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人会飞吗?
问题一:世界上真的有人会飞? 40分 人类飘浮之谜纳米罗尔村位于印度北方的边远山区,村中一位60多岁的老人叫巴亚。米切尔。他40多年来一直修炼瑜珈功,据说他的身体能在山林上空飘浮,如同仙人。美国物理学家卡莱曼思教授和印度著名的生物学家米巴尔教授、人体形功能学者雷曼尔博士及美国《科学与生活》杂志的记者史密斯等,慕名前去拜访了这位“超人”。纳米罗尔村地处边远山区,道路艰险,人们要骑马、步行十多天才能到达。这里几乎与世隔绝。卡莱曼思教授一行人到达后,拜会了米切尔老人。这位老人长着浓密而长的银色头发、胡子,浓眉下的眼神锐利,俨然一副哲学家的风度。他能讲一口流利、纯正的英语。当卡莱曼思教授问巴亚米切尔能否展示一下“超人”的功能,飘浮上天空时,老人马上答应:“可以。”并请众人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升起时,在他独自居住的茅舍门前观看。
第二天一早,卡莱曼思教授一行聚集在茅舍门前,架起了录像机及各种探测仪。米切尔老人盘腿坐在门前的一块薄毯上,闭目养神。人们的目光、录像机镜头、各种探测仪全集中在米切尔身上。大约在2~3分钟之后,只见他身体轻轻上升,约升到1070米高时,他改变了盘腿的姿式,伸出双臂,如同鸟儿的翅膀,开始旋转飞翔。浮在半空中的米切尔像进入浑然的忘我状态。这一情景真令人目瞪口呆。大约在空中飘浮了30分钟左右,米切尔的身体开始摇动,接着以水平状态慢慢降下。录像机拍摄了他在空中的每一个角度。米切尔落地以后,几位科学家发现:他身体变得非常柔软,像棉花一样。当米切尔慢慢升空时,探测仪已测出从他身上喷发出一股气流把他托起。
80公斤体重的人升空需要相当大的能量,这股气流和能量是从何而来的呢?科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当几位科学家问他是如何练成这奇妙的功夫时,米切尔很认真地答道:“这必须经过严格的精神训练,才能学到这门技巧,而(禁止)上的训练更为艰辛。只有精神高度集中,才能将人体内潜藏的巨大‘魔力’释放出来……”这些话,并不能解除科学家们心里的疑问:人体内潜藏的“魔力”到底是什么?是如何突破物理学上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关于人体在空中飘浮,卡莱曼思教授和印度的几位科学家曾就相关文献资料进行过研究,他们发现:在印度的古书―――《佛经》上早有记载:早在2000年前,佛教的高僧们就能毫不费力地飞向天空,他们将空中所看到的景色,绘成巨画。印度考古学家们曾发现一幅巨大的石雕,它绘制的是印度2000年前恒河流域的曼达尔平原景色,完全是以高空鸟瞰角度绘制的。当时没有直升飞机,人们怎样从高空来绘制的呢?科学家们一直把印度古《佛经》中的记载当做神话,如今他们亲眼目睹了人体飘浮升空,不能不承认记载的是事实。
