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法在肺系病的应用(上)
通《说文解字》:「通,达也。」通畅。《灵枢·营卫生会》:「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指药物的宣发、疏散作用。《素问·阴阳应像大论》:「味厚则泄,薄则通。」涌泄、宣发、疏散、泻下、祛瘀等治疗方法的统称。通法不单纯指某一治法,凡是旨在消除或缓解气血津液运行阻滞的方法都属通法范畴。清代高士宗《医学真传》云:「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高氏此番论述是对通法的高度概括,说明通法还具有协调脏腑联系,疏通气血、输布津液、通经活络的作用。通法涵盖八法,如汗法通肌表,下法通内里,吐法通壅塞,和法通半表半里,温法通凝滞,消法通积滞,清法通热邪,补法以补达通。
肺的形态
肺居胸中,分左右两叶,质地疏松。肺通过气道上连咽喉,喉为肺之门户,通于鼻窍,与自然界大气相通,成为气体呼吸出入的通道,此通道统称为肺系。肺主皮毛,为体表最外一层,是防御外邪入侵的屏障,有散气和排泄汗液的作用。手太阴肺经起于胸中,下络大肠,故与大肠相表里,肺经亦是肺脏系统的一部分。
肺的生理病理
肺系主要以气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所构成。汉代医家华佗指出:「肺叶白莹,谓为华盖,以覆诸脏,虚如蜂窠,下无透窍,吸之则满,呼之则虚。」肺系以通为用,「通则不病,病则不通」,所以通法是肺系病的重要治法。
1、肺司呼吸,吐故纳新,主一身之气 肺司呼吸之气是指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吸入自然界之清气(氧气),呼出体内之浊气(二氧化碳)。周而复始,从而保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故《素问·阴阳应像大论》云:「天气通于肺。」若病邪犯肺,影响肺的正常呼吸,临床可见呼吸不利,咳嗽,喘促等症状。肺主一身之气,具有主持和调节全身脏腑组织之气的作用。若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失常,必然会影响呼吸功能以及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临床上可表现为咳嗽、喘促、少气不足一息、声低气弱、肢倦乏力等症状。
2、肺主宣发,布津排浊,温煦皮毛 肺通过宣发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周身,外达皮毛,正如《灵枢·决气》指出:「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肺通过气化功能将体内浊气、汗液排出体外。
3、肺的肃降,升清降浊,通调水道 肺的肃降主要表现在肺气的清肃和下降两个方面。肺的降纳,一是通过肺气的向下向内,充分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二是将肺吸入的清气和由脾转输而来的津液和水谷精气向下布散,并将代谢产物下输肾与膀胱排出体外。肺的清肃,肺为娇脏,「肺气清」是其特点。其气以降为顺,肺的形质虚如蜂巢,轻清肃净而不容异物,《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肺苦气上逆」。故肺失清肃,气逆不降,则胸闷咳喘而发肺病;「肺为水之上源」,水道不畅,停留体内则为水肿;水津不能布散则为痰饮;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失肃降,肠内糟粕下行不畅则发大便秘结。
4、肺朝百脉,主治节,助心行血 《素问·经脉别论》指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也就是说,全身的血液均通过百脉而聚会于肺,经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然后通过肺气的敷布和调节助心气以行血。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指出:「人身气道,不可有壅滞,内有瘀血则阻碍气道不得升降,是以壅而为咳。」肺失宣肃,肺气虚弱,日久不愈,肺病及心而致气血瘀滞,而见咳喘痰多,面色晦暗,唇舌青紫,舌下脉络怒张等。唐容川曰:「须知痰水之壅由瘀使然,但去瘀血则痰水自消。」以上诸疾皆可以通降肺气为主要治法。
5、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与大肠通过经络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灵枢·经脉》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大肠手阳明之脉……下入缺盆,络肺。」经络上的密切联系,决定了肺与大肠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影响,如肺的宣发正常,大肠得以濡养;肺正常肃降,大肠得以传导。若肺失宣发肃降,津液不能下达,则大便秘结;反之,若大肠实热,腑气不通,亦可影响肺气不利而发咳喘。
「不通」是肺系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
肺系疾病与其解剖生理特点有着密切的关联,其发病机理和病理变化无不与气血、经脉的通有着密切的联系。《医方类聚·咳嗽门》指出:「肺为娇脏,外主一身之皮毛,内为五脏之华盖,形寒饮冷,最易得寒;燥气郁蒸,最易生热。惟其易为冷热,所以内外交侵,动则邪气窒塞矣。」肺居上焦,邪易先伤;肺为娇脏,一有邪侵,便难抵御;肺为清虚之府,不容邪干,难护易伤;肺主皮毛而通于鼻,外邪侵袭,此为必经之途径。六*之邪,风邪可兼挟其它诸邪伤于肌表和上焦,寒邪易从皮毛束肺,热邪易从鼻窍袭肺,凉燥、温燥更是必伤肺卫,「疫疠之气」易从皮毛、口鼻而入,先有肺卫表证,或表里证并见。六*之邪伤人,莫不关肺,肺卫被伤,腠理、经脉、血络、气道及人体其他管道「欠通」或「不通」而发肺系诸症,百病丛生。明代汪绮石在《理虚元鉴》论及肺脏病证特点时指出:「肺气一伤,百病蜂起,风则喘,寒则嗽,湿则痰,火则咳,以清虚之府,纤芥不容,难护易伤故也。」
肺在志为忧,情志伤肺,虽侧重于悲忧,但并非绝对如此,尚有喜乐、惊恐、愤怒、思虑等皆可伤肺,实赅七情于内。无论是何种情志,一旦伤肺,其病变不离乎气,肺气既伤,其免疫屏障机能减退,或邪从外入,或病自内发,而诱发感冒、咳嗽、哮喘等证,这就是情志伤肺致病的内在基础。
饮食伤脾,健运失司,痰饮既生,随气而行,无处不到,为病多端,然肺为贮痰之器。痰饮停聚于肺,肺之气道受阻,久之气行不畅而致血瘀。严用和在《济生方·痰饮》一书中指出:「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一失其宜,则气道闭塞,停饮聚于膈上,结而生痰。」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而之所以能维持人的旺盛生机,其关键在于是否气血流畅。肺是供给人体清气、血液的通道,不宜有丝毫之阻遏。其气血是否流畅又与肺的经络通畅与否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人身小天地
