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豫夫淘到一本明万历年间的巜灵石县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3浏览:2收藏

太行豫夫淘到一本明万历年间的巜灵石县志》,第1张

这夲县志是明朝万历二十九年灵石知县路一麟编纂的《灵石县志》,是灵石县保存的最早的一本县志。这本县志以前的县志全被湮没于历史尘埃中荡然无存。所以这本县志 就成为灵石县最为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料。

太行豫夫(网名)在"温泉诗歌群"里晒他的宝贝二天了,也没人过问,直至今下午一位灵石的群友和他答话,才引起我对这本《灵石县志》的兴趣,我高兴的说太行豫夫终于遇到知音了。   

太行豫夫是在河南新乡旧书滩上淘到这夲书的,不过这夲书是2004年灵石县政府的翻印本,它一字不差的保存了原貌,当时灵石县政府只翻印了300夲,因此证明它是很珍贵的历史资料了,听群里灵石小白杨(网名)说原本藏在国家图书馆啦。

  太行豫夫在群里介绍道: 这本县志记载了明朝万历二十九年(公元一六O一年)时的地理,建置,祠祀,食货,官府,教育,人物,仕进,祥异,貤封,文艺等多项内容,全面含盖了灵石的方方面面内容。一叶知秋,通过此县志中的灵石状况记述,对我们当代人认识明朝时期中国政治等多方面了解很有益处。

太行豫夫喜欢搜购地方志,爱好历史,也喜欢购买人家的老家谱。

太行豫夫说他搜集历史古籍,也是为了学习。了解中国历史正史大著中没有写到的知识,很有趣味。好几个民间流传的故事国家正史上没有,但地方志书上有。很有意思的事。

在此我把他在群里的分享内容整理编辑成文介绍给"简文"读者,也算做一件好事吧,顺祝太行豫夫在此爱好的路上越走越远。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现存有康熙57年版的《睢宁县志》可以查阅。步骤:

1、注册、登录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官网。

2、在“读者门户首页”下面找到“古籍”拉出分条目“数字方志”单击。

3、在搜索页面输入“睢宁县志”,模糊检索。

4、点击所选择的版本“全文阅读”即可。

提示:常出现“您的浏览器没有安装相关组件”之类的提示,如果没有安装就退出,安装后重新按上述路径进入,如果已安装但仍不能阅读,滚动滚轮下面会出现《国家数字图书馆阅读异常处理办法》,按照要求进行就好。

大家都知道,不论是我们现在所居住的每一个城市还是已经成为文化遗产的古老城堡,它们都是有着一定历史的,很多朝代的人都喜欢将一个城市的来龙去脉记载下来,供给后人翻阅了解,而这一记载了城市的今生前世的笔录就有我们今天所说的县志。那么怎么挖掘一个城市背后的故事呢?县志都记录了些什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翻阅史册,且重点翻阅当时当代的县志,因为县志一般都会将当时的地理、人文以及经济和环境等进行详细地记载。

每一个城市都是有着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的,且随着文字和笔墨纸砚的出现,人们渐渐地学会了将很多东西都用纸和笔记载下来。一个城市发展的来龙去脉就更不用说了,这一般都是有当地的官府负责,他们会将这个城市的很多东西都详细地记载在里面,所以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一个城市背后的故事,可以认真地查阅有关资料,特别是县志。

一个城市的县志一般都会包含有这个城市的经济,文化以及政治等。如果是正规的县志的话,它一般都会将当时这座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记载在里面;文化也是一个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了文化就等于人失去了灵魂变成了行尸走肉,所以人们会将一个城市的文化发展状况记录下来供给后人查阅。

除此之晚,政治自古以来就是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的东西,一个朝代的兴衰都与政治有着巨大的关系,所以人们就会将一个城市的政治发展历程记载下来,为后人提供经验。其实要想了解一个城市背后的故事,除了查阅这个城市的县志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咨询上了年纪的老人或者通过自己考古研究发现。

