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渴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2浏览:2收藏

暑渴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暑渴的病因病机 5 暑渴的治疗 6 关于中暑 61 中暑的病因 62 中暑的症状 63 中暑的治疗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暑渴的穴位 2 治疗暑渴的方剂 3 治疗暑渴的中成药 4 暑渴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暑渴 1 拼音

shǔ kě

2 英文参考

summerheat thirs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暑渴(summerheat thirst[1])为病证名[2]。见《丹溪心法·中暑》。是指暑伤津液,以烦渴多饮等为常见症的暑病[1]。

4 暑渴的病因病机

因暑热所致的口渴证[2]。

5 暑渴的治疗

宜清解暑热,养阴生津[2]。用玉露散、麦冬汤、生津丸等方[2]。

6 关于中暑

中暑(heat stroke and sunstroke[3]、summerheat stroke[1])为病名[4]。

《中医药学名词》(2004):中暑是指感受暑邪引起的以高热汗出或肤燥无汗,烦躁,口渴,神昏抽搐,或呕恶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3]。

《中医药学名词》(2010):中暑又称暑中,是指感受暑邪,以高热,汗出或肤燥无汗,烦躁,口渴,神昏抽搐,或呕恶,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危急重病[1]。

中暑又名中暍、中热[4]、发痧[5]。现又称热射病、热痉挛、日射病[5]。中医认为感受暑邪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病证[4]。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

61 中暑的病因

中暑多由长时间处于烈日下或高温、热幅射环境中所致[5]。

62 中暑的症状

临床上有轻重之分[5]。症见突然闷倒,昏不知人,或身热烦躁,气喘不语,牙关微紧,或口开齿燥,大汗或无汗,脉虚数,甚者昏迷不醒,四肢抽搐[4]。

63 中暑的治疗

轻者仅见头晕倦怠、胸闷烦渴、身热少汗、恶心等症;重者还可出现肢冷汗多、心慌气促,高热昏迷、抽搐等症[5]。治当移患者至凉爽通风处,法当清暑、解热、开窍,先用辟瘟丹、消暑丸灌服,后用益元散、白虎汤、清营汤等[4]。并可配用针刺、刮痧、冰水擦浴等法[4]。

元气不足者,当调补元气为主,少佐解暑[4]。

首先急将患者移至通风阴凉处,并给予饮服清凉盐水,再行治疗[5]。

①体针:轻症取大椎、合谷、内关、足三里等穴为主[5]。头痛加头维;呕吐加中脘[5]。重症取百会、人中、曲池、委中、十宣等穴为主[5]。抽搐加阳陵泉、太冲;肢冷脉微者大炷灸神阙、关元;病情危重者,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5]。

