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当汤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2浏览:3收藏

抵当汤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抵当汤 31 处方 32 功能主治 33 抵当汤的用法用量 34 摘录 4 《伤寒全生集》卷二:抵当汤 41 处方 42 功能主治 43 抵当汤的用法用量 44 摘录 5 《千金》卷四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抵当汤的用法用量 6 《伤寒论》 61 方名 62 组成 63 功效 64 主治 65 抵当汤的用法用量 66 抵当汤的临床应用 67 各家论述 附: 1 古籍中的抵当汤 1 拼音

dǐ dāng tāng

2 英文参考

Didang Tang

3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抵当汤

31 处方

大黄(酒洗一两) 水蛭(十枚炒去子杵碎用石灰炒紫**去灰不用只宜多炒为妙) 虻虫(十枚去翅足炒)

32 功能主治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热在下焦,小腹硬满,小便自利而狂,大便黑色为有血也,当下淤血,宜服之。

33 抵当汤的用法用量

上作二服,每服水二钟,煎至七分,不拘时服。

34 摘录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4 《伤寒全生集》卷二:抵当汤

41 处方

水蛭、大黄、桃仁、虻虫、枳实、当归。

42 功能主治

下焦蓄血。

43 抵当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有热,加柴胡。

44 摘录

《伤寒全生集》卷二

5 《千金》卷四 51 方名

抵当汤

52 组成

虎掌2两,大黄2两,桃仁30枚,水蛭20枚。

53 主治

月经不利,腹中满,时自减;并男子膀胱满急。

54 抵当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3升,煮取1升,尽服之。当下恶血为度。

6 《伤寒论》 61 方名

抵当汤

62 组成

水蛭(熬)30个,虻虫30个(去翅足,熬),桃仁20个(去皮尖),大黄3两(酒洗)。

63 功效

下瘀血。攻逐蓄血。

64 主治

伤寒瘀热在里,血蓄下焦,不结胸而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大便硬而色黑易解,身黄有微热,脉沉结,或狂躁,或喜忘,或经水不利者。太阳病67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下血乃愈;血证谛也;阳明病,本有久瘀血,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病人无表里证,发热78日,下后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至67日不大便者。妇人经水不利下。血结胸,漱水不欲咽。

65 抵当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5升,煮取3升,去滓,温服1升。不下,更服。

66 抵当汤的临床应用

1蓄血证:张意田治角口焦姓人,七月间患壮热舌赤,少腹闷满,小便自利,目赤发狂,已三十余日,初服解散,继则攻下,但得微汗,而病终不解。诊之,脉至沉微,重按疾急。夫表证仍在,脉反沉微者,邪陷于阴也,重按疾急者,阴不胜真阳,则脉流搏疾,并乃狂矣。此随经瘀血,结于少腹也,宜取抵当汤。乃自制虻虫、水蛭,加桃仁,大黄煎服。服后下血无算。随用熟地一味捣烂煎汁,时时饮之,以救阴液;候其畅通,用人参、附子、炙草,渐渐服之,以固真元。共服熟地二斤余,人参半斤,附子四两,渐得平复。

2闭经:周姓少女,年约十八九,经事三月未行,面色萎黄,少腹微胀,证似干血劳初起。因嘱其吞服大黄(庶虫)虫丸,每服三钱,日三次,尽月可愈。自是之后,遂不复来,意其愈矣。越三月再诊,面颊以下几瘦不成人,背驼腹胀,两手自按, 不绝。深悔前药之误。然病已奄奄,尤不能不一尽心力。第察其情状,皮骨仅存,少腹胀硬,重按痛益甚。此瘀积内结,不攻其瘀,病焉能除?又虑其元气已伤,恐不胜攻,思先补之,然补能恋邪,尤为不可。于是决以抵当汤予之。虻虫一钱,水蛭一钱,大黄五钱,桃仁五十粒。服药后下黑瘀甚多,胀减痛平。推脉虚甚,不宜再下,乃以生地、黄耆、当归、潞党、川芎、白芍、陈皮、茺蔚子活血行气,导其瘀积。一剂之后,遂不复来。

3发狂:程某某,男,53岁,教师。1973年8月12日诊治。患者有头痛眩晕病已十余年,血压经常持续在250180/150110毫米汞柱之间,头痛恶热,得凉稍减。久服清热祛风,潜阳养阴之剂,症情时轻时重。因炎夏感受暑热,加之情志不舒而晕倒,昏不知人。住院服中西药治疗无效,邀吾诊治。症见形体肥胖,面色晦暗,昏不知人,骂詈不休。舌黄少津,质有瘀斑,少腹便满,疼痛拒按,大便不通,脉象沉弦。血压220/120毫米汞柱。此素有血行不畅,又值暑热内侵,加之情志不舒,遂入血分,热与血结;瘀血攻心,致使神识昏迷。治宜通瘀破结;泻热通便。方用:酒大黄(后入)15g,水蛭12g,桃仁15g,虻虫45g,白芍15g。上方服后,泻下硬而黑晦如煤之便,腹痛减轻,神志清醒。续服2剂,又泻下4次,血压降至180/98毫米汞柱,诸症好转,继以它药调治而愈。

67 各家论述

1《注解伤寒论》:苦走血,咸胜血,虻虫、水蛭之咸苦以除蓄血;甘缓结,苦泄热,桃仁、大黄之苦以下结热。

2《金镜内台方议》:血在上则忘,血在下则狂。故与水蛭为君,能破结血;虻虫为臣辅之,此咸能胜血也;以桃仁之甘辛,破血散热为佐;以大黄之苦为使,而下结热也。且此四味之剂,乃破血之烈駃者也。

