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高考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方面的学习资料!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求高考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方面的学习资料!,第1张

很多,其他我发你邮箱了

--------------------------------------

文言文常用句式的识记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用“为”联系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例如: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汝是大家子。”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梁将即楚将项燕。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臣本布衣。” “且相如素贱人。” “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对否定判断学生常易忽略,因此要特别注意。例如: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予本非文人画士。

(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例如:此人力士。

注意点

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二、 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一)有标志古代汉语表被动的句式主要有四种:

(1)用“于”表示被动关系。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王建禽于秦。(齐王建被秦国活捉了。禽,通擒)

[简析]句中的“于”用在动词“禽”的后边,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秦”,表示被动。“于”可译为“被”。这种被动句有两个条件:一是主语“王建”是受动者。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动的词“于”。

(2)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我虽然想再说一些,但考虑不一定被理解)

句中的“见”,用在动词“察”前,表示被动,“见察”,即“被察”之意。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我担心被您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3)用“为”表示被动关系。“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例如:

①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死了,妻子儿女也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草房被秋风吹坏了)

(4)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被”用在动词前表被动。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简析]“受……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于”引出主动者“人”。这种句式数量较少。

(二)无标志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注意点: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

三、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经常前置。

否定句就是有否定词“不”“毋”“未”“莫”等的句子。在这类句子中,代词作宾语时,则常常放在动词前面。例如:

①我无尔诈,尔无我虞。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③《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简析]①句的“尔”“我”,代词,分别作动词“诈”“虞”的宾语,因两个分句都是否定句,所以“尔”、“我”分别放在“诈”“虞”的前面,放在否定词“无”(毋)的后面。②句的“之”,代词,指代自比管仲、乐毅的说法,用在否定句中,作动词“许”的宾语,放在“许”的前面、否定副词“莫”的后面。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也不用宾语前置这种格式。例如:

①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②未绝鼓音。

③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简析]这三个句子都是否定句,由于宾语“二毛”(头发斑白的老人)、“鼓音”“王”都是名词,而不是代词,故不能前置。

(2)宾语用代词复指。

这一类宾语前置的特点是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宾语后面用代词“是”或“之”复指一下,“是”或“之”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①日居月诸,下土是冒。(太阳呀月亮呀,照耀大地)

②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

③秉国之均,四方是维。(掌握国家政权,天下赖你维持)

[简析]①句的“下土”是动词“冒”的宾语,为了强调宾语,把宾语提到动词“冒”的前边,在被提前的宾语与动词“冒”之间插进代词“是”表示复指。②句的“亡”是“恤”的宾语,借助代词“之”复指宾语,把宾语提前。③句的“四方是维”就是“维(保护)四方”,此是借助代词“是”复指宾语,使宾语前置。

用这种宾语前置的格式时,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加上“惟(唯)”,构成“惟(唯)……是……”或“惟(唯)……之……”的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例如:

④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⑥父母唯其疾之忧。

[简析]“唯敌是求”就是“求敌”;“唯利是视”,就是“视利”;“唯其疾之忧”就是“忧其疾”。用了“唯……是……”和“唯……之……”的格式,宾语在句中的作用就比较突出。现代汉语从古代吸收的成语里有“唯命是听”“唯利是图”等说法,就是这种语法格式的保留。

(3)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4)介词宾语前置

《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

(5) 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

五、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1、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

2、悲哉,世也!(《工之侨献琴》)

六、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状语后置最常见一种形式是介词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则往往置后作补语。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得双石于潭上。(苏轼《石钟山记》)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司马迁《陈涉世家》)

七、定语后置

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放在中心词后。定语后置虽然没有在《考试大纲》中单独列出,但考题上经常出现,因此这也是掌握文言文句式的一个重要方面。

(1)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①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

②五谷者,种之美者也。(五谷是庄稼中的好种)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表示定语后置。例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②云霞雕色,有喻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云霞绘出色彩,已超过巧妙的画师;草木装饰鲜花,不依靠神奇的绣工)

(3)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求人可使报秦者。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①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②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

(5)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八、疑问句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例句

“又安干毒耶?”(又怎么干去怨恨呢?)

“尔亦知射乎?”(你也懂射箭吗?)

“为何人哉?”(是什么人?)

“夫子奚不时来观乎?”(您为什么不时常来参观呢?)

“然则何时而乐耶?”(但是什么时候才能欢乐呢?)

