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是说药物的效用还是药方?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2浏览:3收藏

本草纲目是说药物的效用还是药方?,第1张

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中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三国 魏嵇康《养生论》:“故神农曰:‘上药养命,中药养性’者,诚知性命之理,因辅养以通也。” 晋张华《博物志》卷七:“中药养性,谓合欢蠲忿,萱草忘忧。” 宋徐铉《题庙》诗:“常嗟多病嫌中药,拟问真经乞小还。”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

中药在中国古籍中通称“本草”。我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包括动、植、矿三类,共365种,每药项下载有性味、功能与主治,另有序例简要地记述了用药的基本理论,如有毒无毒、四气五味、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及丸、散、膏、酒等剂型,可说是汉以前我国药物知识的总结,并为以后的药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唐代由政府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这部本草载药844种,并附有药物图谱,开创了我国本草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不但对我国药物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而且不久即流传国外,对世界医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经验,此书载药1892种,附方11000多个,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千金药方和本草纲目,而这两本书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这两本书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里面记载的东西,由于时代的原因,也会有很大的差异,那么这两本书哪一本书的真实性要更高呢?我觉得讨论这个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因为千金药方和本草纲目都是古人根据当时的医疗知识所编写的书籍,而那些医疗知识,已经离现在已经很多年了,现在我们的医疗体系要更加的发达,医疗论证也要更加的科学,对于一种药物的药理反应和不良反应等等,都有更加深入的研究。

所以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恰恰就是对于中医的改革。也就是说,在中国流传数千年的中医体系应该伴随着我们时代的发展,做出一定程度的改革,我们现在为什么那么的信赖西药呢?主要就是因为西医它的体系是更加的成熟和完善的,西医对于一种药物的诞生,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

任何一种新药在它上市之前都是要做一系列的科学论证的,甚至还要做很多期的受体反应,也就是说这种药到底靠不靠谱,有没有什么不良反应等等都要做很多的实验来论证,而这些恰恰则是中医所不具备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任何事物都应该随着时代的脚步而产生进步中医体系也恰恰就是需要做一次这样的改革的时候了。但是我们知道推动改革永远都是困难的,但是改革一旦真正的实施下来,往往能够对我们产生有益的好处,所以我们应该克服困难,不停袖子加油干。

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在中国悠久的岁月中,我们的祖先都是依靠中药来治病救人的,而经过中国漫长的岁月检验,事实证明中医也确实是存在一定的疗效的,不然的话不可能在中国有这么长的历史。而中国古代有一些特别著名的中医典籍,其中大家都可能听说过的一些,比如本草纲目,伤寒杂病论,青囊书,黄帝内经等等。

其中青囊书是华佗书写的一本医学典籍,可惜随着华佗去世,青囊书也不见了踪影,所以我们现在并没有完整的青囊书流传下来,但是本草纲目伤寒杂病论和黄帝内经这些都是有成本的流传下来的。其实我们现在医学已经发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了,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思考一下中医的这些医学典籍究竟还有没有参考价值?

因为我们都知道现在国际上公认的是以西方医学为主的医疗体系,而中医则主要还是在中国有一定的分布,因为我们现在的科学发展得十分的快,所以现在的医疗体系也有很大的发展,并且对于一些病和一些药做了很透彻的研究。

但是中医好像渐渐的不受到大家的信任,主要就是因为在一些基础的药理研究上,中医还是存在很大的欠缺的,就比如我们买到的中成药,说明书上居然连不良反应这些都没有写明而相反我们现在买到的西药上面连病理不良反应等等这些都是有很清楚的标注的,这样也更能够让人放心一点。

所以我觉得中医需要进行一个科学的理论改革,把过去模糊不清的概念,甚至自相矛盾的解释都进行一个透彻的研究和分析,对于一些药方是否有用,也应该做一个科学的实验论证,而中国那些流传下来的传统医学典籍应该去做更加深入的研究和论证,把其中有用的留出来,而没有用的就可以去掉,以免对后来学医的小伙伴造成一定的误解。

