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珍散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八珍散--《瑞竹堂经验方》卷四
别名八珍汤(《正体类要》卷下)。
处方当归(去芦)、川芎 、熟地黄、 白芍药、 人参 、甘草(炙)、茯苓(去皮)、白术各30克。
制法上药嚼咀。
功能主治养气血,调营卫,补虚损。气血两虚,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仲,食少泄泻,或月水不调,脐腹疼麻,或失血过多而有上述见症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至160毫升,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瑞竹堂经验方》卷四
八珍散--《医方类聚》卷二三五引《济生》
别名八珍汤
处方人参1两,石菖蒲1两,生地黄(酒蒸焙)1两,川芎1两,朱砂(别研)半两,防风(去芦)半两,细辛(洗净)1钱,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产后败血停蓄,上干于心,心气闭塞,舌强不语,产后痰迷心窍,言语不正,状如癫狂。
用法用量八珍汤(《寿世保元》卷七)。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三五引《济生》
八珍散--《普济方》卷三三六引《孟氏诜诜方》
处方人参1两,白术1两,粟米(微炒)1两,白茯苓1两,厚朴(姜制)1两,益智1两,黄耆2两,甘草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妇人无子,思虑过多,伤损脾气,脾虚则不能制水,漏下五色,或只常下黄白水。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3片,枣子4个,同煎至8分,空心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三六引《孟氏诜诜方》
八珍散--《瑞竹堂方》卷四
别名八物汤、八珍汤
处方当归(去芦)1两,川芎1两,熟地黄1两,白芍药1两,人参1两,甘草(炙)1两,茯苓(去皮)1两,白术1两。
药理作用促进急性贫血的血细胞再生《中医药研究参考》(1976;5:29):八珍汤与四物汤药理研究发现,两方均能促进急性贫血的血细胞再生,其主要表现在网状红细胞的转变成熟过程,尤以八珍汤作用较显著。本方能促使血压很快恢复正常,并维持一定时间,而且对机体整个机能状态也有改善,说明急性大量失血时,气血双补较之单纯养血补血为佳。
功能主治调畅营卫,滋养气血,能补虚损。进美饮食,退虚热。主治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昏目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食欲减退;妇人气血不足,月经不调,崩漏不止,胎萎不长,或习惯性流产;外证出血过多,溃疡久不愈合者。脐腹疼痛,全不思食,脏腑怯弱,泄泻,小腹坚痛,时作寒热。妇人脏躁,自笑自哭。伤损失血过多,或因克伐,血气耗损,恶寒发热,烦躁作渴。气血俱虚,口舌生疮,或齿龈肿溃,恶寒发热,或烦躁作渴,胸胁作胀,或便血吐血,盗汗自汗。肝脾气血俱虚,不能养筋,以致筋挛骨痛,或不能行履,或发热晡热,寒热往来。溃疡。妇人胎产崩漏。眩晕昏惯,或大便不实,小便淋赤。
用法用量八物汤(《医学正传》卷三)、八珍汤(《外科发挥》卷二)。本方改为丸剂,名「女科八珍丸」(见《中国医学大辞典》;又名「八珍丸」(见《中药成方配本》)。
各家论述1《医方考》:血气俱虚者,此方主之。人之身,气血而已。气者百骸之父,血者百骸之母,不可使其失养者也。是方也,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甘温之品也,所以补气;当归、川芎、芍药、地黄,质润之品也,所以补血。气旺则百骸资之以生,血旺则百骸资之以养。2《沈氏女科辑要笺正》:四君、四物合为八珍,按之药理功能,可谓四君气药,能助脾阳;四物血药,能养脾阴。一属于气,一属于血。只可专主脾胃讲,决不能泛泛然谓四君补气,四物补血。
临床应用1血枯:一妇人久患血崩,肢体消瘦,饮食到口,但闻腥臊,口出津液,强食少许,腹中作胀,此血枯之症,肺肝脾亏损之患,用八珍汤、乌贼骨丸,兼服两月而经行,百余剂而康宁如旧矣。2习惯性流产:用加味八珍汤防治习惯性流产38例,全部治愈。患者年龄一般多在二十五至三十岁之间,流产次数最少为二胎,最多为五胎。治疗方药:八珍汤加砂仁,紫苏。如气虚,加黄耆;血虚,加阿胶;虚火盛而呕者,加黄芩、竹茹;虚火引起咽干口燥者,去熟地,加生地、玉竹。
