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怎么样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2浏览:3收藏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怎么样,第1张

陈鼓应先生的《庄子今注今译》是一部学术严谨的译注之作,先生呕心沥血,翻阅古籍无数,才将《庄子》以最便利现代人阅读的方式译注而出。在每章篇目之前,总结了主题思想、主要内容。我在阅读学习本书的过程中受益匪浅,通过阅读本书,使我消除了对于老庄之学的偏见:“无为而无不为”在以前的我看来是一种诡辩。自从真正潜心研读,让庄子的思想通过陈鼓应先生的译注慢慢流进我的思想,这才真正体会到庄子之学的浩瀚。跟随着庄子的步伐,乘上了思想的翅膀,与他在无边的世界中畅游。

(1)芝:灵芝,传说吃了可以成仙。

(2)采山:在山中打柴或采药。

(3)菌:蘑菇之类。有的有毒。

(4)盈箱:可以装满一箱。这是夸张。

(5)九成:九层。

(6)仙:成仙。

(7)分(fèn):应得的命运。

(8)妄:胡乱。

(9)其:表示推测的助词,可要。

(10)齐:同“斋”,斋戒,行大礼前的洁身清心行为。沐浴也是为洁身。

(11)入咽:吞下去。

(12)蜕:虫类脱皮。

(13)骸:形骸,躯体。

(13)累:牵累。

(14)同室之人:全家人。

(15)归:回家。

(16)弗:不。

(17)闻:听说。 有个粤地的人在山中采药,得到(一个)有毒的蘑菇,它大得可以装满一个箱子,它的叶子有九层,它的颜色像金子一样,它的光芒向四面照射着。(他)把(蘑菇)拿回家,对他的妻子和孩子说:“这就是传说的神奇灵芝,吃了它的人就能成仙。我听说成仙必然有注定的缘分,(这样的缘分)老天是不会随便乱给的。别人祈求(成仙的机缘)求不到,而我却得到了它,我能成仙了啊。”于是(他)就沐浴净身,斋戒了三天然后烹饪蘑菇并吃了(它),刚吞下去就死了。

他的儿子看见他,说:“我听说能成仙的人必定要解脱掉他的躯体肉身,人被躯体肉身所牵累,所以才不能成仙。现在我的父亲是解脱掉了他的躯体肉身了,不是死去了。”(他的儿子)就吃下了他剩下(的蘑菇),又死了。于是一家人都吃了蘑菇死了。

郁离子说:“如今求生而得到死的下场的人,都和这类似吧!”

从根本上说,古籍今译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古籍不同于其他文物的主要方面,就在于它所承载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依靠什么才得以长久传承、生生不息呢?毫无疑问就是大量的古籍文献。

今译作为古籍资源的转化利用,既是“存亡继绝的工作”,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好桥梁”(《高校古籍整理十年》)。

今译的读者群体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非专业的传统文化学习者和爱好者,因而,今译也最具时代特色和大众特性。归根结底,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的核心,还在于社会大众对于古籍的熟悉与亲近。

而要让广大读者了解古籍、走进古籍、热爱古籍,从而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今译无疑是最好的门径。尤其是在深入推进“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今天,今译更是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是它的文物价值,也是古籍保护所要面对的。但是,对社会大众而言,普通读者所重视的更是其阅读价值,所接触到的还是经过整理之后的古籍,也就是它的现代形态。今译就是古籍现代形态的一种特殊体现。

说“特殊”,是因为它已经是经过古今语言转换之后生成的文本形式,因而并不是古籍的原始形态;可是,从文字所表达的内容来说,它又是由原始文本衍生而成的,其内容依赖于原始文本而存在,因而是一种特殊的文本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今译不是古籍的复制,不能,也不可能替代古籍本身。

