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字的讲解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2浏览:8收藏

刘字的讲解,第1张

刘,汉语一级字,读作liú或liǔ,最早见于甲骨文[1]。本义是杀,后延伸至表示斧钺类武器等。《说文解字》大概是因避汉皇帝刘姓之讳而失收,但有以“刘”作偏旁的字且“鐂”字不见于史传,徐锴据此推断繁体“刘”因屈曲的“刀”(刂)被误作“田”而讹误为“鐂”,汉字工具书一般采用徐锴的说法(如《康熙字典》等)。

(基本信息栏主要

参考资料:

[2])

中文名

拼音

liú;liǔ

注音

ㄌㄧㄡˊ; ㄌㄧㄡˇ

繁体

古字

镏、𠭱

汉字源流

“刘”的篆书[5]

“刘”的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和楷书[1]

关于“刘”字的字源,除了部分人认为“卯”字是“刘”字的本字而“刘”字是“卯”字加“刂”(刀)和义符“金”而来外[6],主要有两种观点。

其一,“刘”字的异体字“鐂”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在发现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尚未发现“刘”字。篆文中的“刘”字(图A)左边是“金”(表质料),右边由上部的“卯”(表部分)和下部的“刀”组成,或将“刀”改为“田”而作“鐂”(图B),两种写法中的“戼(卯)”字在甲骨文中意为杀牲的方法,因而“刘”字的本义为“杀”。[5][7]

其二,“刘”字本是象形字,后发展为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中的“刘”字(图C)左边是一只形似大鸟的动物的象形,也像是一个被艺术化了的人;右边是—把刀的象形,取意“用刀刺杀动物或人”,直观地表达出了“刘”字的本义——杀戮。发展至金文阶段,“刘”字的构形发生了很大变化(图C)——由原来的象形字变成了会意兼形声字:上面是个“卯”,其本义是“胎儿与胎盘的分离”,可引申为”分开”、“撕裂”、“杀”等义,在此也表音;下面左半部分是“金”,本义是“金属”,在此代表兵器或武器;下面右半部分是“手”,在此表示“用手拿”。三者结合,寓意“用手拿着兵器进行杀戮”,此即“刘”字的本义。小篆阶段的“刘”字,有两种写法(图C)。第一种写作“鐂”,为金形、留声的形声字,见于《说文解字》,后发展为“镏金”之“镏”;第二种写作繁体的“刘”,脱胎于“刘”字的金文字形,但也有所变化——变成了左右结构:左边是上“卯”下“金”的组合;右边的“手”换成了“刀”,成为从卯、从金、从刀的会意字,意思更为明确。隶书、楷书中的“刘”字在第二种结构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刀”改为“刂”。[1]

详细释义

读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liú

动词

杀,戮。

kill

《左传·成公十三年》: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垂。

虔刘

克,征服。

capture

《尔雅·释诂上》:刘,克也。

铺陈。

arrange

《尔雅·释诂上》:刘,陈也。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8][9][10][5])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第十四上金部

鐂,杀也。(徐锴曰:《说文》无“刘”字,偏旁有之,此字又史传所不见,疑此即刘字也。从金、从丣,刀字屈曲,传写误作“田”尔。)力求切。[11]

说文解字注

卷十四金部

鐂,杀也。

注:《盘庚》:“重我民,无尽刘。”《君奭》:“咸刘厥敌。”《左传·成十三年》:“虔刘我边陲。”《释诂》:“刘,杀也。”《书》孔传(《尚书孔传》)、《左》杜注(《左传杜注》)同。

从金、刀。

注:此会意。从金,杀意未著,必从金、刀而后著。

丣声。

注:丣者,古文“酉”也。

力求切。

注:三部。此篆二徐皆作“鐂”,别无“刘”篆。鐂,古书罕用,古未有姓“鐂”者,且与杀意不协。其义训“杀”,则其文定当作“刘”。楚金疑脱“刘”篆,又疑“鐂”之“丣”下本作“刀”,转写讹“田”。后说是也。竹部有“䉧,刘声”;水部有“浏,刘声”;又“刘,刘杙”;又“刘向、刘歆”。以许订许,此必作“刘”。若无“刘”字,刘声无本矣。今辄更正篆文,以截断众疑。至若此字丣声非戼声,绝无可疑者。二徐固皆不误。盖凡丣声之字皆取叠韵而又双声,丣、戼皆在古音第三部而各有其双声,故二声不可混淆。东汉一代持卯金刀之说,谓东卯、西金,从东方王于西也。此乃谶纬鄙言,正马头人、人持十、屈中、止句一例,所谓不合孔氏古文,谬于《史籀》之野言。许之所以造《说文》者,正为此等。矫而煣之,隐而括之,使“六书”大明。以视何休之恃此说经,其相去何如也!正刘为刘,许君之志也。或疑其有忌讳而隐之,夫改字以惑天下,后世君子不出于此。[12]

