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优美词汇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2浏览:6收藏

《西游记》的优美词汇有哪些?,第1张

《西游记》的优美词汇有如下:

1、蜀锦吴绫:比喻(声名)高贵。

出处:明代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二回,微风初动,轻飘飘展开蜀锦吴绫;细雨才收,娇滴滴露出冰肌玉质。

2、白头蹀跇:形容老人发白体弱。

出处:元代杨暹《西游记》第十一出,白头蹀跇,似红日西斜。亦作“白头叠雪 。

3、撮土焚香:指旧时迷信的人在野外撮土代替香炉,烧香敬神。

出处:明代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四回,三藏急忙撮土焚香,望东恳恳礼拜。

4、花容月貌:容貌像鲜花一样娇艳,像明月般皎洁。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出处:明代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二回,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

5、飘洋过海:渡过海洋,多指去异国他乡或远处。

出处:明代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飘洋过海寻仙道,立志潜心建大功。

前几天,好多小伙伴在问答上问我,今天专门来写一篇文章,好好的来盘一盘。大家一起来解惑。如有述说不全面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补充。

一、埃及法老陵墓真的有蜀锦吗?

证据一:

20世纪末,一位奥地利考古学家考证“在埃及的博物馆里面发现,有一首女性的木乃伊是21世王朝的法老,她那个头发上有一块丝绸,是来自于中国”。

证据二:

埃及21王朝,大约公元前1085年;蜀锦最早在公元前202年西汉时期的四川出现。

证据三:

丝绸早在5300年前的良渚文明遗址群的钱山漾遗址中就有发掘(大家这块可以问百度)。

证据四:

据记载了周穆王在公元前1200年,架着八匹骏马拉的马车西巡,历时9个月,行程3万余里,他向西长途跋涉,抵达西域(在中国古史书中,西域所涵盖的地理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西亚,埃及乃至东罗马。)并将很多丝织品作为国礼送给了沿途经过的国家。

我们来分析一下,根据证据一、二表明蜀锦不可能出现在埃及21王朝法老头上。而奥地利科学家考证也并没有说是蜀锦,说的是丝绸。

我们来分析一下证据四,马车历时9个月,行程3万余里是否可行?是否能够抵达埃及?

第一:马车速度大约是20KM/h,周穆王是架的八匹骏马,应该比这个速度还快点。每天行驶10个小时,一个月就是6000KM,九个月就是54000KM,行驶3万余里绰绰有余。

第二:从西安到埃及的直线距离是7000公里,因为周穆王不可能走直线,我们算上14000KM,这里考虑上周穆王在沿途国家游玩耽误的时间,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肯定是能抵达埃及。

那么这个埃及21王朝的法老头发上的这块丝绸,很有可能是周穆王抵达埃及之后赠送的国礼。

二、西王母真的是埃及女法老吗?

证据一:

《穆天子传》是西周的历史典籍,其中详细记载了“周穆王驾着八骏拉的战车西巡,行程三万五千里,与西王母会面的事”。据记载这周穆王和西王母确认过眼神,找到了对的人,然后周穆王就住下来不走了,两人日久生情,发生点什么羞羞事,也是在所难免的。

证据二:

《山海经·海内西经》有对西王母详细的描写。“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狌,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戴胜”是一种鸟,头上有很华丽的冠状翎毛,十分漂亮,西王母把它戴在头上作为一种华丽的花形首饰。而虎齿和豹尾应该是佩戴的一些装饰品,这些都是外部特征,并不是本身的特征。这描述竟然和人面狮身像的女法老如出一辙。如果这些特征能说明西王母就是埃及女法老的证据。也是可以理解的。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追求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满足,讲究色、香、味、形、意全方位的美学标准。

这其中,味道是核心。

正因如此,中国烹调理论的核心就是调味。在调味过程中,调料的作用不可或缺。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样日常生活必需品中,后五样皆可作为调料,足见调料在古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而在实际生活中,调料远不止这五种。

古人讲五味调和,五味是咸、酸、苦、辣、甜。

咸味是五味之首,又称“百味之王”。

《汉书·食货志》就引用王莽的诏书说:“夫盐,食肴之将。”也就是说,盐是调料中的霸主。

古人吃的盐,主要有海盐和井盐。

海盐出现得早,《尚书·禹贡》记载,夏朝时的青州就在进贡海盐了。这里的青州,大致是今天山东与河北的沿海地区。

宋元以前,海盐的制作方法为“煎盐法”。在制盐开始前,需要刮取海边咸土,用草木灰提取盐分,作为制盐原料。制盐开始,先用水冲淋上述原料,溶解盐分形成卤水;然后将卤水晾晒,去除杂质以提高盐的浓度。为了检测卤水,古人利用了物理学密度与浮力的原理,向卤水中投入莲子,根据莲子的浮沉位置判断盐的浓度。最后,将卤水置于敞口容器中煎熬,蒸发掉水分,最终获得盐粒。

