指务要松弛,如行云流水,顺乎气息,必以气运指。指在气先,则曲散。气在指先,则曲乱。唯气指合一,从心所欲,方称名手。出手叠打,须于不经意间,多则刻意,非正道。少则迟滞,非巧技。箫之指技,异于笛而严于笛,善学者不可不察。
旋宫法第六
旋相为宫,古已有之。乃取箫管,参差轮换按之,得诸调。昔民间匠师精擅此法,箫以小工调之角声定均,开下手三窍为宫,依次开合,七声齐毕。又以各窍为宫,得七调,其清角变宫,皆叉手按之。今世名手以按半窍为多,可得十二调,其五调虽不见诸应用,亦可谓之今胜昔也。旋宫指法,以底窍合字为宫,曰乙字调。以一窍四字为宫,曰上字调。以二窍乙字为宫,曰尺字调。以三窍上字为宫,曰小工调,以四窍尺字为宫,曰凡字调。以五窍工字为宫,曰六字调。以六窍凡字为宫,曰正宫调。
用法篇第七
箫之为用,吹嘘养气,定性明心。吹嘘之法,古多秘之,盖中华传道,私相授受,恐妄传匪人也。昔琴师焚香沐浴,以求琴德,箫亦如此。吹箫之先,应凝神调息,断绝诸般怨念,务使神闲气定。世人皆知洞箫断肠,乃品箫者境界使然。有吹者强作悲戚,箫声欲绝,久之伤己伤人,沦为魔道,学者不可不知。
品箫篇第八
品箫气必极细,力发乎丹田,方得清微之大声。品箫之先,须气沉丹田,默观内景,引气游走周天。神定之后,方可轻启两唇,唇间裂隙若针丝,吐气不可急,急则有恶声,缓缓嘘气少许,尽入管中,发箫音之正始。唇不可尽掩管口,亦不可不掩;掩之过甚,则箫声沉浊,音不谐。掩之过少,则箫声凄厉,其中奥妙,学者自知。
持箫之法,须端正身形,不可摇曳无根,当如黄山之松,岿然屹立。上体中正,浑圆无极矣。两手开合,太极始分;及至嘘气入管,则万物化生,与道浑然也。此乃三一之法,大道之本。
知箫法,吹正音呜呜然,煌煌乎有凤德。明者爱其幽雅深邃,持之修身,可证仙道;持之入世,可达世故。此箫之大者。
境界篇第九
乐之一道,云集群响,法本灵明。人心之动,外物使然。盈乎正气,魅邪不侵。是故圣人鼓琴,漆园击缶,率性而为,皆合自然。品箫境界,天人归一,参道之行,合道之本。观梨园乐工,技艺绝伦,然非品箫,乃用箫耳。至于文雅炫耀,亦非品箫。箫之境界有二,即有箫,无箫。娱人之箫,何足道哉,曾不若笼中狮猴,博乡愚拊掌。娱己之箫,差堪近道。我吹与我听,如一泓清池,涟漪微动,然我仍如清池,还我本相,故曰有箫。及至入道,则我自吹手中之箫,恍若太虚无形无相,如何动他,故曰无箫。有无之间,境界天壤,法我法自然,法有相法无相,近道而合道,乃知天地宇宙之生息,窥万古造化之妙。
跋
歧路乐府主人,伤心之辈也。幼读诗书,胼胝数载,有辞章三百篇,自诩雅士,而耽于音律,不得上进,遂沦为乐府教坊中人,又号歧路客。曾有诗云“一生羞做路歧人”,路歧者,故唐之歌舞乐师也。作《箫经》凡九篇,发愿有二:传我天朝教化,儆大梦世人。文辞粗鲁,识见浅陋,行家一笑可也。
《箫经 源流篇第一》(
译文
上古所谓的箫,实际上就是现在的排箫,也名叫凤凰箫上古所谓的笛,实际上就是现在的洞箫查考古籍:上古黄帝叫伶伦发明制作笛,后人往往把他当作是横笛,这种认识其实是错误的根据《玉海》记载:黄帝叫伶伦砍伐竹子制作成笛,吹响它来模仿凤凰的鸣叫声而凤鸣之声,正好符合箫的发音特点因此洞箫的发明应当在横笛之前,吹奏时身体略微前倾,十分合乎自然到了秦代,古礼丧失,典雅的古乐受到破坏,很少有擅长吹奏洞箫的人汉代马融创作《长笛赋》,晋代桓伊创作《梅花三弄》,从而使洞箫之乐一脉相传到了唐朝开元盛世,唐明皇制作《霓裳羽衣曲》,衍变多部乐,洞箫在该曲中独领风骚,从而盛行推广开来宋代教坊林立,吹箫者众多到了元代,外族侵犯中原,神州沦陷,汉民族传统文化遭遇浩劫,洞箫文化濒临断绝到了明朝和清朝,箫这门高雅的乐器竟然被青楼艺妓所利用,真令人痛心啊!当今世间爱好洞箫者何止千万,但其中多数人无非附庸风雅,这与叶公好龙有何区别呢古往今来,惟有善操古琴的人最懂得品箫,能品箫的人都是超凡脱俗洒脱豪放之辈,有的成了隐士,有的则放浪形骸,狂放不羁,如果不是这样的人而又德艺高超,我愿专程拜访并行师徒之礼 《箫经 形制篇第二》(
