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所周知人类生活在三维空间,那科学家说的十维空间真的存在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2浏览:3收藏

总所周知人类生活在三维空间,那科学家说的十维空间真的存在吗?,第1张

十一维空间 eleven-dimensional space 是根据90年代所提出来的M理论(超弦理论的一种),因为宇宙是11维的,它是由震动当中的平面所构成的。在爱因斯坦那里,宇宙只是4维的(3维空间和1维时间),但是现代的物理学则认为还有7维空间我们根本看不见。

宇宙11维 eleven-dimensional space 科学家们对我们已认知的维与可能会存在但从未被认知的维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如何解释的呢他们打了一个比方:一只蚂蚁在一张纸上行走,它只能向右或向左,向前或向后走。对它来说高与低均任何无意义,这也就是说,第3维的空间是存在的,但没有被蚂蚁所认识。同样,我们的世界也是由一个4维所构成的(3个空间维,1个时间维),但是我们却没有理性的觉察到所有其他的维。

十一维空间就是根据物理学家的主要看法而认为还应该有7个维。尽管有这么多的维,但是这些维却是看不见的,因为它们自身早已经卷在了一起,被称为一些压缩的维。为了弄清这种看法,让我们再以蚂蚁为例展开我们的思维想像。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将蚂蚁放在上面行走的那张纸卷起来,直到卷成一个圆筒形。如果蚂蚁想向沿着的纸壁方向去走,那么最后它又会回到这个出发点,这就是压缩维当中的一个例子。如果能够沿着一些著名的麦比乌斯带走,也会发生上述所发生的现象,当然,它只是3维的,但是如果沿着它走过,总是会回到出发点的。麦比乌斯带从维的角度讲就是压缩的,因此按照物理学来讲它就会有3个维,但谁在上面行走,都只能认知为它只有一个维。如果蚂蚁不是沿着纸筒弯曲的壁行走,那么它就永远也不会返回到原出发点。这就是2维(或者说被我们所感知的那种维)的一个例子,如果沿着它一直走,就不可能会返回到原来的出发点。

盘古,是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盘古的神话故事叙事见于《三五历纪》、《五运历年记》、《述异记》等。 公元506年南朝梁人任昉在《述异记》中记载的"南海中盘古国",其遗迹就在今广东省花都区境内狮岭炉山。

盘古是中国神话体系中最古老的神,他的产生很古老,长期流传在人们口头,直到在三国时期徐整的整理创作的《三五历记》才记录下来。 人物形象描述见于《广博物志》和《乩仙天地判说》为人面蛇身。 一部分学者也认为盘古也姓方氏,因后来人们以天圆地方为大。

在中国版图上,盘古的分布很广,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乎都有盘古的痕迹。 全国专家花都绘制"盘古地图",盘古遗迹遍布全国但广东最多。中华民族天地形成神话,著名的当数盘古神话。它除了汉文古籍有书面记载之外,南方不少民族也有流传。 盘古神话产生流传时间的下限,以往人们根据目前所知最早记录者为三国时徐整而定在三国时代。

如许多研究盘古传说的论著所引,先秦时期追问天地的起源,较为典型的史料是屈原《天问》所谓。史料的背景应是老子提出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又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屈原是就此而追问天地万物如何产生的究竟,其中还提到了"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女娲有体,孰制匠之"等神话,这些神话都是讲天地开辟以后的事,人们从中看不出有盘古开天地的线索。

据《淮南子》等古书记载具有创世神格的是昊天上帝、伏羲等。在东汉中后期,因为原来掌管天地开辟的本土最高神太一地位逐渐下降,从而为一个新的开辟大神出现提供了空间。但中国古人在接受外来观念时,向来都是进行有选择的汲纳。汉末唐宋间的中国古人接受吠陀经典中巨人尸体化生的神话后,并没有放弃本土原有的气化宇宙论。

