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中药材历史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2浏览:3收藏

内江中药材历史,第1张

1四川省内江市种植了哪些药材

植被、动物:内江市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多种林木生长。

树种资源有60多个科,110多个属,190多个种。内江由于海拔高度悬殊不大,地形多为丘陵、低山,森林植被种类、群落组成以及群落动态特征,随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呈较明显的地带变化,并在相应范围内,有相对的稳定性,其森林植被主要有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木林等。

从用途上看,内江森林植被以用材林为主,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威远县,最小的是市中区;经济林树种丰富,主要有油桐林、油茶林、柑橘林,其他还有落叶果林,如梨、苹、桃、李、杏、樱桃、葡萄以及桑林、茶林、油橄榄、棕榈、核桃、白蜡等经济林木;薪炭林是内江市农村重要的生活资料,分布广,产量高,多数可再生更新,主要树种有桤木、紫槐、马桑、黄荆等;其他还有特种用途的环境保护林、实验林、母树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圣地林、自然保护区林等,其优势树种有马尾松、香樟、楠木、黄连木、柏木等,主要分布在市中区、资中等地名胜古迹风景区。

2中药的发展历史是什么

中药在中国古籍中通称“本草”。

中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由 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世称《唐本草》。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汉朝以前中药随着文字的出现,药物知识也有了文字记载。

商代金文已有“药”字。《说文解字》训释为:“治病草,从草,乐声。”

西周的《诗经》及《山海经》中已经记载了120多种药物的产地、效用和治疗性能。春秋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已载方280余首,所用药物达240余种。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将本草作为中药的代名词。 本草一词始见于《汉书·平帝纪》。

到了西汉晚期已有“本草”一词来指称药学专著。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

虽托“神农”之名,实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有考证最后成书不晚于东汉末年(公元2世纪)。

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末以来医家应用的药物种类日渐增多,本草著作的数量和种类也大大增加。 晋代葛洪《抱朴子》曾首载草药一词。

重要的本草著作首推完成于公元500年、梁陶弘景所撰《本草经集注》。南朝刘宋时期雷敩著《炮炙论》,收录了300种药物的炮制方法,是中国的第一部炮制专著。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南北统一,经济文化日渐繁荣,医药学也有较大发展。 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朝廷颁行了由李绩、苏敬等主持编纂的《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

载药844种,本书的完成依赖了国家的行政力量和人力物力,是中国第一部药典性本草;比公元1542年欧洲纽伦堡药典早出800余年。并在日本古书《延喜式》还有“凡医生皆读苏敬新修本草”的记载。

金元时期张元素所写的《医学启源》介绍了脏腑诸病用药心法,奠定了脏腑辨证用药理论。他在《珍珠囊》、《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洁古刺诸痛法》中均倡导中药归经学说。

后来,李东垣的《用药法象》与王好古的《汤液本草》都是探讨药性。 明朝时期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历时27年编成《本草纲目》(全书52卷,约200万言,收药1892种,附图1100多幅,附方11000余首)。

中华民国中华民国(1912~1949年)的建立,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统治,但是中国仍未改变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加之国家连年战争,社会动荡,经济衰退,致使中国科技发展缓慢而不平衡,远远落后于欧美、日本等,失去了16世纪以前中国在世界科技上普遍领先地位。

在西方科技文化大量涌入的情况下,出现了中西药并存的局面。与此相应,社会和医药界对传统的中国医药逐渐有了“中医”、中药”之称,对现代西方医药也因此逐渐称为“西医”、西药”。

由于 采取废止中医的政策,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因而引发了中医药界的普遍抗争。 在学术医药工作者奋发进取,尽管困难重重,本草学或中药学仍然有所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现存民国时期的中药专著有260多种,大多体例新颖、类型多样、注重实用。由于它们的论述范围、体例、用语等与传统本草有所不同,或为了通俗的原因,一般都不以本草命名。

