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饮食养生理念是什么样子?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3浏览:3收藏

中医的饮食养生理念是什么样子?,第1张

就是研究食物的性能,根据食物的性能对人体进行调养。吃是生命活动的表现,是健康长寿的保证,“安谷则昌,绝谷则危”。只有足食,才能乐业,“安民之本,必资于食”。饮食不仅维系着个体的生命,而且关系到种族的延续,国家的昌盛、社会的繁荣、人类的文明。汉代出现的我国第一部药物专着《神农本草经》共载365种药物,其中有不少食物,如枣、藕、山药、芡实、蜂蜜、薏苡米等,被列为具有强身保健、延年益寿的上品药。

饮食养生的特点

天人相应的特点。对不同人,不同时候,不同地方,不同病症做到“审因用膳,辩证用膳”;

体现了阴阳、协调脏腑的整体营养观;

体现了全面膳食与审因用膳想结合的特点。做到不偏食、不过食,因人、患者不同,采用不同的饮食模式,因体质、职业、信仰、病情、时、地的差别做到审因用膳、辩证用膳。

饮食养生的作用

补充营养

饮食在进入人体以后,滋养脏腑、气血、经脉、四肢、肌肉乃至骨胳、皮毛、九窍等的作用。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必须依靠饮食源源不断地予以补充。食物对人体的营养作用,还表现在各种食物对人体脏腑、经络、部位的选择性上。

“精气神”的物质基础

饮食是精、气、神的营养基础,只有机体营养充盛,精、气才会充足,神志才能健旺。预防疾病。

中医角度人的健康很简单,就是最日常的几方面表现正常。

虽然简单,自己衡量一下,真正有几个人是健康的?

饮食:食欲正常,食量适中,餐后没有不适。

二便:排便规律,颜色正常。

饮食和排便反映了人的脾胃的功能,是后天之本,人后天所有的能量都来自于饮食,需要整个消化系统的吸收,和排泄。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正常才算是健康。

睡眠:每天在15分钟入睡,质量好,早晨起床后是感觉精力充沛活力满满。

睡眠是人恢复机能的重要环节,健康的人睡眠必定健康。

如果长期早晨起来有疲乏或者沉重感,肯定是不健康的。

从面部体征来观察人是否健康,精气神是否充足。

面色:健康的人面色红黄隐隐,明润光泽。

黄是我国人的肤色,红是血液健康运行的标志,代表阳气充足。明亮光泽也是气血充沛,上荣于面的表现。

如果有黑眼圈,或者面色不透亮,但凡晦暗,灰暗,发黄,发污浊,或者是苍白,都是不健康的表现。

眼神:健康的眼睛是炯炯有神的,不健康的眼神是暗淡无光。

没有哪一个健康的人眼神是浑浊的,因为人的精气神充足,眼睛才会明亮清透,人才能够有精力去开创事业,去向外攫取,有好的运气,否则自身精力都不充沛,只能是自顾不暇了。

中医里对健康的定义还包括情志的健康:心态平和,没有嗔恨之心,精神不涣散。

透析黄帝内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

 《黄帝内经》虽然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书,但其中提出的“治未病”思想、教育方法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学习和推广。以下是我为大家分享的关于黄帝内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之论文范文。

 摘要:探讨了《黄帝内经》的“治未病”思想、教育方法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黄帝内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是任何一个个体都不愿意承受的,也是任何一个社会都致力于减少的,但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又是无法避免的。大学生处于青春期,面对着学业和爱情的选择,又处于从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过渡,加之近年来就业形势的越来越严峻,所以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现在的大学生已经都是90后,有研究表明,由于大学生要面对由于生理和心理造成的种种困境,容易出现抑郁、焦虑、愤怒等各种负性情绪,又加上来自家庭以及社会的压力,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1],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还会出现疏离感[2]。因此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使其调整心态、合理认知、适应角色、健康生活。

 现阶段,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是在现代西方心理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人提出应该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3],作者也认为可以从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医文化中发掘有益于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以更加符合中国国情,切合中国人的心理特征。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学典籍,它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是中医所有学科的源头活水。《黄帝内经》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

 《黄帝内经》是最早提出“治未病”思想的中医典籍。《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提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指出当疾病“已成”,即使有再好的医疗手段,也不过是亡羊补牢,就像人已经很渴了才去掘井、战争已经开始才去制造武器,恐怕伤害是在所难免。