原
译文
箫的流派似可分为南箫与北箫: 这是由于祖国疆域辽阔, 南方与北方(一般以黄河流域为界___译者注)风土人情各不相同的缘故吧 按我国传统丈尺标准, 北箫长约二尺七寸, 南箫长约一尺八寸, 都有六个音阶按孔, 一个山口(俗称吹孔___译者注) 规范的北箫底部镂刻四只凤眼, 而南箫只镂刻两只凤眼, 这是由于箫管长短不一的原故 北箫的吹孔平而圆, 呈U字形, 雅名称为山口; 南箫的吹孔陡而尖,呈V字形, 雅名称为歌口____因而音色有区别 其余类别也包括尺八和琴箫, 都属于不常用的特色乐器 尺八:流行于宋代, 歌口(吹孔)特别大, 只有五个按孔而缺少商音,因而音色委婉; 尺八在宋代以后则鲜为人知, 其制作与演奏方法反而被日本传承至今 琴箫:发明者是清代的彭祉卿, 这种箫钻有八孔, 因为与古琴的音律特别相合, 所以叫做琴箫, 又因为它那音色儒雅独特, 所以也叫雅箫 如今还有改革的八孔箫和加键箫, 由于转调很方便, 所以深受国内名家赞许 南\北洞箫, 竹管长度并没超过二尺, 但凤眼之下的长短却有明显的区别 如要想发音纯正, 那么管长与管径的比值,就应当合乎四十的数据 南箫的按孔要比北箫小些并略微圆些
《箫经 声容篇第三》(
译文
北箫慷慨激昂,雄劲悲壮,连山川草木也能闻之动情,吹奏品味时会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南箫则多局限于吴越柔情蜜语。这是由于北方英雄豪杰居多、南方骚人墨客居多的缘故吧。北方人直爽豪放,义气刚烈,所以箫的演奏风格豪放激越,古代剑客往往吟箫催动杀机,野史屡屡记载这类事情,虽然其中有些艺术加工的痕迹,但也可以作为佐证材料。南方人文弱儒雅,箫音也显得雅致,楚汉相争时,垓下决战,张良用一管南箫吹散项羽八千子弟兵,那思乡之音凄楚悲凉,闻听之人无不揪心断肠。
《箫经》律制篇第四
律制篇第四
明朝之前的笛箫律制,采用的是三分损益法,这是从古人那里流传下来的,今天看来,也似乎可以知道个端倪。取周尺一把,大致相当于汉朝刘歆发明的铜斛尺。制作一个九寸长的管子,管径为三分,用正确的吹法来吹,可以得到黄钟音。再用它来确定一个可以发黄钟音的弦长,这就是黄钟弦,把黄钟弦当作主音,损益计算。。后文的计算叙述起来很麻烦。。略去。。。
根据三分损益的方法来计算,可以推出12个不同的音来。这就是《吕览》中所说的五度相生的方法(黄与林为五度关系,此后类推)。益一而生的,叫做上生;损一而生的,叫做下生。上生得来的六个音,都是奇数的“律”;下生的得了来的六个音都是偶数的“吕”,象征着一年的十二个月,与天地阴阳之数暗暗符合,所以说,音乐之道,就是自然之道。但是这种方法推到最后的“仲吕生清黄钟”时,清黄钟音总是偏高而不能还原,实际上,在每次损益时,音高就已经开始改变了,只是改变得不多,不易听出来而已。所以宋朝的蔡元定,依照损益法,又推出来十八个音来,多出的几个音仍是半音。用这种律制作筝阮类的乐器还可以,因为它们有很多的弦,可以做到一根弦一个音。但是用它来制箫,却是一定不能适合的。
