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藏·荐】良渚玉琮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2浏览:3收藏

【天元藏·荐】良渚玉琮,第1张

      玉,石之美,以其色泽无暇、质地细腻而温润比拟君子五德(仁、义、智、勇、洁),有修身养性、以玉养人的说法,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是高洁品性的代表,自古以来便备受广大文人学士乃至权贵乡绅的喜爱。后期发展成为各种玉饰,选用上好软玉等材质,融合时代文化气息打磨精细,因此具有精美绝伦的纹饰和重要的历史价值以及人文魅力,受到广大藏家的追捧和喜爱,价值千金有余。

     “琮”之名,始见于《周礼》等古籍,其形制依《周礼·考工记·玉人》所释,"大琮十有二寸,射四寸,厚寸"。良渚玉琮作为良渚文化中的典型玉质器物,以其质地坚韧、造型奇特而著称于世。良渚玉器品种丰富,早已形成独特的玉器体系,其功能在传统文化中也有着丰富的内涵,如图腾柱说、大地之表号、祖先崇拜等,归纳而言便是陈设器、礼器和明器等功用,在中国史前玉器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独特地位。尤其是清代乾隆皇帝嗜玉成瘾,他对良渚玉琮更是情有独钟,他曾在渚玉琮上写道:"出幽辞子午,成器想石监石储。环宝汉京重,廉贞君子如。砚头沾墨雨,世外阅仙鱼。几陪清供,兴怀静赏余"。时至今日,自从良渚文明被人们发掘出来,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便兴起了良渚玉器久盛不衰的研究和收藏热潮,神秘而精美的良渚玉琮更是成了藏玉者们梦寐以求的珍品。

      据不完全统计,良渚文化玉琮在国内外博物馆与自身藏家私人珍藏的数量也不过300余件,是良渚文化中的艺术瑰宝,也是当下财富与地位的象征,价值高昂。2009年12月6日,一件良渚青玉神人面纹玉璧便拍到了160万元;2010年11月14日,一件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玉琮也以210万元高价成交;发展至2014年。良渚文化的古玉琮早已突破了400万大观,升值空间巨大!

近日,深圳市天元文化有幸徵集到了一件良渚玉琮。如上图所示,此件玉琮低矮而中孔大,外形和功能如同手镯,长125cm,高62cm,内径为57cm,整体呈现乳白色,柱体筒形,外方内圆,内为圆孔对钻,采用透闪石软玉雕琢而成,俯视如玉璧形。迂体四面中间由约5厘米宽的直槽一分为二,由横槽分为四节。这件玉琮形体宽阔硕大,用浅浮雕和细刻雕雕琢而成,为良渚文化玉琮精品。

     此件藏品是良渚文化中较早出现的琮式类型,在良渚传统文化中大多是同原始宗教有关的器具(避凶驱邪的法器等),人文色彩浓郁。其表面细密的纹线技艺也达到了后世几乎望尘莫及的地步,代表了早期劳动人民高超的制作工艺和聪明才智,是研究良渚古玉文化的重要实物佐证,珍稀而难得,极具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

     良渚时期的玉器还存在很多的谜团,吸引着众多古玉收藏家和学者研究破译。如此件保存完好、品相甚佳的良渚古玉琮,也是中国历史灿烂文化和古民俗文化的折射,流传至今数量稀少,在古玩收藏市场中较为少见。它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稀缺性在未来也将逐渐凸显,升值空间巨大,值得收藏!

2017年,在第三届“世界考古上海论坛”上,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科林·伦福儒勋爵指出,“良渚文明是与古埃及、苏美尔文明同时代的文明”。换言之,国际主流学界承认了良渚遗址是文明遗址,由此也证明了中国的确有5000年文明史,而不是只有3600余年。

被考古学家称赞为“一颗非常耀眼明珠”、“一个世界级重要性”的良渚文明,占据着环太湖的鱼米之乡,为何却突然人去城空,良渚先民究竟去了哪?

