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讳方法的避讳的方法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2浏览:3收藏

避讳方法的避讳的方法,第1张

代称法就是用另外一个名称替代本名称,以体现尊重和忌讳。历代君王在死后都要上庙号、谥号,就是为了不用其本名而用庙号、谥号称呼,以体现尊重。例如汉朝提到高祖,就是刘邦;提到世祖,就是刘秀,这是庙号。这种代称流传后世,连大臣、名士也都使用,例如包文正,指包拯;林和靖,指林逋。前者是包拯从朝廷得到的官谥,后者是林逋从民间得到的私谥。除了避名,还有讳象。例如忌讳死亡现象,就把君主的死亡叫做崩、薨,把尊者的死亡叫做逝、故,平民的死亡叫做殁、夭。忌讳生理排泄,而称为如厕、出恭。随着一些代称的普及,人们也觉得不雅,例如觉得大、小便不雅,改为“上洗手间”。

在阅读古籍时,必须了解那些常见的代称。例如“岐黄”代指医术,而实际来自于岐伯和黄帝的合称。黄帝又是轩辕氏的代称。在三皇五帝和夏商时代,似乎人们还没有形成避讳的习惯,所以黄帝只能算是轩辕氏的尊称。夏朝君王有太康、有少康,商朝君王有太丁、有沃丁,有中壬、有外壬,起名完全没有避讳。只有到了周朝,形成了完整的礼仪制度,开始有了避讳。姬昌谥号文王、姬发谥号武王、姬诵谥号成王、……推广到诸侯国,也有齐桓公、晋文公之代称,其实就是姜小白、姬重耳。

秦汉以来,为了避讳,代称越来越多。例如孔丘,他的代称就有仲尼(字)、夫子(尊称)、孔子(尊称)、至圣(尊号)、文宣王(封号)、大成至圣先师(封号)……明清以后,封建专制变本加厉,一些与帝王名姓冲突的物名、地名遭到篡改,甚至出现了不许杀猪(因明朝国姓朱,与猪同音)、因为“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诗句掉脑袋的现象(因为被怀疑讥讽清王朝)。避讳现象走向了反人性、反理性的极端。 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就改用与之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叫做改字法。所避之字称为讳字。改字之例,秦汉典籍常见。司马迁撰《史记》,为了避秦庄襄王子楚之名讳,遂改“楚”为“荆”。汉高祖刘邦,《汉书》为避其讳,遂改“邦”为“国”。至隋唐,改字之风日盛。如唐高祖名渊,故杨上善《太素》改 “太渊”(针灸穴位名)为“太泉”。唐高宗名治,故刘禹锡《刘宾客文集》卷六《鉴药》改“治身”为“理身”。不但字须改,甚至连偏旁也要避讳。唐太宗名世民,除了“世”改为“代”,从“世”之字亦改为从“曳”,故《太素》注文“飧泄”改作“飧洩”。到了宋代,避讳的范围更加扩大。不仅当代君主要避讳,而且中华民族始祖轩辕氏也在避讳之列。以后,又连及孔子、老子,其名字也要避讳。到了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宋徽宗更把与皇帝相关的称号都当作避讳字来禁用:先是禁用“君”、“皇”、“圣”三字作为名字,而后又扩充到“不许以龙、天、君、玉、帝、上、圣、皇等字为名字”(见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七)。

避讳风气的变本加厉,又累及音同或音近的字。秦汉之前,避讳制度较为粗疏,礼制明文规定不讳嫌名。所谓不讳嫌名,是指可以不回避与君主或尊长的名字音同或相近的字。而六朝以后,避讳制度逐渐严格,连嫌名也须兼讳。如东晋简文帝名昱,故改“育阳县”为“云阳县”。唐高祖祖父名虎,唐修《晋书》称南朝梁·沈约先人沈浒为沈仲高。又据陆游《老学庵笔记》载,宋代田登做州官,自讳其名,州中皆谓“灯”为“火”。上元节放灯,州吏贴出榜文云:“本州依例放火三日。”民谚“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即本乎此。这些都是避嫌名的实例。 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就在原字基础上缺漏笔画,多为最后的一二笔,叫做缺笔法。这是产生于唐代的一种方式。