九、省略句

(1)省略主语。省略的条件有承前省、蒙后省、承宾省、对话省,以及概括性省略等。古今汉语都有省略,但古汉语的主语省略比现代汉语更多,更为错综复杂。例如:

①楚人为食,吴人及之。( )奔,( )食而从之。(楚国人做好饭,吴国人赶上来了。楚国人跑了,吴国人把饭吃了又跟上去追赶)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 )以啮人,( )无御之者。然( )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宛、瘘、疠……

(2)省略谓语。谓语是句中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对话中或不发生误解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特别是动词谓语。例如: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 )而竭。

[简析]此句属承前省,后两个分句的动词谓语“鼓”承第一个分句的谓语省略了。

有时省略的动词谓语或谓语部分(包括宾语),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即参照上下文加以补充,才能准确地理解。例如: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简析]例句中的“以信”“以情”,都是作状语的介词结构,后面分别省略了主要动词“告”和“论”。

(3)古代汉语的介词结构有时是可以省略介词的。常见的是省略介词“于”和“以”。例如:

①至则无所用,放之(于)山下。

②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座上。亚父受玉斗,置之( )地,拔剑撞而破之。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简析]①句中“山下”,是表示处所的名词,前面省略了介词“于”。②句中“座上”“地”是表处所的词语,前面都省略了介词“于”。这类的“于”字省略在古汉语里很普遍。

(4)省略中心词。

中心词是在一个词组中被定语状语修饰的词,在常规句子里,中心词是不能由定语状语来替代的。但是,古汉语里却存在着省略中心词的现象。因此,读文言文时,就不能不引起注意,以免造成理解上的障碍。例如: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②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简析]①句中的“宫中府中”就是“宫中之吏”与“丞相府之吏”,省略了中心词“吏”,实际上是定语代替了中心词。②句中的“不毛”,就是“不毛之地”,即不生草木的地方。

(5)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 )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6)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十、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不亦……乎 相当于“不是……吗”

何……为 相当于“为什么要……呢?”

见……于 相当于被动句

以……为…… 相当于“把……(当作)……”

如……何 相当于“对……该怎么办”

唯……是 “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与其……宁…… 相当于“与其……宁可……”

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风格一词既简单又复杂,一个人有说话风格、虑事风格和办事风格等,一个地方有城市风格、建筑风格等,这些相对简单;文学的风格就复杂了,有作品风格、作家风格、文体风格、流派风格、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等,即使同一种风格里面,也有单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稳定性和变化性的统一问题……流派与风格相关,有相同的风格才有同一流派。本文的次序是先讨论风格后讨论流派,流派问题可以说是风格问题的延伸、扩展、深化。

一、怎样理解文学风格的丰富含义?

关于文学风格,我们看《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中的经典定义:“风格指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带有综合性的总体特点。”对于这一定义,应该注意两点:一是“特点”,二是“综合性”。前者是说,风格显示作家作品的有别于他人他作的特异之处;后者是说,风格一般就整体特点而言,当我们说某作品风格的时候,总是指这一作品的总体风格;当我们说某一作家风格的时候,总是指这一作家的总体风格倾向。我们有时说某部作品的叙事风格,有时说某作家的语言风格,这仍是就整体风格而言的,因为这里说的是作品叙事的总体风格,以及作家的总体语言风格。由此可见,考察和讨论风格需要宏观把握、整体感知。考试大与伴你同行

风格一词在古今中外的著述都有,但意义有所不同。风格的概念最早出现于我国的汉魏时期,用“体”来表示,如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这里的“体”就含有风格的因素。刘勰《文心雕龙》中有“体性”篇,这里的“体”就基本上指风格了,“性”指作家气质、创作个性。在千百年来的古代文学理论词汇里,风格概念以各种词语出现,如气、体、风、神、味、调、风气、风力、风神、体性、体势、兴味、格调等,其中意义所指既有相通处又有不同点,但大体上都是围绕风格这一核心概念运用发挥的。所以我们在阅读和体会古人言论时,应该把握“一义多词”这一特点和规律。

在西方,风格一词源于古希腊,其意义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来也同样不断变换说法,在英文、德文、法文和俄文中,都有修辞、笔调、韵致、文风、文体等多种既相近又区别的表述。

所有风格当中,作家风格是最重要的风格。

二、促使文学风格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促使文学形成的因素很多,大致可分为主观因素(又称内部因素)、客观因素(又称外部因素)和文体因素(又称形式因素)三大方面。