二、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三、梦失封金柜,形衰守玉关,鼓呵消积滞,兜礼治伤寒
四、上工治未病
五、五脏藏而不泻,六腑泻而不藏
六、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一身之根
七、肺朝百脉
八、肺为娇脏,心为火脏,脾为土脏,肝为刚脏,肾为水火之脏
九、肺主治节,心主血脉,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肾主水液
十、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
十一、肾者胃之关也
十二、七节之旁,中有小心
十三、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十四、头者精明之府,背者胸中之府,腰者肾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
十五、冲为血海,任主胞胎
十六、胃为五谷之府,胆为中精之府,小肠为受盛之府,大肠为传导之府,膀胱为津液之府,三焦为中渎之府
十七、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
十八、头为诸阳之会,四肢为诸阳之本
十九、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二十、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二十一、六腑以通为用
二十二、齿为骨之余,发为血之余,爪为筋之余
二十三、脾为胃行其津液
二十四、八脉丽于肝肾,冲脉丽于阳明
二十五、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二十六、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二十七、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二十八、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二十九、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三十、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三十一、肺为水之上源
三十二、壮火食气,少火生气
三十三、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溢
三十四、气有余便是火
三十五、形寒饮冷则伤肺,饮食劳倦则伤脾
三十六、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
三十七、胃不和则卧不安
三十八、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三十九、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四十、聚于胃,关于肺
四十一、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四十二、久痛入络
四十三、阳气盛则嗔目,阴气盛则瞑目
四十四、脏寒生满病
四十五、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四十六、气伤痛,形伤肿
四十七、怪病多痰
四十八、治痿独取阳明
四十九、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五十、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
五十一、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檠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
五十二、气乱于卫,血逆于经
五十三、脾胃虚则阴火升
五十四、亢则害,承乃制
五十五、金实不鸣,金破不鸣
五十六、二阳之病发心脾
五十七、肺热叶焦,发为痿躄
五十八、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五十九、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六十、小儿纯阳、稚阴之体,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六十一、多诊识脉,屡用达药
六十二、临病人问所便
六十三、至虚有盛候,大实有赢状
六十四、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六十五、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六十六、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六十七、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六十八、肥人多痰,瘦人多火
六十九、热深厥深,热微厥微
七十、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腆胀
七十一、尝贵后贱名日脱营,尝富后贫名目失精
七十二、肝为女子先天
七十三、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
七十四、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七十五、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七十六、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
七十七、治病必求于本
七十八、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七十九、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八十、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八十一、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荃
八十二、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
八十三、诸病在脏,当随其所得而攻之
八十四、气化则精生,味和则形长.
