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纳的具体方法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吐纳的具体方法,第1张

中华道家修性炼命之术,首先讲究祛病健体,其次注重延年益寿,最后追求长生久视。笔者曾在东海崂山得传道家吐纳诀,属于修炼筑基之功。因观社会上各派气功五花八门,杂而多端,颇令学习者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或见异思迁,或误人旁门,或不知法度,甚至做出偏差,不可收拾,欲养生而反戕生,此气功本身存在之弊端也。盖中华道家功法,遵循“道法自然”,依法行持,不可能出现任何偏差,且与他家气功都可相通。

中华道家修炼,重视“炁”对人体的作用。认为“炁聚则生,炁亡则死。”天地万物无不需炁以生之。东晋道士葛洪在<抱朴子>中说:“服药虽为长生之本,若能兼行炁者,其益甚速。若不能得药,但行炁而尽其理者,亦得数百岁。”中华道家吐纳,就是一种行炁之法,至简至易,常年坚持,自可终身受益。

中华道家认为,人在受生之初,胞胎之内,以脐带随生母呼吸受炁。胎儿之炁通生母之炁,生母之炁通太空之炁,太空之炁道太和之炁。那时并无口鼻呼吸,任督二脉息息相通,无有隔阂,谓之“胎息”。及至十月胎熟,裂脑而出,剪断脐带,其窍闭矣。其呼吸即上断于口鼻,下断于尾闻,变成常人呼吸。常人呼吸随咽喉而下,至肺部即回,即庄子所云“众人之息以喉”是也。其气粗而浮,呼长而吸短。从此太空太和之系不能下行于腹,而腹内所蓄之先天祖燕,谓之先天元炁,“动而愈出” (老子语),反失于太空。久而久之,先天气丧失过多,肾部脉虚,根源不固,百病皆生,而走向死亡。 1 吐故纳新。道家养生之术。

三国 魏嵇康《养生论》:“又呼吸吐纳,服食养身,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也。”《新唐书·宦者传上·高力士》:“朕将吐纳导引,以天下事付林甫,若何?”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七:“ 抟 不知吐纳修养之理,假令白日冲天,亦何益于圣世?” 清孙枝蔚《题华山高枕图寿吴香林》诗:“那用仙家吐纳频,陶然一枕自生春。”

2 泛指呼吸。

鲁迅《坟·杂忆》:“因此我常常欣慕现在的青年,虽然生于 清 末,而大抵长于 民国 ,吐纳共和的空气,该不至于再有什么异族轭下的不平之气,和被压迫民族的合辙之悲罢。”叶圣陶《倪焕之》十五:“心脏的每一回跳动,鼻息的每一回吐纳,都奏出‘我爱着你’那句话的激动的节拍。”

3 犹吞吐。吐出与吞进。

汉王粲《游海赋》:“苞吐纳之弘量,正宗庙之纪纲。” 晋郭璞《江赋》:“呼吸万里,吐纳灵潮。” 清唐孙华《同宋药洲太史登滕王阁》诗:“吐纳江流九派小,平压雉堞群峰低。”

4 比喻贸易,买卖。

吴晗《朱元璋传》第六章二:“商品的生产和吐纳的中心,手工业作坊和批发行号的所在地,集中着数量相当巨大的后备手工业工人和小商摊贩。”

5 言谈;谈吐。

《魏书·元翼传》:“美姿貌,善吐纳,兼有将畧。”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竺道生》:“吐纳问辩,辞清珠玉,虽宿望学僧,当世名士,皆虑挫词穷,莫敢酬抗。” 清吴伟业《送何省斋》诗:“吐纳既风流,姿容更瓌异。”

6 指发声。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 崔 记教坊 任智方 四女皆善歌,其中二姑子,吐纳凄惋,收敛浑沦。”