宋元时期,人们又发明了“晒盐法”,省去了煎熬环节,大大节省了燃料。井盐的制作方法也是大同小异,只是卤水的获得方法是直接打井开采于地下。

酱也是比较古老的一种调料,起源于中国,《周礼》中有“百酱”之说。

最早的酱是肉做的,将肉切碎,放入盐或酿酒用的酒曲,然后密封,放在太阳下晒,最终制作成酱。

从汉代开始,古人用大豆做酱。

《齐民要术》记载,当时的人将大豆蒸熟,加入盐、麦曲、草橘、黄蒸(一种用米和麦制成的发酵剂)等作料揉搓,然后放入瓮中压实并密封。将瓮置于太阳底下晒,约一个月后,黄豆表面便会长绿毛。这时取出捏碎,再放回瓮中并加入水和盐,拿到太阳底下晒。晒制期间,每天还要搅拌,晒满百天后就可以得到豆瓣酱了。豆瓣酱的制作过程很复杂,古人为了吃,一点也不嫌麻烦。

在制作酱的过程中,古人还学会了制作另一种古代常用的调料——豆豉。

南宋《梦粱录》记载,饭店里有“润江鱼咸豉、十色咸豉”等种类的豆豉。

在酱的基础上,酱油出现了。

酱油是液体,适合制作各种菜品,特别是凉拌。

南宋《山家清供》记载了一道凉拌美食“柳叶韭”,具体做法为“韭菜嫩者,用姜丝、酱油、滴醋拌食”。据说这道菜不仅清爽可口,还有补肾利尿的药用价值,特别适合中老年男士食用。

古人最初没有醋,烹饪时用梅子获得酸味。

将梅子捣碎后取其汁,制成梅浆,相当于果醋。

大约在西周时期,古人掌握了谷物酿醋的方法。

醋在古代称“酢”或“醯”。从字形上看,这几个字的左边都是“酉”,在甲骨文中是“酒”的意思,这说明酿醋起源于酿酒工艺。

俗谚讲,“杜康造酒儿造醋”,这也说明酿醋和酿酒的工艺相近。

自古以来,中国各地就有很多种醋,原料、工艺、味道不尽相同。

当下,最具代表性的醋有山西陈醋和镇江香醋。山西陈醋酸得直率清爽,像中原汉子炽烈的性格;镇江香醋酸得绵软回甘,味道如同江南女子般温婉。南北两大醋王,彼此总是掐架,非要争个正宗。其实大可不必,汉子和妹子各有各的好,看你口味喜好。

至于甜味,今人烹饪时从蔗糖获得。

唐朝以前,中国没有蔗糖,只能从麦芽糖或者蜂蜜中获取甜味。古人对甜味十分珍视,为了获取甜味食物,会直接用蜂蜜泡制食材。蜂蜜泡制出来的蜜饯,宋人称“蜜煎”。

辣椒是在明朝末年才传入我国的。

虽然古人很晚才用辣椒烹饪,但是古人的饮食里并不缺少辣味,辣椒传入前,花椒是辣味的主要来源。此外,葱、姜、蒜、茱萸和芥末,也是辣椒的替代品。

今人吃火锅要用蘸料,南方吃肉还多用蘸水,二者属于复合调料。

古代也有这种复合调料,叫作“齑”(jī)。古人爱吃生肉丝和生鱼片,称作“脍”或“鲙”,吃的时候蘸着齑更为鲜美。

《齐民要术》中记载了一种八合齑,即用八种调料调和而成。分别是“蒜一,姜二,橘三,白梅四,熟栗黄五,粳米饭六,盐七,酢(醋)八”。下次调蘸料的时候,你就可以试试八合齑,感受一下千年前的古老味道。

壮族(旧称僮族,壮文:Bouxcuengh)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和贵州等省区。秦以来,壮族先人历代分别称为西瓯、骆越(雒越)、南越、濮、僚、俚、溪峒蛮、乌浒,在宋代史籍中始称为“撞”、“僮”、“仲”,明清时也有称为僮人、良人、土人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僮”与“壮”同音),直到周恩来倡议在1965年改“僮”为“壮”。

中文名: 壮族

外文名: Bouxcuengh

旧称: 僮族

人口: 1700多万(2005年统计)

