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饮食
1、中国古代饮食审美思想
甘善美——中国饮食思想萌芽
袁枚——“学问之道,先知而后行,饮食亦然”
“五味适口者皆曰甘”
“羊大则肥美”
“膳之言,善也”
称为“食圣” 的中国古代美食大家袁枚(1716~1797年)认为:“学问之道,先知而后行,饮食亦然。”(《随园食单·须知单》)
这里“先知而后行”,并非认识先于实践的唯心主义颠倒认识论,其义是“知而后行不难”,是认识过程的第二阶段“认识——实践”的回归和深化。也就是说,只有掌握了必要的经验和知识之后才能制出一道好菜,只有具备了相当的美学修养才可能创造相应的美食生活。
可以说,中国古代食文化的辉煌发展,正是历史上无数美食家、饮食理论家、美食制作者以及无数美食活动的积极介入者在漫长的民族食生活史上对“美”的不懈追求、孜孜探索的结果,是他们在美食实践中创造了自己民族的独特审美理论,更是他们在这种理论绵指导下把自己的食生活、食文化推进到了辉煌的历史高度。
一、甘、美、善——饮食美思想的萌芽 关于“美”的起源问题,历来是美学家们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由于审美角度、研究方法和理解程度的不同,于是有了诸如“原始宗教意识说”、“人类爱美天性说”、“劳动说”、“游戏说”等种种说法。
应当说,上述各种种起源说都有一定的道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的感觉和意识,是人类对我在世界和生活内容的一各理解。
因此又可以说,上述诸说都不够全面。因为“美”的认识意识和所由引发的对象是极为广泛和无所不包的。
这样看来,美的起源应是人类的生活——人类思维触角的一切领域。这就决定了美意识的极端广泛性和昨杂性。
饮食生活水平的审美意识,就可以理解为人类(民族或个人)对饮食生活“美”的感受和觉悟。而饮食审美思想,则是上述意识的丰富、深化、飞跃和系统完善,是人们对饮食生活美的感觉、领悟、思考、探求、创造,是饮食生活中美的理解、认识和理论化。它当然不能排除其他对象、领域美意主只的启迪、参悟。但不能理解为是后者简单的和机械的移植与借用。丰富的文字记录和出土文物为我们的认识提供了大量可信的证据。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美”的概念。《说文》释云:“美,甘也。从羊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段注:“膳之言,善也。羊者,祥也。故美从羊。”“羊大则肥美。”这似乎道出了中国古代饮食审美意识产生的一般规律:直接来源于饮食的实践。羊肉味“甘”,《说文》释:“甘,美也。从口含一。一,道也。”段注:“五味适合口者皆曰甘。”“食物不一,而道则一。所谓味道之腴也。”食味可口为美,美是一种感受,一种境界——“道”,千差万别的食物都有着具体而又抽象的“道”。所谓“道则一”,不是一种“味道”,而是诸种味道都具有,或曰都可以引人达到的一种意境,一种主观对客观的审视。
羊在古代,是黄洒流域的先民们广泛牧养的家畜之一,是供应人们日常食用最主要的肉源。其二,大概由于羊为任何人所需,和它的能行走(免得持者负重)、可产乳、繁殖、增肥(作为物币不磨损),所以,在古代,羊在物物交换中又最易充当媒介作用。这一点在世界许多民族商业发展史上都具有共性,所以马克思才在他的《资本论》中把羊作为“一般的或社会的等价形式”。其三,在祭祀和会盟中,羊又例被用作牺牲。大概正因为如此,羊之用之祭祀,便具有了非常意义。“示”,《说文》释为“天象。见吉凶。”“示”“见吉凶。”为趋吉避凶,所以祭羊,示羊可以致祥。这又是羊之“美”意的生发。其四,羊既是祀鬼神的“圣物”,那么在人事中,馈人以羊便视为重礼。因羊是祭礼的象征,故隆重的祭礼非羊便不成礼。当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论语·八佾第三》)时,便遭到了恪守礼的老师孔子的反对。综合以上四点,我们可以看出,羊在中国古代人们的经济生活、宗教祭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可以推断,古人创造“美”字时,正是选用了这个极具普遍意义的“羊”来作为“美”字的象形和会意。
2008-2-4 14:13 回复 ♂淡墨轻杉♀ 1位粉丝 2楼