3《伤寒附翼》:歧伯曰,血清气涩,疾泻之,则气竭焉;血浊气涩,疾泻之,则经可通也。非得至峻之剂,不足以抵其巢穴,而当此重任矣。水蛭,虫之巧于饮血者也;虻,飞虫之猛于吮血者也;兹取水陆之善取血者攻之,同气相求耳;更佐桃仁之推陈致新,大黄之苦寒,以荡涤邪热。名之曰抵当者,谓直抵其当攻之所也。

古籍中的抵当汤 《证治准绳·伤寒》:[卷六]蓄血

蓄血证可下瘀血其阳明病有蓄血而喜忘者证之甚也宜抵当汤太阳有热结膀胱如狂者证之轻也宜桃仁承气汤经云病

《伤寒证治准绳》:[卷六]蓄血

蓄血证可下瘀血其阳明病有蓄血而喜忘者证之甚也宜抵当汤太阳有热结膀胱如狂者证之轻也宜桃仁承气汤经云病

《伤寒大白》:[卷二]蓄血

,漱水不得下咽等症,即是蓄血,急以桃仁承气汤、抵当汤下之。若小腹绕脐硬痛,口渴消水,大便不通,时有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篇

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宜下之以抵当汤。注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者,脉当浮大。若

《伤寒论纲目》:[卷十]蓄血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燮理汤的用法用量 5 摘录 6 《衷中参西》上册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加减 65 各家论述 附: 1 古籍中的燮理汤 1 拼音

xiè lǐ tāng

2 处方

生山药24克 金银花15克 生杭芍18克 牛蒡子(炒,捣)6克 甘草6克 黄连45克 肉桂(去粗皮)45克

3 功能主治

治下痢数日未愈,及噤口痢。

4 燮理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前六味药,二十分钟后再入肉桂同煎。

单赤痢,加生地榆6克;单白痢,加生姜6克;血痢,加鸦且子20粒(去皮),药汁送服。

5 摘录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6 《衷中参西》上册 61 方名

燮理汤

62 组成

生山药8钱,金银花5钱,生杭芍6钱,牛蒡子2钱(炒,捣),甘草2钱,黄连1钱半,肉桂1钱半(去粗皮,将药煎至数10沸再入)。

63 主治

下痢赤白,腹疼,里急后重,服化滞汤未全愈者;又治噤口痢。

64 加减

单赤痢,加生地榆2钱;单白痢,加生姜2钱;血痢,加鸦胆子20粒去皮,药汁送服。

65 各家论述

方中黄连以治其火,肉桂以治其寒,二药等分并用,阴阳曼理于顷刻矣;用白芍者,《伤寒论》诸方,腹疼必加芍药协同甘草,亦燮理阴阳之妙品;且痢证之噤口不食者,必是胆火逆冲胃口,后重里急者,必是肝火下迫大肠,白芍能泻肝胆之火,故能治之,蚓肝主藏血,肝胆火戢,则脓血自敛也;用山药者,滞下久则阴分必亏,山药之多液,可滋脏腑之真阴,且滞下久,则气化不固,山药之收涩,更能固下焦之气化也;又白芍善利小便,自小便以泻寒火之凝结;牛蒡能通大便,自大便以泻寒火之凝结;金银花与甘草同用,善解热毒,可预防肠中之溃烂。单白痢则病在气分,故加生姜以行气;单赤痢则病在血分,故加生地榆以凉血;至痢中多带鲜血,其血分为尤热矣,故加鸦胆子,以大清血分之热。

古籍中的燮理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三、医论]68.论痢证治法

色,而间杂以脂膜,其脉或略数或微虚,宜治以拙拟燮理汤。愚生平用此方治愈之人甚多,无论新痢、久痢皆可

《医学衷中参西录》:[一、医方(十八)治痢方]3.解毒生化丹

目录 1 拼音 2 《证治汇补》卷四 21 方名 22 组成 23 功效 24 主治 25 羌活黑附汤的用法用量 26 各家论述 附: 1 古籍中的羌活黑附汤 1 拼音

qiāng huó hēi fù tāng

2 《证治汇补》卷四 21 方名

羌活黑附汤

22 组成

麻黄1钱,羌活1钱,防风1钱,苍术1钱,升麻2分,甘草2分,附子1分,白芷3分。

23 功效

补火升散。

24 主治

寒厥头痛,脉紧者。

25 羌活黑附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26 各家论述

《医略六书》:阳虚寒袭,厥逆上干,清阳之气被困,故手足厥冷,头痛不止。黑附子补肾火以御寒,焦苍术燥脾湿以升阳,羌活散太阳之邪,白芷散阳明之邪,防风通肌表,麻黄开腠理,升麻升发清阳之气,甘草甘缓中州之土,俾火土合德,则肾厥自平,而寒邪外解,头痛无不瘳矣。

古籍中的羌活黑附汤 《明医指掌》:[卷六]头痛证一

圣散,或芎芷散。大寒犯脑,令人头痛,齿亦痛,羌活黑附汤。风热盛,酒芩、天麻、川芎、防风、薄荷,或茶

《医学入门》:[外集·卷四杂病分类]外感

寒,三五七散;风寒入脑,连齿痛者,芎辛汤,或羌活黑附汤,去附、柏,加桂枝;脑风,项背怯寒,脑户极冷

《明医指掌》:[卷三]诸气证一

在表,身热者,麻黄、桂枝之类。寒气犯脑作痛,羌活黑附汤。寒气犯胃作痛,草豆蔻丸。寒气在腹作痛,作泻

《医学入门》:[外集·卷六]杂病用药赋

看有虫,即挑去。客寒羌附,温风起而冷齿易安;羌活黑附汤麻黄、黑附子、僵蚕、黄柏各三分,羌活、苍术各

《证治汇补》:[卷之四上窍门]头痛

玄参升麻汤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中药汤剂,被广泛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疾病。它的名字虽然听起来有些复杂,但其实它的制作方法却非常简单,只需要将玄参和升麻这两种中药放入锅中煮沸即可。

