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万历十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明朝万历十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第1张

万历十年我觉得发生了两件大事,这两件事其实又是一码事。从大明王朝后面的发展来看,万历十年确实挺重要的,国家是继续蓬勃发展,还是逐渐衰落,就看这一年了!

公元1582年的盛夏,也就是万历十年,一代名相,大明第一首辅张居正阖然长逝。张居正主政10年,大明兵强马壮,国力恢复,史称“万历中兴”。他是改革派,且权倾朝野,独断专行;个人生活作风也不是太好,接受了大量的财色贿赂。因此记恨他的人很多,包括万历皇帝本人。

他的死对后世影响非常甚远,首先是他的家人遭到清算,然后他的改革计划被迫终止,紧接着跟随他的人也相继或贬或罪,就连一代名将戚继光也跟着遭殃,落得个郁郁而终的下场。

张居正死了,万历皇帝头顶的紧箍咒彻底消失了,所以万历十年开始,朱翊钧真正亲政了。

他对张居正的感情很复杂,自幼失去父亲的万历皇帝曾经对张居正敬重非常。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处处受到这位宰辅的压制,宫中又传出不少似有若无的绯闻,小皇帝的心理慢慢发生了改变。刚刚亲政的朱翊钧便发起了对张居正的清算,不光是张居正一系的人和事都被统统否定,就连张居正在宫中的盟友,大太监冯保也未能幸免于难,被踢去了南京。

任何的改革,都是在动既得利益集团的奶酪。所以历史上任何一次改革的难度都非常大,成功的也很少,但是为了改革而粉身碎骨的人们却非常多,张居正也不例外。

张居正的改革给大明朝带来了生机,但毛病也很多。假如继任者是坚定的改革派,这些问题都可以慢慢修正。但很可惜,皇帝本人讨厌张居正,继任者张四维是张居正的死敌(隐藏的很深),其他人明哲保身,所以张居正的改革在万历十年的时候,画上了句号,大明朝又恢复成了以前的模样。

除了政治经济外,大明的军改也因张居正的死而流产。一代战神戚继光最擅长的其实并不是打仗,而是练兵。他发现当时大明的军队素质很成问题,因此提出了“百万边军大轮训”的建议。洋洋洒洒数千文,中心思想就是要求朝廷将边军分批交给他进行训练,让大明的全体将士,都变成戚家军的样子。想想明末大明军队被后金打的丢盔弃甲,几乎无人敢挫其锋芒。但是浑河之战,三千戚家军竟然能够硬撼两万八旗精锐。两方在野外展开激战从黎明打到黄昏,最终努尔哈赤调来重炮狂轰才取得了胜利。假如九边百万军全是戚家军的水平,后金如何逞凶?

但戚继光是张居正的人,所以他的处境很艰难,他的练兵计划毫无悬念的被否定。他的部下分分遭到算,自己也被架空。最终无奈辞官,忧郁病逝。万历皇帝亲政后并没有享受多久的愉悦,便厌烦了和大臣们勾心斗角,随即开启了长达几十年的旷工。除了对外战争,其他的事,一概不管。明朝在万历治下,曾经出现过内阁无人的奇景,整个国家几乎无人管理。

明朝自万历十年后,将张居正的一切抹去,大明朝也逐渐走向了衰败。政治上腐败,经济上落后,军事上素质低下,再天灾人祸不断,外有后金作乱,内有流寇横行。最终在公元1644年轰然倒塌。

明朝万历25年:公元1597年。

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至1795年。

间距年份:139年——198年。

万历年间

万历(157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明朝使用此年号共48年,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万历前期,张居正主导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军事也接连获胜,朝廷呈现中兴气象,史称万历中兴。历史学家黄仁宇用“大历史观”的角度,写了《万历十五年》这本研究明史的专著。

乾隆年间

乾隆是中国清代年号,起止时间为公元1736年至1795年。在位帝王为清高宗纯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

万历是明朝的皇帝。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隆庆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明神宗在位前十年,由于年幼,由母亲李太后代为听政,太后则将一切军政大事交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实行了一条鞭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军事也接连获胜,朝廷呈现中兴气象,史称万历中兴。

