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上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2浏览:4收藏

顶上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经外奇穴名·顶上 21 定位 22 主治病症 23 刺灸法 3 经穴别名·顶上 31 百会穴的别名 32 出处 33 穴名解 34 特异性 35 所属部位 36 百会穴的定位 37 百会穴的取法 38 百会穴穴位解剖 381 层次解剖 382 穴区神经、血管 39 百会穴的功效与作用 310 百会穴主治病证 311 刺灸法 3111 刺法 3112 灸法 312 百会穴的配伍 313 文献摘要 314 百会穴研究进展 3141 对血压的调整作用 3142 退热作用 314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3144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3145 对痛阈的影响 3146 对胃分泌的影响 3147 对脑电图的调整作用 3148 治疗子宫脱垂 3149 治疗小儿脱肛 31410 治疗美尼尔综合征 31411 降低cGMP 31412 降低尿素氮含量 31413 对性激素的影响 31414 矫正胎位 4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顶上 1 拼音

dǐng shàng

2 经外奇穴名·顶上

顶上为经外奇穴名[1]。出《工人医生手册》。位于大腿远端伸侧,髌骨外缘直上,髌骨中线上4寸处[1]。左右计2穴[1]。主治膝关节痛,下肢瘫痪[1]。

21 定位

经外奇穴顶上位于大腿远端伸侧,髌骨外缘直上,髌骨中线上4寸处。左右计2穴[1]。

22 主治病症

经外奇穴顶上主治膝关节痛,下肢瘫痪[1]。

23 刺灸法

一般向下斜刺1~3寸[1]。

3 经穴别名·顶上

顶上为经穴别名,即百会[2]。见《脉经》。

穴位 百会 汉语拼音 Baihui 罗马拼音 Paihui 美国英译名 Hundred Meetings 各

号 中国 GV20 日本 20 法

国 莫兰特氏 VG19 富耶氏 IVG19 德国 LG19 英国 Gv20 美国 Go20

百会为经穴名( Bǎihuì GV20,DU20)[3][4]。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巅上(《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三阳五会(《针灸甲乙经》),三阳(《针灸大全》),五会(《针灸大全》),顶上(《脉经》),泥丸宫(《本事方》),天满(《针灸资生经》),维会(《针经标幽赋》)。属督脉[3]。百会是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3][5]。一说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交会穴[3]。百即百脉,会即交会,此穴在巅顶部,是足三阳、足厥阴和督脉等众多经脉交会之处,故名百会[3]。百会穴主治头面五官、神志及气虚下陷等疾患:如头风,头痛目眩,耳聋,耳鸣,目不能视,鼻塞,鼻衄,口噤不开,角弓反张,小儿惊痫,脱肛,泄泻,痔疾,头痛,头胀,昏厥,眩晕,癫狂,痫证,癔症,瘛疭,阴挺,痔疮,中风失语,健忘,不寐,颠顶痛,面赤,垂涎,中风不语,心烦,失眠,惊悸,久泻,痢疾,小儿夜啼,小儿急慢惊风,恶风寒,疝气,喘息,虚损,现代又用百会穴治疗中风昏迷,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胃下垂,子宫脱垂,高血压,低血压,神经性头痛,美尼尔综合症,老年性痴呆,内脏下垂,脑供血不足,休克,中风后偏瘫等。

31 百会穴的别名

巅上(《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三阳五会(《针灸甲乙经》),三阳(《针灸大全》),五会(《针灸大全》),顶上(《脉经》),泥丸宫(《本事方》),天满(《针灸资生经》),维会(《针经标幽赋》)。

32 出处

《针灸甲乙经》:百会,一名三阳五会,在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陷可容指,督脉足太阳之会。

33 穴名解

百即百脉,会即交会,此穴在巅顶部,是足三阳、足厥阴和督脉等众多经脉交会之处,故名百会[3]。

百,《说文》:“十十也”,乃众多之称。会,有会合之义。穴在人体至高正中之处,百脉百骸皆仰望朝会。《针灸大成》云:“犹天之极星居北。”手足三阳与督脉之会也,故曰头为诸阳之会。道藏云:“天脑者,一身之宗,百神之会”,故名“百会”。所谓“天”者,以其居人身之最上也。所谓百神者,有关全身之神识也。[6]

