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朝末期的一些疑问,高分求解
我先说下长城这个东西,完了再回答楼主的问题。
明朝修长城本来是为了防御蒙古人的。
明初虽然收复了中原大地,推翻了元朝,但退回草原的蒙古人依然有统一的北元政权,战斗力依然可观。因此洪武、永乐两朝,明军节节进逼,灭了北元,打散了蒙古人。
但正所谓欲速则不达,永乐帝接连五次北伐,耗资过甚,而忽视了对北方卫所的建设,错误地让出了朵颜三卫,使后继者无力继续进攻。好在蒙古人内部也已经不够团结,明朝开始采取外交第一、军事第二的方针,同时加强长城的建设,转入守势。
等到隆庆和议之后,明朝跟蒙古的关系渐渐缓和,长城的建设和守备也就渐渐荒废和涣散了。
下面开始回答后金军是如何绕过长城的:
满清发迹之时,已经是万历三大征之后,明消耗巨大;而万历末年为了对付日本,再次实行海禁。一方面消耗过大,一方面来钱又慢。明朝的元气尚处于恢复之中,不复顶峰时的强大。尽管如此,一开始明朝对建奴的政策还是进攻。可是老是失败。钱又不够用,不能老进攻,于是改为守势。
守哪里呢?守辽西!
为啥不守长城?因为没必要。看看当时各方的势力图,可以发现明朝从中原通往辽东就只一条路,即辽西走廊。走廊的北面,是蒙古人,当时被明统称为蒙古左翼。简单说来,明、蒙古左翼、建奴就相当于三国鼎立。明是在跟建奴在打仗,不是跟蒙古打仗;蒙古事不关己,冷眼旁观。我们知道,这种情况下,蒙古必将成为双方拉拢的对象:讨好蒙古,即便拉不动,至少不要在背后捅刀子是吧?
然而一开始蒙古根本不看好建奴——人少、地僻,你拿什么跟大明玩?因此,蒙古是站在明这边的。
至于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这里就先不说了,因为我字也打累了,要先去吃饭。但是楼主应该可以看出,对建奴,明朝从一开始就根本就没有打算守长城。如果不是后来蒙古向后金靠拢,单靠辽西走廊的一系列壁垒(也就是楼主所说的“沿海边几个城”),是完全可以挡住建奴的。
补充:吃饭回来,终于通过了,还以为又被吞了。
发现自己虽然把东西都快写完了,但并没有把因果关系讲清楚。现在继续:
前面说了,蒙古不看好建奴,因此不会让女真人借道,所以明不用担心,只要守好辽西就行了。也正因为如此,明这边对长城的守备并没有得到过多的强化。
明这边,是打算先守住走廊,然后再图进取。这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建奴骑射天下无敌,明军在野战上占不到优势。只要守住,建奴顶多占完东北,比起中原来就是个穷乡僻野,就这么耗着,等自己元气恢复过来,看你建奴还如何玩得转?基于这种考虑,明倾全国之力,构筑了关(山海关)宁(远)锦(州)防线,牢牢控制住了辽西走廊。但是,这条防线的修筑,同时也掏空了明的国库。
于是乎,明朝没钱了,没钱就不能拉拢蒙古了!
