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古代属于哪国
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埃及文明随着希腊罗马的侵入而中断了,巴比伦文明也由于波斯等外族的入侵消失了,印度这个同样被称为东方古国的国度也由于种族的战争而中断了古文明.
中国,这个历经五千年文明的东方巨龙,却在经受着频繁的外族入侵中愈来愈强,无论是蒙古的征服还是女真的入关,最终被征服的却是他们,他们逐渐被汉化,共同的属于了华夏民族.
我们知道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征服后,日耳曼民族却也皈依了基督教,西方靠的是宗教的信仰征服,而东方的中国自上古以来所有的宗教都没有过类似西方的如此高的地位和影响力,然而周边的民族却同样被汉文化征服,融入到汉人的生活当中,何以至此.人们都说宗教的信仰是强大的,它的力量足以征服人的心灵.在中国,真正征服外来民族的却不是宗教,这好象也谈不上信仰一类的东西,那么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中国文明,或者汉文明为什么能在世界上成为东亚文明的中心,影射整个远东,五千年的积淀当然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应该是我们汉文明它自身所具有的特点.
说到我们国家的传统文明,当然是以儒家文化为主流了.西方一些人把"儒家"称作"儒教".在中国也早有"三教"之说.其实儒到底是不是宗教也无关紧要,它的内髓确和宗教有着本质的区别,而它的影响却又不逊色与任何一个宗教.儒家提倡的思想早已成为广大华夏文化圈内人们潜意识下的一种定式,非是有一套彻底革新的思想是无以和它对抗的,即使是皈依了宗教的人,他内心中依然会存留着儒道提出的类似与"三纲五常"的东西,这是一个习以为常,理所当然的事情.
中华文明在上古和先秦时代并不是以儒家为尊的,这一点人人尽知.上古的思想大多为神话为主,而先秦时代的无论是夏商周还是春秋战国,中国的思想观点都是各言其是,而这也是中国文化大放异彩的时候.孔子的儒家却只是当时其中一个不合时宜的部分.不过他的思想确实是高深得让诸侯都敬佩的,他的威望也是很高的,他这一学派的组织势力也让他派不可小视.其实儒家组织上以及内在的稳定性才是它在以后获胜的真正法宝.
稳定性,这就是汉民族内身一直存在的一套生活模式,也是我们的秉性所在.而这种稳定性足以满足统治的需要,并不比任何一个宗教的思想作用差,甚至会更奏效.而又是这个稳定性让汉民族一直延续了下来,外族一旦进入,却也只能随着一同稳定了,因为无论是何种民族,"稳定"对于他们都是必须的.可是又是因为这种内性的"稳定"甚至是融入了道家"无为"了的稳定却让我们安于一套模式,甚至于不去关心和干予任何不关自己的事情,因为人们都在为了维护这个"稳定",更大意义上是自己的"稳定".鲁迅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的劣根性也应该是由于这个"稳定"所导致的.
在古代中国,中原的汉民族绝对是先进的,文明的.而周边的少数民族通常被称做蛮夷.中原是一个安定的状态,人们乐于如此的生活,这着实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乘,而却淡化了整个民族身上那种勇力与魄力.大家都是很自豪的称自己为"天朝上民".汉民族却一直遭受着少数民族的侵扰,这并不是因为汉民族真的军事落后,而正是因为民族的凝聚力在安逸的条件下逐日淡化了.为什么汉武帝时驱逐了匈奴,为什么唐太宗时收服了突厥?这其实都是因为他们团结这个本来就超强大的民族.近代中国屡战屡败,却只要一团结马上就会有胜利,这是经验更是教训.
"安"可生财却也可以堕志.中国古代的"安"让周围的民族为之钦羡,故而纷纷朝华,或者意图占领中原.中国文化的"和"与"统"使他们不得不加入到华夏文明潮流之中.因为当时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它的文化影响是不能用武力征服的,全世界人都渴望过他那样的生活.