然而,我们仍觉得仅有以上四点似还不够。因为它只是回答了羊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受重视的程度和一般原因。这只是说明了羊具有重要的经济和一般文化上的意义,还不足以充分说明美学意义。那么,究竟是什么,也就是说,究竟是羊的何种本质属性诱发了人们的钟爱,使我们的先民灵犀触发,产生美的遐想和思考呢?还是让我们再来看《说文》的解释吧:“美,甘也。……美与善同意。”再查《说文》“甘”部可知:“美也,人口含一。”段玉裁分别释为:“甘为五味之一,而五味之可口皆甘。”“五味之美皆曰甘。引伸之凡好皆谓之美。”而“善”字,许文、段注均为“美与善同意”。又,《释名》:“甘,含也,人所含也。”即表示好吃的食物。由此,“甘”,“美”互训,美、善同义;入口知味,美由所生,善由所发,饮食美感出现。
“甘”之美味,经人的咀嚼之后,引起人们触觉、味觉及心理的惬意感、舒服感。此意象又可以于西安半坡仰韶文化的“人面鱼纹彩陶盆”绘饰(图略)。该图寓意虽另有它释,但直观上看,更宜理解为一人口含二鱼,脸带微笑,似乎正陶醉在这鱼的甘美善味之中。我们认为,饮食生活中的审美意识就起源于“甘”这一美味——即首先是官能性愉悦感。
五味调和——和谐美的探求
“和”的思想源泉
“和”的内容——熟物之法,最重火候,有须武火者,煎炒是也,火弱则物疲。有需文火者,煨煮是也,火猛则枯矣。先武火而后文火者,收汤是也,性急则皮焦而里不熟也。
和的效果——“甘而不浓,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厚
五世长者知饮食的——高层次审美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十美风格——系统完善的审美原则
质
原料和成品的品质与营养
贯穿于饮食活动的始终,是美食的前提、基础和目的。
原料的质美是一切其他诸美的基础与灵魂,因而很早便作为美食要素提出,并一直是中国古代饮食审美的基本要素。
香
鼓诱情绪、刺激食欲的气味
所谓未见其形,“闻其臭者,十步以外,无不颐逐逐然。”(《小仓山房文集·厨者王小余传》)闻香是食物美的极为重要的标志之一,同时也是鉴别美质、预测美味的关键审美环节和检验烹调技艺的重要感观指标。
“香”字表义,最早是源于人们对饮食美的感觉。《说文》释云:“香,芳也。从黍,从甘。”
色,悦目爽的颜色润泽,既指原料自然美质的本色(质美是前提,但烹调中的火候等因素也至关重要),也指各种不同原料相互间的组配。以美是又一审鉴指标。美色,不仅可以看得出原料的美质,也可以看得出烹调的技巧和火候等加工手段的恰到好处。还可以看得出多种原料色泽之间的晖映谐调美。色、香两个感观指标的直观判断,即可基本测定出肴馔的美学价值,
形
体现美食效果,服务于食用目的的富于艺术性和美感的造型。
中国古代饮食审美思想中对于肴馔形美的理解和追求,是在原料美基础之上并充分体现质美的自然形态美与意境美的结合。如同中国古代的诗和画一样,都追求一种自然古朴和典雅清逸的意境。
中国冷菜的发生和发展,与热菜相比要晚得多,也逊色得多。冷菜有重要发展期在唐宋,着重于质、味、色、香、形的要求,要在拼配上表现原料的自然本质和烹调与刀工的技巧,而非舍本逐末的刻镂琢饰。
器
精美适宜的炊饮器具,以饮食器具为主。
饮食器具不仅包括常人所理解的肴馔盛器、茶酒饮器、箸匙等器具,还包括专用的餐桌椅等配备使用的饮食用具。
“葡萄美酒夜光杯”,“美食还宜美器”,“美食不如美器”,美器不仅早已成为古人美食的重要审鉴标准之一,甚至发展成为独立的工艺品种类,有独特的鉴赏标准。
味
饱口福、振食欲的滋味,也指美味
强调原料的“先天”自然质味之美和“五味调和”的复合美味两个宗旨。
这是进食过程中美效果的关键。无论是“独行”原料的的先天质味,还是多种原料相互“反革搭配”的复合之味,都要“味得其时”(《礼记·仲尼燕尼》第二十八)
2008-2-4 14:13 回复 ♂淡墨轻杉♀ 1位粉丝 3楼辨味既属于生理功能,又属一种技能,一种高层次的饮食文化鉴赏能力;
而美味便是中国古代饮食追求的最主要目标,味之美便成了一种最高的的理想境界。
辨味,是鼻、眼、舌、神的综合审鉴活动。通过嗅香、察色形、口味和领悟味韵最终完成。
(适)
舒适的口感,是齿舌触感的惬意效果。
对于“适”的理解和追求,“滑”、“脆”是两个最常的词。
脆,因原料质地应时美好、烹调巧妙因而口感爽利酥润之意。
