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的修书过程:永乐修书保存了失传古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2浏览:3收藏

永乐大典的修书过程:永乐修书保存了失传古籍,第1张

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即欲修纂类书,商议编辑经史百家之言为《类要》,但未修成。明成祖即位后,为整理知识,令解缙等人修书。编撰宗旨: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过程召集147人,首次成书于永乐二年(1404年),初名《文献集成》;明成祖过目后认为所纂尚多未备,不甚满意。永乐三年(1405年)再命太子少傅姚广孝、解缙、礼部尚书郑赐监修以及刘季篪等人重修,动用朝野上下共2,169人编写。组织设监修、总裁、副总裁、都总裁等职,负责各方面工作。蒋用文、赵同友各为正副总裁,陈济为都总裁[1] ,参用南京文渊阁的全部藏书,永乐五年(1407年)定稿进呈,明成祖看了十分满意,亲自为序,并命名为《永乐大典》,清抄至永乐六年(1408年)冬天才正式成书。据《进永乐大典表》称,全书缮写成22,877卷,目录60卷,成书11,095册。

《永乐大典》修书过程中,对收录书籍未做任何修改,采用兼收并取方式,保持书籍原始内容。但据专家表示,《永乐大典》有不少错漏,并非如人所誉不曾擅减片语,谢保成即指出《永乐大典》卷一九六三七目字韵下医目条引《林唐语》,原文出自《因话录》卷六《羽部》,《永乐大典》随意删改此文的情况非常严重,连善医者沈师象也讹作喜医者沉大师象。

永乐年间修订的《永乐大典》原书只有一部,现今存世的皆为嘉靖年间的抄本。明世宗十分喜欢《永乐大典》,经常随身携带,翻阅查找验方。嘉靖四十一年八月下令抄写了一部。隆庆初告成,原本归还南京。其正本贮文渊阁,副本别贮皇史。这套书到乾隆年间存有8,000册,因此有人怀疑当时并未抄完。对于原书的去向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历史学界有多种猜测。顾炎武《日知录》断定大典全部皆佚。另一个猜测是,原书已给嘉靖皇帝殉葬。嘉靖驾崩后没有马上入葬而是等了很久,当时抄本正在进行中,有人认为是在等抄写工作结束。而最后嘉靖的抄本只有8,000册,让人怀疑可能是急于下葬而没有抄完。若果真如此,嘉靖入葬的永陵经遥感探测已证实内部全部积水,那么《永乐大典》的原书已经无法再让后人看到了。

《永乐大典》在明代即有佚失。乾隆三十八年(1772年),修《四库全书》发现《永乐大典》已遗失缺失2,422卷,约千余册。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大量佚书,其中有385种收入《四库全书》,以为菁华已载,糟粕可捐,原(书)可置不复道了。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占北京,翰林院遭劫掠,丢失大量《大典》。光绪元年(1875年)修缮翰林院建筑时,清查《大典》不足5,000册,《永乐大典》之所以迅速流失,主要是职员监守自盗,据说文廷式一人即曾盗走百余册《永乐大典》。[11] 光绪二十年(1894年)六月翁同入翰林院清查时仅剩800册,现今尚存约400册,810卷,不到原书的4%。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翰林院被义和团的拳民焚毁,《永乐大典》损坏三百余册。光绪二十七年(1901)六月十一日,英使馆交回《大典》330册。不久又遭到监守者瓜分1912年翰林院所藏《大典》移交京师图书馆时,仅剩64册。

现今中国国家图书馆珍藏161册,另外美国国会图书馆还藏有40册,英国各地包括英国图书馆、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英国伦敦大学东方语言学校、英国剑桥大学等存有51册,德国汉堡大学图书馆、德国科隆大学图书馆、德国柏林人种博物馆等存有5册,日本国会图书馆、日本东洋文库、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学附属图书馆、日本三理图书馆、日本静培堂文库、日本斯道文训、日本大阪府立图书馆、日本武田长兵卫、日本石黑传六、日本小川广己和韩国旧京李王职文库亦有搜集, 立故宫博物院则存有62册。

中国古籍的纸张,多采用天然原料的手工制纸,而现今通用的化学胶水、化学浆糊及玻璃胶纸对中国式纸张具有极强的腐蚀力,一般不隔多时,便会使纸张变质黄脆,触手即碎,故而绝不可用。