盘古是个坚持不懈的人,因为盘古开天劈地后,怕天和地再合拢,于是就站在天和地之间,不敢挪身一步。就这样,他一共坚持了18000年,终于使地和天都变得非常牢固了。可是他自己却因劳累过度而倒下了。

盘古还是个无私奉献的人,因为他死后,还惦记着我们:他口里的气变成了风和云,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手和脚变成了高山,血液变成了江河。筋脉变成了道路。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天上的星星,肌肉变成了土地,牙齿和骨骼变成了金属、坚石、珍宝,就连身上的汗水也变成了雨。

是盘古那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精神创造了现在的世界。同时证明了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相信人的力量是伟大的。天地既然是一个叫做盘古氏的人开辟的,这不是说明了人比天地更伟大!盘古氏开天辟地,用的是他自己制造的巨斧,这朦胧地反映了劳动创造世界的恩想因素!

2月21日,我有了一种不太真实的感觉。除了很早以前就有的眉心电流感之外,从这天开始,我看到眼前的空间有了扭曲与变化的情况出现。出现这种情景一般是在早上醒来的那2个小时里。从卧室起床到厕所,经过客厅时,客厅原本规整的空间尺度,逐渐在有节奏的从左到有流动,像随风飘动的旗帜表面。随后,不可描述的情况是,有一些星星点点的灰白亮光在眼前一明一暗的出现。不仅如此,还伴随着类似于机器人交流时所发出的电流吱呀声充斥着耳膜。

起初,我以为是在家期间睡太多导致眼花,并没有特别在意。随后的几天里,空间不再流动,但灰白光点不再以光点的形象出现,而是过度到具备人形,但是还不太真切。我确信自己在很早之前就开始修习佛学,只是停留在观想、冥想以及读经抄经的修持阶段,但从来没有过此类感受。这时,我有了一个感念,莫非是听了松果体激发音乐,无意间开启了自身的天眼功能?这只是感念,还是没有想得太深入。但是在25日这天,头部莫名的开始剧烈疼痛,眼睛胀得厉害,只能闭着眼睛斜靠在沙发上半眠。就在半眠的档口,无意间将注意力集中在眉心处,突然眼前豁然开朗,我看到了我的房子,沙发、茶几、电视墙、盆栽、佛像、书柜,一幕一幕就在我闭眼的状态下进入视界里。带着疑问,询问了了解这方面的一些朋友,他们都说这是天眼功能恢复的征兆。虽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开天眼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对我来说,这个体验不太美好。头疼,剧烈的头疼。

由于自身的感受,我刻意去查找了一些有关于天眼的记录与文章,让我对此种眼睛的功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人本来就具备诸多不可思议的功能,只是人有太多的杂念、纷繁的思绪障碍了功能的显发。通过专注一念的修行,都能重启这份功能。读书、写字、绘画、听音乐、练太极,只要专注一念,久久修行,都能获得。人是小宇宙,其实与大宇宙别无二致,本就一体,本应相通,只是人心小我阻隔,让功能退化不通罢了。

天眼本就人人具足此功能,而且以实体生长在人体脑部位于脑垂体下方,像一颗小小的松果,所以叫松果体。在功能未开发之前,像一朵未开放的莲花。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国徽、权杖、皇宫及教堂建筑中都可见“松果体”,他们将其视为“圣物”,还有的称之为“上帝之眼”、“第三只眼”、“全视之眼”。

据《史记》记载,古代神医扁鹊、华佗、张仲景等都是天眼视疾、诊脉为名,所以才能准确地进行开颅和内脏手术。

最重要的是,以台湾大学李嗣涔教授为首的科学家,完全以科学的方式证实了“天眼”功能的真实不虚。实验中所有开“天眼”的人都看到了物质世界以外的、肉眼看不到的、属于多维空间的事物。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各大书店、网络商店,大量推出了关于灵修、禅定方面的书籍以及实践培训课程,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天眼”启发的实证中来。