摘录《瑞竹堂方》卷四
八珍散--《幼科直言》卷四
处方锅巴4两(炒),山药2两(炒),白茯苓2两,白扁豆2两(炒),苡仁2两,莲肉2两(去皮心),百合2两(炒)(春冬加,夏、秋不加)。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虚损,泄泻疳疾,一切病后失调。
用法用量每服2-3钱,量加白糖5分,白滚水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幼科直言》卷四
八珍散--《产宝诸方》卷一
处方白术1两,人参1两,莲肉(去皮心)1两,甘草(炙)1两,白茯苓2两,乌药2两,白扁豆2两,熟地黄1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进食,养气,益卫。主治产前产后脾弱血虚,心忪多困,盗汗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至7分,空心服。加黄耆8钱尤妙。
摘录《产宝诸方》卷一
八珍散--《袖珍》卷二引《圣惠》
处方大黄、木通(去皮)、滑石、粉草、瞿麦、山栀、黄芩、荆芥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大人、小儿小便涩。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薄荷汤调下,小儿减服。
摘录《袖珍》卷二引《圣惠》
八珍散--《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处方水银(入铅丹,点少水,研令星尽)1两,栝楼根1两,苦参(锉)1两半,知母(焙)1两半,铅丹半两,密陀僧(研)1两,牡蛎(熬)1两,黄连(去须)1两。
制法上药除水银、铅丹外,捣罗为细散,人水银,铅丹末和匀。
功能主治消渴后,烦热结成痈疽。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温水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八珍散--《本事》卷二
处方人参(去芦)1两,白术1两,黄耆(蜜水涂炙)1两,山芋1两,白茯苓(去皮)1两,粟米(微炒)1两,甘草(炙)1两,白扁豆(蒸用)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开胃,养气,进食,调脾胃。主治无故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大枣,同煎至7分,日3-4服。
摘录《本事》卷二
八珍散--《产乳备要》
别名八珍汤
处方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人参、茯苓、甘草(炙)、缩砂仁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调和营卫,理顺阴阳,滋血养气,进美饮食。
用法用量八珍汤(《御药院方》卷十一)。方中白芍药,《御药院方》作「赤芍药」。
摘录《产乳备要》
八珍散--《咽喉经验秘传》
处方薄荷1钱,儿茶8分,珍珠2分,朱砂1钱,甘草2分,牛黄1分,冰片1分,白灵丹1钱(锻)。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口、舌、喉内结毒生疮;广疮结毒。
用法用量吹患处。
摘录《咽喉经验秘传》
八珍散--《朱氏集验方》卷四
处方白豆蔻仁(炒)1两,石莲肉(不去心,炒)1两,白茯苓(炒)1两,薏苡仁(炒)1两,白扁豆(蒸)1两,沉香(不见火)1两,陈皮1两(炙),甘草半两(炒)。
功能主治脾疼,不进饮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纸隔药炒,勿令伤药力。每服6钱重,水2盏,加生姜5片,煎8分,去滓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四