良渚文明为何消失,除了大洪水说(在良渚遗址的断层上面,考古发现一层厚厚的淤泥堆积),即洪水突然降临,良渚先民不得不背井离乡之外,还有一个猜想:蚩尤和黄帝之战,支持蚩尤的良渚先民,可能由此被迫远走他乡。

战国古籍《鹖冠子》记载说“成鸠氏之国……兵强,世不可夺”。学者研究认为,这一记载说的就是良渚文明集团的武力强大,天下无敌。

考古挖掘出的文物,佐证了这一点:一是良渚文化中石钺非常发达,表明良渚人好勇强悍,二是良渚玉器上有一神秘的图案反复出现,非常像一尊英武的战神,所以学者认为很可能是蚩尤,由于蚩尤是中国东南方的蛮夷,所以这一推测可能性极大。

显然,如果是在蚩尤战黄帝的背景之下,良渚先民的消失也就不让人意外了。当然,如今还缺乏考古证据链,猜想的成分居多。

笔者认为,可能先有大洪水降临,然后才有蚩尤、良渚先民北上争夺生存空间,由此爆发黄帝和蚩尤的冲突。

不过,无论是洪水说,还是战争说,都没有揭开良渚先民的去向之迷,良渚先民究竟去了哪?

学术界猜测认为,良渚先民至少分成三支:一支向长江中上游迁移,给四川带去文明,三星堆爆发或与良渚先民有关;一支沿着钱塘江往遂昌县好川村方向走了,这一点已经被好川遗址考古确认;一支向北迁移,与华夏部落联盟发生冲突,战败之后被同化融合。

然而,对于向北迁移的这一支良渚先民,一个海外留学的中国学者却发现了新证据,推测其中至少一部分应该没有融入华夏部落联盟,而是继续向北迁移,渡过白令海峡,来到阿拉斯加,成了后来的爱斯基摩人。

众所周知,对于爱斯基摩人来历,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与中国商朝密切相关。上世纪30年代,美国考古学家亨利·柯林斯发现,爱斯基摩人很多器物上的图案,与商代的艺术特点极为相似,由此认为爱斯基摩人可能源于商朝,至少受到殷商文化影响。

但一个叫曲枫的中国考古学家,在研究了良渚文明和爱斯基摩人的经济方式、社会组织、制作工艺等之后,却有了另外新发现,认为良渚先民东渡美洲成为爱斯基摩人。

我发现良渚文化有重要的水猎经济,而史前爱斯基摩人也有类似的传统,二者都出土了大量鲨鱼骨、鲸鱼骨和独木舟的残骸,同时良渚文化出土的一些木器与旧白令海文化中用狩猎的象牙哈喷器首非常相似,很可能是其原始形式。

美国学者威廉·费茨,此前赞同爱斯基摩人源于商朝说,但如今却赞同曲枫的观点:爱斯基摩人起源,最可靠的来源猜测是良渚文化!

然而,良渚先民如何徒步万里,来到白令海峡,并渡过海峡?其实,当时白令海峡可能有一条路,连接了亚洲和美洲。地质学家确认:在最后一次冰河期,海平面下降了150米左右,白令海峡露出了海面,良渚先民或许就此东渡美洲吧!

当然,良渚先民的去向之谜,如今有比较充足考古物证的,只有好川遗址,其他的主要是推测,还缺乏充足的证据链。

良渚古城的发现,是否意味着5000年前良渚文化时期有可能出现了一个良渚古国?

从良渚文化墓地看当时贫富分化已非常明显,等级差别已经出现,大墓中的琮、璧、钺等成组玉器的出现,则是礼仪制度出现的重要标志,表明当时统治者内部已有了严格的礼仪等级制度。在良渚文化的一些玉器和陶器上,还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刻划符号,这些符号在形体上已接近了早期的文字,是良渚文化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北大教授严文明说,到底什么时候出现了国家,这个度不是很好把握。但良渚古城的城址那么大,应该与国家组织联系得很紧了。良渚古城应该是即将进入文明或初步进入文明的阶段,应该有初步的国家组织、政权组织,因为古代国家组织应该都有都城,古城中间有个莫角山,很像是宫殿性质的建筑。