在明朝大力加强防守的同时,后金正大力拉拢蒙古人。后金的政策,是典型的“萝卜加大棒”;而反观明朝,可能是天朝大国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一直不能跟蒙古人坦承相待,再加上后来明朝自己财政吃紧,无力拉拢蒙古人,最终只能跟蒙古渐行渐远。
失去了蒙古这块屏障,长城就暴露在了女真人的面前。前面已经说过,明朝中期以后,长城守备已经远不如前。而且当时财政已经吃紧,想要现补一没时间二没银子。因此,完蛋了,只能让后金军来去自如。这样一来,关宁防线几乎形同虚设,明朝灭亡也就成了时间问题。
这就是长城为什么能被一而再、再而三绕过去。大明皇帝和将领都不是白痴,他们已经尽力了。不可否认,女真人战略上更高一筹。
至于问题二,后金军队是走的什么路线,我看楼上的未央卫尉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就不多写了。
前几日看到一张明朝地图,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又是哪个明吹效仿常凯申在为大明朝地图开疆。 网络,作者不详 如果此图为真,大明东抵白令海峡,就差发现新大陆,西抵中亚,北接北冰洋,南拥马六甲海峡和印度洋出海口,我大明真是如日中天,天下无敌啊。 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台词 电视剧《江山风雨情》台词 出于好奇我随手搜了一下相关资料,忽然发现事情并非这么简单,这幅地图居然还有那么一点依据。 关于明代疆域的问题,微博上曾引发过一次历史爱好者的争(si)议(bi),我个人对此并不专业,无法为孰对孰错下定论,本文主要介绍一下明朝的这段少为人知的冷历史。 羁縻(jī mí) 这里需要引入一个概念,叫做羁縻,《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解释说:「 ”羁,马络头也;縻,牛蚓也”,引申为笼络控制。实行羁縻政策的地区名义上从属朝廷,实际由当地原住民首领自行统治。 羁縻统治模式从汉朝起,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建立,这一模式之所以这么有市场,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古代「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思想,四方蛮夷理应向我天朝上国称臣。 这一统治模式下,原住民地区政治结构保持不变,形式上臣服于中央朝廷,获得朝廷册封,实际上仍保持自治,甚至背地里厉兵秣马,随时准备杀进中原。因此,羁縻统治往往极不稳定,无法长期保持,加之中原农耕文明对无法耕作的「 ”蛮荒之地”不善经营,维持统治对中央朝廷实际上构成了经济负担。 洪武朝至永乐朝时期,明王朝的实力逐渐增强,在羁縻统治思想的指导下,王朝的统治者对周边民族的政权展开了收拢和册封,先后置朵甘都司、乌思藏都司、关西八卫、奴儿干都司、三宣六慰、交趾布政司、旧港宣慰司等机构。 朵甘都司、乌思藏都司 太长不看版:朵甘都司、乌思藏都司位于今 、青海、四川康区,朝廷册封当地 僧俗首领担任官员,明朝管辖该地区276年 朵甘都司是明朝在今 、四川康区,青海等地区设置的军事管辖区,乌思藏都司是明朝在今 除昌都地区以外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锡金、不丹的部分地区设置的军事管辖区,明朝沿用该地区原有行政机构,封授当地僧俗首领担任官员,受册封者定期朝贡,明朝则给予丰厚回赐。 朵甘都司、乌思藏都司辖区,图源:知乎ID 宁南左侯 明朝在这一地区的统治相比其他地区更为稳定,自1368年明朝建立至1644年李自成进京明朝灭亡,一直保持着对朵甘、乌斯藏地区的管辖,中央 与地方各部族的关系相对融洽。 