明神宗执政后期荒于政事,因缺乏张居正这样的贤士应对督导、国本之争等问题而倦于朝政,自此二十多年不再上朝,国家运转几乎停摆。明神宗执政晚期,党争长期持续,导致朝政日益腐败。另外,明神宗强征矿税亦是在位期间被称为一大诟病,使明朝逐渐走向衰亡。而且此时东北的满族开始崛起,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军在萨尔浒之战中被努尔哈赤击溃,从此明朝在辽东的控制陷于崩溃。

扩展资料

朱翊钧是明代历史中在位最久的皇帝。明代历史中以万历纪元的时间,持续将近48年之久。明神宗在位期间,前十年奋发图强,中间十年由勤变懒,最后近三十年“万事不理”。

他的主要特征,是贪酒、贪色、贪财而又贪权,始终“魁柄独持”,可谓操权有术,从这一点说,他不是一个庸人之辈。但他又缺乏明太祖、明成祖那样的雄才大略。

朱翊钧即位于十六世纪七十年代初,终于十七世纪二十年代。当时,正是整个世界处于翻天覆地的大变动时期。中国封建社会也已经发展到晚期,“天崩地裂”,新的生产关系开始萌芽,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也同样处于由古代社会向着近代社会转型的剧变前夜。在这个历史的大变动中,由于几千年中国封建制度的顽症根深蒂固,加上他沉溺酒色、财货的心理病态,非但未能使中国跟上世界新潮流,迎来新时代的曙光,相反在他的手里把明朝推向绝境,加快了其终结的历史进程。

-朱翊钧

-万历

明朝万历丁亥年是哪一年

文/芹先生。

注/本文为张锋(翠彧轩) 作品,首发。含相关署名 ,未经 ,不得。

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明朝使用此年号共48年,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不过,万历皇帝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在立储这个问题上却一直不能如愿,在与群臣争斗了数十年之后最终屈服,这种屈服表面上是向群臣屈服,实际上是被体制屈服。

万历十三年,一代名将戚继光抑郁而死。他为了建立新军和保卫,不得不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游离不止,这种游离迫使他投机取巧,巴结权贵,最终仍逃脱不了争斗中的痼疾,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张居正,万历名臣。“万历新政”的者和实践者,万历十年(1582),这位震古烁今的家死后,被万历皇帝朱翊钧抄家。至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才恢复名誉。

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黄仁宇所谈及的明中晚期的所有人物,无论地位,无论,统统都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他们或身败,或名裂,还有的身败兼名裂,没有一个者。

他们的个人理想、价值在“万历十五年”这个黑暗大时代里,被现实击得粉碎,而他们的人生轨迹也随之湮灭了。这不仅是他们个人的悲剧,也可能是整个的悲剧。

1979年夏,历史学家黄仁宇正在普林斯顿参加《剑桥中国史》的撰写,由他负责明朝部分。就在此时,他却意外接到校方的解聘通知。

已完稿于1978年的英文版《万历十五年》,在美国寻找出版社也不顺畅。因为这一原因,黄仁宇才决定将之翻译成中文,希望能在中国寻找出版中文版的机会。随后的进展证明,黄仁宇的这一决定,颇为明智。

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黄仁宇用近乎平淡的笔触,分析了大明王朝从兴盛走向衰颓的原因,也聊了诸多历史人物的命运浮沉,而在这些十分平淡的叙述中却有一种深沉反思的历史观。

黄仁宇此书,可谓反映的是明朝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大失败的全记录, 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由于 熟悉及历史,因此他认为中国古代缺乏数目化管理,并将中国比喻为“潜水艇面包式”的结构:

“上面一块面包,大而无当,此乃文官集团;下面也是一块面包,也没有有效的,此乃成千上万的农民。其中则是儒家的道德原则,此即尊卑、男女、老幼,没有一个涉及经济和,也没有一个可以改造利用。”

“因而,我们这个庞大的古老,在本质上无非是数不清的农村合并而成的一个体,礼仪和道德代替了,对的行为做掩饰则被认为是忠厚识大体。”

“……各个机构之间的 从来没有可资遵循的成文条例(即使有成文的规则,也多半道德宣誓的作用远大于实际功效)。而这种在体制上实施集权,在精神上的支柱为道德,管理的则依靠文牍。”

公元1587年,这一年是丁亥年,万历皇帝已经登基15年了,也许没有什么特别的,天朝依旧四海升平。当然,已经20多岁的万历是不知道这一年,的舰队已经全副武装开向英伦三岛。

