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配方
香料配方多样,构成各种香料的比例、用法,也是因人而异。
1、十三香。配方:花椒、白芷、木香、桂皮、砂仁、良姜、丁香、甘草、陈皮、山奈、肉蔻、大料、小茴香。
2、烧烤料。适用于烧烤的香料:辣椒粉、孜然粉、味精、精盐、苏籽、芝麻。
3、炖汤调料。常见配方:丁香、花椒、肉蔻、甘草、胡椒、荜菝、砂仁、豆蔻、干姜、陈皮、桂皮、大料、大枣、枸杞。
32种香料配方:
1、大料:又名八角、大茴香;性辛温、理气止痛、温中散寒、健胃止呕;阴虚火旺者慎服。2、花椒:温中散寒、止泻温脾、扩张血管、降压、开胃、止痛、驱虫;多食动火、耗气、损目;用法作调味食、煎汤、研末等;孕妇、阴虚火旺者忌食。3、干姜:发汗解表、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温肾;是家庭感冒伤风的必备之品;阴虚内热、血燥妄行者禁服。4、沙姜:又名山萘;味辛劳温、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用于胸膈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用等;阴虚血亏及胃有郁火者禁服;做调味剂应罕用。
一、配料:线香即无竹芯的香,俗称直条香、草香、线香。主要是木粉或碳粉、粘粉(榆树皮粉或玉米淀粉)、香精、色素(常用玫瑰精、大红、嫩黄、品绿、黄金粉等)及辅助等材料(如灵光粉、金片、碳酸钙、硝酸钾等)。
二、筛粉: 制香材料中的木粉、粘粉、炭粉有时会有小木片、碎石、铁渣等杂质。容易造成线香表面有杂质,影响外观,易断,甚至造成断火现象。在生产线香时容易将出料口堵塞、损坏模具或造成出料不均匀、变形、断料现象。对原材料进行过筛处理,筛除粉料中杂质,确保材料整洁。
三、搅拌:搅拌在整个制香过程中很关键,这需要经验:
1、一定要先把材料搅拌均匀后加水。
2、所占的时间较少,但决定香的品质,搅拌时间约为20-45分钟。
3、将各种原料及水按比例放入搅拌机内(专用的,不锈钢内胆,才能使材料上色均匀,不变色,不破坏香料的粘性)。料内不能含有空气,空气在制香的挤压过程会使香断条。
4、拌料在入料前需虑掉杂质,比例要适当,水份要适当(太干易断裂,太湿易变形),搅拌要均匀。
四、生产过程:把搅拌好的料放入入料口,开机前用一铁棍插入料缸排气,出料后关上空气开关。香料经液压装置受压后的料由模具孔挤出,即变成了所需的形状。模具孔是成排排列的,有一排,二排或多排孔。用的最多的是二排孔。所以挤出的香条也是成排排列的,整齐不易变形。
五、传动装置:在传动装置上放上线香架,经传动至接香位置,从工作台上切好的香,经传动带传送到接香处,把香平整地接到线香架上,往前移动继续接第二节的香,一个线香架可接三次。接满后的香架经传动带传输到尾端,接到工作台整理。
六、晾晒:线香框上的成型湿香,分组逐一罗列到一排,靠自然晾干。
扩展资料:
香与佛教
一、佛家认为香与圆满的智慧相通
佛家认为,香于人的智慧、德性有特殊的关系,妙香与圆满的智慧相通相契,修行有成的贤圣,甚至能够散发出特殊的香气。据经书记载,佛于说法之时,周身毫毛孔窍会散出妙香,而且其香能普熏十方,震动三界。故在佛教的经文中,常用香来譬喻证道者的心德。
二、佛家认为香能沟通凡圣,为最殊胜的供品
佛陀住世时,弟子们就以香为供养。佛家认为“香为佛使”,“香为信心之使”,所以焚香上香几乎是所有佛事中必有的内容。从日常的诵经打坐,到盛大的浴佛法会、水陆法会、佛像开光、传戒、放生等等佛事活动,都少不了香。特别是法会活动,必以隆重的上香仪式作为序幕。
佛教中用于供养的香品种类十分丰富,除了用于熏烧的“烧香”,香料制作的香水、涂在身上的涂香、研成粉末的末香等都是常用的供物。其中香水还用于浴佛,是一种很高的供养。
三、佛家用香辅助修持
佛家认为香对人身心有直接的影响。佛家自古就提倡在打坐、诵经等修持功课中使用熏香,在寺院内外也是处处熏香,以营造好的修炼环境。而且对香的品类也是精心选择,不仅使用上等的单品香料,还要按照特定的配方调和制作更适用于修炼的合香。
四、佛家以香治病
