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象皮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滑石粉炒象皮的炮制方法 4 滑石粉炒象皮的性状 5 象皮的性味归经 6 象皮的功效与主治 7 滑石粉炒象皮的炮制作用 8 滑石粉炒象皮的贮存方法 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制象皮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滑石粉炒象皮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滑石粉炒象皮 已经自动替换为 制象皮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拼音
zhì xiàng pí
2 概述制象皮为象皮的炮制品。象皮的炮制宋代已有,见《疮疡经验全书》。象皮为象科动物亚洲象Elephas maximus Linnaeus或非洲象Elephas africanus Blume去毛后的干燥外皮[1]。象皮味甘、咸,性温,归膀胱、脾经,具有止血,生肌,敛疮的功能[1]。象皮质坚韧而厚,一般不生用[1]。滑石粉炒后质地发泡酥脆,便于粉碎[1]。制象皮为卷曲片状,黄褐色,体鼓胀,质酥脆,气香[1]。粉末呈黄褐色,气香[1]。制象皮用于金疮,溃疡久不收口及外伤出血[1]。
象皮目前临床上较少应用[1]。
3 制象皮的炮制方法宋朝有锉皮火炙(《疮疡经验全书》)法[1]。
明代有炒(《增补万病回春》)、砂炒(《证治准绳》)、酒炒(《寿世保元》)[1]。
清代主要有制炭(《本草汇》)、煅(《外科大成》)、酥拌炙(《洞天奥旨》)、焙(《串雅外编》)等方法[1]。
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滑石粉炒等[1]。
象皮块、象皮片的制法: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刷干净,置火上烘烤至软,切成小块[1]。或置水中浸泡,捞起浸润,或蒸软,趁热切成薄片,干燥[1]。
制象皮的炮制方法为:滑石粉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至呈灵活状态时,投入象皮块或片,炒至鼓起,呈黄褐色时取出,筛去滑石粉,放凉后碾成细粉[1]。
每100kg象皮,用滑石粉40kg[1]。
4 制象皮的性状象皮为不规则的小块或片状,外表灰褐色,皱缩,具毛;内面黄白色,质坚韧[1]。气稍腥,味微咸[1]。
制象皮为卷曲片状,黄褐色,体鼓胀,质酥脆,气香[1]。
粉末呈黄褐色,气香[1]。
5 象皮的性味归经《中药炮制学》:象皮味甘、咸,性温[1]。归膀胱、脾经[1]。
《中华本草》:象皮味甘、咸、性温;归心、脾经。
《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象皮味甘、咸,性温。
《本草新编》:"味甘,气平,无毒。"
《本经逢原》:"咸,温,无毒。"
《玉楸药解》:"入足太阳膀胱经。"
《本草再新》:"入脾经。"
6 象皮的功效与主治《中药炮制学》:象皮具有止血,生肌,敛疮的功能[1]。一般不生用[1]。其制品用于金疮,溃疡久不收口及外伤出血[1]。如治烂孔极大者,并治刀伤跌损,出血不止的象皮散(《外科证治全生集》);生肌收口的六和散(《外科证治全生集》);治疗疮毒溃后,久不收口的生肌散(《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1]。
《全国中草药汇编》:象皮具有生肌,敛疮的功效。用于疮疡久不收口。
《中药大辞典》:象皮具有止血,敛疮的功效。治外伤出血,及一切创伤、溃疡久不收口。
《中华本草》:象皮具有止血敛疮、祛腐生肌的功效。主外伤出血、溃疡久不收口、褥疮。
《医学入门》:"煎膏药,去腐生新,易于敛口。"
《本草纲目》:"治下疳,烧灰和油敷之。又治金疮不合。"
《本草新编》:"专能生肌长肉,定狂,止呕吐。"
《本草再新》:"治湿痹。"
7 制象皮的炮制作用象皮质坚韧而厚,一般不生用[1]。
