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喜海的人物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2浏览:5收藏

刘喜海的人物简介,第1张

道光十七年(一八三七)官汀州太守。善鉴赏金石,著海东金石苑补遗,光绪七年( 一八八一)成书。《艺林年鉴、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

清代金石学家。字燕庭。山东诸城人。生于清乾隆五十八年,卒于咸丰二年。

刘氏曾在陕西、四川等地作官,获得关中所出的周代铜器、 秦诏版、汉封泥、新莽十布、 唐善业泥等物;在四川则收集到宋代的多种铜钱和保存于巴蜀的历代碑刻拓本。其中有些为前人所未见。他所得的古器物和拓本之多,在清代后期是不多见的。他曾打算利用自己藏品中的5000余种金石拓片来编集一部几百卷的金石苑,但因卷帙太多,未能编成,只将其中一小部分编为未分卷的《金石苑》。该书著录了保存于四川的汉至唐、宋的碑刻等物,书中的碑刻、器物,多绘出缩小的图形,刻文按原来的款式、书体摹写。这种著录古代石刻文字的方法,是比较科学的。他又用自己藏品中的4000多种钱币拓片,编集一部一百零一卷的《古泉苑》,但仅将拓本分类排出而止。他在世时刊行的著述还有《苍玉洞宋人题名》一卷,《清爱堂家藏钟鼎器款识法帖》一卷,《嘉荫论泉截句》一卷到清末民初,后人把他的《长安获古编》、《海东金石苑》两稿刻印成书。其中《海东金石苑》专著录朝鲜古代的碑刻资料。今北京图书馆还藏有他的一些稿本,其中有《洛阳存古录》三十二卷、《古汇编》七十卷、《昭陵复古录》十卷、《鼓山题名》六卷。

字吉甫,号燕庭(又作燕亭、砚庭),别号三巴子。祖籍山东诸城。室名嘉荫簃、味经书屋、十七树梅花山馆、来凤堂等。

刘喜海乃清道、咸间著名金石学家、古泉学家、藏书家。其所补编《古泉汇考》为当时古泉学集大成之巨著,嘉惠后世泉学研究;《三巴金石苑》为巴蜀地区历代金石图文并蓄之第一部著录。刘氏手录多部古籍善本,今皆藏于国家图书馆。刘氏亦是四川宋代铁钱研究的拓荒人。清代古泉学,即自道、咸始。

刘喜海祖上乃世代名宦,其叔祖即乾隆朝名臣、著名学者、书法家刘墉。刘喜海曾官四川按察使,在成都曾镇压白莲教起义。迁浙江布政使,终因“嗜古”而丢官。其在世时著作付梓不多,卒后陆续问世。

刘喜海高祖棨,字弢子,康熙乙丑(1685年)进士,官至四川布政使,康熙帝为之御书室名“清爱堂”,棨子统勋(1699-1773年),字延清,号尔纯,雍正间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卒谥文正;统勋子墉(1720-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乾隆辛未(1751年)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卒谥文清;墉弟堪,早卒;堪子镮之(?-1821年),由墉抚教成人,字佩循,号信芳,乾隆己酉(1789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富收藏,精鉴赏,卒谥文恭。喜海乃镮之之子,娶金锡鬯之女,“(金锡鬯)女子子一,字甘肃巩秦阶道刘君喜海”(《碑传集·金锡鬯传》)。金氏生子四,曰虞采、宁采、南采、矞采,“第四子矞采,乃喜海君门人,(喜海)著《金石苑》百卷,咸资于君”。(同前)

我比较年轻,对这些是不太懂,我姓刘,祖籍醴陵,最早的祖辈是刘邦的弟弟(具体名字我不记得了)

不知道跟你们有没有什么关系,我只记得我们最近几代的辈分是 建 奇 均 到我这辈就是2个字了,我自己的辈分都不太记得。

具体祖籍地方是姚家坝(不晓得你认识不,我只去过2次)

族谱我是见过的,我表哥是个学者,他喜欢研究这些。。他的辈分其实比我大,因为他的父亲是奇字辈的,跟我爷爷是一个辈分的,

如果你也有兴趣研究这些族谱之类的,我可以给一个他的电话给你

虽然从你的提问里我知道我们应该不是一个血脉的,但是起码咱们都是一个祖籍,并且都姓刘

应该是有渊源的。我的QQ 338709。有兴趣再联系我。这里还是匿名好,比较涉及隐私了。呵呵

1、最早的一支来源于祁姓,是帝尧的后裔,形成于夏朝后期,出自今河南鲁山。

2、源于姬姓的刘氏形成于春秋时期,系以邑为氏,出自今河南偃师。

3、外族的改姓:赐姓:项羽的叔父项伯,因在鸿门宴对刘邦有救助之功,刘邦赐其家族姓刘;西汉初年:匈奴族刘姓;魏晋十六国时期:匈奴族的一支为争取中原人民的支持,自称是汉朝公主与匈奴单于的后裔,一直使用母方的姓氏故而姓刘。