明神宗朱翊钧9岁就接过了他的隆庆皇帝的位子,但实际上在其继位后的这十多年里,都是听命于慈皇太后李氏的,但李太后不是垂帘听政,而是将大权交给了张居正。

好容易熬过了不能做主的这么长一段时间,万历亲政后干的之一件事就是册封他的爱妃郑氏为皇贵妃,但是群臣不买账,这一导致了之后数十年皇帝与臣僚的对立。自此万历也开始了数年不上朝的习性。

其实,明朝前期的皇帝们还是很勤政的,直到第十代皇帝正德打破了这一先例,即万历的叔祖。他常常离开,几个月甚至一年多。其后嘉靖继位,前二十年还算尽职,后来专心炼丹,不理朝臣,但是却了帝国长达45年之久。

1572年,隆庆皇帝即位不到六年,万历登基,根据张居正的安排,一旬之中,只逢三,六,九日早朝。当然,除了张居正,他还要遵从“大伴”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的安排。也同样在这一年,张居正取代高拱成为内阁首辅,独揽大权,万历要干的事就是天天学习经典,书法,历史。

到1578年,万历大婚后,这种依然存在,尤其是慈太后,犯了错的朱羽钧有时还要接受跪罚,一跪就是几个小时。

在万历皇帝的祖父嘉靖以前,内阁大学士为三到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一人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讲,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地位。所以严嵩虽极度受宠,但是徐阶,高拱等依旧能在朝堂之上与之对立。自万历后,情况变了,张居正名为元辅,但也实为首揆,其他人是协助其办事的了。今后朝臣之间的关系也就变得更加复杂。

1582年,张居正去世,一直臣服于重压下的朱羽钧了,开始了和郑氏的热恋阶段,这一年他18岁,当然这也很正常。但是,影响大明朝乃至中国历史的隐患也就此埋下。

万历帝需要改变,因为自己亲政了。如何才能成为大权独揽的名副其实的君王?首先就是清算张居正,冯保也被驱逐出京。

到1587年,张居正已经死了五年,24岁的皇帝端坐在深宫开始独掌朝政,似乎这一朝也就这样了,但是,万历皇帝这一朝是明朝历时最长的一朝,此后自然是有很多大事要发生的,这一年,不过刚刚是一个契机。

2022 年3月6日写于巢湖无为

1587年,海瑞去世。在这一年的岁末,戚继光也去世了。日本的丰臣秀吉九州征伐战胜,岛津义久降伏。

万历皇帝也正式的开始了他长达48年的执政,虽然,此前他已经当了十几年皇帝。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意欲废长立幼。他执着的爱着郑贵妃,但是文官大臣们还在跟他对着干。因为自古以来废储之事都是诸多祸端的根源。而张居正的离世,使得已经立国近两百年的大明朝岌岌可危了。

明朝后期应当来讲,是被这些任性的皇帝和不识时务的文官们玩坏了。从万历的叔祖正德皇帝开始,也包括其祖父嘉靖。

1518年,正德曾要求大臣拟一道旨,命令“威武大将军”朱寿(就是正德本人)再次到北方边区巡视。当时其中一名大学士曾泪流满面的扑倒在地说,宁可死,也不做这种不忠不义的事。次年,正德又想南巡,被所有的否决。皇帝终于大怒,所有跪劝不去的,有146人被当场廷杖30,有11人。所有内阁大学士全部引咎辞职。

万历则只是,爱郑氏和他们的第三子朱常洵。虽然至1572年,万历登基,那位可爱的正德皇帝已经去世五十多年了,但是,正直的大臣们也决意不再让大权掌握在一个任性的年轻人手里。他们希望以德行和礼仪来管理皇帝,致使万历的性格和处事变得更加平静而极端。

张居正在世之日,还能够平衡文官集团的内部纷争,但是,1587年,当长幼之争延展到派系之争之时,其实文官集团内部的也在与时俱进。而此时的首辅申时行却只会和稀泥,放宽京察即是实例。

那么,万历皇帝在乎什么?长子朱常洛已然坐稳了太子的位置。他就静静的 在一边,洞若观火的看着大学士们左右格局。因为他始终不具备的能力,文官集团依然是一个庞大的力量,他心灰意懒,任由这个帝国滑向深渊。

到1590年,虽然,历经数十年北方并无大的战事,申时行也因此在政绩上没有大的问题。但是这一年,万历破例早朝了,因为副总兵李联芳遭遇的埋伏,战死了。最终,没有与人开战的虽有些热血的万历,还是遵从了申时行的建议。

