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以古为镜”的具体史实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3浏览:4收藏

唐太宗“以古为镜”的具体史实是什么?,第1张

唐太宗强调以史为鉴,不仅收到了警钟长呜的效果,而且有时候简直是立竿见影。贞观元年(627年),他想营造一座宫殿,木材石料都准备好了,这时突然想到秦始皇因广营宫室而引起天下怨恨,民众竞相反叛的情景,于是借鉴秦朝历史而终止修建。前赵刘聪打算给刘皇后兴建凰仪殿,廷尉陈元达谏阻,聪大怒,下令杀陈元达,这时刘皇后手疏苦谏,言辞甚切,聪遂怒解而甚羞愧。太宗世民于贞观十六年(624年)在蓝田买了木料,将要建造一座宫殿,恰好这时他读到《刘聪传》中的上述故事,于是遥想刘聪的故事,取消了重新建造宫殿的打算。这两件事说明,历史对世民奢侈浪掷的抑制作用,与张玄素谏修乾阳殿的回天之力有异曲同功之妙。

  张玄素谏修乾阳殿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贞观四年(630年),粮食丰收,米价大跌,社会比较安定,颂扬之声渐多。这年六月,唐太宗下令调集士兵去修建洛阳的乾阳殿,准备到洛阳巡视。诏令刚刚发出,从侍御史提升为给事中的张玄素便上书劝谏说:如今百姓在乱离之后,财力凋敝,生计未安,三、五年间恐难恢复,陛下怎能去营建尚未巡幸的洛阳宫殿呢?臣曾见隋室大造宫殿时,大木头从豫章(今江西省地区)采来,两千人才运一根木头,车轮用铁皮包着,走一二里路就被磨破,另有数百人带着铁皮轮跟在后面替换,一天走不到二三十里,一根木头约要用数万民工方能运到洛阳,其余开支更不计其数。陛下如今国力远不如隋朝,要驱使满身伤痕的百姓去干当年隋朝所以灭亡之事,这不是比隋炀帝还不如吗?唐太宗读到他不如隋炀帝的话,大为恼火,把张玄素叫来质问:你说我不如隋炀帝,和夏桀、殷纣比较如何?张玄素回答说:如果动工修这个乾阳殿,也一定会天下大乱的。李世民听到一个乱字,不禁惊了一身冷汗。他深知隋炀帝无休止地劳役百姓,终于自取灭亡。于是他对大臣们说:我想得不够成熟,没有想到会引起这样严重的后果。张玄素说得对,所有工程一律停止。以后到洛阳即或露宿,也无不可。他不但下诏取消修建洛阳宫,还赐给张玄素彩帛一百匹。事后魏征赞叹说:张公有回天之力,可谓仁人之言,其利广博。但主要还是隋炀帝的灭亡给唐太宗敲响了警钟。

  隋炀帝有一个嗜好就是巡游。他在位的十三年中,留住在京都的时间非常有限,经常携带着数十万军队,大批官员,后妃公主,僧尼道士,时南时北,四处巡游,所经之处,沿途数百里内都要供给洒肉,弄得是家家鸡犬不宁。这个情况,唐太宗也曾耳闻目睹,知道隋炀帝好讲排场,夸耀自己,这也是他亡国的一个原因。所以他在位的二十三年中,除掉一些特殊情况外,他的活动大都在长安和洛阳一带。

  贞观六年(632年),一些大臣见到唐王朝的国力一天天强大,天下太平,认为应该率领百官封告泰山。唐太宗说:你们都认为祭泰山是帝王盛事,我以为不然。如果天下安定,家给人足,虽不祭泰山,有何不可!秦始皇封祭过泰山,汉文帝却没有封祭泰山,后代人会说汉文帝没有秦始皇贤明吗?而且祭祀天地,表示诚敬就够了,何必一定要登上泰山才算虔诚呢!但是大臣们又不断上书请求唐太宗封禅,终于打动了唐太宗的虚荣心,当他打算批准封禅之事时,一位铁面无私敢于犯颜直谏的大臣出来反对了,他就是魏征。这下唐太宗不高兴了,他质问魏征说:你不让我封禅,是我的功业不够高吗?回答说够高了!对人民的仁德不厚吗?够厚了!那是中国还未安定吗?安定了!四夷还未降服吗?服了!是年谷还不丰盛吗?丰盛了!那是吉祥的符端还未出现吗?出现了!唐太宗奇怪了,便问: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去封禅呢?魏征说:陛下的功劳虽高,但百姓受到的恩惠还不够多;仁德虽厚,但恩泽还没有遍及所有的人;天下虽已太平,但财力还不够充裕;粮食虽说丰收,但库存还很空虚,怎么能向天地报告功业呢?况且自隋朝大乱以来,户口还没有恢复,仓库也不够充实。而陛下车驾东巡,千骑万乘,耗费巨大,不是现在的国力所能承受得了的。这就好像一个人得了十几年重病,现在虽然痊愈,但身体还比较虚弱,如果不注意调养,让他去承受力不胜任的事情,那后果将会怎样呢?而且如今从伊水和洛河以东,直到大海,人烟稀少,满目荆棘,所以现在举行封禅大典,是崇虚名而受实害,时机还不成熟啊!魏征的一席话,顿时使唐太宗清醒过来,他记起了隋炀帝家破人亡的惨痛教训,这个下决心不走隋炀帝老路的帝王,终于取消了封禅的念头,直到贞观二十三年他病逝时,也没有去泰山封禅。

