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信仰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2浏览:3收藏

儒家的信仰是什么,第1张

按康有为《孔子改制考》的说法,儒家学派是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儒家思想基本分为“内圣”与“外王”,即个人修养与政治主张两类。

在儒家的思想元素中,仁义礼智信五常居于核心。孔子把礼仪看得很重要,他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治国的要义就在于用夏历,穿汉服。仁、义是基础,又可将仁义和道德等同。韩愈《原道》:“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四字”为忠、孝、节、义。诚、恕、廉、耻、勇、温、良、恭、俭、让、中庸、宽、严、刚、柔、敏、惠等都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元素。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鲁国讲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之六经为经典,奠定儒家的最早起源。其中:“易为群经之首”,它是关于如何认识天命的重要哲学典籍,西周开创时曾对夏商的“卜问”方式总结和推演发展,形成“天命”的观念,总结为周易,孔子则进一步为其作上注解,成为儒家的易,它是理解其他经书的基础。诗、书、礼、乐分别为为上古三代的诗文、史书、德训规章、祭祀仪乐的收录,它们是在西周之前的就存在的典章制度,包含了最早的祖宗信仰和礼乐文化,孔子为它们加上注解。春秋则是一部记录东周时期的编年史书,据说为孔子本人所著。

孔子的主张是人本主义的,“人本”和“性善”是儒家重要信仰:人天生固有的人性是善的,但要知足、常乐。儒家主张普及对人的教育,西周教育只限于宫廷的士官,孔子提出要教天下人都知道德礼节,他带着徒弟们周游列国,行教一生。孔子身后,他的学生有著名的“七十二圣人”,论语据说是他的学生们记录孔子一生事迹、言行的书。

随着朝代的推移,儒家也包括了后期朝代的儒家学者著作和思想,著名的有:西汉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和天人感应;南宋时朱熹创建理学,尊四书、立中庸,重视培养内心虔诚的“孔孟之道”,开创的程朱理学在元代之后中均为国家的官方思想。此外,宋明以后儒家逐渐整合了中国民间信仰、佛教、道教,一起形成现代中国多元的信仰体系。

儒家思想影响下的社会,一般都具有一些显见的道德教条及行为教条;但是在私人场合,儒家对其治下的个体只要求自我反省,与其他很多宗教相比,这种自我反省并不具有排他性。儒家的这种开放导致了儒家具有一些宗教所不具有的的包容性,这是儒家与一般宗教的一个重要区别。

儒家作为一种普遍的标志性信仰,它的核心思想和准则在各类儒家典籍中没有直接的记载,“儒”字的图像更能体现它的核心思想。儒字有二种意思:其一,即有道之士。《汉书·司马相如传》颜师古注说:“凡有道术者皆称儒”。其二,《说文解字》:“儒,柔也,术士之称。” 不过一般《说文解字》的最后一意接受较广。“儒”即今所谓“学者”,是极普泛的一种名称。《论语》,孔子对子夏说:“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可见那时只称有知识材艺者为“儒”,其中有君子,也有小人。“儒”最初指的是冠婚丧祭时的司仪。

《说文解字》对“儒”的解释是:“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儒”字本是古代对学者的尊称,字义是“雅”、“优”及“和”的意思,从“人”从“需”,指他们的思想学问能够安定别人,说服别人,为人所需。儒家一词本来自《汉书·艺文志》的图书目录。“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也就是说,儒家以六经为圣经,遵循尧舜之道、以周文王、周武王的典章(周礼)为典范,以孔子为宗师,教化民众的流派。[14]自春秋、战国、秦、汉以后起,指由孔子创立的后来逐步发展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孔门四科十哲、二十二贤、七十二弟子以下及历代名儒为祭孔“从祀”。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古代自汉代以来的主流意识流派,自汉以来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作为中国的官方思想,至今也是一般华人的主流思想基础。

