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学好古文?
学习古文需要从字词和句式方面入手。
1、多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培养语感,朗读时要注意正确的停顿。
2、弄清楚一些基本的文言句式的含义。如判断句:“……者,……也”。
再如省略句:主语省略、位于省略、宾语省略……
3、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如实词“爱”、“安”、“被”、“本”、“倍”、“本”、“鄙”……我上高中时有120个文言实词,掌握这些,就没什么难的了。当然,还有18个文言虚词:而、乎、乃、其、因、且、若、所、为、焉、也、以、于、与、则、者、之。
4、正确调整倒装句的语序。注意词类活用。
5、名篇、名句熟练背诵。
古文的种类:
早期的古文多用于统治阶层占卜、祭祀、发布诰文等。
西汉时期,开始用纸代替竹简。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
古文主要是指《易经》、《论语》、《春秋》、《尚书》、 《周礼》、《吕氏春秋》、《孝经》等等古书上的文字,是比较早的笔书文字。
孔氏古文称后者为史籀大篆。鲁恭王(公元前155~前129)坏孔子宅而得《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
魏正始(240~248)三体石经中,首列古文,只刻成《尚书》《春秋》。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关注国学教育。校园“国学热”持续高温,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国学进课堂”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成了一种普遍做法,但具体该怎么进课堂?却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与理念。随着各地中小学有关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的推广开展,这个话题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争论。
不久前,山东省教育厅下发通知,要求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不可“不加选择地”向学生全文推荐《弟子规》、《三字经》等,将这种关注与争论推向了新的高潮。记者由此对我省部分小学的国学教育开展情况作了调查,经验、教训、困惑、建议,受访的学校、家长、学生各抒己见……
共识:
现代的孩子应该学点“国学”
成立于2005年的郑州市二七区春晖小学,建校伊始将“国学”教育定位为自己的办学特色。校长胡建玲说,当年“拍板”时还真下了点决心,也听到了些不同的声音与质疑。
5年过去了,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关注国学教育、引进国学教育。“国学进课堂”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成了一种普遍做法,校园“国学热”持续高温,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
在专家、学者的眼中,“国学”是一门浩瀚、高深的学问。而在广大校长、家长眼中,他们所说的“国学”,更多的是特指中华文化的传统经典。被提及最多的,是小学生即可涉猎的启蒙读物《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还有《笠翁对韵》、《论语》、《大学》……
漯河市实验小学副校长田平认为,学“国学”可以育人、启智,并能从诵读中感受到中华传统经典的魅力与博大精深。
漯河市受降路小学校长赵文清认为,学“国学”可以提升孩子们的道德素养、丰厚他们的人文素养,还有提高记忆力的“额外”功效。
受访的家长、孩子们,也对学“国学”表示出了一致的认可与响应。春晖小学前不久作了一个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家长支持学校继续开展国学教育。
郑州市的某小学生家长李姗说,现时期对孩子的“诱惑”太多了,“独二代”的成长环境又存在诸多问题,学“国学”可以修正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还可以让孩子“沉下心”来,对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性格养成都有很大帮助。
一位年逾花甲的老先生告诉记者,他觉得,现代的孩子都该学点国学:“以前的学校教育对国学重视不够,一段时间国学教育甚至出现了断层和缺失。现在与国际接轨就更不应忘记自己的‘根’。”
他认为,学“国学”的目的除了上述校长、家长提到的,还有重要的一点,是要“在学中亲近中华经典,在亲近中热爱中国文化,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明,在弘扬中整合创新”。
争议:
“国学”该怎么进课堂
虽然“国学进课堂”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国学到底该怎么进课堂,却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与理念。
近两年,随着各地中小学有关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的推广开展,这个话题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争论。
热议或者说是争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争议一:学“国学”应该读“原著”还是“删节版”?
去年年底,山东省教育厅下发通知,要求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不可“不加选择地”向学生全文推荐《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因为担心“带有糟粕性的内容”会“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而湖北省也有部分学校专门对《三字经》等经典文本进行了删节,然后重新编排后再发给学生学习。
消息刊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广大网民在网上展开了激烈论战,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校长对此“不敢苟同”。
郑州市众意路小学校长马靖表示,读经典就该读“原汁原味”的。至于何谓糟粕与精华,应该交由学生来判别,学校的工作是“引导”而非硬生生地将原著删节、涂改。
胡建玲也认为,孩子学“国学”在记忆时应保证传统经典的完整性,而在实践中,当然要有所甄别。
家长郭晓玲认为,传统经典因为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认识水平等,有糟粕和落后的一面很正常,学经典应该与时俱进,关键在引导和教给孩子看问题的方法,而“禁止”绝对不是个好办法――
“一方面,现在的孩子都很有主见,不要低估了他们的辨别力;另一方面,如今的信息很发达,如果孩子们以后接触到了完整版的经典读物,会对已成型的认识造成冲击甚至颠覆,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争议二:学“国学”学的是什么?