本穴曾名为昆仑。盖头为昆仑,以中国地势论,境内群山以昆仑为巅首,所有山脉河流,多由昆仑披沥而下,故本穴别名“昆仑”。因足太阳经足跟后方外侧,另有“昆仑”穴位,故本穴“昆仑”之名因之不传。[6]

34 特异性

百会是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3][5]。

一说百会为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督脉的交会穴[3]。

一说百会为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2]。

35 所属部位

头顶[7]

36 百会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百会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8]。

百会穴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5寸,约当两耳尖连线之中点处[5]。

百会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于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定穴。正坐取之[3]。

正坐位。百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百会穴在督脉的位置

百会穴在头顶部的位置

百会穴在头顶部的位置

百会穴在头顶部的位置

百会穴在头顶部的位置

37 百会穴的取法

百会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3]。或于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定穴[3]。正坐取之[3]。

正坐,于前、后发际连线中点向前1寸处取穴,或于头部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取穴[9]。

图出自《中国针灸学词典》

38 百会穴穴位解剖

百会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布有枕大神经,额神经的分支和左、右颞浅、动、静脉及枕动、静脉吻合网。

3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3]。

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10]。

382 穴区神经、血管

有滑车上神经和颞浅动脉分布[10]。

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左右颞浅动、静脉和左右枕动、静脉的吻合网[5]。

39 百会穴的功效与作用

百会穴具有熄风醒脑、升阳固脱的功效。

百会穴有醒神志、苏厥逆、平肝熄风、升阳固脱等作用[3]。

百会穴具有平肝熄风、醒神苏厥、升阳固脱的作用,故以治疗督脉病、神志病及气虚下陷证为主[2]。

百会穴又名三阳五会,手足少阳、足太阳三阳经,以及足厥阴经和督脉交会于此。本穴是治疗督脉病、神志病,以及肝阳上亢、肝风上扰和风热上攻引起的头部疾患的要穴。[2]

督脉为“阳脉之海”,百会穴又位于头顶部,可升提阳气,且督脉起于胞中,经 部贯脊上行,足厥阴经筋结于阴器,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理,以及《黄帝内经灵枢·终始》“病在下者高取之”的治疗原则,百会穴是治疗气虚下陷证的常用穴。[2]

百会穴有清头散风、开窍醒神、回阳固脱之功,主治头痛,眩晕,耳鸣,鼻塞,中风失语,癫狂,脱肛,阴挺。[6]

百会穴处人身最上,四围各穴罗布有序,大有百脉朝宗之势,犹地理学之世界屋脊,在人身则总摄阳经之汇也。后世以为治疗头部诸病之总穴。但以其地位至高,不免有如《易经》所云之乾元亢九之弊。故有时虽用泻法,而反升提。何则?因人身血气循环有压力亦有浮力。热邪与浮力结合,故有时降之不下也。故针家治头部诸病,多用此穴,兼取列缺、昆仑,以及其他下行之穴以佐之。俱用泻法,襄其下降之力,乃克有济,即上病下取之义也。有谓中医病理医理不切实际,盖以术者不明此理也,至若右病取左,左病取右,循其经也。寒因寒用,热因热用,顺其情也。用寒远寒,用热远热,避其势也。诸般大法,术者最须留意。[6]

310 百会穴主治病证

百会穴主治头面五官、神志及气虚下陷等疾患:如头风,头痛目眩,耳聋,耳鸣,目不能视,鼻塞,鼻衄,口噤不开,角弓反张,小儿惊痫,脱肛,泄泻,痔疾,头痛,头胀,昏厥,眩晕,癫狂,痫证,癔症,瘛疭,阴挺,痔疮,中风失语,健忘,不寐,颠顶痛,面赤,垂涎,中风不语,心烦,失眠,惊悸,久泻,痢疾,小儿夜啼,小儿急慢惊风,恶风寒,疝气,喘息,虚损,现代又用百会穴治疗中风昏迷,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胃下垂,子宫脱垂,高血压,低血压,神经性头痛,美尼尔综合症,老年性痴呆,内脏下垂,脑供血不足,休克,中风后偏瘫等。

