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皮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2浏览:3收藏

豆腐皮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豆腐皮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豆腐皮的别名 24 来源 25 性味 26 功能主治 27 附方 28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豆腐皮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豆腐皮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豆腐皮 1 拼音

dòu fǔ pí

2 《辞典》:豆腐皮

21 出处

《纲目》

22 拼音名

Dòu Fu Pí

23 豆腐皮的别名

豆腐衣(《刘羽仪经验方》)。

24 来源

为豆腐浆煮沸后,浆面所凝结之薄膜。

25 性味

甘淡,平。

①《医林纂要》:"甘淡。"

②《纲目拾遗》:"味甘,性平。"

26 功能主治

①《医林纂要》:"清肺热,止咳,消痰。"

②《纲目拾遗》:"养胃,滑胎,解毒。"

27 附方

①治自汗:豆腐皮,每食一张,用热黑豆浆送下。(《回生集》)

②治小儿遍身起罗网蜘蛛疮,臊痒难忍:豆腐皮烧存性,香曲调搽。(《体仁汇编》)

③治冷嗽:干豆腐衣烧灰存性为末,热陈酒调下。吃四、五十张。(《刘羽仪经验方》)

28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豆腐皮的方剂 莱菔散

拼音:láifúsǎn处方:炒莱菔5两,豆腐皮5两,川贝母3钱,冰糖2两半,白糖2两半,白果仁3钱

宫方定风酒

,净白蜜、赤沙糖、米醋各1斤,搅匀,浸以瓷坛,豆腐皮封口,压以巨砖,安水锅内蒸3炷香,取起埋土中7

白玉锭

用法用量:炼蜜法:用新竹截筒,将白蜜装入内,湿豆腐皮封口,再加盐面封固,布裹,麻绳扎紧,煮一昼夜,

荔奴丹

风。用法用量:每服1丸或2丸,龙眼肉包住,外加豆腐皮裹之,盐汤送下。饿1日,药行遍身,方可饮食。注

痔漏大灵药

膏周身护到,文武火共五柱香,取灵药收贮。每服3厘,加后润肠散7分和匀,枣肉或米饭为丸,豆腐皮裹服。

更多用到中药豆腐皮的方剂

用到中药豆腐皮的中成药 十宝丹

堂公选良方》卷二方之十宝丹:处方:龙骨24克象皮21克琥珀18克血竭15克黄丹15克冰片

白敬宇眼药

此中成药的部颁标准。别名:白氏眼药。组成:珍珠(豆腐炙)15g,麝香75g,熊胆60g,冰片506

锡类散

利湿剂内服,外用锡类散涂患处。加减治疗三个多月后皮损完全消退。方出《金匮翼》卷五,名见《温热经纬》

八宝丹

之八宝丹:处方:珍珠(布包,入豆腐内煮一伏时,研细)牛黄15克象皮(切片)琥珀(灯心同乳)龙骨(

牛 惊丸

连、薄荷、桔梗、牛黄、槟榔、甘草、大黄、天麻、陈皮、防风各等分。主治:《痘科辨要》卷十之牛 惊丸

更多用到中药豆腐皮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豆腐皮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诸蔬部]辣茄

,即愈。痢积水泻医宗汇编∶辣茄一个为丸,清晨热豆腐皮裹吞下,即愈。敏按∶花镜,番椒一名海疯藤,俗呼

《本草纲目拾遗》:[卷九器用部]陈年竹灯盏

;勿净,成炭,伏土存性,研细,每用一、二钱,包豆腐皮清晨滚水吞下,陆续服尽,自愈。肠痈肚痈神效方便

《验方新编》:[卷十七头面部]头昏方

每日早用茯神五钱,豆腐皮五张,煮服,即效。《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16441911年

《验方新编》:[卷十八乳部]乳痈

黄、松萝茶各一钱,共研细末,饱时服。每用一钱,以豆腐皮包之吞之,饮酒《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1644