“滑”、“脆”因此也常被用来作为美味的赞美之词,“甘脆”、“滑美”屡见文录。
“滑”、“脆”之外,适口的又一重要指标是温度。
由肴馔适宜的滑、脆、热、冷等触觉引起的美感,使宴饮者在进食过程中获得了极惬心的感受,达到一种享乐愉悦的意境。
序
指一台席面或整个筵宴肴馔在原料、湿度、色泽、味型、浓淡等方面的合理搭配;上菜的科学顺序;宴饮设计和饮食过程的和谐与节奏化程序等。
“序”的注生,是把饮食作为享乐之事,并在饮食过程中寻求美的享受的必然结果。
。“上菜之法:咸者宜先,淡者宜后,浓者宜先,薄者宜后;无汤者先,有汤者宜后……度客食饮则脾困矣,须用辛辣以振动之;虑客酒多则胃疲矣。须用酸甘以提醒之。”(《随园食单·须知单·先后须知》)
境
优雅和谐又陶情怡性的宴饮环境。
宴饮环境有自然、人工、内、外、大、小等区别。
饮食生活,被人们认作为一种文化审美活动之后,“境”就自然成了其中一个美学因素
趣
愉快的情趣和高雅的格调。
在物质熟受的同时要求精神享受,最终达到二者结合通洽的人生享乐目的和境地。
为此还要伴随整个宴饮过程安排各种丰富多彩的唱吟、歌舞、丝竹、伎乐、博戏、雅谈、妙谑书画活动等等,从而使宴饮过程成了活动和伴随生理活动的心理过程,就成了充分体现文化特征的生理和心理的谐调享受。
(欢)十美的最终目的
袁宏道的《觞政》中就宴饮的“欢之候”开列了十三条标准,产同时指出了败坏情趣之美的十六种弊端。十美风格的集中体现,用一个字来表达,就是袁宏道的“欢”,即情趣格调高雅脱俗,与宴者最后是其乐的陶陶,尽欢而止
2、中国贵族的饮食思想
从来不成实现的“大烹以养大德”的传统饮食观念
“关于君子远庖厨”的口是心非的双重人格思想与行为背离现象
庶民的饮食思想
果腹知足——民以食为天
备荒防饥——天晴防备天阴,有饭防备没饭
节俭持家——惜衣有衣、惜食有食的勒紧裤带过日子的性格
安贫自慰——粗茶淡饭吃到老,粗布棉衣穿到老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中国知识分子的饮食思想
“据说这个民族中的大部分人终生不断的惊人的砥砺德行,他们自觉保留祖先传下来的古老圣教的回忆。”
柏拉图《理想国》:“仅怀财货口腹等嗜欲者为低贱”
清正人士的饮食思想——尊崇食道、恪循食礼、耻于味欲、安于俭食、养生为度
本草家的饮食思想
合理饮食的四个原则——谨和五味、饮食有节、饮食卫生、制宜进食
强调未病先治的思想——“食治则身治”、“上工医未病一术”
强调食疗——药补不如食补、药治不如食治
素食者的饮食思想
早期的准素食者人群——“饥俭,人皆素食”
道教养生学的素食观——“肥肉厚酒、各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
关于佛教戒律的素食思想——萧衍《断肉酒文》
示孝食素的民族传统
明教的“食菜事魔”
美食家的饮食思想
“慕诗客,爱僧家”组成的茶饮美食家
酒饮美食家的形成——“君子曰:酒以成礼,不继以*,义也”“凡夫醉于无明,二乘醉于涅磐,唯大圣人能饮酒不及乱”
关于“美味佳肴”的思想——物无贵贱,皆可入馔
秦朝能穿什么
由于纺织技术改进的关系,使得战国以后的服装,由上衣下裳的形式,演变为连身的长衣(深衣),这种衣着在秦代非常的普遍,它的样式通常是把左边的衣襟加长,向右绕到背後,再绕回前面来,腰间以带子系住,并且往往用相间的颜色缝制,增加装饰和美感的效果。汉代流行的服装则是以连身的袍为主,样式以大袖为多,袖身宽大部分为“袂”,袖口紧小部分为“祛”。从肩部直筒下垂到脚踝的长袍,是汉代人典型的穿着。至于民间的百姓,有的会穿着比较短的袍子,长度大约是遮住小腿,以便于工作。汉代的社会,政治安定,国力强盛,经济繁荣,促使生活富裕,穿衣的风气也走向华丽。
秦汉时代也有裤子出现,源自于北方的游牧民族骑马打猎时穿的,式样跟现代的灯笼裤很相似,汉族人民在种田,捕鱼时也穿着这种裤子。说到秦汉男子的头饰,不能不提到头巾,因为一般男性戴头巾,是从秦汉才有的风俗。
秦代汉服主要承前朝影响,仍以袍为典型服装样式,分为曲裾和直裾两种,袖也有长短两种样式。秦代男女日常生活中的服饰形制差别不大,都是大襟窄袖,不同之处是男子的腰间系有革带,带端装有带钩;而妇女腰间只以丝带系扎。
在秦朝,你能吃到什么
◆这时北方的主食是粟(小米),其他粮食还有黍(糜子)、菽(大豆)、麻、麦,合称五谷,南方则以大米为主食。
◆麦子虽有,但磨还不普及,因此面食只有富人才吃得起,《赵氏孤儿》里葛优饰演的程婴吃面条的情况并非没有,但出现的概率很小,大多数人还是只能吃整粒麦蒸成的麦饭。
