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银饰在苗族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影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2浏览:3收藏

苗族银饰在苗族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影响,第1张

一、银头饰的文化及宗教意义

苗族银头饰最基本的功能无疑是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对自身的展示,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样式、造型来装扮自己,凸显自己。苗族银头饰的风格独特,其银质饰件和头帕相得益彰,其中银簪的位置、银梳的方向、银帕的系法……各种银饰配件的佩戴都有严格的规定,一般都是由母亲为女儿一一佩戴。

苗族银饰反应出了苗族人民的审美观、价值观。苗族银饰的三大基本的艺术特征即大、多、重。这三点我可以清楚的从苗族银饰中观察到:在苗族银头饰的银角中不乏几乎有佩戴者身高一半的大银角,高者可达08米,最宽者可达1米,重约1公斤,让人不得不感叹苗族人民奇特的审美观。

除了炫富心理之外,苗族银饰还包含了大量的宗教元素,作为意识系统的物化符号而存在,表现了苗族人民对图腾的崇拜和精神上的追求。

如湘西苗族在“接龙”庆典活动中佩戴的名为“接龙帽”的银冠,其形状类似于古装戏中的凤冠;牛角形银饰被人们当做吉祥富贵的象征而推崇;银饰上的吊花多为三角形的枫叶纹,只因苗族认为除天地外,枫树是先祖之祖。

苗族银头饰在样式、图案纹样设计、各种装饰的组合上都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苗族人常常将银质饰品作为礼品送给客人,这里的银饰与藏族的哈达一样珍贵。其银饰的洁白、纯净、细腻和坚硬的质地,都是苗族民族精神的实体化象征。但是,由于苗族银饰长久以来都是在苗族地区流传,其银饰锻打技术一般是在家庭内部传承,因而难以得到更好的传扬。

二、苗族银头饰在苗族历史上的意义和作用

(一)银头饰的象征意义

“银”对苗族人民而言象征着崇高、纯洁和光明,可以帮助他们趋避邪恶,在宗教上有着极高的地位。而某些银头饰在苗族的巫蛊祭祀中也是必不可少的装饰品,在苗族人民心中有着独特的地位。有这样一种对苗族人佩戴银头饰的起源的看法——苗族流行巫蛊之术,在巫蛊中有一种是以头发作为材料,摄走人的灵魂,致人以死命。因此,崇信巫蛊的苗族人费尽各种心思的制造各种银头饰,以此来保护自己的头发,防止自己的头发成为制蛊的材料,其银头饰的佩戴是有部分出于一种自我安慰的心理。

(二)银头饰于婚俗的作用

除了巫蛊之术,银头饰在苗族人的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很大的作用。

我们还可以根据苗族银头饰来区分苗族人的性别、年龄以及是否婚配,在许多苗族的支系中,苗族女性按照不同的人生阶段分别有三类发式:童年、青春期、婚后,同样,已婚和未婚女子的头饰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如在岜沙支系,少女以白鸡羽为装饰,已婚妇女则挽发髻插银梳、银钗等。这对维护支系内部正常有序的婚恋生活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在不同支系中,作为区别的银头饰设计也各不相同,苗族头饰的多样性使我们迄今很难找到一个完全准确而通用的标准来进行辨别。

此外,苗族人在不同的节日还会穿着相应的服装,佩戴特殊的银头饰,这时的银头饰不仅仅代表着人们的审美观,它还是一个民族文化、习俗的要求和精神寄托,如银帽、银冠、插有银扇的银角都是苗族女性重要的头饰,是苗族姑娘在出嫁和节日盛装打扮时才使用。