八十五、甘温除大热
八十六、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八十七、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八十八、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
八十九、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九十、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
九十一、上燥治气,下燥治血
九十二补肾不如补脾,补脾不如补肾
九十三、邪气内陷,当逆流挽舟;津枯便秘,宜增水行舟
九十四、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九十五、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
九十六、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
九十七、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则亡
九十八、脓成决以刀针
九十九、喉痈应放脓,喉痹当刺血,喉风倒其痰,喉蛾烙其核
一百、疮疡初起宜消,脓成宜托,溃后宜补
……
娇脏指的脏是肺,肺为清虚之脏,易受邪侵,又不耐寒热,故称为“娇脏”。
1、娇脏指的脏是肺,肺为清虚之脏,易受邪侵,又不耐寒热,故称为“娇脏”。
2、肺为娇脏是指肺脏清虚娇嫩而易受邪侵的特性。娇是娇嫩之意。肺为清虚之体,且居高位,为诸脏之华盖,百脉之所朝,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与天气直接相通:六*外邪侵犯人体,不论是从口鼻而人,还是侵犯皮毛,皆易于犯肺而致病。
3、他脏之寒热病变,亦常波及于肺,以其不耐寒热,易于受邪,“其性恶寒、恶热、恶燥、恶湿,最畏火、风。邪著则失其清肃之令,遂痹塞不通爽矣《临证指南医案卷四》,”故称娇脏。
4、“肺为娇脏”的本来写法为“肺为骄脏”,形容其位高,居于其他脏腑之上。“肺为娇脏”还可理解为肺为阴脏,颇合《内经》“肺为牝脏”之论。我国古代以乾坤、女、妇、雌雄、牡牝代指阴阳是相当普遍的。
5、张介又在《类经图翼》中更系统地总结为“凡万物化生,总由二气。得乾道者,于人为男,于物为牡;得坤道者,人妆,于物为牝。乾类属阳者多动,坤类属阴者多静。”肺为娇脏实同肺为牝脏其属阴。余认为其中以“肺为骄脏,其位高”解释更为贴切。
第一篇 察颜观色保健康
面色关系生老病死
察颜观色,未病先防,有病早治
什么样的耳朵能长寿
“耳褶心征”是冠心病的重要征兆
从人中看寿命长短和生殖系统健康
常色——人一生的基本面色
今天我们看自己的脸色
“气”与“色”是形影不离的兄弟
年龄、地域不同,面色亦有别
“笑不露齿”更能保持青春美丽
病色——疾病的征兆和警示
六大特点辨别病色
青黑多痛,黄赤多热,白多寒
色诊入门:察颜观色,见微知着
间接日光,柔和自然
色诊“自身三对照”法,鉴别病色得心应手
望色随人,灵活诊断
察颜观色两步骤:远观、近察
第二篇 满面病色自诊
满面白色——能“遮百丑”,也能显百病
“面白如敷粉”可能是病色
脸色白,要提防血虚
16字歌诀辨识血虚四大表现
“白里透青”可能是气虚
不同的白色提示肺的不同问题
寒证和剧痛也可引起面色苍白
满面白色有死证
满面**——脾胃不和的征兆
满面**是脾胃出了问题
萎黄、黄胖和黄疸
从嘴唇和鼻尖看脾胃状况
藕粉、四君子汤健脾益气
满面红色——“红光满面”不代表健康
正常的红和病色的红
满面红赤主热证
满面红赤多关“心”
满面青色——最严重的病色
常色偏青者多暴躁
满面青紫,气滞血瘀
满面色青主剧痛
满面色青,慎防肝病
面色发青,“肝风内动”
满面青色主死证
满面黑色——提示重病和死证
灰黑、紫黑、黧黑都是病色
青黑色是血瘀严重的表现
黑色出于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
面露黑色多关“肾”
第三篇 相气
有气不患无色,有色不可无气
气至色不至者生,色至气不至者死
相气十法
浮是病色明显,沉是病色隐约
“清”主无病或轻病,“浊”主重病
“微”为虚证,“甚”为实证
“散”为新病或轻病,“抟”为久病或重病
精血充足为“泽”,精血耗竭为“夭”
第四篇 明堂色部——最重要、最常用的色部
综合三种色部定位法,准确诊断全身疾病
肺脏健康看印堂
肺主呼吸和散布津液
印堂白里透红代表肺脏健康
肺为娇脏,悉心保养
心脏色部——“君主之官”的脸色
“王宫”在两眼之间
心色部气色异常的三大提示
看舌头也能知心病
心色部异常的十大规律
两大穴位护心救急
肝脏健康看“年寿”
肝脏的两大职责:藏血和疏泄
从“年寿”看肝的健康状况
移情易性,调养肝脏
看鼻头,知脾脏
鼻头明亮润泽,脾胃平顺健康
简便易行的健脾养胃法
肾脏色部——“先天之本”,细诊慢断
肾脏健康看两颊
掌握肾色部气色规律,事半功倍
护肾养肾的五大诀窍
子宫、膀胱、精室色部——生殖健康观“人中”