其间综合性中药著作和讲义较多,内容多数偏于临床实用。前者以蒋玉柏《中国药物学集成》较有代表性。

该书有总论、各论两大部分。总论概述了中药有关基本理论知识;各论按功效分类,分别记述了400余种药物的别名、气味、形状、功用、制法、有毒无毒、用量、禁忌、处方等。

其体例和内容与前者基本相似,但更简明实用。如秦伯未《药物学讲》,分为发散、利尿、理气、理血、温热、寒凉药等12类加以介绍,如张山雷《本草正义》,属于传统药论性质。

该书结合个人用药体验论述了中药的药性、功用以及鉴别、炮制、煎煮法等,有较好的影响。 属于传统的地方本草亦有多种,以肖步丹《岭南采药录》、高宗岳《泰山药物志》较有特色,也丰富了药物的品种。

食疗本草有较大的进步,大多内容丰富、实用。如秦伯未《饮食指南),以传统、简要为特点;杨志一、沈仲圭《食物疗病常识》、陆观豹《食用本草学》,则多为经验之谈。

其他方面,如经曹炳章据清末郑肖岩所撰《伪药条辨》补订而成的《增订伪药条辨》,载药110种,就产地、形态、气味、主治等以论述或比较,为辨识药物真伪优劣提供了宝贵经验。杨华亭《药物图考》,摘引本草文献,对药物品种作了科学的考证,并附有图谱,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炮制制药方面,如杨叔澄《中国制药学》、周复生《增订药业指南》,有关内容均较切合实际。当时的中药学著作,除了传统的表述外,还产生了中西药汇通之作。

汇通派医药学家,利用自然科学和西方医药学的某些成果,补充表达中药的基源、成分、功效及其药理等,或以中西药理互为解说;其间深浅、得失参差不齐。 在各种著作中,以郭望《汉药新觉》、温敬修《最新实验药物学》及阮其烃、王一仁、董克仁的《本草经新注)等较有代表性。

鉴于此期中药数量众多、知识广泛,对中药的学习与传播已有诸多不便,故不仅便读、歌括一类中药入门书籍不少,而且新产生了中药辞书。其中影响较大的是1935年陈存仁编著的《中国药学大。

3四川川南片区有什么道地中药材

四川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之美誉。

据资料统计,全川中药资源有5000余种,其中植物药4600余种,动物药320多种,矿物药130余种,约占全中国中草药品种的75%;其中著名地道药材和主产药材30余种,如川芎、麦冬、黄连、川贝母、冬虫夏草等不仅是中国出口较早且量大的品种,而且在中国国内的生产和销售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川芎都江堰市(菊花心川芎)、郫县、彭州市、崇州市川贝母阿坝州、甘孜州;以卷叶贝母、暗紫贝母为主附子、川乌江油市;以南瓜叶附子为主流品种黄连洪雅县、峨眉山市、大邑县(味连)麦冬绵阳市、三台县(绵阳麦冬、川麦冬)天麻平武县大量栽培,野生资源广布冬虫夏草康定县、马尔康县红花简阳市、平昌县(川红花)干姜四川岷江流域多栽培、犍为县、沐川县主产川牛膝天全县(天全牛膝)、洪雅县金银花南江县、沐川县(川银花)丹参中江县(中江丹参)、平武县(川丹参)补骨脂西昌市、金堂县郁金(川郁金)双流县、犍为县、崇州市(多栽种绿丝郁金、黄丝郁金)姜黄犍为县、崇州市、双流县莪术犍为县、崇州市、双流县天冬内江市、古蔺县白芍中江县(中江白芍)、渠县白芷遂宁市(川白芷)黄柏荥经县、峨眉山市、洪雅县、通江县(川黄柏)厚朴都江堰市、峨眉山市、古蔺县、三台县(川朴)杜仲四川各地均有栽培半夏南充市、西充县主产,川东北地区多野生金钱草四川多野生资源(四川大金钱草)泽泻彭山县、都江堰市(川泽泻)麝香都江堰市、马尔康县(人工养殖,活体取麝)熊胆都江堰市主产(人工养殖,活体引流)辛夷北川县主产,四川各地有栽培乌梅大邑县、达州市多栽培川续断主产凉山州羌活甘孜州、阿坝州银耳通江县(通江银耳)川明参苍溪县、金堂县、巴中市柴胡剑阁县(竹叶柴胡多野生,习称“剑柴”;北柴胡多栽培)桔梗梓潼县(川桔梗)花椒汉源县(川椒、红椒)、茂汶县大黄四川北部、西部多栽培党参九寨沟县(原南坪县)菊花苍溪县、仪陇县、中江县龙胆凉山州野生资源丰富川木香四川西部(阿坝州)枇杷叶四川各地栽培佛手犍为县、沐川县(川佛手)。