内篇

逍遥游

齐物论

养生主

人间世

德充符

大宗师

应帝王

处篇

骈拇

马蹄

胠箧

在宥

天地

天道

天运

刻意

缮性

秋水

至乐

逹生

山木

田子方

知北游

难篇

庚桑楚

徐无鬼

则阳

外物

寓言

让王

盗跖

说剑

渔父

列御寇

天下

1 小学所有诗词古文

小学一年级 上册:《静夜思》李白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下册:《春晓》唐 孟浩然,《村居》清 高鼎,《所见》袁枚,《小池》杨万里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学二年级 上册:《赠刘景文》苏轼,《山行》杜牧,《回乡偶书》贺知章,《赠汪伦》李白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下册:《草》白居易,《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望庐山瀑布》李白,《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 唐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 宋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小学三年级 上册:《夜书所见》叶绍翁,《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王维,《望天门山》李白,《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苏 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下册:《咏柳》贺知章,《春日》朱熹,《乞巧》林杰,《嫦娥》李商隐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 唐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 清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小学四年级 上册:《题西林壁》苏轼,《游山西村》陆游,《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 宋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下册:《独坐敬亭山》李白,《望洞庭》刘禹锡,《忆江南》白居易,《乡村四月》翁卷,《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渔歌子》张致和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无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时田园杂兴 春日 宋 范成大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渔歌子 宋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小学五年级 上册:《泊船瓜洲》王安石,《秋思》张籍,《长相思》(山一程)纳兰性德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秋思 宋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下册:《牧童》吕岩,《舟过安仁》杨万里,《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辛弃疾 牧童 唐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舟过安仁 (宋) 扬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第十二册: 卜算子 咏梅 1961年12月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 咏梅 宋 陆游 。

2 经典古诗古文古词

1、《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2、《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4、《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春思》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8、《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9、《春词》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0、《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 小学六年所有学过的古诗古词文言文,全都要,SOS!!!!!

墨梅

(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67、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68、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4 古文翻译的古文今译

古文今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

1关于直译

所谓直译,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字词和句子进行对等翻译的方法。它要求忠实于原文,一丝不苟,确切表达原意。例如:

原文:樊迟请 学 稼, 子曰:“吾不如老农。”

译文:樊迟请求学种庄稼。孔子道:“我不如老农。”原文: 请学为圃。 子曰:“吾不如老圃 。”(《论语·子路》)

译文:又请求学种菜蔬。孔子道:“我不如老菜农。”

上面的译文紧扣原文,字词落实,句法结构基本上与原文对等。

但对直译不能作简单化的理解。由于古今汉语在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今译时对原文作一些适当的调整或增补词语也是必要的。例如:

原文: 逐 之 ,三周华不注 。(《齐晋鞌之战》)

译文:〔晋军〕追赶齐军,围着华不注山绕了三圈。

译文在“追赶”前补上了省略的主语“晋军”,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把状语“三”调整为补语。如果拘泥于原文,译成“追赶他们,三圈围绕华不注山”,就不符合“达”的要求。

2关于意译

所谓意译,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这种方法多用来翻译诗歌。例如

原文

凌余陈兮躐余行,

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

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

严杀尽兮弃原野。(《楚辞·九歌·国殇》)

译文

阵势冲破乱了行,

车上四马,一死一受伤。

埋了两车轮,不解马头缰,

擂得战鼓咚咚响。

天昏地黑,鬼哭神号,

片甲不留,死在疆场上。(郭沫若《屈原赋今译》)

由上面的译文可以看出,意译不强求字、词、句的对等,而着重从整体上表达原作的内容,力求体现原作的风采神韵,译法比直译灵活自由。但对学习文言文来说,应该坚持用直译的方法作今译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阅读文言文的水平。

5 小学里学的所有古诗、古词有哪些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1 长歌行(节选) 汉乐府 41 寒食 韩 翃 2 七步诗 曹 植 42 滁州西涧 韦应物 3 敕勒歌 北朝民歌 43 塞下曲 卢 纶 4 咏鹅 骆宾王 44 游子吟 孟 郊 5 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 贺知章 45 竹枝词 刘禹锡 6 咏柳 贺知章 46 乌衣巷 刘禹锡 7 凉州词 王之涣 47 望洞庭 刘禹锡 8 登鹳雀楼 王之涣 48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刘禹锡 9 春晓 孟浩然 49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10 宿建德江 孟浩然 50 忆江南 白居易 11 凉州词 王 翰 51 悯农(锄禾日当午) 李 绅 12 出塞 王昌龄 52 悯农(春种一粒粟) 李 绅 13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王昌龄 53 山行 杜 牧 14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54 清明 杜 牧 15 鹿柴 王 维 55 江南春 杜 牧 16 竹里馆 王 维 56 秋夕 杜 牧 17 送元二使安西 王 维 57 乐游原 李商隐 18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 维 58 商山早行 温庭筠 19 别董大 高 适 59 元日 王安石 20 静夜思 李 白 60 泊船瓜舟 王安石 21 古朗月行(节选) 李 白 61 梅花 王安石 22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62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 轼 23 赠汪伦 李 白 63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 轼 24 独坐敬亭山 李 白 64 惠崇《春江晓景》 苏 轼 2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65 题西林壁 苏 轼 26 早发白帝城 李 白 66 夏日绝句 李清照 27 秋浦歌(白发三千丈) 李 白 67 示儿 陆 游 28 望天门山 李 白 68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 游 29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 甫 69 小池 杨万里 30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杜 甫 70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31 赠花卿 杜 甫 71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32 江南逢李龟年 杜 甫 72 春日 朱 熹 33 春夜喜雨 杜 甫 73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34 绝句(迟日江山丽) 杜 甫 74 题临安邸 林 升 35 江畔独步寻花 杜 甫 75 游园不值 叶绍翁 36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76 墨梅 王 冕 37 江雪 柳宗元 77 石灰吟 于 谦 38 寻隐者不遇 贾 岛 78 朝天子·咏喇叭 王 磐 39 枫桥夜泊 张 继 79 竹石 郑 燮 40 渔歌子 张志和 80 已亥杂诗 龚自珍。