传统的儒家典籍有三类,孔子所定谓之经,弟子所释谓之传,或谓之记。“孔子之前,《诗》《书》《礼》《乐》已备。学校教授,即此四种。孔子教人,亦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又曰:“《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可见《诗》《书》《礼》《乐》,乃周代通行之课本。至于《春秋》,国史秘密,非可分布,《易》为卜筮之书,事异恒常,非当务之急,故均不以教人。自孔子赞《周易》、修《春秋》,然后《易》与《春秋》同列六经。以是知六经之名,定于孔子也。”《庄子·天运篇》中孔子也对老子说自己“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汉武帝“独尊儒术”把儒家立为国教,并设立了五经博士,五经成为国家法典,开启了春秋决狱的时代。熹平四年,汉灵帝乃诏诸儒正定五经,共刻《易经》、《论语》、《尚书》、《春秋》、《公羊》、《鲁诗》、《仪礼》七经于石碑,为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以相参检,树之学门,使天下咸取则焉。

鲁迅主要是通过小说、杂文来揭露旧社会的黑暗和腐败,批判奴性,这是他与梁启超、陈独秀对奴性批判的重要不同之处。

小说《阿Q正传》是活生生的“画出了沉默的国民的灵魂”,阿Q的精神胜利法集中暴露了国民性中奴性的丑陋、可气和可悲。

阿Q是无家、无业、靠打短工为生的农民。他有自尊、自负的一面,村上所有的居民,全不在他眼里,甚至也很鄙薄城里人。他也想造反、革命,改变自己的境遇,由奴才变主子。另一方面,他受尽赵太爷、假洋鬼子和强者们的欺压和凌辱。眼见强者要打他时,他“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挨打,丝毫无反抗之意。在受强者的欺压和凌辱后,他心里虽一时愤愤不平,暗暗骂一句“他妈的”之类的话,但很快就认为,这是“儿子打老子”,精神上得到了自我安慰,以为取得了胜利,心满意足,过后也全忘了。

阿Q自轻自贱,奴性十足,明明是为强者所打,所侮,所辱,却找种种说法,藉以为反败为胜,在精神上得到了胜利。这就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阿Q精神。在官府审他的大堂上,他吓得身不由己的下跪,被当差人斥之为“奴隶性!”。

但他在自认为比他弱的小尼姑、小D等弱者面前又显出是强者,伺机欺负、羞辱他(她)们。他周围的人们也常常欺负他,取笑他,对他的命运麻木不仁,在枪毙阿Q时,他们是喝彩的看客。鲁迅对阿Q及其周围麻木不仁的民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的《孔乙己》、《药》、《端午节》、《孤独者》等作品也都从不同的方面暴露了旧社会的病根和国民弱点,目的是催人留心,唤起觉醒。

鲁迅的杂文,是刺向旧社会的匕首、投枪。他对奴性的批判,小说很形象生动,蕴义无穷,令人品味咀嚼,久久不能忘却;而杂文则文字虽不多,但思想深邃、犀利,有震撼力,同样令人难忘。鲁迅对国民性中的中庸、守旧、好面子、虚伪、势利、媚外、麻木、奴性等病态劣根性多有揭露。总起来看,鲁迅认为,总病根是卑怯、奴性,无自主、自立、自强的反抗精神。

  什么是奴性?许多人并不懂,因为他们早已习惯了做奴隶。他们吃惯了杂粮,不知道肉其实也可以吃。他们习惯了睡草房,他们甚至愚弄自己的孩子说,睡在高楼大厦里要做恶梦的。他们习惯了被鞭笞,不懂得其实没有人有鞭笞他人的权利。他们习惯了穷困,甚至幻想富人的生活充满痛苦。

  奴性并非个人对社会的依赖,也非个人对社会规则的服从,奴性是任人宰割,是听天由命,是惟命是从。人生活在社会当中,要遵循法律,服从纪律,维护社会和谐,这些是人的社会性的必然要求。但人和许多动物不一样的,人是有个性的。动物们组成自己的社会是为了保持种群的繁衍和存在。个体是从属于并且服务于社会的。而人类不一样,人类是高级动物。人组成社会是为了使每个人能够享受最大的快乐。社会是服务于人的。有人颠倒了人和社会的关系,认为社会是第一性的,人是第二性的,那是把人类社会和动物的社会等同了起来,把人和动物等同了起来。那是从根本上对人的奴化。他们这样主张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别人都变成奴隶,要自己来独自享受奴隶主的生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都是奉行这这样的愚民政策。

