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上面是个什么东东
女娲娘娘是我们所熟知的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在神话传说中她可是功勋卓著,主要事迹包括女娲造人和女娲补天。但散见于各种文献中的女娲事迹记载可不仅限于女娲造人和女娲补天,还有女娲作笙簧创立音乐,女娲制定婚姻确定婚姻制度,以及治理洪水等功绩。

传说中女娲是伏羲的妹妹,他们共同促进了华夏的发展。女娲不仅有神的一面,还有人的一面,她是中华上古传说中的女皇,可能是第一个有明确记载的女皇帝。所以女娲娘娘是许多上古神话传说与历史记忆的组合体。三皇五帝是华夏上古时代的圣君,他们每一位都是功绩卓著的华夏领袖,但他们到底是谁却有争议。
不同的古籍对于三皇有不同的看法,孔安国的《尚书序》、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孙氏的《注世本》以及启蒙读物《三字经》都是以伏牺(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尚书大传》以燧人、伏羲、神农为三皇。

《风俗通义》以伏羲、祝融、神农为三皇;《庄子》、《纲鉴易知录》把有巢氏、燧人氏也列入三皇之一;而《春秋运斗枢》则把伏羲、女娲、神农三人列为三皇,所以到底上古三皇都有谁已经是一件说不清楚的事了。我们对于上古的一些事情的记忆已经模糊了。西晋皇甫谧的《帝王世纪》中说:
“女娲氏,亦风姓也。承庖牺制度,亦蛇身人首,一号女希,是为女皇。其末有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伯而不王,以水承木,非行次,故《易》不载。”
在皇甫谧的笔下,女娲是伏羲之后的女皇,她的治理时间不会太短。在女娲治理末期,诸侯共工氏强大起来,共工氏称霸天下,但没有称王。按照这样的记载,女娲是三皇中唯一的一个女子。

《山海经》中记载:“女娲之肠化为神,处粟广之野。”郭璞对此作注说:“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其肠化为此神。”这里的女娲就是上古的一个帝王,不只是一个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那么女娲主要有哪些业绩呢?除了神话中的造人和补天之外,《归藏》说:昔女娲筮,张云幕,枚占之曰:“吉。昭昭九州,日月代极;平均土地,和合四国。"这里的女娲主要进行了“平均土地,和合四国”的工作,对国土进行规划,调解整合国家之间的关系,如果女娲做了这些事情,那她的业绩还是很大的。
那个时代整个上古社会可能还处于过渡阶段,也许那时父权社会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所以女子还有机会成为部族首领。这时的女子还有很多权力,可能要到五帝时代父权才彻底建立起来。

到了五帝时代,男女地位彻底确立,女子成为附庸,男子成为了主导。女娲能成为三皇而被很多人认可,这说明当时的女娲威望很高,具备治理部落的能力。太上老君开天经中说:“伏羲没后而有女娲,女娲没后而有神农”,女娲的地位要比神农高。
神农时代是转入农耕社会的时代,所以女娲时代应该还是游牧采集经济为主的时代。那时可能有了原始农业,但只占整个经济的一小部分。人们食物的主要来源还是采集和游牧,所以女人的还有一定的地位。进入农耕社会之后,男性的地位就迅速提升了起来。

男性的力量更适合农业,女性体力上的劣势在农业上失去了竞争力,所以女性的地位也随之失去。采集经济时代,女性在采集上还是有一定优势的,所以经济基础决心定上层建筑,女娲时代应该是母系社会最后的辉煌了。