百会穴主治头面五官、神志及气虚下陷等疾患:如头风、头痛目眩、耳聋、耳鸣、目不能视、鼻塞、鼻衄、口噤不开、角弓反张、小儿惊痫、脱肛、泄泻、痔疾等[3]。

百会穴主治头痛,昏厥,耳鸣,鼻塞,眩晕,癫狂,阴挺,脱肛,痔疮,中风失语等[5]。

百会穴主治头痛、眩晕、中风失语、癫狂、脱肛、泄泻、阴挺、健忘、不寐[10]。

百会穴主治颠顶痛,眩晕,耳聋,鼻塞,目不能视,鼻衄,面赤,垂涎,中风不语,口噤不开;癫狂,痫证,癔症,瘛疭,心烦,失眠,惊悸,健忘;脱肛,阴挺;久泻,痢疾,痔疾;小儿夜啼,小儿急慢惊风;恶风寒,疝气[9]。

现代多用百会穴治疗中风昏迷、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胃下垂、子宫脱垂、高血压、低血压等[3]。

治眩晕,健忘,头痛,头胀,脱肛,角弓反张,泄泻,阴挺,喘息,虚损,癫狂,痫症,癔病。高血压,神经性头痛,美尼尔综合症,老年性痴呆,内脏下垂,精神分裂症,脑供血不足,休克,中风后偏瘫、不语。

311 刺灸法 3111 刺法

一般沿皮刺03~05寸[5][3]。

平刺05~08寸[9][10],局部酸胀[9],可扩散至头顶部[9][9]。

注意:若小儿囟门不合及脑积水患者慎用[3]。

百会位于颅顶矢状缝之间,对5岁以下小儿和顶骨愈合不好的小儿不应针刺本穴,对于脑积水的患儿更应注意[9]。

3112 灸法

可灸[3][10]。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5]。

可灸,强身保健可隔姜灸3~5壮,或温灸至局部有温热舒适感为度[9]。

312 百会穴的配伍

百会穴配印堂、太阳、合谷治头痛[3]。

百会穴配神门、四神聪治失眠[3]。

百会穴配中脘、天枢(左侧)、气海、足三里治胃下垂[3]。

百会配脑空、天柱,有疏散风邪的作用,主治头风,眼花。

百会配胃俞、长强,有通调督脉,益气固脱的作用,主治脱肛,痔漏。

百会配脾俞,有补脾健胃,温中止泻的作用,主治久泻滑脱下陷。

百会配水沟,有醒神开窍的作用,主治喜哭不休。

百会配水沟、十宣、足三里、内关、涌泉,治昏厥[9]。

百会配中脘、气海、足三里,治中气不足[9]。

百会配二白、精宫、长强,治脱肛、久痔[9]。

百会配内关、水沟,治休克[9]。

百会配后顶、合谷,治头项俱痛[9]。

313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督脉、足太阳之会。

《针灸甲乙经》:顶上痛,风头重,目如脱,不可左右顾,百会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小儿脱肛久不瘥,风痫,中风,角弓反张,或多哭言语不择,发即无时,盛则吐沫,心烦惊悸健忘,痎疟,耳鸣,耳聋,鼻塞,不闻香臭。

《针灸大成》:主头风中风,言语謇涩,口噤不开,偏风半身不遂,心烦闷,惊悸,健忘,忘前失后,心神恍惚,无心力,痃疟,脱肛,风痫,青风,心风,角弓反张,羊鸣多哭,语言不择,发时即死,吐沫,汗出而呕,饮酒面赤,脑重鼻塞,头痛目眩,食无味,百病皆治。

《圣济总录》:凡灸头顶,不得过七壮,缘头顶皮薄,灸不宜多。

《太平圣惠方》:若频灸,恐拔气上,令人眼暗。

《普济》:北人始生子,则灸此穴,盖防他日惊风也。

《类经图翼》:若灸至百壮,停三五日后绕四畔,用三棱针出血,以井花水淋之,令气宣通,否则恐火气上壅,令人目暗。

《胜玉歌》:头痛眩晕百会好。

《杂病歌》:乃若脱肛治百会,灸至七壮是尾穷,此疾须用治三穴,随年壮兮灸脐中。

《玉龙歌》: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

314 百会穴研究进展 3141 对血压的调整作用

研究发现百会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艾灸百会后,收缩压平均下降139 mmHg,舒张压平均下降103 mmHg,降压作用良好,而对失血性休克的动物则有升压作用,如血压下降20~30 mmHg,稳定后,针“百会”30 min,血压即可上升,大部分上升超过35 mmHg。[9]

灸犬“百会”,对实验性休克有明显的升压作用[3]。

3142 退热作用

如给家兔注射牛奶后,针刺“百会”( 5min,间隔10~15 min再刺,连续操作1~3h),对开始发热者有抑制效应,对发热已达高峰者有迅速降温作用。[9]