 所以,不如提前预防。这与现代所提倡的“预防为主”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治未病”是中医提出的必须严格遵循的基本医疗原则,其精神实质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未病先防”,就是在没有生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积极的预防,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防变”,就是当得病之后运用各种有效手段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以防小病酿成大病。

 未病先防的理念属于中医养生的范畴。中医认为,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如果能导致人体发病,可能是因为人体抵抗力太弱,也可能是因为致病因素过强。那么要防止疾病的发生,一方面要增强人的体质,以提高抗病力,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另一方面要积极避免或减少致病因素的危害,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素问上古天真论》)。

 具体到大学生心理健康,则一方面应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另一方面要减少甚至避免不良的情绪刺激。《黄帝内经》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有:

 (一)“和于四时,调于阴阳”《黄帝内经》认为,人生活在自然当中,不是一个独立的生物体,时刻都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所以人必须顺应自然规律的变化,根据季节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以保持人体内外阴阳的平衡,使与季节相通应的五脏能够适应自然界生、长、化、收、藏的变化,使七情五志顺时、和谐,以达到健康的目的。

 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春三月,……夜卧早起,……以使志生;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秋三月,……早卧早起,……使志安宁;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就指出了不同季节中人应采取的起居方式及其对人情志产生的影响。

 (二)怡养精神,调适情志《黄帝内经》认为人的生理和心理本为一体,互相影响。

 五脏是人的精神活动产生的基础,而精神活动反过来又影响五脏的生理活动。如《灵枢本脏》篇所说:“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也指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认为精神的紊乱能使人体生病。所以人应该调养精神、调节情志,适应环境变化,以保证身体健康。《黄帝内经》的论述指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也阐述了具体的教育内容,这些对我们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黄帝内经》关于教育方法的论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

 首先,《黄帝内经》的成书在秦汉时期,但托名黄帝,该书体例多采用黄帝和岐伯、雷公、鬼臾区等人问答的形式,这样既增加了该书的权威性,又使形式生动活泼,易于为人接受;而且该书还采用多种形式加以记录,如“著于竹帛”、“著之玉版”,在当时纸张尚未发明的情况下使用各种载体;或者“得其人则传”,选取合适的对象进行言传身教,这些都加强了医学知识的传播。

 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来讲,也应该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可以通过学校的专兼职心理咨询老师或邀请社会上的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向大学生传授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同时采用各种方式,如传统的编辑心理健康知识小册子、明白纸,或由师生自己编演心理情景剧,还有现代的微信、翻转课堂等,以其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他们认识到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性,学会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去增进自身的心理健康。还可以在大学生中选择对心理学感兴趣、接受能力强的同学加以专业培训,由他们在经过专业训练后对其他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由于他们身份的特殊性,在同学中有着更强的亲和力,而其体会也更贴近同学,易于被接受,自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而且他们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会获得很大的改善。其次,《黄帝内经》还指出教育的内容应该简明易懂。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言:“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指出了医学道理应该明确、难忘,容易掌握,这样才能够广泛传播,经久不绝。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接受信息较容易。

 但是大学生不愿意接受枯燥的说教,尤其现在是网络时代,各种信息纷至沓来,生动有趣的内容和灵活多变的形式让人目不暇接,更让大学生提高了“口味”,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不能过于书面化,应该由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将心理健康知识转化成大学生易于接受、容易掌握的语言传达给他们。第三,对于教育的实施原则,《黄帝内经》也做出了明确的阐述。

 如《灵枢师传》篇中所讲:“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指出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深入了解人性,满足人的心理需求。比如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都希望能走出阴影、开心生活,这是他们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原动力,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正是应运而生,顺应人的心理开展工作。

 指出不良情绪状态的危害是“告之以其败”,说明保持良好心态的好处是“语之以其善”,给予一定的辅助措施如放松技术等是“导之以其所便”,帮助消除其抑郁、焦虑情绪是“开之以其所苦”,如果能够达到这些,心理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自不待言。而在此之外,更辅之以身体的锻炼、就业创业技能的培训以及社会支持的促进,则更能帮助大学生尽快恢复心理健康,寻回生命阳光。综上所述,《黄帝内经》虽然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书,但其中提出的“治未病”思想、教育方法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学习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宋海燕,宋海霞,宋海辉,等1990年代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分析[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16,42(4):101-104