虽然,在此后大明朝一直能够控制西北,不再重蹈当年英宗皇帝“土木堡之变”的覆辙,但是,天朝已经是在苟延残喘了。因为,万历十五年,即1587年,辽东巡抚注意到一个建州酋长正默默的开疆拓土,兼并北方的部落。

申时行当时认为这是一件小事,不值得去研究是剿灭还是,因为大臣们和各执一词,他还是愿意当一个和平宰相,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申时行在1583年开始担任首辅,至1586年朱常洵出生,也许在经历了立储,册妃和东厂张鲸案之后,他与万历也在渐行渐远,他一方面竭力维护皇帝的面子,另一方面也与大臣们虚与委蛇。而万历始终觉得自己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终于不再理朝政。

不过,这个建州酋长却是努尔哈赤。

2022 年3月7日写于巢湖无为

大明朝的的第十三个皇帝,神宗朱翊钧,传统的史学家都认为其荒惰了政事,明实亡于万历。

万历十年(1582年),嫡长子朱常洛就出生了,但万历迟迟不愿意立其为太子,他依旧热恋着其第三子朱常洵的母亲郑贵妃,当其在万历十五年,意欲传位于常洵时,整个朝廷为之震动。

至1601年,万历终于泱泱不快的立朱常洛为太子。此后,宫廷里传出有人要太子。长幼之争,立即演变为百官的立场之争,暗流涌动。至1620年,朱羽钧驾崩,时年已38岁的太子继位,不到一个月就随父而去。之后其孙朱由校(天启帝)继位,而在此的前一年,清军已攻克铁岭。

24年后,明朝灭亡。

在明朝的中后期,官僚体系成为决策的中心,财政紊乱。经济制度也难以突破。科技的进展继宋以后,大明朝也自郑和下西洋后采取了闭关自守的方针,缺乏继续之进展。

利玛窦于1595年来到,1598年到了。在其行经大运河北上之前,大明朝已经尝试着做最后的努力,这番努力主要是由张居正来实行的。1572年,9岁的朱羽钧登上帝位,张居正受皇太后的信任和重托,开始独掌朝政达十年之久。其不辞劳苦,然而,1582年却溘然长逝,时年57岁。

但其主要的功绩是加紧边防,但最重要的文官和土地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成年后的万历在“挺涨派”和“倒张派”之间选择了清算张居正,剥夺了其生前的一切称号和官职。

1587年前后,文官之间的口诛笔伐又再次直指,万历在愤怒的同时选择了消极怠政。当后来的“东林党人”想要继续以重整道德的运动来挽回颓势的时候,其实已经什么都晚了。

玩世不恭,奢侈,懒惰的万历最终当然也无法逃脱应有的后果,1619年,清太祖努尔哈赤以几万骑兵冲破了大明朝十万大军驻守的辽东防线。一年后,万历极不情愿的传位于朱常洛,一个月后,天启继位,不过七年,其另一个孙子崇祯帝朱由检又在位十七年,终于在王朝覆亡时殉国。

1619年的战败,注定了帝国的悲剧的开始。而万历十五年,则是这一切下坡路的发端。当思宗朱由检有望实现“崇祯中兴”的局面时,但骨子里的东西还是一样,虽强烈不妥协,而又成为不了一个独断专行君临天下的帝王。

明朝自宣宗朱瞻基以后,再无真正的帝王,朝政操纵在官僚手里,甚至在天启时期,还出了一个权宦魏忠贤。所有的一切就是为了维持现状,而历史的车轮就是这样,碾过享国276年的大明,继续向前。

然而,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其所在的纪末叶,恰是欧洲文艺复兴最鼎盛的时期。人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反对愚昧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

此后开始了地理大发现时代,新兴的资产阶级开始走向和的舞台,而我们在自此后一直至清、年间,却与整个世界在背道而驰,整整了近四个世纪。

破“神”而转“思”,晚明的这一段历史,应当值得我们深思。

全文完。

张锋 2022 年3月8日写于巢湖

庚子初春修改、编撰于启东翠彧轩

相关 参阅链接:

浅谈解读历史的与意义

满清入关,明朝还有大半,为什么没有成为第二个南宋?