有关人体飘浮升空早在20世纪初就有人目睹了。1910年,英国著名的探险家彼得。亚巴尔到缅甸北部丛林考察探险,在一座边远山区的大寺院里认识了一位修行老僧。这位老僧每天早晨在寺院门前 十多分钟,然后盘坐的身体慢慢升空,在深山的丛林上空飘一圈,才慢慢地落到地上。亚巴尔被这一神奇情景惊呆了,他用照相机从不同的角度拍摄了这位修行僧空中飘浮的镜头。回国以后,他在英国《卫报》发表了自己拍下的照片及自己看到的这位僧人升空的情景。当时有些英国科学家们不相信,认为亚巴尔是幻觉,中了一些宗教巫师卖弄的障眼法伎俩。亚巴尔坚决否认,他认为自己当时头脑清醒,目睹的情景真真切切。这位僧人在做人体高空飘浮时,并没有邀请他观看,是他偶尔碰上的,根本没有什么障眼法之说。
1912年,法国的探险家欧文。罗亚尼在尼泊尔和我国 交界的喜马拉雅山一带考察、探险。他请了一位 喇嘛做向导。这位 喇嘛在走路时,竟脚不沾地,似飘浮前进。喜>>
问题二:世界上有人会飞吗 少年,也有
问题三:以前的社会真的有人会飞吗 无从考证 但也不会空穴来风
问题四:地球上真的有人会飞行吗 有,在一些深山老林里就隐居着拥有这些超能力的人,英国军事部早就注意到这一点,并进行研究,想要组织一支超人军队,去攻击敌军后方主力,但解不开其中的迷,认为世上除了核力、引力、重力和磁力以外,还存在第五种力
问题五:世界上真的有真正会飞的精灵吗? 我看见过精灵 有的精灵会吸人精气 真的有 很早以前巧合的就看到过
问题六:世界上有没有会飞的人? 咳咳,关于这一点嘛,我来说说我的见解。飞其实就是舞空术,有的人认为这是压根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根据某些历史记载,其实还是有渊源可寻的。比如说吐蕃的某些高僧,就可以踏雪无痕。这其实就是轻功。而现如今,也有某些舞空术的记载。比如说印度归隐山林的老者,日复一日地练着瑜伽功,就可以克服重力,飞上天,而且比轻功还厉害,可以漂浮在空中。但是这些不被现在的人所接受,我也没有亲眼看到过,所以也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我就来说舞空术的理论吧,舞空术其实就是一种对气的运用。根据某些武功大师的说法,当人意守丹田时,丹田就会因为脑电波而产生兴奋,从而放出一种静电。当日复一日地修炼时,丹田的静电的产生就会达到顶峰。这种强大的电荷就与地球本身的负电荷相斥。利用这种电荷的排斥力,从而达到浮在空中的效果。武当山的某些高手可以一跃就好几米高,就是利用了这种原理。当然了,我没有练过,因为我压根就没有毅力去练。光时意守丹田的那种枯燥就不是现在的人能够忍受的。所以说归说,你还要自己去实验!你要以你自己这个活标本让别人信服,会飞的人是存在的!
问题七:世界上真的有会飞的鱼吗? 银汉鱼目(Atheriniformes)飞鱼科(Exocoetidae)约40种海洋鱼类的统称。广布於全世界的温暖水域,以能飞而著名。体型皆小,最大约长45公分(18),具翼状硬鳍和不对称的叉状尾部。有些种类具双翼而仅胸鳍较大,如分布广泛的翱翔飞鱼(Exocoetus volitans)。有些则有四翼,胸、腹鳍皆大,如加州燕鳐(Cypselurus californicus)。 飞鱼不是飞翔,感觉上好像是在拍打翼状鳍,其实只是滑翔。飞鱼在水下加速,游向水面时,鳍紧贴著流线型身体。一冲破水面就把大鳍张开,尚在水中的尾部快速拍击,从而获得额外推力。等力量足够时,尾部完全出水,於是腾空,以每小时16公里(10哩)的速度滑翔於水面上方几沾Α7捎憧勺隽续滑翔,每次落回水中时,尾部又把身体推起来。较强壮的飞鱼一次滑翔可达180公尺(600),连续的滑翔(时间长达43秒)距离可远至400公尺(1,300)。 飞鱼的飞动主要是逃离捕食者。其飞跃的高度足以跳到水上的船只甲板,常常在黎明时刻会发现掉落在甲板上的飞鱼。