  驱除奴性,解放人性并非要放纵欲望,更不是对人类社会规则的否定和背叛。而仅仅是对愚民政策的否定,是要把以前颠倒了的事实恢复过来。让人和人之间享受平等,让社会机构社会规则来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幸福提供服务,而不是为个别人的利益服务。

出自现代作家鲁迅创作的一篇杂文《漫与》。原文如下:

一个活人,当然是总想活下去的,就是真正老牌的奴隶,也还在打熬着要活下去。然而自己明知道是奴隶,打熬着,并且不平着,挣扎着,一面“意图”挣脱以至实行挣脱的,即使暂时失败,还是套上了镣铐罢,他却不过是单单的奴隶。

如果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抚摩,陶醉,那可简直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他使自己和别人永远安住于这生活。就因为奴群中有这一点差别,所以使社会有平安和不安的差别,而在文学上,就分明的显现了麻醉的和战斗的的不同。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十月十五日《申报月刊》第二卷第十号,署名洛文。

扩展资料: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喻为中国的托尔斯泰。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他的杂文极具批判性,鲁迅曾把杂文分为“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所强调的正是杂文的“批评(批判)”内涵与功能。从《热风》开始的对封建礼教、旧传统的批判,与复古派的论争,一直延续到《且介亭杂文末编》对国民党政府的法西斯专政的抗议,对中国***内的“左倾”路线的反击。

奴性思维指的是什么?本人有以下几个观点,如有不对地方,希望能在评论区指点一二。

1、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奴性思维,举例说明:上学期间大部分的学生都有不喜欢上的课程,为什么还要上?因为被动屈服,你不上课就会叫家长,就会挨批评,你为了不挨批评,你就被动屈服。而被动屈服就是奴性,你要坚持上完每一节课这就是你的思维。所以当你遇到不喜欢的课,还要努力的学习听讲的时候,这就是你的奴性思维。

2、你在工作中,领导给你一件你不擅长的事情,让你完成。因为你从来没有回绝过领导,你只能一味的顺从,这就是奴性。而你内心里面即使不想去做,但也不得不做的时候,这就是你的思维模式,因为你怕你不做,领导对你有意见。所以你去做一件你不愿意做的事情,你还必须去做,这就是奴性思维。

3、古时候历朝历代里面,山东人没有做皇帝的,为什么?因为他们是礼仪之邦,孟子的故乡,他们讲究忠孝礼义廉耻,亦可以理解为奴性思维较强。(本人没有任何要贬低山东人的意思,本人也是半个山东人)

专家二:奴性思维是高压统治下形成的一种变态的思维模式,统治者先将民众改造成奴隶,然后一部分人便有奴隶人格,继而又产生只有奴隶才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就是其中的代表。

著名作者林语堂曾经有一个疑问,他不明白,有人的利益每天都在受损,但他们却在时刻维护盘剥他们的人。我想这也是奴性思维的一种。

这些人往往分不清什么是是非善恶,什么是正义和邪恶,一切思维和行为依据,只看对己是否有利,无利则马上见风使舵,出卖亲友,只要有利则可以使用拉关系,拜干爹,行贿受贿,溜须逢迎等手段为己谋利,更有甚者,他们甚至不允许别人站起来,否则便口诛笔伐。

这些人对社会和弱势群体,从来都漠不关心,但对待有权有钱的人,则表现出狗一般的温顺,遇到比自己弱的人,则会飞扬拔扈,反之,则恭敬异常。对他们而言,有权便是爹,有奶便是娘。

最为明显的就是对金钱和权力的崇拜,这样的从来没有思考力,他们只认谁的权大钱多,他们便听谁的,对待社会问题,他们永远表现出一种自私,冷漠,麻木,懦弱,胆怯的神态,在他们眼里只要傍上权力和金钱,自己就可以高于其它奴隶了。