校园“国学”风越刮越热,一些天价“国学”班应声出笼,有的民办学校甚至将“国学”作为自己的主要教材开设,在学习中则要求孩子穿古衣、戴古帽、行古礼。
以在《百家讲坛》上讲解《弟子规》闻名的钱文忠,曾在公开场合表达过他的忧虑:全按《弟子规》、《三字经》的标准培养出来的孩子,到社会上90%会吃亏的。
由此引出一个话题:“国学”该怎样与现代社会、现代孩子“接轨”?
胡建玲认为,这是一个学习理念问题。去年圣诞节前夕,他们学校热热闹闹地排演圣诞节目、给孩子们发圣诞帽,有人质疑:你们的办学特色不是“国学”吗,怎么过洋人的节?她回答,任何一种现代化的学校都应该做到兼收并蓄,不会把孩子禁锢到一种理念上,也不该在孩子的成长中加上人为的条框。
基于这种理念,胡建玲认为,学“国学”应该学习几千年文化传承下来的基本的做人道理、行事规范,汲取其中博大精深的精神内涵与文章精粹,这是古今相通、永远不会过时的。以《弟子规》为例,学《弟子规》重在“践行”,而践行需要有选择地接受、批判地继承,而不能拘泥于教条,更不能将其“神化”,生搬硬套到现代社会。
争议三:学“国学”会不会增加学习负担?
郑州市聚源路小学已经开展了四年“国学”教育。该校校长助理丁倩认为,学“国学”会不会增加学习负担,学习内容和方法很重要。
虽然该校有专门的“国学”课,但“国学”并未列入正式的考试项目中,也没有苛刻的背诵作业与标准,目的就是为了不增加学生负担,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国学”的魅力。
在“国学”教育开展较早的学校,“寓教于乐”正在成为他们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这些学校认为,学“国学”、进行中华经典诵读,都需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循序渐进,不可“一刀切”,搞统一的验收模式;更不能急功近利,逼着孩子去背经典。
“特别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我们要求以诵为主,不认生字,加上简单的讲解,追求的是‘潜移默化’的熏陶。每天利用晨读的时间跟着老师诵读10分钟,时间长了,自然就记住了”,丁倩说。
现状:
很多学校都在“摸索”中前行
采访中记者发现,各个学校开展“国学”教育的内容、教材版本等并不相同。相关校长、老师们告诉记者,虽然有关部门要求推进传统文化教育,但另一方面,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并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要求。
这种现状使得很多学校都在“摸索”中前行。
“首先教材的选择就颇费周章”,胡建玲说。作为郑州市开展“国学”教育最早的学校之一,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只有向外省市学习,加上老师的心得,遴选出教材的内容。“现在的学校基本上都循着这样的思路选教材:低年级《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易读易记;高年级《论语》、《大学》、《中庸》等。”
而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各种版本、各种“专家”、“学者”注释的经典充斥书市,其中对同一个字的理解、注音都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
“比如‘出必告’中的‘告’,就有的版本读‘gao ’,有的读‘gu’。”胡建玲说。丁倩也告诉记者,从众多版本中选择最“权威”、最“准确”又适宜学生阅读的那一本,绝对是个“脑力加体力活儿”。
“国学”教育中遇到的另一问题是师资。大多学校的“国学”老师是由语文课老师兼任的,而这些语文老师多是80后,之前自己就很少接触过“国学”经典原著,对其中的理解也往往只知皮毛,难以谈上准确、深邃。
聚源路小学的海彩丽老师是为数不多的专职“国学”老师之一,教授该校的“国学”课已有4年。可尽管如此,她坦承自己压力很大:“虽然以诵为主,但总要讲解一些,这时就觉得专业知识还很欠缺,怕误人子弟。”
令海老师遗憾的是,学校间的“国学”教育横向交流很少,远形不成体系,相关的培训也几乎没有。碰到不懂的问题,她的方法一般都是翻阅大量的资料,或到网上找答案、请教老教师等。海老师时刻关注着有关“国学”教育的新闻,如果哪里有相关的大家讲座,只要条件允许,她总会跑去听,学校也支持她。
而六年级的《论语》是语文教师出身的丁倩自己带的。她说这门课比较难教,她不敢放手给资历还年轻的老师们。而丁倩的忧虑,也是开展“国学进课堂”的很多学校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
2017中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三)
一、课程开设的需求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优秀的传统美德,时代不同,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是道德传统应该得到继承,因为它所孕育的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在当今的社会中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国学经典蕴藏的智慧精髓和传统美德,是中国文化的生命之源,涵盖了中国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根基和灵魂,它不仅是每一个中国人为人处世的立身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我们开设《弟子规》校本课程,以传授《弟子规》为平台,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心灵塑造为宗旨,从习惯抓起,促进学生养成教育的进一步升华。引导学生诵读中华经典,主动吸收传统文化中博大厚重的精华,提升道德修养。感受五千年文明智慧的熏陶,成为有经典、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有希望的合格学生,承担起弘扬中华文明的历史重任。
