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玉衣是哪个朝代的?哪个皇帝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2浏览:2收藏

金缕玉衣是哪个朝代的?哪个皇帝的?,第1张

金缕玉衣 jīnlǚ-yùyī [jade burial suit]

中国汉代皇帝和贵族的殓服。按死者等级分为金缕、银镂、铜缕。1968年满城汉墓出土的两套金缕玉衣,保存完整,形状如人体,各由两千多玉片用金丝编缀而成,每块玉片的大小和形状都经过严密设计和精细加工,可见当时高超的手工艺水平。

玉衣的一种。用金缕编成, 汉 代皇帝和贵族死后用为殓服。由于等级不同,玉衣有金缕、银缕、铜缕之分,这三种玉衣在考古工作中都有发现。 河北 满城 汉 中山靖王 刘胜 夫妇墓出土的两套金缕玉衣,各由两千多玉片用金丝编缀而成。

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据《西京杂志》记载,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这种玉匣就是人们日常说的金缕玉衣。当时人们十分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 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

首先要说明的是,给墓主穿上金缕玉衣的墓葬文化一般主要出现在两汉时期,这也与汉代对玉以及长生不老神话的迷信有关。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对于是否能够在死后穿上金缕玉衣,汉代还是有一些规定的,并非是只要是王公贵族就可以使用这一形制。最重要的参考就是汉昏候墓,由于海昏侯墓是标准按照汉制埋葬的列侯墓,“可以证明西汉列侯等级下葬不会使用金缕玉衣,填补了重大考古空白”。

《后汉书•礼仪志》记载:“登遐……皇后诏三公典丧事……守宫令兼东园匠将女执事,黄绵、缇缯、金缕玉柙如故事……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薨,皆令赠印玺、玉柙银缕;大贵人、长公主铜缕。”登遐即帝王之死。也就是说死掉的人依据自己的身份得到相应的玉衣,规定十分的清晰。汉代帝陵至今尚未发掘,从各地诸侯王墓出土的玉衣资料来推断,皇室成员使用玉衣的现象应该是十分普遍。

根据目前考古所见东汉诸侯王、列侯墓葬中没有金缕玉衣出土,诸侯王级别的墓葬中出土的皆为银缕玉衣,列侯及其同等级别的墓葬中出土的玉衣则全用铜缕穿缀,可见玉衣制度执行得很严格。可见,在西汉时期,严格的分级使用玉衣的制度还没有确立。

因为在西汉古墓的挖掘考古过程中发现,很多墓穴的丧葬形制是混乱的,并没有完全的严格的定制。所以说西汉早期玉衣还没有形成定制,玉衣等级制度是逐步发展得更为完善的。此外,在制度规定外,皇帝也会赐给宠臣贵戚玉衣。

金缕玉衣也只有在西汉跟东汉时期使用,因为金缕玉衣不仅要消耗大量的社会力量来制作,也因为价值连城,招来盗墓贼的惦记,到了魏文帝曹丕的时候,正式下令禁止使用金缕玉衣,金缕玉衣也开始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

馆藏地点:河南博物院、河北省博物馆、商丘博物馆、徐州博物馆、临沂市博物馆。

出土地点:河南、江苏、河北、安徽、山东。

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级的象征,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

扩展资料:

金缕玉衣之最:

曾经有媒体报道过“埃及惊现1000具穿金缕玉衣黄金木乃伊”,但那些黄金木乃伊也就是在身上镀了一层金而已,并没有玉的成分,称不上真正的“金缕玉衣”。

玉雕技艺是我国独有,汉朝也是玉雕装饰盛行的时期,原湖南省博物馆馆长熊传薪介绍说,从长沙出土的金缕玉衣残片来看,它不仅只是简单磨成玉片而已,上面还雕有花纹。 

金缕玉衣具体由何人所设计并无史料记载。1968年,西汉刘胜和窦绾夫妇墓中发掘出两套完整的古代帝王贵族的葬服“金缕玉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考察,这两套“金缕玉衣”是我国考古出土中,时代最早的,也是最完整的两套。 