所有对内在精神的追求法门,无论是佛教、道教、基督教、还是现在的生命科学,都在全面进行实践,无论理论体系或教义差别有多大,但都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我们肉眼等感官看到的世界,并不真实,只有通过不断地修行,才能逐步“看”清世界的实相,直到最终对宇宙真相的“全遍知”。

其实早在佛陀驻世的时代,已经有很多修行人都具备了天眼能力,数千年来,得此项功能者更是不计其数。虽然佛教一再劝诫修行者将心放到修行上,神通只是辅助而已。但在老百姓看来,那些具有超自然能力的人,似乎才能证明他们的修行水平。

时代到了网络与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伴随着人类集体意识的突跃,有越来越多的“高人”出世,其中很多人借助现代通讯、发布与交流工具(特别是手机上的各种APP),通过展现神通而获得了大批粉丝。这也引发了诸多的非议与对抗,不同门派、不同思想体系、不同人之间,本能地都认为自己的神通是“正法”,其他的是“魔道”。

能超越感官看到常人所看不到的世界,完全是一种个人的内在体验,外人再置疑,因为自己看得清清楚楚,心里明明白白,也就丝毫不会怀疑其真实性。而且很多时候,看到的还能在生活中得以验证,或者同时被其他开了天眼的人看到完全一样的情景,这会更加增强自信。对于修佛修道之人来说,如果看到佛菩萨或三清神仙等,很少有人会心存怀疑,反而都会大受鼓舞,更加坚定自己修行的法门与前进的道路。

不过很少人会认真思考一个问题:你所看到的一切,难道一定就是真相吗?

据说,在基督教中,有很多修行清净而达到很高层次的人。不仅具备天眼功能,而且肉身不腐。

在法国的讷韦尔修道院,一位名叫贝尔纳黛特的修女,尽管已经去世了128年,但至今遗体也保护完好,皮肤柔软而富有弹性,面容栩栩如生。这位来自法国卢尔德的一名农村少女,14岁时第一次梦见了圣母马利亚,后来因多次梦见圣母,不久之后便离开家人,进入讷韦尔的修道院,也就是如今她的遗体所在之处。在天主教会正式封她为圣徒前,所有认识贝尔纳黛特的人都认为她是圣人。值得注意的是,她的遗体并没有经过任何防腐处理或禅门中复杂的“装缸”程序。(在中国,佛门中出了很多这样肉身不腐的高人,今天在一些庙宇特别是九华山还能看到他们的真身。)

很多基督教中的大修行者,也具有天眼通的能力,这种能力无论来自于定中、梦中或者日常中,他们所能看到的先知(或者说神仙),都是基督教义内的定义与描述,从来没有人看到佛教或道教定义的那个世界。设想一下:假如他们长期看到的不是圣父圣母,而是佛菩萨或者道教的各路神仙、天宫等,那么他们自然会改信佛教或道教。不过这样的事,从未出现过。

再拿道教与佛教来说,自古以来具有天眼神通的祖师大德无计其数,如果一个修道的高人,用天眼经常看到的都是佛菩萨,那么作为求真证悟的他,自然就会皈依佛门,但事实上你看道教有关祖师的记述,他们常常见到的不是三清,就是八仙、东岳大帝、二郎神等神仙;反过来说,佛教的祖师们如果看到的都是道教身份的神仙们,或者是基督教的上帝,从来看不到佛菩萨,那么他还会不会改修道教呢?(事实上,很多道教高人都会在定中或梦中接受道门仙师的指点与传授)。

每个教门里的修行者,都坚定自己教义中描述的那个“世界”才是真实的。每个教门中,都有打开了天眼的修炼得道者,但为什么大家看到的“世界”都不一样?哪个才是真实的?单独的个案说明不了问题,可各大延续了数千年的教门,历代高人迭出,怎么就没有一个“跨界”看到别的世界的人呢?