1、德行定终身,人生的起点从《弟子规》开始
《弟子规》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是教育子弟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俗语说:“教儿婴孩,教妇初来”,学生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若幼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所以,诵读《弟子规》是非常必要的。
2、百善孝为先,良好的品德从孝悌开始
自古以来,“孝”是中国人的第一美德。“父母教,需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头两篇便是针对孝顺父母、尊重长辈而作。难以想像一个父母不爱、兄长不亲的人长大后如何爱他人、爱社会、爱国家。学校德育工作从《弟子规》入手,以孝心教育为核心,通过诵读经典激发学生感恩意识。针对经典中承载的传统道德对于当前独生子女的思想、行为都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3、人无信不立,诚信教育迫切需要《弟子规》进入校园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就是诚信经济。人无信不立,企无信难存,如果一个人连做人的基本信用都没有,是无法立足于社会的。
学校有义务、有责任来强化学生的诚信教育。《弟子规》第三、四部分讲对自己谨慎约束,对他人诚实守信,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由此可见在《弟子规》进校园无疑是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的。
二、课程的目标
总目标——《弟子规》校本课程通过诵读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进行文学、思想的积累和熏陶。所谓积累,即积累丰厚文化底蕴,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所谓熏陶,即陶冶思想情操,形成健全人格,学会做人,为终身发展奠基。
阶段目标——高一级以诵读《弟子规》为主;在诵读的基础上,进行联系生活实际的理解、感悟、 辩论 ,加深理解;对能力强的学生,引导阅读原文。
三、课程教学理念
《弟子规》课堂教学必须打破沉闷无趣的气氛,改变一成不变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解词释句────串讲全诗────背诵默写”的教学方法。《课程标准》的理念应当在教学中得以体现。
1、直面经典,真心接触:“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由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课程标准》)《弟子规》校本课程当然也应体现这一点。教师不能再越俎代庖,而应让学生直面经典,与课文真心接触,自己读解,自己感悟,自己体会。能懂会学的自主解决,即使是疑难焦点,教师也不急于揭晓,而应巧设台阶,引导学生逐步领悟。
2、加强诵读,引导想象:“凡物各自有根本,风云万变不离宗。”(顾况《行路难》)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已为大家所共识,而古诗文的教学中,“读”尤其应当成为“正宗嫡派”之法。这一点,古人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和优秀的经验,自无须赘言。《课程标准》各学段古诗文阅读的教学目标中也都强调了“诵读”二字,要求在读中体味作品的内容,读中体验情感,读中感受语言美。《弟子规》校本课程也应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采用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
3、课堂开放,学科融合:“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课程标准》)《弟子规》校本课程的课堂当然也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如教师尝试走下讲台,把讲台让给学生;允许鼓励有不同的理解、见地。此外,教学中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引导学生联系地理、历史、自然等知识读懂文意,用绘画表达理解,用音乐配合诵吟,用表演再现情景等。
4、纵横联系,指导运用:教学贵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方法,使学生学有所得,能“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朱熹)。《弟子规》校本课程,除了指导学生掌握一般的学习步骤, 学习方法 外,还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方法横向的迁移运用。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学习《弟子规》这样的古文古训,作为对学生进行教育,规范学生礼仪行为的课程是可行的。但是,仅仅是诵读文字、解释 句子 、读懂意思,这样的课程,目标是有欠缺的。学生不会理解得很渗透,对行为改善的帮助不会很大。
