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为根本知识极诚明是红楼梦中一诗句?如何解释?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2浏览:2收藏

道德为根本知识极诚明是红楼梦中一诗句?如何解释?,第1张

道德为根本知识极诚明是红楼梦中一诗句?如何解释?

不是红楼梦中的诗句。

出处是南京大学老校长李瑞清的题联:道德为原本,知识极诚明。

最原始的出处应当为《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另外,《中庸》中也有类似的句子: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意思是道德是一个人做人的根本,知识能让一个人诚实明了是非。

用来告诫自己,老师和学生的

红楼梦《序曲》如何解释?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著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忠,因此上演出这怀金绰玉的红楼梦。

为官的 , 家业凋零 , (湘云)

富贵的 , 金银散尽 , (宝钗 )

有恩的 , 死里逃生 , (巧姐)

无情的 , 分明报应 (妙玉)

欠命的 , 命已还 , (迎春)

欠泪的 , 泪已尽 ( 黛玉 )

冤冤相报实非轻 , (秦可卿)

分离聚合皆前定 (探春)

欲知命短问前生 , (元春)

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李纨)

看破的 , 遁入空门 , (惜春)

痴迷的 , 枉送了性命 (凤姐)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 ,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

这里写到了十二个女子的各种生活遭遇、各种性格、各种结局。史湘云是贵族之家的千金**,但家业已经衰败;薛宝钗家资钜富,但已挥霍殆尽;巧姐临难遇恩人,得以死里逃生;妙玉冷眼看人世,落得身陷泥淖中;贾迎春抵债嫁给孙绍祖,被活活折磨而死;林黛玉叛逆封建礼教,为宝玉泪尽丧身;秦可卿饮辱自缢;贾探春避祸远嫁;元春身封贵妃而不得善终;李纨因子得贵也实侥幸;贾惜春看破红尘,削发为尼,遁入空门;王熙凤执迷不悟,机关算尽,结果送了性命。凡此种种,形形 ,哪一条路也不通,哪一条命运也不佳。所以作者的结论就是:“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红楼梦中秋诗句

三五中秋夕,清游拟上元。

撒天箕斗灿,匝地管弦繁。

几处狂飞盏,谁家不启轩。

轻寒风剪剪,良夜景暄暄。

争饼嘲黄发,分瓜笑绿嫒。

香新荣玉桂,色健茂金萱。

蜡烛辉琼宴,觥筹乱绮园。

分曹尊一令,射覆听三宣。

骰彩红成点,传花鼓滥喧。

晴光摇院宇,素彩接乾坤。

赏罚无宾主,吟诗序仲昆。

构思时倚槛,拟景或依门。

酒尽情犹在,更残乐已谖。

渐闻语笑寂,空剩雪霜痕。

阶露团朝菌,庭烟敛夕。

秋湍泻石髓,风叶聚云根。

宝婺情孤洁,银蟾气吐吞。

药经灵兔捣,人向广寒奔。

犯斗邀牛女,乘槎待帝孙。

虚盈轮莫定,晦朔魄空存。

壶漏声将涸,窗灯焰已昏。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

箫增嫠妇泣,衾倩侍儿温。

空帐悬文凤,闲屏掩彩鸳。

露浓苔更滑,霜重竹难扪。

犹步萦纡沼,还登寂历原。

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

朝光透,罘罳晓露屯。

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

歧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

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

有兴悲何继,无愁意岂烦。

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

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

红楼梦中其他经典诗句:

咏白海棠限门盆魂痕昏

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湘云

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乾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菊花诗

忆菊-蘅芜君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种菊-怡红公子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供菊-枕霞旧友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画菊-蘅芜君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簪菊-蕉下客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菊梦-潇湘妃子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访菊-怡红公子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愁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

对菊-枕霞旧友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咏菊-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问菊-潇湘妃子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菊影-枕霞旧友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残菊-蕉下客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 暂时分手莫相思

咏柳

如梦令-湘云

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 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西江月-宝琴

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

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江南江北一般同, 偏是离人恨重!

如梦令-黛玉

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逑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临江仙-宝钗

白玉堂前春解舞, 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 送我上青云!

