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本本草著作的作者,成书年代,内容及价值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
《本草经集注》 《新修本
草》又名《唐本草》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 《本草纲目》简称《纲目》 《本草纲目拾遗》简称《纲
目拾遗》 作者 托名神农 陶弘景
李勣、苏
唐慎微
李时珍
赵学
敬等23人 成书年代 东汉末年 梁代 唐朝 宋代 明代 清代 内容 载药365
种(植物药252,动物药67,矿物药46)
载药730种
载药844种,新增114种
载药1558种,新增476种,附方3000余首 载药1892种,新增374种 52卷,16部(纲)60目(类) 载药921种,新增716种
价值 (1)我国
现存的第一部本草(药学)专著;(2)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3)所载药物朴实有验,历用不衰(如麻黄平喘,黄连止痢等);(4)被奉为中医四部经典之一;(5)首创三品分类法
(1)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又创诸病通用药;(2)总结了魏晋以来300年间的药学成就
(1)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2)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3)图文并茂;(4)流传甚广,影响中外
文献,集宋以前本草学之大成,是一部完整流传的最早的综合性本草
(1)集我国16世纪前药学成就之大成;(2)完备了自然属性分类法;(3)“虽为医书,实概万物”被称为东方百科全书;(4)流传甚广,影响中外(有30多种译本)
(1)对《本草纲目》的错简之处作出了重要的补充和订正;(2)新增的金钱草、鸦胆子、胖大海等药
横着看
李时珍先生说:《神农本草经》这部古书,原本为三卷,它将药物分作三品,总共有三百六十五种,卷首还著有数条关于名例的文字。后来到了陶弘景写作《名医别录》时,便拆分各部药物,而三品药物的名目也作了改动;他又拆出了青葙、赤小豆两条,因此药物的数目有三百六十七种。后来到了唐代、宋代,原书经过多次变更,旧有的文字面貌就考察不清了。
现今考察《本经》的三品药物,是不分部数的。上品药有一百二十种;中品药有一百二十种;下品药有一百二十五种。每品药各成书一卷,又有序录一卷。所以梁代的《七录》说是三卷,而陶弘景在《别录》序中说有四卷。韩保升谓《神农本草经》的上品、中品、下品合并序录,共为四卷,这是正确的。
本书是《神农本草经》的译文本。
《本经逢原》由清代著名医家张璐著。张璐,字路玉,号石顽,生于1617年,大约卒于1700年,江苏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本经逢原》成书于清·康熙三十四(1695)年,是张璐众多著作中唯一的一部药物学著作。鉴于《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的药物数量较少,有些尚且失传,或临床实用性不大,而对于常用药物却没能详细记载,他遂以《本经为基础,参考《本草纲目》的分类方法,将常用的700余种药物列为32部,分成四卷,付梓版出。