 [2]肖柳婷,梁瑞琼,钟泳如大学生应对方式、疏离感与心理健康三者机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5):710-714

 [3]章冬云浅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J]求知导刊,2016,4:39

 拓展:《黄帝内经》的价值影响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医经、经方、神仙和房中四种中医典籍。除《黄帝内经》外,其他医经均已亡佚。因此,《黄帝内经》便成了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

 《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不仅仅是一部经典的中医名著,更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化巨著,以生命为中心,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联系,讨论和分析了医学科学最基本的命题——生命规律,并创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则和技术,包含着哲学、政治、天文等多个方面学科的丰富知识,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

 1中医渊薮

 《黄帝内经》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它的著成标志标志着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在整体观、矛盾观、经络学、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医学以及诊断治疗原则等各方面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并为战国以后的中国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深远影响。历代著名医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和建树,大多与《黄帝内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黄帝内经》在中国医学有很高地位,后世历代有所成就医家,无不重视此书。曾被译成日、英、德、法等文字,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黄帝内经》以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思想,阐述人与自然以及生理,解剖,病理,诊断和养生防病治病方面的原则问题。成为中国医学的基石,中医理论体系的源泉,临床各科诊治的依据,后世奉为“经典医籍”,为学中医者必读之书。是研究中医学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汉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渊薮,是一部综合论述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它的集结成书是以古代的解剖知识为基础,古代的哲学思想为指导,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由感性到理性,由片断到综合,逐渐发展而成,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原则和学术观点。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同时,也为后世中医学的不断完善与向前发展提供了可能。《内经》一书不仅是当时医学发展水平的最佳见证,同时,也是现代中医学研究发展的可靠基石。

 首先,《内经》一书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如“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素问·经脉别论》)以及“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灵兰秘典论》)的记载,是对人体水液代谢过程的形象描述,成为后世治疗水肿病从肺、脾、肾三脏入手的理论基础。现代治疗肾的源性水肿、心源性水肿多从调治肺、脾、肾入手,其理论来源显然出自《内经》。再如,“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素问·生气通天论》),是指过食粱厚味容易使人罹患疔疮类疾病。从现代临床来看,糖尿病足的发生、痛风病的关节肿痛,其发病无一不与过食肥甘厚味有着密切的关系。再如,《素问·五脏别论》中“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的观点,即为后世“诊脉独取寸口”的滥觞;《素问·五常政大论》中“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的劝诫,成为中医临床遣药用方、养生防病一贯默守的至理名言。

 除此而外,《内经》一书中还有许多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其他内容,涉及养生、预防、针灸、调摄等诸多方面,至今都有效地指导着人们的防病治病。特别是其中的“治未病”思想,在当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更为世人关注和瞩目。

 《内经》的理论对于现代中医临床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内经》成书距现在虽然已有2000多年,但人类个体自身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未发生多大的改变。按照《内经》的理论,如果肺主气、司呼吸,心藏神、主血脉,脾升清、主运化,肝藏血、主疏泄,肾藏精、主气化的功能完全正常,一身气血周流畅通、运行无阻,人体就不会生病。《内经》所确立的独特养生防病视角,决定了它不仅为保障人民健康,繁衍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还将一如既往地继续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保驾护航。

 2生命科学

 《黄帝内经》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中医学作为一个学术体系的形成,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所以《黄帝内经》被公认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养生宝典。《黄帝内经》中讲到了怎样治病,但更重要的讲的是怎样不得病,怎样使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就能够健康、能够长寿。《黄帝内经》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治未病”。《黄帝内经》中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黄帝内经》以生命为中心,里面讲了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还有哲学、历史等,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国学的核心实际上就是生命哲学,《黄帝内经》就是以黄帝的名字命名的、影响巨大的国学经典。

 3哲理科学

 《黄帝内经》还蕴藏了很多哲理科学,譬如对人才管理的启示,《黄帝内经》主张以医道医德尽显人道品德。

 德,作为中国古代自然观的重要范畴,其外延,最终已转化为形成天地万物及自然天象运行的客观规律,而人才以内在之“厚德”外化为才学之“载物”, 也是一种顺应自然和谐的内外统一。《黄帝内经》的问世,使中医的医德有了最早的文字表述和阐释。《内经》概括和总结了当时医家对医德的认识,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医德思想,宣告了中医医德理论的诞生。