大观园题咏

旷性怡情匾额-迎春

园成景备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

谁信世间有此境,游来宁不畅神思

文章造化匾额-惜春

山水横拖千里外,

楼台高起五云中

园修日月光辉里,

景夺文章造化功

凝晖钟瑞匾额薛宝钗

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

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

文风已著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

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

有凤来仪臣宝玉谨题

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

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

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

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怡红快绿

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

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

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道德为原本 知识诚极明 出自那里

南京大学老老老校长写的

1902年,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两江总督张之洞,在南京创办三江师范学堂。著名学者缪荃孙、陈三立等曾任校长(时称“总稽查”)。1906年更名为两江师范优级学堂,李瑞清主持学校6年(时称“监督”)。他为学子留下的做人规范是“道德为原本,知识极诚明”。同时以“嚼得菜根,做得大事”作为校训,并初步形成了“俭朴、勤奋、诚笃”的校风。

谁能帮我分词解释这句红楼梦中的诗句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甲戌侧批:黛玉、晴雯一干人。

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甲戌眉批:一段妻妾迎新送死,倏恩倏爱,倏痛倏悲,缠绵不了。

正如批语,说的正是世间人情淡薄,那边刚把旧人埋掉,这里已经鸳鸯缠绵了。

红楼梦中贾政何解

贾政在贾府中表面的形象是一个很正派、爱读书的代表,但其实他的名字寓意著“假正经”。

道德为原本 知识诚极明 这句话什么意思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做人的最基本的准则;具有丰富的知识学问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红楼梦中“受用”怎么解释?

大字典上摘录的:

受用:中,适合,得益,舒服。

“开坛不讲红楼梦”的开坛如何解释?

网友答的是对的。应该是“开谈”不讲红楼梦,熟读诗书亦枉然。本意就是想说明红楼梦对读书人普遍具有吸引力,而且普及程度高。寻常聊天都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而“开坛”应该是从宗教仪式是转来的吧,开设讲坛的意思。“开坛”并非时时可行,也非人人可做,也就不能形容红楼梦的普及程度了。因此,所谓“开坛不讲红楼梦”是讹传,经不起推敲的。

1、《道德经》: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这句话告诉我们,你做出的成果不要具有己有,你取得了成就不要恃功而傲。很多东西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怎么追求也没有用,所以人生要懂得淡然知足。

2、《道德经》: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智慧的人从不多说话,到处说长论短的人一定会惹是非上身。“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舌头本是最柔软的,但有时又会变成最锋利的武器,伤害别人,伤害自己。谨言慎行是我们一生都该恪守的为人原则。

3、《道德经》: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做人当朴实无华,虚怀若谷,低调谦逊。谦虚的人总是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能体贴尊重他人,不会盛气凌人。当你怀有谦卑之心低调生活时,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

4、《道德经》:涣兮若冰之将释

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宽容的道理,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的,而是靠爱和宽容征服。明代杨翥有德量。邻居丢了鸡便骂是姓杨的偷的,杨翥听到后劝家人说:“街坊中又不只有我一家姓杨。”另一个邻居每逢雨天都会将院子里的积水排到杨翥的院子中来,杨翥又说“晴天的日子多,落雨的日子少”。渐渐的乡亲们被杨翥感动,后在有贼侵入时,自发到杨家门口守夜防贼。

5、《道德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看别人总是很容易,但是认清自己却是很难。很多人一生都没有认清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什么,一辈子都在做自己不适合做的事情,到头来碌碌无为。认清自己,坚守自己的本分,不做超出自己能力与本分的事情。

6、《道德经》: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道德经》中说“大方无隅,大器晚成”,世上哪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你经历过的每一个挫折,你坚持过程中的酸甜苦辣,都是你宝贵的财富。不要总羡慕那些少年成名,年青得志,脚踏实地一步步走来,什么时候成功都不晚。

7、《道德经》: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做人要以和为贵,随和的人不论到哪受人欢迎。随和的人能看到别人的优点,不自我,不自私,不拘泥于一定的形式,懂得变通,随和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你喜欢一个刻薄自私,整天阴沉着脸,象谁欠了什么似的人吗?没人喜欢!