玄参升麻汤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不仅如此,它还可以舒缓身体不适症状,提高人体免疫力。因此,无论是风火牙疼、感冒发热、过敏引起的皮肤红肿等问题,喝上一碗玄参升麻汤都能得到有效缓解。

在制作玄参升麻汤时,我们需要准备好适量的干燥玄参和升麻,并将其洗净备用。接下来,在锅中加入足够的清水,待水开后,将玄参和升麻放入锅中焯水数分钟。然后将火调小煮10-15分钟,直到香气四溢。关火待凉后即可饮用。

虽然玄参升麻汤的制作方法十分简单,但是它的功效却是非常显著的。它可以有效地缓解炎症反应,舒缓身体不适。它还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一些由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等症状也能够得到很好的缓解。

玄参升麻汤还被广泛应用于皮肤问题的治疗。它能够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对于因过敏引起的皮肤红肿、瘙痒等问题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因此,在遇到皮肤过敏等问题时,喝上一碗玄参升麻汤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制作和饮用玄参升麻汤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这是一种中药汤剂,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果你有任何慢性疾病或正在服用其他药物,请在使用玄参升麻汤前咨询医生。饮用玄参升麻汤时要适量,不可过量饮用。

玄参升麻汤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中药汤剂,它的制作简单而功效显著。无论是缓解身体不适症状还是治疗皮肤问题,喝上一碗玄参升麻汤都能带来舒适和放松的感觉。但是,在使用前请务必咨询医生的建议,并注意合理使用。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受益,并早日恢复健康!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内外伤辨》卷下引张洁古方之枳术丸 41 方名 42 组成 43 制备方法 44 功效与主治 45 枳术丸的用法用量 46 方解 47 各家论述 48 附注 5 《脾胃论》引张元素方之枳术丸 51 组成 52 制法 53 枳术丸的用法用量 6 《女科万金方》卷五之枳术丸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枳术丸的用法用量 7 《丹溪治法心要》卷四之枳术丸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枳术丸的用法用量 8 《文堂集验方》卷一之枳术丸 81 方名 82 组成 83 主治 84 枳术丸的用法用量 85 加减 86 制备方法 9 枳术丸药典标准 91 品名 92 处方 93 制法 94 性状 95 鉴别 96 检查 97 功能与主治 98 用法与用量 99 贮藏 910 版本 10 枳术丸药品说明书 101 药品名称 102 药品汉语拼音 103 剂型 104 性状 105 枳术丸的主要成份 106 枳术丸的功能主治 107 枳术丸的用法用量 108 注意事项 109 枳术丸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1010 备注 11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枳术丸 枳术丸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zhǐ zhú wán

2 英文参考

Aurantii Immaturi and Atractylodis Pill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zhizhu pill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zhizhu wa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枳术丸为方名,同名方约有5首。张洁古方为常用方,组成为白术2两,枳实(麸炒**,去瓤)1两。具有健脾消食,行气化湿的功效。治脾胃运化无力,饮食停滞,腹胀痞满者[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方成药药典标准。

4 《内外伤辨》卷下引张洁古方之枳术丸

枳术丸由《金匮要略方论》枳术汤衍化而来[1]。

41 方名

枳术丸

42 组成

白术2两,枳实(麸炒**,去瓤)1两。

白术二两,枳实(麸炒)一两[1]。

43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44 功效与主治

《内外伤辨》卷下引张洁古方之枳术丸具有治痞,消食,强胃;健脾消食,行气化湿之功效。主治老幼虚弱,食不消,脏腑软,气不下降,胸膈满闷。

枳术丸功能健脾消痞[1]。治脾胃运化无力,饮食停滞,腹胀痞满者[1]。

45 枳术丸的用法用量

为细末,荷叶裹炒饭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不拘时服[1]。

每服50丸,用白汤送下,不拘时候。

46 方解

枳术丸白术为君,健脾祛湿,助脾运化;以枳实下气化滞,消痞除满,为臣[1]。白术用量重于枳实一倍,乃补重于消,寓消于补之中[1]。复以荷叶烧饭为丸,取其升养脾胃之清气,以助白术健脾益胃之功;与枳实相伍,一升清,一降浊,正合“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之理[1]。清升浊降,脾健积消,则诸证自除[1]。

47 各家论述

白术苦甘温,其甘温补脾胃之元气,其苦味除胃中之湿热,利腰脐间血,本意不取其食速化,但令人胃气强实,不复伤也;枳实味苦寒,泄心下痞闷,消化胃中所伤,是先补其虚,而后化其滞,则不峻利也;荷叶色青形空,食药感此气之化,胃气何由不上升乎?更以烧饭和药,与白术协力,滋养谷气,而补令胃厚,再不至内伤,其利广大也。

48 附注

本方方名,《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引作“二味枳术丸”。

5 《脾胃论》引张元素方之枳术丸 51 组成

枳实(麸炒**,去穰)一两,白术二两[2]。

52 制法

上同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2]。

53 枳术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五十丸,多用白汤下,无时[2]

