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结合《论语》中的“孝”的论述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论“孝”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之一,在这个观念的形成过程中,《论语》的记载起到了重要作用。
也许,有不少人知道被评为2008年度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刘延信:1973年,刘延信与同村姑娘谢兰娥喜结良缘,第二年7月,谢兰娥去世前,嘱咐丈夫要好好照顾自己的爹妈和智障兄弟。此后,刘延信付出了33年的忠贞与孝心,成就了一个大孝至爱、感天动地的谢延信(刘延信后改姓为谢)。1979年岳父患重度脑中风,再也没有站起来。一老,一瘫,一傻,一幼,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谢延信的肩上。谢延信老了,病倒了,但他的意志没有垮、孝心没有变、责任没有失、良心没有丢。他隐藏起最沉重的哀愁,担负起让希望生生不息的重任。可见他的孝心感动天呀!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鸟兽尚且如此,人何以堪?父爱如山,母爱如海。他们给予我们的这段爱,是与我们出生,至于他们离去,是长久,伟大无私的一段爱。而我们给父母的孝呢?无论如何都比不上父母给予我们的爱。正如诗中所说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如果不及时行孝,留下的只有悲伤后悔和遗憾呀!
《为政》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在许多人眼里,对待孝的理解就是这么狭隘。他们认为只有等到他们成家立业,父母衰老时才是自己行孝之时。可能有一部分人连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都不肯。现在就如此,将来就别提“孝”了,到了那时候那些人的良心就让狗吃了。
父母的生日有谁知道?父母的体质有谁问过?父母的忧虑有多少人了解?
孝不止是父母老后为他们端茶送饭端唐喂药,不只是父母年迈时的物质赡养孝应是源于我们内心深处的真挚感恩……
何时我们才能为父母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撑呢?答:从想在开始……让我们为父母尽自己的孝心,让世界充满孝吧!!
古籍中孝和顺的定义是不同的,孝是指对父母尽孝,顺是指听从父母之命而不违背。
古人讲孝道,并没有说要孝顺。孔子和孟子都说要孝,但不一定要顺。该顺则顺,不该顺时就一定不能顺。如果父母之命是错误的,你明知不对却又无条件服从,这就是不孝,是陷父母于不义。
《孝经》谏诤章第十五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对父母尊长而言的必备德行。生命的延续是人类得以前行的必要条件,我们的生命来自父母,父母养育我们长大,尽最大可能地让我们获得好的成长。对此,我们应该感恩并做以回馈,于是做人的德行开端就是从孝开始。动物中尚有“乌鸦反哺”“羊羔跪乳”,更何况我们人类呢?
如何做到孝呢?《论语》中关于“孝”的论述有好几处,其中有四则,让人感触最深。第一处是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在论述某个事物或者道理的时候,不是一以贯之,而是“看人下菜碟”,针对不同的对象给出不同的回答。在这一对话里,孔子说“孝”是“无违”,强调了“礼”,这是因为孟懿子所属鲁国三桓,而三桓对鲁国国君,最缺的就是礼,他们基本架空了国君,是实际的掌权人。所以,孔子有此回答。而“无违”和“礼”在今天对待父母上也是可取的。有时,我们会因为爸妈是家人,就随性而为,对他们的话想听就听,不想就充耳不闻,甚至恶劣反对。这不能说是做到了“孝”吧?哪怕我们心里不认同爸妈的道理和做法,面上能做到“无违”和“礼”,相信,父母都会开心很多,让他们开心,就是我们的孝心。而死葬、祭祀如果也能按照礼来进行,则能将“孝”延续,也能有效地形成感恩孝顺的良好家风传承,从而积淀起家族底蕴。
第二处是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儿子。此处解释有两种,一是说忧虑父母之疾,一是说父母忧虑孩子之疾。杨伯峻先生采用了第二种说法,认为如何做到“孝”呢,就是不要让父母担心自己的健康。个人觉得第二种解释更好,忧虑父母疾病是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的,而为了不让父母忧心自己的疾病而努力爱护自己,却不是大家所能意识到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伤在儿身,痛在母心。孩子的一点点不舒服都能引发父母的深深担忧,那么,爱护自己,能让父母免除这种担忧,不正是更深层次“孝”的表现吗?
第三处是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是孔门七十二贤弟子中唯一南方弟子,经常向孔子请教学问,被誉为“南方夫子”。孔子在向子游说“孝”时,用了对比举例,将这个问题解释得十分形象、深刻。
供养父母,是每个孩子的义务。于是父母需要钱了就给钱,父母需要照顾了,就管好一日三餐,能做好这些,基本就会被人夸赞孝顺了。可是,在孔子看来,这并不是“孝”。家里的牲畜也能获得供养,区别在哪里呢?尤其是当下,不少家庭里的宠物获得的供养标准那是非常高的。所以,孔子说,不能用“有养”来判定是否“孝”,而应该看是否有“敬”,那么,对待父母,我们做到“敬”了吗?
第四处是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认为,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肴,长者先吃喝,这是很容易做到的事,都不是真正的孝。而不好做到的“孝”是在父母面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礼记》里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一个深爱父母的孝子,那么他在父母面前必定是有柔顺谦和的仪容。每天都对父母有愉色,有婉容,我们做到了吗?
百善孝为先,人人都会成为被“孝”者,那么,如果人人都尽量向“孝”靠近,我们的未来应该会更加幸福吧!
求一篇结合《论语》中的“孝”的论述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本文2023-10-22 10:24:2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7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