8、《道德经》:合抱之树,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合抱之树,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在告诉我们做事情要脚踏实地,从小处做起,慎终如始,必能成功。也告诉我们,做事情,如何迈出第一步很重要,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开头可能就成功了一半。

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5、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6、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7、道不可言,言而非也。

8、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9、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0、骤雨不终日,飘风不终朝。

11、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12、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13、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14、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5、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16、后其身而身先,忘其身而身存。

17、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18、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19、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20、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21、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22、天地之间,岂有橐龠乎,虚而不屈。

23、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24、知人者智,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5、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26、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

27、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28、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29、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0、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

31、有,是万物之所始;无,是万物之所母。

32、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

33、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34、和大怨,必有余怨;抱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35、圣人退起身而使其身先,外起身而使其身存。

36、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37、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38、持而盈之,不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39、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40、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41、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42、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43、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4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45、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46、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47、道出言,淡无味,视不足见,听不足闻,用不可既。

48、吾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49、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50、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国有利器,不可示人。

51、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5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53、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5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5、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56、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57、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58、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59、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60、水至柔而至刚,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为百谷之王,善处其下也。上善若水。

61、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62、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63、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且久者,是因为不自生,故能长生,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64、故从事而道者,道德之;同于德者,德德之;同于失者,道失之。信不足,有不信。

6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66、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67、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68、胜利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炫耀的人是喜好杀戮的人。喜欢杀戮的人,便不能于天下得志。

69、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70、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71、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72、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3、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74、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75、大道泛,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成功不名有。爱养万物不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76、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77、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78、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隐无名。大直若曲,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大辩若讷,大美若臭,大善若恶,大真若假,大忠若奸,大贤若痴。

79、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80、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81、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为我有身,及我无身,吾有何患!故贵身于天下,若可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

82、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若冬涉川,犹若畏四邻,俨若客,涣若冰将释,敦若朴,浑若浊,旷若谷。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能弊复成。

8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道德经是老子的著作,也是中国文化从古至今的精髓,书中所讲,寓意深刻。道德经语言不能用语言表达清楚,需要自己切身的专心领悟体会,学习的过程也需要保持清净,下面我整理,欢迎大家阅读。

 

1、故贵身于天下,若可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

2、圣人退起身而使其身先,外起身而使其身存。

3、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能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4、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5、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6、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

7、子不如父,留之何用。子强与父,留之何用。

8、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9、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10、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11、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12、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13、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14、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1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6、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17、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18、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1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20、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2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22、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23、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24、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25、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26、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7、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28、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2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30、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31、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32、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33、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34、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35、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36、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37、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3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9、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40、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爱国篇

重莫如国,栋莫如德。——国语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屈原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贾谊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马迁

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司马迁

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有之矣。——班固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范晔

投死为国,以义灭身。——曹操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曹植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范晔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

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其然。——崔颢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李白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杜甫

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杜甫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

赤心事上,忧国如家。——韩愈

以国家之务为己任。——韩愈

忧国者不顾其身,爱民者不罔其上。——林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专利国家,不为身谋。——司马光

报国之心,死而后已。——苏轼

一身之利无谋也,而利天下者则谋之;一时之利无谋也,而利万世者则谋之。——胡宏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一寸赤心惟报国。——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辛弃疾

一身忧国心,千古敢言气。——楼钥

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文天祥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胸中有誓深如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郑思肖

尽忠报国。 ——脱脱

一寸山河一寸金。——脱脱

富贵倘来君莫问,丹心报国是男儿。——于谦

人生富贵岂有极?男儿要在能死国。——李梦阳

丈夫所志在经国。——海瑞

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

君子之为学也,将以成身而备天下国家之用也。——宋纁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张煌言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已。——顾炎武

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人!——陈恭尹

富天下,强天下,安天下。——颜元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

海水沸腾,耳中梦中,炮声隆隆。凡百君子,岂能无沦胥非类之悲乎?图避谤乎?闭户之士哉!——康有为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梁启超

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梁启超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

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保国家。——秋瑾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拚得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

抖擞精神,唤起国魂,思独立,心如百炼金坚。把微躯为国捐,把微躯为国捐。羞偷生,怕神州瓦解难全。——黄遵宪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詹天佑