正确方法应为采用天然面粉浆糊,调以麝香、花椒,可达到修复与避虫双重功能。如果藏家一时无法具备以上条件,也应宁可暂时不修,待请到行家里手,再行修复,绝不可仓促滥修,加厄典籍。

扩展资料

许多民国版本的拓片、字帖、纸墨拓工皆属精良,可版面之上却是黄斑累累,令人扼腕。这是因为民国时期的一些书贾作坊,贪求省惜工料费用,采用了一种叫做“油光纸”的纸张(当时流行的一种廉价的西式工业法制纸),作为字帖的衬纸。

由于西式纸酸碱性不合量,具有一定腐蚀力,以致许多民国旧帖惨遭“黄斑之厄”。这一遗憾也使得当今的古籍藏家得出了一条教训,即:中国古籍必须远离一切西式纸张,二者隔离,方为上策。

-古籍

洗过水的豌豆如果中上三四天出现发霉的情况,说明你泡的比较严重,或者是地里面比较湿,这个时候呢,里面水分大可能会导致他没有办法生根,所以出现发霉的情况一定要选择土壤水分合适的时候再来栽种。

古籍修复师说他们就是古籍医生,古籍修复工作最重要的是:古籍修复师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

因为古籍修复必须要依靠自己的知识来进行判断。对需要修复的古籍的类型版本,珍罕程度,流传程度做出判断。还要判断是不是名人手稿,是不是校批本。还要破解藏印,通过藏印知道作品的作者和过去的收藏者是谁。如果古籍修复师的知识水平不够,分析不出来这些内容,那么修复方式就无法确定,修复也就无法进行。而对于一个经验丰富,知识水平足够的古籍修复师,这些问题都分析好后,其实就解决了大半的古籍修复问题了。因为古籍修复是个模板化的工作,只要鉴定好,就有现成的办法来解决。最关键最难的一步就是鉴定和分析。鉴定分析错了,那一件古籍就完了,只能越修复越坏。所以修复师的知识水平最重要。

除了古籍修复师的知识水平最重要外,天气和修复用的纸张也很重要。

因为古籍修复需要用浆糊,而浆糊是非常容易变质和发霉的,所以古籍修复一般都选在艳阳天或是晴天进行修复,目的是让浆糊快速的干燥,防止浆糊变质霉变。对于古籍修复用的浆糊,一般还是采用古法制作浆糊的办法,这样修复出来的古籍才好看,用料配比是淀粉,明矾,水,1比1比1 进行配比混合。用这个浆糊才能将纸张材料和古籍完美的搭配起来。另外古籍修复的纸张也是很重要,纸张一般选取纹路和古籍一样的纸张,而且纸张的颜色要比纸张颜色更暗淡,这些才不容易看出修复的痕迹,这是利用的是对比度低边界更模糊的原理。可见古籍修复的纸张和浆糊也是精挑细选的。

重蚁木地板怎么样好不好重蚁木地板怎么样好不好

重蚁木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是世界上质地密实的硬木之一,光泽强、纹理交错,时有夹杂绿金和暗红色的自然纹理,也被称为“七彩木”。重蚁木木色古朴、纹理细致高雅,不仅适合现代简约的装修风格,也适合中式风格及欧式风格等,而且适合户外铺装。

由于重蚁木是油性木质,所以当水分要渗透进木材时,水油不融,因此具有高防水性,即使家里偶尔爆水管也不用担心地板给毁了。而且重蚁木能够分泌一种天然油脂来预防虫害,不用担心地板质量不好,带来不安全问题。

木地板发霉怎么处理

木地板是人们在家庭装修当中选用的一种常见材质的地板,在日常中如果清理的时候处理不当则会出现发霉的现象。那么怎么处理木地板发霉呢?木地板发霉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日隆装饰就来谈一谈。

一、木地板发霉怎么处理

1、表层发霉

简单的表层发霉可以自制清洁剂,用温性的漂白水和水以1:3的比例混合,在发霉处用软毛布沾上清洁剂去进行擦拭。如果严重点的表层发霉则还需要用砂纸打磨发霉处,将霉斑去掉之后然后再重新进行喷漆。

2、内部发霉

如果是内部发霉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只能够花重金将发霉的地板更换了,要知道长期居住在发霉的空间对身体也是有着很大危害的。