针刺发热家兔百会穴,有明显退热作用。如果封闭该穴,却无退热作用。

314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动物实验表明,艾灸“百会”、“肾俞”可升高白细胞、血清补体含量和血清免疫球蛋白,艾灸前后差异显著(P<001)。针刺常态家兔“百会”,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针刺补泻对家兔血浆cAMP、cGMP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二者含量呈明显双向改变,cAMP尤为显著,主要呈负性影响,cGMP主要呈正性影响,cAMP/cGMP亦朝负向波动,泻法略大于补法。[9]

3144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观察320例患者针刺百会前后血液流变学情况,分别于针刺前、后30 d测定红细胞比容、血液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方程K值等五项指数。结果:针刺后,除红细胞沉降率外,其余指数均显著下降,与针前比较P值分别小于001与005。说明针刺百会有明显改善细胞结聚和血液黏度的作用。[9]

3145 对痛阈的影响

用百会透曲鬓和前顶透悬颅的方法,观察偏瘫患者的痛阈改变。结果:患侧和健侧上下肢痛阈均下降。患侧上下肢的痛阈从针后5 min已明显下降,一直延续到40 min以后;健侧上下肢从针后5 min开始也有下降,20 min时较明显,到40 min时则有回升,各测定时间点痛阈均没有患侧变化大。[9]

3146 对胃分泌的影响

用重手法针刺巴氏小胃狗、海氏小胃狗的“百会”,对肉粉、组胺引起的胃液分泌有一定抑制作用[9]。

3147 对脑电图的调整作用

针刺癫痫大发作病人百会,可使紊乱的脑电活动节律趋向规则或使电位降低,即对患者脑电图有调整作用[3]。

3148 治疗子宫脱垂

隔附子片灸3~4壮,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3149 治疗小儿脱肛

配长强,先温和灸5分钟后,再行雀啄灸15分钟,每日1次,7次为1疗程即可。

31410 治疗美尼尔综合征

取百会,行艾炷无瘢痕灸,以感到有热力从头皮渗入脑内为度。

31411 降低cGMP

针刺百会穴,不论是补法组或泻法组,均能使多数患者明显增高的cGMP下降,并趋于正常。

31412 降低尿素氮含量

对实验性糖尿病动物,艾灸百会可降低尿素氮含量[6]。

31413 对性激素的影响

以放免分析技术观察针刺百会穴对健康育龄妇女卵泡早期血浆中雌二醇、孕酮和睾酮含量的影响结果提示,在双向性影响基础上,主要倾向是孕酮和睾酮明显升高,雌二醇偏高。[6]

31414 矫正胎位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梁丘的别名 5 出处 6 特异性 7 穴名解 8 所属部位 9 梁丘穴的定位 10 取法 11 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梁丘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主治病症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配伍 16 特效 17 文献摘要 18 研究进展 181 治疗急性胃痛 182 治疗急性腹泻 183 对胃电波有调整作用 1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梁丘 1 拼音

liáng qiū

2 英文参考

Liángqīu ST34 [中国针灸学词典]

liángqiū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3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T3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梁丘 汉语拼音 Liangqiu 罗马拼音 Liangchiu 美国英译名 Beam Mound 各

号 中国 ST34 日本 34 法

国 莫兰特氏 E34 富耶氏 德国 M34 英国 S34 美国 St34

梁丘为经穴名(Liángqīu ST34)[1]。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1]。梁丘是足阳明胃经的郄穴[1]。梁指堰堤,丘即土丘,此将髀骨喻为堰堤,膝上隆起肌肉比作土丘,穴在这堰堤上边的小丘之中,故名梁丘[1]。主治胃痛,胃脘疼痛,急性胃炎,胃痉挛,急性胃痛,肠鸣泄泻,腹泻,膝关节肿痛,伸屈不利,乳痈,乳腺炎,膝脚腰疼痛,冷痹不仁,鹤膝风,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膝胫痹痛,下肢不遂,膝肿痛,不可屈伸,痛经,风湿性关节炎,髌上滑囊炎,髌骨软化症,膝关节病变等。临床多用梁丘穴治疗因胃肠功能障碍而导致的疼痛性疾病。