中华道德名言精粹

守法篇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

和民一众,不知法不可;变俗易教,不知化不可。——管子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

私情行而公法毁。——管子

凡将举事,令必先行。事将为,其赏罚之数必先明之。——管子

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管子

诛不避贵,赏不避贱。——晏子春秋

举事不私,听狱不阿。——晏子春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论语

有权衡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长短;有法度者,不可巧以诈伪。——慎到

欲不得干时,爱不得犯法,贵不得逾亲,禄不得逾位。——慎到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李悝

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商君书

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商君书

背法而治,此任重道远而无马牛,济大川而无船楫也。——商君书

夫制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政有经,而令行为上。——战国策

赏必加于有功,刑必断于有罪。——战国策

一天下者,令于天下则行,禁焉则止。——尸子

赏不行,则贤者不可得而进也;罚不行,则不肖者不可得而退也。——荀子

一民之轨莫如法。——韩非子

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韩非子

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韩非子

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韩非子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

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韩非子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不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

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韩非子

好以智矫法,时以私杂公,法禁变易,号令数下者,可亡也。——韩非子

国家必有文武,官治必有赏罚。——韩非子

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持国。——吕氏春秋

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礼记

矫不正不可以为方,规不正不可以为圆。——淮南子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司马迁

法正则民悫,罪当则民从。——司马迁

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司马迁

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桓宽

曲木恶绳直,奸邪恶正法。——桓宽

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桓宽

功同赏异则劳臣疑,罪均刑殊则百姓惑。——班固

政令必行,宪禁必从而国不治者,未尝有也。——王符

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王符

赏毫厘之善,必有所劝;罚纤芥之恶,必有所阻。——桓范

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陈寿

刑罚者,治乱之药石也;德教者,兴平之粱肉也。——范晔

赏一劝百,罚一惩众。——王通

刑滥,则小人道长;赏谬,则君子道消。——吴兢

若甑生获免……有功之人,皆须犯法。——吴兢

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吴兢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权衡所以定轻重,准绳所以正曲直。——吴兢

赏妄行则善不劝,罚妄行则恶不惩。——魏征

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

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刘昫

法者,国仰以安也;顺则治,逆则乱,甚乱者灭。——宋祁

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

令在必信,法在必行。——欧阳修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国,则一国治。——王安石

执法而不求情,尽心而不求名。——苏洵

约之以礼,驱之以法。——苏洵

法行于贱而屈于贵,天下将不服。天下不服,而求法之行,不可得也。——苏辙

赏而不诚不劝也,刑而不诚不戒也。——崔敦礼

法无宽严,清者斯贵。——徐祯稷

凡事不可轻疑,惟断狱不可不疑。——吕坤

赏及壬人,则善者不以赏为荣;罪及善者,则恶者不以罚为辱。——吕坤

严下吏之贪,而不问上官,法益峻,贪益甚,政益乱。——王夫之

法不立,诛不必,而欲为吏者之毋贪,不可得也。——顾炎武

立法非难,守法为难;听谏非难,乐谏为难。——张廷玉

强人之所不能,法必不立;禁人之所必犯,法必不行。——魏源

中华道德名言精粹

诚信篇

无信患作,失援必毙。——左传

信,国之宝也。——左传

君子之言,信而有征。——左传

失信不立。——左传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左传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

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论语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

民无信不立。——论语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荀子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诚者,君子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荀子

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韩非子

君子必诚其意。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礼记大学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礼记大学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礼记•中庸

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礼记•表记

君子不失口于人,故言足信也。——礼记•表记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儒行

内不自诬,外不诬人。——韩婴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司马迁

人先信而后求能。——刘安

诚无垢,思无辱。——刘向

布令信而不食言。——刘向

尧舜之时,不贵爵赏而民劝,不重刑罚而民不犯,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班固

夫高论而相欺,不诺忠论而诚实。——王符

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虚无谲诡,此乱道之根也。——王符

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待人,妻子疑之。——杨泉

开诚心,布公道。——陈寿

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傅玄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范晔

巧伪不如拙诚。——颜之推

以一伪丧百诚者,乃贪名不已故也。——颜之推

为国之本,在乎忠信;古人去食去兵,信不可失。国家兴废,莫不由之。——李廷寿

推之以诚,则不言而信。——王通

夫妇有恩矣,不诚则离;交接有分矣,不诚则绝。——魏征

不信之言,无诚之令,为上败德,为下则危身。——吴兢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尽诚可以绝嫌猜,徇公可以弭馋诉。——刘禹锡