6 《女科万金方》卷五之枳术丸 61 方名

枳术丸

62 组成

枳实1两,木香1两,白术2两,砂仁2两。

63 主治

《女科万金方》卷五之枳术丸主治妇人呕吐,因宿食种下病根,每遇食厚物即发,气多,脾胃不和者。

64 枳术丸的用法用量

薄荷汤煮饭为丸。滚汤送下。

7 《丹溪治法心要》卷四之枳术丸 71 方名

枳术丸

72 组成

白术2两,枳实1两,半夏1两,神曲1两,麦芽1两,山楂1两,姜黄5钱,陈皮5钱,木香2钱半。

73 主治

《丹溪治法心要》卷四之枳术丸主治痞,心下满而不痛者。

74 枳术丸的用法用量

上为末,荷叶饭为丸服。

8 《文堂集验方》卷一之枳术丸 81 方名

枳术丸

82 组成

白术(面炒)2两,赤芍(酒炒)2两,枳实(面炒)1两,广皮1两。

83 主治

《文堂集验方》卷一之枳术丸主治食积泻,或胀或痛,痛甚而泻,泻后痛减,得食又痛,粪色白者。

84 枳术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070丸,或100丸,以米饮送下。

85 加减

如体寒,加干姜(炒黄)57钱,同为丸。

86 制备方法

用新荷叶汤,煮老黄米为丸,如梧桐子大。

9 枳术丸药典标准 91 品名

枳术丸

Zhizhu Wan

92 处方

枳实(炒)250g、麸炒白术500g

93 制法

以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荷叶75g,加水适量煎煮,滤过得煎液。取上述粉末,用煎液泛丸,干燥,即得。

94 性状

本品为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微苦。

95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组织中(枳实)。草酸钙针晶细小,长10~32μm,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白术)。

(2)取本品3g,研碎,加乙醚3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术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立即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10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本品15g,研细,加甲醇2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枳实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辛弗林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6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4:1: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05%茚三酮乙醇溶液,在105℃加热10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桃红色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96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97 功能与主治

健脾消食,行气化湿。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不化,脘腹痞满。

98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99 贮藏

密封。

910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0 枳术丸药品说明书 101 药品名称

枳术丸

102 药品汉语拼音

Zhizhu Wan

103 剂型

每100粒重6g。

104 性状

枳术丸为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微苦。

105 枳术丸的主要成份

枳实(炒)、白术(炒)等。

106 枳术丸的功能主治

健脾消食,行气化湿。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不化,脘腹痞满。

107 枳术丸的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108 注意事项

1饮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6对枳术丸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枳术丸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枳术丸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枳术丸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09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010 备注

1《本草衍义》;泽泻,其功尤长于行水。 张仲景曰,水蓄渴烦,小便不利,或吐或泻,五苓散主之。方 用泽泻,故知其用长于行水。《本经》又引扁鹊云,多服病人眼涩,诚为行去其水。张仲景八味丸用之者,亦不过引接桂、附等归就肾经,别无他意。凡服泽泻散人,未有不小便多者;小便既多,肾气焉得复实?今人止泄精,多不敢用。

2《医经溯洄集》:张仲景八味丸用泽泻,寇宗奭《本草衍义》云,不过接引桂、附等归就肾经,别无他意。愚谓地黄、山茱萸、白茯苓、牡丹皮皆肾经之药,固不待泽泻之接引而后至也。附子乃右肾命门之药,官桂能补下焦相火不足,亦不待乎泽泻之接引而后至矣。唯干山药虽独入手太阴经,然其功亦能强阴,且手太阴为足少阴之上原,原既有滋,流岂无益?且泽泻虽咸似泻肾,乃泻肾邪,非泻肾之本也,故五苓散用泽泻者,讵非泻肾邪乎?白茯苓亦伐肾邪,即所以补正耳。是则八味丸之用泽泻者非他,盖取其泻肾邪,养五脏,益气力,起阴气,补虚损之功。

3《本草蒙筌》:泽泻,多服虽则目昏,暴服亦能明目,其义何也?盖泻伏水,去留垢,故明目;小便利,肾气虚,故目昏。二者不可不知。

4《纲目》:泽泻,气平,味甘而淡,淡能渗泄,气味俱薄,所以利水而泄下。脾胃有湿热,则头重而目昏耳鸣,泽泻渗去其湿,则热亦随去,而土气得令,清气上行,天气明爽,故泽泻有养五脏、益气力、治头旋,聪明耳目之功,若久服则降令太过,清气不升,真阴潜耗,安得不目昏耶?仲景地黄丸,用茯苓、泽泻者,乃取其泻膀胱之邪气,非引接也,古人用补药,必兼泻邪,邪去则补药得力,一辟一阖,此乃玄妙,后世不知此理,专一于补,所以久服必至偏胜之害也。神农书列泽泻于上品,复云久服轻身、面生光,陶、苏皆以为信然,愚窃疑之。泽泻行水泻肾,久服且不可,又安有此神功耶,其谬可知。

5《本草汇言》:方龙潭云,泽泻有固肾治水之功,然与猪苓又有不同者,盖猪苓利水,能分泄表间之邪;泽泻利水,能宣通内脏之湿。泽泻,利水之主药。利水,人皆知之矣:丹溪又谓能利膀胱、包络之火,膀胱包络有火,病癃闭结胀者,火泻则水行,行水则火降矣,水火二义,并行不悖。

