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医生为什么叫“郎中”?
其实这一称呼是为了表达对医生的尊敬。在使用“郎中”一词来称呼医生之前,古人因为分不清医术与巫术两者的区别而将医生称呼为“巫医”。因为这些巫医中经常会混杂一些坑蒙拐骗的人,所以导致巫医的社会地位并不高。这种社会现象直到唐朝时期依旧存在。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医术高明的巫医被召见宫中专门为君王以及其它贵族治病。这类人便是御医。
御医的身份自然要高于普通巫医,因而的百姓不好再用巫医这一词来称呼他们。所以慢慢地百姓开始用“郎中”或者“大夫”这两个称呼来称呼那些真正有医术的巫医,借此表示尊敬。其中“郎中”一词本就是一个官职名称,且还属于高级官员。这个官职自战国时期起便已出现,等发展到汉朝该官职主要是指那些宫廷近侍。御医作为君王专用医师,与郎中的职责有相近之处。大概也正是因为如此,百姓才会用“郎中”一词来称呼医生。
进入宋朝之后,“郎中”与“大夫”这两个称呼彻底取代巫医这个叫法。非常有意思的是,称呼医生为“郎中”的生活在黄河以南的南方百姓,而用“大夫”一词来称呼医生的人多生活在黄河以北。不过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并不可知。
至于我们现在惯常使用的“医生”一词,则是起源于唐朝。这个词最早出现于一本名为《唐六典》的古籍中,指代那些学医之人。不过在古代“医生”这个称呼相比起“郎中”与“大夫”,其使用率要比后两者低。“医生”这个称呼成为主流称呼是在进入近代之后,而“郎中”与“大夫”这个称呼并未因此遭到淘汰,至今仍处于使用中。
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文著是成书于宋代的哪部古籍?
正确答案:洗冤集录
《洗冤集录》是中国古代法医学著作,5卷53目,约7万字。南宋宋慈著,刊于宋淳祐七年(1247),同时也是世界上现存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它比国外最早由意大利人菲德利斯写的法医著作要早350多年。《洗冤集录》内容非常丰富,记述了人体解剖、检验尸体、勘察现场、鉴定死伤原因、自杀或谋杀的各种现象、各种毒物和急救、解毒方法等十分广泛的内容;它区别溺死、自缢与假自缢、自刑与杀伤、火死与假火死的方法,至今还在应用;它记载的洗尸法、人工呼吸法,迎日隔伞验伤以及银针验毒、明矾蛋白解砒霜中毒等都很合乎科学道理。
唐慎微是宋代著名的药剂师。他编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引起了后世医学家的注意,甚至李时珍本草纲目就是根据这本书改编的。李时珍和唐慎微评价很高:那些制造各种草药和药方的人都是成功的。唐慎微对药物学的发展和民间验方的收集作出了巨大贡献,开创了药物学验方的先河,是中医药领域当之无愧的药学始祖。唐慎微,一个传奇的少言寡语的民间医生,来自一个行医的家庭。他的祖先都是医生。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从小就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外表丑陋,举止木讷老实,不善言辞,但内心极其聪慧,心地善良淳朴。在家人的指导下,他努力学习医学。由于他的聪明和勤奋,逐渐学到了医学的精髓,掌握了高超的医术,尤其是对经方的深入研究。年轻时,唐慎微学习后经常外出看病,这使他的医学造诣突飞猛进。由于他高超的医术,他很快成为当地有名的医生。唐慎微平等对待病人。任何前来寻求医疗建议的人,无论是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人,在他眼里都是他的病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精湛的医术,加上高尚的医德,使他的名声远播。尽管如此,他仍然渴望学习。在元佑公元1086-1093年,受蜀和的邀请,到成都行医,师从儒学大师程颐和程颢。他暂时住在成都东南郊的华阳,后来搬到了成都。在成都行医期间,无论寒冬酷暑,刮风下雨,白天黑夜,他总是轻车熟路。他对待病人很细心,很细心的辨症,很细心的问诊,经过他的精心治疗,所有的病人都很快康复。因此,他广受赞誉,人们都称赞唐慎微的治疗万无一失。与其他医生不同的是,他从不要求患者支付医疗费和财物,只要求患者及其亲友为其复制的有效处方和药物知识付费。所以,人们愿意接近他,把自己知道的好药告诉他。就连在典籍中找到的医学知识,也会写成文字,抄录下来,讲给他听。当时成都华阳有个叫于文邦彦的名人,患了严重的风毒。成都所有的名医都束手无策结束和无法我找不到治愈他疾病的方法。这时,有人推荐了唐慎微。经过唐慎微的诊断,我没有我不指望摆脱这种疾病。吃几剂药就缓解了病情。在唐慎微的精心治疗下,于文邦彦他的病很快就好了。但唐慎微认定此病易根,稍有虚弱就会复发,于是亲自写了一封信,封好,交给了宇文邦彦并在信封上注明直到某一天才会打开。这一天,于文邦彦风毒病真的又发作了。根据唐慎微说明,宇文邦彦的儿子打开封了很久的信,看到上面写着三个药方:第一个是先治风毒再做,第二个是治风毒生疮,第三个是治风毒发作气短咳嗽。结果按照药方,半个月就把病治好了。这件事传遍了成都,当时人们称他为神医。在宋代以前,中国几乎所有的医学书籍都是以手写抄本或口头传心授的方式保存下来的。在这样的条件下,一本新书出来后,要么几年后就用完了,要么反复复制后容易传递虚假信息,而且错误百出。这种情况自然大大影响了医学发展的速度。直到北宋印刷盛行,很多医书才以雕版的方式流传。北宋开元初年,因医药需求量大,朝廷组织人员编制开宝本草;在嵇统治时期