 《内经》中的医德思想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可以分为医学养生道德、医学预防道德、医学治疗道德和医学护理道德四个方面。人的身、心、行共同构成了生命,三者整合才能使人和谐发展。“德”管的就是心,身心不合,无以“扶正祛邪”,人才的选拔任用,也是应该遵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与时俱进,和谐发展,这也是现代社会人才选拔任用的标准。

 4文献价值

 《黄帝内经》的成书是对中国上古医学的第一次总结,是仅存的战国以前医学的集大成之作。所引用的古文献大约有50余种,其中既有书名而内容又基本保留者有29种,以“经言”、“经论”、“论言”或“故曰……”、“所谓……”等方式引用古文献而无法知其书名者也很多。这些古文献对了解先秦时期中医发展的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

对于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还要完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体对健康的认识不再停留在传统意义上,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现代社会认为,必须把人作为整体来认识,人是生物、心理和社会的统一体,躯体、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任何障碍都属于不健康的范围。

中医对健康的定义:吃饭快、走路快、上厕所快、入睡快、烦恼忘记得快。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所下的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中医关于心理健康的理解大致可以体现在以下诸方面。

1乐天知命,享受生命。无数实践证明,只有乐天知命的人在有限的人生中,追求生命的价值,创造生活,奉献社会。享受生命的意义,才有可能健康长寿。

2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必然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3淡泊名利,知足常乐。这就教人将欲望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冷静客观地对待名利。

4从客处事,宽客待人。需要开阔的胸怀和善良仁爱之心,也是人格健康的标志。

5与人为善,助人为乐。良好的人际关系既是心理健康的标志,又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6天人一体,心身和谐。“天人相应”、“形神合一”是中医学基本的学术思想,要维护心理健康,一要强调躯体无病痛,二要注意心与身(即形与神)的协调和谐,如此才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天年”。

那么,中医关于心理健康的理解又是怎样的呢?通过学习思索以及临床实践的观察,认为理想的心理健康状态大致可以体现在以下诸方面。

乐天知命,享受生命

《周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意思是乐从天道的安排,知守性命的分限,故能不忧。[3]人的生命来之不易,禀受于父母,受气于天地,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乐天知命,享受生命。美国学者坎布斯(AMCombs)认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有“积极的自我观念”,[1]能够悦纳自我,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具有自知之明,确定自己的切合实际的人生目标。

世界上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健康长寿,而事实上,刻意追求长寿的人未必真能如愿以偿。观历代帝王无不追求长生不老,以享尽人间荣华富贵,于是到处寻觅不死之药,然后又有几人“寿比南山”?无数实践证明,只有乐天知命的人,在有限的人生中,追求生命的价值,创造生活,奉献社会,享受生命的意义,才有可能健康长寿。许多伟人、科学家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自己所钟爱的事业,为之而生,为之而死,不仅体现了生命的价值,而且每每能登入寿域,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心理健康的人热爱生活,并在工作与生活中获得人生的乐趣。现代心理学认为,心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与自制力有关。一个有自制力的人始终对未来充满自信,自强不息,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向着既定目标和计划努力进取,即使遇到挫折或屡战屡败,还坚持屡败屡战,不坠青云之志。

《周易•坤》:“坤厚载物。”所谓厚德载物,指道德醇厚,足以载物。中国传统养生强调养性,重视以道德修养陶冶情操。如孔子主张以德立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智者乐,仁者寿”。《内经》有“德全不危”的明诫。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必然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1948年世界卫生协会提出健康的概念还应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应是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品德的良好状态。”[2]现代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道德愉快超越利他活动所造成的躯体痛苦或心理痛苦,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人的欲望难以彻底满足,乃是人之共同心理特点,欲壑难填常是苦恼的根源之一。[1]所谓七情六欲是人之常情。节欲守神是中国古代养生家的共同识见。老子在《道德经》中主张“清静无为”,“少私寡欲”,要求达到“致虚极,守静笃”的境地。庄子承老子之说强调“虚静恬淡,抱神以静。”《内经》受道家思想影响,提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嗜欲不能劳其目,*邪不能惑其心”等主张。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常成为人们的座右铭。这些记载集中体现了古代养生家的智慧和经验。用现代语言来诠解,就是说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善于驾驭自己的欲望,淡泊名利,知足常乐,保持内心的宁静平和。这并非提倡消极避世,无所作为,及时行乐,而是教人将欲望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冷静客观地对待名利,抵制各种诱惑,积极地面对生活,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心理活动。