人中:掌管寿命和子孙的穴位
从人中的气色看病情
常灸关元,温补肾气
胆色部和胰色部——对称出现的色部
胆色部的气色怎么看
针灸胆囊穴,利胆通络消炎
胰腺: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臣
胰色部的气色怎么看
治疗胰腺病的方法
胃肠色部——健康从肠胃开始
至关重要的消化道四色部
健康从肠胃开始:消化道的保健
脑、脊髓色部——保护中枢,刻不容缓
人体的中枢和总管:脑、脊髓
像爱护生命一样呵护大脑和脊髓
胸里色部——反映心肺病变
第五篇 五官色部——看五官知健康
耳色——全身健康的缩影
耳长厚软标志脏腑精气充足
六种病色指示不同症状
耳穴区色隐藏着全身的健康信息
从耳穴区色看脏腑健康
保养耳朵,健康全身
眼色——观察身体内部的窗户
肝开窍于目,“眼色”不对就是肝脏有恙
从眼睛“五轮”看人体五脏
五轮的气色怎么看
爱护我们的“心灵之窗”
鼻色——望鼻知肺
鼻子可反映多个脏腑病证
肺开窍于鼻,望鼻可知肺
目间山根气色,可辨病证轻重虚实
目间青筋主消化和呼吸系统疾病
鼻区蟹爪纹决不能轻视
口唇色——说出“后天之本”的健康
脾开窍于口,脾脏健康看口唇
口唇的病色怎么看
口唇的四种重要病征
舌色——观舌知“心”
牢记望舌四要点
舌为心之苗
望舌的四大步骤
综合考察舌色、舌苔色
第六篇 面貌色部
额区色部——天庭饱满为健康之相
精确划分,找准额区色部
额部最忌出现黑色
额部异常不可掉以轻心
让“天庭”永远明亮的保养方法
颧颊区色部——不怕灰黑就怕娇艳
两颊发红不一定健康
颧颊区气色可反映各脏腑疾病
颧颊区出现蟹爪纹可能是肺癌
中老年人养生最重要的几大穴位
颐颏区色部——反映肾脏和腹部疾病
肾热病者颐先赤
颐颏区气色怎么看
附:谨慎使用面貌色部
肺喜润恶燥,肺气通于天,易受内外之邪侵袭。
肺为娇脏,肺脏的特性之一。肺为清虚之脏,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与天气直接相通,故外邪入侵,无论自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入,均易犯肺而致病。又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无论外感、内伤,抑或他脏病变,多易累及于肺。
肺为娇脏是指肺脏清虚娇嫩而易受邪侵的特性。娇是娇嫩之意。肺为清虚之体,且居高位,为诸脏之华盖,百脉之所朝,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与天气直接相通:六*外邪侵犯人体,不论是从口鼻而人,还是侵犯皮毛,皆易于犯肺而致病。
他脏之寒热病变,亦常波及于肺,以其不耐寒热,易于受邪,“其性恶寒、恶热、恶燥、恶湿,最畏火、风。邪著则失其清肃之令,遂痹塞不通爽矣”(《临证指南医案·卷四》),故称娇脏。
肺位最高,邪必先伤,肺叶娇嫩,不耐邪侵,肺为清虚之脏,不容邪气所干;故无论外感、内伤或其他脏腑病变,皆可累及于肺而为病。故曰:“肺为娇脏,所主皮毛,最易受邪”(《不居集》)。
“肺气一伤,百病蜂起,风则喘,寒则嗽,湿则痰,火则咳,以清虚之府,纤芥不容,难护易伤故也”。
答案:E
生理上,肺脏清虚而娇嫩,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为脏腑之华盖,百脉之所朝会;病理上,外感六*之邪从皮毛或口鼻而入,常易犯肺而为病;其他脏腑病变,亦常累及于肺。简而言之,肺位最高,邪必先伤;肺为清虚之脏,清轻肃静,不容纤芥,不耐邪气之侵。故无论外感、内伤或其他脏腑病变,皆可病及于肺。
肺,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肺有分叶,左二右三,共五叶,经肺系(指气管、支气管等)与喉、鼻相连,故称喉为肺之门户,鼻为肺之外窍。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降,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肺在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覆盖诸脏,故有华盖之称。肺的生理特性是肺为娇脏,喜润恶燥。肺藏魄,在志为悲,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在液为涕,在时应秋。
1主要生理功能