◆蔬菜主要有葵(冬苋菜)、薤(藠头)、韭、葱、藿(豆苗)这五种,《日书》中还出现了瓜。如今你所熟悉的绝大部分蔬菜,都是后来的朝代陆续引进的。
◆水果有桃、杏、梨、李、梅、棘(酸枣)、甘棠等,北方比较常见的还有栗和枣,南方是橘和柚。
◆大型牲畜的肉一般只有祭祀或过节才有机会吃,它们都被用作祭品,最高规格是王室祭祀用的“太牢”——牛、羊、猪各一头,祭祀之后参与者可以将它们分而食之。相比它们,吃到鸡和鱼要容易一些。
◆不过也许可以从狩猎中得到野味,《日书》中记载了不少民间渔猎活动,李斯丞相没发达的时候也曾牵着黄狗去打兔子。
◆最特别的是,当时的人是吃狗肉的,狗屠甚至是个热门职业,荆轲就曾与一位狗屠交好,后世还有“仗义每多屠狗辈”的说法。
◆如果不是身居高位,平时酒也很难喝到,因为酿酒势必要消耗粮食,极其重视粮食储备的秦朝自然要大加限制。不过如果你从了军,也许会有不少喝酒的机会,因为兵马俑们肚子都微微隆起,有观点认为,秦军将士们或许是靠着喝酒来提振士气,这大概是黔首们乐意从军的另一个原因。
X 中华饮食源远流长。中国古代被誉为礼仪之邦,饮食礼仪自然成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中国人的饮食礼仪是比较完备的,而且有从上到下一以贯通的特点。在中国,根据文献记载可以得知,在周代时,饮食礼仪已形成为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这些饮食礼仪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在古代社会发挥过重要作用,对现代社会依然产生着影响,成为文明时代的行为规范的一部份。
饮食礼仪是人们在饮食活动中应当遵循的社会规范。饮食礼仪是饮膳宴筵方面的社会规范与典章制度,餐饮活动中的文明教养与交际准则,赴宴人和东道主的仪表、风度、神态、气质的生动体现。
饮食礼仪的涵盖面很广,不同朝代有不同的食礼。按阶层划分,有宫廷皇家食礼、官府缙绅食礼、军营将士食礼、学院士子食礼、市场商贾食礼、行帮工匠食礼、城镇居民食礼和乡村农夫食礼;按用途划分,有祭神祀祖食礼、重教尊师食礼、敬贤养老食礼、生寿婚丧食礼、贺年馈节食礼、接风饯行食礼、诗文欢会食礼、社交游乐食礼、百业帮会食礼和民间应酬食礼种种,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上自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与之发生广泛的联系,无不倚靠它进行社会交际。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食礼之国”。懂礼、习礼、守礼、重礼的历史,源远流长。据《礼记·礼运》记载:“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而最早出现的食礼,又与远古的祭神仪式直接相关。对此,《礼记·礼运》又有一段概括性的描述,其大意是:原始社会的先民,把黍米和猪肉块放在烧石上烤炙而献食,在地上凿坑当作酒樽用手掬捧而献饮,还用茅草扎成长槌敲击土鼓,以此来表示对鬼神的敬畏和祭祀。后来食礼由人与神鬼的沟通扩展出人与人的交际,以便调节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逐步形成吉礼、凶礼、军礼、宾礼、佳礼等“先秦五礼”,奠定了古代饮食礼制的基石。
食礼诞生后,为了使它更好的发挥“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的作用,周公首先对其神学观念加以修正,提出“明德”、“敬德”的主张,通过“制礼作乐”对皇家和诸侯的礼宴作出了若干具体的规定。接著,孔子又继续对食礼加以规范,补充进仁、义 、礼等内涵,将其拓展成人与人的伦理关系,“以礼定分”,消患除灾。他们的学生还对先师的理论加以阐述、充实,最后形成《周礼》、《仪礼》、《礼记》三部经典著作。由于强调“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则不宁”,食礼与其他的礼,就成为古代社会的道德规范了,是中华民族优
1、精