专家三:奴性就是一种奴隶人格,畏惧权威并且屈服于权威,没有坚持正义的精神,缺乏捍卫正义的意志,连认识和保护自身的基本权利的智慧与勇气都缺乏。他们的灵魂在权威的面前被吓得连话都不敢说,甚至因为屈服和畏惧反过来还去奉承和附庸权威,助纣为虐,成为强权的帮凶。

奴性思维的表现之一,就是把自己做的错事,总是归咎于别人没有及时提醒而导致自己犯错,认为责任不在自己而在别人。在这种人心中,谁要是敢于收拾自己,给自己难堪,对自己凶悍,敢于欺压自己,那么他就尊重谁。谁要是把自己当人看,尊重自己,他就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反而看不起那些尊重自己的人。

奴性思维的表现之二,就是缺乏智慧。在对与错的问题上,往往会做出违背社会道德和社会利益的蠢事。愚昧而轻信,狂热而缺少正见,喜欢自作聪明,固执地认为自己永远正确。凡事总是从别人身上找原因,从不自我检讨。

奴性思维的表现之三,就是明明自己不是主子,却总是站在维护主子利益的角度去思维。明明自己就是被奴役、被剥削、被践踏、被侮辱的底层,却还全力维护锦衣玉食者的既得利益。因为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讨得主子的欢心,以期主子可以多给自己几块骨头。

总而言之,奴性思维有三个典型的特征:

一是缺乏自由之思想和独立之人格;

二是缺乏必要的智慧和平等的精神;

三是对权力顶礼膜拜,奉若神明。

专家四:为自己的父母,祖国和人民服务,那不是奴性,那是光荣。为反动派,为法西斯,为敌人效忠,那才是奴性。

我想起了身边一个人。在家里他什么也不做,年迈的父母每天把饭做好,端到他的面前,他却稍不如意,就在父母面前发横,动不动嫌父母没有本事,恶意辱骂不说,甚至拳脚相加。可怜的父母只能忍气吞声。但是,到了外面,那人却像一个哈巴狗,对别人满脸堆笑,客气有加,别人一满的看不起,自己却无端的谄媚,恨不得认人为干爹。奴性思维,就是他们为了一己之私,吃里扒外。他们颠倒了黑白,混淆了是非,被敌人洗脑,直觉或不自觉为反祖国,反人民的反动派摇旗呐喊,尽力效忠。比如,现在很多公知,拿着人民的血汗钱,却受西方文化的洗脑,时时处处不遗余力的贩卖西方价值观,对中国优秀文化视而不见,做了西方人的走狗。他们的思维方式就是,西方的丛林法则是天经地义的,西方的霸权是人道的,西方的一切都是好的。这种人,不做中国的主人,甘愿做西方人的奴才。就像当年日本侵华期间的汉奸,认为腰力别着手枪,为侵略者卖命,对人民颐指气使是一生的荣光。其实,他们早已被订上了耻辱柱上,遭到人民的唾弃,只是他们不觉,不以为耻罢了。

奴性,并不一定全是带有强迫的意味。比如咱们中国老百姓就有奴性思想。也就是所谓的低头下跪。你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化,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思想。 现在社会也有大量的奴性人群。

奴性,一般来说是从小开始培养,或中途遭遇变故,被迫无奈低头下跪,只为活着。 基本分为三类。

一是从生下来就开始被奴役,比如海盗。 思想可以说基本已经被控制。

二是中途因为生活压力被迫被奴役。 反抗不了,比如现在中国老百姓就反不了政府一样。

三是自愿奴役的人。 他/她,喜欢这样被奴役的生活。谁也管不了。

听话,就是怕你不好活下去,比如明明知道社会是不公平的,可法律却不要脸的说人人平等,让人很纠结,但一般亲人或大人会和你说,你要听话,怎么样怎么样,其实是变法的奴役你的思想,让你变的愚昧无知好控制。 但你的思想还是存在,时间长了就习惯了,从很大角度上来说,过度的听话和奴役没有任何区别。