康熙字典

子集下刀部刘

古文:镏、𠭱。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并力求切,音留。《说文》:杀也。《书·盘庚》:重我民,无尽刘。《诗·周颂》(《周颂·武》):胜殷遏刘。《左传·成十三年》:虔刘我边陲。

又《尔雅·释诂》:刘,陈也。疏:谓敷陈也。

又《尔雅·释诂》:刘,暴乐也。疏:木枝叶稀疎不均为暴乐。《诗·大雅》(《大雅·荡之什·桑柔》):捋采其刘。《毛传》:刘,爆烁而希也。

又《尔雅·释木》:刘,刘杙。注:刘子生山中。疏:刘,一名“刘杙”,其子可食。

又姓。《韵会》:凡二十五望,并自陶唐氏刘累之后。

又《集韵》:力九切,留上声。好也。

又《集韵》:龙珠切,音镂。杀也。汉礼,立秋有貙刘。

又《同文备考》作“鐂”。[13]

《说文解字》中的“刘”字

《康熙字典》中的“刘”字

四库全书本《说文解字》 书影[11]

同文书局本 《康熙字典》书影[13]

(⊙o⊙)…,四库全书不是四本书,有没有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呀,他就是一直在编这个书。。

《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在“文字狱”的背景下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但编纂过程毁书则更多。“四库”之名,是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永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

清代统治者自入关后很重视搜集和编纂古代典籍,顺治、康熙、雍正时期编修书籍甚多,其中如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荟萃群书,融贯古今,有一万卷之巨。到乾隆年间,清朝进入鼎盛阶段,国家富足,社会也较为安定,为更大规模的书籍编纂工作提供了条件。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正月,乾隆帝谕令全国各省官员广泛搜集前代遗书和本朝人的著作。谕令说:‘今内府藏书,插架不为不富。然古今以来著作之手,无虑数千百家,或逸在名山,未登柱史,正宜及时采集,汇送京师,以彰千古同文之盛。其令直省督抚会同学政等,通饬所属,加意购访。”谕令下达后,安徽学政朱筠于十一月提出了搜访校录书籍的四条建议:一是抓紧搜集罕见的旧刻本和抄本;二是充分利用皇家藏书,公布内廷藏书目录,并组织人员从内廷收藏的残本《永乐大典》中辑录佚书;三是著录与校勘并重;四是对于金石、图谱,也要留心搜集。朱筠的建议引起了乾隆帝的重视,交军机大臣讨论后决定:选派翰林官员开馆编辑自《永乐大典》中辑出的佚书与各省采进的书籍,成书后总名《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二月正式开馆,馆址设在北京东安门外的翰林院。四库全书馆设有正、副总裁,总纂官、总阅官、总校官、纂修官,以及提调官、监督官、监造官等。在前后九年时间里,正式任命的纂修官员先后共计360人,此外还征用了大量的抄写人员和勤杂人员,四库全书馆里聚集了全国最有名望的专家学者,人才济济,极一时之盛。其中最为著名的有纪昀、戴震等人。

纪昀是直隶献县人,才思敏捷,学问渊通,自开馆即充任总纂官,与修书活动相始终,对《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出力最多。全书的体例、分类和各种类中书籍的排列次序等都是由纪昀一手确定。他把一生精力备注于《四库提要》及《目录》之中,“凡六经传注之得失,诸史之异同,子集之支分派别,罔不抉奥提纲,溯源彻委”,编成《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成为目录学史上总结性的著作。由于他在编纂《四库全书》工作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和表现出的卓越才华,纪昀被人称作“一代文宗”。