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反映了先民对于饮食的精品意识。当然,这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些贵族阶层。但是,这种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一个“精”字。
2、美
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这种美,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
3、情
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
4、礼
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中国饮食讲究“礼,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生老病死、送往迎来、祭神敬祖都是礼。《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三礼”中几乎没有一页不曾提到祭祀中的酒和食物。
扩展资料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中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
-饮食文化
-中华饮食文化
其实使用猪头的祭祀的起源,已经很难考证了。只是知道这个是当时古代的祭祀一直传承发展下来的,不过根据分析其中的原因因该和古代的养殖技术有关系。
最根本的原因是猪肉比其它肉类更容易得到。猪肉比各种野兽更容易得到,所以才成为百姓祭祀神灵、祖先的上牲。实际上,比野兽容易得到的家畜不仅仅有猪,还有马、牛、羊、犬、鸡等其它,但马、牛为大型家畜,人们养马是为了骑乘,养牛是为了耕田。
先秦时期,马牛都留用于祭祀,特别是牛还是天子、诸侯的主要祭品。秦汉以来,出于巩固国防和发展农业生产的需要,马、牛等大型家畜越来越受到政府的保护。
历史发展,前人类以猪随葬的习俗,除食用外,史前时期的人们大量用猪随葬和祭祀。在大汝口文化中,人们普遍以猪头随葬,一些富人甚至还以整猪随葬。这样做,一是供死者享受,二是借此夸富。
殷商时期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小公猪的去势阉割技术。去势阀割技术对于仔猪的快速育肥和肉类质量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
西周时期,猪的饲养更为广泛,猪肉已成为周人饮食生活中的主要肉食品种,一般家庭都饲养猪。养猪是很普遍的。但一般平民家庭喂养的猪不会很多。春秋战国时期,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
殷商时期,猪仍被广泛用于随葬和祭。与前代不同的是,猪与牛羊等组合随葬、祭祀的情况开始出现了。天子杜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即天子祭祀社稷时才用到牛、羊、猪三牲,诸侯祭祀社稷时只用羊、猪两牲。
战国以后,中国的贵族等级土崩瓦解。原来依附于贵族宗法制度的士,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阶层,。大量的普通庶民通过经济、文化上的努力,逐渐进入士人集团,
成为新的士人。而士人用猪的传统礼俗,也逐渐向普通庶民大众扩展,最终形成了普通中国人用猪肉祭祀的礼俗。秦汉时期,猪的饲养极为普遍。而且在猪种的鉴定上,秦汉时期的人们已经知道猪的生理机能与外部形态的关系,这对优良猪种的选育起了很大作用。
肉食一直都是人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食物,而食肉是从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的了。现如今,除了常见的鸡鸭鱼等等,还有一种常常会引起争议的肉食,狗肉。鸡鸭鱼类的肉大部分都是通过饲养得来的,但是狗肉却并非如此,狗也不是一种家养的用于食用的动物。不过狗的出现毕竟还是比较早的了,那你知道,我国古代的人们,他们吃不吃狗肉呢?古代人一般都会吃一些什么样的肉食呢?