由于绝大多数的香料本身就是药材,如沉香、檀香、丁香、木香、肉桂、菖蒲、龙脑香(冰片)、麝香、降香、安息香、甘松香等,所以佛家的香也很早就用于治病。用于治病的香品,也称为“香药”,是“佛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医理论颇为相似的佛医学对中医的发展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佛家香药的配方种类十分丰富,用途也极其广泛。不仅熏烧香药以除污去秽,预防瘟疫,还有专门的药方对治特殊的病症。使用香药的方法也很多,有的是直接熏烧,有的要口服,有的做成香水香膏涂在身上,有的是在浸泡洗浴时用。
参考资料:
百度经验 制香工艺流程
香文化
一、五香粉香料配方
配方1:砂仁60g、丁香12g、豆蔻7g、肉桂7g、三柰12g
配方2:大料20g、干姜5g、小茴香8g、花椒18g、陈皮6g、花椒18g
配方3:大料52g、桂皮7g、三柰10g、白胡椒3g、砂仁4g、干姜17g、甘草7g。
二、十三香大料的配方
一般应为:花椒、大料各5份,肉桂、三奈、陈皮、良姜、白芷各2份,其余各1份,然后把它们合在一起,就是"十三香"。分开使用也可,如茴香气味浓烈,用于制作素菜及豆制品最好;做牛、羊肉用白芷,可去除膻气增加鲜味,使肉质细嫩;熏肉、煮肠用肉桂,可使肉、肠香味浓郁,久食不腻;汆汤用陈皮和木香,可使气味淡雅而清香;做鱼用三奈和生姜,即能解除鱼腥,又可使鱼酥嫩相宜,香气横溢;熏制鸡、鸭、鹅肉,用肉蔻和丁香,可使熏味独特,嚼时鲜香盈口,满室芬芳。
三、火锅香料配方
配方一:白扣5克、草果5克、三奈3-5克、丁香3-5克、砂仁5克、香果5克、孜然5克、桂皮5克、甘草5克、枝子5克、排草5克、老扣5克、甘松5克、陈皮5克、筚拨5克、香茅草5-8克、八角5克、香叶5克、千里香5克、小茴香8克、香草5克
配方二:小茴香02克、大料05甘草015克、桂皮03克、丁香008克、草蔻01克、肉扣009克、白扣012克、陈皮002克、荜拨007克、白芷01克、三奈025香草004克、灵草006克、排草01克、紫草006克、香茅草004克、草果02克、香果005克、良姜008克、砂仁009克、肉桂007克、木香003克、沙仁007香叶01香砂02克、甘菘006克
四、卤肉香料配方
选料:清油250g、八角25g、桂皮15g、小茴15~25g、甘草10g、三奈10g、甘菘3~5g、花椒20g、砂仁10g、草豆蔻5g、草果15g、丁香5~15g、生姜100g、大葱150g、绍酒100g、酱油100~200g、冰糖350~500g、味精15g、精盐350~500g、鲜汤5000g、纱布袋2个。
卤肉配方:八角、桂皮、小茴、甘草、三奈、甘菘、花椒、砂仁、草豆蔻、草果、丁香。
香料之道,颇为精妙,能轻易获知其中奥秘者绝非你我凡人,唯有不断探知求真,才能悟出其中一二。
提到香料配方更是感觉:难搞、神秘、高深莫测,要设计一个特别牛x的香料配方,就算技巧娴熟的师傅或穷极一生也难以突破。
试图用数十种的辛香料搭配出完美的比例如同中**,同样是几十选几的概率,
但如果掌握了"配伍原理"和换算方法,或许你的概率会提高很多。
"君、臣、佐、使"的香料搭配有一个基本的配伍原则
"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源于中国传统中医的药方剂量换算方法,辛香料引入中餐烹饪之后,发现利用"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调配辛香料,在烹饪时效果显著。
在设计香料配方时,各种香料按其功效和用量常被分为君料、臣料、佐使料三个级别计算比例既4:2:1,也可分为君料、臣料、佐料、使料四个级别计算比例既4:2:1:05;
可以根据不同的烹饪方法和食材及香料配方的效用,选择按哪种比例进行计算搭配。
按四个级别计算配比的方法更精确,按三个级别计算配比的方法更实用,或许你对这个比例的概念还是比较抽象。
其实只要记住一个简单的规律:君料的用量是臣料的两倍,臣料是佐料的两倍,佐料是使料的两倍。
配伍比例只是方法不完全等于用百分比计算重量
要记住的是:比例可以"算是"配伍公式,但不能粗暴的理解为直接算成百分比计算各种香料的重量,比如君:臣:佐:使=4:2:1:05,既香料总额是4+2+1+05=75份,其中君料占4份,
按百分比算就是4除以75等于5333%,如果按百分比进行配料,君料用量按5333%进行换算就太过"机械"且并不能达到最佳效果,
了解4:2:1:05比例的原理:君料的用量是臣料的两倍,臣料是佐料的两倍,佐料是使料的两倍,配料时以此为原则这样的方法才是正解。
香料配方是怎样被设计和计算出来的?