推诚而不欺,守信而不疑。——林逋

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林逋

齐斗堆金,难买丹诚一寸真。——晏几道

圣,诚而已矣。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周敦颐

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保国。——司马光

不诚于前而曰诚于后,众必疑而不信矣。——司马光

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司马光

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苏轼

成事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苏轼

诚无不动者,修身则身正,治事则事理。——杨时

处己、事上、临下,皆当以诚为主。——薛瑄

诺而寡信,宁无诺。——彭汝让

轻诺者必寡信,与其寡信,不如勿诺。——申涵光

半句虚言,折尽平生之福。——唐彪

忠诚敦厚,人之根基也。——魏裔介

诚信相接,如坐人春风。——王晫

心口如一,犹不失为光明磊落丈夫之行也。——梁启超

中华道德名言精粹

知礼篇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令仪令色,小心翼翼。——诗经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管子

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左传

礼之可以为国久矣,与天地养。君令臣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左传

富贵而骄,自遣其咎。——老子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

道之以致,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孟子

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荀子

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

国无礼则不正。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权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既错之而人莫之能诬也。——荀子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辱者常制于人。是荣辱之大分也。——荀子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

权力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由乎是,死由乎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荀子

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荀子

水行者表深,使人无陷;治民者表乱,使人无私。礼者,表也。——荀子

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行,公平无私,不为安肆志,不为危易行。——韩婴

行德则兴,倍德则崩。——大戴礼记

忠信,礼之本也。忠信之人,可以学礼。——礼记

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礼记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记

富润屋,德润身。——礼记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遇士无礼,不可以得贤。——刘安

不作威,不作福,靡有后羞。——司马迁

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司马迁

君子之行,动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班固

在官唯明,莅事唯平,立身唯清。——马融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曹操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诸葛亮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陆机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李百药

激浊扬清,嫉恶好善。——吴兢

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韩愈

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

良马不念秣,烈士不苟营。——张籍

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林逋

求名莫如自修,善誉不能掩恶也。——欧阳修

礼贵从宜,事难泥古。——王安石

礼之始作也,难而易行;既行也,易而难久。——苏洵

民习礼义,易与为善,难与为非。——苏辙

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私,吾家之所深耻,子孙戒之。——陆游

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人之为不善,一不善而足。——杨万里

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知耻是由内心以生。人须知耻,方能过而改。——朱熹

锄一恶,长十善。——脱脱

种树者必养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王守仁

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于谦

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社稷身。——海瑞

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顾炎武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朱柏庐

居官以正己为先;不独当戒利,亦当远名。——张廷玉

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陈弘谋

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申居郧

律己宜带秋风,处事宜带春风。——张潮

评论(5)|23

2010-12-05 17:32袋鼠99|三级最快回答

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 —— 孟德斯鸠

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 李白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 周恩来

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 郭沫若

害羞是畏惧或害怕羞辱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为。 —— 斯宾诺莎

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 德谟克利特

1 诗经中关于品德的诗句

诗经中关于品德的诗句 1有关于道德的诗,最好出自《诗经》,朗诵,急

《小雅·甫田之什·裳裳者华》赞美君子的美德

裳裳者华,其叶湑兮。我觏之子,我心写兮。我心写兮,是以有誉处兮。

裳裳者华,芸其黄矣。我觏之子,维其有章矣。维其有章矣,是以有庆矣。

裳裳者华,或黄或白。我觏之子,乘其四骆。乘其四骆,六辔沃若。

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维其有之,是以似之。

[题解]

周天子赞美诸侯才德兼备,车马美盛,无所不宜。

[注释]

1、裳裳:花丰盛貌。

2、湑(xǔ):茂盛貌。《毛传》:“裳裳,犹堂堂也。湑,盛貌。”

3、觏(gòu):遇见。《郑笺》:“觏,见也。之子,是子也。” 《集传》:“则其心倾写而悦乐之矣。”

4、誉处:安乐。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五:“誉处,安处也。”

5、芸:花叶发黄貌。

6、有章:有才华。《集传》:“章,文章也。有文章,斯有福庆矣。”

7、骆(luò):黑鬃的白马。

8、沃若:威仪之盛。

9、“左之”四句:《毛传》:“左阳道,朝祀之事;右阴道,丧戎之事。” 《通释》:“左之右之,宜从钱澄之(《间诗诗学》)说,谓左辅右弼。”

