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炮火连天,人命上不知可保?为何要在战争中去保护故宫的文物?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2收藏

抗战时期,炮火连天,人命上不知可保?为何要在战争中去保护故宫的文物?,第1张

说起来可能很残酷,但是事实。

抗战时,一个士兵的价值不如一颗大口径炮弹。

和平年代长大的我们难以理解,但当时的指挥官们要做出权衡。

一个团级指挥官,经常一天只能有三发炮弹的配额,他要让这三发炮弹用到关键处。

很多时候,他要冷血的看着自己的士兵倒下,而保留这三发炮弹。

而在战争中,很多时候,指挥官连三发炮弹的配额都没有。

能理解那些指挥官们,就能理解保护故宫文物的选择了。

那些文物,也是特殊的炮弹。

总有些东西,值得拿生命去保卫,去守护。

抗日名将汪亚臣首级一事,有其神话的一面,这样的抗日名将应该永远被我们敬仰,永远被我们铭记! 

汪亚臣,原籍山东蓬莱人,后来跟随家人来到东北。可是当时时局混乱,他不得已成了土匪,但这没有影响他的爱国热情。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了,国难当头之际汪亚臣的爱国心燃起了,他推翻了土匪的管制,带着一批爱国兄弟成立了双龙队,并投靠了宋德林领导的反日山林队。他凭借多年经历,灵活作战指挥有素,重创了敌军!1935年,他的军队被正式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十军,汪亚臣任军长。

抗战爆发后的1941年,因为汉奸通风报信,日军大举围剿汪亚臣的第十军,在敌众我寡又缺少补给的情况下,汪亚臣不幸负伤被捕,没多久就以身殉国了,年仅30岁。 日军把汪亚臣的头颅取下来以后泡在了防腐药水里面,准备把汪亚臣的头送到新京邀功请赏!但是因为战事紧张,所以先把头颅放在在了墙根儿底下。但老天有眼,五常解放后的某一天,人们发现了存放汪将军头颅的玻璃箱。因为保养得当,将军的面目依旧非常清晰。 

为了纪念这位将军,政府对其进行了特殊处理,还列为了国家一级文物。到现在已经70年过去了,浸泡这位将军头颅的药液里竟然还有一丝血色,介绍的人描述道:“将军的头颅至今依然在缓慢的渗血!”就是要警示后人,勿忘国耻。

所以后来才有了哈尔滨烈士陵园内可以让大家瞻仰吊唁的将军遗首,而为了怀念和保护,汪亚臣的遗首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当年他遇害的地方也都以英雄的名字来命名了。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幸福其实是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换来的,虽然我们身处一个幸福美好的年代,但是绝对不能忘记那些曾经为这片土地做出巨大牺牲的人们,他们的名字跟精神将永垂不朽。

古籍既是古人思想的宝藏、先贤智慧的结晶,也是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是民族同胞的集体记忆。中华古籍具有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烩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美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 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

著作书目:

《雪朝》(诗集)1922,商务

《踪迹》(诗与散文)1924,亚东图书馆

《背影》(散文集)1928,开明

《欧游杂记》(散文集)1934,开明

《你我》(散文集)1936,商务

《伦敦杂记》(散文集)1943,开明

《国文教学》(论文集)1945,开明

《经典常谈》(论文集)1946,文光

《诗言志辨》(诗论) 1947,开明

《新诗杂话》(诗论)1947,作家书屋

《标准与尺度》(杂文集)1948,文光

《语文拾零》(论文集)1948,名山书屋

《论雅俗共赏》(杂文集)1948,观察社

《朱自清文集》(1—4卷)1953,开明

《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下册)1981,古籍

《朱自清序跋书评集》(论文集)1983,三联

《朱自清散文选集》1986,百花

《朱自清全集》(1-3卷)1988,江苏教育(末出齐)

《背影》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 1925年 10月,另说为 1927年(见季镇淮的《朱自清先生年谱》)。作者谈写作动机时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1947年7月1日答《文艺知识》编者问)惟其“写实”,才体现了这篇文章的价值。