刘斌告诉记者,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工作也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部分,下一步我们要把城墙钻探得更清楚一点,找出城门、找出道路,最后找出古城的布局。严文明教授说,考古是个过程,不仅工作是个过程,认识也是个过程。良渚古城的考古今后还会有大的发现和新的认识。他建议下一步不仅要挖掘城内遗址,还要对古城外面进行发掘。他说,已经发现古城外面有祭坛、陶器和玉器的作坊,还有船码头等,以后要进一步搞清这些遗址间的关系。

有一种意见认为,良渚古城对应的良渚古国,很可能就是先秦古籍《鹖冠子》讲的“成鸠氏之国”。按照宋代著名学者陆佃的注释,“成鸠氏”就是天皇氏。《鹖冠子》讲的“成鸠氏之国”,位于楚国的领土上,而吴越之地,在战国晚期已经是楚国领土的一部分。《鹖冠子》讲到“成鸠氏”手握“王鈇”。“王鈇”就是斧钺。而良渚古城内的反山墓地12号大墓主人左手边确实有一件举世无双的玉钺。《鶡冠子》还提到成鸠氏之族“兵强,世不可夺”。而田野考古学结果显示,从公元前3000年到2500年这500年里,良渚文化集团进行了“北征”,即大规模对黄河下游地区用兵。另据《说文解字》介绍,吴越之地的古代民族以蛇为族属标志。《路史》记载天皇氏“鳞身”。“鳞身”就是蛇身。可见,古文献里的天皇氏从族属标志来看,应该是吴越之地的人氏。从天文考古学角度看,吴越之地是木星十二次之首“星纪”对应的土地,而星纪之次乃木星12年一周天巡天之旅的起程之地。文献记述说“天皇氏以木德王天下”。《春秋命历序》:“天地开辟,……日月五纬俱起牵牛。天皇出焉,号曰‘防五’,兄弟十三人……乘风雨,夹日月以行。”从引文我们看到,前面讲到日月五星,包括木星,都启程于牵牛星宿,后面讲到木德之人天皇和他的诸多兄弟“夹日月以行”,那么这段引文实际上告诉我们天皇氏是从牵牛星(也就是“星纪之次”)对应的吴越之地启程,开始治理国家的。所以说,良渚古城很可能就是成鸠氏之国,天皇氏之都。

说它不出名才得以保护的好,这个说法肯定是错的,老话讲“是金子总会发光”,而且良渚古城不止一次的被英国考古学家伦福儒推荐到“非常值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所以直接否认了良渚古城不出名的说法!

良渚古城之所以会保存的如此完整是中国政府在保护文化遗址方面做得非常棒。

良渚遗址最早发现于1936年。2007年,总面积300万平方米的良渚古城重现人间,此后,考古工作者又相继发现了面积63平方公里的外郭城,并证实良渚古城是宫城-内城-外郭的三重结构。2009年至2015年,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由11条水坝组成、控制范围100平方公里的外围水利系统。

良渚古城遗址真实、完整地保存至今,可实证距今5000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史前社会稻作农业发展的高度成就,可填补世界遗产名录中东亚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的空缺,为中国5000年文明史提供独特的见证。

伦福儒曾多次向西方学界介绍良渚遗址。伦福儒说:“对我个人来说,它是研究人类文明的头等重要之地。不管它是否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结果对我都没有区别,因为在我心里它已经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伟大的史前文化遗址之一”。

伦福儒认为,中国拥有灿烂的文明,中国的考古工作近年来发展迅猛,中国各级政府和专家在考古挖掘、遗址开发、文物保护等领域的努力令人称道。

“中国的考古工作细致而成功。良渚古城之所以会保存的如此完整是中国政府在保护文化遗址方面做得非常棒。

【天元藏·荐】良渚玉琮

      玉,石之美,以其色泽无暇、质地细腻而温润比拟君子五德(仁、义、智、勇、洁),有修身养性、以玉养人的说法,在中国传统儒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