典籍里的中国——《本草纲目》

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综核究竟,直窥渊海。兹岂仅以医书观哉!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箓,臣民之重宝也。——《本草纲目·序》王世贞

李时珍,生于1518年,明朝正德年间,他说著的《本草纲目》集明朝以前本草学之大成,首次采用纲目体系为药物分类,这种编创体例开创了历代本草著作之先河。李时珍出生在中医药世家,医学志在格物,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我们打小就知道《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先生所写,但是却不知道其背后的故事,看了这期《典籍里的中国》之后,才知道李时珍当时写这本著作的艰辛与不易。

虽出生于医学世家,但是小时候父亲并不让他学医,他多次请求父亲,让他做一名医者。“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这是李时珍青年时期向父亲明志、决意行医时所说的话。

随后李时珍跟随父亲行医多年,经常因为遇到辨错药、抓错药的情况,看到了百姓对良医好药的期盼,也见到患者求医问药的艰难,更加坚定了他重修本草的决心。

学医难,行医难,修本草更难。此后,李时珍查阅历代典籍采八百余家,踏万水千山考证诸家本草,穿风霜雨雪,历寒来暑往,守一盏孤灯,用近30年终于撰出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只是令人惋惜的是,《本草纲目》刚刚刻成,李时珍先生仙逝,他并未看到自己毕生为之耗费心血的书最后放在他的眼前。

经典语录:

天下医书,利益天下,当天下共修之,世代永新。

守正创新,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们守住这个“正”,再开出每一代的“新”,就能看着中国越来越好。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医者贵在格物也——《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四卷》

性理之精徽,格物之通典——《本草纲目·序》

寿国以寿万民——《进<本草纲目>疏》

大医精诚——《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寓意草 1 拼音

yù yì cǎo

2 注解

《寓意草》为医方著作。清·喻昌撰于1643年。全书收辑以内科杂病为主的疑难治案六十余则。前有医论二篇,作者强调“先议病,后用药”,其“议病式”就是一份比较完整的病历格式。在治案中喻氏对病因、病情记述较详;辨证剖析明彻、治法稳妥灵活。并以层层设问的方式,阐明治案中的关键和疑难之点,每能给读者以启迪。喻氏善用古方,又有个人的见解和发挥,故本书在医案著作中有相当的影响。但不少治案只议病情而无处方。现存初刻本、多种清刻本、石印本等。1949年后有排印本。

《寓意草》全文在线阅读:zhongyiguji21tcm/492/yuyicao/indexs

古籍中的寓意草 《中国医籍考》:[卷六十三]方论(四十一)

〔喻氏(昌)寓意草〕六卷(四库全书提要作一卷)存自序曰。闻之医者意也。一病当前。先以意为运量。后乃

《柳洲医话》:按语八十五条

,骤投参、、术附温补,其遗患可胜言哉。雄按∶《寓意草》伤寒善后法,学人最宜详玩。凡诊病,浅见者反若

《寓意草》:序

一得微长。并蒙格外引契。参定俚案之近理者。命名寓意草。捐赀付梓。其意欲使四方周览之士。大破成局。同

《杂病广要》:[脏腑类]滞下

合法。若急而速,则恐才出又入,徒伤其正耳。(《寓意草》)(按∶原更有治陈汝明病痢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案