精读《明朝那些事儿》

大明朝的皇帝与才子们,嬉笑怒骂间亡了

庚子一百八十年祭:只有,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以上就是与明朝万历丁亥年是哪一年相关内容,是关于明朝的分享。看完万历戊戌年公元几年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万历大事件

1 万历出生:嘉靖四十一年八月十七日/1563年

2 荣升皇太子:隆庆二年 (6岁)

3 登基为帝:隆庆六年(9岁)

4 辞退内阁首辅高拱:为帝第六天(实际是冯保、张居正二人联合)

5 册封嫡母与生母

6 任命张居正为内阁首辅:开创新政(整顿吏治实施考成法、丈量国家土地、一条鞭法)

7 王大臣案:万历元年/1573年

8 夺情与丁忧:万历五年(1577年秋)张居正得罪天下士林。

9 大婚:万历六年(14岁,皇后13岁/1578年)

10 高拱逝世:万历六年十二月(1578年)隆庆新政的开创者 于死后第二年万历七年 赠复原官。

11 张居正逝世:万历十年六月二十日/1582年

12 明光宗朱常洛出生:万历十年八月十一日/1582年 (挺击案与红丸案主角)

13 清算张居正:万历十年张居正逝世第四天以潘晟致仕拉开清算张居正的大幕。

14 斥逐冯保:万历十年十二月初七 发往南京闲住。

15 徐阶逝世:万历十一年六月七日/1583年(内阁首辅,清理严嵩一党整治朝纲)

16 福王朱常洵出生:万历十四年正月初五/1586年 万历国本之争事件主角之一。拉开了长达15年的争国本,是万历一朝最激烈复杂的政治事件,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立虚岁二十多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而告终。

17 转折点:万历十五年/1587年 这一年海瑞、戚继光相继去世。黄仁宇老先生称之为明朝转折年。(24岁)从这一年开始万历开始长达28年未上朝记录。(虽然不上朝,但并非不管事)

18 宁夏之役:万历二十年三月四日-万历二十年九月 明朝胜。

19 播州之役:万历二十七年-二十八年六月 明朝胜。

20 朝鲜之役:万历二十一年正月- 万历二十五年十一月 明朝/朝鲜胜。

21 妖书案: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

22 梃击案: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

23万历驾崩: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

24 死后闹剧红丸案:万历四十八年八月(8月份以后为泰昌元年)

公元1609年,中国农历己酉年,生肖鸡年,属明朝万历三十七年。

万历(157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明朝使用此年号共48年,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万历前期,张居正主导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军事也接连获胜,朝廷呈现中兴气象,史称万历中兴。历史学家黄仁宇用“大历史观”的角度,写了《万历十五年》这本研究明史的专著。

明神宗在位前十年,由于年幼,由母亲李太后代为听政,太后则将一切军政大事交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实行了一条鞭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社会经济很大的发展,是为“万历中兴”。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非常特别的历史名著,相比于学术书籍,它更流行化,但相对于《明朝的那些事而》的通俗,它又有些严肃和严谨。

这本书里,黄仁宇大师选择了历史上一个十分平淡的年份,介绍了明神宗万历,首辅张居正,申时行以及清官海瑞,将军戚继光,哲学家李贽等人的经历,通过挖掘这些看似风光的人物各自的经历中隐含的悲剧,影射出了他们当时所处的大明表面光荣下背后的无奈。

  共七章

  第一章万历皇帝

  万历十五年是从一场上朝谣言开始的。这一天北京城里哄传说皇上要举行午朝大典了。文武百官不敢怠慢,赶紧都赶到紫禁城。但这件事皇上自己都不知道,又查不到谣言的源头。皇帝生气就把所有官员减免了两个月工资。

这时,中华帝国虽然表面上尊卑有序,实际上已经是乱糟糟的了。黄仁宇开始了他的叙述。

  他考察的第一个人物就是当时中华帝国的第一号人物———万历皇帝朱翊钧。这一年他虽然还才是一个24岁的青年,但已经做了15年皇帝了。做皇帝有一系列的礼仪制度束缚着他。

  在明朝开始的时候,有早朝、午朝、晚朝,规定各部门有185件事情要面奏皇帝。但第六代正统皇帝即位时,才9岁。第十代正德皇帝特别荒唐,十一代嘉靖皇帝忙于炼丹,十二代隆庆皇帝庸碌无知。到了万历皇帝即位时,皇帝制度已经减省了很多。