就主观因素而言,有作家的人生观、价值观、艺术素养、生活经历、气质性格、学识才华、语言功力等,这些因素本身不是风格,但它们从各自的角度影响风格的形成,而且它们不是单个地而是综合地发挥作用的。歌德说:“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的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歌德谈话录》)在他看来,作家主观因素促使作家风格形成,作家风格使得作家主观因素得以外现,二者互相印证。

就客观因素而言,如鲁迅说风格“不仅因人而异,而且因事而异,因时而异”,其中“因事而异”是说所描写的客观事物的性质、特点不同,导致写作风格不同,如写秀美之物会不自觉地体现阴柔之风,写壮美之物也会透出阳刚之气;“因时而异”是说社会时势、历史发展影响作家作品风格的选择和变化,如古人所说的“治世之音安以乐”“乱世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诗大序》)。另外,各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风俗习惯、文学传统、地域环境等也会或隐或显地影响文学风格的形成。

至于说文体因素,风格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文体本身就有规范,也自有风格,作家选择文体的同时也就选择了文体规范和文体风格。古人对此早有认识,如曹丕《典论·论文》说:“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陆机《文赋》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又如李广田对现代散文文体特点的阐述:“散文的特点就是‘散’。”“散文的语言,以清楚、明畅、自然有致为其本来面目。散文的结构,也以平铺直叙、自然发展为主。”(《谈散文》)李广田说到了散文的总体风格和语言、结构的风格,这是有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

三、文学风格的标志有哪些?

1.独创性

文学创作贵在独创,这一点是人所共知的,但还应该进一步思考。为了准确地理解风格的独创性,要把握好三点:

其一,风格的独创性是建立在风格继承性基础之上的。任何优秀的作家作品的独创性风格都自有渊源,继承了多方面的丰厚滋养而自成一家,好比树高百尺而根伸十丈,山矗千仞而足立大地。没有继承性就没有真正的独创性,那样的“独创性”风格必然陷于狂怪、丑陋,可能喧嚣一时,但旋即速朽。如“”时期文学创作的“假、大、空”文风,可以说是一种“横空出世”的稀有的“独创”,遭到普遍的痛恨,最后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

其二,风格独创性遍见于优秀作家的全部创作,成为一种照耀当时、影响历史的伟大创造。一般作家能在规则范围内变换风格,这已经有了独创性风格了;而伟大作家则能自定规则,独创文体规范和文体风格。遍观中外历史,那些风格卓异的伟大作家都创造了某种文体和文体风格,如楚辞在屈原手中发扬光大,人们提到楚辞风格必然提到屈原风范;近体诗七律一格在杜甫手中闪现辉煌,人们提到律诗必然提到七律圣手杜甫,提到杜甫必然想到他的沉郁顿挫的诗风;中国杂文在唐代已兴起,经久不绝,而提到现代杂文就不能不提到鲁迅,提到鲁迅又自然想到那思深无穷、犀利无比的文风。

其三,风格独创性的表现,必然伴随作家个性痛快淋漓的展示。优秀作家的艺术个性往往比常人发展得更充分,这种艺术个性表现充分与否,决定了作品风格魅力的大小、风格表现的强弱,即以鲁迅杂文为例,处处见出独特风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的杂文读得多了,可以看见和感受到一个独立、伟岸、正直、英勇的作家形象和战斗者风范。

2.多样性

在风格的尺度下,所有作家作品都应该具有独创性,这必然意味着所有作家作品汇合起来形成风格的多样性;在风格的创新性原则指导下,同一个作家既要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还要表现个人风格的多面性。就像布封说的:“一个大作家绝不能只有一颗印章。”文学园地应是百花齐放的,万紫千红的,历史经验证明,任何阻碍多样性风格的呈现而定某种风格于一尊的努力,都是在扼杀文学的发展和繁荣的生机。

