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新疆各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血脉相连、息息相通、历史交融
新疆地区历史上就是中华文明向西开放的门户和中介,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长期交流交融,既推动了新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发展。西汉统一新疆地区后,汉语成为西域官府文书中的通用语之一,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礼仪制度、书籍、音乐舞蹈等在西域广泛传播。
二、新疆地区历来是多元文化荟萃、多种文化并存
新疆地区历史上是欧亚大陆交通和文明交往的通道,连接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丝绸之路”从这里经过。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新疆成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耀眼舞台,也成为我国各民族文化的艺术宝库。
三、新疆各民族文化始终扎根中华文明沃土,是在中华各民族文化融合发展中形成的
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离开了中华文化这个怀抱,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比如,最初形成于漠北时期的维吾尔文化,深受我国北方游牧文化、中原文化以及摩尼教、佛教等影响,从一开始就体现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本质特征。
四、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之魂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才能巩固。只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新疆地区各民族文化才能绽放光彩。
扩展资料
新疆的历史文化
1、史诗《玛纳斯》
史诗《玛纳斯》最初产生于9至10世纪,后来在流传过程中,经过柯尔克孜天才歌手们世世代代的琢磨,溶进了全民族的智慧,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浓烈的民族特色。
2、阿肯弹唱
阿肯弹唱是哈萨克族人民悠久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每逢阿肯弹唱会,远近的人们身着盛装,骑着骏马,弹着冬不拉载歌载舞来到鲜花盛开的的草原上,各路歌手登场献艺,听众们喝彩助威,经常是通宵达旦一连数日地尽兴。
3、回族花儿
回族花儿俗称山曲儿,最早流传于宁夏、甘肃、青海一带。后传入昌吉,经二百余年演变,已具有鲜明的本地特色。花儿曲调高亢,节奏明快,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有一定格律,一般为4句一节,偶可押韵。
参考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网-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立都护府,标志着新疆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成为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30年的考古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个民族、多种宗教、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千百年来,各民族人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相互依存,共同维护着祖国统一,推动着社会发展。西汉在新疆设立西域都护府之前,新疆的历史没有任何文字记载,这段历史被史学界称为新疆的史前时期。现在的研究就是到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已经有人类活动,
形成13个民族,多民族聚居这个格局是到了清代末期的时候,逐渐形成的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13个民族共同聚居的格局,大概经历两三千年。而这个过程是非常漫长。
这13个世居民族是历史上众多民族相互接触、相互吸收、同化融合,最终发展出来这个结果。同时也有迁居的、迁徙的因素在里边。根据现在的研究,两千多年前,新疆的民族已经比较多元了。当时根据司马迁《史记》里边所记载的说,新疆是西域36国。这些地方的政权、民族构成就比较多。那么,大家比较公认的你比如说塞族人,这是西方人种民族。然后呢,从祁连山这一带迁居而来的有月氏、乌孙,阿尔泰山周围的呼揭,包括以后的像匈奴。新疆还有羌族,羌族是中华民族的源头民族之一,汉民族的祖先进入到新疆活动的历史都是非常久远的。
先秦至秦汉时期中原文化对新疆地区文化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彩陶文化:先秦至秦汉时期的彩陶文化传播到新疆地区,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玉石东传:中原地区的玉石文化传播到新疆地区,成为当地玉器制作的重要元素。
3 火药西传:中原地区的火药制作技术传播到新疆地区,对当地军事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4 丝绸西去:中原地区的丝绸制作技术传播到新疆地区,对当地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5 汉文化传播:先秦至秦汉时期,中原地区的汉文化传播到新疆地区,对当地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的来说,先秦至秦汉时期中原文化对新疆地区文化的影响巨大,对当地文化、经济、军事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隋唐时期,新疆地区文化呈现出多元、繁荣、开放、包容的景象。这一时期,中原文化对新疆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风貌。同时,新疆地区也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外来文化不断传入,丰富了当地文化的内涵。
新疆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汇、多宗教并存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西汉政权与西域各城邦建立了联系。
