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的中医治疗
膈肌痉挛一般指呃逆。呃逆即打嗝,指气从胃中上逆,喉间频频作声,声音急而短促。是一个生理上常见的现象,由横膈膜痉挛收缩引起的。健康人也可发生一过性呃逆,多与饮食有关,特别是饮食过快、过饱,摄入很热或冷的食物饮料、饮酒等,外界温度变化和过度吸烟亦可引起。呃逆频繁或持续24小时以上,称为难治性呃逆,多发生于某些疾病。
病因
呃逆是一个生理上常见的现象。打嗝是因为膈肌不由自主地收缩(痉挛)
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
两条声带之中的裂隙骤然收窄
因而引起奇怪的声响。按病变部位其病因分为:
1、中枢性
呃逆反射弧抑制功能丧失,器质性病变部位以延脑最重要,包括脑肿瘤、脑血管意外、脑炎、脑膜炎,代谢性病变有尿毒症、酒精中毒,其他如多发性硬化症等。
2、外周性
呃逆反射弧向心路径受 。膈神经的 包括纵隔肿瘤、食管炎、食管癌、胸主动脉瘤等。膈肌周围病变如肺炎、胸膜炎、心包炎、心肌梗死、膈下脓肿、食管裂孔疝等,迷走神经 有胃扩张、胃炎、胃癌、胰腺炎等。
3、其他
药物、全身麻痹、手术后、精神因素等,内耳及前列腺病变亦可引起呃逆。
临床表现
呃逆为膈肌痉挛引起的收缩运动,吸气时声门突然关闭发出一种短促的声音。可发于单侧或双侧的膈肌。正常健康者可因吞咽过快、突然吞气或腹内压骤然增高而引起呃逆。多可自行消退。有的可持续较长时间而成为顽固性呃逆。
检查
发作时胸部透视可判断膈肌痉挛为一侧性或两侧性,必要时做胸部CT检查,排除膈神经受 的疾病,做心电图判断有无心包炎和心肌梗死。疑中枢神经病变时可做头部CT、磁共振、脑电图等检查。
疑有消化系统病变时,进行腹部X线检查、B型超声、胃肠造影,必要时做腹部CT和肝胰功能检查,为排除中毒与代谢性疾病可做临床生化检查。
治疗
1、深呼吸
进食时发生呃逆可以暂停进食,做几次深呼吸,往往在短时内能止住。
2、穴位按压
呃逆频繁时,可自己或请旁人用手指压迫两侧的「少商」穴。「少商」穴位于大拇指甲根部桡侧面,距指甲缘约06cm,在黑白肉际交界处。压迫时要用一定的力量,使患者有明显酸痛感。患者自行压迫可两手交替进行。
3、
取一根细棒,一端裹上棉花(如手边无棒,可用竹筷的细端包上棉花代替),放入患者口中,用其软端 前软颚正中线一点,此点的位置正好在硬、软颚交界处稍后面。一般 1分钟就能有效地控制呃逆。
4、喝水弯腰法
将身体弯腰至90度时,大口喝下几口温水,因胃部离膈肌较近,可从内部温暖膈肌,在弯腰时,内脏还会对膈肌起到 作用,缓解膈肌痉挛,瞬间达到止嗝的目的。
5、屏气法
直接屏住呼吸30~45秒,或取一根干净的筷子放入口中,轻轻 上颚后1/3处,打嗝症状会立即停止。但心肺功能不好的人慎用此法。
6、惊吓法
趁不注意猛拍一下打嗝者的后背,也能止嗝。因为惊吓作为一种强烈的情绪 ,可通过皮层传至皮下中枢,抑止膈肌痉挛。但有高血压、心脏病人应慎用。
7、纸袋呼气法
用一个小塑料袋,罩住自己的口鼻,进行3~5次的深呼吸。用呼出的二氧化碳重复吸入,增加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抑制打嗝。
8、伸拉舌头法
打嗝不止时,用一块干净纱布垫在舌头上,用手指捏住舌头向外伸拉。此时,会感到腹部有气体上升,打嗝自然消除。
9、喷嚏止嗝法
打嗝时,如果想办法打个喷嚏,就可以止嗝,可以用鼻子闻一下胡椒粉即可打喷嚏。
10、婴儿打嗝时,可将婴儿抱起,用指尖在婴儿的嘴边或耳边轻轻瘙痒,一般至婴儿发出笑声,打嗝即可停止。
膈肌痉挛,属中医「哕」、「哕逆」、「呃逆」范畴。中医认为,本病是由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
寒邪犯胃型:症见呃声沉缓有力,胸膈及胃脘不舒,得热则减,遇寒则甚,进食减少,口淡不渴,舌苔白,脉迟缓。治宜温中散寒、降逆止呃,方用温胃汤。药用干姜10克,小茴香12克,荜拨10克,香附12克,木香12克,党参20克,黄芪20克,丁香10克,柿蒂12克,炙甘草10克,吴茱萸10克,肉桂10克,乌药12克,陈皮12克,枳壳12克,水煎服。
胃火上冲型:症见呃声洪亮有力,冲逆而出,口臭烦渴,多喜饮冷,脘腹满闷,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苔黄燥,脉滑数。治宜清热和胃、降逆止呃,方用清胃汤。药用黄连6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旋覆花12克,代赭石30克,竹叶12克,生石膏30克,沙参12克,麦冬12克,清半夏12克,甘草6克,柿蒂10克,水煎服。
肝胃气滞型:症见呃逆连声,常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胸胁满闷,脘腹胀满,纳减嗳气,肠鸣矢气,苔薄白,脉弦。治宜舒肝解郁、降逆止呃,方用舒肝汤。药用柴胡12克,郁金12克,黄芩12克,香附12克,枳壳12克,厚朴12克,青皮10克,莱菔子20克,乌药12克,沉香6克,降香10克,槟榔12克,丁香10克,代赭石30克,甘草6克,水煎服。
脾阳不足型:症见呃声低长无力,气不得续,泛吐清水,脘腹不舒,喜温喜按,面色白,手足不温,食少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宜温补脾胃、和中降逆,方用温中止逆汤。药用人参10克,肉桂10克,附子6克,黄芪30克,小茴香10克,荜拨10克,茯苓12克,川芎12克,白术12克,甘草6克,干姜10克,吴茱萸10克,丁香10克,水煎服。
胃阴亏虚型:症见呃声短促而不得续,口干咽燥,烦躁不安,不思饮食,或食后饱胀,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少而干,脉细数。治宜益胃养阴、和胃止呃,方用养阴汤。药用沙参12克,麦冬12克,扁豆12克,桑叶12克,花粉12克,百合12克,五味子12克,玉竹12克,生地黄20克,丹皮12克,炙枇杷叶12克,柿蒂12克,枳壳12克,莱菔子15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曹元成)