北魏“勋臣八姓”之一有独孤氏,孝文帝于太和二十年(494年)自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后,于496年实行汉化改革,将鲜卑族的独孤氏改为刘氏;唐末五代时期,突厥别部沙陀族的一支也冒称是刘邦的后裔。

扩展资料

刘姓名人

1、刘邦

刘邦(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徐州丰县中阳里街道)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2、刘恒

刘恒(前203年—前157年),即汉文帝(前180年—前157年在位),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母薄姬,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三位皇帝(不含前后少帝)。前196年,汉高祖镇压了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

3、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姓

刘氏祖先是刘累。

刘姓,最早一支刘姓源自尧的后裔刘累,故刘累为刘姓得姓始祖。刘姓望出江苏彭城。截至2013年,刘姓有人口近7000万,占全国人口的534%,在王、李、张之后排第四位。刘姓建立了西汉、后汉、南汉等政权。

刘累生于夏朝后期,曾经跟着精通养龙技术的豢龙氏学过驯化龙的本领,为夏朝第十三帝孔甲驯养4条龙,因而被孔甲赐姓为御龙氏。刘累在为孔甲养龙时住在今河南偃师县南。后来,由于饲养不善,死了一条雌龙,刘累怕孔甲治罪,就偷偷地带着家眷南逃到鲁县躲了起来。刘累的子孙以刘累的名字为姓氏,就是中国最早的刘姓。

刘氏遗产故居

四川大邑刘氏庄园,又称刘氏庄园博物馆,其建筑规模宏大,风格独特,建于1958年10月,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中国成立前为川西大地主刘文彩私家宅院,现藏文物数万件,为中国近现代社会的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之一。

凤岗忠贤刘氏宗祠座落于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的刘宅村,是闽省刘氏族人为纪念其入闽始祖刘存、司马参军刘贻孙而建的。为石敬塘后晋天福元年(936)初建,后历代有过多次重修。

刘氏:

刘姓为中文姓氏之一,中国大陆第四大姓,人口在6500万人以上,大约占汉族人口54%,在《百家姓》之中排第252位。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刘姓是第四大姓。在中国历史上,刘姓是登基为帝人数最多的一个姓氏。在中国古代有“刘天下,李半边”说法,而在中国北方则有“张王李赵遍地刘”的说法。刘(류:유)姓在韩国亦有分布,在韩国排名第32位,有约22万人。刘姓是江西第一大姓。

渊源:

刘姓源于刘氏,历史非常悠久。但汉代以前的世系,缺乏明确的脉络。从古籍中的零星记载,可以梳理出两个源头:

唐尧后裔祁姓刘氏。尧的一支后裔封在刘邑,其氏族即以地名为氏。祁姓刘氏在夏孔甲时出现了一位御龙高手,叫“刘累”。后来有一条龙病死,刘累携家眷逃亡鲁阳(今河南鲁山县),这是刘姓的起源(另一说法,刘累故地在河南偃师)。刘累的后人中还衍生出御龙(以职业为氏)、唐(周初“兴灭继绝”时期以尧故地唐为氏)、杜(周成王迁刘累子孙于杜)、士(杜氏迁晋,担任士师,以官职为氏)、范(晋士会受封范,以地为氏)等氏。

周文王后裔姬姓刘氏。周成王曾封曾祖父王季后人于刘(河南偃师),后失考。周桓王八年(公元前712年)又封刘邑与王弟季子,季子称刘康公,建立了刘国。但周后期,此支没落。

许多中国周边的少数民族心慕汉化,多有改姓刘氏者(鲜卑独孤氏、契丹耶律氏等)。

声望:

刘姓是中国历史上称帝人数最多的一个姓,刘姓是中国历史上的汉朝皇姓,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富强的王朝之一,平民丰衣足食,国家自由提供中国人民有发展的空间,汉朝统治中国有400多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叫自己为“汉人”,中华文化也被称为“汉文化”。

郡望:

刘姓汉朝时从河南向各地迁移,至隋唐已遍布长江以北。据有关史料记载,刘姓郡望达27个,其中有名的有18个。 1 彭城郡、2 沛郡、3 弘农郡、4 河间郡、5 中山郡、6 梁郡、7 顿丘郡、8 南阳郡、9 东平郡、10 高密郡、11 竟陵郡、12 河南郡、13 尉氏郡、14 广平郡、15 丹阳郡、16 广陵郡、17 长沙郡、18 临淮郡 其它还有:高平郡、东莞郡、平原郡、琅邪郡、兰陵郡、东海郡、宣城郡、南郡、高阳郡。其中彭城世家、沛国世家为多。

刘姓,最早一支刘姓源自尧的后裔刘累,故刘累为刘姓得姓始祖。刘姓望出江苏彭城。至2013年有人口近7000万,占全国人口的534%,在王、李、张之后排第四位。刘姓建立了西汉、后汉、南汉等政权。