滑石粉炒后质地发泡酥脆,便于粉碎[1]。临床多用其制品[1]。用于金疮,溃疡久不收口及外伤出血[1]。如治烂孔极大者,并治刀伤跌损,出血不止的象皮散(《外科证治全生集》);生肌收口的六和散(《外科证治全生集》);治疗疮毒溃后,久不收口的生肌散(《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1]。
8 制象皮的贮存方法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滑石粉炒象皮的炮制方法 4 滑石粉炒象皮的性状 5 象皮的性味归经 6 象皮的功效与主治 7 滑石粉炒象皮的炮制作用 8 滑石粉炒象皮的贮存方法 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滑石粉炒象皮 1 拼音
huá shí fěn chǎo xiàng pí
2 概述滑石粉炒象皮为象皮的炮制品。象皮的炮制宋代已有,见《疮疡经验全书》。象皮为象科动物亚洲象Elephas maximus Linnaeus或非洲象Elephas africanus Blume去毛后的干燥外皮[1]。象皮味甘、咸,性温,归膀胱、脾经,具有止血,生肌,敛疮的功能[1]。象皮质坚韧而厚,一般不生用[1]。滑石粉炒后质地发泡酥脆,便于粉碎[1]。滑石粉炒象皮为卷曲片状,黄褐色,体鼓胀,质酥脆,气香[1]。粉末呈黄褐色,气香[1]。滑石粉炒象皮用于金疮,溃疡久不收口及外伤出血[1]。
象皮目前临床上较少应用[1]。
3 滑石粉炒象皮的炮制方法宋朝有锉皮火炙(《疮疡经验全书》)法[1]。
明代有炒(《增补万病回春》)、砂炒(《证治准绳》)、酒炒(《寿世保元》)[1]。
清代主要有制炭(《本草汇》)、煅(《外科大成》)、酥拌炙(《洞天奥旨》)、焙(《串雅外编》)等方法[1]。
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滑石粉炒等[1]。
象皮块、象皮片的制法: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刷干净,置火上烘烤至软,切成小块[1]。或置水中浸泡,捞起浸润,或蒸软,趁热切成薄片,干燥[1]。
滑石粉炒象皮的炮制方法为:滑石粉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至呈灵活状态时,投入象皮块或片,炒至鼓起,呈黄褐色时取出,筛去滑石粉,放凉后碾成细粉[1]。
每100kg象皮,用滑石粉40kg[1]。
4 滑石粉炒象皮的性状象皮为不规则的小块或片状,外表灰褐色,皱缩,具毛;内面黄白色,质坚韧[1]。气稍腥,味微咸[1]。
滑石粉炒象皮为卷曲片状,黄褐色,体鼓胀,质酥脆,气香[1]。
粉末呈黄褐色,气香[1]。
5 象皮的性味归经《中药炮制学》:象皮味甘、咸,性温[1]。归膀胱、脾经[1]。
《中华本草》:象皮味甘、咸、性温;归心、脾经。
《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象皮味甘、咸,性温。
《本草新编》:"味甘,气平,无毒。"
《本经逢原》:"咸,温,无毒。"
《玉楸药解》:"入足太阳膀胱经。"
《本草再新》:"入脾经。"
6 象皮的功效与主治《中药炮制学》:象皮具有止血,生肌,敛疮的功能[1]。一般不生用[1]。其制品用于金疮,溃疡久不收口及外伤出血[1]。如治烂孔极大者,并治刀伤跌损,出血不止的象皮散(《外科证治全生集》);生肌收口的六和散(《外科证治全生集》);治疗疮毒溃后,久不收口的生肌散(《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1]。
《全国中草药汇编》:象皮具有生肌,敛疮的功效。用于疮疡久不收口。
《中药大辞典》:象皮具有止血,敛疮的功效。治外伤出血,及一切创伤、溃疡久不收口。
《中华本草》:象皮具有止血敛疮、祛腐生肌的功效。主外伤出血、溃疡久不收口、褥疮。
《医学入门》:"煎膏药,去腐生新,易于敛口。"
《本草纲目》:"治下疳,烧灰和油敷之。又治金疮不合。"
《本草新编》:"专能生肌长肉,定狂,止呕吐。"
《本草再新》:"治湿痹。"
7 滑石粉炒象皮的炮制作用象皮质坚韧而厚,一般不生用[1]。
滑石粉炒后质地发泡酥脆,便于粉碎[1]。临床多用其制品[1]。用于金疮,溃疡久不收口及外伤出血[1]。如治烂孔极大者,并治刀伤跌损,出血不止的象皮散(《外科证治全生集》);生肌收口的六和散(《外科证治全生集》);治疗疮毒溃后,久不收口的生肌散(《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1]。