目录 1 拼音 2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泻心汤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泻心汤的用法用量 24 摘录 3 《魏氏家藏方》卷九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泻心汤的用法用量 35 制备方法 4 《急救仙方》卷三 41 方名 42 组成 43 主治 44 泻心汤的用法用量 5 《嵩崖尊生》卷六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6 《种痘新书》卷十一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泻心汤的用法用量 7 《症因脉治》卷二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8 《症因脉治》卷一 81 方名 82 组成 83 主治 9 《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91 方名 92 组成 93 主治 94 泻心汤的用法用量 95 制备方法 10 《玉机微义》卷十五 101 方名 102 泻心汤的别名 103 组成 104 功效 105 主治 106 泻心汤的用法用量 107 附注 11 《症因脉治》卷三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主治 12 《儒门事亲》卷十二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主治 124 泻心汤的用法用量 125 制备方法 13 《异授眼科》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主治 134 附注 14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141 方名 142 泻心汤的别名 143 组成 144 主治 145 泻心汤的用法用量 146 制备方法 147 附注 15 《圣惠》卷九 151 方名 152 组成 153 主治 154 泻心汤的用法用量 155 制备方法 16 《千金》卷十五 161 方名 162 组成 163 主治 164 泻心汤的用法用量 165 各家论述 17 《金匮》卷中 171 方名 172 泻心汤的别名 173 组成 174 功效 175 主治 176 泻心汤的用法用量 177 泻心汤的药理作用 178 泻心汤的临床应用 179 各家论述 1710 附注 18 《保婴撮要》卷九 181 方名 182 组成 183 主治 184 泻心汤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泻心汤 1 拼音
xiè xīn tāng
2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泻心汤21 处方
大黄、当归、芍药、荆芥、麻黄、甘草,各一钱半。白术,三钱半。
22 功能主治火证通治。
23 泻心汤的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薄荷少许,煎至一钟,去滓,不拘时温服。
24 摘录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3 《魏氏家藏方》卷九 31 方名
泻心汤
32 组成人参(去芦)、黄连、干姜(炮,洗)、黄芩、甘草(炙)各等分。
33 主治积热喉闭,舌肿口疮。
34 泻心汤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生姜10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
3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4 《急救仙方》卷三 41 方名泻心汤
42 组成龙胆草、细辛、山栀子、大黄、甘草、乌豆。
43 主治眼疼,血轮红赤。
44 泻心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5 《嵩崖尊生》卷六 51 方名泻心汤
52 组成当归1钱,白芍1钱,生地1钱,麦冬1钱,犀角1钱,山栀1钱,黄连1钱,甘草5分,薄荷5分。
53 主治两目赤肿痛,舌上生疮,出血,舌硬疼,大眦赤。此心火上炎也。
6 《种痘新书》卷十一 61 方名泻心汤
62 组成桑白皮(蜜炙)、地骨皮、甘草、淡竹叶、灯心、天花粉、连翘,玄参、川连、川贝各等分。
63 主治麻疹,咳嗽烦渴。
64 泻心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7 《症因脉治》卷二 71 方名泻心汤
72 组成川黄连、半夏、生姜、甘草。
73 主治火逆上冲,呃逆不止。
8 《症因脉治》卷一 81 方名泻心汤
82 组成黄连、甘草、灯心。
83 主治外感胁痛,少阴司政。
9 《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91 方名泻心汤
92 组成石膏1两,芍药半两,葛根(锉)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大黄3分,黄连(去须)3分。
93 主治阳毒伤寒,头痛壮热,狂言妄语,似见鬼神。
94 泻心汤的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1盏半,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8分,去滓温服,1日2次,不拘时候。
95 制备方法上为粗散。
10 《玉机微义》卷十五 101 方名泻心汤
102 泻心汤的别名泻心散
103 组成大黄4两,黄连2两,山栀2两,漏芦2两,泽兰2两,连翘2两,黄芩2两,苏木2两,犀角1两。
104 功效解热排脓,攻痈肿,生肌长肉。
105 主治疮毒痈肿,发躁烦渴,脉实洪数者。
106 泻心汤的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5钱,水煎服。
107 附注泻心散(《杏苑》卷七)。
11 《症因脉治》卷三 111 方名泻心汤