1、古人吃狗肉吗
隋唐之前:热衷食用
古人对于食用狗肉的态度大致以隋唐为界,隋唐之前,人们热衷食用狗肉,隋唐以后逐渐弃食。
目前的考古发掘情况显示,六七千年之前,狗被人类驯化作为一种家畜饲养。驯化的同时,古人也不忘口腹之欲,《礼记》中有多处食用狗肉的记载。在宗族祭祀时,用狗肉作为羹献之礼,《礼记·内则》记有肝膋(音liáo)之法,需要取一块狗肝,幪之,以其膋濡炙之,举燋,其膋不蓼。
在吃狗肉的群体上,则是自上而下逐渐普及。《礼记·王制》记有: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在士阶层上的诸侯与大夫吃起犬豕来比牛羊更加随意。及至战国时代,诸项礼制逐渐崩坏,越来越多平民百姓开始吃狗肉,社会上出现专门宰杀狗肉的狗屠,这一职业群体中还涌现出不少历史人物,如刺客聂政、荆轲友人高渐离,还有西汉名将樊哙。
走过短命的秦朝,西汉时期,狗肉进入千家万户的餐饭中,平民百姓开始大量食狗。在山东诸城前凉台与河南南阳等地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上的庖厨图中就能见到宰狗的场面。古籍《盐铁论·散不足》中提及:今富者祈名岳、望山川,椎牛击鼓,戏倡俱(舞)象。中者南居当路,水上云台,屠杀羊狗,鼓瑟吹笙。贫者鸡泵五芳,卫保散腊,倾盖社场。足可见狗肉食用在西汉已唯金钱是论,平民百姓凡有小资产,都能吃上狗肉。及至魏晋南北朝,食狗群体发生新的转变,原本鲜食狗肉的南方因北方人口大量迁入,带动肉狗饲养业的发展。南方的屠狗、贩狗业兴盛,史书中写着屠狗商贩,遍于三吴。
从南至北,有这么多人在吃狗肉,自然地延伸出对于狗肉丰富的吃法。《周礼·天宫·食医》篇中提及凡会膳食之宜,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犬宜粱,说的就是吃狗肉时需要搭配小米饭食,以利身体健康。汉代的《盐铁论》中有佳肴名为庸脯,将狗肉片沉于沸汤中煮后捞出,撒上花椒末、生姜粉晒干,再调上各种调味品而制成狗肉干。西汉枚乘的名赋《七发》中提及吴楚之地诸多天下之至美的食物,其中一种就是肥狗之和,冒以山肤,意味将狗肉和山珍共制成羹汤。
隋唐之后:逐渐弃食
隋唐以降,狗肉的食用性迅速下降,不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逐渐弃食狗肉,狗肉也成为一种上不得台面的交易,俗语挂羊头卖狗肉诞生此时,亦说明当时的风潮。待到千年之后,清代文学家李渔甚至批判食用狗肉,在《闲情偶寄》中李渔写道:猪羊之后,当及牛犬。以二物(牛和犬)有功于世,方劝人戒之之不暇,尚忍为制酷刑乎?