行气,呼吸也,是吐纳、闭气、存气、胎息的称谓亦属道家真人练功行气的术语,总称调息。通过有序的吐故纳新而排除胸中体内各大经络脏器内部的污浊,而吸进新鲜气机以达到促进新陈代谢之目的

因为人体的活力之流在于气,尤其是体内之真气气聚则生,气散则亡,而交换气机又在于呼吸人从有生命那一刻起,就一分钟也离不开呼吸,有生命的存在就必须有呼吸的伴随人三五天不吃饭照样有生命的存在,若三五分钟不呼吸就没有生命的可能

气乃人身生命之本,气行则血行,气泄则血凝息乃炼功之根蒂,气与息合而为积性存命之本源人之呼吸,起于心肺之间,行于通体百脉出入于口鼻,一时有一千一百五十息,一昼夜计有一万三千五百息,多则不善,少亦不利若倘有增减,久之则非病即亡也

在道家养生长寿的法门中非常注重吐纳行气的方法,主要流行有三种

三种吐纳行气方法

1

顺应息法

主要从调理吞吐呼吸的软硬粗细着手

呼吸无声为平息法,吸气有声呼气无声为柔息法

呼吸气中均有声为暴息法(属于炼性功的内壮之法)

全息无声为龟息法(属于练命功的高级吐纳大法)是以听息入手顺应为用,气从毛孔入,耳孔出

2

停闭息法

凡人之一呼一吸之间(吸-停-呼,或吸-呼之后吸-呼-停)都有一个很自然的间隔停顿的时间,或者说是适当改变呼气与吸气的正反比例,即吸长呼短,或者吸短呼长。

这种纯自然呼吸气的方法,若加以有序化的柔合调节就能更大幅度地促进腹腔内压,而发生周期性的不自然之规律变化,并能增进胸腹腔及内经络系统的血液循环,从而提高和调节整个内脏和消化系统功能的变化

3

意识息法

是以意识带动呼吸、而调整吐纳的另类行功方法,仅凭意念启发活动思维,无固定之轨迹,一般采用的是圆运动和螺旋运动的思维程序,而带动和调节整个微呼吸系统。

它是从自然呼吸开始,在心平气和的基础上而逐步形成的微呼吸方式,可顺可逆,可长可短,可定可转,可正可反,可有可无,绵绵缠缠但一定要在呼吸非常柔和匀畅的基础上而进行,是纯自然调节手段和方法

呼吸的四宜四忌

1

宜缓、慢、深、匀、细、长

忌急、快、猛、促、暴、短

特别是在初练时,以呼吸四十九度(次)为准。后仍需缓缓增加,切不可一次呼吸至百度以外。

2

宜洁、净、清、新、幽、静、宽

忌尘、烟、灰、雾、杂、乱、窄

宜于清晨选一宁静宽畅无吵闹,或旷野山林幽静之处所练之。练习期间最好在庭院户外,不可紧闭一狭室之中。

3

宜鼻、耳、窍、毛、孔

忌口、撮、眼、瞪、屁

练气时最忌以口出入。于每次练气开始时,不妨稍用口吐出胸中、肺胃部恶浊之气,并以三度(次)为准。再后之呼吸须使气从鼻孔出入,以防止污恶浊气侵袭肺部之害。并且呼吸时须一气到底,使肺之涨缩收伸达到极限,才能尽到吐旧纳新之意用。

4

宜聚、守、平、稳、握

忌散、乱、溢、驰、滞

呼吸时决不能胡思乱想,而影响气路通畅。因为人身之气血,行之于虚,而滞在于实,如在呼吸当中思想散驰、胡思乱想,则气必凝结障害,久之则必成气痞之病,而适得其反损伤健康。

以上诸法实属经验之方,若能常常行之自可受益。至功成之时,则周身之筋脉灵活,骨肉坚实。气与血合而行功,动可遂呼吸而贯注,静则神清而致用,意之所动,气即赴之。倘有局部疾患,以意领之,气到病去,气之功用神乎矣哉