作为校本课,引导现代的学生来学习古文古训,应该为其注入新的含义,在目标上加进一些现代的气息,这是该思考的。古时候的弟子规,多是从礼仪角度讲的。但是,做为现代人,我们该怎么样从科学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这是校本课该思考的问题。
1、研究。研究就是去探究文字背后所存在的科学道理。把古人没有讲出来的意义、没有想到的意义研究出来。比如:“年方少,勿饮酒”,引导学生去探究文字背后的科学道理。
2、悟理。悟理,就是用心来体会文字背后所表达的一般性的做人道理。有些行为礼节,现在已经不再讲究。这个时候,我们要引导学生思考感悟文字背后表达出的人与人交往的一般性要求。如“揖深圆、拜恭敬”
3、表演。表演就是在读懂文字的基础上,让学生表演文字所描绘的行为动作,让孩子在通过表演和观看表演,来产生对好的行为的“好”,对不良行为的“恶”,而不是停留在道理上。
4、批判。《弟子规》中有贞节烈女的一些要求。既然是古训,其间会有一些糟粕的东西。我们不能够因为其间有糟粕就不再要求学习,也不会因为它是古训就全盘接受。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用现代人的观点,去批判。我们要了解古训要求人们做什么,如果是不符合现代道德文化要求的内容,我们就引导学生去批判,培养他们不迷信书本,发展和培养的个性,主见意识。
四、实施建议
根据《弟子规》校本课程的学习规律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基本方法可确立为“四化”教学方法,即诵读化、情境化、 故事 化、生活化。
1、诵读化,即诵读为主,理解为辅,这是讲授《弟子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其做法基于以下三方面思考。
其一,古人读经书的要求和方法是:“粗知文义”、“略通大义”。在教学方法上,以口授和诵读为主。宋代朱熹主张先读《近思录》,次读“四书”,而后及于“五经”,均要求熟读成诵。古代国学教育,经过长期积淀,逐步形成了以读经为主要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日臻完善的《弟子规》校本课程体系,是中华民族的教育瑰宝。
其二,《弟子规》是古代经典篇章。这些古文,思想内涵深刻,不易被学生理解。现在先让学生“不求甚解”地背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沉淀在脑海中的古典精华经过反刍,逐渐会被消化、理解,慢慢领悟其中的深刻内涵,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内化为自我的思想精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记忆是古人学习最常用的学习方法,这种古老的读书方法经过千百年来的实践,成为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古为今用,选择诵读、记忆的方法进行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背诵古典名篇,引领他们把无意识记忆转变为有意识文化储备,使他们从小腹有诗书,在本国传统文化滋养中成长。
2、情境化,情境化就是用优美的古典音乐,色彩鲜明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创设氛围把学生引入国学的情境,使学生身处古典文化的韵律和氛围里,诵国学,学国学,身心受到陶冶,激发他们对国学的热爱。音乐是极富感染力的艺术门类,可选择《渔舟唱晚》、《阳关三叠》《春江花月夜》等中国古典名曲,配乐诵读,学生听着悠扬的乐曲,陶醉在美的享受中。
3、故事化,就是用精典的小故事来诠释古文深奥的哲理,帮助学生理解原文的主旨。《弟子规》校本课程所选内容,是中国古典优秀文化,内涵丰富,蕴含着古人的大智大德,如何让学生破译 文章 的宏旨要义是教学的难点。小故事中含有大智慧,教学时可把故事引入课堂,用精典的小故事来帮助学生领悟文章的含义,突破教学难点。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地设计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故事化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课文,受到教育,可谓是”润物细无声”。
4、生活化,是指《弟子规》校本课程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更好的生活,让生命更有价值。为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学以致用,教学中可以设计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的环节,把学国学与学做人联系起来。这样,拉近了古今文化的距离,使遥不可及的古代文化走入了学生的生活。使《弟子规》生活化,让学生把中国传统的文化道德、思想智慧内化为一种品质,外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使他们“我欲仁,斯仁至矣”。
五、评价建议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从学校教师教学管理来说,应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课程标准》,针对《弟子规》校本课程,建立一定的教学管理制度、评价体系。如教学计划的安排、教案的撰写,教学的效果等都可纳入教师考核范畴,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前提下,激励、指导教师不断学习,积极探索,提高自己的知识和业务水平。
从学生《弟子规》校本课程学习的评价来说,主要应体现以下几点:
1、评价主体多维化:首先是改变目前占主流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指导学生自评、互评。由于《弟子规》的学习还常常在课余进行,还可请家长共同参与,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交互的活动。
