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术是怎样完善与传承下去的?
在北宋时期毕A发明活字印刷术之后,经过历朝历代的努力不断发展,活字原料又有扩展,制作工艺不断提高,印刷品日益丰富。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印刷技术也迅速地改变着面貌。在这一过程中,扬州对传统印刷术的传承独具特色。
王祯是元代初期农学家,他结合北宋时期毕A试验过的木活字经验,在安徽旌德招请工匠刻制木活字,最后刻成30000多个。
1298年,王祯用木活字将自己纂修的《大德旌德县志》试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印了100部,可见效率之高。这是有记录的第一部木活字印本的方志。
王祯创制的木活字,被他记录在所著的一部总结古代农业生产经验的著作《农书》中,书中记载了木活字的刻字、修字、选字、排字、印刷等方法。
王祯在印刷技术上的另一个贡献是发明了转轮排字盘。由于在原有印刷的拣字工序中,几万个活字一字排开,工人穿梭取字很不方便。于是他设计出转轮排字盘,从而为提高拣字效率和减轻劳动强度创造了条件。
王祯用轻质木材做成一个大轮盘,直径约7尺,轮轴高3尺,轮盘装在轮轴上可以自由转动。
字盘为圆盘状,分为若干格。下有立轴支承,立轴固定在底座上。把木活字按古代韵书的分类法,分别放入盘内的一个个格子里。
排版时两人合作,一人读稿,一人则转动字盘,方便地取出所需要的字模排入版内。印刷完毕后,将字模逐个还原在格内。这就是王祯所说的“以字就人,按韵取字”。
这样既提高了排字效率,又减轻了排字工的体力劳动,是排字技术上的一个创举。
元初重臣和著名理学家姚枢提倡活字印刷,他教子弟杨古用活字版印书,印成了朱熹的《小学》和《近思录》,以及吕祖谦的《东莱经史论说》等书。
不过杨古造泥活字是用毕A以后宋人改进的技术,并不是毕A原有技术。
明代木活字本较多,多采用宋元时期传统技术。1586年的《唐诗类苑》《世庙识余录》、嘉靖年间的《璧水群英待问会元》等,都是木活字的印本。
在清代,木活字技术由于得到政府的支持,获得空前的发展。康熙年间,木活字本已盛行,大规模用木活字印书,则始于乾隆年间《英武殿聚珍版丛书》的发行。
印制该书共刻成大小枣木木活字2535万个。印成《英武殿聚珍版丛书》134种,2389卷。这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用木活字印书。
清代磁版印刷术创造者徐志定,于1718年制成陶活字,印《周易说略》。他将泥土煅烧后制成活字用以排版印书,采用的仍然是毕A用过的方法。
清代画家翟金生,因读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所述的毕A泥活字技术,而萌生了用泥活字印书的想法。他历经30年,制泥活字10万多个。1844年印成了《泥版试印初编》。此后,翟金生又印了许多书。
后来的研究者在泾县发现了翟金生当年所制的泥活字数千枚。这些活字有大小5种型号。翟金生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了毕A的发明泥活字是可行的,打破了有人对泥活字可行性的怀疑。
铜活字印刷在清代进入新的高潮,最大的工程要算印刷数量达万卷《古今图书集成》了,估计用铜活字达100万至200万个。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我国古代传统印刷术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这之中,扬州对传统印刷术的传承独具特色。
扬州剪纸传承人张秀芳,扬州玉雕传承人江春源、顾永骏,扬州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张宇、赵如柏,他们是扬州民间文化的“活化石”,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其中著名的是扬州雕版印刷“杭集刻字坊”第三代传人陈义时。
杭集镇,是扬州最为著名的雕版印刷之乡,早在清光绪年间,陈义时的爷爷陈开良即开办了杭集镇最大规模的刻字作坊,当时的娴熟艺人达30人之多。
后来,陈义时的父亲陈正春再接拳刀,接刻了《四明丛书》、《扬州丛刻》、《暖红室》等扬州历史上一批著名的古籍,再次将陈家“杭集刻字坊”的牌子做响。
陈义时从13岁时起正式跟父亲学习雕版刻字。当时陈家在杭集开刻字作坊,陈父则是远近闻名的雕版师。他们家曾修补了《四明丛书》、《扬州丛刻》、《暖红室》等著名的古籍。
陈父在弥留之际,把陈义时叫到床边,叮嘱他:“一定要将祖传的雕版绝技传下去。”陈义时含泪允诺。
陈义时后来来到了广陵古籍刻印社,专门进行雕版刻字。一盏台灯、一只时钟、一桌一椅、一把刻刀、一把铲凿,这就是陈义时工作的全部。经他的巧手刻补,许多古籍重现生机。
陈义时一生都和雕版打交道。在刀刻的一笔一画中,他感受到了我国文字艺术的无穷魅力。
作为一位我国当代雕版大师,也是全国唯一一位雕版国家级工艺美术师,陈义时有信心让这朵“广陵奇葩”绽放于文化百花园中。