3.稳定性

文学风格如同人的作风一样,人的作风不会轻易改变,文学风格也不可能说改就改的。风格一经形成,就在长时间内基本上稳定不变,除非作家遭遇特殊事变。风格的稳定性便于把一种风格发展到底,便于卓然独立区别于他人。法国理论家丹纳说:“一个艺术家的许多不同的作品都是亲属,好像一父所生的几个女儿,彼此有显著的相像之处。”(《艺术哲学》)大家都知道,鲁迅笔名甚多,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当年文网繁密,政府对进步文艺残酷打压,鲁迅不得不更换笔名,但行文风格不能改变,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在写给黎烈文的信中说:“夜里又做一篇,原想嘻皮笑脸,而仍剑拔弩张,倘不洗心,殊难革面,真是呜呼噫嘻,如何是好。换一笔名,图掩人目,恐亦无补。”(《鲁迅书信集》)也就是说,为着同黑暗社会斗争的需要,鲁迅想一时改变文风,却未能轻易做到。

以上所述风格三特点或三属性,应是合成起来共同发挥作用的。文学风格的三性最终所归,就是成熟作家的成熟性标志,也是作品成功的标志。

四、文学风格有哪些主要形态?

文学风格的类型很难逐一界定,自古以来有八分法、二十四分法、三十六分法,简约的有两分法(阳刚与阴柔),即使几十种分法也难以包容风格的全部类型,因为文学创作的风格表现是极其复杂的,欲归其类谈何容易,况且还有很多风格的交叉和变式。

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把风格分为八种:“若总其归涂,则数穷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致,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同时又把八种风格合为相互对立的四组:“故雅与奇反,奥与显殊,繁与约舛,壮与轻乖。”其实这里的八种四组风格只是总体倾向,其间还可以细分出更多种风格来。不过刘勰时代离我们太远了,我们还是要用现代的语言描述风格类型。

现代学者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提到风格的八种四组:简约、繁丰,刚健、柔婉,平淡、绚烂,谨严、疏放。

1.简约与繁丰。

简约就是文辞简明扼要,辞达而已,惜墨如金;繁丰就是不计篇幅,不惜笔墨,洋洋洒洒,痛快淋漓。简约作品如《左传》,繁丰作品《史记》;同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作品简约,杰克·伦敦作品繁丰。试看下面两篇古文:

陶宏景《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吴均《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啭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陶文体现简约,吴文体现繁丰,对比之下能见出差异。

2.刚健与柔婉。

刚健就是刚强、劲健,柔婉就是柔美、婉约;刚健好比男子汉的风格,婉约好比美女子的风格。刚健者,如姚鼐所述:

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水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铁;其于人也,如冯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复鲁絜非》)

柔婉者,亦即阴柔之风,如姚鼐所述:

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其于人也,漻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复鲁絜非》)

刚健作品,如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柔婉作品,如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平淡与绚烂

绚烂就是多用华丽的词藻,把文学的内美尽显于外;平淡就是少显或不显外在的华丽,保持本真、朴素、平实的本质。要注意,绚烂未必是坏风格,它不同于刘勰所谓“轻靡”,“轻靡”之中有轻佻的意味,而绚烂则是内美与外美的综合表现;平淡不等于贫乏,贫乏是缺少内涵,平淡是把内涵、内美隐藏于深处,没的眼力的人看不出来。苏轼说:“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就是说外表平淡而内里丰富,具有内美、素美、自然美。

绚烂作品,如屈原《离骚》、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情感充沛,想象丰富,语言华美,极尽铺陈之事。

平淡作品,如陶渊明《饮酒》诗、《归园田居》等,苏轼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就是针对陶渊明诗而言的。

4.谨严与疏放

谨严也叫严谨,就是严肃认真,细心检点,文思周到,找不出不妥当之处;疏放就是性情狂放,气概豪迈,常有出人意料之情思、语句。

谨严作品,古代散文如魏徵《谏太宗十思疏》,古代诗歌如杜甫律诗,现代散文如叶圣陶散文、吴伯箫后期散文等,它们不仅文思周虑,而且语言文字都经过精心推敲。

疏放作品,如李白《将进酒》《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等,文思跳跃跌荡,情感如开闸洪水狂泻而出。

以上大致区分了文学创作的主要风格,这种区分不是绝对的,有时界限含混,难以分定;有的作家诗人会有多种创作风格,一时创作刚健、疏放风格的作品,一时创作柔婉、谨严的作品,如杜甫写诗一生谨严,但也写了《八仙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疏放诗作。

还有一点要注意,对文学风格只有喜好不同,没有优劣、高下之分。

五、什么是文学流派?文学流派与文学风格有怎样的关系?