记得采纳啊
问题八:世界上真的有会飞的人吗? 印度有那些练瑜伽的人可以悬空而坐,这是已证事实,但是无法解释其原因,是世界未解之谜
问题九:世界上 真的有会飞的那种龙吗,有人见过没 5分 龙,象征中华民族,华夏人被比喻为龙的传人,在世人的眼中龙就是中国, 中国文化被称为龙文化。那么龙到底是古人幻相中的产物呢还是真实存在过的动物这是个千古之谜。
史书中记载的龙的形象虽随时代不同而稍有不同,但基本型体千古未变, 即龙脚长且有四爪,身体上有纹,有鳞,有角,长触须,长尾巴,大脑袋,大鼻子,细脖子。
史学家及生物学家就是根据这些特征断定:龙不可能在地球上存在。 因为龙的鼻子,说明它是用肺呼吸的,不能长期潜在水中, 与传说中的“龙王”不相符; 而且龙的脑袋及角太大,与细脖子不成比例,不太可能像书中描写的那样翻江倒海。
近年来,有些史学家认为,龙可能确实存在过。最早有关龙的记载是在甲骨文中,此后不少史料中都有记载。 《左传》昭公十九年及昭公二十九年,两次提到龙的出现,并指出当时社会曾经有过专门豢养龙的家庭。古代居民果真见过龙吗
摒除有意作伪和对某些自然现象的误解后,发现龙的记载仍不绝于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秦汉以后的史籍中多次记载众人围观一种罕见动物的事件。这就使人不能简单地把龙看成某种图腾象征。例如,建安24年,黄龙出现在武阳赤水,逗留9天离去, 当时曾为此盖庙立碑。又如,太和七年正月,摩陂的一口大井中发现青龙。魏明帝曹睿亲率群臣前去观看。为此,曹睿下令改年号为青龙,改摩陂为龙陂。
永和元年4月,有两条龙,一黑一白,出现在龙山。燕王慕容也是亲率朝臣,在距离龙山200多步的地方,举行了祭祀活动。
直至明清时期的地方志中,还不时有发现龙的记录。《临安府志》记载, 崇祯四年,云南石屏县南的异龙湖中发现巨龙,须爪鳞甲毕露,大数围,长数十丈。如此记载确凿的动物,怎么可能完全出自幻想呢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龙有两种推测: 一是吉祥物麒麟的延伸,二是其原型大概是蛇类或鳄鱼类动物。然而,根据史书对龙的外形及特性的描述,以上两种推测难以成立。
贾纬《唐年补录》记载:咸通末年某日,有青龙坠落在桐城县境内, 因喉部有伤, 当场死去。龙总长10多丈,身子及尾巴各占一半,尾呈侧扁状。它的鳞片跟鱼差不多,头上有双角,口须长达2丈,腹下有足,足长红膜。
郎瑛《七修类稿》记载:成化(1465―1487)某年某月某日,广东新会县海滩上坠落一龙。此龙约一人高,身长数十丈,酷似画上的龙,只有腹部呈红色。 郎瑛说,这是他的朋友金茂之的父亲客游广东时亲眼所见。
绍兴31年(1161年),太白湖岸边发现一条龙, 巨鳞长须,腹白背青,背上有鳍,头上耸起高高的双角,几里路外都能闻到腥味。当地群众用席子遮盖它的身体,官府还派人亲临祭祀。一夜雷雨过后,龙消失了,它卧过的地方留下了一道深沟。
《永平府志》:道光19年(1839)夏天,有龙降落在滦河下游的东亭县境, 当地民众为它搭起苇棚以遮蔽阳光,不断用水泼洒它的身体。3天后,一场大雷雨中,龙离开了原地。