②刮痧法:适用于中暑轻症[5]。用光滑的陶瓷汤匙蘸水轻刮背脊两侧、颈、胸、肩臂及肘窝、胭窝等处,刮至皮肤紫红为止[5]。

7

中医·黄水疮黄水疮(impetigo)为病名。见《外科正宗》卷四。又名滴脓疮、黄水黏疮。是指以皮肤脓疱、结痂、破流黄水,浸*成疮,瘙痒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为一种传染性脓疱性疾病。其特点是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的脓疱、脓痴。多见于儿童,好发于夏秋季,可并发肾炎及败血症,应与水痘、脓窝疮相鉴别。暑湿热蕴证,治宜清暑利湿解毒,方用清暑汤加减;脾虚湿蕴证,治宜健脾渗湿,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黄水疮相当于西医的脓疱疮。黄水疮的症状《外科正宗·黄水疮》云:“黄水疮于头面耳项忽生黄泡,破流脂水,顷刻沿开,多生痛痒。”初起皮肤患处先起红癍,继之成粟米样水疱,逐渐增大,疱液初呈透明,后为混浊,基底红晕,随即变为脓疱,痒而兼痛,搔破黄水淋漓,蔓延不止,疮水干后结痂而愈。多发生小儿头面、耳、项等处,重者可延及全身。常在夏秋季流行。好发于儿重,有接触传染和自体接种,易在托儿所,幼儿园或家庭中传播流行。相当于西医的脓疱疮。黄水疮的病因病机由于脾胃湿热过盛,兼受风邪相搏而成。夏秋季节,气候炎热,湿热交蒸,暑湿热海客于肌肤.以至气机不畅、汗液疏泄障碍,湿热毒邪壅遏,熏蒸肌肤而成;若小儿机体虚弱,肌肤娇嫩,腠理不固,汗多湿重,调护不当,暑湿毒邪侵袭,更易导致本病的发生。反复发作者,湿热邪毒久羁,可致脾虚失运。黄水疮的诊断黄水疮好发于头面、四肢等暴露部位,也可蔓延全身。皮损初起为散在性红斑或丘疹,很快变为水疱,形如米粒至黄豆大小,迅速化脓混浊变为脓疱,周围绕以轻度红晕,脓疱开始丰满紧张,数小时或1—2天后脓液沉积,形成半月状积脓现象,此时,疱壁薄而松弛,易于破裂,破后露出湿润而潮红的糜烂疮面,流出黄水,干燥后形成**脓痂,然后痂皮逐渐脱落而愈,愈后不留疤痕。若脓液流溢他处,可引起新的脓疱。自觉有不同程度的瘙痒,一般无全身症状,但皮损广泛而严重者,可伴有发热、畏寒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常可引起附近饕核肿痛,易并发肾

详见百科词条:黄水疮 [ 最后修订于2017/8/6 0:40:36 共383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证候名·暑湿痹 5 病证名·暑湿痹 51 病因病机 52 症状 53 治疗 6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暑湿痹的方剂 2 治疗暑湿痹的中成药 3 暑湿痹相关药物 4 治疗暑湿痹的穴位 5 古籍中的暑湿痹 1 拼音

shǔ shī bì

2 英文参考

summerheat dampness with impedimen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暑湿痹:1证候名;2病证名。

4 证候名·暑湿痹

暑湿痹(summerheat dampness with impediment[1])是指暑湿侵袭肌肤、经络,以肢体酸痛沉重,面赤,尿黄少等为常见症的暑湿证候[1]。

5 病证名·暑湿痹

暑湿痹为病证名[2]。见《温病条辨·中焦篇》。

51 病因病机

由于暑湿侵袭肌肤、经络所致[2]。

52 症状

证见肢体酸痛重著,面赤,小溲黄少等[2]。

53 治疗

治宜辛温辛凉并用,如加减木防己汤等方[2]。

6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发病机理 5 辨证分型 51 暑湿·暑湿在卫证 52 暑湿·暑湿困阻中焦证 53 暑湿·暑湿弥漫三焦证 54 暑湿·暑湿伤气证 55 暑湿·余热夹痰瘀证 56 暑湿伤寒 57 暑湿眩晕 58 暑湿喘逆 59 暑湿腹痛 510 暑湿痹 6 症状及治疗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暑湿病的方剂 2 治疗暑湿病的中成药 3 暑湿病相关药物 4 治疗暑湿病的穴位 5 古籍中的暑湿病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暑湿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暑湿 已经自动替换为 暑湿病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拼音

shǔ shī bìng

2 英文参考

summerheat dampnes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暑湿病(summerheat dampness[1])是指感受暑湿邪引起的发病急骤的温病[2]。即暑、湿二邪相合构成病症[3]。夏季常见[3]。

4 发病机理

发病机理为暑热伤津,湿浊阻滞气机[3]。

5 辨证分型 51 暑湿病·暑湿病在卫证

暑湿病·暑湿病在卫证(summerheat dampness with syndrome of summerheatdamp in defensive phase[1])是指暑湿病侵袭卫表,以身热,微恶风寒,头痛胀重,身重肢节酸楚,无汗或微汗,脘痞,口不渴,舌光红,苔白腻或微黄腻,脉浮滑数或濡数等为常见症的暑湿病证候[2]。