2、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评价课内所学,还要评价课外的阅读;不仅评价学生对《弟子规》的理解掌握情况,还应”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课程标准》)以及学生学习《弟子规》的兴趣、习惯、态度和方法等。
3、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不仅关注学生会背多少《弟子规》,更应注重学生发展的过程。《课程标准》关于古诗文阅读评价有这样的建议:“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近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古诗文素养的提高是建立在存量基础之上的,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应该注重平时的、过程的评价。
4、评价形式多样化:除常规的解释、背诵、默写,还可采用朗诵、猜谜、赛诗会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高段还可尝试采用主题研究汇报的形式,使评价更具综合性。
自我评价 。通过反思,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对经文内容的初步感悟,让学生来讲讲《弟子规》在生活中的运用;夸夸自已哪些规范做得好,找出自身哪些不足需加以改进。
小组间评价。同学之间互夸,互助,共同进步。对以后的行为提出积极的改进措施,共同确定努力方向。
师生之间互相评价,《弟子规》作为校本课程,不单单是学生的事,老师更应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受到学生的监督。这样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
1《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原文: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嬴,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带着有为之心(我一定要怎样),最后没有好下场。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一定要顺道而为而不会让整个社会完全符合自己的想法。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神器,道。社会的道是自然而然的存在,不是任何一个人为的力量去创造它。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如同手里的沙子攥得越紧越会流失,顺应,遵循道才会掌握,主动。在道面前一定懂,得主观去符合客观。不要主观愿望去扭曲道。
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赢,或载或隳:行,在前边。随,在后边。歔就是小声。吹,大。强,强大。载,成全。隳,抛弃。
事物的发展要么在前边,要么在后边,要么是力量大,要么力量小,要么强要么弱,要么是成全,要么是毁掉。这些东西,我们人类都要懂得它是规律。一个事物的发展状态,是由规律决定的。
人在规律面前最正确的方法,不是让规律迎合人,我们应该放下自己的欲望,放下贪嗔痴等各种弱点,去正确的理解,体悟,遵循,践行道。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甚,极端。去甚,不要极端、有欲望。奢,奢侈。泰,张狂。
去甚,去奢,去泰,目的就是让我们人类只有把自己的心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要那么多的贪嗔痴慢疑,那么多欲望,那么多毛病,才能有一颗非常干净的心。
收获: 任何一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道,遵循孩子发展的道,让他去造福社会,让他成为适合自己的奇才,而不要因为我们的主观欲望,而扭曲孩子发展的规律,使他变成一个不适合自己的庸才。
2致良知学习第十五天
听导读,读原文。总感觉自己的理解差那么一点。难怪,近来事情太多,仅听原文就开始了三次,每次从头回听,找不到最初的感觉。
不能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去完成,只是为了做而做。多多少少总能捕捉到一个“点”,哪怕是一个字,也许就会开启一天的收获。
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做到“精”。境由心生,把忙碌、劳累放下,无需做强烈的思想斗争,把自己拉回到当下。哪些事还没做,哪些事可以缓一下。分清主次,让大脑处于清醒的状态。安心完成此刻的使命。
今天早上小组立志接龙,我只发上接龙内容,把名字忘掉,这是致命的错误。如果不是老师提醒我还没有意识到。面对及时改正,看似一件小事,在心理上能感受到变化。
去私欲:近期在我脑海中冒出最多的一个词:私欲。在与别人相处过程中更多考虑自己的利益。“这件事对我怎样?会对我造成哪些影响和伤害。”
在私欲出现的一刹那,甚至会有自责,为什么总是第一时间考虑自己?可以锻炼考虑他人的感受,是否会给别人造成伤害?别人不争辩并不代表自己的观点就是对的,只是别人大度,把事情“看过去”。
希望随着学习的深入,内在灵魂上升到新的高度(今天的文章再次被推荐至大群)。
怎样才能学好古文?
本文2023-10-22 21:35:0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9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