申伯三十五世衡公传至七十世光佐公(讳宜南),国学生。光佐公于宋天德元年间生(1150年),籍居江西广信府上饶县“官仕刑部都给事中”,因直谏,与朝庭对抗,有逆圣旨。在宋淳熙年间(1175年),被贬职,后任福建“京官谪仓大史”。光佐公妣陈氏生子二:古文、古才。自此携家眷徙居福建连城田心焉。长古文公,字良玉,宋绍定辛卯(1231年)庠生,妣彭氏子一,开宣公,字定左,妣席氏子二:茂、盛。长茂公、字启荣,妣陶氏子三:遇春、逢春、连春。
七十四世遇春公兄弟三人所传裔孙,谱显记载绝大部份繁衍生息在粤。十世左右外迁各省诸多,众裔遍及世界各地,梅不胜举。兴宁谢氏历传载说“遇春、逢春”是五世孙也!为开基祖。谨此重申说明“遇春、逢春”是光佐公的五世孙。其繁衍播传在广东开基的第一人。遇春、逢春、连春兄弟三人为梅州地区各市县村开创一世祖为宜。(盼宗亲商榷),即是“春”字辈排列一世始肇基祖为盼。
一世祖遇春公,国学生、生卒葬失稽。公妣朱、李氏生三子:泗、伍、玖。次伍公,名号东五郎妣张氏,夫妻合葬兴宁竹坪山,鹤形,生子法宁,法宁公妣李氏生三子:俊、旻、斌。
今浏览中华谢氏网由四川重庆梁平柏家宗亲遗存留传载原序三篇有感。从三篇原稿序载罗浮谢氏遇春公房系裔孙,开基至迁徙情况记述看。先谈其弟逢春公世系向来各房谱中都已注明无疑是在元朝元至正四年1344迁徙志择广东,同样载明先寄迹于潮州揭阳桃山,分派遣三子各居一处,晚年生一子,志兴留居兴宁水口峭峰,为兴宁二世少祖也,而遇春公孙法宁为兴宁谢氏三世祖。
逢春公在1344年由福建连城田心迁徙志择广东,吾认为其大哥遇春公同时或许比其弟先到广东潮州。也许其三子:泗、伍、玖兄弟才迁徙志择广东,说明此时兄弟叔侄都是在同一时间上志择广东开基,也许会有一些时间上的差距。总之看来都是在元、明朝时间所迁。再从谱序中注明三世祖(申伯七十六世)法宁公在皇明年间,自潮而(1368-1677=276年,具体时间不详)迁图兴宁城东之花螺墩(即现在宁新大岭的大圳村花螺墩),祖妣李孺人生三子:俊、旻 、斌公,法宁公父伍公所谱记载,葬兴宁竹坪山(可能现在永和竹子坪),说明法宁公自潮迁徙于兴宁花螺墩生活繁衍生息了一两代人?晚年卒葬在花螺墩。为何其父伍公又不见记载迁徙呢?其伍公又葬在兴宁竹坪山呢?又为何不见记载遇春公的生卒和葬地?吾带着种种愚域,百思不得其解,暂吾认为遇春公生卒葬地有可能仍在潮州范围,伍公到了晚年与子法宁公始自潮迁徙到了兴宁花螺墩生活了一段时间(或许几十年),故此,伍公逝葬于兴宁竹坪山也最起码称伍公是广东开基祖,惜目前仍未发现遇春公的葬地在何方!(有可能在潮州地区)
申伯七十七世:俊公、旻 公、斌公兄弟三人应按排列为兴宁谢氏四世祖称才对。吾认为他们原生活在广东潮州居住长大,在皇明年间与父法宁公携家眷一起迁徙到兴宁花螺墩生活一段时间(或几十年)法宁公晚年逝葬后,兄弟三人才遂迁罗浮之南澄塘村,而肇基传承世派分焉。为此,法宁公说明生活卒葬于花螺墩,所以法宁公就不是说创基祖,而是广东开基三世祖,具体应是四世兄弟三人才始基于罗浮繁衍生息,承传众裔至现在遍及全国各地。
在一六五三年拜拟谱序中说“硕德厚望,世代不乏人,子姓之众不下千余,迄今传一十六世(此时应传有18世),若不重修家谱而世系莫考,昭穆莫辨……”“不一月矣,予各房细查悉,宜补者补之,续者续之,考订校正,分注世派,面传而谱以成。”惜其谱未见于世,今幸四川重庆梁平柏家宗亲遗存部份,便知一二也。
在清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年,由第十一代裔孙及全族宗贤把法宁公骨骸迁葬在罗浮徐田梅子坪安放银牌纪念(传说法宁公骨骸已失稽)称“梅花落地卧牛形”故墓碑书明为“创始祖”(三世祖)的由来。
综合以上浅谈分析比对,兴宁罗浮谢氏应于申伯七十四世遇春公称为一世祖为宜。法宁公是其孙辈三世祖,法宁公先到潮州,后迁兴宁花螺墩生卒,其实未到罗浮。传十多代后裔孙才把法宁公迁葬在罗浮安放银牌为记,为此,本认为遇春与弟逢春公统称为兴宁开基一世祖也,便于统一世辈尊称和下来排列字辈。
雍正戊申六年一七二八年与乾隆二十二年丁丑一七五七年相隔三十年。都由十二世(十四世为宜)裔孙家骏宗贤主持续修谨序。一七五七年家骏宗贤写谱序时年岁六十有五,一七二八年时才二十五岁,主持修谱。两篇时至今相距282年、253年。二OO九年一一六五三年=357年(陈对扬拜拟)。
兰亭书法教育培训学校是为肩负中国文化的传承而生!是一家权威性的书法教育培训学校。学校注册资金200万,位于上饶市信州区市中心广场顺其大厦14楼!
兰亭愿景:教育改变中国 书法走向世界!
兰亭使命: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写好中国字!
招生对象:幼儿、中小学生、大学生、成人 毛笔、硬笔书法随到随学 课时累计
地址:上饶市市中心五三路口顺其大厦14楼民政局旁
印刷术是怎样完善与传承下去的?
本文2023-10-22 13:48:5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7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