导致这一转变的原因,学术界有不同诠释,主要可以分为三类观点。以客家历史学者王增能为代表,在他的《客家饮食文化》一书中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频繁入侵,游牧民族对狗十分珍惜,不忍食狗,这也影响到汉族的饮食传统,于是渐废狗肉。徐海荣在其皇皇巨著《中国饮食史》中曾提出替代说,认为由于当时养羊业的迅速发展,使得羊肉成为美味方便取食的肉种,由是人们渐弃狗肉。美国学者弗里德里克·西蒙抱持的宗教说看重当时佛教的影响,由于佛教倡导爱护生命,拒绝杀害生物,又特别是其中杀死狗与牛是极大的残忍,因为这两种动物为人类的利益付出极多,索取甚少。这些说法都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且并非冲突、单独发生作用,某种程度上,各类原因间也在彼此互动影响。
虽说食用狗肉现象渐趋减少,但其中还显露出一些复杂的面向,大体可以总结为民间养看门狗,贵族养猎狗和宠物狗,但他们对吃狗肉的态度截然不同。由于饲养看门狗成本低廉,仅需把狗养在谷仓旁,任其觅寻人类的食余就能存活,身居乡野中的农民开始更多地将狗饲养看家。这些狗一般不会遭遇宰杀的命运,不过灾荒之年或是主人濒临生存困境之时,又或狗本身病死或老死之时,仍难逃被吃的结局。而上层士人、贵族阶层,看门有家奴,却也热衷于养狗。隋唐之后这些社会阶层更多豢养猎狗,飞鹰走犬成为上层贵族田猎的得力助手。一些小型犬类慢慢成为贵族妇人的宠物,陪她们消磨时光。
尽管如此,美国学者马文·哈里斯在《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一书中运用详实的论述强调这些狗类并非因其成为宠物而逃脱被吃。和农村看门狗的命运相同,被视为宠物的那些动物最终照样会落入其主人的胃里(或者经过其主人的同意,落入其他人的胃里)。而他对于狗肉消亡的看法更趋近于替代说,因为当时可供上层阶级消费的肉类食品越发丰富多样,狗肉因其本身较差的口味跌出人类食谱之中,对于上层阶级而言,没有吃狗肉的必要理由。
不过,在隋唐之后还出现一些富有趣味的变化。伴随中医的发展,讲求食疗的中医技术中有大量对于狗肉入药和忌食情况的记载。唐代孟诜在《食疗本草》中赞誉狗肉可以补五劳七伤,益阳事,补血脉,厚肠胃,实下焦,填精髓。到宋代的《日华诸家本草》中也对这一观点大体认同,指出狗肉可以补胃气,壮阳道,暖腰膝,益气力。到了明代,在著名的《本草纲目》中提出了忌食狗肉的数种情况,如病热后食(狗肉)之,杀人。同时,熬制狗肉粥治病时,忌与蒜、菱、杏仁等食物搭配使用。
2、先秦时期牛羊肉便是高大上肉食
在很早的时候,中国人就懂得驯养马牛羊猪狗鸡等六牲获得肉食,但不同的肉食在食物系统中有着不同的地位,这种地位甚至影响到今天的肉类价格。
在古代的饮食习惯中,牛羊毫无疑问是最贵族化的肉食,《礼记·王制》也说: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
从排名上看,牛羊在猪之上,为何在先秦时期的肉食排名中会有这样的区分?
首先是从肉食的珍贵程度有关,牛在农耕时代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在许多朝代都不许私自宰杀牛,就如礼记所说,连诸侯没什么重要的事都不轻易杀牛。
最早在汉代,牛已经被立法保护,汉律规定不得屠杀少齿。汉律对杀牛的惩罚十分严厉,犯禁者诛,要给牛偿命。
到了唐宋时期,牛更是不管是否老弱病残,都在禁杀之列,只有自然死亡,或者病死的牛才可以剥皮售卖或者自己吃用。
物以稀为贵,牛肉自然在肉食排行榜中名列前茅。在《楚辞》的大招和招魂篇里分别呈现了两桌异常丰盛的菜单,有:八宝饭、煨牛腱子肉、吴越羹汤、清炖甲鱼、炮羔羊、醋烹鹅、烤鸡、羊汤、炸麻花、烧鹌鹑、炖狗肉。在菜单的排名中牛肉是排在第一位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3、唐宋时期肉食发展趋势——牛羊肉仍是主流