古代的记载如此,那么现代呢年代越近,其目击者健在越多,事实越接近可信。1894年阴历8月的一天,松花江南沿的扶余县陈家园子村后头,数百人围观一条趴在沙滩上的黑龙。据仍健在的目击者任殿元说,该龙长约20多米。
这个动物外形似四脚蛇,脸型与画上的龙差不多,长着7、8根又粗又硬的长须,身子的前半部分直径约1米多。4个爪子深深 沙滩里,它通身是鳞,形状似鳄鱼鳞。任殿元老人至今仍满腹疑团,那个巨型动物为什么长得那么像画上的龙
从上述记载中可以看出, 以往学术界对龙的认识,可能有重大误差。古籍记载及近现代人对目击过龙的叙述,龙全身裹满像鱼鳞那样的鳞片,而不像鳄鱼或其它>>
问题十:世界上真的有人会飞? 40分 人类飘浮之谜纳米罗尔村位于印度北方的边远山区,村中一位60多岁的老人叫巴亚。米切尔。他40多年来一直修炼瑜珈功,据说他的身体能在山林上空飘浮,如同仙人。美国物理学家卡莱曼思教授和印度著名的生物学家米巴尔教授、人体形功能学者雷曼尔博士及美国《科学与生活》杂志的记者史密斯等,慕名前去拜访了这位“超人”。纳米罗尔村地处边远山区,道路艰险,人们要骑马、步行十多天才能到达。这里几乎与世隔绝。卡莱曼思教授一行人到达后,拜会了米切尔老人。这位老人长着浓密而长的银色头发、胡子,浓眉下的眼神锐利,俨然一副哲学家的风度。他能讲一口流利、纯正的英语。当卡莱曼思教授问巴亚米切尔能否展示一下“超人”的功能,飘浮上天空时,老人马上答应:“可以。”并请众人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升起时,在他独自居住的茅舍门前观看。
第二天一早,卡莱曼思教授一行聚集在茅舍门前,架起了录像机及各种探测仪。米切尔老人盘腿坐在门前的一块薄毯上,闭目养神。人们的目光、录像机镜头、各种探测仪全集中在米切尔身上。大约在2~3分钟之后,只见他身体轻轻上升,约升到1070米高时,他改变了盘腿的姿式,伸出双臂,如同鸟儿的翅膀,开始旋转飞翔。浮在半空中的米切尔像进入浑然的忘我状态。这一情景真令人目瞪口呆。大约在空中飘浮了30分钟左右,米切尔的身体开始摇动,接着以水平状态慢慢降下。录像机拍摄了他在空中的每一个角度。米切尔落地以后,几位科学家发现:他身体变得非常柔软,像棉花一样。当米切尔慢慢升空时,探测仪已测出从他身上喷发出一股气流把他托起。
80公斤体重的人升空需要相当大的能量,这股气流和能量是从何而来的呢?科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当几位科学家问他是如何练成这奇妙的功夫时,米切尔很认真地答道:“这必须经过严格的精神训练,才能学到这门技巧,而(禁止)上的训练更为艰辛。只有精神高度集中,才能将人体内潜藏的巨大‘魔力’释放出来……”这些话,并不能解除科学家们心里的疑问:人体内潜藏的“魔力”到底是什么?是如何突破物理学上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关于人体在空中飘浮,卡莱曼思教授和印度的几位科学家曾就相关文献资料进行过研究,他们发现:在印度的古书―――《佛经》上早有记载:早在2000年前,佛教的高僧们就能毫不费力地飞向天空,他们将空中所看到的景色,绘成巨画。印度考古学家们曾发现一幅巨大的石雕,它绘制的是印度2000年前恒河流域的曼达尔平原景色,完全是以高空鸟瞰角度绘制的。当时没有直升飞机,人们怎样从高空来绘制的呢?科学家们一直把印度古《佛经》中的记载当做神话,如今他们亲眼目睹了人体飘浮升空,不能不承认记载的是事实。