道教始祖。即道教中具有开天创世与救赎教化的太上道祖,与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并称为三清,相传他化身为周朝的思想家老子。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为道祖老君的圣诞日,国际道教节。道教认为:太上老君化生出无量无边无极无穷无数的世界,在不同的世界、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化身有不同的名字,都是太上老君的化身(如道德天尊、老子、元始天尊、真武大帝、盘古、广成子)。除太上老君外,无物存在,唯有太上老君是真实存在,绝对真理,唯一真实,世界万物只是太上老君的“自显和外化”。太上老君是道教中至高无上的“大道”,总摄一切法门,是不可动摇的信仰。
道教创世:道教把宇宙的形成过程分作几个阶段,《太上老君开天经》讲得非常清楚,未有天地时,那时无天无地,无阴无阳,无日无月,无晶无光,无东无西,无南无北,无前无后,无园无方,百亿变化,浩浩荡荡,无形无象,自然空玄。穷之难极,无量无边…唯吾老君,犹处空玄寂寥之处、玄虚之中,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若言有,不见其形,若言无,万物从而生。而后,八表之外,渐渐始分,下成微妙以为世界,而有洪元。
1道教的神仙体系与民间体系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明见的神仙体系不但包括道教的大部分神仙,也包括佛教、儒教还有各个传说、小说中的神仙~~
2天庭这个概念是民间说法,大概起始于唐代,道教一般不说天庭,因为道教的里的三清、四御哪个都是开化万天的尊神,一个小小的天庭只能算作万天之一~~
3商周封神?出自小说《封神演义》(封神榜),明朝小说,只代表作者个人立场,跟任何宗教都没有关系~~~因为无论是道教中的尊神(三清、四御、五老)还是民间传说中的大神(盘古、女娲、伏羲)都要远远早于商周。
如三清,道经中说他们始于宇宙之前的真一之气(太上老君第一化),而后才出现洪元(即鸿钧,其实只是个年谱,而不是小说中所谓的三清的老师),而后是混元(太上老君第三化第一次现世),而后才有了宇宙,而后才有女娲造人(即四御里的后土)和皇天(四御里的勾成天皇大帝)治世,然后是地皇(有可能还是女娲),而后是人皇。
以上只是例举,其他的人比如玉帝年龄等于12万9600乘以10万零3200,即130多亿岁(宇宙形成到今天是不到140亿年),也是远远早于商周的。
4神和仙的区别:
神有“先天神”和“后天神两”大类:所谓先天尊神,顾名思义,即天地之前就以存在的神,他们不是人修炼成的,而是本来就存在的。如三清、五老、四御里的皇天大帝和后土女娲等等。(先天神的后代仍然是先天神,如盘古的女儿九天玄女) 而所谓后天神,即是后来形成的神,他们有的是自然形成的神,也有的是仙人受封成的神(受封成的神一般地位很低,比地仙还低),也有本身就修炼的是神仙功法的人(神仙是仙里的第二等,也算是后天神)
而仙,是和神有很大不同的,因为所有的仙都是人、动物、植物经过修炼而成的。分为五等:第一等可以开化宇宙,甚至自做宇宙,成为天仙(其中最上品为大罗金仙);第二等为地仙,可以利用宇宙规则,再各个空间之中来去自由,不受生死束缚,但不能自做宇宙;第三等为神仙(既是仙,又是神),也可以利用宇宙规则,元神脱离生死;第四等为鬼仙,灵魂不灭,不受轮回之苦,但不能自由利用宇宙规则,所受束缚太多;第五等为人仙,虽然长寿(800劫寿命,每劫12万9600年),劫数尽了如果还没有进步的化就要重新轮回了。
5仙这个概念,出现年代不详,据道经记载,太上老君在天皇时降世,号称玄都大法师,地皇时降世,号称大成子,黄帝时降世号称广成子,其中大成子,广成子在道经中均以仙自居。也就是说,大概出现在地皇时代,距今几十万年前。
6神比仙早出现,抛开道经不说,自天地开辟第一个有人的年代,即天皇年间,处在距今200万——500万年轻,当时的统治者即皇天大帝(天皇大帝),也叫皇天上帝,他就是我们所说的“天”,是先天尊神。
部分学者认为天皇上帝即昊天上帝(也是远古民间所信仰的“天”,即道教的“昊天金阙玉皇大帝”)
7推荐《玉皇经》、《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圣经)、《混元圣纪》、《列仙传》等等。
其中《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圣经》中的《太上老君开天经》堪称道教的创世纪,记述了元始天王盘古接受了太上老君赐予的《开天经》,开化天地,缔造万物的故事~~