从容处事,宽容待人

心理健康人的认知、情绪、意志行为是一个完整的、和谐的统一体。这种和谐性是使个体具有良好的社会功能和有效地进行各种活动的心理基础。[2]在日常生活中这种和谐表现为从容处事和宽容待人。

所谓从容,孔颖达疏:“谓举动有其常度。”人生活在大千世界中,总要应对各种事件,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从容处事,从容应对,这是心理自我调控能力支配下情绪、意志行为的集中体现。例如:面对名誉、地位、利益,能够做到“退一步天高地宽,让三分心平气和”;面对灾难、失败、意外,能够处变不惊,应付自如;面对烦恼、痛苦,能象古人那样“古今多少事,多付笑谈中”,等等。说明其应对各种心理创伤有很强的康复能力,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征。

宽容待人,是改善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这需要开阔的胸怀和善良仁爱之心,也是人格健康的标志。宽容待人,不仅可以化解生活上、工作中、家庭里的各种矛盾和人际冲突,从而建立一个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的氛围,有利于提高生活的情趣和工作学习的效率,获得良好的社会功能。

与人为善,助人为乐

良好的人际关系既是心理健康的标志,又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古代先哲云:“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有仁爱善良之心,恰当地认同他人,能认可别人的存在和重要性,而且能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和别人分享爱与恨、乐与忧。看到别人的成功,怀有同样的喜悦,为之祝贺;看到别人的不幸,怀有恻隐之心,伸出热情的手,帮助别人。以积极的态度与人相处,尊重他人,信任他人,和睦共处,不拘于个人的恩怨,真诚、热情、理性、大度,取得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天人一体,心身和谐

“天人相应”、“形神合一”,是中医学基本的学术思想,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维持形神(心身)的协调,是保证健康的关键,心理健康也离不开上述原则。

中医学认为,人不仅是一个生物的人,更是一个自然的人、社会的人。人不能脱离自然和社会环境独立相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种种 变化必然要影响人的生理、心理变化。《内经》云:“天地之大纪,人神通应也。”人要维护心理健康,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及社会环境的关系,保持协调和谐。现代心理学中把“心理和环境的同一性”作为评定心理健康的首要指征,这与中医学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内经》有“四气调神”之专论,强调顺时调神的养生原则。如春天,人的情志须与万物生机勃勃的气象相适应,“以使志生”;夏天,人的情志应与万物茂盛的气象相适应,“使志无怒”;秋天,人的情志要与万物平定的气象相适应,“使志安宁”;冬天,人的情志该与万物闭藏的气象相适应,“使志若伏若匿”。人的情志(心理)活动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相适应,才能维护心理健康。

至于心身关系,肇始于先秦“形神合一”的哲学思想。张介宾有“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的名句。心身关系的本质是“形神合一”,而心身关系即是心理与生理的关系。故心理健康必以生理健康为基础,心理问题也可以影响生理的健康。所以要维护心理健康,一要强调躯体无病痛,二要注意心与身(即形与神)的协调和谐,如此“形与神俱,而尽终天年”。

总之,中医关于心理健康的观念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古代哲学思想及中医基本学术思想等精华和理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概括起来具有以下特点:

①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同一性和协调性;

②强调心理与生理的协调和谐;

③重视道德修养品性的状态和水平;

④心理健康的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古代哲学、道德风范等一脉相承,不可分割。

其内涵宏富,寓意深刻,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中医里面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有几层认识,通过不同阶段的认识,选用不同的方法对人体健康进行针对性的调理,可以很好的消除疾病。那么我们的身体健康的状态或者处于疾病的状态到底在哪一个层次?又该如何针对性的预防或者治疗呢?相信看过之后会有一定的认识。

一、中医治未病,防患于未然

中医最高明之处就在于可以治未病,或许有的人认为这只是中医故弄玄虚,骗人的把戏而已,但是真正认识中医了解中医文化的人一定受益良多。

中医里面讲,上医治未病,就是说最好的医生是在人体未发生疾病的时间就已经预见性的治愈疾病。这与中医养生防病,治未病的理念是一致的,中医重在日常的调理,是防患疾病于未然的最佳手段,倘若我们日常中能够遵从中医养生治未病理论的指导,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二、疾病在腠理,药浴可清洗