  唐太宗以古为镜,主要是以亡隋为鉴。因为一个统一寰宇,兵锐甲强的隋帝国,仅仅历时三十余年就突然之间覆灭了,这个历史教训太深刻了,值得令人深思。正是隋末农民起义的沉重一击,使他思想上怕字当头,才把过去亡国破家的历史当作警钟,经常对自己敲撞。困而居安思危、安不忘危就成了贞观年间君臣的座右铭。

这就是他自己第一次说的。

《旧唐书·魏徵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以古为镜”,十分关注历代兴亡,尤其注意“前王得失”。贞观三年,太宗奖励凉州都督李大亮敢于直谏,赐荀悦《汉纪》一部,称此书“叙致既明,论议深博,极为治之体,尽君臣之义”,要他“宜加寻阅”(《旧唐书·李大亮传》)。太宗也为新修《晋书》撰写史论,其目的是告诫皇太子“居治而忘危”,“失慎于前,所以贻患于后”的教训,警告唐室功臣不要有亏“贞臣之体”,“见嗤后代”。从贞观年间的政治实践来看,唐太宗不愧为历史上最重视“以古为镜”的帝王。正是在这种思维带动下,贞观朝出现了两件影响久远的文化盛事,一是大规模的整理古籍,确定了古籍分类的基本门类,二是大规模修撰史书,开创了官修史书的基本格局。

整理古籍有重大意义:诸子为经籍之鼓吹,文章乃政化之黼黻,皆为治之具。为实现致治,唐初花了十余年的时间,对历代图籍进行了系统整理,“数年之间,秘府图籍,粲然毕备。”(《旧唐书·魏征传》)经过系统整理,形成颇具影响的《隋书·经籍志》。该书不仅著录了隋以前图书流传的情况,叙述图书沿革、变化、学术源流,而且确立经史子集四大部类,成为中国古典目录学的主流。而魏征汇辑《群书治要》,是“有关政术、存乎劝戒”的古籍选本,多为古籍之精华,博而且要,体现了其用古籍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匠心。

唐太宗的另一个思路,是修史以“览前王之得失”。“览前王之得失,为在身之龟镜”是唐太宗的名言。贞观君臣自觉总结前王得失,从而开创出“贞观之治”的大好局面。他们以史为鉴,特别是以隋为鉴,既“取鉴于亡@国”,亦“取鉴于哲人”,这是鉴戒思想的深入与发展。唐太宗在魏征去世后对侍臣讲:“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传》)贞观十一年,五代史成,主持修史的魏征对鉴戒思想作了系统总结。不仅高度概括了如何从亡国取鉴以求致治的思想,还将修史、取鉴、求治三者紧密地联系起来,使中国古代史学的鉴戒功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唐太宗虚心纳谏的故事

1、魏征出身卑微,少年时孤苦贫困,曾经出家做过道士。他喜欢读书,用心钻研古籍,学识非常丰富。隋朝末年,魏征参加了反对隋朝暴政的起义。后来,他投靠唐高祖李渊创建的唐王朝,为太子李建成做事。由于魏征才华出众,因此很受太子的器重。

后来,唐高祖的二儿子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杀死哥哥李建成。年轻而敏锐的李世民知道魏征是个人才,便亲自召见他。

李世民一见魏征,就非常生气地责问他:“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的感情?”在场的大臣们都感到魏征将有杀身之祸。可是,魏征却从容自若,以非常自信的口气回答说:“如果皇太子早听我的话,肯定不会落到今天这样的下场。”

李世民听后,被魏征这种不畏强权及正直的精神所感动,打从心里钦佩他的人格。

因此,不但没有处罚他,反而重用了他。不久,李世民即位,他就是唐太宗。唐太宗委任魏征为谏议大夫,以后又提拔他当宰相。建国之初,唐太宗励精图治,经常召见魏征,与他讨论治国施政的得失。