后来到了明朝王子朱载堉那里,开始发现了一种新的定律方法叫做新法密律,实际上就是西洋音乐中所说的十二平均律,一直沿用到现在。他的新法是用八十一档的超级大算盘,计算多次,找出了密律的值,用这个值来衡量黄钟律管,制作出了很多不同的律管,用新律管来确定了十二律。作者按:次法实际就是用算盘来开了十二次方,在无计算机的年代,可见我国算术学问的先进。
再依照密律来制作箫,参考改进了汉朝荀勖发明的管口校正数值,可以精确地计算出每一音孔所在的具体位置。而且这种律,推到最后,“仲吕生清黄钟”这个问题可以圆满地解决。这种方法对任何口径的律管都适用。(作者按:虽然说都适用,但是使笛箫发音最佳的管径应该是管长的四十分之一)。之后四百多年,西洋藩邦才研究出来(或许是抄袭我天朝的呢),我们的祖国是多么的伟大啊。
《箫经 技法篇第五
译文
要谈到箫的吹奏技巧,那实在是属于品箫的次要课题了。吹奏洞箫当以调息运气为首要,指法技巧为次要。气息均匀平和,既不急促也不松弛。运指则一定要自然松弛,如同行云流水一般,运指应当随着气息的运用调控而协调自如。运指如果抢在运气之先,曲音就会显得松散;行气如果跑在运指之先,曲调就会错乱。唯有气息与运指同步合一、吹奏时能随心所欲的人,才称得上名手。叠音打音等各种运指技巧,应当在不经意之间运用得恰到好处:如滥用技巧则显得刻意雕琢,违背自然法则;如运指过于平淡或者不娴熟,箫音迟钝呆滞,那也说明指法技巧没过关。洞箫的指法技巧,与横笛有区别,但又比横笛的运指还要严格讲究一些,善于习练的人不可不明辨揣摩。
《箫经》之 旋宫篇第六
旋宫篇第六
灵明道人自解
古代已经发明了转调的方法。一支箫,以不同的指法演奏,可以吹出不同的调子。过去有民间艺人非常擅长这种方法。箫(笛也如此)是以全按做5指法的3来定调的(比如全按做5的3是姑先,就称为姑先箫或姑先笛),放开下手三孔做主音。将手指依次打开,可以吹出一宫的全部音阶。再把每一孔当主音,可以吹出七种不同的调子。其中一些音,需要用叉口指法来按出(老均孔笛箫)。当今著名演奏家,大多用按半孔的技巧来转调(也有用叉口法的,比如沈阳于立龙先生),可以吹出十二个调子来,其中有五个调并不用,但也可以算是今胜昔吧。转调指法,以全按做5的5为主音的,叫做乙字调;以全按5的6为主音的,叫做上字调;以全按做5的7为主音的,叫做尺字调;以全按做5的1为主音的,叫做小工调;以全按做5的2为主音的,叫做凡字调;以全按做5的3为主音的,叫做六字调,以全按做5的4为主音的,叫做正宫调。
《箫经 用法篇第七 译文
道为体,箫为用;体用不二,人箫合一吹箫可以调息养气,定性明心(由戒而生定,由定而生慧___明心而见性)其高级悟道的吹奏之法,古人比较保守,往往秘而不宣,因为中华传统授徒传道之法,皆注重缘分道根,而后方可口传心受,生恐妄传无德无才之人以往琴师演奏前,必先沐浴焚香(日含五行精,月受六律纪弦孔之数皆求法于阴阳,合于术数也),虔诚地力求达到符合琴之德律的水准,吹箫者也是如此吹箫之先,应当集中精神调整呼吸,断绝各种私心杂念,一定要设法达到神闲气定的境界世人都知道洞箫那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感人断肠的特点,那是由于吹箫者已经达到了那种境界才能演奏到如此水平有的人吹奏时故作悲愁之状,箫声时续时断,久而久之,既伤自己的身体,也影响了别人清净的耳根,仙道未成,反而走火入魔,这些道理,学箫的人不可不知啊!