目录 1 拼音 2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五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祛痰丸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3 《医部全录》卷二四五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祛痰丸的用法用量 35 制备方法 36 祛痰丸的临床应用 4 《圣济总录》卷十七 41 方名 42 组成 43 主治 44 祛痰丸的用法用量 45 制备方法 5 《瑞竹堂经验方·补遗》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祛痰丸的用法用量 55 制备方法 6 《医统》卷十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祛痰丸的用法用量 65 制备方法 7 《医方类聚》卷二十三引《医林方》 71 方名 72 组成 73 功效 74 主治 75 祛痰丸的用法用量 76 制备方法 77 用药禁忌 附: 1 古籍中的祛痰丸 祛痰丸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qū tán wán
2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五 21 方名祛痰丸
22 组成姜制皂角1两,半夏1两,大黄(酒浸,纸包煨,再浸煨3次)2两,橘红5钱,桔梗5钱,天麻5钱,片芩7钱,薄荷3钱,青礞石1钱,白芷1钱,甘草1钱。
23 主治头风。
24 祛痰丸的用法用量临卧茶送下。
25 制备方法
蒸饼为丸。
3 《医部全录》卷二四五 31 方名祛痰丸
32 组成半夏1两,白术7钱,茯苓6钱,黄芩半两,陈皮(留白)半两,桔梗半两,枳壳半两,石膏(煅)半两,僵蚕(炒)2钱半,五味子1钱半。
33 主治疟后痰嗽,时时发热,痰稠如黄胶者。
34 祛痰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0丸,姜汤送下,先与三拗汤加黄芩、白术2贴,夜与小胃丹10丸,以搅其痰。
35 制备方法上用神曲糊丸。
36 祛痰丸的临床应用疟疾:一男子五十岁,旧年因暑月入冷水作劳患疟,后得痰嗽,次年夏末得弦脉而左手虚,叩之必汗少而有痰,身时时发热,痰如稠黄胶,与上方,仍灸大椎、风门、肺俞五处。
4 《圣济总录》卷十七 41 方名祛痰丸
42 组成天南星(生)、半夏(生)、赤茯苓(去黑皮)、干姜(炮)、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等分。
43 主治风头旋,痰逆恶心,咽膈不利。
44 祛痰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0丸,加至40丸,温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4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5 《瑞竹堂经验方·补遗》 51 方名祛痰丸
52 组成木香1两,天麻1两,槐角子7钱半,人参(去芦)、半夏7钱半,茯苓(去皮)1两,青皮(去瓤)1两,白术(煨)1两,陈皮(去白)7钱,牙皂角(去皮弦,酥炙)7钱。
53 主治风痰喘嗽。
54 祛痰丸的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食后、临卧温酒送下;姜汤亦可。
5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6 《医统》卷十 61 方名祛痰丸
62 组成防风1两,天麻1两,白僵蚕1两,白附子(炮)1两,全蝎(炒,去足)、木香5钱,朱砂,猪牙皂角1两(炒),白矾5钱,半夏(汤泡7次,研为末,称6两,作2分,1分生姜汁作面,1分皂角洗浆作面),南星3两(1半水泡白矾浸,1半皂角浆浸1宿)。
63 主治诸痫风证。
64 祛痰丸的用法用量每服70丸,食远姜汤送下。
65 制备方法上为末,姜汁糊丸,如梧桐子大。
7 《医方类聚》卷二十三引《医林方》 71 方名祛痰丸
72 组成半夏4两,生姜4两(1处和匀,捏作饼,阴干),白矾1两(生),荆芥穗(去土,称)4两,槐角子1两(面炒黄),陈皮1两(温水浸1宿,去白),朱砂1两(水飞,1半入药,1半为衣)。
73 功效宽中祛痰,搜风,理气和血,驻颜延寿。
74 主治痰饮聚于胸膈,满则呕逆恶心,流则一臂大痛,升则头面昏眩,降则腰脚疼痛,深则左瘫右痪,浅则蹶然倒地。
75 祛痰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生姜、皂子仁汤送下,早晨、临卧各1服。中风3年,服月余痊可;5年以里,100日痊可。
76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生姜汁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77 用药禁忌大忌驴、马、猪、狗肉、湿面、蘑菇、桑蛾、芋头、黄头、黄瓜、茄子发病之物。