我国已经出土玉衣的西汉墓葬共有十八座,而金缕玉衣墓只有八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河北满城一号墓出土的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

它用一千多克金丝连缀起2498块大小不等的玉片,由上百个工匠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整件玉衣设计精巧,作工细致,是旷世难得的艺术瑰宝。1968年,这件金缕玉衣出土时,轰动了世界。  

——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据《西京杂志》记载,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这种玉匣就是人们日常说的金缕玉衣。当时人们十分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 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金缕玉衣主要出土于中国汉代,玉衣也称“玉匣”、“玉柙”,是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 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级的象征,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

体现了汉朝事死如生的特点。

金缕玉衣是中国汉代文物,玉衣也称玉匣、玉柙,是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级的象征,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据《西京杂志》记载,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这种玉匣就是人们日常说的金缕玉衣。当时人们十分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 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

我国目前已经出土玉衣的西汉墓葬共有十八座,而金缕衣墓只有八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河北满城一号墓出土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它用一千多克金丝连缀起2498大小不等的玉片,由上百个工匠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整件玉衣设计精巧,作工细致,是旷世难得的艺术瑰宝。1968年,这件金缕玉衣出土时,轰动了国内外的考古界。 由于金缕玉衣象征着帝王贵族的身份,有非常严格的制工艺要求,汉代的统治者还设立了专门从事玉衣制作的“ 东园”。这里的工匠对大量的玉片进行选料、钻孔、抛光等 十多道工序的加工,并把玉片按照人体不同的部分设计成不同的大小和形状,再用金线相连。制作一件中等型号的玉衣所需的费用几乎相当于当时一百户中等人家的家产总和。用金缕玉衣作葬服不仅没有实现王侯贵族们保持尸骨不坏的心愿,反而招来盗墓毁尸的厄运,许多汉王帝陵往往因此而多次被盗。到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使用玉衣,从此玉衣在中国历史上消失了。

1968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官兵在河南省满城县城的陵山开采山石,施工放炮,无意中炸出了一座陵墓洞室的局部。一见墓洞,官兵们马上保护了现场,同时迅速向有关部门汇报。消息报到中央后,中央委派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北文物工作队的专家学者组成的联合考古队进驻陵山陵墓现场,通过现场勘察,确认了陵墓的方位和性质,在陵山上搭起了帐篷,一场考古发掘的大战在太行山麓旋即打响。

首先开掘清理的一号墓和二号墓均属开凿于山岩中的崖墓,墓室经精心设计,多室结构,工程艰巨,规模宏大,南北并列,墓门朝东,简直就像开凿在岩石中的豪华宫殿。一号墓全长517米、最宽处375米、最高处68米,容积约2700立方米。二号墓全长497米、最宽处65米、最高处79米,容积约3000立方米。两墓均由墓道、甬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和后室六部分构成。其中一号墓的甬道、南北耳室和中室以及二号墓的中室内,原有瓦顶木构建筑;两墓的后室则有石板搭成的石屋,并附小侧室:南北耳室是库房和车马房,中室是宽大的厅堂,后室是放置棺椁的主室。两墓的墓道口均使用土坯封门,并在封门土坯之间的缝隙里浇灌铁水形成铁门,门外再用石块填塞。由于开凿精心讲究和防盗措施得力,所以两墓墓室和随葬物品虽2000多年仍保存良好。

研究者根据史料记载,以及墓中随葬的铜器、漆器铭文分析,判断一号墓主人应是第一代中山靖王刘胜。刘胜是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武帝刘彻的庶兄,死于公元前113年,是中山王中在位年数最长的一位。二号墓并列在一号墓北约60米外,从墓中随葬的铜器铭文“中山内府”和纪年“卅四年四月”,以及出土的封泥铃“中山四祠祀”和死者身着女服等特点分析,学者判定墓主人应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其埋葬时间应在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之前。两座墓均营建于西汉中期,下葬时间前后相差不过10年。