现在如果再"安"就不现实了,因为中国已不是世界的中心.我们在维持这种"稳定"已经失去了过去的效果,我们只能谋求新的突破了
可以使用卧薪尝胆的故事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卧薪:睡在干柴上。尝胆:尝苦胆。
语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示 例 越王勾践~,终于打败了吴国,重建越国。
近义词 发愤图强、宵衣旰食`励精图治
典 故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两年后阖闾的儿子夫差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押送到吴国做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后,夫差才对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国。
其实勾践并没有放弃复仇之心,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但暗中训练精兵,强政励治并等待时机反击吴国。艰苦能锻炼意志,安逸反而会消磨意志。勾践害怕自己会贪图眼前的安逸,消磨报仇雪耻的意志,所以他为自己安排艰苦的生活环境。他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
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王后与人民一起参与劳动,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把越国强大起来,最后并找到时机,灭亡吴国。
全文: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白话译文:
孟子说:“舜从田间劳动中而受用,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选拔出来,胶鬲被举荐于鱼盐的买卖之中,管仲被提拔于士兵的位置上,孙叔敖从海边被提拔,百里奚从市场上被选拔。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临到这样的人身上。
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练,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
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国内没有守法的大臣和辅佐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对国家的忧患,往往容易亡国。由此可以知道,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却足以使人败亡。”
出处:出自战国时期孟子的《孟子·告子》。
高楼之下,大慈寺中,成都人的生活热火朝天。 图/图虫·创意
-风物君语-
城市之外见天地
雪山之下见众生
没有一个人不想去成都。
成都府河,锦绣天府塔。 图/视觉中国
她明明是繁弦急管的大都会,却具备“小城镇”的市井味道, 茶馆、酒肆、火锅、麻将、靓女、俊男…… 人群熙攘,往来悠然;明明是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却坐拥古城的诗意栖居, 金沙遗址、武侯祠、文殊院、大慈寺、杜甫草堂…… 文人卿相,大隐于市。
在成都,古老的楼宇与现代的建筑并存。 摄影/咔咔
这座 2300多年 未曾改名、不曾迁址的城市,见惯了雪山大河,生长于肥沃盆地,塑造出了一张经久不衰的性格名片:
安逸
彭镇观音阁老茶馆里,外国游客正在体验采耳,茶与采耳的组合,是老成都最安逸的存在。 摄影 / 张永锋
然而,近十多年来的成都,逐渐展露出的形象又恰恰相反:
沸腾
2014年,成都GDP破万亿,正式进入“万亿俱乐部”。 制图/伍攀
她在2010年成为 “世界 美食 之都” ,2014年进入 GDP“万亿俱乐部” ,2016年跻身 国家中心城市 ,天南海北慕名而来的游客和“蓉漂”,让这座城市进入了 “沸腾时代” 。
城市之外,山河壮丽——北有 西成高铁 穿越秦岭,东有 成渝高铁 直抵三峡,西部则沿着 318国道 一路看尽雪山连绵,通达的路网克服了蜀道之难,让成都不仅是 旅行的终极目的地 ,更是饱览河山的绝佳中转站。
高铁和公路并行,一起跨越河流、穿过平原。 摄影/觅斯特聪ᴹᴿᶜᴴᵁᴺᴳ ,图/ 图虫创意
雪山之下, 人群沸腾 ——作为最吸引年轻人的城市之一,2019年成都的 流入人口排名全国前三 ,这里的 加班时长比肩北京、地铁客流超过上海、新兴产业高度聚集…… 在 GaWC 发布的世界城市排名中,成都仅次于北上广深。
成都市府河。 摄影/龚跃贤
如果从文化产业上看,成都更是全国最潮的城市, 科幻、汉服、动漫、 电音 、电竞…… 各类盛会百花齐放,热闹非凡。
成都的各大音乐节上,人群沸腾。 摄影/石头鱼
成都的气质正如这座城市的“饮食图腾”—— 茶馆 和 火锅 一样,在这里,你能享受到悠闲岁月的同时,也正在感受着 沸腾人生 。
沸腾的火锅店,自然是成都最有烟火气的地方。 摄影/知柏
“小桶10元,大桶20元!”