二、木地板发霉的原因

1、日常打扫清洁时拖把太湿,没有拧干

木材很怕水,木地板亦然。平时在打扫清洁时拖把未拧干,水顺着地板缝隙流下去,水分长期积聚在地板深处得不到吹干,就会发霉滋生细菌。

2、水洒在地板上未及时擦干净

家里有熊孩子的铺设木地板的就更要注意了,一旦水洒在地板上得不到及时清理,就会渗入地板内部,沾有湿气的地板当然容易发霉变黑了。

3、地板泡过水,后期干燥不彻底

家里忘记关掉水龙头的事时常发生,但是地板一旦泡过水不及时处理就很容易受潮发霉。很多朋友也只是将表面水分擦干,而忽视内部的潮湿。小编建议一旦木板泡过水还是将木板拆了吧,将地板晾干,地面和墙面进行干燥处理,不要怕麻烦,否则后期大片发霉哭就来不及了。

4、地面没干透就铺地板

很多人为了赶工,在地面还没有干透的情况下就铺地板,这就导致内部积聚了水汽,水汽无法释放只能通过墙边的缝隙释放出来,这样就会导致地板和墙面的拼接处发霉变黑。

总的来说,木地板发霉其实也是常见现象。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多注意以上的事项,能更好地防止木地板发霉。

衣服发霉的解决方法如下:

1、棉质衣服。棉质衣服上有霉斑,我们可以使用绿豆芽来除去,取几根绿豆芽,然后在有霉斑的地方反复揉搓,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霉点就除掉了。

2、丝绸衣服。丝绸衣服上面霉斑比较轻的可用干刷子轻轻刷若是霉斑较重的,可将衣服平铺在桌上,用喷雾器将稀氮水喷洒在礴迹上,过几分钟霉斑便可消失。

3、化纤衣服。化纤衣服霉斑轻的可用酒清,松节油或5%的氨水擦拭,陈旧的每迹可先涂上氮水,过一会,1L再涂上高锰酸铝溶液,用亚硫酸氢钠溶液处理并水洗。

4、呢绒衣服。呢绒衣服发霉先把衣服放在阳光下晒几个小时,干燥后,用刷子将霉点轻轻刷去就可以了。呢绒衣服长毛可先用毛巾蘸些肥皂水反复擦拭,去污后立即用清水漂洗,晒干。

5、棉麻衣服。棉麻织品衣物先将衣服在日光下晾晒,用毛刷去霉斑,也可以用冬瓜、绿豆芽进行擦拭。若棉织物为白色,可在1%漂白粉液中浸泡1小时后擦拭,效果更理想。也可以先用氨水2克兑1升水的稀释液浸渍,然后用水漂洗干净。

6、皮件(皮衣、皮手套等)。皮制品不宜用湿布揩,先后把霉刷掉,但应该温和处理,避免阳光暴晒。为了防止霉点的再度生成,可配制一些水,成分是对硝基酚3份,肥皂1份、水1份,将它们溶解后涂在皮件上,晾干即可。

有一部分网友看到这样的新闻以后,觉得修复所谓的古籍是没有意义的,殊不知这样做的意义非常重大,这样做是延续了我们的文化,我们不仅可以从古籍中看到古人的智慧,也能够从古籍中看到人类的变迁和发展,如果修复古籍没有意义,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保护古代的画作、诗集和文物呢?我们又何必要去了解历史呢?一个不尊重历史的国家,绝对不会是一个优秀的国家。

首先,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两位90后修复的是什么书,这本书是元代时期创作的《永类钤方》,《永类钤方》一共包含了二十二卷,每一卷都是详细记载了作者李仲南对医药的研究,以及对很多病症的治疗经验,虽然说我们现在的医疗技术已经很发达了,但是古代的很多医疗方案,其实也是很值得借鉴的,所以像《本草纲目》、《永类钤方》这一类医术古籍,是有非常重大的参考价值的。

其次,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还原文物其实也是还原作品,很多作品其实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历史价值就是最重大的意义,很多人不了解历史,觉得历史看不见摸不着,而且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何必要去纠结呢?殊不知历史最珍贵的地方,就是“已经过去了”,这些沉睡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文物,其中包含的价值实在是太高了,其中包含的研究意义也会万分重大的,如果连这一点都无法理解的话,恐怕这辈子都不会理解了。

最后,从视频中来看,这两位90后将《永类钤方》这本书,也是还原得非常好,也是他们让《永类钤方》这本书重获新生,或许这就是从医者所追求的传承吧。

永乐大典的修书过程:永乐修书保存了失传古籍

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即欲修纂类书,商议编辑经史百家之言为《类要》,但未修成。明成祖即位后,为整理知识,令解缙等人修书。编...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