112 组成黄连、半夏、甘草。
113 主治肺热身肿,心火刑金。
12 《儒门事亲》卷十二 121 方名泻心汤
122 组成大黄1两半,甘草(炙)1两半,当归1两半,芍药1两半,麻黄1两半,荆芥1两半,白术2钱半。
123 主治暴得痿病,腰胯两足皆不任用,躄而不行,脉滑有力,经涌吐泻下后,继服本方。
124 泻心汤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生姜,薄荷各少许,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
12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13 《异授眼科》 131 方名泻心汤
132 组成通草、山栀、黄连、生地、甘草、滑石、荆芥、防风、当归、芍药、大黄、紫草。
133 主治夏月眼红,胬肉扳睛,热泪不止,刺痛难开,久不治,翳生瞳仁,身热,口舌生疮。
134 附注方中紫草,《眼科撮要》作“柴胡”。
14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141 方名泻心汤
142 泻心汤的别名黄连汤
143 组成黄连1两(去须)。
144 主治小儿心气实,则气上下行涩,合卧则气不得通,故喜仰卧,则气上下通。心热颠狂谵语,二府涩黄者。
145 泻心汤的用法用量每服5分,临卧取温水化下。
146 制备方法上为末。
147 附注黄连汤(《济阳纲目》卷二十五)。
15 《圣惠》卷九 151 方名泻心汤
152 组成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木通1两(锉),甘草1两(炙微赤,锉),黄芩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炙)。
153 主治伤寒6六日,毒气攻心,心胸妨闷,烦热不解,面赤大渴,壮热,身体疼痛。
154 泻心汤的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155 制备方法上为粗散。
16 《千金》卷十五 161 方名泻心汤
162 组成人参1两,甘草1两,黄芩1两,橘皮1两,栝楼根1两,黄连2两,半夏3两,干姜1两半。
163 主治卒大下痢热,唇干口燥,呕逆引饮。
164 泻心汤的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6升,煮取2升,分3服。
165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泻心汤专治心下痞满,然以按之不痛为虚,故取半夏泻心汤分解冷热虚痞。缘有唇口干燥,故加楼根、橘皮,以滋虚热燥渴。
17 《金匮》卷中 171 方名泻心汤
172 泻心汤的别名大黄黄连泻心汤、三黄汤、三黄泻心汤
173 组成大黄2两,黄连1两,黄芩1两。
174 功效泻火燥湿。
175 主治邪火内炽,迫血妄行,吐血、衄血;或湿热内蕴而成黄疸,胸痞烦热;或积热上冲而致目赤肿痛,口舌生疮;或外科疮疡,见有心胸烦热,大便于结者。
176 泻心汤的用法用量上以水3升,煮取1升,顿服之。
177 药理作用①抗缺氧作用《四川中医》(1988;8:5):实验表明,本方水醇法提取液对常压下异丙肾上腺素、亚硝酸钠和氰化钾等引起的急性缺氧现象,有明显对抗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增强心肌耐缺氧能力、降低脑耗氧量、提高脑对缺氧的耐受力以及减小整体细胞耗氧量有关。②抗凝血作用《中成药研究》(1988;6:24):据实验,本方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抗凝血作用。认为可用于某些血管梗塞性疾病。
178 泻心汤的临床应用1吐血:史,五十岁。酒客大吐狂血成盆,六脉洪数,面赤,三阳实火为病。与大黄六钱,黄连五钱、黄芩五钱。泻心汤一帖而止,二帖脉平,后七日又发,脉如故,又二帖。
2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属中医呕血、便血范畴,是临床常见而多发的血证之一。我们从1981年7月1982年7月,以泻心汤为主,治疗该病60例,取得满意效果。60例中,男50例,女10例。平素有烟、酒嗜好者36例,嗜食辛辣者9例,占60%左右。经胃和十二指肠检查而确诊者37例,经胃肠钡餐X线检查而确诊者17例,未确诊者6例。大便潜血试验(+++)43例,(++)17例;有呕血症状者29例。呕血量在100毫升以下者2例,200300毫升13例,400500毫升8例,600毫升以上者5例。经本方治疗后。痊愈者50例(呕血、便血消失,大便潜血试验连续两三次阴性);好转9例(呕血止,大便潜血试验(+);自动出院而中止治疗者1例。
3天行赤眼:张某,男,32岁。三天来两眼睑红肿,球结膜充血严重,且见水肿,眼眵多,口干,大便干结,舌赤苔黄燥,脉数。诊断为:急性结膜炎,证属邪火上扰,治以清心降火。用泻心汤加玄明粉,服六剂。眼睑红肿消退,大便通畅而愈。
179 各家论述1《金鉴》:心气“不足”二字,当是“有余”二字。若是不足,如何用此方治之,必是传写之讹。心气有余,热盛也,热盛而伤阳络,迫血妄行,为吐、为衄。故以大黄、黄连、黄芩大苦大寒直泻三焦之热,热去而吐自止矣。
2《金匮要略浅注》:此为吐衄之神方也。妙在以芩、连之苦寒泄心之邪热,即所以补心之不足;尤妙在大黄之通,止其血,而不使其稍停余瘀,致血瘀后酿成咳嗽虚劳之根。
3《金匮要略今释》:黄连、黄芩治心气不安,即抑制心脏之过度张缩,且平上半身之充血也。大黄亢进肠蠕动,引起下腹部之充血,以诱导方法,协芩、连平上部充血也。
1710 附注大黄黄连泻心汤(《活人书》卷十四)、三黄汤(《圣济总录》卷三十)、三黄泻心汤(《奇效良方》卷六十三)。
18 《保婴撮要》卷九 181 方名泻心汤
182 组成宣黄连、犀角各等分。
183 主治心经实热,口舌生疮,烦躁发渴。
184 泻心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古籍中的泻心汤 《伤寒论辑义》:[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盛。客气上逆。即因之而为痞硬。如甘草半夏生姜三泻心汤证是也。末句但言下早为结胸之故。而不及痞者。以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篇。按之自濡者,谓不硬不痛,但气痞不快耳。此甘草泻心汤证也。集注程应旄曰∶误下成痞,既误在证,尤