魏征胸怀大志,胆识超群,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大胆进谏。在他任职的几十年间,为了使大唐民富国强,先后向唐太宗进谏了二百多次。

每一回,唐太宗都慎重地思考他所提的意见,尽量采纳。

2、有一次,唐太宗违犯他制定的18岁成年男子才须服兵役的规定,决定征召16岁以上,18岁以下,身材高大的男子从军。命令发出以后,魏征极力反对,唐太宗十分生气,派人把他叫来,大加训斥。

魏征毫不畏惧,他十分严肃地进谏说:“您现在把强壮的中男都抽去服兵役,那么,田由谁来种?工由谁来做?您常常讲,我当国君,首先要讲信用,可是国家的法律明明规定,男丁中的强壮者才需要服兵役,您为什么不遵守呢?您这样做,在老百姓面前不是失去信用了吗?”

他心悦诚服地对魏征说:“先生真是我和国家的一面镜子啊!我原先以为你太固执,不通情理,现在听了你的话,觉得很有道理。政令前后不一,百姓不知所措,国家是无法治理得好的。”于是,唐太宗立刻下令停止征召中男服役,还奖赏了魏征。

敢于直言劝谏的魏征不仅为国家立下了不朽的功绩,也成了以后历朝官员效法的楷模,魏征曾经辅佐唐高宗与唐太宗两位皇帝,他常常向唐太宗直谏,不怕牺牲,以至与唐太宗好几次龙颜大怒,幸亏有长孙皇后为他说情,使他免遭惩罚。

3、有一次,唐太宗令太常少卿祖孝孙去教宫人音乐,结果教得不好。唐太宗对他大加责备。在场的温彦博、王_不同意太宗的做法,说:“孝孙雅士,今乃使之教宫人,又从而谴之,臣窃以为不可。”

唐太宗听后发火了,指责他们“附下罔上”。彦博害怕了,下拜谢罪;王_不拜,说:“陛下责臣以忠直,今臣所言岂私曲耶!此乃陛下负臣,非臣负陛下!”唐太宗听了只好作罢。第二天,唐太宗私下对房玄龄说:“自古帝王纳谏诚难,朕昨责温彦博、王_,至今悔之。”

当时不仅大臣敢谏,小官也敢谏。栎阳县丞刘仁轨,对太宗正在秋收大忙季节要去同州地区打猎事不同意,要求他改在冬闲时去。经刘仁轨的谏阻,唐太宗不仅收回了成命,还把刘仁轨的官职提了一品,以示奖励。

扩展资料:

唐太宗李世民,陇西成纪人。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唐高祖李渊嫡次子,母为太穆皇后窦氏。

从谏如流

李世民以隋炀帝拒谏亡国为戒,即位后尽力求言,他把谏官的权力扩大,又鼓励群臣批评他的决策和风格。其中魏徵廷谏了200多次,在朝堂上直陈皇帝的过失,在早朝时多次发生了使李世民尴尬、下不了台的状况。又如王圭、马周、孙伏伽、褚遂良皆以极谏知名。

晚年的李世民因国富民强,纳谏的气度不如初期,偶尔也发生误杀大臣的遗憾,但是大致上仍克制、保有纳言的风范。

河清海晏

贞观时期在李世民的治理下,社会夜不闭户,道不拾遗。贞观四年,全国判处死刑的囚犯只有二十九人。贞观六年,死刑犯增至二百九十人。这一年的岁末,李世民准许他们回家办理后事,贞观七年)633年)秋天再回来就死。

贞观七年九月,二百九十个囚犯全部回还,无一逃亡。那时的中国政治修明,官吏各司其职,人民安居乐业,不公平的现象较少,中国人心中没有多少怨气。丰衣足食的人不会为生存铤而走险;心气平和的人也不易走极端,因此犯罪的概率也就少之又少。

-李世民

-唐太宗纳谏

唐太宗把魏征比做镜子的故事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唐太宗把魏征比作镜子,是因为魏征是一个诤臣,从来都是直谏无惧,据理力争。唐太宗很怕他,因为很多时候在他面前没面子,唐太宗很烦他,因为只要他提的意见和建议唐太宗不采纳,他就反复提,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可是,唐太宗也绝对离不开他,因为唐太宗知道,这个人虽然耿直,但他所说的几乎全都是对的,这样一个大臣,可以让他成为真正的明君。同在朝堂之上,面对魏征,唐太宗通过他的谏言,知道了应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得与失,指的是天下百姓的乐业安居和大唐盛世的长久繁荣

这就是上面三句中第二句的大意,也就是楼主所提问题的答案。

唐太宗和魏征的作文素材

唐太宗与魏征的相关故事情节

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官员,名叫魏征,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魏征到了长安,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事,还曾经劝说建成杀害秦王。

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

魏征见了秦王,秦王板起脸问他说:“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

左右的大臣听秦王这样发问,以为是要算魏征的老账,都替魏征捏了一把汗。但是魏征却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秦王听了,觉得魏征说话直爽,很有胆识,不但没责怪魏征,反而和颜悦色地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征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末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

唐太宗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多好啊!”