《本草从新》:[卷十八人部]月水

相传古时期张氏随军出征,因遇霍乱,士兵得奇癣,奇痒不止,皮肤狠抓出血方可停止,过后奇痒又起,此疾病对于士兵的威胁,已经超过战争的杀伤力,痛苦无比,“遇有顽疾病兵不能前行者,登时禀到主将,便命军医医治”张氏亲自采药并以当时之烟火谷糠之物摄取溜油涂于患处,奇痒可止,奇癣鳞屑自然脱落,病情痊愈。总结之其方传于后人。民国期间,因战乱,张氏祖籍由山东迁往陕西,秉承中医精华,主要治疗各类皮肤疑难杂症,一路救死扶伤,以行医之五戒十要来造福他人。

解放前到陕西咸阳落户,文化大革命风暴来临,一场大火烧去了大部分资料祖传中医古籍等等,张氏一族也受到了极大影响。张氏承接了传统中医 药的精髓理论,在运用祖传古方秘方,独门绝术治疗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总结,并结合顽症,疑难杂症的抗耐药,易复发等特点,总结了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案。

此古方发展至今是一种经验药,不是从理论上推测的祖方,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增加或消减此古方已经成为了一种验方,经过几千例患者实际验证后认可的药方,经过一系列研究和改进,2010年面世,正式命名为“清藓草”。

每年三、四月份的清明时节正是采集茵陈蒿的幼嫩茎叶入药的时间。

茵陈蒿是菊科的多年生草本,在幼苗的背面可清晰地看见很多白绒,所以也称作绒蒿。

正是由于它的幼苗生有很多白绒,象是棉花一样软绵绵的,因此有些地方也称它为绵茵陈。

茵陈蒿有着明显而独特的气味,某些人又因此称它为臭蒿。

茵陈蒿性微寒,归肝、脾、胃、胆经等,可以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茵陈蒿可以治疗湿疮瘙痒、黄疸和小便不利等症,在清明时节很多地方的人把它研碎和入糯米粉中做粿吃,因此被称为清明草。

茵陈蒿同野菊花和艾草的形态特征有很多相似之处,尤其是它们的幼苗几乎就是长得一模一样的。

茵陈蒿和野菊花,以及艾草虽然都有香味,但是三者对比的区别非常明显,或许是分辩幼苗的最好方法之一。

不过,就食用而言,除了古籍本草说野菊花有小毒之外,应该都是可以食用的。

这不,清明时节的这些茵陈蒿被人掐了一茬又一茬,怎么也长不高。

不过,只要不施与化学除草剂,它们就照样可以年年长出来让人们祛病延年的同时大快朵颐。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一草亭目科全书 1 拼音

yī cǎo tíng mù kē quán shū

2 注解

《一草亭目科全书》为眼科专书。一卷。明·邓苑撰。撰年未详。书中将目瘴总括为内障与外障二类,首为议论叙述生理病理;次为治法,备载眼病方药。并附小儿眼病治法。叙述简要,方剂切于实用。1949年后有排印本(与《异授眼科》合刊)。

古籍中的一草亭目科全书 《一草亭目科全书》:胡序

耳。余受览之,见其为二册合抄,其前册,曰《一草亭目科全书》,清江邓博望先生所撰,广采群方,论次精微

《一草亭目科全书》:张序

两家目科名之也。其一清江邓博望先生著,有《一草亭目科全书》,原简残缺,其一不知何许人著,有《异授眼

《一草亭目科全书》:年序

伊芳何人乎舍清江邓子,其谁与归。予尝觉其一草亭目科全书,其自序业医之缘,盖本于宋儒为人子者不可不

《一草亭目科全书》:外障治法

传紫金膏点之,此膏能开瞽,或武当、人龙、此君亦妙。《一草亭目科全书》清邓苑公元16441911年

《一草亭目科全书》:[外障治法]五龙汤

草的笔顺:横、竖、竖、竖、横折、横、横、横、竖。

草(拼音:cǎo)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草木的“草”在古文字中写作“艸”或“屮”,属象形字,模拟草木初生的样子。