太上老君,指的是三清尊神中排行最末的一位大神。他在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已经显化之后,应运而生,负责教化众生,传播信仰。我们都知道,道教中,有一位声名遐迩,地位也是极高的大神,叫做“太上老君”。
在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多部神魔小说中,太上老君都是作为重要人物登场。他不仅是天庭老臣,玉帝之下,万人之上的三清道祖;据说,法力更是深不可测,不在任何人之下。
那么,正统道藏中的太上老君,又是何方神圣呢?他是“三清”当中的第三位,号称“太清”。三清祖炁在大罗天上,孕育灵智,有元始天尊降世,为“道生一”;随后,灵宝天尊降世,为“一生二”;元始,灵宝,定下道门法统,太上老君又从祖炁中降生,为“二生三”。
三清成型,道门体系建立,因此,“三生万物”。太上老君,在《老子八十一化》中,是灵宝的徒弟,元始的徒孙;因此,他要向元始称臣。
可能很多人都被封神演义那个烂七八糟的鸿钧老祖,三清师兄弟的关系给洗脑了,反而觉得小编上面所说的正统道藏不靠谱。但是,太上老君,的确是三清中最没有牌面的一个;当然,也是历史上,三清里出现的最早的;
张道陵创立天师道的时候,还没有什么三清;但是,他已经在信奉“三天正神”太上老君了。《老子想尔注》和《太上老君开天经》就是那个时候天师道的著作,开天辟地,造作万物,都是老君干的。
但是,后来灵宝派,上清派这些道教派系兴起,他们为了打压天师道,因此发明了元始,灵宝,逐渐抢走了老君的“职责”。最后,老君当然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了。
三清分别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这三位大神,分别代表了道教中开创天地生灵,宇宙洪荒的玄元始三气,其中元始天尊为天地主宰,排名三清之首;随后,灵宝天尊为三清中的第二位,太上老君尽管德高望重,但仅仅是三清之末。
我们都知道,道教是我国自古以来,传承悠久,历史源远流长的“三教之一”。和佛教不同的是,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原汁原味的本土宗教,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辉煌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它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道教中的至高神,在宋明之前,毋庸置疑就是所谓的“三清道祖”了。三清早在天地刚刚开辟的时候就已经从宇宙中出现,因此,是道教神话体系中的最终主宰,虽然本质上并非大道的本体,但也反应了天道运行的三种属性。
三清分别是天界三十六天之上,三清祖炁所孕育的“玄元始”三气所化。其中,得万物青睐,最早从鸿蒙中出现的是玉清元始天尊;其次,是上清灵宝天尊,请注意,洪荒小说里的通天教主,在正统道教中查无此人,和灵宝天尊也没有什么实质上的联系。
灵宝天尊也被称为玉晨大道君,太上道君,因此,经常被一部分网友和太上老君混淆。三清中的第三位,当然就是知名度最高,也是我国道家先祖老子的原型所衍生的“太上老君”了。
实际上,老君虽然在三清里地位是最低的一位,但是,他反而是三清里最早出现的“三天正神”。天师道当年的经典如《太上老君开天经》《老子想尔注》,几乎都把他设定为了开天辟地,造就万物兴衰演变的第一尊神。
但是,随着道教的发展,太上老君却逐渐成了三清里的老末。