4 梁丘的别名

跨骨(《中华针灸学》),鹤顶[2]。

5 出处

《针灸甲乙经》:梁丘,足阳明郄,在膝上二寸。

6 特异性

梁丘是足阳明经胃经的郄穴。

7 穴名解

梁指堰堤,丘即土丘,此将髀骨喻为堰堤,膝上隆起肌肉比作土丘,穴在这堰堤上边的小丘之中,故名梁丘[1]。

梁,有屋梁、车梁之义。丘,丘陵,陵起为丘。本穴在膝上筋肉隙中,阴市下1寸许,两筋间,屈膝取之。骨亘如梁,筋犹小丘,穴在髌上,因名“梁丘”。[2]

8 所属部位

大腿[3]

9 梁丘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屈膝,梁丘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足阳明胃经的郄穴[4][5]。

梁丘位于股前区,髌底上2寸,股外侧肌与股直肌肌腱之间,正坐屈膝取穴或仰卧取穴[1]。

梁丘位于大腿前外侧,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连线上,距髌底外侧端2寸处[6]。

另说梁丘在膝上三寸(《备急千金要方》);在膝盖骨上尽处陷中(《循经考穴编》广注)[6]。

梁丘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梁丘穴的位置

梁丘穴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梁丘穴的位置(肌肉)

梁丘穴的位置(骨骼、血管)

10 取法

正坐屈膝位,在膝髌上外缘上2寸凹陷处,当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之连线上取穴。

梁丘位于股前区,髌底上2寸,股外侧肌与股直肌肌腱之间。正坐屈膝取穴或仰卧取穴[1]。

正坐屈膝或仰卧位,在膝盖外上缘直上2寸处取穴;或令大腿肌肉绷紧,显现股直肌肌腱与股外侧肌,于两肌之间,阴市下1寸处取穴[7]。

快速取穴:坐位,下肢用力蹬直,髌骨外上缘上方凹陷正中处即是[8]。

11 穴位解剖

梁丘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股外侧肌。血管、神经分布同阴市(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股前皮神经及股外侧皮神经分布处。)。皮肤由股外侧皮神经和股神经前皮支双重分布。(参看阴市穴)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股直肌腱与股外侧肌之间→股中间肌的外侧[1]。

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股外侧肌[5]。

112 穴区神经、血管

同伏兔穴[5]。

布有股前皮神经及股外侧皮神经,并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通过[6]。

12 梁丘穴的功效与作用

梁丘有调胃降逆、祛风化湿的作用[1]。

梁丘有理气和胃,通经活络的作用。

梁丘穴是足阳明胃经之郄穴,是本经气血深聚的部位,有疏肝和胃、通经活络作用,善治急性胃痛[7][2]。

足阳明经筋结于膝,膝关节为下肢运动之枢纽,故本穴可治膝痛和下肢不遂[7]。

乳痈多由胃经积热,郁于 所致,阳明经脉经过 ,郄穴又为经脉气血深聚之部位,故本穴有通经止痛之功,并能降胃火、散结滞,而善治乳痈[7]。

梁丘近于膝关节,故治膝关节痛,使之屈伸[2]。

梁丘与足三里都是治疗胃病的常用穴,梁丘穴擅长治疗胃酸过多,足三里长于治疗胃酸缺乏[7]。

“阴经郄穴多治血,阳经郄穴多治痛”,所以临床多用梁丘穴治疗因胃肠功能障碍而导致的疼痛性疾病[7]。

13 主治病症

梁丘穴主治胃痛,胃脘疼痛,急性胃炎,胃痉挛,急性胃痛,肠鸣泄泻,腹泻,膝关节肿痛,伸屈不利,乳痈,乳腺炎,膝脚腰疼痛,冷痹不仁,鹤膝风,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膝胫痹痛,下肢不遂,膝肿痛,不可屈伸,痛经,风湿性关节炎,髌上滑囊炎,髌骨软化症,膝关节病变等。

梁丘穴主治胃痛、膝关节肿痛、伸屈不利、乳痈[5]。

梁丘主治脾胃、股膝等疾患:如胃脘疼痛、肠鸣泄泻、膝脚腰疼痛、冷痹不仁、鹤膝风、乳痈等[1]。

现又多用梁丘治疗急性胃炎、乳腺炎、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等[1]。

梁丘主治膝胫痹痛,鹤膝风,胃痛,乳痈等[6]。

梁丘穴主治急性胃痛,腹泻;乳痈,下肢不遂,膝肿痛,不可屈伸,冷痹不仁[7]。

消化系统疾病:胃痉挛,胃炎,腹泄;

妇产科系统疾病:乳腺炎,痛经;