6 古文和古词

级别:大师

2006年1月22日 古词:[宋]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赏析 ] :

“昨夜”两句写入睡前后情形。“昨夜”指睡前时间;“雨疏”指雨点大而稀;“风骤”写风急。这是暮春时常见的景象,为下面做了铺垫。“浓睡”可见睡得很着,很酣畅。故不知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不消残洒”,指残余的醉意还未完全消去。“试问”两句写作者与侍女的问答。作者醒来之后,关心的是屋外景致,“试问”写出了作者急切的心情,还来不及起床到窗外探视,就问正在卷帘的侍女,但听到的却是侍女漫不经心的回答。“却道”有无动于衷和冷漠之意。“海棠依旧”以侍女的随便和不经意,反衬了作者的复杂感情和对春天将逝的怜惜。“知否”两句写作者的反问和慨叹。“知否”重叠使用,表现了作者急于纠正侍女和对春逝的惋惜;“应是”为推测,感情深化,因为作者并不愿这种推测为事实,但春光消逝是不可抗拒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绿肥红瘦”是必然的,也是无力挽回的。作者用“绿”、“红”代替叶子和花,用本以形容人的体态的“肥”、“瘦”来形容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极富创造性。

此词作于李清照前期写的小令。这一时期李清照生活十分优裕,词中多表现闺中生活。作者通过描写闺房里日常生活的一个场景,曲折地表现达出惜花的心情。全词委婉含蓄。作者对春光将逝的婉惜之情不是通过直抒胸臆来表现,而是通过一问一答、对比烘托的手法来吐露。用侍女观察的粗疏来烘托作者的细腻,用侍女感情的冷漠来烘托作者的凄婉,使读者感到词中人物性格、身份、教养、感情的不同,正是在这不同中体现作者的感情。黄了翁《蓼园词选》称此词:“短幅中藏‘无限曲折’”。作者从多方面创造意象,构成意境。如有听觉:“雨疏风骤”;有视觉:“浓睡”、“卷帘人”;有想象:“绿肥红瘦”;其间,再以“试问”、“却道”、“知否”等语句造成波澜,使全词虽平白如话,却优美动人,百读不厌。

古文:[唐] 刘禹锡《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点评]:

全文81字,可说是字字写陋,又字字透着不陋。开篇16字,为全文写不陋奠定了基调。“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从表面看来,“仙”与“龙”是为山、水增色彩,实则是喻陋室之主。陋室主人身居陋室,而精神思想却那般富有充实:“鸿儒”、“金经”、“素琴”,不单从交往、学习、愉悦几方面描写出陋室之主追求之不陋,就是“鸿、金、素”三字内涵之丰富,也是与陋无缘的。正如他自己所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用芬芳四溢的香气形容其高尚的思想品德,这就突出了陋室之主追求的不是功名利禄(无案牍之劳形),也不是荣华富贵(无丝竹之乱耳),而是心之洁,趣之雅,德之馨。作者将其陋室比作“诸葛庐”、“子云亭”,我们说这不但不过分,更突出了陋室主人“安贫乐道”之心,所以说“何陋之有”。

不仅追求之高雅,精神之富有,使人感受的是陋室不陋,就是直接描写陋室的词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也让人体会不到一点“陋”意,给人更多的则是郁郁葱葱的青草掩映下的小屋,充满了勃勃生机。真是陋室不陋。

       这三本书都不错,属于《论语》《庄子》《老子》注本中的普及本。较为适合入门者(中文系、哲学系之类的专业大一大二学生的样子)。

       不过质量好的版本一般是繁体(因为杨伯峻先生的书时代较早,而陈鼓应是台湾人,台湾地区习惯用繁体。)所以就增加了阅读难度,然而繁体并非乍一看那么难,所以不必知难而退。如果是已经对《论语》《庄子》《老子》有较多了解,读过一些原著和注解本,可以考虑阅读注疏本——《庄子注疏》(郭象注,成玄英疏)《老子道德经注》(王弼注)。《论语》可以读清代刘宝楠的《论语正义》。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怎么样

陈鼓应先生的《庄子今注今译》是一部学术严谨的译注之作,先生呕心沥血,翻阅古籍无数,才将《庄子》以最便利现代人阅读的方式译注而出。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