先了解"君臣佐使"的功效:
君料确定配方香气和口味的总体风格,臣料作用是弥补和加强君料的香味,佐使料作用以药理效用为主,调和君臣料的药性和药味。
并结合烹饪食材的品种进行搭配以及不同香料的香味属性,将需要使用的香料按君臣佐使分类,具体搭配和分类方式在我之前的文章中均有阐述,可参考下图表格和文章链接参考阅读。(下面的两张表是我汇编于我较早前发布的文章中)
55种香料的香味分类和应用,一张表格,揭开了谜底。(干货)
「香
牛肉汤香料配方:将八角六粒,甘草25克,草果,丁香,沙姜,陈皮各5克。装入小布袋里,入镬,加老姜50克,清水2500克煮半小时后,再加入生抽 1000克,老抽250克,白糖200克,玫瑰露酒150克煮沸,即成。
牛肉汤是一道汉族传统的美食,主料有牛大骨、牛肉。牛肉汤选料讲究,取江淮一带的黄牛为原料,用牛骨头熬汤,煮牛肉时必须浸泡,除去血污,内脏清洗干净,方可下锅同煮。还用自制的牛油,将炸制好淮椒(红干椒)做成红油。
牛肉汤故以汤为主,汤不醇则无味,然牛肉汤的烫制方法多样,都取用当地特产:淮芋粉、洛河绿豆饼、八公山豆腐皮(千张、百页)、祁集豆圆子等为辅料。淮南牛肉汤,原料丰富,味足味厚,令人回味无穷。
扩展资料:
淮南牛肉汤选用几十种滋补药材及卤料按一定的比例经传统工艺炮制,久经熬制而成,清香可口,不黑汤,喝多不上火,嗓不干,再配以粉丝和乾丝,令人百吃不厌,是江豫皖一带家喻户晓的名小吃。淮南牛肉汤的由来:
清乾隆年间,淮南人翰林大学士张政深研百草,擅长美食,曾任宫庭御膳高官,深得皇上厚爱。告老还乡回到山清水秀的淮河岸边,将清宫秘方流传后人,因此淮南牛肉汤以它特有的风味名盛淮河两岸,传遍大江南北百吃不厌寿县牛肉汤与之相近,但略有不同,各有所长。
淮南牛肉汤是安徽菜(沿淮片)的代表之一,具有鲜醇、清爽、浓香的特色。淮南牛肉汤选料讲究,取制江淮一带的黄牛为原料,用牛骨头熬汤。煮牛肉时必须浸泡血污,内脏清洗干净,方可下锅同煮,还用自制的牛油,将炸制好的淮椒做成红油。
另外选用几十种滋补药材及卤料按一定的比例,经传统工艺炮制制作而成。淮南牛肉汤有咸汤、甜汤之分。咸的牛肉汤肉肥汤鲜,特别是加上葱段后,滋味更鲜。不黑汤,喝多不上火,嗓不干,再配以粉丝和干丝。
香料配方
本文2023-10-22 19:42:3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8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