中医里面认为人们的疾病并非说突然发生变重的,而是一步步的发展导致最后严重的疾病发生。中医里面讲到疾病的发生首先是在腠理,就是我们常说的皮肤表面。

疾病的开始阶段一般侵体较浅,此时用一些中药煮水对皮肤清洗就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比如常见的风寒侵体、湿气入体等等,一开始都是先侵蚀皮肤表面,如果置之不理,就会一直进入人体。用中药药浴可以一定程度上阻止邪气的侵入,对于初病伊始,病在腠理的人来讲可以很好的治疗。

三、病在肌肤,针灸加推拿

中医认为假如腠理之疾不加以管理和治疗,疾病就会慢慢的侵入人体,渐入肌肉。此时虽然疾病有进一步的发展,但一般不是很明显,容易让人忽视。

肌肤之病一般来说并不严重,只是邪气刚刚侵入人体,只要稍加注意和防范便可以治愈。此时我们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中医手法,刺激人体的免疫力并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利用人体的自身免疫力来抵御外邪。当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得到提高之后,邪气自然不容易深入,便会在人体正气的抵御下逐渐消亡。

四、病在肠胃,汤药可除疾

疾病慢慢的发展过程中,会逐渐深入人体的肠胃,乃至五脏六腑,这时候人们会明显的感觉到自己身体的异常状况,也就是人们已经自己意识到自己处于疾病状态了。

病在肠胃及脏腑的情况下,外在的治疗手法已经不能彻底治愈了,此时就需要医师进行针对性的辨证治疗,因人而异的开出不同的汤剂进行治疗。此时疾病已经深入人体,依靠自身的免疫力是难以抵御的,脏腑也逐渐受到邪气的干扰不能正常工作,唯有服用汤剂对人体的正气加以巩固,对外来的邪气加以消除,如此才能治愈脏腑之病。

五、病入骨髓,神医也无力

很多人在疾病初现,症状不明显的时间就会忽视,不愿意去看医生,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生活习惯。人体的健康就如同机器的正常运转一样,重在保养,如果平时不加以养护,出现小的问题不加以解决,最终将会导致报废。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病入骨髓者也并非一时半刻所形成,是日积月累对健康不加以重视的最终结果。平时我们的身体出现小的不适症状不加以治疗,当有一天突发重疾的时间再去寻医问药怕是为时已晚,就算是神医在世也难有回天之力。

对于疾病的简单认识,我们又处于什么阶段和层次呢?不管处于哪个层次,我们都要对自己的健康加以呵护,只有日常生活中加以对健康的重视和对疾病的预防,才能远离疾病拥有健康!

如果说什么最能代表中国传统的中医文化,那就非阴阳五行莫属了,作为古代道教的哲学观,阴阳五行深刻地影响着中医、堪舆、命理、相术和占卜等方面。在阴阳五行观的影响下,中医学重视个体在社会和自然中的和谐与心理健康,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中蕴含着大量关于人格、体质和心理健康的思想,其中关于五态人格的描述最为详细,体现了中医学“形神合一”的心身健康整体观。

  在心理学中, 人格指的是一个人的个性, 为稳定的心理特征, 它是在一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 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条件下, 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因而与人的先天因素有关, 又受后天因素影响而改变。每个人的背景不同 、经历有异, 所以个性也各不相同。这些不同表现在对其环境的全部心身反应与调节, 归结为处事为人,而中医的个性学说就包含了这些内容。中医五态人格学说基于阴阳含量之多少而把人分为五型, 即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 、少阳之人与阴阳和平之人。

    太阳之人,性格会比较急躁,对事情的感知反应会比较速度,行动会相对敏捷,同时看上去有力量,壮实的样子。同时他们不拘小格,心理活动很容易就能被观察到,这类人一般比较自我,就算犯错了也不会轻易的反悔认错,喜欢说大事,说话做事有点不拘小节的样子,用现在的话说,太阳之人就是我们口中的“糙汉子”。