《伤寒溯源集》:[卷之三结胸心下痞(脏结附)]心下痞证治第四之多。其乱如麻也。全生集作麻黄沸汤。谬甚。谓之泻心汤者。非用黄连以泻心脏之火也。盖以之治心下痞而名
《证治准绳·伤寒》:[卷五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痞虚而不杀谷也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土弱不能胜水也与泻心汤以攻痞加生姜以益胃)生姜泻心汤方生姜(四两切)
《伤寒证治准绳》:[卷五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痞胃的外形为曲屈状,有大弯小弯。古代医籍中对胃的大小、形态、位置和重量等已有了记载。如《灵枢·肠胃》说:“胃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三斗五升。”《难经·四十二经》说:“胃重二斤二两,纡曲屈伸,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盛谷二斗,水一斗五升。”近代测知胃大弯的长度,约为四十公分。周代的二尺六寸,约合五十二公分,似比今之数为大,但相差无几,证明古人是经过实际观察和测量的。明·李梴《医学入门·脏腑条分》中说:“胃号太仓,俗呼为肚,上透咽门,而受其所吞,曲接小肠,而传其所腐,容三斗五升,而留亦如之。”
《内经》将小肠、大肠的功能有时也统括于胃,如《灵枢·本输》说:“大肠小肠皆属于胃。”《伤寒论》有时亦将大肠、小肠统称胃,如“胃中有燥屎”,此“胃”即是指肠而言。
胃有经脉(足阳明经)与脾的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故《灵枢·本输》说:“脾合胃。”
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和腐熟水谷,胃的运动特点是主通降,胃的特性是喜润恶燥。
1.胃主受纳腐熟水谷
《灵枢·平人绝谷》说:胃“受水谷。”《难经·三十一难》说:“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
受纳,即接受和容纳。水谷,即饮食物。胃主受纳,是指胃在消化道中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物的作用。饮食物的摄入,先经口腔,由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会厌的吞咽,从食道进入胃中。胃的纳,不仅是容纳,它还有主动摄入的意思,亦称为“摄纳”。胃之所以能主动摄纳,是依赖于胃气的作用,胃气主通降,使饮食下行,食下则胃空,胃空则能受饮食,故使人产生食欲。饮食人口,经过食道,容纳于胃,故称胃为“水谷之海”、“太仓”、“仓廪之官”。胃容纳水谷的量,在《灵枢·平人绝谷》中有胃“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满”的记载。
腐熟,是指胃对饮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形成为“食糜”的作用过程。《灵枢·营卫生会》说的“中焦如沤”,更形象地描绘了胃中腐熟水谷之状,犹如浸泡沤肥之状。胃接受水谷后,依靠胃的腐熟作用,进行初步消化,将水谷变成食糜,成为更易于转运吸收的状态。食糜传入小肠后,在脾的运化作用下,精微物质被吸收,化生气血,营养全身。故称胃为“水谷气血之海”。
胃的受纳、腐熟功能失常,一是受纳腐熟不及,如胃气虚弱,或胃气不降,即使胃中空虚,也无食欲,或食后胃脘疼痛、嗳腐食臭,或食后呕吐;一是摄纳腐熟太过,如胃中火旺,消谷下行过快,食后不久即饥饿欲食。
胃的受纳腐熟功能,虽然是消化过程的开始,但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胃的受纳腐熟,是小肠的受盛化物和脾主运化的前提条件。人体精气血津液的产生,直接源于饮食物,而作为水谷之海的胃,也就成了气血生化之源。故《灵枢·玉版》说:“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素问·五脏别论》说:“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说明胃的受纳腐热水谷,是机体营养之源。因此,胃的受纳腐熟功能强健,则机体气血的化源充足;反之,则化源匮乏。所以,《灵枢·五味》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口则气少矣”。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必须和脾的运化功能相配合,才能使水谷化为精微,以化生气血津液,供养全身,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如《景岳全书·饮食门》说:“胃司受纳,脾司运化,一纳一运,化生精气。”故脾胃合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2.胃主通降
通,就是通畅。降,就是下降。饮食物经食道进入胃中,经胃受纳腐熟后再下传小肠,在这一过程中,胃必须保持畅通状态,才能使饮食物的运行畅通无阻。保持“通”的状态,有赖于胃气的推动作用。胃气的运动特点是“降”,才能使饮食物经腐熟后,向下传送到小肠。“通”与“降”的含义虽然不同,但二者关系非常密切。通,才能降;降,才能保持通。若不通,就不可能降;反之,如果不降,也就不会通。也就是说,通与降是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所以,胃的功能正常,常用“以降为顺”、“以通为和”来说明,简称为“胃主通降”。
胃主通降,相对于脾的升清而言,则是降浊。浊,此指饮食水谷,如《灵枢·阴阳清浊》说:“受谷者浊”,“浊者下走于胃”。胃主降浊,主要是指胃中初步消化的食糜,在胃气的推动下而下降肠道。