有关人体飘浮升空早在20世纪初就有人目睹了。1910年,英国著名的探险家彼得。亚巴尔到缅甸北部丛林考察探险,在一座边远山区的大寺院里认识了一位修行老僧。这位老僧每天早晨在寺院门前 十多分钟,然后盘坐的身体慢慢升空,在深山的丛林上空飘一圈,才慢慢地落到地上。亚巴尔被这一神奇情景惊呆了,他用照相机从不同的角度拍摄了这位修行僧空中飘浮的镜头。回国以后,他在英国《卫报》发表了自己拍下的照片及自己看到的这位僧人升空的情景。当时有些英国科学家们不相信,认为亚巴尔是幻觉,中了一些宗教巫师卖弄的障眼法伎俩。亚巴尔坚决否认,他认为自己当时头脑清醒,目睹的情景真真切切。这位僧人在做人体高空飘浮时,并没有邀请他观看,是他偶尔碰上的,根本没有什么障眼法之说。
1912年,法国的探险家欧文。罗亚尼在尼泊尔和我国 交界的喜马拉雅山一带考察、探险。他请了一位 喇嘛做向导。这位 喇嘛在走路时,竟脚不沾地,似飘浮前进。喜>>
从前,有一个靠海的村子,村民靠捕鱼为生。。。
这样过了很多很多年~~~
突然有一天,海里面来了一只怪鱼,专门吃出海捕鱼的村民们,已经吃了好几个人了。。。这只怪鱼长了六只眼睛,还会飞,于是村民们管它叫“六眼飞鱼”
眼看六眼飞鱼肆无忌惮地杀人,又没人能治它,村民们头都急大了,这样下去如何是好呀~~~
这时,村里来了一个小伙子,很年轻,他的名字很特别,叫 “爱”,爱说他能把六眼飞鱼杀死。。。村民们很不屑。。但是第二天,爱果然提着那怪鱼的尸体回来了。。。
村民们大感震惊,都问爱 “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爱说 “爱真的需要勇气,来面对六眼飞鱼”
别说这冷笑话你没看懂,想想梁静茹的《勇气》
(飞鱼科)Cypselurus agoo [地方名]飞鱼、文鳐、燕鱼燕 鳐 鱼
[形态特征]体长而扁圆、略呈梭形、一般体长20~30厘米,体重400~1500克。背部颇宽,两侧较平至尾部渐变细,腹面甚狭。头短,吻短,眼大,口小、牙细,上下颌成狭带状、背鳍一个于体的后部与臀鳍相对、胸鳍特长且宽大,可达臀鳍末端;腹鳍大,后位,可达臀鳍末端。两鳍伸展如同蜻蜓翅膀.侧线位极低,近于腹缘、尾鳍深叉形,下叶长于上叶、被大圆鳞,鳞薄极易脱落。头、体背面青黑色,腹部银白色,背鳍及臀鳍灰色,胸鳍及尾鳍浅黑色。 [产地、产季]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主要产于南海和东海南部、海南岛东部和南部海区产量较多。4~5月份为捕捞旺季。 [经济价值]在南海区产量较多,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其肉味道尚好,家庭食用以红烧、糖醋为佳。也可淡晒或盐渍后制成干品,同时也是制造罐头的好原料。 飞鱼展开发达的胸鳍而飞。平时在温暖的海洋水面上游水,受到惊吓或被大型的肉食性鱼追赶时,会使用发达的尾鳍加速,展开胸鳍飞向空中。
在约5~6米的高度,一口气可飞行100米左右,有些种类连腹鳍都很发达,看起来就好像有两对翅膀一样
飞鱼是如何飞起来的?