2021年1月7日,成都南郊公园,一只白鹭独立寒风中,强降温导致成都迎来了2021年第一场雪。 图/视觉中国
大约10天前,在 2021年首场寒潮 的“助力”之下, 成都人 终于从下雪“气氛组”转为“晒雪组”,一时之间全城沸腾,成都市民当街卖雪,情绪如同春节提前放假——
这种让人忍俊不禁的“盼雪”心态,一方面来自成都人向来 乐观浪漫的天性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成都平原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实在太过舒适优渥, 常年无霜无灾,难见飘雪。
图1文殊院的雪。图二2021年1月8日,成都,大熊猫乐享雪景。游客堆了一只雪熊猫。 图1摄影/胡文凯 图2/视觉中国
成都,是“四川中的四川”。
从地理上看, 四川盆地 被大巴山脉、横断山脉、大娄山等群山环抱,如同生于温室、长于襁褓;而 成都平原 位于盆地西端, 龙门山 与 龙泉山 护卫左右,形成了 “两山夹一原” 的格局,更是高枕无忧。
大雨之后,四姑娘山脉与飞机交相辉映。 图/视觉中国
往北,巍峨秦岭是她阻拦寒潮、遮挡风沙的屏障;
往南,云贵高原是她山明水秀、姹紫嫣红的花园;
往东,巴东三峡是她重门深院、曲径通幽的门户;
往西,横断山脉的雪峰冰川,是她凭栏远眺、极目千里的窗外风景。
成都三维地形鸟瞰图,“两山夹一原”的格局一目了然。 制图/伍攀
尤其是西部紧邻成都平原的众多雪山,让 雪 成为了成都市民“最熟悉的陌生人”——
一方面由于群山阻隔, 冷空气 抵达成都时已为强弩之末,降雪也不过是零星的 “头皮雪” 。另一方面,在天朗气清时,成都人往往身处城市之中就能 与雪山同框 :海拔 7556米 的“蜀山之王” 贡嘎山 、海拔 6250米 的四姑娘山 幺妹峰 、海拔 5353米 的成都境内第一高峰 大雪塘 ……
在成都遥望雪山,可望而不可及,只能“望雪兴叹”。摄影/石头鱼
当雪山上的冰川消融,汇集成流,以极大的落差冲出峡谷,形成了汹涌浩荡、喜怒无常的 岷江、沱江 等河流,河水裹挟着泥沙碎石,逐渐在山前沉积成厚重开阔、水网密布的平原,是为 成都平原 。
正是山河的壮丽,塑造了平原的富饶,一动一静之间,也构成了成都人的双面性格。
他们见惯了极致的山水风光, “窗含西岭千秋雪” 是远景, “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 是近景,充满生机的青翠峰峦和终年白头的圣洁雪峰,俯仰之间尽收眼底。
都江堰——岷江上的头箍。 摄影/张铨生
他们更偏爱平原的安稳舒适,尽管临近地质活动剧烈的褶皱地带,成都却由于厚重的沉积层,少有破坏性地震, “大震跑不了,小震不用跑,麻将先打完” 是他们独有的乐观心态。
哪怕连成都及其周边的 野生动物 也是如此——与成都市区相去不远的贡嘎山上, 岩羊、雪豹 等“高原精灵”跳跃律动,激情四射;而在平原上,成都人把慵懒娇憨的 大熊猫 打造成 中国野生动物“第一IP” ,让全世界为之倾倒。
谁能不爱大熊猫? 摄影/张铨生
成都的魅力,正在于她从未想过成为天堂,只愿做离天堂最近的烟火人间。
“如果从准确的 历史 记载来考察,成都最早建城是在战国后期的公元前311年,主持建城的是当时的秦国蜀郡郡守张若。从那时起,成都城的位置从来就没有迁移,名字也没有改变。”
——《成都街巷志》
成都文殊院,始建于隋大业年间。 摄影/胡文凯
或许正是成都的“双面性情”,让她成为了时代的“晴雨表”—— 天下盛世,则成都繁荣、蜀人出蜀;每逢乱世,则成都封闭、稳固后方。
她从未做过 大一统帝国的国都 ,却从未缺席 历史 进程,看尽了王朝兴废、 历史 沧桑;她尽管经历过乱世动荡,却自建城以来 从未更名,连城址也几乎没有变动。
早在 3000多年前 ,古蜀人顺岷江而下,发现了这片乐土。他们在今天成都市区的西北部,建起了一座庞大城池,即为如今的 “金沙遗址” ;他们以“金乌负日”为图腾,用薄如蝉翼的金箔,打造出象征蓬勃生机的 “太阳神鸟金饰” —— “古成都人”的沸腾澎湃,可见一斑。
太阳神鸟金饰,四鸟环日而飞,生生不息。 摄影/刘艳晖
然而此时的成都,还面临着两大难题: 水患频发 和 道路闭塞 。前者主要是由于秦岭阻隔,使得蜀地无法与外界连通;后者则要怪脾气暴躁的岷江,动不动就洪水滔天,将川西大地化作“水乡泽国”。
事实上, 从来没什么天生乐土,成都的安逸环境同样靠人工打造 。