人之生命以气为本,以息为先,以心为根,以肾为蒂。息总百脉,一呼则百脉皆开,一吸则百脉皆合。人之呼吸若常存心肾之间,则血气自顺,元气自固,,七情不炽,百骸之病皆可消也。

然若欲修炼深化则需调息,息调则经络通达,百脉调和而能养真。

如此,外能御疾病之生,内可滋脏腑之养。若更能于行、住、坐、卧之中做到行则措足于坦途,住则凝神于太虚,坐则调丹田之气门,卧则守脐下之玄珠,以至生生不息,浩然长存,达到意至而生气,气生则意成。经脉和顺,络脉调匀,腑滋生,相辅相成。正气存内,邪不可侵,自然能气与意合,息与神俱,绵绵长存,无有终时。自然长寿,亦无疾患矣。

以前了解过,我把知道的和你说说,别练出问题来

吐纳法也是呼吸法的一种,叫做顺呼吸,当然还有逆呼吸法

因为我们平常呼吸,一样所以叫顺呼吸,逆呼吸一开始练有些困难,用顺呼吸法比较好,容易

入静,

顺呼吸,要点说一下,要不很容易出问题,练功姿势,站 行 坐 卧都可以,

呼吸前先调整一下呼吸,在练

用鼻呼吸,舌抵上腭,也就是抵住上腭的有两个小孔,

一开始会不适应,舌都是酸的,很难受,这是正确的方法,有人认为不对,那是不对的,

如果抵上腭不适应(影响入静)可以抵住牙龈上方,

然后,用意念把气领导丹田处,(也就是肚脐稍下,千万不要领导太靠下,因为那里是空的,

在那里引气没有效果的,下腹会发胀)

有的人一开始练 ,气会下不到丹田,因为橐龠管蔽塞,有的人可以直接把气引到丹田,因为他们的橐龠是通的,我就可以把引到丹田,但是我不晓得,以为自己能错了,就把气引到胸口,要把把橐龠能通,结果很不疏忽我就不练了。

另外不要憋气,

熟悉了顺呼吸就可以,练逆呼吸了,

《真气运行法》好像就是逆呼吸,好像练得人也不少,上手也比较容易

你上边 口呼鼻息 三次 是要吐出浊气,调整呼吸

如果不是初学者,如果启动胎息就可以任何时候都在吐纳,胎息可以自己呼吸,不是自己意识控制的

没有人指导,容易出问题的,呵呵,不要强冲橐龠,

正确的呼吸吐纳方法

正确的呼吸吐纳方法是什么?正确的呼吸方式不仅仅可以获取更多氧气让身体更加健康,也有主语心肺功能的提高。另外还会影响你的美。那么,正确的呼吸吐纳方法是什么呢?

正确的呼吸吐纳方法1

呼吸吐纳的要领

不论是学太极拳、瑜伽或静坐,师父都会教你呼吸吐纳,那么,你练的呼吸吐纳方法到底正不正确吐纳是有要领的,吐纳并不等于我们平常的呼吸,肚纳即“吐故纳新”,不但要吐出浊气,还要纳进清气。

目前的气功界,练习呼吸吐纳的方式五花八门,有自然呼吸法、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等等,腹式呼吸还分吸气凸腹的顺呼吸,以及吸气凹腹的逆呼吸。练习呼吸吐纳的主要用意在于“气到丹田”,吸气时因为能量进入丹田,小腹自然就会凸出,这才是正确的呼吸吐纳方法。

采用胸式呼吸时气并没有进人丹田,而逆呼吸法初练时会感觉比较快、比较强,这是丹田前后阴阳穴道电能相接所产生的效应,算是一种走捷径的功法, 但未能达到“气壮丹田”的目的,无法建构强固的丹田气。因此,炼气最好