文学流派是一些思想观念、艺术见解、创作风格和审美趣味相同或相近的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派别或团体。正如丹麦文学评论家勃兰兑斯所说:“一些自愿接受某些大体上得到明确地系统地阐述的信念所指导的作家,有意识地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流派。”

文学流派的形成,有赖于这样几个条件:一是聚集了有影响力的作家群;二是作家们的思想观念、艺术见解等相同或相近;三是作家们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学风格;四是在文坛或文学有地位、有影响,为世人所谈论。

但这几个条件只是流派形成的内在条件,还有外在的社会环境条件,情况各有所不同:一是社会繁荣,政治清明,民主气氛浓厚;二是社会虽然黑暗,但思想文化界的约束力小;三是文化繁荣,对文学传统继承得很好。

文学流派的形成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是不自觉地形成流派。例如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的“边塞诗派”,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待人,他们不是同地域的,而且并非每个人都只写边塞诗,所谓“边塞诗派”只是后人的归类。

二是自觉地形成流派。例如在现代文学有好几十种流派,其中有文学研究会,主要成员有周作人、郑振铎、王统照、沈雁冰、叶绍钧、孙伏园、许地山、俞平伯、朱自清、冰心、刘半农、徐志摩等,前后有170多人,他们有成立的具体日期(1921年1月4日),有共同发起人,有宣言和章程(《文学研究会宣言》《简章》),有鲜明的文学主张(提倡为人生而艺术和写实主义,反对为艺术而艺术),有自己的刊物和丛书(《小说月报》《文学旬刊》《文学研究会丛书》等)。

文学的流派和风格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学流派之所以形成,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家们具有相同的思想观念和审美主张,相同的观念和主张派生出来的文学风格必然有相近或相似之处,可以说风格是流派所赖以存在的一个基础,如果没有风格的相近或相似,彼此趣味不相投合,很难走到一起形成流派;另一方面,流派的聚合,群居相切磋,又促进某种风格的发展和深化,扩大了某种风格的影响。

六、如何理解文学流派的时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点?

1.时代性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社会生活现象、社会思潮、审美趣味等,导致文学流派的因时而异,可以说,任何风格都带有时代的印记,如古代诗歌由唐入宋,风格有明显变化,历来褒贬不一,现代学者钱钟书《宋诗选注序》说:“瞧不起宋诗的明人说它学唐诗而不像唐诗,这句话并不错,只是他们不懂这一点不像之处恰恰就是宋诗的创造性和价值。”学者缪钺《论宋诗》说:“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酝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析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不管是褒是贬,宋诗之于唐诗风格有所变化,是公认的事实。

2.地域性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民情风俗,有不同气质、性格的人群,有不同的文化心理和文学传统,导致不同流派的产生。在历代中国,文学地域分南北东西,文学风格和流派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非常明显。例如《诗经》产生于先秦时代的北方,基本上都是抒情短章,重写实,多比兴,重章叠句,一唱三叹;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楚辞产生于南方,篇幅较长,多借用神话拟写,善于隐喻,具有浪漫瑰丽的想象。两派文学开创了中国最早的诗歌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传统,以致后来的文学创作也依循两种风格流派的路数行进,如在南北朝时代,北朝民歌刚健爽朗,慷慨激昂,大家熟悉的《敕勒歌》就是例子;南朝民歌清新美丽,柔婉含蓄,多有一语双关,大家所熟悉的《荷塘月色》里引用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就是例子。

3.民族性

每个独立自主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环境、政治环境,文化传统、文学传统,面对世界的感受方式、行为方式,这些属于民族特点的东西必然渗透进民族文学当中,使成文学的民族特色。另外,各个民族的优秀作家都会认定自己民族是伟大的,自己民族的文学传统是优秀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促使他发挥自己的民族精神、自己民族的文学感受方式和民族语言特点。正如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所说:“从写作的风格来认出一个意大利人、一个法国人、一个英国人或一个西班牙人,就像从他面孔的轮廓、他的发音和他的行动举止来认出他的国籍一样容易。”(《论史诗》)

例如中国人历来的宇宙观、价值观、道德观所形成的传统,使得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言语方式、行为方式迥然有别于其他民族尤其是西方民族,所谓天人合一、思与境偕、中和之美、温柔敦厚、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等诸种理念,是西方民族传统中所没有或很少见到的,这也促成中国历代文学卓然自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独占一片风光。中国历代山水诗的数量在世界上的无可比拟,这得益于中国诗人的天人合一、思与境偕的感觉、感受方式,连歌德也说:“他们(指中国作家)还有一个特点,人和大自然是生活在一起的。”而中国人的中和性格、克制心理也是在世界人群难寻同类的,所以中国文学更多地体现中和之美,即使有波动、动荡,最终也要归于圆满,曲终奏雅,善报恶报各得其所,而很少见到西方文学如莎士比亚戏剧那样的大开大合,彻底,生命在剧烈动荡和惨烈死亡中体验着、表演着。