上述几种方法,在同一朝代也可以同时使用。例如清代医籍中,有把“玄参”、“玄明粉”等改称“元参”、“元明粉”的,也有把“玄”字写成缺笔的,并不一律对待。

在我们整理和阅读古籍图书时,往往会发现有一些残字,有的行里空白,有的词句明显不通,使人难以理解。这些情况,除版刻方面的讹错外,一般都是由于避讳造成的。

  

    所谓避讳就是中国封建时代人们为尊敬君主、君主的亲属、圣人、贤者和长辈,在讲话时不直呼其名,在写文章时不照字直书,而用其他的字、词代替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起源较早,至少在周朝就有了。据《公羊传》记载,孔子作《春秋》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后来,这种习俗经过封建朝代长时期的应用,花样不断翻新,需要避讳的地方越来越多,而且不少朝代的皇帝自己都还规定了一些避讳的范围和方法。让人们必须使用,否则就被砍头问罪。所以,这时的避讳便远远不是一种习俗的问题了,而是变成了一种法律。千百年来由于违反避讳原则而被砍头的大有人在。比如清代江西举人王锡侯等人就是在进书乾隆皇帝时违了讳而被杀的。后人将此事总结成两句话,曰:“王举人好心上书,书呆子身首异处”。

  

    古书上避讳的方法是很多的,主要有下面几种:

  

    一、缺笔。是将应避讳的字不完整写出来,而少写一两笔。如为了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世”和“民”字,便把“世”字写成“”,把“民”字写成“”。再如,为了避讳孔丘的“丘”字讳,将“丘”写成“”,避宋太祖赵匡胤的“匡”字讳,将“匡”字写成“”等等。

  

    二、去字。是把需要讳的字去掉,不写在书上。这有两种做法:一是不留空;二是留空。所谓不留空,如现在的瑕县过去原叫瑕丘县,龚县,原叫龚丘县。为了避讳孔丘的“丘”字,便把“丘”字去掉,于是就成了瑕县和龚县。留空就是将讳字去掉,但留个空。比如为了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世”字,唐人把“王世充”写成“王充”、后代的刻书匠不知这是避讳造成的,所以刻书时便把二字联在一起刻成王充,读者如不了解这些情况,就会闹出笑话。另外,还有些书将需要避讳的字空着,但均写“上讳”二字,比如《说文解字》一书在秀、庄、、祜等字上,皆写“上讳”二字。其空字不注。这是因为东汉光武帝名秀,明帝名庄,章帝名,安帝名祜的缘故。

  

    三、改字。是将需要避讳的字改写成其他字,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做法。由于避讳,不但不少人的姓被改了,名字被改了,而且很多东西的名称都被改了,下面分别介绍一些:

  

    1改姓。现在不少人姓邱,其实,这些姓邱的先人最早并不姓邱,而姓丘。丘原是一个地名,即是以今山东临淄(古称营丘)这一地命的姓(周武王封其功臣姜子牙于此,建立齐国后姜子牙的子孙凡住在营丘的,都以地名为姓遂为丘氏)。春秋末年,孔丘被举为“圣人”,这样,丘姓就和孔子

一般而言,古人避讳是有一定规则

《讳辩》中也有三不讳的讲法,归纳来说是以下八条:

1讳名不讳姓:“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孟子·尽心下》)

2二名不偏讳。

3不讳嫌名。

4父已死,不讳祖名。

5君前不讳父名:“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讳辩》)

6己桃不讳。

7临书不讳。

8临文不讳。

在各个朝代这些规则又均有变迁。

避讳是中国旧社会特有的现象,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民国成立后废除。那时,人们对皇帝或尊长是不能直呼或直书其名的,否则就有因犯讳而坐牢甚至丢脑袋的危险。避讳常见的方法是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别的字来代替要避讳的字。这样一来,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不少把人名地名或事物名称改头换面的奇怪现象。避讳给古代文献造成了一定的混乱,给今天的阅读造成诸多不便。

避讳方法的避讳的方法

代称法就是用另外一个名称替代本名称,以体现尊重和忌讳。历代君王在死后都要上庙号、谥号,就是为了不用其本名而用庙号、谥号称呼,以体...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