《箫经 品箫篇第八》
译文
品箫行气必须极其细而匀,才能获得貌似清微而实际非常静远宏亮的音响效果(《老子》曰大音稀声,大象无形____译者补注)轻轻开启嘴唇,不可紧张做作,微露如同针线那样细的缝隙,运气不可急促,急促就会发出浊音,乐曲的音头应当缓缓地使气息运入箫管之中,没有杂音嘴唇不可全把吹孔掩住,也不可不掩,唇掩之点位置一定要适当;嘴唇若把吹孔遮掩得过分了,箫声就会显得低沉混浊,甚至影响音准嘴唇若让吹孔太露,箫声就会显得凄厉学习洞箫的人通过练习揣摩,自然会知晓其中的奥妙
持箫的姿势和方法,必须端正身姿,不可东摇西晃,不可腿脚轻浮,应当像黄山清松那样岿然屹立身体上部保持中正,恍如混沌无极的状态;两手自然开合,犹如鸿蒙济判,太极始生两仪的状态;待到嘘气进入箫管,就如同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与自然之运化浑然一体这乃是天地人三才合一之妙法,也是以箫悟道证道之根本
应当知晓品箫之法,乐音纯正,共鸣悠远,箫音有亮度而且富于色彩变化,有如凤凰之美德明达者感爱洞箫那幽雅深邃的特点,持箫修身,超凡脱俗;持箫入世,也能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这正是习箫品箫最重要的宗旨
《箫经 境界篇第九》( 境界篇第九
译文
音乐之道,无论是演奏各种乐器,还是人声咏唱,其实都是心灵之声的流露而已。境由心生,所有歌曲乐曲无一不是自然、社会诸般万象在作者心灵中的反映。如若心胸豁达,正气充盈,就能抵制任何诱惑,百邪不侵。因此古代儒家圣贤或道家先师(庄子曾做过漆园吏--译者注)无论鼓琴还是击缶,都是心旷神怡,妙合自然。品箫的境界,妙在天人合一:参悟自然运化的奥妙,合乎道体之根本。
你看戏班乐队里那些吹箫的人员,可谓技艺超群,但那却谈不上是品箫,只不过算是用箫罢了。至于说有些人的箫虽然吹得文雅优美,但有炫耀卖弄之嫌,那也算不上品箫。品箫的境界有两种:可分为“有箫之境”和“无箫之境”。若是只知吹箫取悦于人,那是不值一提的,还不如那些经过驯养的狮子、猴子,它们的表演,也许还能博得乡野人群更多的掌声。吹箫自娱自乐,即使吹得不好,也堪称比较接近于道。我吹给自己听,澄澈的心灵犹如一湾清澈的池水,微微泛起涟漪;但我心灵依然如同清池一般,还原于本来面目,所以这就是“有箫之境”。待到心灵彻悟,步入高级阶段,那么我自吹手中的箫,物我两忘,人箫合一,恍若与无形无象的太虚融为一体,所以这就是“无箫之境”。
“妙有”与“真无”,其间境界竟然有天壤之别!我乃小宇宙,自然乃大宇宙,修身则要效法地人天,效法大自然,效法有相之妙与无相之真,亲近自然从而与道相合,便能知晓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信息,能窥探宇宙时空发展运化之奥妙。
G调八孔洞箫怎么吹
本文2023-10-22 05:12:5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7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