10、似:《毛传》:“似,嗣也。” 《正义》:“此二德者,我先人维其并能有之,是以先王使其子孙嗣之。”

[参考译文]

花儿朵朵多鲜明,叶儿青青真茂盛。我今见到这个人,心里实在很高兴。心里实在很高兴,有个安乐好家庭。

花儿朵朵多辉煌,颜色鲜艳似金黄。我今见到这个人,服饰华美有文章。服饰华美有文章,从此喜庆得吉祥。

色彩鲜明朵朵花,有黄有白都不差。我今见到这个人,驾着黑鬣白色马。驾着黑鬣白色马,六条缰绳有光华。(鬣:音列liè)

任职左辅主朝政,君子才德无不胜。任职右弼掌戎兵,君子有德有才能。君子有德有才能,祖宗事业得继承。

《国风·曹风·鸤鸠》赞美淑人君子

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鸤鸠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带伊丝。其带伊丝,其弁伊骐。

鸤鸠在桑,其子在棘。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鸤鸠在桑,其子在榛。淑人君子,正是国人。正是国人,胡不万年。

[题解]

称颂贤人。

[注释]

01、鸤(shī)鸠:布谷鸟

02、其子:指布谷鸟的雏鸟

03、仪:言行,一说仪容、态度

04、一:坚定、始终如一

05、结:固定、凝结不散

06、带:佩带

07、伊:是

08、弁(biàn):皮帽

09、骐(qí):青黑色的马,此指质地或花色

10、忒(tè):差错

11、正:端正,榜样,或说为长官

12、是:这个

13、四国:四个国家,或指四邻,此句意说“是周边四国的榜样”

14、胡不万年:为什么不能万寿无疆

2关于品德的诗句

短歌行》曹操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咏蝉》唐虞世南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史记李将军列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论语里仁》

德不孤,必有邻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求通亲亲友》曹植

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

《淮南子修务训》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关于人的品德的诗句

2、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杜甫《》) 丹青,朱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富贵不*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宋•程颢) 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蹊(xī):小路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没有宁静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诸葛亮认为,修身治学应该首先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切戒浮躁,方能成才 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如果孤独地学习,没有朋友相互切磋,那么就会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 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8、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唐朝•杜荀鹤《泾溪》) 告诫人们,一帆风顺时,不要自满疏忽,而要小心谨慎沉沦:指沉船、溺人 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坏事即使很小也绝不要干,好事即使细微也一定要做 1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对待自己,每天都要自省,有错即改,无错自勉对别人给自己提出的意见,也应采取这种态度 1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辛勤操劳,艰苦奋斗,足以成就大业;贪图安逸,放纵享乐,则必遭亡身之祸 12、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说话要恪守信用,做事要果断彻底,这是做人的准则和美德 1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何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秦•李斯《谏逐客书》) 让:拒绝,舍弃就:成就原喻指要广纳人才,才能成就大业也可喻指博学多闻,才有更深的造诣 1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 梅花不如雪花白,雪花则不如梅花香现可用以形容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1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以:与,交付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岂能因为有祸患而逃避,有幸福就争抢呢?诗句表现了林则徐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怀 16、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汉乐府古辞《君子行》) 在瓜田里不要弯身提鞋(免得别人误认为是摘瓜)在李树下不要举手正帽(免得别人误认为偷李子)比喻在容易被人怀疑的地方要谨慎,注意检点规范自己的行为 1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君子,指有道德的人小人,指道德低劣的人这两句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1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 景行(háng):大路止:语助词,无义两句的原意是:遇到高山就尽情仰望,遇到大路就顺利通行后以“高山”比喻道德高尚,以“景行”比喻行为光明正大句意为:品德像山一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敬仰他;行为光明正大的人,就会有人效法他 19、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擎(qíng):往上托,举擎雨盖,指荷叶,因它像撑开的雨伞两句的意思是:荷花衰败,那高擎如伞的荷叶也随之枯萎;可菊花凋谢,却还留下了在严霜中傲然挺立的枝桠诗句以荷衬菊,表达了对友人高尚情操的仰慕钦佩之情 20、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宁愿在枝头含着芳香死去,也不为凛冽的北风所吹落诗人借菊咏怀,抒发坚守节操,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 做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意为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2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君子帮助别人成就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 2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24、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资治通鉴》) 善于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来对照自己的言行,就会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25、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毛诗•序》) 提意见的人没有罪过,听意见的人,可引以为戒 26、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 正确地批评我的错误的人,是我的老师;恰当肯定我的优点的人,是我的朋友;一味奉承阿谀我的人,是存心要害我的贼寇这是荀子处世做人的原则,时过千年,仍值得我们借鉴 2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晶莹如冰的心藏于内,高洁如玉壶之形现于外,比喻为人内外纯洁,品质高尚 28、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比喻清白正直之士,虽一。