两墓共出土随葬器物9000多件,其中刘胜墓有5000余件,窦绾墓有4000余件。器物种类包括陶器、铜器、铁器、金银器、玉石器、漆器、纺织器、钱币、大型车马明器、佣和金缕玉衣等。

两位墓主人生前的尊贵地位和身份仅从两墓中出土的共10辆车饰华丽、装备齐全的马车和29匹拉车用的马,便足以显示看得出来。而铸工精细,造型优美,纹饰华丽以及那些刻有铭文、记录着器名、容量、重量、高度、编号和制作或购买年月等的青铜器和金属器精品,更是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如鎏金银乳钉纹长乐食官锺、带盖鎏金蟠龙纹壶、金银丝错鸟篆文吉祥语和怪兽龙虎纹带错金银壶、盘盖为多层山峦状的错金博山炉、刻画细腻形象逼真的卧式羊尊灯、造型生动宫女跪坐双手持灯状通体鎏金的长信宫灯、朱雀衔环通体错金并镶嵌多种形状绿松石的错金朱雀衔环杯、完整的铁铠甲、两具可以复原的具有铜质构件的帷帐帐架、剑身浅浮雕螭龙卷云纹和剑首、剑鞘都用白玉刻成神兽浮雕的长剑,以及刻有“医工”铭文的铜盆、计时铜漏壶与铁尺等等,无一不是汉代文物的精品或极品。还有晶莹剔透的透雕双龙卷云纹玉璧、用红蓝黄白等各色颜料绘制有蜷曲蟠绕变形夔龙纹、变形云气纹、写实鹭、鱼纹及三角纹等的精美彩绘陶器和带错金、银花纹铜饰的漆器等,都具不菲研究和鉴赏价值。

两墓发现的“金缕玉衣”,是中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并完整复原的玉衣。其中,刘胜的“金缕玉衣”全长188米,系用重约1100克的金丝,2498块玉片编缀成,通体扁平,头部和手、足已变形,仰身直肢,头西足东。窦绾的“金缕玉衣”是用重约700克的金丝、2160块玉片编缀而成。从外观上看“玉衣”是按人体的形态用小块玉片精心制作的,其头部由脸盖和脸罩组成,脸盖上刻制出眼、鼻和嘴的形象,五官形状惟妙惟肖。上衣由前片、后片和左、右袖筒构成,各部分都是彼此分离的;前片制成胸部宽广、腹部鼓起的体形,后片的下端作出人体臀部的形状。裤子由左、右裤筒组成,也是各自分开的。手部做成握拳状,左右各握一璜形玉器,足部作鞋形。此外,在“玉衣”的前胸和后背部位发现有一定的排列方式的玉璧18块,在“玉衣”的头部现眼盖、鼻塞、耳塞和口含等玉制品,在下腹部发现罩生殖器用的小盒和肛门塞等玉制品,在颈下发现玛瑙珠48颗,在腰部发现玉带钩和在右袖内发现分别刻有“信”和“私信”字样的小玉印两颗。由于玉衣是用黄金制成的丝缕将角上穿孔的玉片编缓而成的,故考古专家称其为“金缕玉衣”。玉衣殓尸是汉代皇室贵族迷信“玉能寒尸”的产物,贵族们使用昂贵的玉衣作殓服,采用九窍器塞其九窍,目的无非就是希望玉体金身得以永葆。但事实能代表愿望,历经2000多年的时间,自然法则还是将墓主的尸体蒸发掉了,只留下了美丽的金缕玉衣。

中山靖王墓的开掘,使满城县成了历史学和考古学密切关注的焦点,1988年,满城汉墓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满城汉墓目前已被开发为有相当高知名度的满城县乃至河北省旅游产业中的重要人文景观之一。

金缕玉衣是哪个朝代的?哪个皇帝的?

金缕玉衣 jīnlǚ-yùyī [jade burial suit] 中国汉代皇帝和贵族的殓服。按死者等级分为金缕、银镂、铜缕。1968年满城汉墓出土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