还是要遵循正统功法。

练习呼吸吐纳时-般的师父都会教我们“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因为要把空气中的元阳带人丹田,练功初期不容易找到行气的路径,所以我们在任脉上先设点,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这眼、鼻、心、丹田就是点,因为“观”要用心,经常用心依照顺序去观这四个点,久而久之便在任脉上串成一条线, 变成“气”习惯通行的一条道路。

科学家也发现,长期练习呼吸吐纳的人,在身体前面中线处会形成一条“ 兴奋带”,它会形成一条由上而下通往丹田的“气路”,这个兴奋带的电位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的皮肤,其原因是这条通路上经常有气通过,附近的细胞不断充电的缘故。而且,由于我们重复使用同一种神经回路,其中的细胞就会建立更多、更强的联系。

换句话说,炼气初期,气并不认得通往丹田的道路,因此要以心带着气往下走。炼气初期,心不能走太快,以免气跟不上,等到气熟悉路径之后,速度就可以逐渐加快,一直练到 “心息相依”的程度之后,以平常的速度呼吸,不必再经由心的带领,气都会循着路径直接进人丹田。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心是生命存在的焦点,心是后天识神,后天管后天,所以心能够主宰后大气。以道家的观点,心为阴神,阴能吸阳,因此心可以引进后天气之中的元阳进入人体。

“达嘴西来 字无,全凭心意练功夫",有一一个很重要的观念要特别说明,这里的“心”不是指“循环血液的脏器”,而是指一个“可以任意游动的能最团”。我们可以将我们的心停在身体的任何一处,甚至可以将心停在体外,龙门派就有-一 个功法需将心守在身前两三尺之处;中国人形容-一个人心系所爱,有句俗话说“心跟人家跑了”,所以显得魂不守舍。

心属火,凡是心专注之处,都是火力所到之处。我们可以做个实验:你收束心神,专注手掌心,过不了一会儿,手掌心就会发红、发热、发麻甚至跳跃,这就是心到火到的`缘故,炼气初期的基本原理,即在用心驱动、役使能量。

心火还分文火、武火两种,《 金仙证论》说:“ 微缓谓之文火,紧重谓之武火。”武火的火力强,文火的火力弱,用武火聚气称为“武练",用文火温养称为“文烹”。《乐育堂语录》说:“火候文武,只有意无意之分焉耳。”用心专守则火气很强;若有若无的意守火气则较温和,炼气必须依照需要调整火候,“用意太紧则火燥,用意太缓则火寒”,不能有丝毫差错。

基本上,炼气化精时用心,用心即武火;炼精化然时用意,用意即文火。认真分析起来,用心才有火,用意根本没有火,用意时操作的是磁电能量,易言之,武火为火,文火非火,只是在守窍时,在调息当中有时候还会吸取些许火气进入身体。

正确的呼吸吐纳方法2

深呼吸即腹式呼吸。从运动的角度讲,就是吸气时鼓起肚子,呼气时充分将腹部排空;从气功的角度讲,在运气作深呼吸时,首先要尽量放松全身的肌肉,平心静气的呼吸,然后再伸屈双手,尽放肺腑深深地用鼻吸气,直至不能再吸入空气为止。再将吸入的空气运降至丹田,闭气调息约数秒钟,才由丹田处运作,经肺脏、气管、喉头吐放出来。在吸入空气又将之运降丹田气海时,闭气调息的时间初时约为三至四秒,日后则慢慢练习增加至八秒左右。