8 滑石粉炒象皮的贮存方法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拼音名 5 英文名 6 象皮的别名 7 象皮的处方用名 8 出处 9 象皮的来源 10 象皮的采收与初加工 11 象皮的原动物形态 12 象皮的产地 13 象皮的生药性状 14 象皮的鉴别 141 显微鉴别 142 理化鉴别 15 象皮的炮制 151 象皮的炮制方法 1511 象皮 1512 滑石粉炒象皮 152 成品性状 153 炮制作用 154 贮存方法 16 象皮的性味归经 17 象皮的功效与主治 18 象皮的化学成分 19 象皮的药理作用 20 象皮的用法用量 21 象皮的使用禁忌 22 象皮组方精选 221 治烂孔极大者,并治刀伤跌损,出血不止者 222 治烂孔收小者 23 古人论述 24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象皮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象皮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象皮 1 拼音
xiàng pí
2 英文参考an elephant skin [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rubber [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corium elephatis [朗道汉英字典]
Elephant Hide [中华本草]
3 概述
象皮为中药名,为象科动物亚洲象Elephas maximus Linnaeus或非洲象Elephas africanus Blume去毛后的干燥外皮。呈不规则的片状,大小不等,皮厚1~25cm,外表面淡灰棕色或暗灰色,密布细小的颗粒状突起和疏松不等的皮肤皱褐,有时可见棕色长短不等的粗毛,内表面较粗糙,灰**至灰棕色,有纤维状露出物。断面灰白色至黄棕色,半稼明,表面颗粒凸凹较钝,质坚硬,味咸微腥。滑石粉炒象皮为卷曲片状,黄褐色,体鼓胀,质酥脆,气香;粉末呈黄褐色,气香[1]。
象皮味甘、咸,性温,归膀胱、脾经,具有止血,生肌,敛疮的功能[1]。象皮质坚韧而厚,一般不生用[1]。其制品(如滑石粉炒象皮)用于金疮,溃疡久不收口及外伤出血[1]。
象皮目前临床上较少应用[1]。
4 拼音名Xiànɡ Pí
5 英文名《中华本草》:Elephant Hide
6 象皮的别名亚洲象、印度象、灰象皮、白象皮、灰象皮、白象皮、象皮(《中华本草》)
7 象皮的处方用名象皮、制象皮[1]。
8 出处《中药大辞典》:《医学入门》
《中华本草》:出自《开宝本草》。
9 象皮的来源《中药炮制学》:象皮为象科动物亚洲象Elephas maximus Linnaeus或非洲象Elephas africanus Blume去毛后的干燥外皮[1]。
《全国中草药汇编》:象皮为象科动物亚洲象Elephas maximus L的皮,以去毛的干燥皮入药。将象皮用水浸泡3天,刷净,闷润至内外湿度一致时切片晒干。
《中药大辞典》:象皮为象科动物亚洲象的皮。除上述品种外,尚有非洲象的皮亦同等入药,产于非洲。
《中华本草》:象皮为象科动物亚洲象Elecphas maximus Linnaeus的皮。
10 象皮的采收与初加工《中药炮制学》:剥取象皮后,除去筋膜油脂,洗净,切成长方块,干燥[1]。
《中华本草》: 剥取象皮后,去掉筋膜油脂,洗净,割成长块晒干。
《中药大辞典》:剥取象皮后,去掉筋膜油脂,洗净,切成长块,晒干。
11 象皮的原动物形态《中药大辞典》:亚洲象又名印度象。体躯庞大,高达25米,体重35~6吨。头长大,前额凹,颈短。鼻长,可垂地,能伸缩自如,圆筒形,下部较细,鼻孔在末端,前缘有一肉突。雄象上颌门齿突出口外,略向上翘,长可达15~18米,称"象牙"。眼很小。耳极大,向后遮盖颈部两侧。四肢粗壮,圆柱状,前肢5趾,后肢4趾。尾短而细,末端有一圈圆形的鬃毛。皮厚而有褶纹,全身生育稀疏的粗毛,肤色苍灰或棕灰色。野生者色较淡。多栖于湿度较高的热带森林中;群居生活,无固定住所。主要食物为董棕、野巴蕉、树叶、嫩刺竹的尖端,有时也吃谷物及瓜类。亚洲象的肉(象肉)、骨(象骨)、牙(象牙)、肝管末端的膨大部分(象胆)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中华本草》:亚洲象,身体头庞大,体高可达25m,重可达56t。头长大,前额凹,颈短。耳较大,似蒲扇,向后遮盖颈部两侧,眼睛小。鼻吻呈圆筒形,突出甚长,舒展伸缩自如,可垂至地面,下面较细,末端为筒形,突出甚长,舒展伸缩自如,可垂到地面,下面较细,末端为鼻孔,杯口状,前缘有一指状突起,是持握器管。雄象上颌门齿突出口外,略向上翘,长达1518m,全齿呈圆锥体状,每对象牙重约20kg。四肢粗壮,前肢5趾,后肢4趾,尾短而细。全身灰色或棕灰色,皮厚,皱褐多,稀疏地散生著粗毛。