古籍中的祛痰丸 《医学入门》:[外集·卷四杂病分类]内伤类,沫出。风痰,星香散加全蝎三枚,姜煎服,或追风祛痰丸、五生丸。惊痰,紫石散、惊气丸、抱龙丸、三痫丸
《万病回春》:[卷之四]痫证马等肉、胡椒、葱、蒜。痫属风痰者,宜追风祛痰也。追风祛痰丸治诸风痫暗风。世之患此病者甚多,余用此得
《普济方》:[卷一百六十四痰饮门]一切痰饮(附论)半夏(汤洗七次)缩砂仁陈皮(去白)白茯苓(宽中祛痰丸(出德生堂)治男子妇人饮食过饱。 太多。喜酸
《普济方》:[卷四十七头门]风头旋(附论)甘草(三两生用)上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面荞祛痰丸(出圣济总录)治风头旋。痰逆恶心。咽膈不利。天
《续名医类案》:[卷二十一]痫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鉴别 27 检查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克痛酊 克痛酊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kè tòng dǐng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Ketong Ding
22 标准编号WS3B289898
23 处方黑老虎根 195g 香附 117g 广藿香 117g 豆豉姜 117g 香加皮 80g 花椒 78g 九里香 78g 鸡骨香 78g 石菖蒲 78g 高良姜 117g 莪术 39g 三棱 39g 细辛 12g 两面针 20g 双眼龙 12g 降香 20g 黄芩 20g 栀子 20g 樟脑 20g 薄荷脑 1 5g
24 制法以上二十味,除樟脑、薄荷脑外,栀子、黄芩粉碎成粗粉;其余黑老虎 等十六味粉碎成粗粉,加80%的乙醇3000ml,密闭浸渍10,取浸出液滤过,药渣用水蒸 气蒸馏,收集蒸馏液,与滤液合并,并控制含醇量在55~65%,调整至4000ml,加樟脑、 薄荷油及栀子和黄芩粗粉,充分搅拌,密闭,浸渍10天,静置,滤过,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气微香,味微辛麻。
26 鉴别(1)取本品2ml置试管中,加1%三氯化铁溶液1滴,显紫黑色。
(2)取本品15ml,加石油醚(60~90℃)10ml,振摇提取,分取石油醚层,水浴蒸去石 油醚,残渣用乙醇3ml溶解,再加二硝基苯肼试液数滴,振摇使混合,溶液显橙**混 浊。
(3)取本品滴于滤纸上,加1滴5%香草醛硫酸试液,稍烘干,即显紫黑色。
(4)取本品滴于滤纸上,加1滴稀硫酸溶液,稍烘干,在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 黄绿色荧光。
(5)取本品15ml,蒸干,残渣用5%硫酸溶液溶解,滤过,分成三份,分别加入碘化 汞钾试液、碘化铋钾试液、硅钨酸试液,均生成沉淀。
27 检查相对密度 应为088~092(附录Ⅶ A)。 折光率 应为1357~1379(附录Ⅶ F)。 乙醇量 应为55~65%(附录Ⅸ M)。 其他 应符合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N)。
28 功能与主治祛风去湿,活血止痛。用于肚痛,跌打肿痛,风湿骨痛。
29 用法与用量外用,涂擦于患处。
210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广东省药品检验所 起草
古籍中的克痛酊 《景岳全书》:[卷之六十四春集·外科钤古方外科]以下通用方汤(三二八)方在补阵一。治疮疡脾胄虚弱,或因克伐,肿痛不散,溃敛不能,宜用此以补脾胃,诸证自愈。若
《医门补要》:[附载五运六气全图要诀]逐年主运主病主运木被金克,主病善怒,眩冒巅疾,胁痛吐甚。主运火被水克,主病胸胁痛,肩背臂痛,骨痛皮肤疼。主运土
《祖剂》:[卷之三四物汤]芍药六合汤即四物内倍加芍药治妇人气克经脉月事频并脐下痛《祖剂》明施沛公元13681644年
《瑞竹堂经验方》:[十三、疮肿门]治发背诸恶疮疼不可忍青泥,取出阴干,为细末,用新水调敷,其痛立止。《瑞竹堂经验方》元沙图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医原》:[卷上]五行生克论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固齿刷牙散的用法用量 6 各家论述 7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固齿刷牙散 1 拼音