地方志,简称“方志”或“地志”

就其名称而言,“地方”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行政单位。“志”就是记载或记录的意思。一般来说,地方志是以一定的体例,反映一定行政区域内从自然到社会的历史和现状的综合性资料著述。地方志是“记载一个地区上至天文。

下至地理,从自然到社会,从人物到风貌,一应俱全的全面、系统、准确的社会大观的综录”。有的人将其称为“博物志”“一方之全史”“一方古今总览”等。总之,地方志的内容极其广泛,凡一地的建置、沿革、疆域、山川、津梁、关隘、名胜、资源、物产、气候、天文、灾异、人物、艺文、文化、教育、民族、风俗等,都为其所包括。

它反映了我国各地区、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记载了各时期的自然开发、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为后世提供取之不竭的研究资料。地方志一般分为全国性和地方性两种。全国性的为总志(即一统志),如《大清一统志》。

地方性的为区域志(即省、府、州、县志),如《山西省通志》《蒲州府志》《绛州志》《平陆县志》等。两者相辅相成,修总志促进区域性方志的发展,而区域志又为总志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素材。

《沧县志》·沧州传说

看到某说部上有闲中遍读所藏的旧书之语,乃一时兴起,真又将前几年所买的各种旧书籍翻出来,一本一本地看起来。《文史知识》从1983年开始,每月一期。当做教师时并无此等书出现,而1983年才有了这种书。但我只是兴趣爱好罢了,对它并未认真研究。现在重读它,真有恍然大悟的感觉。第三期乃是《清朝专号》。里面皆是清朝的史实。有一篇《清朝的地方史志》,看了内容却触动了我的前所听到的传说,把它记下来。《沧县志》大概一直到了1930年前后才开始有当时的县长操办此事,集合了沧州城乡的“绅士”们,才轰轰烈烈地搞起来了。但这《志》,我却没见过。听祖父说,当时交了官书局,专门出售,而我家的书铺也代卖了一部分。可能我祖父及我父亲、二叔父等皆对书香无缘吧?总之我们家并没有它。以后好像在某些地方见过它,但也残缺不完,可能是当做包装纸撕的吧?做了教师后,有大白头的杨景芳老师断断续续的说起过《沧县志》,东一句西一句也不完整。杨景芳是县城东大白头村的人,高个儿,一脸麻子。平常爱说笑话,爱闹“离嘻”。大家都背地里喊他“杨大麻”。他是地主成分,但做教师时并未对他有什么歧视。在全县教师会上,他经常登台给大家讲笑话,或唱上一段京剧。可能到了1958年“反右”时,他的风光才消歇了。我们在一起时,他爱说从前的“老事”,有意无意地显摆他过去的“勇”。他哥叫杨景芬,在大白头及四乡也是“知名人士”。杨大麻子说以前沧县四乡不叫区、乡,而立了许多“堡”(pù),他哥哥就是枣园堡的“堡董”。枣园这村在风化店之东,望海寺之西。将“堡”立在那里叫人莫名其妙。杨景芬以“堡董”的身份,可能也参与过修县志的事。杨大麻说起“县志”里的事,娓娓动听。鲁迅先生在哪一篇文章中谈过“中国人大概都患上这‘十景病’了吧,不管写什么都要凑上十个。”(大意如此,原文找不到了。)那末《沧县志》里好像也有这“十景”。扬大麻说的记不清了,好像是连景带古迹强凑了十个吧?什么“东城铁狮”、“菜园墨迹”等等。“铁狮”就在东关村,现在可能为了恢复旧名,改叫“旧州”了。“菜园墨迹”,杨大麻说的比较详细,所以至今还记得。说是东关附近某村,有一老妇,夫死子丧,伶仃孤苦,只有二亩园田,每年自己种一季庄稼,再种一季白菜,苦熬日月。每到白菜成熟之际,却有“不逞之徒”,欺她年迈,无人,就去偷菜。老妇愤而赴县衙告状。县官听了她的诉苦,感到很为难。不准状子吧,她年老无依,令人可怜;准了状子吧,县衙岂能每天派人专门给她守护耶?无奈,只得骗她说,你的菜快熟的时候,用毛笔蘸墨水在菜园子上甩上墨,看到有人卖你的带墨点的菜,你就抓住他,我给你做主!这样打发老妇走了。老妇真照方法甩上墨点,于是县官惩办了偷菜的不法之徒。不想,每年老妇的白菜长出来后,自己就在菜上带墨点,擦拭不去。这就是“菜园墨迹”的由来。