4有关品德修养的诗句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

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杜甫)

丹青,朱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富贵不*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宋程颢)

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5有关于道德的诗,最好出自《诗经》,朗诵,急

《小雅·甫田之什·裳裳者华》赞美君子的美德裳裳者华,其叶湑兮。

我觏之子,我心写兮。我心写兮,是以有誉处兮。

裳裳者华,芸其黄矣。我觏之子,维其有章矣。

维其有章矣,是以有庆矣。裳裳者华,或黄或白。

我觏之子,乘其四骆。乘其四骆,六辔沃若。

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

维其有之,是以似之。[题解]周天子赞美诸侯才德兼备,车马美盛,无所不宜。

[注释]1、裳裳:花丰盛貌。2、湑(xǔ):茂盛貌。

《毛传》:“裳裳,犹堂堂也。湑,盛貌。”

3、觏(gòu):遇见。《郑笺》:“觏,见也。

之子,是子也。” 《集传》:“则其心倾写而悦乐之矣。”

4、誉处:安乐。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五:“誉处,安处也。”

5、芸:花叶发黄貌。6、有章:有才华。

《集传》:“章,文章也。有文章,斯有福庆矣。”

7、骆(luò):黑鬃的白马。8、沃若:威仪之盛。

9、“左之”四句:《毛传》:“左阳道,朝祀之事;右阴道,丧戎之事。” 《通释》:“左之右之,宜从钱澄之(《间诗诗学》)说,谓左辅右弼。”

10、似:《毛传》:“似,嗣也。” 《正义》:“此二德者,我先人维其并能有之,是以先王使其子孙嗣之。”

[参考译文]花儿朵朵多鲜明,叶儿青青真茂盛。我今见到这个人,心里实在很高兴。

心里实在很高兴,有个安乐好家庭。花儿朵朵多辉煌,颜色鲜艳似金黄。

我今见到这个人,服饰华美有文章。服饰华美有文章,从此喜庆得吉祥。

色彩鲜明朵朵花,有黄有白都不差。我今见到这个人,驾着黑鬣白色马。

驾着黑鬣白色马,六条缰绳有光华。(鬣:音列liè)任职左辅主朝政,君子才德无不胜。

任职右弼掌戎兵,君子有德有才能。君子有德有才能,祖宗事业得继承。

《国风·曹风·鸤鸠》赞美淑人君子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其仪一兮,心如结兮。鸤鸠在桑,其子在梅。

淑人君子,其带伊丝。其带伊丝,其弁伊骐。

鸤鸠在桑,其子在棘。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其仪不忒,正是四国。鸤鸠在桑,其子在榛。

淑人君子,正是国人。正是国人,胡不万年。

[题解]称颂贤人。[注释]01、鸤(shī)鸠:布谷鸟02、其子:指布谷鸟的雏鸟03、仪:言行,一说仪容、态度04、一:坚定、始终如一05、结:固定、凝结不散06、带:佩带07、伊:是08、弁(biàn):皮帽09、骐(qí):青黑色的马,此指质地或花色10、忒(tè):差错11、正:端正,榜样,或说为长官12、是:这个13、四国:四个国家,或指四邻,此句意说“是周边四国的榜样”14、胡不万年:为什么不能万寿无疆。

6关于品德修养的诗句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

道德为根本知识极诚明是红楼梦中一诗句?如何解释?

道德为根本知识极诚明是红楼梦中一诗句?如何解释? 不是红楼梦中的诗句。 出处是南京大学老校长李瑞清的题联:道德为原本,知识极诚...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