6《本草通玄》:《别录》称其止遗泄,而寇氏谓泄精者不敢用,抑何相刺谬也?盖相火妄动而遗泄者,得泽泻清之而精自藏,气虚下陷而精滑者,得泽泻降之而精愈滑矣。

7《药品化义》:凡属泻病,小水必短数,以此(泽泻)清润肺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主治水泻湿泻,使大便得实,则脾气自健也。因能利水道,令邪水去,则真水得养,故消渴能止。又能除湿热,通淋沥,分消痞满,透三焦蓄热停水,此为利水第一良品。

8《本草正义》:泽泻,最善渗泄水道,专能通行小便。《本经》气味虽曰甘寒,兼以其生长水泽,因谓之寒,其实轻淡无味,甘于何有?此药功用,惟在淡则能通,《本经》称其治风寒湿痹,亦以轻能入络,淡能导湿耳,云治风寒,殊非其任。其能治乳难者,当以娩后无乳者言,此能通络渗泄,则可下乳汁,非产乳百病之通用品。其兼能滑痰化饮者,痰饮亦积水停湿为病,惟其滑利,故可消痰。总之,渗泄滑泻之药,必无补养之理。《本经》养五脏,益气力云云,已属溢美太过,而甄权竟谓可治肾虚精自出,大明且谓补女人血海,令人有子,洁古亦谓入肾经,去旧水,养新水。皆非药理之真。

9《本经》: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

10《别录》:补虚损五劳,除五脏痞满,起阴气,止泄精、消渴、淋沥,逐膀胱、三焦停水。

11《药性论》:主肾虚精自出,治五淋,利膀胱热,宣通水道。

12《日华子本草》:治五劳七伤,主头旋、耳虚鸣,筋骨孪缩,通小肠,止遗沥、尿血。

13《医学启源》:治小便淋沥,去阴间汗。《主治秘诀》云, 去旧水,养新水,利小便,消水肿,渗泄止渴。

14 李杲:去脬中留垢、心下水痞。

15《纲目》:渗湿热,行痰饮,止呕吐、泻痢,疝痛,脚气。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各家论述 5 血证的病因病机 51 感受外邪 52 饮酒过多或嗜食辛辣厚味 53 情志过极 54 劳倦过度 55 久病或热病之后 6 血证的病理变化 7 衄血 8 鼻衄 9 齿衄 10 吐血 11 咯血 12 便血 13 尿血 14 紫斑 15 血证的辨证论治 16 治疗血证的简易方 17 血证的预后 18 文献摘录 19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血证的穴位 2 治疗血证的方剂 3 治疗血证的中成药 4 血证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血证 1 拼音

xuè zhèng

2 英文参考

blood diseas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ood syndrom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hemorrhagic disease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血证(blood disease[1]、blood syndrome[2])为病证名[3]。见清·唐容川著《血证论》。是出血性疾病的统称[2][1]。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疾患,统称为血证[4]。如吐血、呕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及外伤出血、妇科经带胎产出血等[3]。其中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血证为内科所常见。

血证可由外感、内伤的多种原因引起,而基本病机可以归纳为火热薰灼及气虚不摄两大类。在火热之中有实火、虚火之分,在气虚之中有气虚及气损及阳之别。证候的虚实方面,由火热亢盛所致者属实证;由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所致者属虚证。治疗血证主要应掌握治火、治气,治血三个基本原则。实火当清热泻火,虚火当滋阴降火;实证当清气降气,虚证当补气益气。各种血证应酌情配伍凉血止血、收敛止血或活血止血的方药。[4]

现中医临床也有将血液系统疾病作血证专科者[3]。

4 各家论述

早在《黄帝内经素问》即对血的生理及病理有较深入的认识。在有关篇章里对血溢、血泄、衄血、咳血、呕血、溺血、溲血、便血等病证作了记载,并对引起出血的原因及部分血证的预后有所论述。《金匮·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最早记载了泻心汤、柏叶汤、黄土汤等治疗吐血、便血的方剂,沿用至今。《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对各种血证的病因病理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备急千金要方》收载了一些较好的治疗血证的方剂,至今仍广泛应用的犀角地黄汤即首载于《备急千金要方·吐血》。《济生方·吐衄》认为血证“所致之由,因大虚损,或饮酒过度,或强食过饱,或饮啖辛热,或忧思恚怒”,而对于血证的病机,则强调因于热者为多。朱丹溪对于阴虚导致的出血有所阐发,《平治会萃·血属阴难成易亏论》说:“阴气一亏伤,所变之证,妄行于上则吐衄,衰涸于外则虚劳,妄返于下则便红。”《医学正传·血证》将各种出血归在一起,并以“血证”之名概之。《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提出了治吐血三要法,对血证的治疗有重要参考意义。《景岳全书·血证》对血证的内容作了比较系统的归纳,将引起出血的病机提纲挈领地概括为“火盛”及“气伤”两个方面。《血证论》是论述血证的专著,对各种血证的病因病理、辨证施治均有许多精辟论述,该书所提出的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的治血四法,确实是通治血证之大纲。[4]

5 血证的病因病机

血由水谷之精气所化生。《黄帝内经灵枢·决气》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液生化于脾、藏受于肝,总统于心、输布于肺、化精于肾,脉为血之府。血液生成之后,在脉中运行不息,环周不休,以充润营养全身。当各种原因导致脉络损伤或血液妄行时,就会引起血液溢出脉外而形成血证。故《景岳全书·血证》概括血证的原因说:“故有以七情而动火者,有以七情而伤气者,有以劳倦 而动火者,有以劳倦 而伤阴者,或外邪不解而热郁于经,或纵饮不节而火动于胃,或中气虚寒则不能收摄而注陷于下,或阴盛格阳则火不归原而泛滥于上;是皆动血之因也。[4]