12 象皮的产地《中药大辞典》:亚洲象分布印度、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泰国、缅甸、马来西亚以及我国云南南部等地。
《中华本草》:亚洲象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m以下的湿度较高的热带、亚热带或其复合类型的沟谷,山坡及稀树地带。具群居性,性喜水,早晨及夜晚觅食,爱吃野芭蕉芦类、棕叶芦、董棕、各种竹类。亚洲象分布于亚洲南部各国,我国仅云南南部及西南部有分布,数量不多。多为人工饲养,亦为野生。
13 象皮的生药性状《中药大辞典》:象皮为干燥皮块,大多呈长方形及方形,亦有形状不规则者,大小不等,厚O5~2厘米。外表面浅灰黑色,密布细小的颗粒状突起,有时可见棕黑色长毛及多少不等的皱纹。内表面灰白色至灰棕色,有纤维状露出物及皱纹。质坚硬。切断面灰白色至黄棕色,薄片半透明。气微腥。以干燥、片大、皮厚者为佳。
《中华本草》:象皮呈不规则的片状,大小不等,皮厚1~25cm,外表面淡灰棕色或暗灰色,密布细小的颗粒状突起和疏松不等的皮肤皱褐,有时可见棕色长短不等的粗毛,内表面较粗糙,灰**至灰棕色,有纤维状露出物。断面灰白色至黄棕色,半稼明,表面颗粒凸凹较钝,质坚硬,味咸微腥。
14 象皮的鉴别 141 显微鉴别《中华本草》:切面观分为表皮层及真皮层。表皮层又分为3层,外层角质化,灰白色半透明;中层细胞排列较疏松,浅**;内层细胞排列紧密,深黄棕色。真皮层宽广,灰白色可见树状肌纤维。
142 理化鉴别《中华本草》:
(1)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10ml,回流提取浓缩至2ml,供点样用。用毛细管将点样液点于滤纸上,喷05%茚三酮液,110℃烤后,有紫色斑点;喷02%引哚醌试液,出现蓝黑色斑点。
(2)薄层色谱,样品制备同前。分别吸取(1)点样液及对照品β谷甾醇,点样于同一硅胶G05M(青岛海洋化工厂)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95:05)展开15cm,喷以15%磷钼酸乙醇液喷雾烘烤显色。供试液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显相同的蓝色斑点。
15 象皮的炮制宋朝有锉皮火炙(《疮疡经验全书》)法[1]。
明代有炒(《增补万病回春》)、砂炒(《证治准绳》)、酒炒(《寿世保元》)[1]。
清代主要有制炭(《本草汇》)、煅(《外科大成》)、酥拌炙(《洞天奥旨》)、焙(《串雅外编》)等方法[1]。
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滑石粉炒等[1]。
151 象皮的炮制方法 1511 象皮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刷干净,置火上烘烤至软,切成小块[1]。或置水中浸泡,捞起浸润,或蒸软,趁热切成薄片,干燥[1]。
1512 滑石粉炒象皮滑石粉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至呈灵活状态时,投入象皮块或片,炒至鼓起,呈黄褐色时取出,筛去滑石粉,放凉后碾成细粉[1]。
每100kg象皮,用滑石粉40kg[1]。
152 成品性状象皮为不规则的小块或片状,外表灰褐色,皱缩,具毛;内面黄白色,质坚韧[1]。气稍腥,味微咸[1]。
滑石粉炒象皮为卷曲片状,黄褐色,体鼓胀,质酥脆,气香[1]。粉末呈黄褐色,气香[1]。
153 炮制作用象皮质坚韧而厚,一般不生用[1]。