自古以来佛门中见到观世音菩萨的修行者多不胜数,在佛经中释迦牟尼称观世音为“善男子”,而不是“善女子”,可见观音本来应是男身,在敦煌壁画中的观音菩萨嘴唇上也有两撇小胡子。但从唐之后观世音就变成女身相了,唐朝以前开了天眼的修行者看到的观音都是男身,宋朝以后直到今天那么多看到观音的人,全是女相。在道教门人中开了天眼的人,看到的观音菩萨从来不是佛教形象,都是以“慈航真人”的面目示现,这又是为什么呢?

如果以上的讨论还没有让你怀疑所谓的真相,那么再来看看有关人体内视方面的证据。在中国的道家、道教及医门中,都特别重视内气的修炼,有无数的祖师高人描述了他们看到的人体气脉,基本上大同小异,都是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十二条经络与奇经八脉,特别是任督二脉的循环线路。在藏传佛教中,也特别重视气脉的修炼,不过无数的祖师大德们看到的却是七轮三脉以及明点等。

是哪一方看错了吗?肯定不会,因为数千年来可不是个别人的实证经验,双方都是历代高人祖师迭出,各种记载典籍可谓汗牛充栋,都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即使今天,各门中很多修行有素的人,照样不是看到任督二脉,就是看到七轮三脉。那么,人体中的气脉究竟是十二经加上奇经八脉呢?还是七轮三脉加上明点呢?

试想一下,如果道家、道教或医门中那些修炼得道的祖师大德们,看到的不是十二络与任督二脉,而是七轮三脉的话,他早就在指导门人与后人修炼的典籍中将之记录下来了;反过来说,密教的祖师大德们如果看到的不是七轮三脉,而是十二经与奇经八脉的话,他肯定也早改换说法,将他真实内视看到的情景记录在他的论述之中了。但是奇怪的是,这样的事从来就没发生过,千百年来,大家相安无事,各门人看到的都只是自己教门里祖师们曾看到的那些气脉,一个“跨界”的都没有。

一切都是假象!有句颠扑不灭的真理,叫做“一个人只能看到他所理解的,凡是他不能理解的,放在眼前也看不见。”注意,这里的“看”既包括了我们常人的肉眼,也包括了天眼。再加上两句话,“只有完全证悟菩提(或大道)的人,才能对宇宙中所有的一切真正理解,否则都是局部理解,以及一切惟心所现,凡夫看到的一切,都是以自己能理解的程度化现出来的假象。” 这三句话就是对上述现象最彻底的解释。

五百多年前,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率领三艘帆船横渡大西洋西行,历经两个多月,于当年10月12日抵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华特林岛,从此开启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大航海时代。不过令后来很多历史学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根据可靠真实的记载,当哥伦布首次登陆华特林岛的时候,岛上的印第安人们却看不见近在眼前的诺大帆船!这些帆船(主船圣玛丽亚号28米长、6米宽,排水量近200吨)仅竖立着的那些桅杆就够大的了,如此扎眼的事物,这些印第安人为何就看不到呢?

这些印第安人惊奇于这些不同于自己的欧洲人是如何来到这里的,再看不到近在眼前的帆船的情况下,他们认为这些人是从“云端上下来的”!后来科学家对此的解释是:人类感知事物时,首先需要建立一种概念,然后再以此概念作为路径去认识事物,否则就会像那些印第安人一样,因为世世代代从来就没有见过帆船,当然认知中也就没有帆船的概念和逻辑,所以即使帆船近在眼前,他们也会变得“视而不见”。——无论是肉眼还是天眼,决定你能看到什么的前提,是你已经建立了的概念。

尽管我们指出了天眼所看到的世界并不真实,但打开天眼与看到的世界,依然对我们修行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这里谨记十二个字“惟心所现、唯识所变、随缘起用”。我们所认知的世界都是出自内心的化现,这说明人生就宛如在一个大梦中,只有证悟菩提(大道)后才能从梦中醒来。不过,在梦里假如你感到很口渴,当你找到一碗水并一饮而尽时,会立刻产生解渴的感觉,这就是随缘起用的道理——佛法以“缘起性空”来表述对世俗间世界万事万物的看法。