关西八卫 太长不看版:关西八卫位于今新疆一带,朝廷册封当地蒙古贵族首领担任官员,共管辖100年左右 关西八卫指明代在嘉峪关以西,今新疆地区设置的八个卫所(军事管辖机构),即哈密卫、赤斤蒙古卫、安定卫、曲先卫、阿端卫、罕东卫、罕东左卫、沙州卫。八个卫所的首领皆为投降的蒙古贵族,各卫蒙古部族保持自治,明 派遣军队及文官协助各卫所驻防。 关西八卫地图,图源:WIKI 这一地区的统治并不稳定,政治及军事时常受到西域各部的骚扰,随着吐鲁番汗国的崛起和明朝国力的衰落,各卫所或投降或战败,最终于嘉靖三年(1524年),明朝军队全部撤回嘉峪关以内,彻底放弃了关西八卫。 奴儿干都司 太长不看版:奴儿干都司位于今外东北一带(俄罗斯远东地区),朝廷册封当地蒙古、女真贵族首领担任官员,共管辖25年左右 奴儿干都司为明朝前期管辖黑龙江口、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治所位于黑龙江下游东岸靠近入海口的奴儿干城(今俄罗斯尼古拉耶夫斯克特林)。受封者为元朝将军旧部,基本保持原有政治结构,主要官员初为派驻官员,后为当地部落领袖世袭,明 在此不予驻军。该机构于1409年建立,1434年废弃,共持续25年,统治期间,明朝廷代表亦失哈共十次前往奴儿干,并修寺立碑,今有永宁寺碑存于海参崴博物馆。 网络,图源不详,准确性不详 三宣六慰 太长不看版:三宣六慰位于今云南,缅甸,老挝,泰国一带,朝廷册封当地土司贵族首领担任官员,共管辖一百余年 三宣六慰中的三宣指南甸宣抚司、干崖宣抚司、陇川宣抚司,六慰是车里宣慰司、缅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孟养宣慰司、老挝宣慰司。是明朝在中国西南地区和中南半岛设置的管辖机构统称。其范围包括中国国内的云南西南地区,还有今缅甸、泰国北部和老挝的中部等地。 三宣六慰先后于洪武至永乐年间设置,最终于1446年正式形成三宣六慰的政治局面,以册封当地土司领主的形式实行管辖,明 在此地不驻兵。 网络,作者不详,准确性不详 1550年,缅甸东吁王朝莽应龙即位,逐步统一缅甸全境,不断进攻明属土司。至1566年吞并了八百、老挝和车里。万历初年,又攻占了木邦、蛮莫、陇川、孟养等司,至此「 ”三宣六慰”全部落入东吁手中。明朝出兵反击,收复了部分失地,并加强了边区的防守。除云南境内的车里外的六慰都已为东吁所有。 交趾布政司 太长不看版:交趾布政司位于今越南一带,明 管辖该地20年 越南陈朝受明朝册封,双方属于宗藩关系。但永乐年间,陈朝被权臣篡权,越南改为胡朝。明朝随即出兵于永乐五年(1407年)攻灭越南胡朝,之后应当地官吏要求,明朝在越南设置地方行政机构,称交趾布政司,推行与内地相同的管理方式,下设十五府、卅六州、两百余县,统制范围大致为现在越南北纬十七度以北地区。 图源:WIKI 交趾布政司建立后,当地起事不断,最终明朝军队战败于黎利建立的后黎朝,1427年,明军撤出越南,1428年废止交趾布政司建制,明朝共统治越南20年。 旧港宣慰司 太长不看版:额…这个还是看一下吧,比较荒诞 说:「 ”旧港宣慰司为明代行政建置,大明朝时期是中国领土一部分。 驻地位于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巨港,是大明当时驻西洋(永乐年间的称谓)最高行政机构,也是当时明朝领土最南端,首任旧港宣慰使为施进卿。 这个机构……我个人认为属实有点扯了,所以查了一下《明史》。 该词条配图,实为三佛齐国地图 主要记载旧港宣慰司的是《明史·第三百二十四卷》,这一卷的题目叫做《外国·五》,题目就写的很清楚了这是外国。 四年,旧港头目陈祖义遣子士良,道明遣从子观政并来朝。祖义,亦广东人,虽朝贡,而为盗海上,贡使往来者苦之。五年,郑和自西洋还,遣人招谕之。祖义诈降,潜谋邀劫。有施进者,告于和。祖义来袭被擒,献于朝,伏诛。时进卿适遣婿丘彦诚朝贡,命设旧港宣慰司,以进卿为使,锡诰印及冠带。自是,屡入贡。然进卿虽受朝命,犹服属爪哇,其地狭小,非故时三佛齐也。