滑石粉炒后质地发泡酥脆,便于粉碎[1]。临床多用其制品[1]。用于金疮,溃疡久不收口及外伤出血[1]。如治烂孔极大者,并治刀伤跌损,出血不止的象皮散(《外科证治全生集》);生肌收口的六和散(《外科证治全生集》);治疗疮毒溃后,久不收口的生肌散(《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1]。
154 贮存方法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1]。防霉,防蛀[1]。
16 象皮的性味归经《中药炮制学》:象皮味甘、咸,性温[1]。归膀胱、脾经[1]。
《中华本草》:象皮味甘、咸、性温;归心、脾经。
《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象皮味甘、咸,性温。
《本草新编》:"味甘,气平,无毒。"
《本经逢原》:"咸,温,无毒。"
《玉楸药解》:"入足太阳膀胱经。"
《本草再新》:"入脾经。"
17 象皮的功效与主治《中药炮制学》:象皮具有止血,生肌,敛疮的功能[1]。一般不生用[1]。其制品用于金疮,溃疡久不收口及外伤出血[1]。如治烂孔极大者,并治刀伤跌损,出血不止的象皮散(《外科证治全生集》);生肌收口的六和散(《外科证治全生集》);治疗疮毒溃后,久不收口的生肌散(《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1]。
《全国中草药汇编》:象皮具有生肌,敛疮的功效。用于疮疡久不收口。
《中药大辞典》:象皮具有止血,敛疮的功效。治外伤出血,及一切创伤、溃疡久不收口。
《中华本草》:象皮具有止血敛疮、祛腐生肌的功效。主外伤出血、溃疡久不收口、褥疮。
《医学入门》:"煎膏药,去腐生新,易于敛口。"
《本草纲目》:"治下疳,烧灰和油敷之。又治金疮不合。"
《本草新编》:"专能生肌长肉,定狂,止呕吐。"
《本草再新》:"治湿痹。"
18 象皮的化学成分《中华本草》:皮及肉含肌球蛋白(myosin),肌动蛋白(actin),原肌球蛋白(rtopomyosin),血红蛋白(hemoglobin),肌酸(creatine)。三甘油酯中棕榈酸(palmitic acid)含量高,维生素含量较高。
19 象皮的药理作用《中华本草》:象皮具有止血和对创面有保护作用。
20 象皮的用法用量《全国中草药汇编》:外用适量,研粉敷或熬胶涂。
《中药大辞典》:外用:熬膏或研末调敷。
《中华本草》:外用:适量,熬膏巾;或研末调敷。内服:入丸、散。
21 象皮的使用禁忌《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疮疡脓毒未尽者忌用。
22 象皮组方精选 221 治烂孔极大者,并治刀伤跌损,出血不止者猪身前蹄扇骨十两(煅炭研粉),象皮(炙炭存性研末)一两。和匀同贮,凡烂孔如掌大者,掺上收小,后用六和散敷。(《外科全生集》象皮散)
222 治烂孔收小者海螵蛸、水飞龙齿、象皮(煅存性,研极细)、血竭、乳香、轻粉各等分。共研细末收贮,或干掺,或用鸡蛋熬油调拂。(《外科全生集》六和散)
23 古人论述《医学入门》:煎膏药,去腐生新,易于敛口。
《本草纲目》治下疳,烧灰和油敷之。又治金疮不合。
《本草新编》专能生肌长肉,定狂,止呕吐。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象骨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来源 24 原形态 25 化学成份 26 功能主治 27 附方 28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象骨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象骨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象骨 1 拼音
xiàng gǔ
2 《辞典》:象骨21 出处
《纲目》
22 拼音名Xiànɡ Gǔ
23 来源为象科动物亚洲象的骨骼。
24 原形态
动物形态详"象皮"条。
25 化学成份水分约占1/2,有机物约占1/4,其中有骨胶原、脂肪等,无机物大部分为磷酸钙,尚含少量碳酸钙、磷酸镁等。据对亚洲象股、胫骨的外层骨的分析,含灰分6860%,磷1146%,镁035%,钠060%,二氧化碳425%,羟基脯氨酸(胶原中)289%,氨基己糖012%,柠檬酸(盐)135%,乳酸(盐)003%。
26 功能主治《纲目》:"解毒。"