须则空气清新之地,或山林、公园、湖边、田野皆可,室内可以打开窗户。时间可以在子、午、卯、酉四正时。

练功之时,最好不要穿过紧的衣服,腰带可以松一松,以立气血流通。姿势不限,行、立、坐、卧均可。

行,咳缓步徐行,神态自若,安然行气。

立,自然站立,脚同肩宽,双膝微屈。双手自然下垂,放在体侧,或双手相叠,放在脐下。

坐,最好盘坐,双手相叠,放在肚脐,或掐诀最好。亦可平坐凳上,手扶两膝。

卧,可以平躺,手心向上,置于体侧,或双手相叠,置于脐上。或者侧身卧最佳,一手置于头侧或枕肱,另外一手放于肚脐,与手相反。先转动头部,使脊椎正直,然后做功

正确的呼吸吐纳方法3

呼吸吐纳”这个词其实是含有重复意思的,对于练功的人来说,直接说“吐纳法”比较准确,吐纳是一种特殊的呼吸方法,通过气来排除我们体内的毒素,具有解除疲劳、清新头脑、调整经络、调整五脏偏颇等作用,每天吐纳5分钟,胜过长跑半小时。每天坚持吐纳的人,在精气神方面和体质方面都会增益良多。

吐纳属气功中的炼气技法,吐纳即呼吸,呼吸包括外呼吸和内呼吸。外呼吸是指在肺内进行的外界空气与血液的气体交换,也称肺呼息。

吐纳就是吐故纳新,是一种特殊的养生呼吸方式,它可以促进体内的浊气排出,吸入大自然中的清气,促进真气流动。

这种特殊呼吸方式同时需要提肛缩阴 带动胸腹肌运动,可以对内脏起到按摩作用。真正可以快速提升自身的免疫力及精气神

吐纳方法

如是站著练,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如果坐著练,上身应坐直不靠背椅),两手掌重叠置於丹田,两眼可微闭,先做六次「吐」,再做三次「纳」,每次「吐」或「纳」之后,随著就要做九次调息,就是九次深呼吸,使呼吸恢复平顺之后,再做第二次吐(或纳),我称一次吐(纳)加上九次调息,算作一个单元。换言之,「吐」要做六个单元,「纳」只做三个单元。

一 先做「吐」的单元:用口把肚子里的浊气徐徐的尽量吐净尽,腰已呈微曲,用力吐至不能再吐时,屏息(憋气停止呼吸)意念导气走小周天,小周天每一循环约 1-2秒,屏息的时间愈久愈好,我现在「吐」的屏息时间已延至做30-40次的小周天,如不惯于做小周天,以默数读秒也可。

在屏息的时候,似乎感觉到丹田与命门已贴紧,腹部成真空,这时会感到腰背发热,满口生津担屏息时不要吞口水,等到调息时再吞下去)。

在屏息到憋不住气的时候,才开始做调息,先吸半口气,再做九次深呼吸。在呼气时意念导引走膻中、丹田、会阴、到下面的涌泉穴,此时腹部会凹起。鼻孔吸气时,同时意念导引(气)仍由足下的涌泉穴向上经会阴(这时要提肛)、命门、百会,完成一个大周天,如此「吐」一次,再深呼吸九次,(同时导引气走九次大周天),就做完了一个「吐」的单元,要连续做六个单元。

二 再做「纳」的单元:用鼻孔尽量吸气,胸腔的气已吸满,到不能再吸的时候,立即屏息,同时意念导引走小周天,在「纳」时的憋气,我运气小周天,目前已增加到可以是 70~80个小周天,比「吐」时做小周天约多一倍的时间。据黄冠球、王静修大医师两位师兄说:因为「纳」的时候吸的的氧气多,所以可以撑的时间较久,确有道理。

做「纳」在屏息到憋不住气的时候,先吐半口气,再做九次调息,方算「纳」的一个单元,要连续做三个单元。「纳」的调息动作,与做「吐」的调息一样,不再重述。

呼吸和吐纳相反,呼吸指的是内气,呼吸时吸气向上,呼气向下,吐纳指的是吸入外部的空气,吐纳时吸气向下,呼气向上,因为肺在下部,鼻在上部。

我练吐在纳气时,头可后仰,两肩向上耸,两脚尖可微垫,好像上体欲飞状。我领略到此一窍门,受用不尽。

以上是我练吐纳功的心得,相信有些动作不一定正确,还要请各位多多指教。记得有一次我在公围练功,有两位先生问我是不是在做腹部呼吸?是否为科学内功?我说是练吐纳功,由於吐纳不仅强化呼吸气官,又因调息时连带使腹腔内脏器官都在运动,亦强化肠胃的功能,怪不得人家问我是否在做腹部呼吸。