二十二年,进卿子济孙告父讣,乞嗣职,许之。洪熙元年遣使入贡,诉旧印为火毁,帝命重给。其后,朝贡渐稀。 其中提及这一机构的就只有这一段,大意是指郑和下西洋时顺便抓了个海盗,协助郑和的告密者有功,于是受封为旧港宣慰司。且有一句说明「 ”然进卿虽受朝命,犹服属爪哇”,说明该地当时实际属于爪哇国。这里我不得不佩服一下作者的YY能力了,有兴趣的朋友请移步:旧港宣慰司。 那么明朝极盛时期实际控制的疆域到底有多大呢,目前众说纷纭,我这里附上一张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地图吧。 图源:新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
参见:明太祖北征、明太祖第一次北征
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元惠宗弃大都(今北京)北逃后,一直滞留在近塞地区,并多次举兵南犯,以图复辟,均被明军击败。元朝残余势力虽由此日渐衰弱,但在北方近塞仍盘踞若干要地。明太祖朱元璋为彻底消灭元朝残余势力,统一漠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区),遂遣军北征 。
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初三日,命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浙江行省平章李文忠为左副将军,都督冯胜为右副将军,御史大夫邓愈为左副副将军,中山侯汤和为右副副将军率军往征沙漠。对于北征沙漠的战略方针,朱元璋根据元主滞留塞外之和林(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之哈尔和林),扩廓帖木儿驻兵定西(今属甘肃),不断南犯的情况,决定:“兵分为二路:一令大将军自潼关出西安捣定西,以取王保保(即扩廓帖木儿);一令左副将军出居庸关入沙漠以追元主,使其彼此自救,不暇应援。况元主远居沙漠,不意吾师之至,为孤豚之遇猛虎,取之必矣,事有一举而两得者,此是也。”并命大同指挥金朝兴、大同都督同知汪兴祖(张兴祖)等先期进攻山西、河北北部元军,以吸引元军注意力,策应主力作战。诸将受命而行 。
洪武三年(1370年)二月二十五日,金朝兴攻克东胜州(今内蒙古托克托)。三月二十三日,汪兴祖攻克武州(今山西五寨)、朔州(今山西朔县)。二十九日,徐达率师进抵定西。四月八日,大败元军于沈儿峪(在定西北),王保保逃往和林。五月初一日,徐达分遣邓愈招谕吐蕃,自率大军南向攻克略阳(今属陕西)、沔州(今陕西勉县)、兴元(今陕西汉中),二十三日,回军西安。李文忠部出居庸关以后,于五月初,经野狐岭连败元太尉蛮子、平章沙不丁朵耳只八刺于白海骆驼山,再败元平章上都罕于开平(今内蒙古多伦西北)。五月二十一日,进逼应昌(今内蒙古阿巴哈那尔旗辖境),大败元军,缴获甚众。李文忠在回师途中还攻克兴州(今河北滦平),降其兵民369万余人。至红罗山(今辽宁锦州境内)又降其居民六千余人。十月初六日,朱元璋命徐达、李文忠等班师回朝 。
明军此次北征,两路皆获大胜,元朝在近塞的残余势力遭到沉重的打击 。 参见:南征安南、明平交阯之战、安南、黎朝
自明朝成立以来,安南陈氏政权已趋衰微,一直内乱不断,早在洪武四年(1371年),安南国王陈日坚就被伯父陈叔明逼死,因惧怕明朝反对,陈叔明未敢纂位,乃立其弟陈瑞为国王,后陈瑞在入侵占城时败死,弟陈炜继立,此时陈朝政权已逐渐落入黎季犛的控制之中,他杀掉陈炜,改立陈日昆为王,建文元年(1399年),他又把陈日昆杀掉,建文二年(1400年),灭陈朝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大虞,自己也改姓胡,名一元,与其子汉苍共理朝政 。