又有一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

魏征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这堪称对魏征人生价值的最佳注释。

写作点拨:

从上故事1中可以写唐太宗重用人才及心胸宽广的态度为主题

从上面故事中,说明了唐太宗与魏征之间君臣互相帮助,同时也反面写出了唐太宗善于听取他人意见的态度

希望这些能帮助你,对回答有疑问请追问!如果赞同请及时选满意答案,您的赞同是我助人为乐的动力谢谢!

唐太宗与魏征的典故

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

1、以镜为人

魏征原是唐太宗的政敌李建成的谋士。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器重魏征的才能和品格,加以重用。魏征为人正直,很有政治见解和治国能力。他向唐太宗进谏时,常据理力争,不留情面。唐太宗也对他有所畏惧。

有一次,唐太宗正在逗一只漂亮的鸟,看见魏征走来,忙把鸟藏在怀中。其实魏征早已看见了,有意跟唐太宗说个没完。等到魏征离开时,唐太宗怀里的鸟已被闷死。魏征前后上谏200多次,许多好意见都被唐太宗采纳。魏征病逝后,唐太宗非常悲伤。他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2、嗜吃醋芹

魏征在朝堂上喜欢提意见,且常让皇帝下不了台。有一天,李世民笑着对大臣们说:“这个羊鼻公,不知道有没有什么能够让他动心的东西?”身边的侍臣回答:“魏征喜欢吃醋芹,每次食用都欢欣称快,从这事可以窥见他的本色。”

第二天,李世民赐宴,赏赐的食物中有三杯醋芹。魏征见了,食指大动,饭还没吃完,装菜的餐具就见底了。李世民笑着说:“你说自己没什么爱好,我现在终于见识到了。”

被揭短的魏征,拜谢道:“君主喜欢无为,臣子自然不敢有什么偏好。臣执作从事,就好这一口罢了。”李世民默然有感,等到魏征退下后,“仰睨”而思,感叹良久。

魏征的主要影响

魏征以直言敢谏而闻名,据《贞观政要》记载统计,魏征向李世民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送给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谏诤多达“数十余万言”。其次数之多,言辞之激切,态度之坚定,都是其他大臣所难以伦比的。

魏征出任秘书监之职,主管国家藏书之事。上书言丧乱之后,典章纷杂。奏引学者校定四部图书。李世民令他领写四部群书。置雠校者20人,书手100人,校写秘阁图籍。数年之间,秘府图籍,灿然具备。

一面镜子

填空如下:

1、一面明亮的镜子

2、一面清晰的镜子

3、一面光滑的镜子

4、一面平整的镜子

5、一面漂亮的镜子

6、一面迷人的镜子

7、一面耀眼的镜子

8、一面五花八门的镜子

9、一面巨大的镜子

10、一面精致的镜子

11、一面小巧的镜子

12、一面破碎的镜子

13、一面普通的镜子

14、一面圆圆的镜子

15、一面滑滑的镜子

16、一面美丽的镜子

17、一面闪闪的镜子

18、一面精美的镜子

19、一面干干净净的镜子

20、一面金光闪闪的镜子

21、一面明晃晃的镜子

李世民唐太宗的故事

习语天真女孩来自李世民,这是他评价褚遂良时使用的语言。隋炀帝因其才华横溢、书法出众,被魏徵推荐给李世民唐太宗。后来被唐太宗重用,成了官宦。

李世民斯蒂尔斯

当时的活官职责是记录皇帝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包括饮食起居的记录。有一次,唐太宗想看褚遂良记录自己的言行。褚遂良回复唐太宗说,他从来没有听到皇帝本人要看他的言行。如今设立活郎一职的目的就是监督皇帝的言行,督促皇帝不要犯错。唐太宗问褚遂良,你有不好的言行,要不要一一记录下来?隋亮说记录皇帝的言行是他的职责,即使皇帝有不好的言行。过了一段时间,唐太宗对朝中大臣说,他要当面评论大臣们的是非,让大臣们认识到不足,改正过来。

