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写书用标点符号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古人写书用标点符号吗?,第1张

古人要使用标点符号

一直以来古文都是有标点的,中国最早能考据到的成熟文字是殷商的甲骨文,在甲骨文中段落号是以横线直线作标识的。甲骨文的所谓段,是指每一节记述某日占卜及其占卜后效的文字;春秋的《侯马盟书》,就有使用一或两条的短线来表示重文;从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书《老子》中,就有比较复杂的标点系统;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丶部》中,就收录了引人注目的一条:有所绝止,丶而识之也。凡丶之属皆从丶。里面的丶正是古人用来表示停顿之法;宋刻本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就出现顿号来做分隔。另外,古人还会使用三角、圆点、方块等符号,它们的用法皆不同。在《尚书表注》中,就出现了圆圈、方块、扁长条等较为复杂的图案来作为标点。只是,这些多样的标点图案到了宋代就逐渐简化为一个作为分隔的圆圈。

句读有误 句意解错

大家若是阅读古书会发现,整本书是一路写到底,密密麻麻的字中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不信,你可以试着上网查找古籍看看,例如《钦定四库全书》的影本。古人读书,似乎就得训练自己加上标点符号的能力。

若是你的标点符号加错了,那么整个句子的意思也就会解读错了。 例如有一本坊间的《资治通监》就出现了这类趣事,它里面的〈梁纪〉出现了一句: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

这一整段是在说败战,士兵们无力抵抗,故只能相继抛弃武器逃亡。

看见争投水死者十余万这一句没有?断句者以为到了悉弃其器甲这一句就该要停顿了。错!正确的句读为: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

还记得历史上最著名的无标点句子吗--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一个出自清代赵恬养的《增订解人颐新集》的句子,若是加上标点符号,将会出现七种拆解的方式。例如,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古人使用标点 符号多样

话又说回来,其实古人是有在使用标点的,数量还不少。

春秋时期的《侯马盟书》中使用一条或者两条短线表示重文,是标点的一种。汉代马王堆出土的《老子》帛书,当中的标点系统已经比较复杂,除了之前的单、双短横外,还有拐角符号,三角符号,圆点符号,方块符号等,用法也各异。现在能够看到的宋代刻本,其实也有标点。宋刻本陆德明《经典释文》就已经有顿号作分隔。一些比较复杂的书,像是《尚书表注》就已经有以圆圈、方块、黑三角、扁长条,半圆等图案作为标点。这种复杂的标点方式,到了宋代渐渐简化成为一个圆圈,作为分隔。甚至在《说文解字》中收录了这样一条:「丶,有所绝止,丶而识之也。」也就是「丶」是古人表示停顿的方式。

只写不念 之乎者也真出名

虽然我们已经找着不少古书是有标点的,可总会好奇古时候的人怎么不加以利用标点呢?!其实这就和古人的文章结构与学习方式有莫大关系了。之乎者也应该算是文言文中相当出名,也是最奇异的文句了。因为之乎者也后来从口语中消失了,但是却持续以书面语的方式出现。它就这样被人们以只写不说的方式使用了两三千年。之乎者也约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于书面语中出现的,而且还在二三百年之间快速地达到完备的程度。

之乎者也往往代表句子的停顿与分隔。古人常以它代表句子的停顿,尤其是韵文。《离骚》则会使用兮来表示一个句子的结束。在《文心雕龙卷七章句》中,就谈论到采用虚词来断句:

又诗人以兮字入于句限,《楚辞》用之,字出于句外。寻兮字承句,乃语助余声。舜咏《南风》,用之久矣,而魏武弗好,岂不以无益文义耶!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札句之旧体;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据事似闲,在用实切。巧者回运,弥缝文体,将令数句之外,得一字之助矣。外字难谬,况章句欤。

另外,还因为古人的学习方式与今人不同,故影响了标点的使用方式。《礼记学记》有载: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古人是很重视明辨句读的,那是读懂古籍的起源。

古人其实很重视句读的训练,因为句读是读懂古书的起点。而且,学童求学后,还得考试验证有没有离经辨志的能力的。倘若离经(句读经典)有问题,那正说明他还没有完全读懂这一本古籍。所以,想要具备读古籍的能耐,你就得先拥有句读之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