胃失通降,即为病理状态。若胃气虚弱,传送无力,致饮食停滞胃中,产生胃脘胀满疼痛、食少等症;若胃气不降,甚则上逆,产生胃脘胀满、嗳气、呃逆、呕吐等症。
在藏象学说中,常以脾升胃降来概括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活动。胃气的通降作用,不仅作用于胃本身,而且对整个六腑系统的消化功能状态都有重要影响,从而使六腑都表现为通降的特性。胃与其他的腑,一通则皆通,一降则皆降。在中医学中,对小肠将食物残渣下传于大肠,以及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活动,也用胃的通降来概括,将大便秘结也列入胃失通降之症。因此,胃之通降,概括了胃气使食糜及残渣向下输送至小肠、大肠和促使粪便排泄等的生理过程。
3胃喜润恶燥
《临证指南医案·脾胃》说:“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指出“胃喜润恶燥”的特性。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的生理功能,除胃气的推动、温煦作用外,还需要胃液(阴)的濡润滋养,其功能才能正常。《灵枢·营卫生会》说:“中焦如沤。”沤者,久渍也,长时间浸泡之义。饮食入胃,必赖胃液浸渍和腐熟;若胃液不足,沤腐难成,而致消化不良诸症。
从胃受纳腐熟功能失常的临床表现来看,因胃阴虚而致者,亦每每易见,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更为突出。因胃属燥土,无水不沤。导致胃阴虚的原因很多,总括起来不外乎外感、内伤两个方面。外感方面,以暑、热、燥邪为主要。暑热伤人,汗出过多,可劫夺胃阴;温热病邪侵袭,可直接熏灼胃阴;燥热耗灼,则胃津枯涸。在内伤方面,或因素体阴虚,津液不足;或因阳明热盛,灼伤胃津;或因肝郁化火,犯胃伤阴;或因久病、产后、高年之人,阴气大亏;以及误施汗、吐、下法,损伤胃阴。上述种种原因,劫阴伤液,致令胃阴不复。
胃阴虚的临床表现:咽干舌燥,口干口渴,纳食减少,或虚痞不食,或全无食欲,口淡乏味,咽食不利,呕吐,或干呕呃逆,胃脘隐痛,嘈杂不舒,大便干结,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舌质光红,或干红少津有裂纹,脉弦细而数,或细数无力等症。《临证指南医案》说:“知饥少纳,胃阴伤也”,“胃阴虚,不饥不纳。”总括了胃阴不足的胃不受纳的病变特点。
根据胃喜柔润特点,对胃病的治疗,《临证指南医案·脾胃》指出:“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以甘凉柔润或甘寒生津的药物作为生津养胃的基该方法。此外,如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宜疏肝养胃,重用白芍,疏中有柔,酸甘化阴;肝郁化火,伤胃劫阴,辛开苦降不宜太甚,用沙参、麦冬有泻火柔肝养胃之功。以及张仲景《伤寒论》中的酸甘化阴以建中之大法,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脾胃》中的“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之论述,无不体现胃“喜润恶燥”之特性。
4人以胃气为本
自《内经》以来,历代医家非常重视胃气。金·李杲提出“人以胃气为本”(《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就是强调胃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1)胃气的基本概念在中医学中,对“胃气”含义的理解及应用,存有多种说法:其一,指胃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如《中医基础理论》(函授)教材说:胃“有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又有以降为顺、以通为用的特性。这些功能和特性的统称,谓之胃气。”其二,指脾胃的消化功能。“人之胃气,即土气也。”(《景岳全书·论脾胃》)脾胃共居中焦属土,在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输布的生理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这个作用便是胃气的作用。因此说,“胃气”是脾胃共同生理功能的概括。其三,指脾胃功能在脉象上的反映,即脉有从容和缓之象。“脉弱以滑是有胃气”(《素问·玉机真脏论》),“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藏脉,不得胃气也”(《素问·平人气象论》,就是此意。其四,专指胃中阳气。如清·程杏轩《医述·卷一·医学溯源·脏腑》说:“胃之有阳气,又何气也曰:阳气之与胃气,一而二,二而一者也……阳气即胃中所禀之性,犹夫火之云热也。”其五,是“元气”、“谷气”、“荣气”、“清气”、“卫气”、“生发诸阳之气”的别称。如金·李杲在《内外伤辨惑论·卷中·饮食劳倦论》中说:“悉言人以胃气为本,盖人受水谷之气以生,所谓清气、荣气、卫气、春生之气,皆胃气之别称也”。又说:“元气、谷气、荣气、清气、卫气、生发诸阳之气,此六者,皆饮食入胃,谷气上行,胃气之异名,其实一也。”
以上诸说不一,但皆称之为“胃气”者,无非是强调脾胃消化吸收水谷精微作用的重要性。《中国医学大辞典·胃》说:“胃气,胃中运化水谷之精气也。”脾与胃相为表里,一脏一腑,一运一纳,一升一降,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对饮食物的消化、精微物质的吸收过程。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运胃纳,是相互协作的,二者缺一不可,无胃之受纳,则就无脾之运化;若无脾之健运,则胃就难以受纳。因此,“人以胃气为本”之“胃气”,是指脾胃之气,以及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之精气,这是脾胃同为后天之本的生理基础。正如《医述·卷一·医学溯源·脏腑》所说:“胃无消磨健运则不化,故言胃气,内已概括及脾气矣。”