1 怎么阅读文言文和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与解题呢

掌握一些常见虚词,实词是基础;另外可以就题论题,找技巧的,譬如第一道,有关实词的解释,一些生僻的词的释义一般都是对的,反而是那些常见的词,容易变性的,名词作动词的,或者望词生意,作现代汉语讲,这些都是爱出题迷惑我们的地方,总之到时候不要慌,难逃你的火眼金睛的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性练习,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文言文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文言文翻译 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性练习,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文言文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泽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泽成“(湖面)风平浪静” 文言文翻译“四重奏” 最近两年高考对文言文翻译的考察由选择正误改为笔译这就增加了答题难度,而且所出试题均出于课外,仿佛无迹可求,无从下手其实,还是可以讲究一点技巧,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奏一曲美妙的“文言文翻译四重奏”: 1 翻译要注意补充省略的句子成分文言文中省略现象大量存在,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动词、省略介词、省略宾语等在大家做翻译题时,一定注意先把原文省略的句子成分补充完整,否则译文易句意不清、不通 2 翻译要注意调整语序文言文中变式句时常出现,有主谓后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等四种类型翻译时调整好语序,才能便于翻译,否则译文易颠三倒四,给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3 翻译要注意活用现象文言文中的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用法,这就是活用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翻译时要抓住词语的临时含义 4 翻译要抓住关键词,联系语境,重点突破在文言文阅读中,有些句子往往因为个别词而影响全句的理解这个词就是一个关键词对于它,我们要联系语境去理解、参悟 综上所述,文言文翻译,只要平时努力,并注意以上四点,加以灵活掌握,要翻译正确。

2 文言文阅读怎么做

第一步 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 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学生应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

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

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 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遇到个别疑难词句像“绊脚石”一样横在途中,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认真推敲,可用猜想的方法来解决。

实在解决不了的,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 “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

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

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

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3)内容理解题。一般来说,作者通过短小的文言语段,记叙一件事,表达一个中心或一种哲理。

所以我们了解了全文的内容后,还要进一步思考作者蕴藏在文章里的写作意图。有时作者将主旨蕴藏在叙事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就要思考事件的含意;有时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时发表议论,直抒胸臆,以此来揭示文章的中心,我们也要倍加注意。

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作者将自己的写作意图蕴藏在叙事和写景中,直到文尾,才卒章显旨,赞颂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旷达胸襟,勉励自己和朋友以天下为己任,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怎样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 基本原则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 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 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

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判断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用“非”、“乃”、“悉”、“为”、“则”等,表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也有用“是”表判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或介宾短语)、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借助于被动词,如“被”、“于”、“为……所……”表示被动;不借助被动词,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动)。

第三,要掌握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

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

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留、补、删、换、调。 1、留: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

3 如何作好文言文阅读

要学好文言文,就要多做这方面的题目或者多看一些文言文方面的书,多翻译一些文言篇目和故事,从而提高文言水平。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试题是高考的重头戏,有的同学经常会问,平时如何学好文言文才不至于在高考中失分呢?我认为能注意以下几点,学好文言文、提升高考的命中率就没什么问题了。

第一,要有相关的历史知识。常言说,文史不分家。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个时代里的,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必定会对他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个人所处的时代,才能了解他的作品的内涵。比如屈原,他力主改革,希望楚国强大,但楚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先疏远屈原,后把他流放汨罗江,使其改革之志不能实现,投江而死。了解了这段历史,我们在理解《离骚》时就容易的多了。

第二,具备相关的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演变。如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古籍注释体例等八个方面所涉及的内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内容虽然不需要学生全部掌握,但平时学习中遇到的也应积累下来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在文言文学习和考试中随时调用。

第三,学会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我们生活在当今社会,面对灾难,会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面对丑恶,会抨击、鞭挞;我们会同心抵御外辱。其实这种思想感情是一脉相承的。面对外辱,文天祥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对百姓的困苦,杜甫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以我们在学习古文时,应善于把古人和今人的情感放在一起对比联想,从而揣摩古人的思想,准确的理解文言文所反映的实质。