(1)主气,司呼吸。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主呼吸之气。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具有吸入自然界清气,呼出体内浊气的生理功能。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作用不断吸进清气,排出浊气,吐故纳新,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主一身之气。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肺主一身之气,包括与气的生成和气机调节两个方面。一是肺与宗气的生成有关。一身之气,主要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构成。宗气属于后天之气,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谷气相结合而成。肺的呼吸功能健全与否,不仅影响着宗气的生成,也影响着一身之气的盛衰。二是肺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肺有节律的呼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肺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实际上都基于肺的呼吸功能。如果肺的呼吸功能失常,则清气不能吸,浊气不能出,出现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甚至呼吸停息,导致生命终结。
(2)主宣降。肺主宣降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宣发与向内向下肃降的生理功能。包括肺主宣发与肺主肃降两个方面。
肺气宣发主要体现在,:一是将肺转输的水谷精微上输头面官窍,外达皮毛肌腠;二是宣发卫气以温养脏腑组织,司腠理开合,排泄汗液。若肺失宣发,可出现胸闷喘咳,恶寒无汗。
肺气肃降主要体现在:一是将脾转输的水谷精微向下、向内布散;二是将人体津液下输于膀胱,以供脏腑气化之用。若肺失肃降,可出现咳喘气逆或小便不利等症。
(3)主行水。肺主行水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对全身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具有疏通和调节。
肺主行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肺气的宣发运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津液向上向外布散,并在卫气的作用下化为汗液,以润泽肌肤皮毛;二是通过肺气的肃降运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通过三焦,下属膀胱,以供脏腑气化之用。
(4)朝百脉,主治节。
肺朝百脉,是指肺气具有助心行血至全身的生理功能。全身的血脉均统属于心。心气是血运的基本动力。而血的运行,又赖于肺气的推动和调节。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精微相互结合,生成宗气,而宗气有“贯心脉”以推动血运的作用。肺气充沛,宗气旺盛,气机调畅,则血运正常。若肺气虚弱,不能助心行血的,可出现心悸、胸闷、唇青舌紫等症状;反之,若心气虚衰或心阳不振,则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
肺主治节,是指肺有辅佐心脏对全身进行治理和调节的作用。 其功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治理调节呼吸运动,二是调理全身气机,三是治理调节血的运行,四是治理调节津液的输布与排泄。肺主治节,实际上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2生理特性
(1)肺为华盖。肺位于胸腔,五脏六腑之中位置最高,故有华盖之称。肺居高位又能行水,故称之为水之上源。
(2)肺为娇脏,肺为娇脏,是指肺具有清虚娇嫩,易受邪袭的生理特性。
(3)喜润恶躁 肺为清虚之体,性喜润而恶燥。
3系统联系
(1)肺藏魄 是指人体感觉动作等本能的精神活动与肺密切相关。
(2)在志为悲 肺在志为悲,是指肺的生理功能与情志活动的“悲忧”有关系。
(3)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肺在体合皮是指肺与皮相合,主一身之表,具有防御外邪调节津液代谢调节体温和辅助呼吸的作用。肺其华在毛是指肺津肺气的盛衰,可通过毛发的色泽体现出来。
(4)在窍为鼻 肺在窍为鼻是指鼻与肺直接相连,为肺之外窍。肺气宣畅,则鼻窍通利,呼吸平稳,嗅觉灵敏;肺失宣发,则鼻塞不通,呼吸不利,嗅觉亦差。
(5)在液为涕 肺在液为涕是肺津化生鼻涕,由肺气的宣发布散于鼻窍。寒邪致鼻流清涕,肺热可流涕黄浊,燥邪犯肺可见鼻干而痛。
(6)在时应秋。肺在时应秋,是指肺气与秋气相通应。治疗时秋季不可过分发散肺气,而应顺其敛降之性。
通法在肺系病的应用(上)
本文2023-10-23 01:21:1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59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