52 暑湿病·暑湿病困阻中焦证

暑湿病·暑湿病困阻中焦证(summerheat dampness with syndrome of summerheatdamp retaining in middle jiao[2])是指暑湿病之邪,困阻中焦,以壮热烦渴,汗多尿短,脘痞身重,脉洪大等为常见症的暑湿病证候[2]。

53 暑湿病·暑湿病弥漫三焦证

暑湿病·暑湿病弥漫三焦证(summerheat dampness with syndrome of summerheatdamp diffusing in sanjiao[1])是指暑湿病弥漫三焦气分,以身热,面赤,耳聋,胸闷脘痞,恶心呕吐,下利稀水,小便短赤,咳痰带血,不甚渴饮,舌红赤,苔黄滑等为常见症的暑湿病证候[2]。

54 暑湿病·暑湿病伤气证

暑湿病·暑湿病伤气证(summerheat dampness with syndrome of summerheatdamp injuring qi[1])是指暑湿病耗伤气津,以身热自汗,心烦口渴,胸闷气短,四肢困倦,神疲乏力,小便短赤,大便溏薄,舌苔腻,脉大无力或濡滑带数等为常见症的暑湿病证候[2]。

55 暑湿病·余热夹痰瘀证

暑湿病·余热夹痰瘀证(summerheat dampness with syndrome of lingering heat plicated with phlegm and static blood[1])又称暑湿病·余邪未净,痰瘀滞络证,是指病久不解,余热夹痰、瘀,留滞络脉,以低热不退,心悸烦躁,手足颤动,神情呆钝,默默不语,甚则痴呆,失语,失明,耳聋,或见手足拘挛,肢体强直等为常见症的暑湿病证候[2]。

56 暑湿病伤寒

暑湿病伤寒(summerheat dampness with cold damage[1])又称暑湿病兼寒,是指感受暑湿病,复感暴寒,以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身重而痛,四肢倦怠,胃不欲食,胸腹痞满,便溏或泄,尿短黄热,肢懈胸满,腹痛吐泻,小便不利,苔白滑或灰滑,脉弦细紧等为常见症的暑湿病证候[2]。

57 暑湿病眩晕

暑湿病眩晕(summerheat dampness with dizziness[1])是指暑季感受湿邪,以眩晕为主症的暑湿病证候[2]。

58 暑湿病喘逆

暑湿病喘逆(summerheat dampness with panting[1])是指暑季感受湿邪,以喘息气粗,烦闷口渴,多言身重,汗出身仍热,脉多濡软或见微缓等为常见症的暑湿病证候[1]。

59 暑湿病腹痛

暑湿病腹痛(summerheat dampness with abdominal pain[1])是指感受暑邪湿阻,以腹痛为主症的暑湿病证候[1]。

510 暑湿病痹

暑湿病痹(summerheat dampness with impediment[1])是指暑湿病侵袭肌肤、经络,以肢体酸痛沉重,面赤,尿黄少等为常见症的暑湿病证候[1]。

6 症状及治疗

症见胸脘痞闷、心烦、身热、舌苔黄腻[3]。如暑湿病困阻中焦,则见壮热烦渴、汗多尿少、胸闷身重;如暑湿病弥漫三焦,则见咳嗽、身热面赤、胸脘痞闷、大便稀溏、小便短赤,治宜清暑利湿为主[3]。

7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4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伏热的方剂 2 治疗伏热的穴位 3 治疗伏热的中成药 4 伏热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伏热 1 拼音

fú rè

2 英文参考

insidious heatevil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latent pyrexi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pyretic incubatio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伏热为病证名[1]。泛指热邪深伏于体内的发热病证[1]。出《黄帝内经素问·本病论》。《温热经纬·叶香巖三时伏气外感篇》:“若因外邪先受,引动在里伏热,必先辛凉以解新邪,继进苦寒以清里热。”伏热,章虚谷引申为伏邪[1]。《重订广温热论·清凉法》:“温热郁于气分为伏热,郁于血分为伏火,通称伏邪……凡用清凉方法,必先辨其为伏热,为伏火。热属气分,为虚而无形。如盛夏酷暑炎蒸,虽挥汗淋漓,一遇凉风而即解,故人身之热,气清即退。至其清热之法,首用辛凉继用轻清者,所以清肃气分之浮热也。终用甘寒者,所以清滋气分之燥热也。”