引起血证的主要原因,可归为以下五类[4]:

51 感受外邪

由于外邪侵袭,损伤脉络而引起出血。其中尤以感受热邪所导致者为多。如风、热、燥等外邪犯肺,引起衄血、咳血。

《临证指南医案·吐血》说:“若夫外因起见,阳邪为多,盖犯是症者,阴分先虚,易受天之风热燥火也。至阴邪为患,不过其中之一二耳。”湿热之邪侵及肠道则引起便血。热犯下焦则致尿血。《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说:“热在下焦者,则尿血。”

52 饮酒过多或嗜食辛辣厚味

过食辛辣厚味醇酒,主要引起两个方面的病理变化:一是滋生湿热,湿热内蕴,熏灼血络,迫血妄行而引起衄血、吐血、便血等症。如《临证指南医案·吐血》说:“酒热戕胃之类,皆能助火动血”;二是过食辛辣醇酒厚味,损伤脾胃,脾胃虚衰,失其健运统摄之职,以致血溢脉外而发生血证。

53 情志过极

情志过极则火动于内,气逆于上,迫血妄行而成血证。如郁怒伤肝,肝气横逆犯胃,胃络损伤而引起吐血,《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篇》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肝气郁结,肝火犯肺,血随火升则导致衄血、咳血。

54 劳倦过度

心主神明,神劳伤心;脾主肌肉,体劳伤脾;肾主藏精,房劳伤肾。劳倦过度会导致心、脾、肾气阴的损伤。若损伤于气,则气虚不能摄血,以致血液外溢而形成衄血、吐血、便血、紫斑;若损伤于阴,则阴虚火旺,迫血妄行而致衄血,尿血、紫斑。

55 久病或热病之后

久病或热病导致血证的机理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久病或热病使阴津伤耗,以致阴虚火旺,迫血妄行而致出血;二是久病或热病使正气亏损,气虚不摄,血溢脉外而致出血;三是久病人络,使血脉瘀阻,血行不畅,血不循经而致出血。

6 血证的病理变化

[4]

上述各种原因之所以导致血证,其共同的病理变化可归结为火热薰灼,迫血妄行及气虚不摄,血溢脉外两类。《景岳全书·血证》:“血本 ,不宜动也,而动则为病。血主营气,不宜损也,而损则为病。盖动者多由于火,火盛则逼血妄行;损者多由于气,气伤则血无以存。”

在火热之中,又有实火及虚火之分。外感风热燥火,湿热内蕴,肝郁化火等,均属实火;而阴虚火旺之火则属虚火。气虚之中,又有仅见气虚及气损及阳,阳气亦虚之别。从证候之虚实来说,由火热亢盛所致者属于实证,而由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所致者则属于虚证。实证和虚证虽各有其不同的病因病理,但在疾病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又常发生实证向虚证的转化。如开始为火盛气逆,迫血妄行,但在反复出血之后,则会导致阴血亏损,虚火内生;或因出血过多,血去气伤,以致气虚阳衰,不能摄血。因此,在有的情况下,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既是导致出血的病理因素,又是出血所导致的后果。

此外,出血之后,已离经脉而未排出体外的血液,留积体内,蓄结而为瘀血,妨碍新血的生长及气血的正常运行。

7 衄血

衄血指非外伤性所致的头部诸窍及肌表出血[5]。《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阳络指在上或属表的络脉而言[5]。

8 鼻衄

鼻衄(epistaxis[2][1])为病证名[6]。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六。又称衄血(见《丹溪心法·咳血》)、鼻出血[7]、鼻沥血(出《兰台轨范》卷五)。若出血不止则称鼻洪(见《大明诸家本草》)。是指以鼻中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血证[2][1]。鼻衄是血证中最常见的一种。《黄帝内经素问》对此有丰富的论述。《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但“鼻衄”之证名,则见于《备急千金要方》卷六。鼻衄多由火热迫血妄行所致,其中尤以肺热、胃热、肝火为常见[8]。另有少数病人,可由正气亏虚,血失统摄引起。

针刺和艾灸治疗鼻衄有一定效果,但应注意病因治疗[9]。由血液病引起者,禁用针刺和刺血法[9]。中老年人反复鼻衄者,应注意排除鼻咽部肿瘤[9]。

鼻衄可见于西医的鼻病、高烧病证、血液病、风湿、高血压、动脉硬化、肝硬化、多种传染病。

详见鼻衄条。

9 齿衄

齿衄(gum bleeding[10][2])为病名[11]。见《证治准绳·杂病》第三册、《证治要诀·诸血门》。又名牙齿出血[11]、牙衄(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俗称牙血[12]。血证之一。是指以齿龈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阳明经脉入于齿龈,齿为骨之余,故齿衄主要与胃肠及肾的病变有关[13]。

有的文献把牙宣病亦列入齿衄中[11],如《证治准绳·杂病》:“血从齿缝中或齿龈中出谓之齿衄,亦曰牙宣。”

《景岳全书》卷二十八:“血从齿缝牙龈中出者,名为齿衄。此手、足阳明二经及足少阴肾家之病。”

详见齿衄条。

10 吐血

吐血(hematemesis[2][1])为病证名[14]。见《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又称呕血(见《医碥·吐血》)。血证之一。是指以血随呕吐而出,呕吐纯血或夹有食物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

《丹溪心法·吐血》:“呕吐血出于胃也”。

《医碥·吐血》:“吐血即呕血。旧分无声曰吐,有声曰呕,不必。”