唐太宗评价孙昌戊己智慧高,善于随机应变,但军事上有欠缺,不懂行军方法。后来,高士廉被评价为正直,文学造诣很高,但缺乏敢言的勇气。唐太宗依次评论朝廷大臣。褚遂良到任时,唐太宗说褚遂良学问大有长进,一生刚正不阿,能很好地履行自己作为贴身侍卫的职责,看上去永远像个天真无邪的少女。我觉得他是一个值得怜悯的人才。

李世民唐太宗简介

李世民是唐高祖的儿子。唐高祖死后,李世民成为唐朝的新继承人,即唐太宗。李世民生于公元598年,卒于公元649年。他52岁了。

李世民斯蒂尔斯

年轻时,李世民随父亲李渊从军,曾率军前往雁门关营救杨迪。后来,他的父亲,唐元,带领他的部队起义,李世民帮助他的父亲征服世界。唐朝建立后,唐元任他为大臣。后来,他被提升为秦王,李世民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先后讨伐刘武周、王等军阀,为唐朝的建立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历史上,与李世民有关的重大事件之一就是玄武门的变迁。根据谋士们的建议,李世民在玄武门杀死了太子程健和他的弟弟李元吉。为了巩固他的权力,他消灭了李的儿子和李元吉。后来,唐高祖唐元立李世民为太子,将来由他继承皇位。玄门之变爆发后不久,唐高祖把禅位让给了李世民,李世民成为了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他的统治下,唐朝的经济、文化、军事、政治逐渐开明。

李世民登基后,在处理政治事务时,认真听取朝中大臣的意见。贞观年间,由于李世民虚心纳谏,采取劝农、桑农等措施,民众得以休养生息,国内外局势安定祥和。李世民对治国有自己的看法。在治边问题上,李世民在安西设置四镇,保证了各民族的友好相处,赢得了人民的赞誉。

李世民开创的贞观之治为唐朝后来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和李世民如意公主有什么关系?

李世民公主和如意是电视剧隋唐英雄中的人物。两人都是主角。

李世民公主与如意剧照

如意公主是杨光和杨迪孝侯的女儿。因为她的聪明,她受到父母的喜爱。如意公主从小就对李世民情有独钟。他们是青梅竹马,自然对彼此有很深的感情。隋朝时,各地战乱不断,为了防止突厥人趁机进攻,李世民和他的父亲去太原驻扎。如意公主美丽豪放,一心追求自己的爱情。两个人的感情都经历过波折。李世民和宇文承斗都非常喜欢如意公主,宇文承斗也频频发起攻势。但是,如意公主一直喜欢李世民。后来如意公主在宇文城斗被赐婚。为了自己的爱情,如意公主在新婚之夜出走了。宇文承斗并没有因此而讨厌如意。最后为了如意公主,宇文承斗为她而死。

后来,由于家庭和政治原因,李世民与孙昌吴优结婚,但李世民和如意的关系没有改变。乱世中,他们依然相知相爱。对于李世民来说,如意永远是他心中的初恋。几经波折,两人终于结婚了。

在电视剧隋唐英雄中,尹子茹饰演如意公主,余少群饰演李世民。两人的服饰搭配的很好,如意公主在剧中有十几套衣服,款式和颜色都很好看,凸显了公主范的高贵。如意公主和李世民表演了一首感人肺腑的爱情赞歌。他们交往了十几年,即使经历了波折,最终还是修成正果。

李世民野史

据说魏徵对唐太宗的多次劝谏激怒了唐太宗。在旧唐书年和新唐书年,记载了长孙皇后提醒李世民借古喻今,送给魏徵等忠臣。

李世民斯蒂尔斯

当时魏徵大胆向唐太宗进谏,有时说了很多,引起了唐太宗的极大不满,在背后大骂魏徵,甚至想杀了魏徵。长孙皇后得知此事后,急忙劝说唐太宗,她以“贤明贤德”称赞唐太宗。唐太宗在杀死魏徵之前平静了下来。

唐太宗早年体恤民情,提倡简朴生活。后来唐太宗认为国家的经济已经逐步稳步提高,于是开始大规模大兴土木。他亲自指导建造了长安和洛阳的华丽宫殿。公元647年夏,他嫌宫中太闷,下令在历山修建翠微宫,避暑纳凉。过了几个月,唐太宗认为皇宫太小气,于是花了很多钱重修皇宫。此外,他还翻修了杨迪皇帝玩耍的洛阳宫,这样他就可以自己玩耍了。

晚年,李世民喜欢收集世界各地的美女。到了晚年,唐太宗特别喜欢年轻漂亮的姑娘。年轻貌美的女子入宫,会受到唐太宗的宠爱。当时入宫的女子大多在14岁以上,有的女子因聪明温顺而受到唐太宗的喜爱,很快就会被提升为“才子”。此外,非常喜欢李元吉的妻子杨。在玄武门杀死李元吉后,他很快就占领了他的嫂子杨。庐江王死后,抢了妃子的房间,把庐江王的爱姬做了自己的女人。

唐太宗在李世民有几个皇后?