运动系统疾病:风湿性关节炎,髌上滑囊炎,髌骨软化症,膝关节病变。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直刺1~15寸[5][7],局部有酸胀感[7],扩散至膝关节[7]。

一般直刺08~12寸[1]。

直刺05~1寸[6]。

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扩散至膝关节。

注意:不能 过强,以免损伤肌肉、筋膜。

142 灸法

可灸[1][5]。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6]。

艾炷灸或温针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

15 配伍

梁丘配曲泉、膝阳关,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筋挛,膝关节不得屈伸。

梁丘配中脘、内关、足三里,治急性胃痛[7]。

梁丘配犊鼻、阳陵泉、膝阳关、阴陵泉,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膝关节痛。

梁丘配犊鼻、阳陵泉、膝阳关,治膝关节痛[7]。

梁丘配中脘、内关、公孙,治胃溃疡[7]。

16 特效

梁丘治疗急性病效果好。如急性胃炎、肠胃炎引发的突然 痛,或者突然膝盖痛时,赶紧揉一下梁丘,就会马上缓解。[8]

17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大惊,乳痛,梁丘主之。胫苕苕痹,膝不能屈伸,不可以行,梁丘主之。

《针灸大成》:主膝脚腰痛,冷痹不仁,跪难屈伸,足寒,大惊,乳肿痛。

《太平圣惠方》:冷痹膝痛。

18 研究进展 181 治疗急性胃痛

有报道以梁丘为主穴,病邪犯胃加内关、公孙,肝气郁结加太冲,胃热盛加内庭,治疗急性胃痛。对急性胃脘痛患者针刺梁丘观察胃电图的表现,发现针刺梁丘后,可使治疗前较低的胃电波波幅升高(P<001),甚至有恢复到正常胃电波的趋向。针刺梁丘对胃酸分泌有抑制作用。

梁丘配胃俞、针刺得气后,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留针25分钟,留针期间间隔捻转,经治73例,镇痛起效时间快,平均7~分钟,疼痛减轻或消失约12~15分钟。

182 治疗急性腹泻

取左侧梁丘,将艾绒做成麦粒大小的艾炷,直接置于腧穴上,每壮灸至患者感觉发热时拿掉,每次7~9壮,每日1次,可治疗急性腹泻。

183 对胃电波有调整作用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出处 5 穴名解 6 所属部位 7 不容穴的定位 8 取法 9 穴位解剖 91 层次解剖 92 穴区神经、血管 10 不容穴的功效与作用 11 主治病症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122 灸法 13 配伍 14 特效 15 研究进展 16 文献摘要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不容 1 拼音

bú róng

2 英文参考

Bùróng ST19 [中国针灸学词典]

bùró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19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T19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不容 汉语拼音 Burong 罗马拼音 Pujung 美国英译名 No Containment 各

号 中国 ST19 日本 19 法

国 莫兰特氏 E19 富耶氏 E19 德国 M19 英国 S19 美国 St19

不容为经穴名(Bùróng ST19)[1]。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1]。不即不可,容即容纳,穴平脐上6寸,胃纳水谷达此高度,则不可再纳,故名不容[1]。主治呕吐,胃痛,腹胀,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呕吐,嗳酸,不嗜食,口干,肠鸣,腹痛,胸背相引痛,咳嗽,肋下痛,痃癖,胃炎,胃扩张,胃下垂,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胀腹满,呕吐不食,不能纳受水谷,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胆绞痛,纳呆,噫酸,痞癖,心痛,引胸背痛,气喘,哮喘,肋间神经痛,肩臂部诸肌痉挛或萎缩等。

4 出处

《针灸甲乙经》:不容,在幽门旁各一寸五分,去任脉二寸。

5 穴名解

不即不可,容即容纳,穴平脐上6寸,胃纳水谷达此高度,则不可再纳,故名不容[1]。

不,乃非义。容,容纳,包容。穴属胃经,位当胃脘处。水谷至此已满,再不能容纳食物,因名不容。[2]

6 所属部位

上腹[3]

7 不容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不容在上腹部,当脐中上6寸,距前正中线2寸[4][5]。

不容位于上腹部,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仰卧取之[1]。

不容位于腹部,当脐上6寸,旁开2寸处(《针灸甲乙经》又云“去任脉三寸”)[6]。

一说不容在上管两旁各1寸《太平圣惠方》)[6]。

不容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不容穴的位置

不容穴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不容穴的位置(肌肉)

