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和物质文化遗产有何区别?
1、含义不同
物质文化遗产(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又称“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 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2、特点不同
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等。
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目前,各个国家对文物的称谓并不一致,其所指涵义和范围也不尽相同,因而迄今尚未形成一个对文物共同确认的统一定义 。
扩展资料:
文物的作用,是文物价值的具体体现。文物对社会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主要有教育作用、借鉴作用和为科学研究提供资料的作用。
文物的价值和作用,其间有联系,又有区别。人们对文物价值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深化的。文物作用的大小,取决于文物价值的高低,因而文物的作用也会随着人们对文物价值认识的深化而变化。
有时同样的文物,在不同时间、地点、条件下,其价值也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通常不是改变或降低了它的固有价值,而是增添了新的价值。这种情况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发生。
-文物 (历史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
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称“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刻和雕塑、书籍、书法与绘画、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铭文、洞窟以及联合体。
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文化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等区域,都算是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范围
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各个国家对文物的称谓并不一致,其所指涵义和范围也不尽相同,因而迄今尚未形成一个对文物共同确认的统一定义。
文物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它的范围很广,涉及各个领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下列各项应由国家保护,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
-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分类中的传统项目包括剪纸、年画、刺绣、陶瓷、花灯、泥塑、木雕、风筝、竹编、皮影戏。
1、剪纸
剪纸已经被列入世界,非遗传承也是国家非遗,充分的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最具代表性的剪纸要属陕西剪纸,陕西剪纸,蔚县剪纸等。
2、年画
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也是春节文化活动的重要部分。虽然现在贴年画的不多,但逢年过节的时候,家里面贴门神贴春联的还是比较多的,这也是一种传统的传承。
3、刺绣
刺绣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中国民间工艺的传统瑰宝。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四大名绣,苏绣,越秀,苏绣,湘绣。
4、陶瓷
陶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开始的时候陶瓷是作为餐具以及器皿烧制,慢慢的发展成了一种工艺品。现在陶瓷制品的种类很多,在生活中应用的比较广泛。
5、花灯
花灯也是我国传统的工艺品。是汉民族文化的传统瑰宝,每年到正月十五闹花灯,这是千百年来传下来的习俗,具有着传统的民族文化气息。
6、泥塑
泥塑是一种比较古老的中国民间传统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比较贴近生活,现在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近代表性的就是天津的泥人张。
7、木雕
木雕也是一种起源的比较早的民间传统工艺品,在新石器时期就有用木材雕刻,出各种花纹作为观赏工艺品。然后慢慢的发展成为一件艺术品。
8、风筝
风筝被人们称为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在东周春秋时期发明的,有着悠久的历史,需要超高的制作工艺。最著名的就是山东潍坊的风筝。
9、竹编
竹编是比较有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一种体现,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在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10、皮影戏
皮影戏也叫做影子戏,是一种用兽皮或者纸板制作成的人物剪影,配合灯光进行操作。现在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具代表性的是四川皮影,湖北皮影的。
分类: 人文学科
问题描述:
有形的文化遗产与文物这两个名词在范围上和概念上有什么区别
解析:
物质文化遗产定义:
“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等。”
文物定义:
“文物是文化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珍贵历史遗存物。它从不同的领域和侧面反映出历史上人们改造世界的状况,是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实物资料。 当代中国根据文物的特征,结合中国保存文物的具体情况,把“文物”一词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遗留下来的、由人类创造或者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一切有价值的物质遗存的总称。”
————————————————————————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古建筑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对某地区化传承有重要意义的行为或表现,如括民俗、文化、信仰、传统、知识和语言等各种非物质形式的智慧财产。若是物质形式,则依《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的世界遗产评定准则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各项文化和自然遗产,是教科文组织的另一项不同的计划。
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其包括民国时期的建筑。在中国,很多古镇以及大部分的大城市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然而,在大兴土木的现在,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以及保护古代建筑及其蕴含的文化特质;做到既让古代建筑文化保存于世,也让古代文化遗产产生现代价值。
保护现状
连日来,梁思成林徽因故居、长沙古城墙、重庆蒋介石行营都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名人故居和古建筑频频被破坏,引起了人们对于古建筑保护的诸多讨论和思考。
与此同时,知名建筑及艺术评论家方振宁正在为钟鼓楼间的四合院和前门廊坊头条、廊坊二条的保护做着自己的努力。他连续多日在自己的微博和博客中,对上述地区的现状做了梳理,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古建筑保护的更多注意。作为一名当代建筑的评论和策展人,方振宁先生从1985年开始关注古建筑的保护,并且十分重视如何使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两者兼顾。他在采访中说道,“我在策划建筑展览的时候,很关注这样的主题,比如怎样保存、记忆老建筑,怎样将他们改造成21世纪仍能够使用的场所。会特别强调这两个方面怎样交替的运用,这是关于传承和记忆的问题。”
面对越来越多的古建筑被破坏事件在不同地区发生的情况,方振宁先生认为,如今在古建筑的保护过程中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框架式结构
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因为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墙倒屋不塌”这句古老的谚语,概括地指出了中国建筑这种框架结构最重要的特点。这种结构,可以使房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满足生活和生产所提出的千变万化的功能要求。同时,由于房屋的墙壁不负荷重量,门窗设置有极大的灵活性。此外,由这种框架式木结构形成了过去宫殿、寺庙及其它高级建筑才有的一种独特构件,即屋檐下的一束束的“斗拱”。它是由斗形木块和弓形的横木组成,纵横交错,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这种构件既有支承荷载梁架的作用,又有装饰作用。只是到了明清以后,由于结构简化,将梁直接放在柱上,致使斗拱的结构作用几乎完全消失,变成了几乎是纯粹的装饰品。
我国的物质文化遗产有45处自然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第二。具体文化遗产如下:
1、山东泰山;甘肃敦煌莫高窟;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长城;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明清皇宫;安徽黄山;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
2、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西藏布达拉宫;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苏州古典园林;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北京天坛
3、北京颐和园;福建省武夷山;重庆大足石刻;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明清皇家陵寝;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云冈石窟;云南“三江并流”;吉林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澳门历史城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安阳殷墟;中国南方喀斯特;开平碉楼与古村落
4、福建土楼;江西三清山;山西五台山;嵩山“天地之中”古建筑群;“中国丹霞”;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元上都遗址;澄江化石地;新疆天山;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属于的。从文物的范围来看
※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
※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著名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
※历史上各时代真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重要的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古旧图书资料等。
※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
一,文物是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而物质文化遗产里包括文物和其他不是文物的物质文化遗产,两者是从属的关系,总分的关系。
二,文物:
1,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2,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二,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
3,目前,各个国家对文物的称谓并不一致,其所指涵义和范围也不尽相同,因而迄今尚未形成一个对文物共同确认的统一定义。
二,物质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又称“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
1,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刻和雕塑、书籍、书法与绘画、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铭文、洞窟以及联合体;
2,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
3,文化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等区域。
文物和物质文化遗产有何区别?
本文2023-10-22 18:23:4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8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