(2)胃气在生理、病理上的重要性《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以水谷为本。”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水谷,脾胃密切合作,才能使水谷化为精微,化生气血,充养全身。故称“胃为水谷气血之海”,“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为后天之本”。《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素问·五藏别论》说:“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素问·玉机真脏论》说:“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中藏经·论胃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亦说:“胃者,人之根本也,胃气壮,则五脏六腑皆壮。”皆强调胃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景岳全书·十七卷·脾胃》在论先后天之气关系时说:“脾胃为水谷之海,得后天之气也。何也盖人之生,本乎精血之源;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养。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是以水谷之海本赖先天为之主,而精血之海又必赖后天为之资。故人之自生至老,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此脾胃之气所关于人体者不小。”脾胃的消化功能和饮食的营养,对人体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故言“人以胃气为本”。
胃气不足,则会影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变化。《灵枢·五味》说:“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李中梓在《医宗必读·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论》中作了一个比喻,说水谷、胃气“犹兵家之饷道也,饷道一绝,万众立散。”《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说:“元气之充足,皆脾胃之气所无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此诸病之所由生也。”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内伤学说。因此,胃气的盛衰是疾病发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胃气不足,则胃不能纳,脾不能运,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继则气血化生无源,形体消瘦,脏腑皆衰,正气不足,易感邪而生病。正如《王旭高医案》说:胃气一虚,则百病丛生。”《景岳全书·论脾胃》说:“胃气之关于人者,无所不至,即脏腑、声色、脉候、形体,无不皆有胃气。胃气若失,便是凶候。”《吴医汇讲》说:“脾胃伤则出纳之机失其常度,而后天之生气已息,鲜不夭札生民者已。”以上各家论说,说明胃气盛衰对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3)胃气在诊治疾病中的意义《素问·平人气象论》说:“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胃气盛则五脏俱盛,胃气衰则五脏俱衰。说明诊察胃气之盛衰,是诊病之大纲,有助于判断疾病的轻重缓急及其预后。如望神色察胃气,“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平人绝谷》),胃气强则精气充,形神俱旺,目光精采,虽有病多为轻浅,预后亦佳;反之,胃气衰则精气虚,体弱神疲,目无神采,有病多重。又如望舌苔察胃气,舌苔乃胃气所熏蒸,舌苔的有无,可反映胃气的存亡。舌苔薄白而润泽,是胃气旺盛的表现;舌光无苔,为胃气虚,或胃阴损伤的表现。再如问饮食察胃气,在疾病过程中,病人饮食量的变化是胃气盛衰的直接反映。若食量不减,则气血生化有源,提示病轻,尚未损及胃气;食量由少渐增,则表明胃气渐复,疾病趋向好转,预后较好;若食欲减退,食量渐减,表示胃气衰退,病情日趋严重,预后多差;若病人水浆不入,表示胃气衰败,预后多较凶险。故有“得谷者昌,失谷者亡”之说。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不食》中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此百病之大纲也。故诸病若能食者,势虽重而尚可挽救;不能食者,势虽轻而必致延剧。此理亦人所易晓也。”能食与不能食,反映了胃气的存亡,这对疾病的预后有直接影响,以此可以推断病情之吉凶。
胃气强弱影响疾病的治疗,如《慎斋遗书·卷二·辨证施治》说:“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无一失。何以言之脾胃一伤,四脏皆无生气,故疾病日多矣。万物从土而生,亦从土而归,补肾不若补脾,此之谓也。治病不愈,寻到脾胃而愈者甚多。”《医宗必读·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论》说:“胃气一败,百药难施。”《景岳全书·十七卷·脾胃》说:“凡欲察病者,必须先察胃气;凡欲治病者,必须常顾胃气。胃气无损,诸可无恙。”因此,用药治疗疾病,还必须注意保护胃气。《中国医学大辞典·胃》说:胃气,“无论治何疾病,皆宜首先保护,而虚证尤甚,故益阴宜远苦寒,益阳宜防泄气,驱风勿过燥散,消暑勿轻通下,泻利勿加消导,其他内外诸病应投药物之中,凡与胃气相违者,概宜慎用。”临床上,常把“保胃气”作为重要的治疗原则。 首先,饮食规律化。有人在饮食上不能控制自己,遇到好吃的就猛吃一顿,不合口味的就饿一顿,这样就易造成胃的蠕动功能紊乱,进而使迷走神经和胃壁内的神经丛功能亢进,促进胃液的分泌,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胃炎或胃溃疡。因此,饮食应该定时定量,千万不要暴饮暴食。