“草”约见于春秋,《说文解字》认为“草”指“草斗(zàodǒu)”,即栎树的果实。传世古籍大都借“草”为“艸”。“草”由草本植物的统称引申为生长草的地方、野地,再引申为粗劣,又引申为初稿,未经改定的文字,同时“草”还作动词表示草拟、起草的意思。

“草”又指一种汉字字体,由人们在书写中笔画简略、互相连属演变而来。另外“草”还表示雌性的家畜、家禽。

草是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总称。如说野草、青草。又指野草生长的地方,特指山野、民间。《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的“垦草”即垦荒。唐代李白《梁甫吟》:“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草”指民间。

野草柔软矮小,就用草字喻指弱小、微贱。“草菅人命”即旧时统治者视民如草芥。处在社会底层的普通老百姓在官吏面前或公堂之上自称“草民”。又用作自谦之词,称自己的名字叫“草字某某”。

汉字起源:

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正楷字形,包括繁体字和简化字。现代汉字即从甲骨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演变而来。汉字为汉民族先民发明创制并作改进,是维系汉族各方言区不可或缺的纽带。

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西周时演变成籀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和隶书,至汉魏隶书盛行,到了汉末隶书楷化为正楷。楷书盛行于魏晋南北朝,通行。

汉字是迄今为止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者,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的官方文字。在古代,汉字还充当东亚地区唯一的国际交流文字,20世纪前仍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等的官方书面规范文字,东亚诸国都在一定程度上自行创制汉字。

目录 1 拼音 2 豆科植物百脉根的全草及根·五叶草 21 五叶草的别名 22 来源及产地 23 性味 24 功能主治 25 化学成分 3 牻牛儿苗科植物牻牛儿苗或老鹳草等的地上部分·五叶草 31 五叶草的别名 32 来源及产地 33 性味 34 功能主治 35 化学成分 36 五叶草的药理作用 4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五叶草 1 拼音

wǔ yè cǎo

2 豆科植物百脉根的全草及根·五叶草

五叶草为中药名,出自《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为《四川常用中草药》记载的地羊鹊之别名[1]。

21 五叶草的别名

牛角花、五叶草、三月黄花、斑鸠窝[2]

22 来源及产地

豆科植物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 L的全草及根。分布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甘肃、陜西、广西等地。[2]

23 性味

全草:辛,平[2]。

24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咳,消痞[2]。

1治风热咳嗽无痰,咽炎,扁桃体炎,胃部痞满疼痛。根:下气,止渴,去热,除虚劳,补不足。煎服:9~18g。[2]

2治疮疖,湿疹,痔疮,全草捣烂敷[2]。

25 化学成分

全草含5,7,3’,4’四羟基8甲氧基黄酮醇3Oβ半乳糖苷等黄酮苷,另含刀豆酸、齐墩果酸、皂苷等[2]。

3 牻牛儿苗科植物牻牛儿苗或老鹳草等的地上部分·五叶草

五叶草为中药名,出自《滇南本草》,为《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的老鹳草之别名[1]。

31 五叶草的别名

五叶草、破铜钱、老鹳嘴、老鸹筋、鹌子嘴[3]

32 来源及产地

牻牛儿苗科植物牻牛儿苗Erodium stephanianumWilld或老鹳草Geranium wilfordii Maxim等的地上部分。主产河北、山东、山西、云南、四川、湖北等地。[3]

33 性味

苦、辛,平[3]。

34 功能主治

祛风湿,活血,通络;外用清热解毒,收敛生肌[3]。

1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急性胃肠炎,痢疾,月经不调,痛经。煎服:9~15g。[3]

2制成软膏涂敷,治湿疹,痈、疔、疮疖,小面积水、火烫伤[3]。

35 化学成分

牻牛儿苗全草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牻牛儿醇,老鹳草地上部分含老鹳草素(Geranilin)[3]。

36 药理作用

内江中药材历史

1四川省内江市种植了哪些药材 植被、动物:内江市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多种林木生长。 树种资源有60多...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