但在上述两次正式修订本草的过程中,只选编了古代医籍,舍弃了许多药学资料,这在医学史上是一个遗憾。如果我们不如果不及时收集,许多手写的古代药学资料将面临毁灭的厄运。这是唐慎微最大的心愿就是唐慎微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让前辈们的所有药学知识尽可能的流传千古。而我国古代手写药材浩如烟海,种类繁多。很难完全收集所有这些材料。北宋官方两次修订本草时,选材动用了朝廷的力量,朝廷下令向全国各地征集图书资料。这样,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所有书密都成了编纂本草书籍的素材来源。什么更有甚者,当时官方修订本草的编撰队伍是由博学的儒家官员领导的,许多朝廷的医官也参与其中。这么庞大的编制力量,嘉_本草,本草图经都是编出来的。这是唐慎微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作为一个鲜为人知的民间医生,他可以不读中央政府就像一个医务人员。没有丰富的医学资料,他如何实现这个抱负?行医时,唐慎微考虑过这个棘手的问题。突然,有一天,一个病人无意中告诉了唐慎微一个偏方。唐慎微听了之后,恍然大悟。为什么不利用他到处行医的机会收集药方呢?这个绝妙的主意一想出来,唐慎微就立即付诸实施。他想,不会因为读者接触了很多书,所以帮助他们收集信息不是更好吗?为此,唐慎微立下一条规矩,所有来唐慎微看病的学者都不要不要任何钱,但只有一个条件,就是希望他们能帮忙收集名方秘籍。这种新颖的方法很受读者欢迎。他从来不收学者治病的钱,只需要交换名方秘籍。当这些学者阅读了数百本经典和历史书籍后,他们发现了一种药物名称和一个处方,并迅速记录下来,并告诉了唐慎微。就这样,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唐慎微不仅结交了许多学者,还收集了丰富的药学资料。当时成都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每年都有正规的药博会。宋代药市改为一年三次,即二月八日、三月九日的药市和九月九日的玉局药市。当时南来北往的毒贩,在从桥门到玉菊关的五个大门里,堆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毒品。从远处看,它们像山一样。不管唐慎微在每次药品交易会上有多忙,他都赢了。不要落后。他能在药交会上获得有价值的药品信息,还经常去各地采访,收集药品和偏方,得到很多失传的古代用药规则。就这样,唐慎微与经过艰苦的工作和不断的收集,他积累了许多珍贵的资料,为他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关埠研究的书籍,如开宝本草嘉_本草唐慎微。他在这两部著作的基础上,广泛收集医家和百姓常用的方剂,从数百种典籍和历史文献中整理出大量的医药资料。他结合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它们进行了研究。宋神宗元丰五至六年,唐慎微编撰了本草史。为了编纂补注神农本草,唐慎微收集了许多珍贵的药学资料。他引经据典,作了细致的考察,用图文对照的形式,摘录了宋代以前的各种医学著作。据统计,书中精选书目达200余种,包括经典、佛典、道经等。除了内容极其丰富的医学书籍。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唐慎微十分注意保持方剂的原貌,主要是收集原文,为后人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失传文献。例如,图经本草,这是一本关于中医艾灸的著名书籍,是
共32卷,60余万字,载有约1600种药物,并附有药物的图解,说明药物的采集、炮制方法及适应症。每种药后都附有相关的处方,开创了沿用至今的方药比较的编纂方法。读了这本书的初稿后,想赞助唐的官职,但唐不服,继续修改补充自己的本草著作,约在1098年后定稿。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由证类本草和唐慎微的三个新部分组成。与证类本草相比,新增药物500多种,附处方近3000张,药物插图众多,内容非常丰富,学术价值很高。涵盖了北宋以前雷公炮灸论年至证类本草年的医学文献精华。是中国最古老、最完整的本草纲目巨著。该书内容丰富广博,翔实可靠,注释详尽,体例严谨,层次分明。是中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后世学者考察本草发展史、编纂古本草和古医方书籍的重要文献来源。