本书命名虽为本经,但不以考订为重,亦不是照《本经》而宣科,事实上并未全录《本经》之药,而是以临床实用为主,经过反复斟酌,更多择取了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切于实用的药物。本书是张璐在七十九岁高龄时所作,可以说是他六十余年行医的经验之谈。这里面既蕴含了他一生药物研究的心血,也记载了他的许多独到见解。此书后来与清代著名医家陈修园的《伤寒论浅注方论合编》、《金匮要略浅注方论合编》、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均被严式诲于光绪三十四(1908)年收录于丛书《医学初阶》之中,足见《本经逢原》在当时的影响之大。
《本经逢原》 四卷。清·张璐撰。刊于1695年。参照《本草纲目》将药物分水、火、土、金、石、卤石、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谷、菜、果、水果、味、香木、乔木、灌木、寓木、苞木、藏器、虫、龙蛇、鱼、介、禽、兽、人32部,收集药物约700余种。每种先记其性味、产地、炮制,然后记述《本经》原文,非《本经》药物则直接阐述其功治,即所谓发明。且杂引各家之说及附方。论述中颇多人见解与经验心得。现存多种清刻本、日本刻本及石印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草部
甘草 黄芪 人参
沙参 荠苠 桔梗
长松 黄精 萎蕤
知母 肉苁蓉 列当
赤箭(天麻) 术(白术) 狗脊
苍术 贯众 巴戟天
远志 *羊霍 玄参
地榆 丹参 紫参
紫草 白头翁 白及
三七 黄连 胡黄连
黄芩 秦艽 茈胡(柴胡)
前胡 防风 独活
升麻 苦参 白鲜
延胡索 贝母 山慈姑
石蒜 白茅 龙胆
细辛 徐长卿 白薇
白前 锦地罗 檀香
锁阳 铁线草 当归
芎穷 蘼芜 蛇床
蛇床 藁本 白芷
芍药 牡丹 木香
甘松香 杜若 高良姜
郁金 姜黄 补骨脂
荜茏 益智子 缩砂密
白豆蔻 豆蔻 蓬莪茂
荆三棱 莎草香附子 藿香
薰草(零陵 兰草 马兰
香薷 假苏 薄荷
水苏 菊 野菊
淹闾 艾 茵陈蒿
青蒿 白蒿 茺蔚(益母
夏枯草 刘寄奴草 旋夏花
青葙 鸡冠 红蓝花
番红花 燕脂 大蓟、小蓟
续断 漏卢 苎麻
苘麻 大青 小青
胡芦巴 蠡实 恶实
呆耳 无名精 希莶
箬 芦 甘蕉
蓑荷 灯心草 木贼
麻黄 地黄 牛膝
紫菀 麦门冬 萱草
淡竹叶 鸭跖草 葵
蜀葵 龙葵 酸浆
蜀羊泉 败酱 款冬花
鼠曲草 款冬花 决明
地肤 瞿麦 王不留行
葶苈 车前 马鞭草
蛇含 鳢肠 连翘
蒴翟 蓝 蓝淀
青黛 甘蓝 蓼
水蓼 马蓼 荭草
虎杖 匾蓄 蒺藜
谷精草 海金沙 半边莲
紫花地丁 见肿消 大黄
商陆 狼毒 防葵
狼牙 闾茹 大戟
甘遂 续随子 莨菪
蓖麻 蜀漆 藜芦
附子 天雄 侧子
酸模 菖蒲 菰
水萍 苹 萍蓬草
水藻 海藻 昆布
石斛 骨碎补 石韦
景天 虎耳草 石胡荽
螺旋草 酢浆草 地锦
陟厘 昨叶何草 土马
卷柏 石松 马勃
及己 漏篮子 乌头
白附子 虎掌 局箬
半夏 蚤休 鬼臼
射干 玉簪 凤仙
坐拿草 曼陀罗花 羊踯躅
芫花 莽草 茵芋
石龙芮 钩吻 菟丝子
覆盆子 使君子 木鳖子
番木鳖 马兜铃 盍藤子
预知子 牵牛子 旋花
紫葳 营实墙蘼 月季花
栝楼 王瓜 葛
天门冬 百部 何首乌
萆解 菝葜 土茯苓
白蔹 山豆根 黄药子
白药子 威灵仙 茜草
防己 通草 通脱木
钩藤 白英 乌蔹莓
律草 络石 木莲
忍冬 藤类概述 泽泻
羊蹄
木部
竹黄 竹 桑上寄生
雷丸 猪苓 琥珀