首先是 蜀道 的开通。传说中秦惠王以五头“金牛”骗取蜀王开凿了最初的蜀道之一, 金牛道 。此后,蜀地的大门逐渐打开,随着不同时期蜀道的开发,来自中原地区的技术和文明不断输入,逐渐让成都平原从封闭走向开放。
四川广元原老川陕公路与金牛道。摄影/张小平
而来自秦国的 李冰父子 ,则修筑了那个时代的“超级工程”—— 都江堰 ,先后筑起了 金刚堤 (鱼嘴) 、飞沙堰 等水利设施。这些精妙的堤、堰,如同一道道金箍,镇锁住了喜怒无常“岷江恶龙”。
成都的“超级水利工程”——都江堰。 摄影/见书
至此, 蜀道已开,水患已平 ,成都平原的两大劣势转换成了两大优势——它比关中更险固,更适合割据一方;也比关中更肥沃,乃至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 ,“天府之国”这顶为成都量身打造的桂冠,终于稳落在她的头上。
在汉朝,她是与长安并列的“五都”之一。 当时最能代表大汉雄风的艺术形式是汉赋,而两汉四大辞赋家里有两位—— 司马相如 和 扬雄 都是成都人。蜀中不仅有学士,更有 卓文君私奔相如、当泸沽酒 的浪漫故事。
成都琴台路。摄影/不疯狂的石头,图/图虫·创意
在唐宋,她是和扬州并称“扬一益二”的经济名城。 这里出产的 “文创产品” 享誉天下——在两汉三国就引领潮流的 蜀锦 ,有了风靡全国的 “陵阳公样” ;远近闻名的益州 麻纸 ,在女诗人薛涛的手下成了一纸难求的 “薛涛笺” ;当时的成都更是赫赫有名的“音乐之都”、“乐器之城”,今天存在故宫博物院的古琴 “九霄佩环” ,相传就出自四川雷氏之手。
从上到下依次为“五星出东方”织锦护膊,黄金面具。 图1/视觉中国 图2摄影/刘艳晖
当然在动荡时期,她更是人们最后的“安逸之所” 。如 杜甫 一般乱世飘零、“万里悲秋常作客”之人,也只有到成都,才能得到一朝安稳,才能有观察黄鹂、白鹭、雪山的雅趣,有江畔独步寻花的从容,有“蓬门今始为君开”的宾主尽欢。
成都的杜甫草堂。 图1摄影/cerkang 图2摄影/ 见书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誓愿,诗圣无法以一己之力完成,成都却孜孜不倦地在践行。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成都 “安逸” 的标签似乎根深蒂固——慵懒熊猫、休闲茶馆、全民麻将类似的地标在成都俯拾皆是。
沏茶,需要一点“功夫”。 摄影/曹巨波
然而当你真正凝视这座千年古都,她的 火热 性情展露无遗。这里有让人热血沸腾的 历史 ——是 李劼人 “大河三部曲”的澎湃,是 川军 出征的勇猛壮烈,更是 “中国的城市永远在洗牌,但成都从未下桌” 的霸气外露
这里也有火热的创新 ——激发无数少年想象力的 《科幻世界》 ,来自成都,2019年由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上映的 《流浪地球》 ,文本最早就曾刊登在这本杂志社;目前全球用户量最大的手游 《王者荣耀》 ,也在成都孵化,改变了互联网时代无数人的 娱乐 方式……
“蓉城之秋”花木兰歌剧在成都的快闪活动现场。图/视觉中国
如果具体到饮食, 火锅 ,绝对是成都沸腾一面的最佳代表。
然而当我们在 探索 成都时,发现大多数人对于她 “休闲之都” 的定义津津乐道,对她 “热情洋溢” 的一面却知之甚少。因此,当一座以 火锅文化、沸腾人生 为主题的特色小镇—— 沸腾里 即将问世,足以让我们期待不已。
成都火锅,川味的集大成者。 摄影/刘艳晖
在这里, 沸腾的火锅 代表着万事万物、生而平等的包容。
无论是 毛肚、鸭血、鹅肠、脑花、肥肠、鸭掌、牛肉…… 还是成都人甘心为之放弃辣锅的 豌豆颠儿 ,任他下水野菜、玉盘珍馐,皆可在一锅之中,沸腾火热;不管是深谙川味、从容悠闲的 老成都人 ,还是初来乍到、加班深宵的 “蓉漂们” ,都能够共处一室,大块朵颐。
在火锅里沸腾翻滚的肥肠。 摄影/咔咔
在这里,成都最极致的 市井生活 被复刻 。
成都当地的火锅店不止是餐厅,更是 娱乐 生活的“一条龙服务”——楼上有喧闹 茶馆 ,矮桌矮椅、半躺半坐、喝茶聊天、采耳麻将,一盏盖碗茶、几朵茉莉花,就是个从容午后;桌边甚至有 川剧 表演,念唱作打、变脸吐火、水袖飘摇……浓缩了成都的人间烟火。
坐茶馆、看川剧,成都火锅店里拥有无限的可能。 图1摄影/咔咔 图2摄影/张永锋
