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茶文化非常盛行,那“以茶代酒”是怎么来的?
经常听到有人说自己“以茶代酒”,是不想喝酒又盛情难却时用茶来代替酒,这是不胜酒力者所行的礼节。那么这句话是怎么产生的呢?其实,以茶代酒的行为自古有之,来源于一个很有意思的典故。据《三国志》记载:吴国君主孙皓“密赐茶荼以代酒”,为“以茶代酒”之典故。
据说当时吴国的君主孙皓很喜欢喝酒,经常摆酒设宴,要群臣作陪。但是他的酒宴有一个很奇怪的规定是,不管大臣们会不会喝酒,酒量好不好,只要是孙浩规定的7升酒就一定要喝完。可是群臣里有个叫韦耀的酒量是最差的,往往只有三升。当时孙浩念旧情,所以比较照顾他,据说在韦曜喝不动时,便派人偷偷把酒换成了茶,因此就有了“以茶代酒”这一说法。
不过从现代意义上来说,现在的“以茶代酒”不止一个意思。古代都是只不胜酒力的人需要以茶代酒,可是随着社会的变化,很多东西也会随着改变,现在看来,以茶代酒延伸了很多种意思,当一些人不能喝酒的时候会以茶代酒,当某个场合没有酒的时候也会说以茶代酒等等,所以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时至今日茶文化还一直延续下来,而且还深受喜爱,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现在茶文化不仅深入到人们物质生活的各个层面,还深入到人类精神世界中,渗入到文学、哲学、宗教、美学、历史、考古、艺术、民俗、交通等各领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华民族是礼义之邦饮茶文化底蕴浓厚,素有“以茶代酒”的习俗,每逢宴饮,不善饮酒或不胜酒力者,往往会端起茶,道一句“以茶代酒”,以尽礼数。下面是以茶代酒的典故,欢迎阅读!
在酒场上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冠冕堂皇的一句话:”以茶代酒”。不喝酒的人,既推托了酒,又表现得雅,还不失为礼。这个成语来自三国东吴的末代国王孙皓。
孙权死后,传位于子孙亮,后宫廷政变,孙亮之兄孙休上了台。孙休临终时,遗诏自己的儿子做接班人,让丞相濮阳兴和左将军张布“顾命”,辅佐幼主。”你办事,我放心”。
哪知尸骨未寒,这二位却没有”按既定方针办”,嫌孙休儿子太小,改立了23岁的“长君”孙皓,他是孙休的侄子,废太子孙和的儿子。
孙皓不知感恩戴德,上台不到3个月就要了这两个“顾命”的命,因为,他听说这二位见他性情粗暴又好酒色,流露出了一些后悔立他为君的意思。
其实一点不错,这孙皓就是一个好酒之徒,经常摆酒设宴,群臣作陪。他的酒宴,一整就是一天,而且有一个规矩:每个人以七升为限,不管你会不会喝,不管你能不能喝,甚至不管这酒是不是进了肚子,七升酒是必须见底的。
如果按照现在的度量衡,一升酒有二斤,那就是14斤了,白水也会喝爆肚皮的。可是陈寿的《三国志》是这麽记载的,这里照抄无误。
群臣中有一个人叫韦曜,酒量只有二升,真难为他了。就算他的嘴是个大漏勺,也漏不掉这麽多啊。孙皓是个暴君,说一不二,动辄杀人,但是对韦曜却格外照顾,看着他喝不动了,就告诉人悄悄给他换上茶,韦曜心领神会,故意高举酒杯,”干了干了!”咋呼一气,其实是心里偷着乐。。
这韦曜是何人?他原来是孙皓的父亲南阳王孙和的老师,也就是太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以地位相当特殊。而且当时韦曜正奉命写孙河的回忆录,孙皓还指望着他在里面美言自己几句呢,当然也不想看他一个人喝不下酒搅了大家的兴,就偷偷使出这”以茶代酒”的一招。
可是这韦曜有点不识相,登鼻子上脸,得便宜卖乖,竟要批评孙皓,说他在酒席上总是”令侍臣嘲谑公卿,以为笑乐”,这样“外相毁伤,内长尤恨”。回忆录里还胆敢揭露一些孙皓见不得人的丑事。孙皓终于被惹火了,公元273年,把韦曜投入大狱,不久杀了头。
这样一个暴虐的君主,当然不能治好国。280年,吴国为西晋所灭,孙皓也做了俘虏,被遣送到了洛阳,受封的爵位是“归命侯”,比早先被俘的'蜀王阿斗的爵位”安乐公”还要低!这个残暴无能的家伙苟延残喘了四年,病故洛阳,时年42岁。
孙皓可以说是以酒误国,遗臭万年了,没想到还留下了一个”以茶代酒”的典故。不过,在酒场上找替代物,算不上什麽登大雅之堂的事。不会喝的,请学;不能喝的,请练;不想喝的,请走。如果你非要”以茶代酒”,我劝你学学蒋公介石,把茶倒掉,”以水代茶”。