永乐四年(1406年)一月,朱棣要陈天平“治任以行”,命使臣聂聪陪同,并命广西总兵、征南将军韩观派左副将军黄中、右副将军吕毅、大理寺卿薛品等人率官兵五千人护送。朱棣赐陈天平绮罗纱衣各二袭、钞一万贯、告诫他要宽仁待下,悉心防患,又封胡汉苍为顺化郡公,以示安抚。三月,陈天平进入安南境内,到达丘温,胡汉苍派陪臣黄晦卿等人前来迎接,还以牛酒犒劳护送的明军,卑辞云:“属有微疾,已约嘉林奉迓矣”。黄中等心存疑惑,派骑兵四出侦察,也未发现可疑之处,一路上都是迎接的安南百姓,明军过隘留、鸡陵,进至芹站,周围山道险峻加上大雨泥泞,队伍已不成列。突然,雨雾之中,安南军队伏兵四出,鼓噪之声,震动山谷,似有千军万马,将明军全部包围,一名安南将领隔涧遥呼道:“远夷不敢抗大国,犯王师,缘天平实疏远小人,非陈氏亲属,而敢肆其巧伪,以惑圣听,劳师旅,死有余责,今幸而杀之,以谢天子,吾王即当上表待罪,天兵远临,小国贫乏,不足以久淹从者”。
永乐五年(1407年)初,明军攻破升龙后,向胡朝的首都清化继续前进,胡氏皇子胡元澄领军退守黄江(在今越南河南省的一段红河),与胡季犛、胡汉苍会合。明将沐晟则进驻木凡江(在今越南河西省,与黄江相接)预备出击。农历二月,沐晟沿江两岸击败胡元澄军,追击至闷海口(在今越南南定省),因军中爆发疾疫,明军移师到咸子关立塞备战。农历三月,胡军集合水步大军七万,号称二十一万,与明军爆发咸子关之战。结果胡军溃败,大批兵士溺毙於该处河流,无数船只及军粮沉没,胡氏父子败逃,最终在农历五月十一日在奇罗海口(在今越南河静省奇英县)被明军俘获,胡朝灭亡,领土被明朝占领。据当时的统计,越南土地人口物产资料为:府州四十八、县一百六十八、户三百一十二万九千五百、象一百一十二、马四百二十、牛三万五千七百五十、船八千八百六十五。
胡朝亡后,明成祖在农历六月癸未朔(7月5日)下诏,声称这次军事行动是为了越南原本的陈氏王室著想,“期伐罪(指胡朝)以吊民,将兴灭而继绝”,并打算对“久染夷俗”的越人“设官兼治,教以中国礼法”,以达致“广施一视之仁,永乐太平之治”。明廷又以陈朝子孙被胡氏杀戮殆尽,无可继承,於是在越南设置交址都指挥使司、交址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及交址等处提刑按察使司等官署,将之直接管辖。
朱棣对胡氏父子十分宽容,只将他们二人及少数近臣关押,胡澄、胡芮等人皆获赦免,然而朱棣的安抚却没有使安南平静下来。永乐六年(1408年),张辅大军刚刚班师,以简定、邓悉、阮帅等人为代表的安南地方势力就起兵叛乱,攻击盘滩、咸子关,控扼三江府之交通,慈廉、威蛮、上洪、大堂、应平、石室等地安南民众纷纷响应,明朝驻军镇压不力,致使叛乱不断蔓延。简定起兵后,自称日南王,后为招揽人心,又立所谓陈氏后人陈季扩为大越皇帝,改元重光。陈季扩打着陈氏后人的招牌,得到安南人民支持。 参见:朝鲜王朝
高丽政权由于长期受蒙古人统治,其国王虽然蒙古化,但其国人和爱国大臣还是向往中国的先进文明。蒙古被明军赶走后,高丽王还是追随蒙古人,这激起广大高丽人民和爱国大臣的愤怒。于是李成桂在人民和爱国大臣的拥护下,推翻了高丽政权,建立了新政权,向明朝洪武皇帝朱元璋请命,并请求新国的国名。皇帝赐其国名为“朝鲜”。从此,朝鲜是中国的“不征之国”。
从未做过官,却被世人称为参军
传世名作《墨梅》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佳作,他的作者是元朝的大诗人王冕。
王冕是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王冕是官僚家庭之后,但是到王冕这一代只剩个农民身份了,但是他自幼好学,通过刻苦的努力,精通文史,而且自学绘画,尤其擅长梅花和荷花,因此名声在外。
王冕一生性情孤傲,同情劳苦大众,虽然满腹才华,却十分痛恨官场习气一生都不曾为官,但是,世人都称王冕是“王参军”,这是为什么呢?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在滁阳起兵,盘踞金陵称为吴王之后,有一年特地去寻访王冕。