第四,把握课本,扎实文言文基础。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本中所出现的知识点:①字音,包括多音字和异读字。②词义,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③文言句式,包括特殊句式和文言复句。

第五,在学习一篇文言文中应做到如下几点:首先,整体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其次,在整体把握课文上落实对段的理解;再次,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理解词句;最后,在前三个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总之,平时的学习能做到以上几点就会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4 语文古文阅读理解怎么做

古文阅读首先要看看题目是否有注释,注释是非常重要的,包括作者的介绍之类的,都可以帮助理解文章。

接着可以先看一下题目,然后再看文章可能更有针对性。在阅读的时候肯定是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词句,但是如果不影响阅读,可以不加以重视。

做题时最好是才用排错法,尤其是有些题目可能都有一些问题,但是要选择错误最明显的那个,这就是烂苹果中选择最烂的那个~这个是解题时的方法。再者就是平时要注意积累,尤其是虚词的用法。

还有一些经常会遇到的词语要掌握意思,有利于提高解题正确率和答题的效率。额……我好久没做古文阅读了,现在能想到的就这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有问题的话可以找我~。

5 如何学好语文的阅读理解和文言文

一、学习文言文,最应该下功夫的是文言字词、句式等方面的知识,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才可能顺利地阅读文言文重视预习,学会自学 课前一定要借助注释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译,不要坐等老师来讲解预习时注意找出疑难字句提交课堂讨论,向老师、同学请教对重点字词要进行归类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相当多的文言实词是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我们要善于记忆、比较、归纳、整理,把“字词”学“活”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其意义、用法总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显示出来的,积累文言字词不要死记硬背,而应结合“语境”去揣摩要牢牢记住主要文言句式主要文言句式有五种: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每种又有几种不同形式,记住形式,便于识记和理解二、语文教材强调文言文的朗读、背诵,其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多读多背来掌握文言知识,理解文意,培养语言感悟能力诵读可分四步进行:借助注释,粗读课文预习时完成粗读任务粗读的首要任务是疏通文字,然后在此基础上感知课文,从整体上初步地把握课文结构结合注释,根据上下文读两三遍,再连猜带蒙,对课文内容应该能了解六七成了粗读中要画出疑难词句,以备在课堂上提交讨论质疑、解难、细读课文通过课内细读,要能准确地正音、正形、断句,要解决粗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要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要增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深入领会,精读课文精读时要力求读出语气、语调和节奏通过精读,更深入地感悟、理解作品,体会文章的情感,把握文章的特色熟读课文这一步主要靠课后同学们主动进行要熟读成诵,要强化文言字词的学习效果,深化对课文内容、结构的理解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1 如何理解课外文言文

我呢文言文还不错,我把方法告诉你,不知对你有没有用。文言文的记忆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他有很多的字词翻译,这些字词翻译是必需要背的,因为高中生要考文言文是考课外的。而记住这些字词翻译的方法就是写,你买一本专门是文言文字词翻译的练习来做,做得越多,你就会记得越牢。然后准备一本干净的本子,将那些你已经记得比较牢的字词翻译啊,古今异义啊,写在这本本子上,并且把字词所属的句子也抄到字词的旁边,以后呢,你可以看这本本子,然后呢读读字词,在运用你对字词的理解把句子翻译出来,知道这个字词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这样,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你就可以吧字词记熟了。因为记忆是一个长时间的东西,所以你要偶尔就翻一番这本本子,读一读,前面的比较熟了,就读后面的,后面的熟了就返回来读前面的。这样你就可以把这些字词背的滚瓜烂熟了。当你看到课外的文言文得某个字词时,你就从你的记忆中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意思了。如果那个字词有几个意思,你就根据上下文来看哪一个更符合一些。

不怕和你说,如果你是初中生,这样的记忆可以让你在初中的文言文方面的考试几乎满分,而到了高中这更是一个宝贝,因为高中文言文是考课外的,很可能就是你初中学的某一篇呢,这样有利于你的高考复习。尽管很麻烦,但是很有用,因为我就是一个高中生,我就是用这种方法的。