————-------————--

由于杨大麻的地主成分,大部分教师有意无意地有些疏远他。而他却照样说笑。毫不介意。某天说起过去风化店斗争大地主的往事,杨说:“从前我就在风化店上高小,而‘大天爷’(大地主朱某的外号)也在同班。一天午后下雨,学生们聚在廊下看雨。朱某却大喝一声‘别下了!’学生们哄笑。而雨却渐渐小了,最后真不下了。某同学说‘朱某某喊得真是灵啊!你难道是大天爷吗?’这一句玩笑话传开了,朱某就成了大天爷。以后朱某接了他爹的位子,照样盘剥农民,鱼肉乡里。常以‘大天爷’自居,‘谁敢不听我的,我要他好看!’”杨说斗“大天爷”的那天,全区都下了通知。每村派人去风化店参加大会。杨正在厕所里,出来问别人,“怎么一回事?”别人告诉他开大会,斗“大天爷”。杨说“可了不得了!”惋惜、惊惧、怜悯之情可掬。如在“文革”中,上纲上线,那杨逃得了吗?很多教师都是附近各村的,当年的斗争大会有的还参加过。大会过程当中,随时有人领头呼口号,“打倒封建势力!”而教师们那时年纪小,不懂“封建势力”是怎么回事,于是群呼“打到风化店的势力!”乡村中对三个字的村名,将第二个字念得很轻,与第一字几乎不分。如“望海寺”乡民呼为“望寺”,“风化店”呼为“风店”。于是“封建势力”成为了“风店势力”了。

杨大麻所谈沧州的掌故很多,但已记不得了。模糊之中有,旧州是“卧牛城”,而新沧州则是“纱帽城”。卧牛城因形为卧地之牛也。传说某朝有外兵进攻此城,久攻不下,而城中粮食不缺,尚往城外扔馒头包子等物,以示威。攻城之将已灰心,想退兵,却来一白须老者说:“你不明形势,此乃卧牛城,你不打‘牛浅窝’耶?”乃大悟,急调兵炮照某转弯之处猛攻,而城始下矣。“牛浅窝”者,牛在卧地时后胯与肚腹处形成一凹陷处之意也。“纱帽城”是说新沧州城像戏台上官员所戴之“纱帽”也。一面高,一面低。现在之沧州城就是这样形状。北门与大南门正在一直线上,东门与西门却不在一直线上。日本鬼子占了沧州后,新开了一个新东门,与西门取直。西城与南城当中有一拐弯,而在拐弯处开一“小南门”,小南门与大南门中间一段城墙适当“纱帽”由高至低之拐弯处,故此处称“幞头湾”,民间讹作“葡萄湾”。

沧州城南门最兴旺,尤以小南门更甚,西门次之。北门最冷落,东门次之。因沧州在明成化年间由旧地迁来新地,传说是一夜工夫迁来的。南门、西门迁的早,而天已亮,北门则舍而不顾了。东门迁的一半,也亮了。故现在的南门最兴旺。北门与东门因迁的仓促,遂留下了现在的旧州之“东关”村与“北关”村。就是那时遗留下的。