吐血包括西医上消化道出血之呕血及呼吸系统出血[14]。常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肝硬化并发症等[15]。呕血可见于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消化性溃疡、胃炎、胃动脉硬化、某些血液病等多种疾病[16]。

详见吐血条。

11 咯血

咯血(hemoptysis[2][1])为证名[17]。见《儒门事亲·咯血衄血嗽血》。是指以咯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1]。

咯是指用力使东西从食道或气管里出来;咳是呼吸器官受 而引起一种反射作用;嗽古代与咳同义。咯血(见《儒门事亲·咯血衄血嗽血》)、咳血(见《严氏济生方》)、嗽血(见《证治要诀·诸血门》)实际经常混谈。

咳血为病名[17]。血证之一。又称嗽血(见《症因脉治·嗽血论》)[17]。《中医药学名词》作咯血[2][1]。是指以咯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即患者咳嗽而出血,痰中带血丝,或痰血相兼的表现[1]。血由肺而来,经气道咳嗽而出,或痰中带有血丝,或痰血相兼,或纯血鲜红,间夹泡沫,均称为咳血[18]。咳血由肺络受损所致[18]。因肺为娇脏,又为脏腑之华盖,喜润恶燥,喜清恶浊,不耐寒热,故邪气犯肺,使肺失清肃则为咳嗽,损伤肺络,血溢脉外,则为咳血[18]。

咳血来自肺脏者,多因外感风热燥火,或木火刑金,阴虚火动,灼伤肺络所致[17]。

《丹溪心法·咳血》说:“咳血者,嗽出痰内有血者。”

《症因脉治·嗽血论》说:“咳血即嗽血。”

《医林绳墨·血论》:“从嗽而来于肺者为咳血。”

《症因脉治·吐血咳血总论》:“咽中胃管呕出名吐血,喉中肺管嗽出名咳血。”

《赤水玄珠》卷九:“嗽出痰内有血者,名咳血,又云嗽血。其因有二,热壅于肺者易治,不过凉之而已,久嗽损于肺者难治,此已成劳也。”

《张氏医通·诸血门》:“咳血者,因咳嗽而见血,或干咳,或痰中见红丝血点一两口,气急喘促。此虽肺体自燥,亦为火逆,咳伤血膜,而血随痰出也。……治宜六味丸加门冬、五味、清金壮水为主,略兼阿胶、贝母、百合、款冬、紫菀,润肺止咳之剂。血止后胃虚少食,气息不续者,劫劳散去半夏加紫菀茸及琼玉膏调理之。咳血久而成劳,或劳而咳血,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咽干颊赤,心冲潮热,盗汗减食,异功散加阿胶,或四君子加黄芪、鳖甲、麦冬、五味。阴虚火动而咳血,或痰中有血星如珠者,生料六味丸加茜根、乌贼骨、童便。”

咳血可见于西医的支气管扩张、肺炎、肺部结核、肺癌等疾病[17]。

详见咯血条。

12 便血

便血(hemafecia[1]、hematochezia[2])为病名[19]。是指以大便下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凡血从 排出体外,无论在大便前,或大便后下血,或单纯下血,或与粪便混杂而下,均称为便血[20]。便血均由胃肠之脉络受损所致[20]。治宜注重扶正,或祛邪与扶正兼顾[19]。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便血证治》说:“病者大便下血,或清或浊,或鲜或黑,或在便前,或在便后,或与泄物并下……亦妄行之类,故曰便血。”

《金匮要略方论》有远血、近血之分。《景岳全书·血证》指出:“血在便前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 ,血在便后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于胃。”以血在便前、便后分血来之近远并不可靠,而且在不少情况下,血和大便混杂而下,难于分辨其前后。而便血的颜色,可作为诊断便血部位远近的参考。一般情况下,便血色鲜红者,其来较近,便血色紫黯者,其来较远。古代医家有的又以血色之清浊,而立肠风,脏毒之名。如《济生方·下痢》说:“大便下血,血清而色鲜者,肠风也;浊而色黯者,脏毒也。”[20]

便血可见于西医的消化性溃疡、某些急性传染病、血液病,以及结肠、直肠、 疾患等[19]。

详见便血条。

13 尿血

尿血(hematuria[2][1])为病证名[21]。出《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又名溺血(出《黄帝内经素问·气厥论》)、溲血(出《黄帝内经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血证之一[22]。是指排尿时尿液中有血的表现[23]。患者小便中混有血液甚至血块,小便涩痛或无痛,随出血量多少的不同,而使小便呈淡红色、鲜红色,或茶褐色[24][15]。

尿中有血,分为尿血及血淋两种情况[24]。临床上以排尿不痛或痛不明显者称为尿血;尿血而兼小便滴沥涩痛者称为血淋[24]。如《丹溪心法·尿血》说:“尿血,痛者为淋,不痛者为尿血。”

尿血的病位在肾及膀胱。其主要的病机是热伤脉络及脾肾不固。而热伤脉络之中又有实热和虚热之分;脾肾不固之中又有脾虚及肾虚之别。[24]

尿血可见于西医的肾结核、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肿瘤、某些血液病等病[21][15]。

详见尿血条。

14 紫斑

紫斑为病证名[25],又称肌衄(见《医宗金鉴·失血总括》)、葡萄疫(见《外科正宗·葡萄疫》)[25]。指血液溢出于肌肤之间,皮肤表现青紫斑点或斑块的病症[25]。即紫癜。