在儒释道的思想中,只有一种先规定的戒律,这种戒律形成教条。所以,中国古代的文化中不能涉及自由,平等,人权的概念。在孔子的思想中,即使是仁爱是多么重要,礼仪是多么重要,还是不能在自由的前提下进行。仁爱还是带有等差的,礼仪是等级制度的表现。而且忠孝也以权威的形式而拒斥自由和人权。儿子和臣子是无条件地忠于和孝顺的。这里就不要人权。也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的观念。所以孔子的思想中,没有自由,没有平等,没有人权。孔子的言论不要学生质疑,谁要是质疑就会得到训斥,这是师道尊严的一个起点。形成了家族制还是不能把自由,平等和人权引入其中。

在道家的思想中,树立了一个无限的自然权威,道。道是不是不能的,道是无处不在的。道取代了自然的神和宗教神。似乎是对原始宗教的触及和解放,但是道又作为新的藩篱而控制人。这里道实际还是人君的权威。“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宇中有四大”,所以道即是王,王即是道。这和儒家的内圣外王是一致的。这里不断强调的是自然的,社会的存在的新的权威主义。宗教的神,自然的神被解脱之后,还是被新的权威所控制。这里也无法触及自由,平等,人权。只是道家的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不是儒家那样严重。道“扶弱而抑强”,损刚益柔,不断寻找自然的平等。“贵以贱为基”,没有贵贱的本质差别,没有贱,就没有贵。其次是在观念的理解上,对立的概念也是相互包含的。“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这已经比儒家更加深刻和思辨。道家梭追求的还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这种生活表现着自由,平等,和人的基本权利的存在。反对人对人的控制和激惹。无为而治。这是道家比儒家进步的地方。

在佛家的思想中,人与人是平等的,佛家把追求平等作为智慧看待,只有愚蠢的人才会觉得自己比别人高。这在《金刚经》中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中表达。佛家最主要的认识论是“空”,“空”把自由,平等,人权都吸纳进去。空没有内在的本质的差异性,也没有高低贵贱,没有任何障碍。所以认识空的本质存在是佛的最高指挥所在。佛家所认识的外在世界是自我意识的变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对儒家所执着的等级制度是一个打击,也对儒家的等级制度下的礼仪和各种条条框框是猛烈的冲击。所以,儒家在历史上一直辩论不止,甚至儒家借助政治权威对佛家进行扫荡。佛家的的革命性,就是对各种世俗的观念,儒家的观念,以及道家残存的不自由的观念是彻底的清算。佛家不仅追求平等自由,而且把佛自身也作为对自由平等的障碍而“呵佛骂祖”,要达到“本来无一物”的境界。

最主要的是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的制度,借助儒家和皇权的思想根本不能容忍自由,平等,人权这样的观念。如果上述的概念存在,封建社会制度就不能存在,如果封建社会制度存在,自由,平等,人权就不能存在。这些概念在中国的存在只有在五四运动之后,吸收了西方文化之后,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之后才慢慢出现在中国。封建社会制度要求的是儒家的大一统和皇帝的至高无上的统治。“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权”,其次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这就是把自由,人权和平等都彻底扫荡了。也就是说,中国的古文化是一个没有自由,平等和人权的历史,在这样的历史中,就不可能在文化思想中出现这样的概念。庄子的“逍遥游”差强人意算是最为接近自由的,《齐物论》所表现的是平等思想,但是人权的思想基本在中国文化的古代时期毫无自觉。孔子从宗教神权中自觉为人的独立性,但是没有提出自由,平等,人权的观念。他的思想中还是深重的等级制度的观念,循规蹈矩的刻板礼仪,和下人不应该有人权是臣服思想,也就是说奴性思想。在儒释道三家中,最为积极的还是道佛两家。它们暗示自由,平等,人权,但是还是没有彻底提出这些概念。

儒家的信仰是什么

按康有为《孔子改制考》的说法,儒家学派是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