苗族银头饰与其他的民族艺术如服饰和剪纸艺术相比,也更具有稳定性和保值功能,除了这些物质上的因素,银头饰的深层次内容是精神的、审美的、心理的、情感的、观念的、意志的,这些银饰的佩戴、使用方式都深深植根苗族人的心中,所有人都自动的遵守和维系这种风俗习惯,对自己民族传统的审美观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后,苗族银头饰经历了形式上的改变和文化上的进化。其形态上的转变在此不做详述。苗族银头饰在文化上的意义却是越来越复杂而浓厚,其象征意义远远大于了它作为头饰的装饰意蕴。时间的历练使它增加了民族凝聚力,成为了民族文化的一个代表,是苗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此外,由于苗族是一个没有本土文字的民族,银头饰作为一个民族的文明载体的职责性加强了。我们只有悉心的保护好现存的苗族银头饰文化遗产,才能使这个曾经如此璀璨的文化不至于没落,使苗族银头饰充分的发挥出它的魅力和光彩。

银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历史上曾被许多民族青睐,成为多元文化交流的载体之一。在这一载体中,融合有来自南方少数民族的耳档,起源于北方少数民族的“跳脱”,以及从古代饰物中沿袭而来的 “步摇”、“五兵佩”和中国传统的龙、凤、鳞纹样等等。苗族银饰以大为美的艺术特征是不言而喻的,苗族大银角几乎为佩戴者身高的一半便是令人信服的例证。苗族的图腾崇拜,是银饰的重要造型。苗族图腾即与苗族有血缘关系的几种图像。在苗族古歌中,传唱是枫木生出了蝴蝶妈妈(即妹榜妹略),蝴蝶妈妈生下了十二个蛋,由鹊宇鸟孵化出苗族的祖先姜央和十二兄弟。苗族银饰以大为美的艺术特征是不言而喻的,苗族银饰的加工,全是以家庭作坊内的手工操作完成。根据需要,银匠先把熔炼过的白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利用压、寥、刻、搂等工艺,制出精美纹样,然后再焊接或编织成型。

在明代以后的数百年里,苗族银饰经历了一个为服从民族审美定势需要,而演绎、组合、变异的民族化过程。

其一,所有的银饰原有品种在苗族审美标准的取舍下,有的根本末被接纳,有的引入后即被淘汰,有的屡经改造l]而面目全非,当然,也有的基本上保留了原有特征。其实,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加深认识和理解的过程。

其二,苗族银饰的民族化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毋庸置疑,人类的需要是艺术创作的第一源泉,群体的审美观念是艺术创造的规范。苗族银饰的创新正是遵循这一逻辑而发生、发展的。由于对银饰的需求,苗族对服装的审美意识逐渐同实用意识分离开来,由物质需要的依存关系衍化成审美的主客体关系。由于群体审美观念的规范,在艺术创新的过程中,苗族银饰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民族个性。

影响和规定苗族银饰造型的审美观点很多,那么,其中最根本的是什么呢苗族从古至今都有“以钱为饰”的习俗, 史料也显示,“钱”饰与银饰是同时步入苗族服饰领域的。这种通过“以钱为饰”所流露出来的夸富心态,对于苗族银饰的审美价值取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形成了苗族银饰最基本的三大艺术特征,即以大为美,以重为美,以多为美。苗家人以一个人身上的银饰多少来判断家庭是否富裕情况。

  进入苗族社会的银饰决不单纯表现为某个民族专有的艺术形态, 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混合体。苗族银饰可分头饰、颈饰、胸饰、手饰、盛装饰和童帽饰等,都是由苗族银匠精心做成,据说已有千年历史。苗族银饰以其多样的品种、奇美的造型与精巧的工艺,不仅向人们呈现了一个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而且也展示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精神世界。苗族银饰的种类较多,从头到脚,无处不饰。除头饰、胸颈饰、手饰、衣饰、背饰、腰坠饰外,个别地方还有脚饰。

 苗族银饰以大为美的艺术特征是不言而喻的,苗族大银角几乎为佩戴者身高的一半便是令人信服的例证。堆大为山,呈现出巍峨之美;水大为海,呈现出浩渺之美。苗族银饰以大为美的独特见识,用美学的观点来看是很有道理的。