紫癜(purpura[2][1])为病名[26]。《中医内科学》称紫斑,也有称为肌衄(见《医宗金鉴·失血总括》)、葡萄疫(见《外科正宗·葡萄疫》)者[25]。是指以皮肤黏膜出现紫暗色斑块及其他部位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是小儿出血性疾病中一种常见的疾病。临床以血液溢于皮肤、粘膜之下,出现瘀点、瘀斑,压之不退色者为其特征。

《医宗金鉴·失血总括》:“皮肤出血曰肌衄”

《医学入门·斑疹门》:“内伤发斑,轻如蚊迹疹子者,多在手足,初起无头疼身热,乃胃虚火游于外”

《外科正宗·葡萄疫》:“感受四时不正之气,郁于皮肤不散,结成大小青紫斑点,色若葡萄,发在遍体头面……邪毒传胃,牙根出血,久则虚人,斑渐方退”

《温热经纬·叶香巖外感温热病篇》:“按方书谓斑色红者属胃热,紫者热极。”

紫斑多发于学龄儿童,常见于西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过敏性紫癜等疾病。

详见紫斑条。

15 血证的辨证论治

对于血证的辨证,首先应辨清出血的部位及脏腑病位。例如同属鼻衄,但其脏腑病位有在肺、在胃、在肝的不同,应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等,加以辨识;其次应辨清证候的虚实,分清实热、阴虚和气虚的不同[4]。

治疗血证,应针对各种血证引起原因及损伤脏腑的不同,结合证候的虚实及病情轻重而辨证施治。《景岳全书·血证》说:“凡治血证,须知其要,而血动之由,惟火惟气耳。故察火者但察其有火无火,察气者但察其气虚气实,知此四者而得其所以,则治血之法无余义矣。”又《明医杂着·劳瘵》说:“若先见血证,或吐衄盛大者,宜先治血。”概而言之,对血证的治疗可归纳为治火、治气、治血这样三个原则。一曰治火,实火当清热泻火,虚火当滋阴降火;二曰治气,实证当清气降气,虚证当补气益气;三曰治血,如《血证论·吐血》说:“则存得一分血,便保得一分命。”应根据情况结合应用凉血止血,收敛止血或活血止血的方药。因血证之中,以热迫血行所致者最多,所以凉血止血药相应地应用得较多。[4]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16 治疗血证的简易方

①红枣20枚。煎汤连枣服,可常服[4]。

②大枣4份,藕节1份,先加水煮藕节至水成粘胶状,再加入大枣同煮,每天吃适量大枣[4]。

③连翘30克,水煎,分三次服[4]。

④肌衄而兼有齿衄较甚者,可合用漱口药:生石膏30克,黄柏15克,五倍子15克,儿茶6克,浓煎漱口,每次5~10分钟[4]。

17 血证的预后

血证的预后,主要与下述三个因素有关:一是引起血证的原因。一般来说,外感易治,内伤难治,新病易治,久病难治。如《症因脉治·嗽血论》说:“外感咳血,壅于肺者易治;内伤门损于肺者之难治也”;二是与出血量的多少密切有关。出血量少者病轻,出血量多者病重,甚至形成气随血脱的危急重症;三是与兼见症状有关。出血而伴有发热,咳喘,脉数等症者,一般病情较重。如《丹溪心法·吐血》说:“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胜也;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景岳全书·血证》亦说:“凡失血等证,身热脉大者难治,身凉脉静者易治。若喘咳急而上气逆,脉见弦紧细数,有热不得卧者死。”[4]

18 文献摘录

《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不远热则热至,不远寒则寒至……热至则……血溢血泄,……之病生矣。”

《黄帝内经素问·大奇论篇》:“脉至而搏,血衄身热者死。”

《金匮·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失血叙论》:“夫血犹水也,水由地中行,百川皆理,则无壅决之虞。血之周流于人身荣、经、府、俞,外不为四气所伤,内不为七情所郁,自然顺适,万一微爽节宣,必至壅闭,故血不得循经流注,荣养百脉,或泣,或散,或下而亡反,或逆而上溢,乃有吐、衄、便、利、汗、痰诸证生焉。”

《济生方·吐衄》:“夫血之妄行也,未有不因热之所发,盖血得热则淖溢,血气俱热,血随气上,乃吐衄也。”

《明医指掌·衄血》:“衄血,鼻中出血也。”

《明医指掌·溺血》:“尿血者,小便血也。盖心主血,通行经络,循环脏腑,若得寒则凝涩,得热则妄行。失其常道,则溢渗于脬,小便出血也。”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吐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血不行经络者,气逆上壅也,行血则血循经络,不止自止。止之则血凝,血凝则发热恶食,病日痼矣;宜补肝不宜伐肝。经曰: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者也。肝为将军之官,主藏血。吐血者,肝失其职也。养肝则肝气平而血有所归,伐之则肝虚不能藏血,血愈不止矣;宜降气不宜降火。气有余即是火,气降即火降,火降则气不上升,血随气行,无溢出上窍之患矣。降火必用寒凉之剂,反伤胃气,胃气伤则脾不能统血,血愈不能归经矣。”

《景岳全书·血证》:“血从齿缝牙龈中出者为齿衄。此手足阳明二经及足少阴肾家之病。盖手阳明入下齿中,足阳明入上齿中,又肾主骨,齿者骨之所终也。此虽为齿病,然血出于经,则惟阳明为最。”“便血之与肠澼,本非同类。盖便血者,大便多实而血自下也;肠澼者,因泻痢而见脓血,即痢疾也。”

19

抵当汤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抵当汤 31 处方 32 功能主治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