因此用包括天眼通在内的神通可以引导我们修行,也可以治病救人,也可以驱魔防灾,但是你要记住:即使你具备了常人所不能的超能力,见到了常人所见不到的世界,这一切的本质都是假的,不可沾沾自喜,也不能执妄为真,更不要以所谓的超能力与见到的世界,妄立理论,乱造学说、预言未来,即使自认为发心不是在妖言惑众,吸引信徒,博取名利等,所言都是在劝人向善,只要违背了金刚经的精义,都是附佛外道而已。

《金刚经》的精义是什么?最核心的两段话,第一是“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第二段话是:“‘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无论你看到什么,都是相,只要是相,都是虚妄!

最后给大家讲一段虚云大师的弟子一行老和尚有关的故事吧。

那是在民国年间,一行老和尚在终南山的茅棚里修行。有天夜里老和尚正在打坐,突然有四个抬着轿子的青衣人走进了屋里,声言奉弥勒佛的法旨,是来接老和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老和尚不为所动,拿起自己的引磬就打了出去,四个人连同引磬瞬间就都消失了。几天过后,一位山下的居士上山见到老和尚说:太奇怪了,他家的马生了一匹青蹄的死骡子,这个骡子生下来时,竟然带着一个引磬——当时如果老和尚跟着走,那就投胎到畜生道了!

吕后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掌握一个王朝生杀大权的皇太后,她是一位政治女强人,她视权力如生命。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吕后历史典籍记载,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吕后人物简介

吕雉(别称:吕后、汉高后,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砀郡单父县(今山东菏泽市单县)人,刘邦的皇后,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也是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与武则天并称“吕武”。

吕雉初嫁刘邦时很是贤惠。刘邦称帝后,她协助刘邦镇压反叛、打击割据势力,成为重要决策者。刘邦去世后,她开始独掌大权。她统治期间实行黄老之术与民休息的政策,废除挟书律,下令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恢复旧典,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前180年,吕雉病逝,终年62岁,葬于长陵。

吕后历史记载

吕雉本来随其父吕公住在砀郡单父县(今山东单县终兴镇潘庄),后吕家因躲避仇家迁居沛县。吕公和沛县县令关系极好,沛县的官员为巴结上司,纷纷前去祝贺吕家乔迁之喜。主吏萧何负责排定宾客的座次,他叫仆役把贺礼不到一千铜钱的都安排坐在堂下。亭长刘邦认为沛县诸官吏也没什么了不起,就填上献礼为“贺钱一万”,其实根本就没带钱来。

吕后父亲知道后,本是带些怒气出来把他赶走,一见却大吃一惊,觉得刘邦将来定是个不凡人物,因此引入堂内就座。萧何告诉吕公,刘邦只会说大话,没什么成就。但吕公不以为然。刘邦坐在上宾座位后,就大声调侃其他沛县官吏。

宴会进行到一定时间后,吕公说,我很会看 面相 ,但是没看过像你这么相貌不凡的,我有个女儿(即吕雉),希望你愿意接受她当你的糟糠妻。事后吕公的妻子吕媪很生气,说,你以前说你这个女儿很难得,一定要嫁个非常好的丈夫。沛县县令对你这么好,你还不肯嫁女儿,居然要把她嫁给刘邦吕公说,这不是你妇人家懂的事。还是把吕雉嫁给刘邦。

吕雉出嫁之时还有一个令她非常难办的问题:刘邦已经有了一个非婚生的儿子刘肥。不到20岁的吕雉嫁给了大她15岁的中年亭长刘邦,而且,这位亭长虽然没有正式结婚,却有了一位未婚生育的儿子(在刘邦发迹之前,吕雉对刘肥没有任何苛刻之举,这对一位丈夫长自己15岁的**来说,实属不易)。