主要居住地: 广西、云南、广东、贵州、湖南

语言文字: 壮语壮文

文化: 布洛陀、铜鼓、崖壁画、山歌

目录

壮族概况

民族历史

民族人口

文化贡献

建筑风格

服饰风格

礼仪介绍

展开

壮族概况

民族历史

民族人口

文化贡献

建筑风格

服饰风格

礼仪介绍

展开

编辑本段

壮族概况

简介

壮族美女图(20张)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壮族大多居住在广西,主要集中在柳州、来宾、河池、南宁、百色、崇左等地区。其中云南有100余万人,主要聚居在文山州,红河、曲靖也有一部分。广东的连山、肇庆怀集、贵州的从江和湖南江华也分布有壮族。在1965年统一称壮族以前,壮族的自称和他称较多,广西最常见的自称和他称主要有“布(僮)壮”“布土”“布僚”“布雅依(瑞)”“布侬”等20多种,云南汉称主要有“侬人”、“沙人”、“土僚”、“土佬”,自称濮侬、濮土、蒲岱/傣、布瑞/布雅依。壮族地区石灰岩分布很广,是世界有名的岩溶地区,石山拔地而起,石山里有岩洞和地下河。这种地形构成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的名胜景色。沿海盛产各种名贵海产,尤以南珠闻名。壮族地区气候温和,雨水充足,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玉米、薯类等。果品也很丰富,森林面积广,盛产柳州杉、银杉、樟木等名贵木材。驰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壮族地区久负盛名的特产。

语言

壮族有自己的语言,中国学者将之归类为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主要分南北两大方言。部分外国学者

《壮族舞蹈》 陈玉先

根据壮语同源词的情况,将壮语划入澳泰语系。壮语与同语支的泰国语、老挝语、傣语相似程度相当高。壮族传统文字是在汉字基础上创造的“土俗字”。从中国的唐代(7世纪)“土俗字”开始在民间使用,汉人称为古壮字,壮族人自称为“sawndip”,就是生字的意思,因为这种字是用汉字部首组合而成的。但是这种壮字由于使用面不广,没有能在全民推行,一直为壮族巫师、艺人多用于书写经书、编山歌、记事、记录壮语地名等,大量的壮族《布洛陀经书》就是古壮字手抄本。1950年代,中国政府专家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并于1982年又作了部分修订。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壮文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和推广。至今没有能进入正式的壮族教育系统,所以壮文一直都是摆设。

壮族艺术

壮族人民在集中本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基础上,创造了壮戏。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壮锦是壮族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种独特的织锦艺术,已有一千年的发展史,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编辑本段

民族历史

壮族主要居于岭南。岭南地区自远古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在先秦时代,壮族就属于百越的骆越、西瓯等,远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有柳江县的“柳江人”和,“甘前人”,来宾市的“麒麟山人”,荔浦县的“荔浦人”。都安县的“干淹人”和“九楞山人”,柳州市的“白莲洞人”和“都乐人”桂林市的“宝积岩人”,田东县的“定模洞人”,灵山县的“灵山人”等等。这些古人类所在的区域,恰好是壮族先民的

壮族

活动地域,也是今天壮族的聚居地区。据此部分专家推测壮族为这些古人类的后代。

先秦时期,广西为骆越国,居住着百越中的"骆越"、"西瓯"、"苍梧"人。骆越国是岭南壮族祖先著名的方国,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其中提到“路人大竹”,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云:“路音近骆,疑即骆越。”路即骆,此说中的。《逸周书》亦称《周书》,乃先秦古籍,多数篇章出于战国,其中所记商周之事,必有所本。在《吕氏春秋·本味》里,又提到“越骆之菌”,汉代高诱注:“ 越骆,国名。菌,竹笋。”越骆是汉语提法,意为越(山)谷或越鸟,越人语言倒装为骆越。“僮”这个民族名称,是南宋时出现的。宋人李曾伯在上宋理宗的“奏议”中,曾提到宜山有“僮丁”。宋人朱辅在《溪蛮丛笑》中进一步指明南方“洞民”“有五:曰苗、曰瑶、口嘹、曰獞、曰仡佬”。以后历代均多沿用“獞(僮)”名,到明代“獞”名引用逐渐增多,但往往与“瑶”并举。到清代对“獞(僮)”名的引用已遍于广西各地。1949年后,经过深入调查和进行民族识别,人民政府把广西、广东、云南等地自称“布壮”、“布土”、“布农”、“布泰”、“布班”、“布陇”、“布诺”、“布衣” 、“布民”、“布越”、“布寮”、“布雅衣”、“布曼,”等等的人们统一称为僮族。后因“僮”字的含义不够清楚,又容易读错音,一九六五年,按照周恩来总理的倡议,把“僮”改为“壮”,把“僮族”改为“壮族”。

壮族聚居地区

民族区域自治。1952年12月9日在广西的西半部建立桂西僮族自治区,1956年春改为自治州。1958年3月5日,建立以原广西省地区为范围的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4月1日,建立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962年9月26日,建立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壮族名称虽随代而异,其主要源流:百越一瓯一瓯骆一西瓯骆一西瓯骆越一乌浒一俚僚一僮一俍一沙一侬一壮,为一脉相承。(参考黄现璠著《壮族通史》)

望采纳哦亲!

《西游记》的优美词汇有哪些?

《西游记》的优美词汇有如下:1、蜀锦吴绫:比喻(声名)高贵。出处:明代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二回,微风初动,轻飘飘展开蜀锦吴绫;细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