吐纳不过是健身气功的初步,功法很多,传授时,因人而异,只要学到一招就终生受用不尽。因此,吐纳功带给我健康受用不尽。吐纳功真奇妙,有益健康,特抛砖引玉,提供一得之愚,愿有福之人同登龙门从吐纳练起,都能达到性命双修,羽化登真的境界。

吐纳不过是功法的初步,功法很多,传授时,因人而异,只要学到一招就终生受用不尽。因此,吐纳功带给我健康受用不尽。吐纳功真奇妙,有益健康,特抛砖引玉,提供一得之愚,愿有福之人同登龙门从吐纳练起,都能达到性命双修,羽化登真的境界。

吐纳心法

所谓吐纳 就是呼吸

吐故纳新 就是此意 双脚与肩齐 气息自然 目视前方 双手放在丹田处

此时 吸气 一定要吸得不能再吸 然后 呼气 一定要把丹田的气全部吐出

所谓吸满吐尽 一定要记得 如此9遍

然后 双手 掌上背下 自丹田处 向上抬

抬的同时 吸气 抬至胸口 便翻掌下压

同时吐气 如此9遍 如果这时觉得丹田发涨

便可以跟着我向下练 如果没什么感觉

就别练了 不是你没静下来 就是身子的毛病 静下来了再练 再来教大家 如何气走全身 这时 就要用意念了

其实 气的走向 就是靠意念 开始了`

双手还是放在丹田处 吸气 吸的同时 想着气由丹田而起

慢慢向上走 气走至胸口 再想着气开始向两边走 分别走向双手

气走到手指处便回收 再马上让气沉于脚底

沉下去后 便可让这股气回于丹田

此时 便可呼气了 对了```以上的动作 都是在吸气的时候完成

不管你让气走向何处 一定要等气回于丹田的时候 值得注意的是` 一定要吸满吐尽``

一定要心境平和 一定要缓缓慢慢

千万记得 吐纳时不要用口 要用鼻子

当你感觉 你练的时候 让气走到哪的时候

能感觉有股气在动的时候

就证明 你丹田有气了

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等政治、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存在于中华各文化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量的中外学者开始注意到与吸取道家的积极思想,故学者说:“道家思想可以看为中国民族伟大的产物。是国民思想的中心,大有‘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气概。”

道家功有守一、吐纳、导引、行气、存神、坐忘、心斋、还精、辟谷、踵息、胎息、内丹、太极拳、八卦掌等,其中守一、导引、胎息、存神、内丹最有代表性

吐纳属气功中的炼气技法,吐纳即呼吸,呼吸包括外呼吸和内呼吸。外呼吸是指在肺内进行的外界空气与血液的气体交换,也称肺呼息。权威专家孔令伟老师教你到家吐纳术怎么入门?

(一)吐纳,一方面可以使大脑及中枢神经得到休息,另一方面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各个系统的新陈代谢和调节作用,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充分的营养。

(1)通过吐纳可以增加我们的气,气足了又可以生血和精,精又化生气血津液,也就是说我们通过吐纳可以提升我们的生命物质基础——精气血津液。吐纳术缓慢柔和,并且配合呼吸。意念。可调气血,放松精神。

(2)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胆固醇,血脂,活血化瘀,改善人体血液循环,还能改善已经形成淤血的脏器的生理状态。例如心肌梗死,脑血栓,早期肝硬化,脂肪肝,前列腺,肾功能等。

(3)通过畅通经络,将体内病气排出,从而使内脏趋于阴阳平衡。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抵抗力,延缓各系统器官的衰老。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