万历少年登基,和母亲慈孝皇太后感情很深。除了太后,他需要尊敬的还有首辅张居正和“大伴”冯保。张冯的结合对今后的政治形势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张居正还兼管着万历的教育。

明朝开国之初曾经设立丞相,但前后三人都为太祖朱元璋所杀,从此不再设立宰相。大学士逐渐成为皇帝的秘书兼顾问,但在名义上并不负有行政责任。大学士有主次之分,造成了朝臣间的纠纷更加复杂。张居正当时就是首辅或称元辅。

明朝宦官参政现象在朱元璋时就开始了,有专门的“秉笔太监”帮皇帝研读奏章,奏章由大学士票拟作答。皇帝根据“票拟”批答奏章,有时这一工作由“秉笔太监”来完成。冯保就是“秉笔太监”。

  这一制度使皇帝成为文臣和太监之间的平衡者,左提右挈,收相互制约之效。但情况往往不是如此。王振、刘谨等臭名昭著的太监曾经权倾朝野,贻害朝廷。张居正和冯保的关系处理得很好。

  第二章 首辅申时行

  万历十五年的首辅是申时行,申接受张居正的教训,下定决心当和事佬,除非把全部文官罢免,而代之以不同的组织和不同的原则,身为首辅只能和文官合作。他还停止了张居正的考成法。虽然谦虚抑让,申还是巧妙地起用潘季驯治河。潘治理黄河,成绩卓著。他以温和的态度和万历建立亲切的信任关系,并利用这个关系使皇帝的举动接近于文官集团的期望。

  第三章 世间已无张居正

  张居正是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在他的治理下,万历朝的第一个十年,百事转苏、欣欣向荣。北方的“虏患”和南边的“倭患”都被平定。国家府库大为充实。

张居正十年新政,其重点在于改变文官机构的作风,加强行政效率。但张居正的维新不过是局部的整顿,而非体制的变革。张居正名义上是皇帝的顾问,并没有决策和任免的权力。为了贯彻其意图往往利用私人和私人信函间接进行。不合理的制度和税收常例积弊难消。他所带来的空前压力为全部文官终身难忘。他还干涉万历的私人生活,限制皇帝的花费。张居正死后被清算。大伴冯保被逐出京。万历实际掌握了政府。但不久他发现自主之权还是受到很多的约束,即使贵为天子,也不过是一种制度所需要的产物。

  第四章 活着的祖宗

  万历和郑贵妃由于共同的读书兴趣而真心相爱。万历想废长立幼,立郑妃的儿子。但为文官集团所不允许。于是他消极怠工,20 年不理朝政。 高级职位空缺,他也不递补。在他统治的晚期,一个文官的离职就意味着一个名位的废革,因为不再有人补缺。但制度还是在起作用,皇帝放弃职责并没有使政府瘫痪。文官集团有它多年形成的自动控制程序。派遣和升迁用抽签的方式进行。延搁立嗣责任之争也使朝臣们分裂成几派,舌战笔战不断。万历48年的统治造成了文官集团中不可收拾的局面。

由于成宪不可更改,一个年轻皇帝没有能把自己的创造能力在政治生、活中充分使用,他的个性也无从发挥。成了一个“活着的老祖宗”。

  第五章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

  海瑞是一个古怪的模范官僚。他充分重视法律的作用并且执法不阿,但作为一个在圣经贤传培养下成长的文官,他又始终重视伦理道德的指导作用。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但这种精神的实际作用却至为微薄。海瑞和张居正都是希望寻找出一种适当的方式,使帝国能纳入他们所设计的政治规范之内。张居正的措施带有变法的意味。海瑞则力图恢复洪武旧制。并一意重农,力追往古。

  第六章戚继光——孤独的将领

  一代名将戚继光,试图改革武备的努力遇到了文官集团的阻碍。由于和张居正的密切关系,被免职。万历十五年的年底,他在贫病交加中死去。军备的张弛影响一国的盛衰。将星西陨之际,我们一个古老帝国业已失去了重振军备的最好时机。这时西班牙舰队已整备出征英国。

  

第七章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哲学家李贽在万历十五年的后一年剃度,开始自己的精神追求。对于同时代的人,他推崇张居正,倾倒于戚继光。对于海瑞,他认为过于拘泥传统道德,只是“万古青草”。张居正是政治家,李贽是哲学家,他们同样追求自由,有志于改革和创造,又同样为时代所扼止。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