公元前60年,西汉政权在乌垒(今轮台县境内)设立西域都护府,自此西域正式列入汉朝版图。清乾隆后期改称西域为新疆,1884年正式建立新疆省,省会迪化(今乌鲁木齐市)。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设在乌鲁木齐(蒙古语意为优美的牧场)。
扩展资料
新疆地理位置是处于亚欧大陆中心,它具有特殊性。所以自古以来东西方人种、文化、民族在这儿交汇,是它的基本特点。新疆自古就有人类活动的迹象,为中亚诸多民族活动的场所。新疆最早的居民是属塞种,后受汉人、突厥人及回鹘人压力,只分布于中亚,其代表性民族是斯基泰人。他们发展出发达的游牧文化。
新疆地区基本上没有什么文献记载,实应属史前时期,所以,新疆地区的史前文化应指汉代以前直至远古的文化。就考古学而言,它应包括旧石器时代文化、中石器时代文化、新石器时代文化、铜石业用时代文化、青铜时代文化和早期铁器时代文化。
在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部落、民族在新疆聚居。新疆居民的族属,从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开始才有明确的记载,当时主要有:塞、月氏(音:肉支)、乌孙、羌、匈奴和汉人。
新疆古称西域。
西域一词特指新疆地域范围从古代一直延续至清朝中期乾隆帝统治时期。清军入关以前,它所统辖的疆域仅限于中国东北地区。入关后,它迅速统一了中国大部。
但在个别地区,它的统治也是经过了多年反复之后才最终确立的。清朝前期的几代皇帝,都视统一全中国为己任。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清政府在中国的控制区域不断扩大和巩固。
到了乾隆皇帝(公元1736~1796年)时,清政府的政令终于可以施行于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乾隆皇帝将最后由自己所确立的清政府统治的地区称为新疆。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之后,将古称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也称为新疆。
新疆这个名称,还有另外一层意思。继公元1878年左宗棠自阿古柏手中收复了新疆之后,1882年沙俄侵略者也被迫归还了伊犁地区。于是,左宗棠力主在天山南北建省。
他在给清朝皇帝的奏折中称新疆是“他族逼处,故土新归”。于是以新疆为省名就有了一层新的意义。即新疆自古是中国固有的领土,但因为是新从阿古柏和沙俄手中收复的失地,故以新疆定为省名,有“故土新归”之意。
1884年新疆建省,正式定名新疆省。从口头传统上已经成为特指西域地区名词“新疆”一词正式成为特指中国西域地区的专用名词,沿用至今。
扩展资料
位置:新疆地处东经73°40′~96°18′,北纬34°25′~48°10′之间。中国陆地面积第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总面积占中国陆地面积六分之一(166万平方公里)。
边界线长度占四分之一(5000多千米),其面积比江苏省和浙江省加一起总和的八倍还多4万平方公里。其中,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若羌县为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县。
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盆地与高山环抱、喻称“三山夹二盆”。北部阿尔泰山,南部为昆仑山系;天山横亘于新疆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把哈密、吐鲁番盆地为东疆。
-新疆
新疆地区出土大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家文化典籍,说明了儒家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反映了新疆地区在历史上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和互动。
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文化交汇之地,同时也是儒家文化传播的重要区域之一。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疆地区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和互动更加频繁,这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首先,新疆地区的政治环境受到了中原地区的影响。在汉朝时期,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此后,历代中原王朝在新疆地区设立行政机构,实行管辖和治理。这些政治举措促进了新疆地区与中原地区的政治联系,为两地的文化交流和互动奠定了基础。
其次,新疆地区的经济受到了中原地区的影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这对于新疆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中原地区的农业、手工业技术也通过移民、商贸等方式传入新疆地区,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此外,新疆地区的文化也受到了中原地区的影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文化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包括儒家文化、佛教文化等。这些文化元素在新疆地区的传播和发展,对于当地的文化和宗教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新疆地区出土大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家文化典籍,说明了儒家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反映了新疆地区在历史上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和互动。这些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中华文化和历史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为什么说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本文2023-10-22 18:26:3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8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