初见之时,王冕并不认识朱元璋,朱元璋礼贤下士,并不妄自托大,自报家门,将自己的起兵历程详细介绍了一番,自称姓朱,盘踞金陵。王冕自然就知道了他的来意。朱元璋后说自己在江南一带早就听说了先生的大名,特此来拜见,此番前来,是想请教先生一个问题,浙人造反的时间已经很久,如今天下征战不断,怎样才能够收服民心。
王冕先是应承朱元璋说他高瞻远瞩,其实这个问题是不用自己来回答,其实也只是顺带奉承一下朱元璋而已。然后才对答说,如果能够以仁义去收服民众,施行仁政,那么无论什么地方的人都会自然臣服,更不用说一个小小的浙江了。但是如果仅仅只是希望用武力去收服民众的话,浙江的民众虽然军力不够,但是是不会失去道义臣服于你的。接着就举了盘踞浙江的方国珍的例子。
这一番话,朱元璋很是受用,连连称是,两人相谈甚欢,一直到傍晚。
后来朱元璋评定天下,坊间一直流传,朝廷出了文书,要王冕去做官,并且传言的人越来越多。再看王冕,见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越来越专制,文人读书做官也只是“八股取士”一条路,自感无趣,便收拾行囊,隐居山中,不再过问世事,直至去世。等到朝廷真的派人来征聘王冕的时候,早已是人去室空。
以上是野史中的一段摘录,虽然不可尽信,却也不可全然不信。
历代以来,关于王冕是否为官的争议一直很大,争论的正是王冕是否做过朱元璋的咨议参军这个论题。明朝及明朝以后很多名家都写作《王冕传》,也做了很多考究的事情,但是都说法不一。
然而,民众称呼王冕为“王参军”,或许并不在意王冕是否真的做过所谓的咨议参军,而是对他人格和品德的敬佩。
都说要不是因为“世界七大奇迹”这个说法提出来的时候,秦始皇还没有统一中国,中国的万里长城才没有被列入其中,所以后世许多人才把万里长城称作“世界第八大奇迹”。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观——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的建立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抵御外敌,在自己的领土封地的边境建立了城墙烽火台,以作示警,这就是万里长城最初的雏形。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期,秦始皇为了抵御匈奴来犯,动用了全国上下二十分之一的人口,近百万的劳动力,将先前各诸侯国的古长城连接起来并修缮,弄得民不聊生,还整出了一个“孟姜女哭倒长城”的历史传说。
到后来两千多年的王朝更迭传承,万里长城也一直在不断地修建中,修建时间的漫长,工程量巨大,人力资源的调配才成就了这个震憾古今中外,凝聚着中国古代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磅礴工程。到了明朝的时候,万里长城才算修建的差不多,我们今天所说的万里长城指的就是明朝时期最后完善的明长城。
明长城
根据史料记载,到了明朝时候,朝廷除了修缮原本长城的部分,更是修建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巩固了明王朝的军事防御力量。河北区域内的长城部分是明朝长城军事防御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这对北边的女真、蒙古等敌对势力的防御起到了强而有力的作用。
明长城的军事管理制度
在明朝初期的时候,长城的防御明确了都司卫所军事制度,同时部署了轮流差遣的边防镇守,加强了长城沿线的防御。到了明中后期的时候,明朝国力军事走向下坡路,边防防御日渐吃紧,镇守制取代了都司卫所制,成为了边境的重要防御力量。
明长城的排兵布阵
在朱元璋在位期间,明长城所设立的都司卫所制度以卫为大队单位,受都司统领指挥,设立卫指挥使等多个卫所岗位,而一个大卫的人数达5600人左右,而这五千多人的卫又分为五个千户所,千户所再分百户所,再依次部署人员职能,就跟现在的大中小队一个道理,直到后期,镇守制的总兵官代替了都司统领,成为了边境重镇的总指挥官。