参见发热、风温、暑温:

发热为症状名[2]。出《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指体温高出正常标准,或自有身热不适的感觉[2]。发热原因,一般可分为外感与内伤两类[2]。外感发热,常因感受六*之邪及疫疠之气所致;内伤发热,多由饮食劳倦,或七情变化,导致阴阳失调,气血虚衰所致[2]。外感发热多属于实,可见于感冒、伤寒、温病、瘟疫等病症;内伤多虚,可见阴虚发热、阳虚发热、血虚发热、气虚发热、虚劳发热、阳浮发热、失血发热等[2]。由于发热的类型不同,又有壮热、微热、恶热、发热恶寒、往来寒热、潮热、五心烦热、暴热等;因发热时间不同,有平旦热、昼热、日晡发热、夜热等;因发热部位不同,有肌热、腠理热、肩上热、背热、肘热、尺肤热、手心热、手背热、足热、四肢热等;又有痰积发热、食积发热、饮酒发热、瘀血发热、病后遗热等[2]。

风温为病名[3]。1指感受风热引起的温病[3]。见《温热经纬·叶香巖三时伏气外感篇》。《温病条辨·上焦篇》:“风温者,初春阳气始升,厥阴行令,风夹温也。”多发于冬春二季。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咳嗽、口渴、脉浮数等。初起病在卫分及气分,治宜辛凉透表,方用银翘散、麻杏石甘汤、千金苇茎汤等加减[3]。如见高热神志昏迷,手足瘈疭,脉数疾者,为热盛劫津,逆传心包,营血受灼,肝风内动[3]。宜清营泄热,平肝息风,用羚角钩藤汤、犀角地黄汤、清营汤、至宝丹、紫雪丹、安宫牛黄丸等[3]。如正气大伤,而见虚脱者,急宜回阳固脱,用参附龙牡合生脉散[3]。一说本证即春温之重者(见《医碥》卷二)[3]。2指温病误汗的变证[3]。《伤寒论·辨太阳病脉症并治上》:“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治宜萎蕤汤等方[3]。3《六气感证要义·风温》:“风温一证,众说分歧,莫衷一是。《伤寒论》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为一说。《伤寒序例》谓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更遇于风,变为风温为二说。陶节庵乃以素伤于风,复伤于热,风热相搏,即为风温为三说。近人以冬温春,吸受温风,先犯手太阴者为风温为四说。第四说以吸受温风为风温,风与温不分先后,虽似稍戾于古,然治法实无二致。”本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感染性肺炎、流行性感冒等疾患[3]。

暑温为病名[4]。指发生于夏季的温热病[4]。可见于乙型脑炎等病[4]。暑多夹湿,暑温则指暑热偏盛者[4]。《温病条辨·上焦篇》:“暑温者,正夏之时,暑病之偏于热者也。”主要症状有壮热口渴,心烦而赤,汗多少气,脉象洪大等[4]。病程中极易因邪陷心营而致引动肝风,出现神昏、嗜睡、癍疹、抽痉及角弓反张等症[4]。初起宜用白虎汤,直清气分邪热以保津液;如见神情躁烦,意识不清或神昏谵语,舌苔黄,质红或红绛无苔,甚至抽搐等症者,宜用犀角地黄汤、清瘟败毒散、紫雪丹、至宝丹等方;若元气津液耗伤,则用人参白虎汤、王氏清暑益气汤等以益气生津;如身热已退,汗出不止,气喘脉散者,用生脉散以补敛津气[4]。暑温每多夹湿,如伴有胸闷恶心、小便短赤、大便溏泄等症时,宜兼用芳香化浊利湿法[4]。若见高热、头痛、呕吐、嗜睡、昏迷、抽搐等症者亦称暑痫[4]。

4

暑渴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暑渴的病因病机 5 暑渴的治疗 6 关于中暑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