充任纂修官的戴震是极负盛名的汉学大师,皖派领袖,以举人身份而蒙特召人馆,负责辑校《永乐大典》中的佚书和校勘古籍。他的学问根基深厚,馆中其他人遇有疑难,经常向他求教,戴震在馆数年,晨夕披检,靡间寒暑,辑出久已亡佚不传的《算经五书》,并且校订整理了《水经注》、《仪礼集释》等大量古籍,为《四库全书》的修纂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由于积劳成疾,戴震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于馆中逝世。

为了编纂《四库全书》,清廷进行了大规模的征集图书的工作。自乾隆三十七年至四十三年(1772年至1778年),乾隆帝多次下诏访求图书,自各地征集到的图书总数达13000多种,其中有许多是举世罕见的珍本秘籍。这些书籍大部分征自文化特别发达的浙江地区,当地的一些著名藏书家,如扬州马裕、宁波范懋柱等人,进献图书都在六百种以上。这样一次规模空前的征集图书活动为《四库全书》的纂修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材料。

在征集到的大量图书中,包括一部分不利于清朝统治者的文字,特别是明清之际的一些野史稗乘,颇多“违碍悖逆”之词。乾隆帝征集图书,修纂《四库全书》,目的在于巩固其统治,对这些不利于其统治的书籍当然不会等闲视之,因而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八月,就谕令四库馆和各省官员,一定要趁此征书之机,大力查禁一切违碍图书,尽数销毁。其时文字狱正盛,各处官员对禁书之令不敢怠慢,于是在征书的同时,又大肆收缴禁书,经过十几年的时间,查缴禁书竟达3000多种,15万多部,而且查禁的范围不但包括明末清初的稗官野史,还包括许多学士文人的文集、笔记、奏疏以及剧作曲本,甚至一些宋、元时代有关抗击辽、金、元兵的作品也遭到毁禁。在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还根据乾隆帝的指示,对许多古籍中一些“违碍”的章节、段落和字句进行了削删窜改,使得一些珍贵典籍面目全非。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第一份《四库全书》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正式修成。这部巨大的丛书集古今图书3500多种,共计79000余卷,内容包罗万象。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部下分类,共四十四类,其中十五类下又分为六十五属。其基本分类为经部,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共十类;史部,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共十五类;子部,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共十四类;集部,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诗文评类、词曲类、共五类。所收书籍不但包括一般著述,还包括一部分丛书以及如《册府元龟》和《佩文韵府》这类的巨型类书和工具书。《四库全书》“以万千之遗书而汇为一团,以多数之简册而勒成一部,不惟齐整,易于保存,且完备,易于寻觅。吾国先人之宝籍得赖以不坠者,亦斯役之力也。”

在编纂过程中,《四库全书》的编者为收入全书和未收而存目的书籍共10200余种撰写了提要。每篇提要都开列书名、卷数、采进来历,考证作者名号经历,介绍书籍的性质与内容大要,评论其得失利弊,说明其流播与影响。这些提要由纪昀编排统稿,按《四库全书》的部类次序编辑成书,即所谓《四库全书总目》。由于各书提要均出自渊深学者之手,概括明晰又常有独到见解,再配合以《四库全书》严密精致的分类框架,所收书目又数量宏大,这部《四库全书总目》因而成为我国目录学中最高成就之作,对后世的学术影响巨大。《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最初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由内廷刊刻,后来民间依殿本翻刻,得在全国广泛流传。

《四库全书》卷帙浩繁,没有刊印本,编成后仅抄写了七份,各装订成三万六千多册,分别A于北京大内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沈阳故宫文溯阁和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抄成后又多次重校、补校。后来由于战乱,文源阁本、文汇阁本和文宗阁本都荡然无存;文澜阁本毁损过半后补抄完整,与文渊阁本,文津阁栈、文溯阁本现在分别珍藏在杭州、台北、北京和甘肃兰州。

四库全书是丛书名。

  清乾隆时编纂。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有3500多种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当年,乾隆皇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库全书》,下令分别藏于全国各地。先抄好的四部分贮于紫禁城文渊阁、辽宁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河北承德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北四阁”。后抄好的三部分贮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南三阁”。

刘字的讲解

刘,汉语一级字,读作liú或liǔ,最早见于甲骨文[1]。本义是杀,后延伸至表示斧钺类武器等。《说文解字》大概是因避汉皇帝刘姓之讳而失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