其对本草的贡献很大,文献学价值极高。说这本书比15世纪和16世纪初欧洲的植物学著作好得多。我国的本草学,从食疗本草年到唐代的本草拾遗年,再到宋代的海药本草年,几经整理编辑,形成了一个逐渐膨胀的状态。食医心镜是在证类本草的基础上,通过融入证类本草的内容进行了扩展和调整。嘉_本草收到了1000多种药品,比其前身本草图经增加了100种。特别是医药方面的新注释较多,引用文献50余种,比嘉_本草增加了十倍。内容相当丰富。证类本草不仅收录了神农本草经嘉_本草的全部内容,还收录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等书籍中已经收录的500余种药物,这些药物在本草官方修订中均有所遗漏。除此之外,唐慎微本人还加入了许多新的药物,如灵砂、底沙、降香、人发、青桑螺、蝉花、羊角草等,与嘉_本草的850种相比,他收集的药物数量增加了一倍。证类本草开创了本草加方的先河。以前的本草只有药没有方,唐在嘉_本草增加了近3000个方子,范围从仲景给唐开药方自己的经验方,使得书中的药物大部分都有处方,有的多达一二十个,大大方便了临床使用。在药物炮制方面,本草图经包含了嘉_本草的内容,丰富了上百种药物的炮制方法,改变了唐以前的综合本草。此外,开宝本草还增加了食疗药物的内容,对药物的形态、产地、鉴别、采收、加工等都做了详细的记载。特别是这本书增加了大量的药物注释。原开宝本草书中只有200种药物有注释,证类本草中几乎所有药物都有注释,从而进一步丰富了本书的内容。从0755年到79000年这本书出版的500多年里,在内容上没有一种草书可以与之匹敌。此外,该书除了保留嘉_本草册外,还为羽绒在具体写法上,该书继续采用本草图经的方法,减少草书,即正文用单行字,注解用双线小字;正文中本草拾遗字用白底黑字书写,食疗本草字用黑体字书写,海药本草字标注为唐版附先,蜀本草字标注为现附,新修本草字标注新补充或新定义索引。在注释中,属于证类本草的人被称为陶隐者,属于证类本草的人指出注,属于证类本草的被金金或金金金引用,属于雷公炮炙论的被张晨于西金的情况。唐慎微自己在书中添加的内容以
评论:这本书是本草的杰作,最靠谱。上面涂满墨水,有黑字和白字,以至于神农经典,隐居,和苏静的新修订可以被识别。其风格也是最严谨的。这个评价很贴切。在唐慎微证类本草中,它不仅结合了张玉玺开宝本草和苏歌证类本草在宋代,但它也收集了各种医学著作从其他来源引用,仔细检查,并比较和文字,从而为后人保存了大量的医学文献。本草纲目嘉_本草新修本草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新修本草等。开宝本草年保存了失传的珍贵本草文献的主要内容,有益于后人编译。凭借自己的智慧,唐慎微克服了收集信息的困难。他用毕生心血凝成的嘉_本草这本书,在本草的发展历程中树起了一座丰碑,成就了自己的梦想。对唐慎微后世中医药发展的影响中国传统药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神农第一次教人们品尝草药的味道。东汉编本草经集注标志着传统药学的建立;晋代陶弘景的新修本草根据药物的自然属性构建了药物分类的理论模型;到了唐代,官方编纂的天下第一部国家药典开宝本草迎来了药学研究的繁荣期。而宋代以前的本草只是简单地记载了药物的作用和主治,没有处方。医生在研究和使用药物时,对药物进行重新检查是极其不方便的。从0755到79000,经典医学著作和名医收集了历代方剂,收集了大量的方剂和验方,共约3000张,分别装入相关的药物中,以便学者开书后列举用法。在体例上也做了很多创新,比如把药物论、药物图谱编成一本书;对古籍进行了许多文字上的修订和增补。重视药材产地,记载产地140余处,较唐代孙思邈记载的133州有所发展。由于唐慎微生长在药材之乡四川,能虚心向别人包括自己的病人学习,所以他详细记录了四川的药材,比如戎州产的巴豆。子洲、龙州产附子、川楝子、猪苓;茂州和梅州出产独活、升麻、决明子、君子等。包含1600种药物,其中新增500种,较之前的草药有很大突破。本书对药物形态、真伪、炮制、具体用法等药物知识进行了不拘一格的汇编,让人翻开书一目了然。嘉_本草除了引用证类本草等历代本草医书外,还收集了古代经典、笔记、选本等相关医学的记载。所以,后世已经失传的古籍,也可以从其语录中窥见一斑。套秦汉至北宋药学名著,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问世后,历朝历代修订,并作为国法本草多次出版,沿用了500多年。嘉_本草因为内容丰富全面,也成为后世各种本草著作的基础。李时珍以唐慎微为蓝本整理出传统药学的巅峰之作本草图经本草图经。赞美李时珍和唐慎微:他们学了很多,让所有的草药和药物都可以世世代代开下去,他们赢了不要被摧毁。他们都有自己的优点。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说:中国12、13世纪的0755年至79000年的美国植物学著作比15、16世纪的欧洲要好得多。作为本草学的杰出代表
本文2023-08-05 00:45:2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