  少阳之人,性格也相对比较急躁,对自我的认知比较高。他们一般好社交、善交际、个性开朗、敏捷乐观、为人比较随和。少阳之人不愿静而愿动,平时的文娱活动会比较丰富,看似没什么牵挂,为人会比较洒脱。但做事不易坚持,很容易就会放弃手头上的事情。

  太阴之人,外貌多谦虚,他们的思想一般比较深邃,会考虑很多事情,同时也深藏不露,不喜欢把自己的内心暴露给他人,会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太阴之人偏向先看他人的成败才决定自己的下一步动态、不肯带头行事,所以在团队中一般会处于被领导的地位。

  少阴之人性格冷淡沉静,一般是比较有才的人,对事对物的认知水平各方面,相对比较深刻,少阴之人心思虽然比较缜密,但是他们也不会轻易外露自己的感受。他们善辩是非,自制力很强,在为人处世方面会表现得相对比较随和被动,但同时也有自己独立自主的意识。

  阴阳和平之人在情感方面属于安然自若,比较轻松愉快同时比较淡定那种。用熟悉的说法,这类人一般就属于彬彬有礼,谦谦君子那类。他们态度从容,有品而不乱,喜怒不形于色,能自然的顺应事情发展规律,是一种具有高度平衡能力的性格。

   典型太阳之人和少阳之人多表现为阳热体质。同时在具体特质上,太阳人的“好言大事”、“自用”、“无悔”等表现为好斗、急躁、自负等的人格特质与体质上精神饱满、体力充沛、声音洪亮、舌红苔燥、脉数而有力等特征有一定关系,故典型太阳人的阳热质较为突出。阳热体质的调理方式是清热泻火,生津养阴。平时饮食注意清淡,多吃甘寒、甘平的食物如绿豆、空心菜、苋菜、芹菜、黄瓜、冬瓜、藕、西瓜等。少食辛温助热的食物。戒除烟酒。不要熬夜、过于劳累。适合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运动。

  典型太阴之人和少阴之人阳虚质的体质特征较为突出。太阴之人较少具有平人质、偏风质的体质,反映了典型太阴人体内正气不足、体质状况较差的特征。另外,太阴人多思多虑,气机郁结,脾胃运化失调,易出现多痰体质。具有阳虚体质的人平时可多吃甘温益气的食物,比如葱、姜、蒜、花椒、韭菜、辣椒、胡椒等。少食生冷寒凉食物如黄瓜、藕、梨、西瓜等。也可自行按摩气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或经常灸足三里、关元。多痰体质的人平时饮食要偏清淡,要注意多食葱、蒜、海藻、海带、冬瓜、萝卜、金橘、芥末等食物,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腻食物。平时也要注意多做运动多出汗。

  典型阴阳和平之人由于机体功能较强,正气充足,较少出现阴虚或阳虚的体质状况。同时其较少具有偏湿质、偏燥质、气虚质、气滞质、血瘀  质的体质特征,体现了中医学崇尚的阴阳和平人格特征,能够较好地维护个体的体质状况在较为平和的状态,其出现体质偏颇的情况也比较少。总体来说,阴阳和平之人的体质类似于一种平衡的状态,不会特别偏向某种类型的体质,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

   “形神合一”的观点是中医学的生命观,人之形神和谐则其身心健康;形神失调是疾病的标志,即身心失调,则其身心不和谐。人的体质以“心、身”为本,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人格和体质类型。人的人格、体质的类型是人的健康与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也就是人的身心和谐的基础,一个人具有良好的人格特征及平和的体质类型,有一个良好的生活方式,那么就处于身心健康的和谐状态,能够按照社会认可的行为道德来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社会和谐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杨秋莉,薛崇成中医学心理学的个性学说与五态人格测验[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0):777-779

[2]王昊 中医五态人格、体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A]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心理学会:,2013:3

[3]王昊,杜渐,邵祺腾,李黎,杨秋莉中医“五态人”体质特征分析[J]中医杂志,2013,54(23):2003-2005

[4]李黎,杜渐,张杰,徐蕊,孔军辉五态人格与生活方式相关研究[J]中医杂志,2010,51(S2):166-167

[5]于迎 中医人格体质类别与社会和谐的关系[A] 华中科技大

中医的饮食养生理念是什么样子?

就是研究食物的性能,根据食物的性能对人体进行调养。吃是生命活动的表现,是健康长寿的保证,“安谷则昌,绝谷则危”。只有足食,才能乐业...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