不容穴的位置(骨骼、内脏)

8 取法

不容位于上腹部,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仰卧取之[1]。

仰卧位,当胸剑联合至脐中连线的上1/4与下3/4交点处,旁开中线2寸处取穴[7]。

仰卧位,在脐上6寸,巨阙穴(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

快速取穴:仰卧,先取中脘穴(在上腹部,肚脐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再取中脘与胸剑联合的中点作水平线,再取锁骨中线与前正中线之间的中点作垂直线,其交叉点按压有酸胀感处即是[8]。

9 穴位解剖

不容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及腹直肌、第7肋间结构、胸横肌。有第七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分布著第七肋间神经分支。皮肤由第6、7、8肋间神经前皮支分布。针由皮下经胸大肌表面的胸肌筋膜,进入腹直肌,该肌由第5至12肋间神经支配。肋间内肌及其间的血管神经达胸横肌。若再深进,经胸内筋膜和胸膜腔、穿膈肌,右侧达肝脏,左侧达胃。前者为实质性器官,分泌有胆汁,器官内有丰富的血管丛。后者为中空器官,其内容物可随针路外溢。

9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赢肌[1]。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壁[5]。

9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胸腹壁静脉分布;深层有肋阅神经、动脉和腹壁上动脉分布[5]。

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分支,第七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分支[6]。

10 不容穴的功效与作用

不容有调中和胃,理气止痛的作用。

不容有和胃降逆的作用[1]。

11 主治病症

不容主治呕吐,胃痛,腹胀,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呕吐,嗳酸,不嗜食,口干,肠鸣,腹痛,胸背相引痛,咳嗽,肋下痛,痃癖,胃炎,胃扩张,胃下垂,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胀腹满,呕吐不食,不能纳受水谷,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胆绞痛,纳呆,噫酸,痞癖,心痛,引胸背痛,气喘,哮喘,肋间神经痛,肩臂部诸肌痉挛或萎缩等。

不容主治呕吐、胃痛、腹胀、食欲不振[5]。

不容主治胸、腹部等疾患:如脘腹胀满、呕吐、嗳酸、不嗜食、口干、肠鸣腹痛、胸背相引痛、咳嗽、肋下痛、痃癖等[1]。

现代多用不容治疗胃炎、胃扩张、胃下垂、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胆绞痛等[1]。

不容主治胃痛,腹胀,呕吐,纳呆,噫酸;以及急、慢性胃炎,胃下垂,消化性溃疡,胆绞痛等[6]。

不容穴主治胃胀腹满、呕吐不食、不能纳受水谷,《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有:“治腹满、痞癖、不欲食、呕吐。”[2]

不容穴主治心痛,引胸背痛;咳嗽,气喘[7]。

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扩张,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腹痛;

呼吸系统疾病:咳嗽,哮喘;

其它:肋间神经痛,肩臂部诸肌痉挛或萎缩。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一般直刺05~10寸[1][6]。

直刺05~08寸[5][7],局部酸胀[7]。

对于某些肋弓角较狭小的人,此穴下可能正当肋骨,可采用斜刺的方[7]法。

注意:不宜深刺,防止刺伤肝、胃。

122 灸法

艾炷灸5~7壮,或艾卷灸10~15分钟[1]。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6]。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13 配伍

不容配中脘、公孙,有行气和胃止痛的作用,治胃炎[7]、胃溃疡[7]、胃痛、腹胀。

不容配足三里、内关、公孙、中脘,治胃痛、腹胀[7]。

不容配期门,有疏肝理气和胃的作用,主治心痛,喜噫酸。

14 特效

用右食指指腹按压不容,每次3~5分钟,以有酸痛感为宜,对呕吐、胃痛和腹胀均有较好疗效[8]。

15 研究进展

针刺不容穴对奥狄氏括约肌具有明显解痉作用,能促使胆总管收缩[1]。

针刺不容穴可使肿大的肝、脾直径均有不同程度地回缩,且可使窦性和室上性心动过速即刻减慢[1]。

16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呕血,肩息,胁下痛,口干,心痛与背相引不可咳,咳则肾痛,不容主之。

《金针秘传》:治腹满痃癖,不嗜食,腹虚鸣,呕吐,胸背相引痛,喘咳口干,痰癖,胁下痛,疝瘕。

顶上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经外奇穴名·顶上 21 定位 22 主治病症 23 刺灸法 3 经穴别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