对于已经出现的胃病,在饮食上更应该注意。尽量做到定时进餐,每日可定时进食5—6次,进食量少,能减轻胃的负担,避免胃部过度扩张;进餐次数多,可使胃中经常存有少量食物,以中和胃内过多的胃酸。病重的人最好食用营养丰富、又易于消化的松软食品,如面条、米粥、牛奶等,如果有条件,还可多吃点蜂蜜,因为蜂蜜有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的功能。
另外,胃病患者平时不能吃零食,否则会使胃蠕动增加,促进胃酸的分泌,加重胃壁的溃疡。
其次,注意饮食卫生。吃饭时一定要细嚼缓咽,使食物在口腔内得到充分的磨切、并与唾液混合,这样可以减轻胃的负担,使食物更易于消化。此外,应尽量少吃刺激性食品,更不能饮酒和吸烟。烟酒对胃的危害很大。烟草中的尼古丁对胃的刺激作用,它会使胃容物排出延迟,进而引起胃酸分泌增加,造成胃炎、胃溃疡的病情加重。饮酒,特别是空腹饮酒对胃病患者的损害就更大,因为酒中乙醇对胃粘膜有非常大的刺激作用,胃受到刺激后会出现较强的收缩、扩张等运动,这极容易造成胃出血或胃溃疡部位的穿孔,以致出现生命危险。
再次,少吃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长期服用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红霉素、强的松等,都可造成胃粘膜损伤而出现炎症或溃疡。因此,不要长期服用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如偶尔要吃这些药,也应该在饭后吃。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改用有相同作用的中草药。
四是,保持精神愉快。胃是否健康与精神因素有很大关系。过度的精神刺激,如长期紧张、恐惧、悲伤、忧郁等都会引起大脑皮层的功能失调,促进迷走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胃壁血管痉挛性收缩,进而诱发胃炎、胃溃疡。因此,平时要精神愉快、性格开朗、意志坚强,并善于从困境中解脱自己。
九大难消化食物
1油炸食品
2辛辣食物
3 巧克力
4柑橘汁
5 土豆泥
6生洋葱
7冰激凌
8西兰花和卷心菜
9豆类
打嗝,也称呃逆,是一个生理上常见的现象。但是在某些场合,我们会突然打嗝不止,让人无奈又尴尬。打嗝虽然正常,但并非不可避免,让我们揭开「 ”打嗝”神秘的面纱。 人为什么会打嗝? 打嗝,是因为横隔膜痉挛收缩而引起的。横隔膜是一块肌肉,它每次平稳地收缩,肺部便会吸入一口气。而气从胃中上逆,使横隔肌不由自主地收缩,一收缩空气马上被吸进肺内,两条声带中的裂隙骤然收窄,因而引起奇怪的声响,形成打嗝现象。 饮食过快、过饱,或者摄入冷热明显的食物饮料、饮酒等,都容易引起打嗝,而外界的温度变化和过度吸烟亦可引起此现象。 我们常碰到一次性打嗝和临时性不间断的打嗝。一次性打嗝通常伴随着正在消化的食物的味道,十分难闻,在社交场合不注意的话实在不雅,建议在打嗝来临之际,紧闭双唇,降低打嗝声音,也防止难闻的味道外放。 而要解决临时性不间断的打嗝,可以试试以下几个简单的办法: 1、呼吸法 先深吸一口气,然后憋住,尽量憋长一些时间,然后呼出,反复进行几次。 2、 法 用手指 内关穴。内关穴位于手腕内侧距手掌约6~7厘米处(如图),用拇指按压内关穴数分钟至有酸胀感,即可消除打嗝。 3、喝水法 准备温热的水,分几次大口喝下。喝水时,将身体弯腰至90度,因胃部离膈肌较近,可从内部温暖膈肌,缓解膈肌痉挛,达到止嗝的目的。 经常打嗝是胃不好的信号,胃部消化能力较弱的人群更容易打嗝,或者打嗝不止。怎么办?养养胃吧。 养胃「 ”三步走” 1、温热早餐能养胃 最佳进行早餐的时间应在起床活动30分钟后,并以五谷类为主食,如:热稀饭、热燕麦粥、热豆浆,搭配少量蔬菜、面包与水果,不宜荤腥。 2、细嚼慢咽助消化 胃是磨碎食物与初步消化的器官,细嚼慢咽能使食物颗粒变小后,再经过胃部的蠕动和胃液消化,减轻胃部的运动负担,所以细嚼慢咽有助于消化营养,减少胃部劳损。 3、女性养胃要趁早 女性在35岁之后,胃经功能开始衰退,导致容颜变老。所以,保养胃经要趁早。常敲胃经,防止早衰:从锁骨下、顺两乳、过腹部,到两下肢正面,一直敲到脚踝,即小腿胫骨外侧到第二足趾间的连线,能通畅胃经,养胃又养颜。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医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注:“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即许多疾病的根源,都在于饮食不利,损伤脾胃之气,使之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来营养经脉,滋养脏腑和护身抗病。)脾胃为后天之根本,气血生化之源泉。(注:饮食入胃后的消化吸收,实际上是在胃和小肠内进行的,但必须依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把水谷化为精微,也依赖于脾的转输和散精作用,才能布散全身。因此,脾主运化水谷的生理功能,实际上就是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转输作用。脾的这种功能强健,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为化生气、血、津液等提供充足的养料,才能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所以前人有“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说法。)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注:“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这是古人用以观察病人病势轻重进退、生死存亡的辨别方法。也就是说人在生病时,只要还能吃饭,表明胃气尚存,气血化源未绝,谓之“有胃气则生”,病势可望由重转轻,预后良好。若病到已不能进食,标志胃气已绝,气血生化无源,便是“无胃气则死”,病热将由轻转重,逐渐恶化,危及生命。)