秘方,奇秘或巧妙的方法,秘密传授的不为一般人知道的药方,不外传的灵验的药方。从严格意义上讲,祖传秘方不属于医药学上的名词和概念。但是在祖国中医医药史上,有古方和验方两种医药的概念,该两种概念基本上是以时间的先后界定的,前者的界定时间一般为清朝以前的药和方,主要是指以古籍医药书籍记载的处方和药方开发出来的制药和诊断疾病的方法,且在中成制药上有丸剂、撒剂;后者的时间界定为清朝以后的药和方,主要是指从事中医药学者,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制药药方、诊断疾病的方法和处方,且在中成制药上不但有丸剂和撒剂,还有胶囊。

词汇出处与详解

1、奇秘或巧妙的方法。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驮那羯磔迦国》:“神乃授秘方而谓之曰:‘此岩石内有阿素洛宫,如法行诸,石壁当开。’”

宋 陆游《食荠》诗:“采撷无阙日,烹饪有秘方。”

宋 陆游 《夜读隐书有感》诗:“力探《鸿宝》寻奇诀,剩采青精试秘方。”  

2、古称“禁方”。指秘传而不公开的灵验的药方。

宋梅尧臣《和韩五持国乞分道损山药》:“人事固已然,秘方看系肘。”

宋苏轼《答富道人》:“承录示秘方及寄遗药,具感厚意。”

文化遗产

我国民间流传有不少“祖传秘方”,这其中不乏行之有效甚至药到病除的奇方、妙方。严格地讲,祖传秘方是中医学发展过程当中遗留下来的形成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应该是我们国家的国粹之一。但是对于祖传秘方,要对它进行挖掘研究开发利用。

炼丹道士之所以没有成仙,原因可能有很多。首先,成仙本身就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目标,需要道士在修炼过程中达到极高的境界,这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修行和领悟。其次,炼丹虽然是一种修行方式,但并非唯一的途径,成仙还需要其他的因素,如功德、悟性、缘分等。此外,历史上有些炼丹道士可能存在贪图长生或追求金丹等偏执的目的,这种心态也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修行成果。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历史上的炼丹道士并非都是长达两千年的连续传承,而是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不同的代表人物。虽然这些道士在炼丹术上有所成就,但并不代表他们全部都追求成仙,也不代表他们都没有成仙的境界。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

今天给大家整理的是《石室秘录》和《辨证录》里面的一些方剂。这两本书是由清代著名医家陈士铎所著。其中《石室秘录》是中医古籍中一部以治法为主要内容和标目的著作。本书收古今成方及作者自定方500余首,是中医古籍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治法专著。 

01头痛

一、定风去晕丹

[组成] 熟地27克、山茱萸12克、薯蓣9克、北五味6克、麦冬6克、元参9克!川芎9克、当归9克、葳蕤21克。

[用法] 煎服。

[功效] 补肾养阴。

[主治] 头痛者,肾水不足而邪火冲入于脑。终朝头晕,似头痛而非头痛也。当大补肾水,而头痛头晕自除。

[来源] 《石室秘录》

二、清脑平酒丹

[组成] 黄酒80毫升、辛夷9克、紫胡15克、白芍27克、郁李仁15克、麦冬15克、桔梗9克、甘草3克。

[用法] 水700毫升煎汤,入前酒。酌量饮之,一醉而愈;量好者,再饮之以酒,必以醉为度。

[功效] 疏风开窍,清利头目。

[主治] 头脑痛。

[来源] 《石室秘录》

三、救脑汤

[组成] 辛夷9克、川芎30克、细辛3克、当归30克、蔓荆子6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疏散风寒。

[主治] 人有头痛连脑,双目赤红,如破如裂者,所谓真正头痛也。

[来源] 《辩证录》

四、顾首汤

[组成] 蔓荆子3克、川芎15克、白芷3克、甘草3克、姜夏3克、细辛3克。

[用法] 煎服。

[功效] 疏散风寒。

[主治] 头疼。

[来源] 《石室秘录》

想要养生秘籍看这里!

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

有意的小伙伴请评论私信~~~

本草纲目是说药物的效用还是药方?

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中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