运河在沧州南面至西面,往北而去。运河乃“地上河”。直冲大南门处之地有河堤处,曰“红孩口”,地势特高。在南门处望河堤,有如仰望天际之感。谚云:“开了红孩口,水在城上走。”可见其地之高而险也。某年大水,群众齐集此处防守,水势居高不下,岌岌可危。群乃束手无策,悄议弃之,速回城中料理避难。此时河堤上忽来一妇女,身穿孝服,怀抱一婴儿,婴儿身着一红布兜肚。众方愕然惊视,而妇女视河水汹汹之势,轩眉一笑,将婴儿往水中一扔,婴儿一声哑然未及响,被波涛卷去矣。妇女已不见。而大水退矣。群众中有老年人曰:“这是白衣大士来救我们啦!”众望空跪拜,合十祈祷。从此将此地命名为“红孩口”。每当汛期仍是险工地段。1964顷,长期在家闲居无业,被人介绍入公社做巡堤之事。南驻地正在“红孩口”上。一间小土屋,两人轮值。而此年河水根本没上涨。夜间提桅灯巡视,“传签”。由此站至下站,以签为凭,每夜巡两次。而白天却无什么事。所以两人计议,白天留下一人在此,另一人可回家。明天轮换。夜间则两人皆在此值日。闹了一个月汛期结束,得工资若干,已不记得了。故此对“红孩口”印象较深也。

1947年沧县解放,在此前后,有某村之地主成分者,趁局势混乱时潜逃至盐山与山东交界处亲戚家中,怕被斗争也。而亲戚也无可奈何啊,只给他吃两顿饭,闲暇时令他自往野洼中徜徉,发现情况则可随时躲避。其地点适在盐山通山东之公路旁,每日有各种长途汽车路过。而当时中国之汽车皆各军阀搜刮勒索来者,各国的牌号皆有。路旁有一修理汽车的小棚屋,一人值守,无事时则自在屋中静坐或静卧。某地主则搭讪着进屋闲串,修车人亦不问其名姓,来去听之。某地主闲坐看其修理汽车,日期长了,则能潜记各种零件之用途。一日有汽车抛锚在此,汽车司机急找修车人,而修车人却一日未见。司机焦急异常,遂要求某地主代看。某推辞说“我只在此串门,对修汽车却不在行也。”司机千恳万求,某不得已勉为一行,三鼓捣两鼓捣,而汽车竟能动矣!司机大喜,竭力求其姓名,某不得已告之。汽车去后,也为放在心上,每日仍来此闲坐。一日司机忽来找他,言是解放军某部的,首长令他来请某人,某地主大惊,自言是地主身份,去解放军中是不可能的。司机言:“首长有令,不管他是什么,只要没有人命官司就不要紧。”某地主遂跟司机同去矣。盖当时初解放,各部门皆缺少人才,而党的政策经过调整,对地主成分也不像过去严厉了。他躲在穷乡僻壤,与外界联系绝无,不知这些事。他到了部队,成为汽车修理工,按例入军籍,几年后退休回家,成为老工人了。

————————————————————————————————

想写“沧县志”,却拐来拐去写成“杨大麻”的传说了。《沧县志》在清代是否有不得而知了。新的《县志》我将它推断为“1930年前后”。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辛亥革命以后,时局一直不稳定,各派军阀混战不已,虽是小县城也不能幸免。直到1929年,蒋介石表面上扫灭了各军阀,南北方算是“统一”了,沧县也有了“国民政府”派来的县长,大街上再过军队也都是“国军”了。祖父说军队唱的行军歌“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是蒋介石的队伍。县长名叫“李学谟”,市面大体上安定下来了。此时才可能有闲心搞《沧县志》也。具体它在哪一年搞成,我年纪小(1934年才出生),根本不知道。杨大麻的岳父陈国侯是修县志的一员,他所以能对县志较为熟悉吧?

(约作于2005年)

太行豫夫淘到一本明万历年间的巜灵石县志》

这夲县志是明朝万历二十九年灵石知县路一麟编纂的《灵石县志》,是灵石县保存的最早的一本县志。这本县志以前的县志全被湮没于历史尘埃中荡...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