27 附方治脾胃虚热("热"《纲目》引作"弱"),心腹胀满,水谷不消,噫气不消("不消"《纲目》引作"吞酸"),食辄呕吐,泄泻脓血,四肢沉重,脐腹疼痛,里急夜起频并,不思饮食:象骨四两(炒),诃子肉二两,肉豆蔻一两。枳壳一两,甘草二两,干姜半两。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和滓热服,食前,日三服。(《宣明论方》象骨散)
28 摘录《辞典》
用到中药象骨的方剂 象骨散
xiànggǔsǎn《宣明论》卷十:方名:象骨散组成:象骨4两(炒),诃子(取肉)2两,肉豆蔻1两,
象皮膏)人参6克功能主治:活血生肌,接筋续骨。治跌打断骨,开放性损伤及各种溃疡腐肉已去,且已控制感染无明
象皮散:象皮散组成:猪身前蹄扇骨(煅炭,研粉)10两,象皮(炙炭存性)1两。主治:刀伤,跌损出血。用法用
清凉至宝饮胀玉衡》卷下:方名:清凉至宝饮别名:金六、六号剥象方、清凉至宝散组成:薄荷、地骨皮、丹皮、黑山栀、
六号剥象方hàobāoxiàngfāng英文:概述:六号剥象方为方剂名,出自《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
更多用到中药象骨的方剂用到中药象骨的中成药 生肌散
》卷十四方之生肌散:组成:乳香、没药各一两,乌贼骨、轻粉各五钱,炒黄丹、煅龙骨、熊胆各四钱,煅赤石
去腐生肌散gjipowder去腐生肌散为中成药,主要成分为红粉、铅粉、轻粉、生龙骨、象皮、乳香、没药、冰片。
珍珠生肌散076891处方:珍珠5g冰片5g血竭30g象皮(砂炒)20g朱砂10g乳香(制)20g龙骨(
损伤骨药膏消肿、活血止痛,舒筋续骨。用于陈旧性跌打损伤,筋骨折伤。用法与用量:外用,取适量药膏调敷患处,数日
八宝丹。《种福堂方》卷四方之八宝丹:处方:螵蛸1两(去骨),赤石脂1钱2分(煅),文蛤1钱2分(炒焦),
更多用到中药象骨的中成药古籍中的象骨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十痢门]泄痢总论
少,炒香)上为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食前空心。象骨散治脾胃虚弱,心腹胀满,水谷不消,噫气吞酸,食辄
《本草纲目》:[兽部第五十一卷兽之二]象,烧灰酒服,令人能浮(《开宝》)。附方新一。象骨散∶治脾胃虚弱,水谷不消,噫气吞酸,吐食霍乱,泄
《普济方》:[卷二百七十六诸疮肿门]下注疮末。每药二两。水三大碗。煎三五沸。去滓。避治疮方象骨(一两)斑蝥(五钱)砒霜(五钱)上各火炼。砂碾成
《杨氏家藏方》:[卷第二十杂方五十八道]白龙散治鱼骨鲠。柑子皮白梅象牙屑上各等分,同为细末。每服一钱,绵裹含化。《杨氏家藏方》宋杨倓公元960
《医学摘粹》:[伤寒证方歌括少阴脏病]附子证目录 1 拼音 2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养阴生肌散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养阴生肌散 1 拼音
yǎng yīn shēng jī sǎn
2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21 方名养阴生肌散
22 组成雄黄20g,青黛20g,甘草20g,冰片2g,牛黄10g,黄柏10g,龙胆草10g。
23 主治口炎。
24 养阴生肌散的用法用量外用。
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古籍中的养阴生肌散 《医门补要》:[卷下]医案水,不能入药。终成痼疾不治。一童跌豁上唇嘴,掺生肌散,用棉带扎紧,拴于耳后,四日一换,只进稀粥,不
《尤氏喉症指南》:治症秘诀,吹真禁珠黄散,内加乳石,中白、参叶末;煎用清肺养阴。喉痈因过食浓味,脾胃受热,感寒而发,其色淡红,
《续名医类案》:[卷三十五(外科)]疠风白芷、角刺、五加皮、全蝎,及二圣散,兼服月余,以养阴血,治疮毒;又与补气泻荣汤,少愈,再与换肌散而全
《医学入门》:[外集·卷七]妇人小儿外科用药赋制象皮简介
本文2023-10-22 15:03:0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8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