gù chǐ shuā yá sǎn
2 处方青盐2两,川椒2两,旱莲草2两,枯白矾1两,白盐4两。
3 制法上以旱莲草、川椒水煎去滓,得汁1茶钟,拌盐、矾内,炒干,研极细面。
4 功能主治肝肾阴虚,头发早白及牙齿松动。
5 固齿刷牙散的用法用量擦牙漱口。
6 各家论述
方中旱莲草滋补肾阴,所含鞣质且有收敛止血作用;白矾酸涩收敛,抗菌燥湿解毒;川椒杀虫止痛。
7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古籍中的固齿刷牙散 《瑞竹堂经验方》:[十、发齿门]沉香散
治刷牙,坚固牙齿,荣养髭发。沉香(二钱半,镑)白檀(一钱半,镑)苦楝子(破四片炒,半两)母丁香(一钱
《兰室秘藏》:[卷中口齿咽喉门]口齿论一切牙痛风疳北地蒺藜(不拘多少阴干)上为细末每用刷牙以热浆水漱牙外粗末熬浆水刷牙大有神效不可具述《兰
《奇效良方》:[卷之六十二牙齿门(附论)]牙齿通治方半钱)酸石榴皮(二两半)上为细末,每用半钱,如常刷牙,温水刷漱了,早晚二次。《奇效良方》明·成化六年
《瑞竹堂经验方》:[七、羡补门]刷牙药香附子三宿,炒黑存性为末,加青盐二钱,拌匀,每日刷牙。《瑞竹堂经验方》元沙图穆秀克公元127913
《儒门事亲》:[卷十五口齿咽喉第二]仙人散别名石斛夜光丸(《原机启微》卷七)。处方天门冬(去心,焙)麦门冬(去心)生地黄熟地黄新罗参(去芦)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药各30克枸杞子(拣净)牛膝(酒浸,另捣)金钗石斛(酒浸,焙干,另捣)草决明(炒)杏仁(去皮、尖,炒)甘菊(拣净)菟丝子(酒浸,焙干,另捣)羚羊角(镑)各23克肉苁蓉(酒浸,焙干,另捣)五味子(炒)防风甘草(炙赤色,锉)沙苑蒺藜(炒)黄连(去须)枳壳(去瓤,面炒)川芎生乌犀(镑)青葙子各15克制法上药除另捣外,均研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滋肾平肝,清热明目。治肝肾不足,阴虚火旺,内障目暗,瞳神散大,视物昏花。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盐汤亦可。摘录《瑞竹堂经验方》卷三《医略十三篇》卷九方名夜光丸组成酒炒常山3两,乌梅肉2钱,大块朱砂3钱,透明雄黄3钱,夜明砂5钱。功效截疟。主治痎疟。用法用量每早服2钱,晚服2钱,开水送下,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不过7日必愈。小儿加鸡膍黄皮1两,每服1钱;孕妇常山减半;虚人及老人鲜首乌35钱煎汤送下,每早晚服1钱半,壮人及年少每早晚服3钱。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神曲稀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圣济总录》卷一○八方名夜光丸组成陈曲末4两(微炒),磁石(将块子火烧红,醋淬7次,研细,水飞)2两,丹砂(研细,水飞)1两。主治目久昏暗。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米饮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瑞竹堂方》卷三方名夜光丸别名石斛夜光丸组成天门冬(去心,焙)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生地黄(怀州道地)1两,熟地黄(怀州道地)1两,新罗参(去芦)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干山药1两,枸杞子(拣净)7钱半,牛膝(酒浸,另捣)7钱半,金钗石斛(酒浸,焙干,另捣)7钱半,草决明(炒)7钱半,杏仁(去皮尖,炒)7钱半,甘菊(拣净)7钱半,菟丝子(酒浸,焙干,另捣)7钱半,羚羊角(镑)7钱半,肉苁蓉(酒浸
详见百科词条:夜光丸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2:22:57 共147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八珍散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本文2023-10-22 20:11:5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8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