长城重镇的建立
明朝在长城沿线设立了多队士兵进行日常的防御护卫,而要想把这么多士兵都能分配得当就必然在防御部署的部分安排稳妥。朱元璋一手创立起了大明王朝,最开始的帝都选址是在金陵,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南京,所以在南京的北部地区建立了宣府一镇,用于抵御长城之外的游牧民族的入侵。而到了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他决定迁都至北京,政治中心向北迁徙了,这时对于北方的防御就必须更为谨慎和加强,于是明朝又加设了蓟、昌、真保三镇,分别负责北部地区的外敌入侵和守卫身后帝都的防务。
明长城从鸭绿江到嘉峪关,延绵数万里,明朝朝廷就这数万里的长城分为了九个区域来划分,以便更好地治理管辖。到了中后期,又逐步加设了宁夏、甘肃、固原等七个重镇,到了嘉靖年间,明长城就已经完成了整个长城沿线的军事部署,也就是我们后来所熟知的“九边十一镇”,而全线布兵足有三十余万人,不过就是这样的军事规模,明朝还是没能做到全线驻兵,做不到,长城也没必要全线驻兵。
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
明长城的部署防御措施,使得明朝在外敌入侵这件事上保卫了边境两百多年的稳定太平,这一切的功劳都仰仗于这座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的建立。历朝历代共同修建的这座固若金汤的长城,用无数的历史告诉了我们它的重要性,这座长城抵御了无数外敌的入侵,避免了内陆中原的百姓受到外敌的侵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保卫了中华民族和文化没有被践灭在外来民族的铁蹄之下。
而万里长城的历史价值,远不止于因为它是一座经得起时间和战争考验的有效的军事防御工程,它更是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智慧力量,突显了中华民族的不朽精神和伟大气魄,告诉我们,无论历史的洪流如何凶猛,中国民族之所以能够置身其中,经历再多时间的洗礼,也依旧可以屹立于世界之林长达五千年之久,是有它的道理所在的!
藩卫的意思:1、屏障。 2、捍卫。 3、指诸侯。
引证解释:
1、屏障。
引自:
《后汉书·傅燮传》:“今凉州天下要衡,国家藩卫。”
明李贽《四勿说》:“无藩卫可守,无界量可限。”
清曾国藩《金陵湘军陆师昭忠祠记》:“金柱关者…… 芜湖之藩卫也。”
2、捍卫。
引自: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所以藩卫王室,左右厥世也。”
《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二年》:“今方镇强盛,宰相权轻,宜密树腹心於外以自藩卫。”
3、指诸侯。
引自:
《后汉书·章帝纪》“东后蕃卫,伯父伯兄” 唐李贤注:“诸侯为天子藩屏,故曰藩卫。”
《明史·肃王瑛传》:“非所以崇本支,厚藩卫也。”
清恽敬《西楚都彭城论》:“使三王者……终身为西楚藩卫,则朝贡徵发,何求而不可。”
字义分解:
藩:
(1)(名)篱笆:~篱。
(2)(名)屏障。
(3)(名)封建王朝的属国或属地:~邦。
卫:
(1)(动)本义:防护;保卫。
(2)(名)明代驻兵的地点;驻军人数比“所”多;后来只用于地名:威海~兵。
(3)(名)周朝国名;在今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一带。
(4)姓。
本文2023-08-05 00:33:5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