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经典
一、挖掘经典中的传统文化资源
经典中富含传统文化。我们以节日诗歌为例,如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诵读这首诗时,我们在充分诵读、体会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的基础上,可以挖掘唐代人民是怎样过重阳节的。除了诗中写的登高望远、爬山、插茱萸外,通过查找资料,我们还知道了重阳节的来历及历史传承。重阳节这天习俗众多,包括秋游赏景、临水玩乐、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是一个非常温馨的传统节日。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新的含义: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寓意平安和谐、生命长久和健康长寿。我们在学习时,号召学生回家和家长一起按传统方式过重阳节,传承古老的传统。
又如宋代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诵读的同时,我们体会到古人过年时要放鞭炮、换桃符和欢天喜地心情,可以挖掘春节的来历、传说及传统习俗让学生知晓,并要求学生将这些来历、传说讲给他人听,将传统习俗付诸实践。
像这样的古诗词很多,如唐朝杜牧的《清明》、唐朝宋之问的《途中寒食》、唐朝林杰的《乞巧》、元代元好问的《京都元夕》、汉代关于七夕节的诗词等,几乎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诗词歌赋,从这些诗词歌赋中都能挖掘出很多传统文化资源。
二、再现经典中的传统文化画面
经典诗词歌赋的画面感都很强,我们可以在诵读时用不同方式分门别类地再现。再现的方式很多,我们可以根据诗词歌赋的内容,选择合适或喜欢的方式加以呈现。
诗配画:几乎所有经典诗词都可以用此种方式再现画面,尤以写景类、叙事类为佳。配的画可以是单幅的,也可以是多幅的连环画,让浓浓的诗情变成生动鲜明的图画。教师组织鉴赏和评比,激发孩子的创作兴趣。
诗配乐: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先生早已给很多唐诗谱上了曲子,成为人们争相传唱的歌曲,并出了专辑《读唐诗》,收录了《登鹳雀楼》、《春居》、《红豆》等名篇。我们在诵读这些经典诗词时可以欣赏、学唱,甚至把这些由古诗词编排的歌曲编成舞蹈,让这些诗词变成童谣,永生难忘。
讲诗文故事:很多经典中都蕴含有趣的传说、故事,在诵读经典时可以有意识地积累,开“经典中的传说”故事会,通过这种方式,将源远流长的故事流传下去。
演一演:叙事类、送别类作品都可以演出来,比如课本中的《杨氏之子》、《送元二使安西》,我们在学习时把它们改编成了小剧本,在课堂上表演。当学生身着古装、羽扇纶巾、满腹经纶地“劝君更进一杯酒”时,你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离文明又进了一步,不得不感叹经典的魅力。
奏一奏:在素质教育的号召下,大多数孩子都学了一两门乐器。我们可以把乐器和诗词结合起来,比如学习《伯牙绝弦》,我们在弄懂文言文的意思后,把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清楚,用表演的形式再现这个故事,演出时还请学古筝的同学演奏古筝曲《高山流水》。
三、加强经典中的传统文化实践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经典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很多,创作时的背景、情境、传说,经典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哲理甚至思维习惯,精神上的鼓舞、气节上的鞭策、文学上的各种修辞手法运用等,都值得我们用心体会和模仿。它们是那样鲜活,喜怒哀乐,时隔千年,仍然让我们感同身受。比如古诗中那些富含哲理的句子的应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养浩然正气”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目标;
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修身立德”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天人和谐”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
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自强不息”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⑤提高个人文化素养: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提高自己的素养,使自己拥有文化底蕴,并积极投身实践中,进行宣传活动,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⑥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我们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去看待外来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理智的心态去对待外来文化,真正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民族文化区发扬光大,而不是以外来文化为荣。
⑦对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内涵,古为今用,符合时代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需要大学生去继承和发扬大学生要主动担负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同时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1、政策支持和引导。
在我国,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对学生学习、社会文化走向具有弓|导作用。国家对传统文化应加大宣传,对于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者可以给予鼓励和实质性的支持,如对传统文化特长学生给予一定程度的优惠政策等。对于传统手工艺者可以进行适当补助等。对于文化古迹加大保护,对于损坏部分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2、媒体的推广和宣传。
随着国外娱乐节目和艺人的不断弓|入,媒体为迎合大众,获得较高收视率,对这些综艺节目、艺人等大加宣传。由于传统文化收视率不足,导致传统文化的综艺节目减少,很难引起青少年的关注和兴趣。
3、有意识的培养孩子兴趣。
将传统文化的精华弓|入教育课本,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同时,增加传统文化主题活动的开展,多途径、多元化的对传统文化进行普及。
1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群众路线又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可以准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剔除传统文化中不合理因素,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发展,进而带动全民学习优秀的民族文化,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维护文明的多样性。
涵盖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映人民群众诉求的最大公约数,在进行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中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可以让群众更深入地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受当时生产力水平、政治制度、人类认识局限性的影响,需要我们扬弃地继承,使之与现代文化相融相通。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也要注重文化体制机制的创新。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的功能定位,为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空间。
国家要适度地把文化建设提高到制度层面,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理性空间。逐步建设和巩固基本政治制度以及与具体政治制度相对应的政治文明,全面而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逐步确立国人的文化自信。
3规范文化市场,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引导多元文化的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经济实现飞速发展,各类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迅速崛起,但是文化市场为我们提供的消费产品良莠不齐,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多样性,在融合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因素为文化产业蓄力时,我们要不失时机地促成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