这种从先秦时期养成的饮食习惯,一直深深地影响到后世,在唐代著名的烧尾宴之上,菜谱是这样的:通花软牛肠(羊油烹制),光明虾炙(活虾烤制),白龙曜(用反复捶打的里脊肉制成),羊皮花丝(炒羊肉丝,切一尺长),雪婴儿(豆苗贴田鸡),仙人脔(奶汁炖鸡),小天酥(鹿鸡同炒),箸头春(烤鹌鹑)过门香(各种肉相配炸熟)等。牛羊鸡鹌鹑甚至还有青蛙,就是缺少猪肉。
汉族的饮食文化发展到了宋朝已是博大精深,由于对牛肉的禁食,羊肉在这个时期成为了皇家士大夫阶层的主要肉食。
宋朝吃羊是从皇家流行开来的习俗,宋真宗时御厨每天宰羊350只,仁宗时每天要宰280只羊,英宗朝减少到每天40只,到神宗时虽然引进猪肉消费,但御厨一年消耗羊肉43万4463斤4两,而猪肉只用掉4131斤,还不及羊肉消耗量的零头。
皇家盛行,自然上行下效,从官员到民间,羊肉成为了宋朝餐桌的头等肉食。民间无论婚丧嫁娶,或是中秀才举人,还是烧香还愿,如果没有一只羊在案上放着,都不好意思招待客人。
著名吃货苏东坡在京城宦海生涯时,虽然吃羊吃到腻味,十年京国厌肥羜,但当他被下放到惠州监视居住的时候,仍然会被每个月一次的官廨杀羊所吸引。作为罪官他已经不能吃羊肉了,但弄一些羊骨头回去烤熟了吃也很解馋。
在宋朝,猪肉仍然不是士大夫阶层的主要肉食,或者说猪肉仍然是低档的肉食。南宋高宗在清河郡王张浚府上吃了一顿,菜谱中天南海北,地上跑的,空中飞的,水里游的应有尽有,唯独没有猪肉。而在随从高宗出行的禁卫食谱中却有猪肉三千斤,可见当时猪肉的主要消费群体档次实在不高。所以苏东坡说:(猪肉)富家不肯吃,贫家不解煮。
但在普通老百姓那里,猪肉就是主食了,《东京梦华录》称,每天有上万头猪被贩子们从四乡收购送入东京,无数的猪肉摊贩,无数的郑屠户宰杀这些猪,给普通百姓的餐桌上送去肉食。
真正让猪肉沾上点贵族气的,还是苏东坡,在杭州任上,因为治理西湖,要解决民工的吃饭问题,他创造性地发明了小火慢炖的方块肥肉,这种以姜葱红糖料酒酱油等做成的猪肉菜肴,被命名为东坡肉。
汉人的地盘以羊肉为贵,但到了北方辽金朝却正好相反,猪肉成了高大上。宋朝的使节出使辽金,北人用最好的猪肉款待使者,猪肉在辽金,是非大宴不设。为何猪肉在同一时代南北国家中有着如此悬殊的待遇?究其原因无非就是物以稀为贵,辽金猪少,以猪肉为贵;大宋羊少,自以羊肉为美。于是在互市的时候双方就互通有无,辽金出口肥羊,换取宋朝的猪,双方都挺高兴。
4、明清时期——猪肉逐渐流行
明朝时,猪肉逐渐流行开来,至少在皇家食谱中已有所见,《明宫史》记载,在皇家过年的食谱中就有烧猪肉、猪灌肠、猪臂肉、猪肉包子等。说明此时猪肉已经能够登上大雅之堂。
但在民间,猪肉的盛行程度仍然不如牛羊肉,万历年间,北京的物价显示,万历五年牛肉1斤0013两纹银,猪肉0018两纹银;万历二十年猪肉涨到002两,牛肉和羊肉1斤都只需要0015两。也说明在这个时候,牛羊肉仍然是比猪肉更普及的肉食。
到了清朝,猪肉终于实现逆转,成为了汉族的主要肉食,在美食家袁枚《随园食单》中,已经将猪单独列为《特牲单》叙述:猪用最多,可称‘广大教主’。宜古人有特豚馈食之礼。在他的介绍中,与猪肉相关的有43道菜,其中有红煨肉三法、白煨肉、油灼肉等。
而牛羊肉则归为《杂牲单》中,牛、羊、鹿三牲,非南人家常时有之之物。然制法不可不知。作《杂牲单》。
虽然饮食习惯渐渐逆转,但牛羊肉的高大上地位已经无法撼动了,1840年,当红须绿眼的英国人把大炮架到大清朝的眼皮底下时,琦善作为钦差大臣奉旨与洋人交涉。会谈前一天,他按朝廷招待贡使的老规矩给英国舰队送吃的,计包括20头阉牛、200只羊及许多鸭和鸡,一两千个鸡蛋,唯独没有一口猪。
中国古代饮食
本文2023-10-22 16:06:3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8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