编译/百川 2001-09-10
问:飞鱼有翅膀吗? 答:在热带或温带地域的海面上,常可看到一种会飞的小鱼,人们称它为飞鱼。我国沿海常见的有燕鳐鱼、翱翔飞鱼等。它们以细小的浮游生物为食,每年四五月由赤道附近来我国海南岛东部产卵,形成飞鱼渔汛。飞鱼身体呈流线型,两侧有两个发达翼状胸鳍,向后可伸至尾部,展开时就象翅膀。尾鳍分为两叶,下叶比上叶长。
问:飞鱼因为快乐飞翔吗? 答:飞鱼的背部及两侧为深兰色,腹部为银色。目前已知的飞鱼有65种。依其种类不同,体长在5~46厘米不等。飞鱼并非为了娱乐而飞,它仅在受到凶敌侵袭时而迅速飞出水面。海洋中捕食飞鱼的生物主要有:鲨鱼、金枪鱼、海豚。
问:飞鱼是如何飞起来的? 答:为了逃避追杀,飞鱼首先加快游速,两个胸鳍紧贴于体部,当游速足够快时就会迅速冲出水面。它的尾鳍对水面的快速而猛烈打击,正象螺旋桨一样,给它一个起飞的动力。这时它的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35英里,约合56公里。一旦冲出水面,它就会展开胸鳍,翱翔出凶敌的威胁范围。当风力适当时,能够在离水面四五米的空中飞行二三百米。有时可降落到过往船只的甲板上。
问:飞鱼和小鸟一样吗? 答:象多数鱼一样,它是靠尾鳍有力的摇摆获得动力和速度的。其实飞鱼并不能飞,而是靠滑翔获得在空中停留的能力。它们可以在近水表面快速游动,若有危险,其游速可达每小时15~20英里,然后冲出水面。用它的尾鳍以每秒近50次的速度拍打水面,同时展开胸鳍,象鸟儿展翅欲飞,更象火箭发射。由于空气阻力远小于水的阻力,所以能够获得很高的滑翔速度。
福建控捕飞鱼卵
从福建省海洋渔业部门获悉,从今年起该省将对采捕飞鱼卵作业实行捕捞渔船数量控制和实行专项捕捞许可证制度。据悉,该省决定,全省采捕飞鱼卵作业渔船必须控制在350艘以内。 据悉,为了配套保证这项措施的实施,该省海洋渔业局坚决制止未持有专项(特许)渔业捕捞许可证的渔船出海从事采捕飞鱼卵作业,同时禁止经营单位擅自雇用示取得专项(特许)渔业捕捞许可证的渔船从事采捕飞鱼卵作业或与之签订生产经营合同。据介绍,飞鱼卵呈透明胶状,与燕窝的外形非常相似,可食用。由于目前国际市场上极品燕窝可以卖到几十万元一斤,造假者往往用飞鱼卵充当燕窝。
会飞的动物有蝴蝶、蛾、甲虫、蜜蜂、蚊、苍蝇、蝉、鸟、蝙蝠等。
1、蜜蜂(Bee/Honey bee)在昆虫分类学上属于膜翅目、细腰亚目、针尾部、蜜蜂总科、蜜蜂科昆虫的统称,是膜翅目重要的类群。根据化石资料,蜜蜂在第三纪晚始新世地层中己大量发现,蜜蜂科的许多种类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在中国古代就有对蜜蜂及其用途的记载。
2、蛾,昆虫,种类很多,形状略似蝴蝶,但腹部短粗,触角呈羽状,静止时双翅平伸。幼虫一般称毛虫,多为农业害虫。绝大多数在夜间飞行的昆虫,约有150,000多种,与蝴蝶组成鳞翅目。约是蝶类的9 倍,中国记录的有近7,000 种。常在夜间活动,因为它们有良好的嗅觉和听觉,所以能适应夜游生活,有趋光性。
3、甲虫,鞘翅目昆虫的统称,属有翅亚纲、全变态类。身体外部有硬壳,前翅是角质,厚而硬,后翅是膜质,如金龟子、天牛、象鼻虫等。多数种类属于世界性分布,本目中许多种类是农林作物重要害虫,与人类的经济利益关系十分密切。
4、蚊(mosquito)属于双翅目(Diptera)、蚊科(Culicidae),又称“蚊子”,是最重要的医学昆虫类群。蚊分布很广,种类很多,迄今为止全世界已记录蚊虫共3亚科(巨蚊亚科、按蚊亚科、库蚊亚科),35属,3600多种和亚种。中国已发现370余种,其中按蚊、库蚊、伊蚊3个属的蚊种超过半数。
5、鸟体表被覆羽毛的卵生脊椎动物,鸟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大多数飞翔生活。体表被覆羽毛,一般前肢变成翼;胸肌发达;直肠短,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统发达,有助于减轻体重,利于飞行;心脏有两心房和两心室,心搏次数快。体温恒定。呼吸器官除具肺外,还具有多个气囊辅助呼吸,使得鸟类无论在吸气和呼气时,均有氧气通过肺,即双重呼吸。
世界上有人会飞吗?
本文2023-10-22 16:44:3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8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