《奇效简便良方》:[卷三小儿]小儿浑身起罗网蜘蛛疮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剂型简介 41 汤剂 42 配方颗粒剂 43 丸剂 44 散剂 45 冲剂 46 酒剂 47 膏剂 48 针剂、片剂 49 丹剂 410 其他 5 剂型的现代发展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剂型 1 拼音

jì xíng

2 英文参考

preparati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dosage form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概述

剂型(preparation[1])是指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1]。即药物的制剂类型[2]。

指根据外观、制做方法及服用方法划分的不同的方剂类型。中药的剂型有汤、酒、丸、散、膏、丹、锭、片、露、霜、胶、茶、曲等[2]。

传统的剂型有汤剂、酒剂及丸、散、膏、丹等,现代剂型有配方颗粒、冲剂、针剂、片剂、口服液、糖浆剂、胶囊剂等,临床上应根据病情恰当选择。

中医方剂的剂型颇多,现将常用的剂型简要介绍如下。

4 剂型简介 41 汤剂

汤剂即汤药[3]。汤剂是按医生配方将药物饮片混合,加水浸泡后,煎煮一定时间,然后去渣取汁而制成的液体剂型,一般作内服用,亦可外用作洗浴、熏蒸及含漱[3]。汤剂的优点是个体化处方,便于调整,可灵活加减使用,制作简便,易于吸收,作用较快,是中医过去和现在运用最广泛的一种剂型[3]。其不足之处是量大,不便服用;某些药物的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或易挥发散失;贮藏携带困难等[3]。

42 配方颗粒剂

近年新兴剂型,即把中药饮片经现代化的工艺制成单味颗粒,开水~泡即可,多内服。其优点和用途同汤剂,且煎熬、携带方便,但因生产成本高,价较贵,且药力弱。

43 丸剂

丸剂是将药物研磨成细末或药物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赋形剂制成的圆形固体剂型[3]。丸剂具有吸收缓慢,药力持久,便于携带、贮存、服用等优点[3]。一般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如六味地黄丸等;也有取峻药缓治而用丸剂的,如舟车丸等;亦有用于急救,但方中含有芳香药物,不宜加热煎煮而制成丸剂的,如安宫牛黄丸等[3]。

目前供应的丸剂,有传统的蜜丸、水泛丸、浓缩丸、滴丸、微丸等不同剂型,宜内服。优点是使用方便,用量小,药效持久,适用于小病、轻病及病情单纯稳定的慢性病、虚证,也适宜抗老防衰,养生保健。缺点是针对性较差,药力弱。

44 散剂

散剂是将药物粉碎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如紫雪散、六一散等,具有吸收快、制作简便、便于携带等优点。散剂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类。内服散剂可研成细末,直接吞服或冲服,如七厘散等;亦可研成粗末后用水煎服,称为“煮散”,如败毒散等。外用散剂是将药物研成细末外敷、掺撒疮面或患病部位,如锡类散、冰硼散等[3]。 其优点是起效快,用量小,使用方便,多用于急病、外感病及儿童病人。也常外用于皮肤病、溃疡病。缺点是适用面窄,保质期短。

45 冲剂

是药汁经浓缩加料而制成的干燥颗粒,开水冲泡即可,如小儿感冒冲剂等,宜内服,其优点是起效快,用量小,使用方便,口感好,多用于急、慢性病,儿童及拒药病人。缺点同丸剂,且保质期更短。

46 酒剂

酒剂是将药物置于酒中浸泡或加温隔水炖煮,去渣取液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3],多内服,如五加皮酒等,其优点是使用方便,用量小。酒剂具有活血通络、易于发散和助长药效的特性,故适用于风湿类疾病、外伤及虚证,祛风散寒通络及补益强身剂中使用。缺点是适用面窄。

47 膏剂

膏剂是将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浓缩而成的剂型,有内服与外用两类。

内服膏剂称膏液,有流浸膏、浸膏、煎膏3种,此类膏剂服用方便,多用于调理补虚剂[3]。内服膏剂为药材提取液浓缩后加糖熬炼而成,如十全大补膏,秋梨膏等,优点是服用简便,口感好,作用稳定持久,适用于慢性病、虚证、肺病[3]。