胃肠病属于中医“胃脘(注:中医指胃的内腔。其上口叫上脘﹐中部叫中脘﹐下口叫下脘。)痛”、“呕吐”、“呃逆(注:呃逆:俗名“打嗝”,系胃气上逆,从喉部发出的一种不自主的冲击声,其声音短而频。)”、“泄泻”、“腹痛”、“食积”、“便秘”等病证的范畴。
中医对脾、胃、大小肠的生理病理有系统的认识与理论,对胃肠系统疾病的防治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之处。这些理论和经验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胃肠病的理论基础,其中列有《太阴阳明论》、《阳明脉解》、《肠胃》等专篇论述脾、胃、大小肠的生理、病理及其证治等。
1、吃的东西消化不了,要么特别消瘦,因为吃的东西没有吸收,要么吃什么拉什么,中医叫完谷不化。
2、容易拉肚子,水样大便。
3、胃有下坠感,眼皮沉,肛门、小腹都有下坠感,子宫脱垂等,都属于中气不足,也是脾胃虚弱的表现。
4、脾虚不能统血,月经时间长,淋漓不尽。
5、脾在志为思,脾胃虚弱的人,总是为将来的事担心,有一种不安全的焦虑感。
以前写肝的四种寒热、虚实辨证时提到过, 虚是该有的东西没有了,实是有了不该有的东西。 这么理解当然有些不严谨,但却是对于老百姓来说最简单直接的理解方式。
对脾胃来说,脾胃的异常情况,有四个维度的典型: 脾胃实火,脾胃虚火,脾胃实寒,脾胃虚寒。
脾胃虚火常常是由于该有的阴液没有了,脾胃虚寒则是由于该有的阳气减少了。
1、食欲亢进,容易饿,也吃得多,比如糖尿病患者,有的就有这种现象,中医称之为“消渴”;
2、 口臭较重 ;
3、半夜经常饿醒,找东西吃。
注意
1、忌讳吃甜食,尤其是温热的食物,如巧克力。
2、多吃一些芬芳、辛凉的食物,比如嘴里嚼点 薄荷 ,既能帮助清新口气,又能去脾胃实火。
脾胃虚火,说到底,是脾胃的阴液受损了。
1、有食欲,容易饿,但吃不了多少东西,中医叫做“消谷善饥”;
2、常有 顽固型呃逆,打空嗝,就是不吃饭的时候也会频繁打嗝 ;
3、口干,唾液少, 吃饭要喝汤才能下咽 ;
4、经常口唇干裂, 口腔溃疡,且容易反复发作 ;
5、容易得 胃溃疡、萎缩性胃炎 ,胃隐隐作痛,而且常在晚上、凌晨疼痛,胃黏膜本有保护胃的作用,但脾胃虚火的人,胃黏膜受到了损坏,胃壁受到侵蚀,开始出现溃疡、穿孔、腺体萎缩,形成萎缩性胃炎。
6、经常处于一种操心劳神的状态,容易心烦。
调治方法和注意:
1、平时可通过食物去滋补阴液,选择甘甜且较寒凉的食材,比如可以多喝点牛奶(牛奶在中医古籍中是滋养胃阴的药)。
2、还可以喝点 甘蔗汁、荸荠汁 (北方也叫马蹄),西瓜汁等,能滋润、促进胃粘膜的恢复和生长。
3、调治以滋阴降火为主,比如中药有芦根、石斛、玉竹、黄精等。
脾胃实寒常常因为脾的运化能力弱了,有了痰、湿等不该有的东西。
1、通常会长得比较胖,有 啤酒肚 ;
2、有 高血脂、脂肪肝、高血糖 、痛风等风险;
3、容易过敏,起荨麻疹;
4、睡觉爱打鼾。
调治方法和注意
1、 忌口甜食,不要喝碳酸饮料。
2、忌冷饮,尤其是啤酒。
3、少吃水果,尤其是寒凉性比较重的水果,比如瓜类。
4、慎喝绿茶。
5、少喝牛奶,可以改喝酸奶或豆浆。
6、 可以多吃一些温性的食物,如炖猪肉的时候加一些芳香类的调料,比如白豆蔻、花椒、茴香、桂皮等。
7、慎吃螃蟹,如果吃可以佐以性温的生姜和紫苏。
1、吃完东西肠道不蠕动, 胃有堵胀感,或吃完了就泻 ,吃什么泻什么,完谷不化;
2、容易腹泻,而且吃了凉的,不干净的食物,比其他人更容易腹泻;
3、身上总感觉没有力气;
4、肚子摸上去是凉的,也怕吃凉的东西,吃完了就更容易胃痛、胃胀;
5、总是处于不安、担忧的状态。
调治方法和注意
1、单纯的脾胃虚寒,可以多吃小米粥或小米饭。
2、调治以温中补脾为主,常用黄芪、党参、甘草等。
3、吃肉可以吃黄牛肉,或者吃黄牛肉炖的汤,因为在《黄帝内经》中,牛是属土补脾的。
4、可以艾灸足三里穴、中脘穴等。
5、少吃一些寒凉性的水果,比如瓜类水果,可以适当吃一些温性的水果,如龙眼、荔枝等。
临床上,并非都是纯实寒、虚寒、实火、虚火,有很多病例多种证型是夹杂在一起。
常见 脾胃寒热错杂 的人也有很多,比如常常反酸、烧心,却也有乏力、胃怕凉,以吃凉的就胃痛胃胀,甚至腹泻。
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症状、证型以及病程变化综合判断。
呕吐、嗳气与呃逆均属胃气上逆所致,因病邪影响的部位不同,而见呕吐、嗳气与呃逆等不同表现。
(1)呕吐:又可分呕吐、干呕。有声有物称为呕;有物无声称为吐,如吐酸水、吐苦水等;干呕是指欲吐而无物有声,或仅呕出少量涎沫。临床统称为呕吐。
由于导致胃气上逆的原因不同,故呕吐的声响形态亦有区别,从而可辨病证的寒、热、虚、实。如吐势徐缓,声音微弱者,多属虚寒呕吐;而吐势较急,声音响亮者,多为实热呕吐。虚证呕吐多因脾胃阳虚和胃阴不足所致。实证呕吐多是邪气犯胃、浊气上逆所致。多见于食滞胃脘、外邪犯胃、痰饮内阻、肝气犯胃等证。
(2)嗳气:俗称“打饱嗝”,是气从胃中上逆出咽喉时发出的声音。饱食之后,偶有嗳气不属病态。嗳气亦当分虚实。虚证嗳气,其声多低弱无力。多因脾胃虚弱所致。实证嗳气,其声多高亢有力,嗳后腹满得减。多为食滞胃脘,肝气犯胃、寒邪客胃而致。
(3)呃逆:俗称“打咯忒”。是胃气上逆,从咽部冲出,发出的一种不由自主的冲击声,为胃气上迸,横膈拘挛所致。呃逆临床需分虚、实、寒、热。一般呃声高亢,音响有力的多属实、属热;呃声低沉,气弱无力的多属虚、属寒。实证往往发病较急,多因寒邪直中脾胃或肝火犯胃所致。虚证多因脾肾阳衰或胃阴不足所致。正常人在刚进食后,或遇风寒,或进食过快均可见呃逆,往往是暂时的,大多能自愈。
(4)叹息:又称“太息”是指病人自觉胸中憋闷而长嘘气,嘘后胸中略舒的一种表现。是因气机不畅所致。以肝郁和气虚多见。
呃逆的中医治疗
本文2023-10-22 17:02:1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8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