茯苓 接骨木 木芙蓉
木槿 紫荆 牡荆
石南 枸杞、地骨皮 五加
南烛 卫矛 枸骨
冬青 女贞 鼠李
郁李 金樱子 胡颓子
山茱萸 蕤核 白棘
酸枣 栀子 枸橘
楮 柘 桑
相思子 阿魏 大风子
巴豆 乌臼木 棕榈
桦木 蘖木 檀
小蘖 厚朴 杜仲
椿樗 漆 楸
桐 梧桐 罂子桐
海桐 楝 槐
秦皮 合欢 皂荚
肥皂荚 无患子 诃黎勒
榉 柳 树柳
水杨 白杨 榆
芜荑 苏方木 乌木
芦荟 檀香 樟脑
龙脑香 安息香 骐竭
没药 薰陆香 枫香脂
乌药 钓樟 樟
楠 降真香 辛夷
木兰 筒桂 桂
杉 松 丁香
柏 竹黄 竹
桑上寄生 雷丸 猪苓
琥珀 茯苓 接骨木
木芙蓉 木槿 紫荆
牡荆 石南 枸杞、地骨皮
五加 南烛 卫矛
枸骨 冬青 女贞
鼠李 郁李 金樱子
胡颓子 山茱萸 蕤核
白棘 酸枣 栀子
枸橘 楮 柘
桑 相思子 阿魏
大风子 巴豆 乌臼木
棕榈 桦木 蘖木
檀 小蘖 厚朴
杜仲 椿樗 漆
楸 桐 梧桐
罂子桐 海桐 楝
槐 秦皮 合欢
皂荚 肥皂荚 无患子
诃黎勒 榉 柳
树柳 水杨 白杨
榆 芜荑 苏方木
乌木 芦荟 檀香
樟脑 龙脑香 安息香
骐竭 没药 薰陆香
枫香脂 乌药 钓樟
樟 楠 降真香
辛夷 木兰 筒桂
桂 杉 松
丁香 柏
火部
糟 烧酒 醋
酱 饴糖 蘖米
红曲 神曲 曲
蒸饼 豆腐 大豆豉
刀豆 扁豆 豇豆
蚕豆 豌豆 绿豆
赤小豆 黄大豆 大豆黄卷
大豆 阿芙蓉 罂子粟
薏苡仁 稗 参子
粟 粱 玉蜀黍
蜀黍 黍 稷
籼 粳 稻
荞麦 雀麦 大麦
小麦 大麻 胡麻
果部
慈姑 乌芋 芡实
芰实- 莲藕- 石蜜-
沙糖- 甘蔗- 猕猴桃-
婴奥- 葡萄- 西瓜-
甜瓜 茗- 盐麸子-
吴茱萸 毕澄茄- 胡椒-
蜀椒- 秦椒- 枳-
马槟榔- 无花果- 波罗蜜-
椰子- 槟榔- 海松子-
榧实- 橄槛- 龙眼-
荔枝- 槲实- 橡实-
阿月浑子- 榛子- 胡桃-
银杏- 樱桃- 杨梅-
枇杷- 枸橼- 柚-
橙- 柑- 橘-
安石榴- 柿- 林檎-
山楂- 榲柏- 楂子-
木瓜- 梨- 枣-
栗- 桃- 榔梅-
梅- 巴旦杏- 杏-
李-
鳞部
青鱼 鲤鱼 鱼子
鳔 海马 虾
乌贼鱼 黄颡鱼 鳅鱼
鳝鱼 鳗鲡鱼 鳢鱼
金鱼 鳜鱼 鲫鱼
鲥鱼 石首鱼 水蛇
乌蛇 白花蛇 蚺蛇
蛇蜕 蛤蚧 守宫
石龙子 鲮鲤 鳄鱼
吊 龙
兽部
猕猴 猬 鼠
水獭 兔 湍
猫 灵猫 麝
麋 鹿 羚羊
熊 野猪 犀
象 豹 虎
狗宝 鮓答 牛黄
黄明胶 阿胶 驼
驴 马 牛
羊 狗 豕
禽部
鹗 鹰 鹊
乌鸦 斑鸠 寒号虫
伏翼 雀 鸽
雉 鸡 凫
鹜 鹅 鹈鹕
鹤
虫部
蛔虫 蛞蝓 蜗牛
蚯蚓 蜈蚣 蝌蚪
蛙 蛤蟆 蟾蜍
蜚虻 蜚蠊 蔗虫
鼠妇 衣鱼 萤火
蝼蛄 天牛 蜣螂
蝉蜕 蚱蝉 蛴螬
蛆 水蛭 蝎
壁钱 蜘蛛 地胆
葛上亭长 芫青 斑蝥
樗鸡 九香虫 原蚕
蚕 螳螂桑螵蛸 虫白蜡
艺翁 露蜂房 土蜂
蜜蜂 蜜蜡 蜂蜜
此书摘录《本草纲目》中本经药233味,(另有附品56种),作“崇原”之论,自序云“诠释《本经》阐明药性,端本五运六气之理,解释详备,”有探讨药性理论之意,药分上中下三品,从药物性味、生成、阴阳五行属性、形色等入手,结合主治疾病之机理,阐明功效,崇本求原思想,对徐大椿、陈修园等影响颇大。
六本本草著作的作者,成书年代,内容及价值
本文2023-10-22 16:58:1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8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