文章写的是1917年作者在北大读书时经历的事,是在25年写的。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广大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作者当时虽未站到革命立场,投入反帝反封的斗争中,但做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识分子,必然要感到社会的压抑,产生一种落寞凄凉的情绪。不是吗,作者的家庭,因着社会的黑暗而日趋窘迫,“光景很是惨淡”“一日不如一日”。作者的父亲,先是“赋闲”,后为了找差事而“东奔西走”,乃至老境“颓唐”。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奔波劳碌,前途渺茫,谋事艰难,境遇凄惨的现实。在他们心头笼罩一层不散的愁云,如同文章所表现的灰暗的基调。在这一背景上,作者写出的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不仅是符合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体贴,特别是父亲在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中,含有在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虽然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东海县任承审官10多年。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鸿钧由东海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

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 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

扬州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文化城,其湖光山色,风物宜人,曾使多少诗人如李白、杜甫、苏东坡、欧阳修等流连于此,寻幽探胜,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瑰丽诗章。扬州也是一个英雄的历史城,在抵御异族侵略的历史上,曾谱写下无数辉煌的篇章,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古城的绮丽风光和浓郁的崇尚文化的风气,于无形中陶冶着少年朱自清的性情,养成他和平中正的品性和向往自然美的情趣。而扬州美丽的山水,更如雨露般滋润他的心灵,哺育他的感情,丰富他的想象力,使他的情怀永远充溢着诗情和画意。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对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深远的。

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

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

居扬州。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

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

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

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

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

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

灭》,这时还写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

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烩炙人口的名篇。

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2年9月任

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

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

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

著作书目:

《雪朝》(诗集)1922,商务

《踪迹》(诗与散文)1924,亚东图书馆

《背影》(散文集)1928,开明

《欧游杂记》(散文集)1934,开明

《你我》(散文集)1936,商务

《伦敦杂记》(散文集)1943,开明

《国文教学》(论文集)1945,开明

《经典常谈》(论文集)1946,文光

《诗言志辨》(诗论) 1947,开明

《新诗杂话》(诗论)1947,作家书屋

《标准与尺度》(杂文集)1948,文光

《语文拾零》(论文集)1948,名山书屋

《论雅俗共赏》(杂文集)1948,观察社

《朱自清文集》(1—4卷)1953,开明

《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下册)1981,古籍

《朱自清序跋书评集》(论文集)1983,三联

《朱自清散文选集》1986,百花

《朱自清全集》(1-3卷)1988,江苏教育(未出齐)

----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

1916年考进北京大学预科学习,参加五四运动。

1925年起任清华大学教授,致力古典文学研究,从事散文创作。

1931至1932年留学英国。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教授,对抗战前途充满胜利信心。抗战胜利后,反对国民党打内战。

1948年6月,在拒绝“美援加面粉”的宣言上签字。临终前嘱夫人:“有件事要记住,……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

8月12日,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于北平。毛泽东高度评价他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东海县任承审官10多年。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鸿钧由东海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

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 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

扬州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文化城,其湖光山色,风物宜人,曾使多少诗人如李白、杜甫、苏东坡、欧阳修等流连于此,寻幽探胜,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瑰丽诗章。扬州也是一个英雄的历史城,在抵御异族侵略的历史上,曾谱写下无数辉煌的篇章,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古城的绮丽风光和浓郁的崇尚文化的风气,于无形中陶冶着少年朱自清的性情,养成他和平中正的品性和向往自然美的情趣。而扬州美丽的山水,更如雨露般滋润他的心灵,哺育他的感情,丰富他的想象力,使他的情怀永远充溢着诗情和画意。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对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深远的。

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我听过!

美国的救济粮是指当时美国送给中国的救济粮,

因为当时中国缺粮食,

所以美国送来了粮食。

而当政府发给朱自清发救济粮时,

朱自清拒绝了。

事情就是这样。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为动荡的时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纪实文学作品。以下是几本介绍民国军阀混战至抗战爆发这一时期的著名纪实文学:

1 贾平凹《废都》:围绕着 1920 年代的北京市政府迁都南京这一历史事件,在小说中刻画了一幅混乱、动荡的民国社会图景。

2 鲁迅《阿Q正传》:通过对一个普通人物——阿Q的塑造,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不幸命运。

3 巴金《家》:展现了旧中国左派知识分子在激进思想和现实生活之间的挣扎和矛盾。

4 老舍《茶馆》:以清末民初时期京城的一家茶馆为背景,展现了民间百态和社会风貌。

5 杨绛《我们仨》:虽然不是专门介绍历史事件的纪实文学,但通过对作者家庭故事的回忆和叙述,展示了民国至抗战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变迁。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纪实文学作品可能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读者应加以辨析,多方面了解历史真相。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