自古以来就有喝酒的习惯了,尤其是朋友聚餐酒是绝对不能少的,也有“小酒怡情,大酒伤身”的说法,尤其是一代诗仙李白,很多千古诗句都是在喝酒开心后写的,但是后面突然有了以酒代茶的说法,这其实是和孙皓的故事有关,我们来具体看看。
首先其实现在大家出去聚餐,不能喝酒就和茶水或者饮料啥的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毕竟好友之间聚会最重要的就是交谈,喝酒啥的也就是氛围而已不是最重要的,喝饮料啥的也都可以啊,很正常的事,而最早其实是公元252年,吴太祖孙权病死,最后被孙皓当为君王,后面其实一开始孙皓当君王还是很好的,抚恤民情、开仓赈贫,百姓的生活还是很不错的,但是这只是开始,后面过好了君王的生活,就开始贪图享乐,什么都不管,百姓的生活真的是民不聊生啊。
而当时的孙皓很喜欢喝酒,经常就要一堆大臣啥的陪自己喝酒,而且还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每人以7升为限,用今天的单位来换算也就是差不多10多斤了,真的是很恐怖啊,估计小编当晚就喝到吐血啊,但是古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啊,所以当时大家都得喝。
后面韦曜这个人本来是孙皓的父亲南阳王孙和的老师,身份很特殊,所以呢孙皓对韦曜很晒照顾,毕竟古代对于师傅是很有讲究的,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道德在古代是特别重视的,所以那次喝酒韦曜也在,而孙皓知道这个老师的酒量最多也就两升,完全不行,于是就在杯里暗中换上清茶,也算是有心了,韦曜也心领神会,故意高举酒杯,自此呢也就有了以茶代酒的说法了。
他出自三国中孙皓的此茶代酒。
历史上有记载的茶事掌故实在是太多了,三国志中的"以茶代酒";晋人陆纳为教训其侄不节俭而打他四十大板;王安石泡茶验水,识破苏东坡取水地点上的破绽;明太祖朱元璋将私贩茶叶的女婿斩首示众;清高宗乾隆皇帝以银斗量水评等级,并创造了以水洗水之法。这些历史故事,有的耐人寻味,有的读来新奇。凡此种种,不失为增长知识,引以为戒的读物。
据《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载:吴国的第四代国君孙皓,嗜好饮酒,每次设宴,来客至少饮酒七升。但是他对博学多闻而酒量不大的朝臣韦曜甚为器重,常常破例。每当韦曜难以下台时,他便"密赐茶荈以代酒"。
这是"以茶代酒"的最早记载。
将茶和酒相提并论的,是三国时期。
中国在神农黄帝时便有了酒,据《抱朴子》载,“黄帝造酒泉法,以曲米和成丹药”。 与酒相比,传说中茶的出现几乎与之是一样的早,也是神农时代就被发现的。《神农本草》载,“神农尝百草以疗疾,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荼与茶通,是唐显庆年间苏恭、长孙无忌等人详注《唐本草》定荼为茶以前茶的异体字。
而茶与酒最早发生关联,是在三国时期。据《三国志·吴书·韦曜传》,“曜……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茶荈以当酒”,出现了以“茶荈当酒”。韦曜传中是以茶当酒,三国时《秦子》一书中还有“饮而不醉,无味如茶”语,便是用茶来比饮酒情况的。此后西晋郭义恭的《广志》中还有“茱萸檄子之属,膏煎之,或以茱萸煮脯胃汁,谓之曰茶,有赤色者,亦和米膏煎之,曰‘无酒茶’”的记述,指用茶制成无酒精的酒,也是用茶代酒。
由于在很久以前,酒便在作为礼的载体的同时成为整个社会上下各阶层的普遍的饮品,因而当茶作为饮料与酒发生关系时,茶被人们看成是酒的对等物或替代物,讲茶论酒时常以双方互相作比。而且,人们很快就客观地看到了茶与酒的特质与区别,发现了它们在生活中各具不同的品质与功用:“驱愁知酒力,破睡见茶功”,“摘花浸酒春愁尽,烧竹煎茶夜卧迟”,即酒与人消愁,茶给人解闷,它们分别给以处在不同精神状态中的人以不同的安慰。
古代茶文化非常盛行,那“以茶代酒”是怎么来的?
本文2023-10-22 14:59:3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8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