外用膏药是把药加入适宜基质中而制成,分软膏剂和硬膏剂两种[3]。适用于风湿病、外伤、皮肤疮疡等,如伤湿止痛膏等。但膏剂的适用面也较窄。

48 针剂、片剂

是中药材提取有效成分经现代技术研制而成,如复方丹参针剂、刺五加片等。针剂宜肌肉或静脉注射用,起效快,适用于急危重症,起效快,但药效单一。而片剂则宜口服,急、慢性病都可用,但有类似丸剂之缺点。此外,口服液、糖浆剂、胶囊剂与冲剂的特点大体相同,传统剂型丹剂目前已较少见、少用。

49 丹剂

丹剂是以某些矿物类药物经高温烧炼制成的不同结晶形状的制品,如红升丹、白降丹等,供外科使用[3]。另有一些方剂由于药品贵重或药效显著而名之日“丹”,它没有固定的剂型,这类丹主要供内服[3]。

410 其他

此外还有茶剂、露剂、锭剂、搽剂、栓剂、注射液、糖浆、胶囊等多种剂型。

5 剂型的现代发展

方剂剂型历史悠久,源远流长[3]。在药物出现的同时,剂型也就同时存在并发展了[3]。传统的汤、膏、丹、丸、散等剂型,虽各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3]。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临床用药要求的不断提高,方剂传统剂型的改造和新剂型的研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中药剂型正在向着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毒性小、反应小、用量小)和五方便(生产、运输、保管、携带、使用)方向不断地发展[3]。

表112 方剂剂型(表格出自《方剂一本通》)

剂型

特点

汤剂

个体化处方,可灵活加减,制作简便,易于吸收,作用较快

丸剂

药力持久,便于携带、贮存、服用

散剂

吸收快、制作简便、便于携带,节省药材

膏剂

内服——药物有效成分充分利用,服用方便

外用——直接接触疮面,持久发挥药效

酒剂

活血通络、易于发散和助长药效

冲剂

胃痛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症状,很多人都青睐服用治胃痛的中成药进行调理。的确,中医药在调理胃肠道方面,经验丰富,也诞生了诸如保和丸、香砂养胃丸、小建中合剂等经典中成药。但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常章富教授指出,很多人只是盲从药物的名声或者朋友、家人以及促销人员的推荐,并不懂正确的用药“门道”,其实,用好治胃痛的药物,大有一番讲究。

分清胃寒胃热

因为受寒着凉,或者食用了大量的生冷食品引起的胃痛,一般被中医称为“寒邪犯胃”,表现为胃痛发生得突然、绞痛异常,喜欢可以暖胃的饮食,吃凉的食品时疼痛加剧。对于这样的患者,症状较轻的可以用适量的生姜或干姜煎汤服用。而代表中成药则是十香止痛丸、良附丸等。

“烧心,胃里就像有一团火,感到莫名其妙的烦躁。”这又是另外一种胃痛的症状了,中医称之为“胃热炽盛”。这时,胃痛伴有烧灼感,起病急,口干口苦口臭,患者两肋胀满,烦躁易怒,喜欢冷饮。这种胃痛是肝热侵犯了胃气所致,治疗的代表药物是左金丸,它由黄连和吴茱萸组成,最擅长解除肝热。

分清阴虚阳虚

一般来说,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的患者,病程较久的话,很容易发生人体阴阳失调的表现。

有些患者表现为阴虚,胃区疼痛时,肚子里打咕噜而没有食欲,还伴有口干、舌红少津、大便干,这时中成药可选用阴虚胃痛颗粒、养胃舒颗粒等。

有些患者表现为阳虚,胃隐隐作痛,绵绵不休;空腹的时候疼痛加重,稍微吃些东西就会缓解;吃热的或者按压胃部都会感觉症状缓解,吃冷食则症状加剧;精神倦怠、手足冰凉,患者往往形容消瘦,四肢无力,这时服用香砂养胃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脾胃虚弱引起的夏季厌食症也适合选用本药。如果患者喜温喜按表现明显的话,特别适合服用小建中合剂。