政治领域各种思潮激荡会渗透到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在网络媒体和影视文学作品中尤为突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对文化强国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认识到自己所负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文艺作品的创作要有深度和厚度,要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引导人们怀有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杜绝黄、赌、毒等失德行为。
文化产业和文艺作品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也需要选择适当的途径,用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引领多元文化的发展,把先进文化和传统美德有机结合,把真善美传递给消费者和广大群众。文艺工作者深入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创作活动,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文化观,努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此外,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还需要激活市场竞争机制,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开拓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扩大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4提高公民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社会各有机体的相互配合,公民是民族文化的最初创造者和永恒传承者,在构建文化强国的新时期,公民应该自觉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儒学思想中包含了一系列重视个人道德养成的价值体系,如,仁、义、诚、信、孝、和、忠、廉等。公民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结合中华美德,重视个人道德修养。
在全社会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营造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社会氛围,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有利于激发公民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言必行,行必果”的人际交往观,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可以时时提醒国家公职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国家建设放在工作首位。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太多可挖掘的用于规范公民行为、提升公民修养的优秀思想,在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不能忘记传统文化给予我们精神上的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升华,公民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要结合时代因素大胆地批判继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全面、系统、科学的保护。
2 深入挖掘文化底蕴: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底蕴,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们的文化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其得以更好地传承。
3 加强遗产研究:开展遗产研究是保护与传承的关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文化内涵和价值,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指导。
4 普及遗产知识:积极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
5 建立传承机制:建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提供培训、研究、展示和推广等支持,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6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范围,提高传承效率。
7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和认可。
总之,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传承人等多方面的合作与努力。通过制定专门的法规和政策、建立传承机构和组织、加强遗产研究、普及遗产知识、建立完善保障机制等措施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其永续发展。
1、要坚定文化自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高度认同、倍加珍惜、大力弘扬。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为了把它当作古董摆设,也不能食古不化,而是要发扬光大,推动其全方位融入国民教育、道德建设、文化创造和生产生活,使其更好地服务现实。
我们要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2、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千百年来凝聚、积淀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融入中华民族血脉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精神支撑。唯有始终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新时代的文化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3、吸收外来,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提供养料和活力。实现文化繁荣发展,既需要不忘本来、植根塑魂,也需要吸收外来、交流互鉴。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要善于融通国外各种有益的思想文化资源,大胆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源源不断地提供养料和活力。
扩展资料:
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精髓,坚决摒弃心胸狭隘的排外主义和妄自尊大的自我中心主义,以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大国气度,了解并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殊性,开放自信地与之交流、交融和互鉴、互补,避免文明冲突,实现文明和睦。
在中外文化沟通交流中,我们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
我们要始终坚持自身文化的主体地位,自信而有原则地吸收他人之长,不盲目选择,更不搞全盘西化。对待外来文化,要立足国情进行中国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外来文化中优秀的、有生命力的要素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古老的文明也慢慢被大家淡忘,使得我们的文明和历史被遗忘,不过也理解,毕竟记录我们文明和历史的古籍数量太多了,高达20万部,也正是因为它的体量大,所以在我们使用起来的时候也是非常不便,当大家需要阅读的时候也是没有统一的途径,所以自然使得古典知识的传承受到了威胁,那么对于这些知识文明我们到底该如何进行传承呢?个人觉得可以讲这些知识点进行数字化、电子化,并建立对应的古典知识库,这样大家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平台,就可以对这些知识进行阅读以及使用了,不但很好的保存了这些内容,也更加有利于传承。现在是网络信息时代,我们就要充分利用它的便捷性,来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需求,这样他的价值才能最大化,下面大家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下,网络所带来的改变。
首先是生活更加便捷,现在因为网络化的普及,网路上有了很多便民门户网站,很多事情,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办理,比如购物、比如观影、比如娱乐、比如办理相关事件,只需简单的一个电脑或者是一个手机,我们就能足不出户轻松搞定了,非常的方便、快捷。
其次是可以更好地分享,网络的另一功能就是全方位的传播,通过网络,可以把很多新闻很多内容进行快速的分享和传播,这样就能让更多的人,更快速的吸收和了解对应的内容,影响非常的大,范围也是非常的广。
当然凡事都是有利和有弊的,自然网络也不例外,关键还是需要看我们如何正确的对待,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正确利用网络。
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经典
本文2023-10-22 13:21:2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7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