无论有多忙碌,在成都想要约饭,只需要对上一句暗号——“钱都赚得完哇?”立马火锅约起,呼朋引伴汇聚一堂,吃完火锅打个麻将、喝点小酒,接着唱歌、按摩、看**……约火锅约的不是饭,而是永远激情、永远澎湃的生活 。
成都人吃火锅时注重氛围感。到熊猫基地5分钟车程的天府沸腾小镇,有着生态火锅的情境氛围,绿野、竹林、湖光、山色、星空一应俱全;在此基础上打造的沸腾里,更计划加入熊猫、音乐、酒吧、文创等元素,正如这座成都这座城市一样,多元而 时尚 ,永远走在潮流前沿。
成都沸腾小镇玛歌庄园,生态环境良好,夜里霓虹璀璨。图/视觉中国
这里还将建成一座“火锅文博馆”,从巴蜀之地火锅风味的演变,到现代成都火锅文化的流行,在一片沸腾中看见天府之国的无限可能。
这个由新都区政府主导、香投和万科匠心打造的 美食 文化小镇,背后体现着 两千多年天府文化、一千六百万成都人 的性情。抵达这里,方可领略成都真实的另一面—— 生而沸腾 的精神气质。
成都火锅,生而沸腾。图/视觉中国
在面对这片热土里时,我们感受到成都这座古城的生机和力量——沸腾的火锅与这座城市千年经济、 社会 、文化的繁盛一脉相承,是她永不褪色的印记。至此,我们才想起去解读 悠闲与激情并存 的成都性格,去领略 古典与潮流同在 的城市风景。
成都始终是复杂的—— 雪山之下红尘滚滚,高楼之间古迹森森,市井之中火锅沸腾 这就是成都,安逸是她的底色,沸腾是她的性情,动静皆宜, 她是天府,更是人间。
成都的火锅与茶馆。图1 摄影/刘艳晖 图2 摄影/胡文凯
- END -
文丨九月
图编| 王家乐
地图编辑 | 伍攀
《资治通鉴》等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 《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淦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5. 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出自于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原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人 一作:斯人)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孙叔敖从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这一切表现到脸色上,抒发到言语中,然后才被人了解。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赏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短文不但立论高远,见解卓越,道常人所不能道,而且论证明晰,逻辑严谨,有不容置辩的说服力。本文善用排比, 层层深入进行论证,形成压倒一切的逼人气势,在艺术上也很值得称道。
孟子在这篇不到二百字的短章中,围绕客观环境与个人和国家命运的关系,阐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刻道理。
文中说一个人要成就大事,一定要经历许多艰难困苦的磨炼,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锻炼意志,增长才杆,担当大任。安逸享乐, 在温室里成长,则不能养成克服困难,摆脱逆境的能力,会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遇挫折、逆境则消沉绝望,往往导致灭亡。所以他得出结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扩展资料: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寡人之于国也》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参考资料:
中国在古代属于哪国
本文2023-10-22 16:54:3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8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