第一道题,在道教中,老君在道教成立之初,就是教主,就是最高神。直到东晋时期,道教陶弘景创立道教神仙体系。最早出现“元始”之名的是晋葛洪的《枕中书》书中记载,一直到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才始有“元始天尊”之号。《历代神仙通鉴》说:“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认为元始是最初的本源,为一切神仙之上,故称“天尊”。从此,元始天尊就取代了老君道教第一尊神的地位,到了隋朝灵宝天尊的出现,老君更是降到了第三位。玉皇大帝诞生于宋代,是道教中神权最大的神。他是仅次于“三清”的“四御”(也有说法是六御)之首。正如秋雨所言,中国神话本就是很散乱的,是不可能整理的。而在小说中更是如此,比如说《封神演义》和《西游记》就是典型的例子,他们都产生于明代,《西游记》稍微早一点。小说体系的设定是完全取决于作者的。同时,一般认为《西游记》是一部扬佛抑道的书,这点从玉帝请如来佛出手镇压孙悟空,孙悟空推得老君一个踉跄都可以看出。根本上说,这完全是因为中国神话体系的散乱所造成的。第二题,历史上的老君确实的春秋时期的人,不过自从被道教神化后,道教徒就吹捧老君,谓其生于无始之时,无因而起,是万物之先,元气之先。这一点从《太上老君开天经》就可以看出来。东晋葛洪的《神仙传》汇集群书所见之老子传记,或称老子先天地生,或称其母怀孕七十二年生,生而白发,故称老子。亦有称其母于李树下生,生而能言,指树而姓“李”。也就是说,道教认为,太上老君下人间转世为老子,是为了度化世人。懂了吗?老子完全是被道教抬出,为了抗衡佛教的被神化的人。另外,《封神演义》《西游记》属于文学著作,我们不会将其作为神话。第三题,两晋南北朝时期,佛道二教都有较大发展。为了取得各自的社会优势,双方在化胡同题上展开了激烈的论争。晋惠帝时,天师道祭酒王浮在与僧人帛远争论的过程中,为抬高道教,贬抑佛教,根据东汉以来种种老子化胡传说,造《老子化胡经》,谓老子西出阳关,经西域至天竺,化身为佛,教化胡人,因此产生佛教。北魏孝明帝时,昙无最还曾与道士姜斌在殿庭中辩论《老子化胡经》真伪,最后姜斌被崇信佛法的孝明帝发配马邑。元代佛道争论迭起,化胡之说成为争论重点。宪宗、世祖二朝,僧道多次辩论《老子化胡经》真伪,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诏令除《道德经》外,蓁道书尽行烧毁,《老子化胡经》首在焚毁之列。佛道老子化胡之争告一段落。注意,就是这个时候,道教就走向了衰落,直到张三丰创立三丰派,才使得道教走向了另一次高潮。”老子化胡“之说的本质,其实就是佛道之争,是道教为了打压佛教,所编造的。按季羡林老先生的说法,是认为道教为了讨好佛教,我不认同。我感觉,你是把《封神演义》当成了真正的神话来看待了。《封神演义》不过是一本神魔小说,其本质是作者将高高在上的神仙,人性化,小说本来也有讽刺当时时局的意思。这点可以从书中找到很多依据。另外,《封神演义》中提到的神仙都是小说人物,千万不要当成是真正的神话。不过,四川成都青羊宫中还有昆仑十二仙的塑像。纯从小说看来,确实可以看出,慈航道人,拘留孙,文殊,普贤是佛教人名,但是你知道吗?佛道儒影响中国数千年,其实早就已经混合在民间了,已经融为了一个独立的体系了。因此,我个人也把民间信仰体系,加入了中国神话体系中。第四个问题,关于孔宣,从《封神演义》书中的描述,很多人都联想到了佛教中的“佛母”孔雀明王菩萨,由于佛教中所谓“佛母”就难免有人会认为他是女性,不过从《封神演义》书中的描述,我没找到关于孔宣是女性的证据。其实这不过是小说的设定而已。再,你可以联想下观自在菩萨,他在古印度时,是男身相,传入中国后,直到隋唐时期,才在中国本土化,成为了女身相,这其实也就是由于,佛教为了利于传教而造成的。还有弥勒佛,在最初五代前,弥勒都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到了五代,我认为是和道济的形象重合,而产生了现在的弥勒相。还有比如说,《西游记》《封神演义》中的哪吒,二郎神,其实都是“舶来品”,二郎神的原型就是佛教毗沙门天王的儿子“独健”,孙悟空的原型有一种说法就是“猴王哈奴曼”。佛教和道教相互争斗,也在相互影响,相互完善,因此使得很多神都是一个神。比如说摩利支天,她在道教中就是斗姆元君,是紫薇大帝,天皇大帝和北斗七星的母亲。以上本人原创
女娲上面是个什么东东
本文2023-10-22 17:03:3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8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