亲,不知道我的方法对你有没有用处,如果有用的话,请采纳我吧!谢谢

~~~~~By 上村月 凯伦帮忙团

2 如何理解课外文言文

我呢文言文还不错,我把方法告诉你,不知对你有没有用。

文言文的记忆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他有很多的字词翻译,这些字词翻译是必需要背的,因为高中生要考文言文是考课外的。而记住这些字词翻译的方法就是写,你买一本专门是文言文字词翻译的练习来做,做得越多,你就会记得越牢。

然后准备一本干净的本子,将那些你已经记得比较牢的字词翻译啊,古今异义啊,写在这本本子上,并且把字词所属的句子也抄到字词的旁边,以后呢,你可以看这本本子,然后呢读读字词,在运用你对字词的理解把句子翻译出来,知道这个字词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这样,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你就可以吧字词记熟了。因为记忆是一个长时间的东西,所以你要偶尔就翻一番这本本子,读一读,前面的比较熟了,就读后面的,后面的熟了就返回来读前面的。

这样你就可以把这些字词背的滚瓜烂熟了。当你看到课外的文言文得某个字词时,你就从你的记忆中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意思了。

如果那个字词有几个意思,你就根据上下文来看哪一个更符合一些。不怕和你说,如果你是初中生,这样的记忆可以让你在初中的文言文方面的考试几乎满分,而到了高中这更是一个宝贝,因为高中文言文是考课外的,很可能就是你初中学的某一篇呢,这样有利于你的高考复习。

尽管很麻烦,但是很有用,因为我就是一个高中生,我就是用这种方法的。 亲,不知道我的方法对你有没有用处,如果有用的话,请采纳我吧!谢谢 ~~~~~By 上村月 凯伦帮忙团。

3 语文的诗词分析和课外文言文怎么做

诗词分析我们老师说:每天积累一首诗词,看赏析,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做起题来思路会清晰些。

我建议,你找些曾经做过的题,看看题型(貌似有画面描绘、赏析作者情感、分析词语表达作用、分析表达方式等),积累做题方法。诗词赏析方法一、从诗词的标题入手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标题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标题中的“喜雨”二字是全诗的线索,也是理解全诗内涵的关键。

首联着一“好”字赞雨,说它“知时节”;第二、三两联以“适时”、“润物”进一步表现和风细雨的好;尾联是想象“好雨”之后,万物发荣滋长的情景。“喜”虽未露面却“喜”意迭出,表达了诗人满心欢喜的心情。

二、从诗词描写景色的“冷”“暖”色调入手 古人写诗作词,常常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因此,鉴赏时可以先找出写景的词句,体味辨别所写之景色调的“冷”“暖”,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杜甫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此诗写景主要集中在二、三两联,诗人先用“澄江少平岸,幽树晚多花”绘出开阔、幽美的草堂环境,再用“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你看,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摇曳着身躯,燕子在微风的吹拂下轻盈地飞翔,多么欢快、多么闲适啊!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暖”色之景,抒发了经历长期流离生活之后得以安身的闲适、喜悦的心情和对大自然春天的热爱。

三、从诗词所选取的意象入手意象就是作者把情感化为可以感知的形象符号、情感的客观对应物。它是构成优美诗篇的基础,是诗歌的灵魂。

古诗词中的许多意象都有特定的含义,诗人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情感。我们鉴赏时就要留心诗词中出现的意象,调动积累,揣摩意象的含义,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

设题方式与解答技巧 设题方式 1、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技巧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②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③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哀怨、激愤、憎恶、忧愁、欣喜、欢快、向往、离愁别恨、追古伤今、忧郁沉闷、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①连绵的群山随着船行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浩荡的江水奔腾不息,在无尽的原野上滚滚东流。

②雄浑壮阔。③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情感。

设题方式与解答技巧设题方式1、语言上有何特色?2、分析语言风格或谈语言艺术特点? 解答技巧①点明语言特色(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等);②结合诗句具体分析;③指出诗句表达的感情。 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①此诗语言清新自然,朴实无华。②“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③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设题方式1、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用了什么表现技巧/艺术手法/手法? 解答技巧①指出所用手法(如抒情:直抒胸臆、托物言志、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描写:衬托、联想和想像、白描;修辞:比兴、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设问、反问、反语等);②阐明为什么;③传达出诗人的感情。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征蓬出汉塞”运用了怎样的手法?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诗? ①运用比喻修辞手法。②诗人写自己像飘飞的蓬草、归来的大雁一样来到北部边塞。

③通过比喻曲折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抑郁和激愤。 设题方式:为何说某词是全诗的关键? 解答技巧①对突出主旨的作用;②结构上的作用。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