吕雉早年称得上是贤惠的女人,初嫁给刘邦时,生活并不富裕,刘邦时常为了公务以及与朋友们周旋,三天两头不见人影。吕雉便亲率子女从事农桑针织,孝顺父母及养育儿女,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早年的刘邦常戴一顶自制的竹帽到处闲逛,骗吃骗喝,一次押解囚犯,因自己酒醉而使囚犯逃跑,自己也只好亡命芒砀山下的沼泽地区。吕雉除独立支撑家庭外,还不时长途跋涉,为丈夫送去衣物及食品。

后来,吕雉为刘邦生下一儿一女,即后来的汉惠帝刘盈和鲁元长公主。

吕后主要成就

政治

沿袭了“与民休息”之国策,行“无为而治”。

鼓励生产。如公元前191年,诏令郡国“举民孝悌、力田者复其身”,以免除徭役为优惠 措施 ,来鼓励农民从事生产,又“减田租,复十五税一”。

修改汉法。公元前187年,诏令“除三族罪,妖言令”;她还“减刑,颁布赎罪法”;制定“戍卒岁更”的制度;除挟书律。

提倡勤俭治国、严厉治理铺张浪费的风气等等。

经济

继续重农之国策,有步骤地放宽经商政策。刘邦统治后期,下达抑商法令,惩治不法商人,“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但打击面过大,挫伤了商人的经商积极性,亦激化了社会矛盾。在惠帝、高后时期,虽亦有“市井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的诏令,但朝廷还是“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解除了商人在经济上的重负及对商人的社会性歧视。

惠帝六年(前189年),朝廷还“起长安西市”,使长安成为汉朝经济活动的中心,亦为长安后来成为当时的世界性大都市奠定了基础。在高后二年(前186年)和六年(前182年),朝廷又分别采取“行八铢钱”和“行五分钱”的措施,运用国家权力对货币经济进行管理调控,对稳定币值、平衡物价和促进商品流通起到了积极作用。

外交

继续刘邦执政期间与匈奴的和亲政策。太史公曰:“吕后为人刚毅”。执政期间,吕后遵循刘邦的政策,未对匈奴兴兵,而是采用了和亲的政策。

孝惠四年(前192年),刚死去阏氏的冒顿单于遣使者送来一封言词极为不敬的国书给吕后,上面写道:“孤偾之君,……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吕后认为受到了奇耻大辱,“大怒”,欲出击匈奴。朝臣几乎众口一辞:出兵攻打匈奴。然唯有中郎将季布却指出:刘邦当年在与匈奴之战中最终未占得便宜,不得已采纳刘敬的和亲建议,来换取汉初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今歌唫之声未绝,伤痍者甫起”,亦即如今的汉朝军事势力依然不及匈奴,宜继续和亲为上。

最终,吕后听从了中郎将季布的意见,赠单于车马作为礼物之外,继续“以宗室女为公主,嫁匈奴单于”以和亲。单于笑纳之,致歉,并“因献马,遂和亲”。这样,汉匈之间及时避免了一场兵燹之灾。

吕后历史典籍记载相关 文章 :

★ 历史智慧故事精选

★ 汉朝的故事有哪些

★ 自古以来帝王面相几大特征

★ 从秦始皇到汉武帝观后感影评

★ 党员干部学习《与领导干部谈历史》心得体会读后感5篇精选

★ 陕西汉阳陵导游词5篇

★ 关于史记1200字读书心得体会优秀例文4篇

★ 论我国古代女子的社会地位论文

★ 经典成语故事最新汇总

★ 阅读史记个人感想700字精选范文五篇

总所周知人类生活在三维空间,那科学家说的十维空间真的存在吗?

十一维空间 eleven-dimensional space 是根据90年代所提出来的M理论(超弦理论的一种),因为宇宙是11维的,它是由震动当中的平面所构成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