李世民只有一个女王,长孙女王。长孙皇后死后,李世民就没有皇后了。十五岁时,他娶了史。从那时起,和就一直互相尊重,相亲相爱。

孙强女王剧照

孙强是隋代将军孙强生的女儿。孙强八岁时,她的父亲去世了。之后,长孙皇后被她的叔叔收养,在她13岁的时候,她嫁给了李世民。与李世民结婚后,长孙皇后节俭,深明大义,受到家人的高度赞扬。大概是因为父亲常年打仗,长孙皇后特别支持和理解李世民,有时还和他商量军事策略。长孙皇后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妻子,她学识渊博,经常帮助李

后来,为了李世民,长孙皇后向李渊寻求李世民的信任。当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时,长孙皇后亲自安慰将要战斗的士兵并为他们加油。66年,成功地杀死了李和李元吉的同伴,后来被李渊立为皇太子。同年,长孙皇后被立为王储的王妃,李世民登基后,她被立为皇后。孙强女皇是一国之母。她贤惠,用自己的行动约束别人。我经常借古鉴今,提醒李世民的政治错误,并极力向唐太宗推荐人才。长孙皇后与李世民结婚后,生了三个儿子,分别是李承干、李泰和李治。四女分别是长乐公主、城阳公主、晋阳公主、新城公主。

经过十年的观察,长孙皇后三十六岁病逝,谥号为文德顺皇后。

李世民政变分析

秦王李世民很受唐高祖的赏识。再加上,手中的全权越来越大,这引起了太子李的关注。李和李元吉密谋反对,并多次伤害他。

李世民斯蒂尔斯

最初,李世民主义在太原兴起。李渊许诺,如果起义成功,李世民将成为王子。然而,李渊建立唐朝政权后,长子李健成了太子。李渊对创办钱庄举棋不定的态度,引来了李、李元吉的争斗。

唐高祖知道兄弟三人矛盾很大,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也不想因为偏爱一个儿子而招来其他儿子的怀疑和诬陷。唐高祖决定召集他的三个儿子。李世民知道这次旅行一定充满危机。在嘉宾方和魏驰德的支持下,决定主动出击,他不能让自己成为棋盘上的一条鱼任人宰割。

李世民带头埋伏在玄武门。他早买通了李的将军张合。李和李元吉进入玄武门后,向他们射出弓箭,然后李元吉抢过的弓箭,手持弓弦,勒住了的脖子。这时,魏驰德从后方进攻,将李元吉射死。太子与激战,魏驰德提着李元吉的人头来到城头。双方停止了战斗,然后杀了李。

这就是玄武门著名的变化。李世民开始了自己的权力辩护,成为了楚君。然而,他也成为了儒家代表讨伐的对象,认为他杀死自己的兄弟太残忍了。

唐高祖来不及等李世民的三个兄弟了。他已经预料到会有大事发生。得知李和李元吉的死讯,李渊非常悲伤。三天后,李渊命令李世民为皇太子。过了几天,李渊说禅位于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时间为627年9月4日至649年7月10日,国号贞观。李世民在位23年,是唐朝杰出的军事家。他率领军队平定了薛、刘武周、窦建德和王等军阀,最终统一了天下。公元66年,他发动玄武门之乱,杀死了他的长兄太子李和他的四弟齐王李元吉以及他们的儿子,他们都被封为太子。不久,唐高祖唐元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作为皇帝的李世民,积极听取大臣们的意见,以文治天下,扩大疆域,使社会繁荣安宁,创造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他于1969年去世,享年50岁。是文始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客观评价李世民的历史功绩,无非是指责皇帝奢侈。由于大量真实史料被李世民本人篡改,我们对那个特定时代的观察被歪曲了。我们在历史书上看到的,无非是李世民英明的神武,他纵横沙场,打败了一个又一个叛逆的英雄。根本没有唐军大屠杀百姓的记载。

但大隋帝国时代的2000多万人口,确实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里。

史载:曾经找到方,强烈要求看《史记》的史实。起初,方拒绝,但大吵大闹,并威胁要拿出来,最后迫使方屈服。史书上说,看了史料后,指示方如实、客观、准确地记录历史,以警醒后人但是,最终我们看到的是虚假的、主观的、不准确的历史记载。如果历史记载属实,至少可以找到1000多万人的死因。