常章富教授特别指出,两种情况千万不要搞混了,否则只会使阴阳失调更加严重。

撑得胃痛宜选保和丸

“吃得太饱,肚子撑得好痛”的情况非常普遍,主要表现为胃部隐隐作痛,不能用手摁压,否则更加难受。排气、呕吐后则感到症状有所缓解。

很多人要么任由疼痛,要么会吃一些泻药来解除胃肠的负担。不过,常章富教授认为,饱食伤胃,而泻药会加重对胃肠道的损害,因此是不可取的。这时最好选用一些调理胃肠道的药物,代表药物是保和丸,能消食、导滞、和胃,家庭小药箱里不妨备一备。

吃药3天后无效要看病

常章富教授提醒,有些患者胃部疼痛,吃药后并没有好转,于是自己擅自加大剂量,或者又加用其他的药物,这是很不可取的。用中成药改善胃痛,如果服药3天后还没有好转,很有可能有两种情况导致:一是药不对症,需要找医生分清证型,重新对症下药;二是其他更严重的疾病引起,需要弄清诊断,以免延误病情。总之,不管哪种情况,都需要找医生看病。

常章富教授特别指出,不少心脏病老人,刚开始发生心绞痛时,自己无法判断症状,往往会误以为是胃区疼痛,一味地服用治胃痛的药物,结果延误了病情,因此,老人如果突然“胃痛”,别忘了检查心电图。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鉴别 27 检查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规格 211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八味锡类散 1 拼音

bā wèi xī lèi sǎn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Bawei Xilei San

22 标准编号

WS3B227397

23 处方

西瓜霜   6g 寒水石 9g 牛黄 2 4g 珍珠(豆腐炙) 9g 青黛 18g 硼砂 6g 硇砂(炙) 6g 冰片 1 5g

24 制法

以上八味,除冰片外,珍珠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其余西瓜霜等六味粉 碎成细粉;将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灰蓝色的粉末;味咸、苦而辛凉。

26 鉴别

(1)取本品0 5g,加氯仿5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 溶液。另取靛蓝和靛玉红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 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 板上,以苯氯仿丙酮(5:4:1)为展开剂,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 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的蓝色斑点和浅紫红色斑点。

(2)取本品 1g,加乙醚5ml,超声处理2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冰片 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 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醋酸乙酯(17: 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 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7 检查

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B)。

28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内有蕴热,外感时邪引起的瘟疫白喉, 咽喉肿痛,喉闭乳蛾,兼治结肠{溃}疡。

29 用法与用量

取药粉适量,吹撒患处或 。

210 规格

每瓶装 1g

211 贮藏

密封。

北京市药品检验所  起草

古籍中的八味锡类散 《回春录》:[三、儿科]痘疫

生别恙,慎勿为其所惑。惟此方药极简易,性最平和,味不恶劣,易办易服,不必论其体质,久服无弊,诚尽善

《重订广温热论》:[第二卷]验方

脓出血,舌上成坑,加银花露、金汁各一两冲,外以锡类散或珠黄散掺之;舌苔如腻粉,言语不清,加梨汁、竹

《一得集》:[卷上诸论]治喉症宜分三大纲论

梗、僵蚕、玉枢丹等散结之品。吹药如吕雪、品雪、锡类散等类。惟喉风形症。与前不同。治亦迥异。其症初起

《王氏医案绎注》:卷二

。用晋三犀角地黄汤相机加减。又刊青龙白虎汤方暨锡类散方遍送。全活甚多。锡类散象牙屑(焙)真珠(各二

《王氏医案绎注》:卷十

豆腐皮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豆腐皮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豆腐皮的别名 24 来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