汉朝是刘姓的鼎盛和发展时期,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分封同姓于各地,其后支派繁衍,于是彭城、尉氏、临淮、南阳、广平、丹阳等地皆有刘氏。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北方又一次陷入战乱,中原刘姓与其他姓氏一样,为避战乱,向南方、东南和西南迁移,部分迁往日本和朝鲜半岛。从东晋到唐朝,中原地区向南方和东南地区的移民从未间断,移民越来越大,地域越来越远。

扩展资料:

在今天的河南省鲁山县境内,有一处山水相依、风光秀丽的昭平湖景区。"一湖出平峡,万源聚山川。"描写的便是昭平湖的美景。昭平湖的东岸,有一座"刘累陵园",其墓主人刘累,被天下的刘姓人尊为共祖。

据记载,刘累是帝尧陶唐氏的后裔,因为尧姓祁,所以刘氏又称"祁姓刘氏"。刘累生活在夏朝晚期,他出生时,两手掌中各有一个特殊的纹饰,看上去分别是"刘""累"二字。不少存留至今的刘氏家谱中,也都有类似表述。

《左传》、《国语》、《史记·夏本纪》等诸多古籍记载,刘累小时便掌握了"御龙之术",为当时夏朝的帝王孔甲驯养过四条龙。孔甲赐他为"御龙氏",并将豕韦(今河南滑县)赐给他作为封邑。如今,不少刘氏族谱上,都会写上"御龙精神"四个字,相当一部分刘姓望族以"御龙堂"为堂号。

-刘姓

刘氏名人有:刘玉、刘宁、刘昭、刘丙、刘吉、刘珝、刘炜、刘铉、刘球、刘实、刘孜、刘中敷、刘聚、刘邦等等。

1刘玉

刘玉,字元璞,男,北京人。

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专家,书法篆刻大家。

刘玉先生创作的书法和篆刻作品重传统、讲传承、求发展,“师古人之心,不师古人之迹”。

他像蜜蜂采集百花之花粉,酿出香甜蜂蜜一般,汲取前人艺术精华,消化吸收后融会贯通在自己的作品当中。

他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他的印章:刀法娴熟,驰骋有度;繁简相参,虚实相间。

他的篆书:收放得体,挥洒自如,既沉静又飘逸。

而他的隶书体现的是庄重典雅。

他孜孜以求的是“书从印出,印从书出”。

他的书法作品具有金石韵味,力透纸背!

2刘邦

刘邦(公元前256年十一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即汉太祖高皇帝,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

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

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

陈胜起事后不久,刘邦 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任砀郡长,被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马。

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灞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

秦朝灭亡。

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

鸿门宴后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

楚汉战争前期,屡屡败北。

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

击败项羽后,统一天下。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于定陶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公元前195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同年崩,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

评价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3刘吉

刘吉(1427-1493年12月24日),字祐之,号约庵。

博野县(今河北省博野县大程委村)人,明代政治人物,于成化二十三年十月至弘治五年八月(1487-1492)任内阁首辅。

刘吉是正统十三年(1448)进士,曾参与编撰《寰宇通志》、《大明一统志》、《英宗实录》等典籍,并曾为明英宗及其太子朱见深讲读经史。

朱见深继位后,渐受重用,成化十一年(1475)成为内阁成员,与万安共同排挤刘珝。

明孝宗即位后,出任内阁首辅,任内继续排除异己,但与刘健等阁臣对孝宗多有谏言。

他恋栈不退,最后在弘治五年(1492)告老还乡,一年后去世。

4刘铉

刘铉(1394—1458)字宗器,别号假庵,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永乐十七年以善书征入翰林,笔法温媚,推重一时。

次年中顺天府举人,授中书舍人,预修三朝实录,历教习庶吉士,景帝立,历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天顺元年进少詹事,卒于官。

谨于言行,谥文恭。

好学不辍,工诗善文,有《文恭公诗集》。

卒年六十五。

《名山藏、弇州续稿》其子刘瀚为官,亦能守父训。

5刘昭

刘昭(南朝梁代人),字宣卿,平原高唐人,晋太尉寔九世孙也。

祖伯龙,居父忧以孝闻,宋武帝敕皇太子诸王并往吊慰,官至少府卿。

父彪,齐征虏晋安王记室。

昭幼清警,通《老》、《庄》义。

及长,勤学善属文,外兄江淹早相称赏。

梁天监中,累迁中军临川王记室。

初,昭伯父肜,集众家《晋书》,注干宝《晋纪》为四十卷,至昭,集《后汉》同异以注范晔《后汉》,世称博悉。

卒于剡令。

集注《后汉》一百三十卷,《幼童传》一卷,文集十卷。

刘喜海的人物简介

道光十七年(一八三七)官汀州太守。善鉴赏金石,著海东金石苑补遗,光绪七年( 一八八一)成书。《艺林年鉴、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清代金...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