 再看以重为美,贵州施洞苗族妇女自幼穿耳后,即用渐次加粗的圆棍扩大穿孔,以确保能戴上当地流行的圆轮形耳环,利用耳环的重量拉长耳垂。有些妇女因耳环过重,耳垂被拉豁。当地耳环单只最重达200克。黎平苗族妇女的篓花银排圈讲究愈重愈好,重者逾八斤。

 苗族银饰上呈现出的"多"的艺术特征,也是十分惊人的。很多苗族地区佩戴银饰讲究以多为美。耳环挂三四只,叠至垂肩;项圈戴三四件,没颈掩额;腑饰、腰饰倾其所有,悉数佩戴。特别是清水江流域的银衣,组合部件即有数百之多,重叠繁复,呈现出一种繁缚之美。这种炫耀意识的物化在其他民族也不难见到。傣族男子的纹身习俗讲究纹身部位愈宽、图案愈复杂愈美;求偶期的哈尼族少女浑身上下戴着密密的珠饰、贝饰;青海牧区藏族妇女的“加龙”背饰充分体现了追求大和多的审美原则;德昂族的腰箍多达三四十圈,可谓追求饰品数量的典型。足见追求繁复的以多为美,不止苗族一家。

 值得一提的是,从贵州省博物馆所藏不同时期的银饰比较情况看,苗族银饰追求大、重、多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止。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苗族银饰的发展速度更为空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苗族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苗族是少数民族之一。苗族服饰下穿百褶裙,前后有围腰。银饰、苗绣、蜡染是苗族服饰的主要特色。苗族的银饰特别多,有帽饰,耳环,手圈,腰带等等。那么苗族苗服的配饰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些配饰?

一、苗服的产生

苗族虽然没有本民族的文学,但仅凭强烈的认同感,靠世代口传身授,将流传千年的故事、先民居住的城池,迁徙漂泊的路线等点滴无遗地融进服饰文化当中,也一针一线绣进衣冠服饰,世代"穿"承,永不忘怀,因而,苗族服饰被誉为"无字史书"和穿在身上的"史书"。

二、苗服的配饰

苗服的配饰多为苗族银饰,一般家庭近年来都为新娘送银都要一二百两,还要制成头饰、项圈、手镯、戒指、耳环、扣链、银腰带、牙签、披肩等饰品,总之,“以银为结,以银为彩,以银为荣,以银为贵”成为苗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

三、苗族配饰的产生

银饰萌芽于苗族社会早期的巫术图腾活动之中,产生于汉代,成熟于唐代,丰富于明清两代,发展于现当代。在同一族群同一支系中,银饰成为族群的识别符号。银饰作为崇拜物,它把同一祖先的子孙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作为婚姻标志,它给人们的婚恋生活带来良好的秩序;作为巫术器物,它又从心理上给人们提供生活的安全感。因此,苗族银饰已不是单纯的装饰品,而是植根于苗族社会生活中的文化载体。

苗族人对银饰如此喜爱,不仅仅是因为其精美,还认为银饰有驱邪和保值等功能。苗族人相信,带上银饰能够驱邪消灾获得健康平安;而银子作为天然货币,本身具有流通的价值。

苗族银饰的加工,全是以家庭作坊内的手工操作完成。根据需要,银匠先把熔炼过的白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利用压、寥、刻、镂等工艺,制出精美纹样,然后再焊接或编织成型。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以银料为原料,银饰的式样和构造经过了匠师的精心设计,由绘图到雕刻和制作有30道工序,包含铸炼、吹烧、锻打、焊接、编结、镶嵌、擦洗和抛光等环节。2006年5月20日,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40。除了本身苗族银饰能做出来很多产品外,苗族银饰和刺绣结合的也比较多,现在手工刺绣和银饰结合的配饰也比较多,一涵做的还有银饰和刺绣相结合的产品,比如簪子,手镯,耳环等,历史悠久的银饰和历史悠久的刺绣相结合的产品哦!

苗族银饰在苗族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影响

一、银头饰的文化及宗教意义 苗族银头饰最基本的功能无疑是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对自身的展示,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样式、造型来装扮...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