李世民销毁了这些材料。

毁了也没关系。一旦我们知道了李世民的性格,我们就可以还原这段历史。真正的李世民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个性显然是疯狂的。可以说他好色,嗜血。他能够杀死自己兄弟的妻子,他竭尽所能去抢夺皇后的前朝权力。什么样的不道德行为才能做出这些令人发指的行为?事实上,李世民是一个明显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他所有的思想都被他的下半身操纵,他不知道什么是爱,什么是珍惜。他的行为完全颠覆了人类理性的正常认知。正是因为他的行为,完全出于常理,在玄武门轻而易举地杀死了自己的亲弟弟——。就因为他的哥哥李和弟弟李元吉是正常人,他们就用正常的思维去思考。正常人不会在自己家里突然拿起刀来砍人,正常人也不会把兽欲延伸到弟弟的老婆身上。

然而,这些不人道的行为对李世民来说是容易的选择。因为他对家人一点感情都没有,一个对亲人一点感情都没有的人,还幻想自己很睿智,神武为大家着想,只能证明我们这个民族脑子进水了,宁愿相信不可能,也不愿意稍微正常一点。

一个民族绝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嗜血如狂,好色如命的人身上。如果一定要肯定贞观之治与李世民的联系,那么我们只能说,正是这个杀手,用他嗜血的屠戮,让中国的人口减少了一大半,让残存的人获得了更加丰富的资源。

事实上,李世民只是个疯子,不是傻瓜。这个嗜血的疯子以惊人的理性设计了他的杀人手段,并以此为标志聚集了以尉迟敬德为首的杀人犯。史书中多次记载,李世民的哥哥李元吉对尉迟敬德很好,李元吉不止一次给尉迟敬德送礼,李元吉都得到了赏赐,但是年尉迟敬德在玄武门和他的师傅李世民打仗,正是因为李元吉待他好,他才不得不在李世民面前表现得更加凶狠。这种消灭了最美好人性的恶,构成了李世民杀人团伙最明显的特征。

有更充分的遗传证据证明李世民的精神不正常。

李世民登基后,立长子李承干为太子。但李成干患有明显的精神障碍。他爱上了自己的尼姑庵,并不能证明他精神不正常,顶多是品味不凡。但李承干嗜血如狂,经常和两伙人自相残杀,直到鲜血淋漓才得以自得其乐。这种对鲜血的渴望和冲动说明李世民的血液是不正常的。李成干是唯一一个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只是孤例。麻烦的是,李世民的儿子没有一个是正常的,他们都表现出极其奇怪的返祖现象,其中一些人的性取向和李承干一样,是最轻的。也有对杀戮兴趣过度的表现。

比李世民的儿子更糟糕的是他的女儿——高阳公主。

高阳公主被许配给名臣方的儿子,但这位公主是女权主义者,丢下丈夫不管,勇敢地冲出去追求婚外情。你有婚外情。毕竟现在是唐朝的时代,讲究一种开放的人性。然而这位公主精心挑选的婚外情人却让世人跌破眼镜。他就是唐嫣三三五四和尚,他去了西方,向东方的唐朝学习。即使你选择唐嫣作为婚外恋对象,这也不算不正常。毕竟唐嫣也是名门高僧,但高阳公主的情人是唐嫣的徒弟。猜猜他的快乐男孩是谁?

孙悟空?猪八戒?沙僧?

不,是唐嫣的徒弟,历史上与高阳公主有过一段美好婚外情的和尚。事件发生后,和尚姬扁被斩首处决。当姬扁看到刀片上有一只蚂蚁时,他小心翼翼地用手把它敲了下来,然后平静地死去。蚂蚁呢不要担心蚂蚁。从《李世民儿女》的表现来看,李世民的精神疾病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大脑返祖现象。

什么是大脑返祖现象?

我们知道,人类的婴儿从母亲的肚子里出生的时候都是光滑干净的,但是唐源的妻子杜固诗出生的时候,浑身都是毛。这种现象被称为返祖现象。指的是人类基因的困扰,导致了一只古猿的诞生。有些人,虽然天生没有多余的头发,但是他们非常文明,非常现代,但是他们的大脑和古代的猿类没有什么区别。这种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他能吃能喝,能说话能走路,但是因为他的思维仍然是类人猿的思维,所以他的行为有以下特点:

第一:嗜血如狂,好色如命。

第二:生性冷漠,无视血亲。

第三:不懂爱,不懂感恩。

看这三个特点。它们都反映在李世民的身上,这是接近事实的。这种返祖现象简直是为李世民量身定做的。

所以,说到底,李世民只是一只返祖猿,有着人类的外表,却缺乏人类的情感和感恩。但也正是因为这个特点,他让哥哥李和弟弟李元吉大吃一惊,让他杀了哥哥又杀了弟弟,偷了皇位。

正是因为李世民只是一只大脑严重返祖的猿猴,所以被他打下的江山,在他的儿子李治手中,终于有了破绽。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古代,人们就把教师与天、地、君、亲并列敬仰。“天子、元帅、将军必有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训诫也是相传至今。

最早记载我国尊师重教的古籍应是《礼记·学记》。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严师难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由此说明,尊师是最重要的。只有尊师,才能重道;只有重道,才会使人重视学习,重视教育。

春秋战国时期的,开创了我国育人之先河,在山东曲阜的阙里,创立了第一所学校,后来被尊为“大成至圣先师”,世称“孔圣人”。清康熙皇帝曾亲临曲阜,拜谒孔圣人,并题赠“万世师表”金匾。

孔子的学生子贡,聪颖好学,干出了一番事业,他对自己的老师也始终很尊重。当时的鲁国,有人抬高子贡,贬低孔子。他听后十分气愤,在许多场合纠正这种流言,并形象地说:“老师是围墙高数丈,屋内富丽堂皇,不是一般人看得到的,而我自己不过是肩高围墙,一眼能望尽。”他还把老师比作太阳和月亮,说老师“光采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后,子贡悲痛万分,在孔子墓旁结庐而居,一直守了六年才离去。

唐太宗是唐朝开国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少有的明君,他也懂得国家要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搞好子女教育非常重要,认为教诫太子诸王是“当今日之急”。因此,他给几个儿子选择老师都是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人。而且,他一再告诫子女,一定要尊重老师。一次,太子的老师李纲因患脚疾,不能行走。唐太宗知道后,竟特许李纲坐轿进宫讲学,并诏令皇太子亲自恭迎老师。要知道,在封建社会,后宫森严,除了皇帝和他的后妃、子女可以坐轿,其他官员不要说坐轿,就是出入也是诚惶诚恐的。

后来,唐太宗又叫礼部尚书王圭当他第四个儿子魏王的老师。有一天,他听到有人反映魏王对老师不尊敬。唐太宗十分生气,他当着王圭的面批评儿子:“以后你每次见到老师王圭,如同见到我一样,应当尊敬,不得有半点放松。”从此,魏王见到老师王圭,总是毕恭毕敬,听课也认真了。由于唐太宗家教很严,他的几个儿子对老师都很尊敬,从不失礼。因此,“唐太宗教子尊师”也被后人传为佳话。

刘彻,一生对他的老师都很敬重。他听说自己的老师桓荣病逝,简直是悲痛欲绝。顾不得大臣们的反对,他脱下龙袍,穿着他指定要求做的孝衣,亲自到老师家里吊丧送葬。

尊师重教,古人早已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在现代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将这一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1、以古为镜说的就是要吸取隋亡的教训。

  2、人物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3、人物评价

  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杨广弑父夺位,似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几乎所有的演义小说和民间传说,都把杨广如何垂涎宣华夫人,如何矫诏篡位,说的如同身临其境。但是大家可能却忽略了一个问题:隋文帝驾崩的时候,太子杨广多大了?宣华夫人多大了?

仔细一查史料,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很可笑的事情:隋炀帝杨广生于公元569年,隋文帝杨坚崩于公元604年,也就是说,当年的杨广已经三十六岁,绝不是一个没见过美女的毛头小伙子,他已经在一年前就当了爷爷——其长孙杨倓生于公元603年,次孙杨桐生于公元604年。

在父亲的卧室门外跟庶母拉拉扯扯,小地主家十五岁的傻儿子或许还有可能,已经当了爷爷,眼瞅着大隋江山即将到手的杨广,哪有这个闲心?杨广家里有一个美若天仙的萧妃,他为啥要放着仙桃不吃而去啃烂杏?

寻常人看帝王之家,总以为他们一日三餐猪肉炖粉条子白面馒头可劲儿造,实际上人家山珍海味摆在面前也没有胃口。

推理是不能作为证据的,所以杨广有没有弑杀隋文帝杨坚,还得看同时代人写的史书。这一看史书,就能得出一个结论:魏征和李世民都可以作证,所谓杨广弑父夺位之事,纯属子虚乌有!

读者诸君都知道,二十四史之一的《隋书》修成于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十年,主编是唐朝名相魏征。

李世民生于隋文帝杨坚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魏征年纪更大,生于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他们跟杨广属于同时代人,同时代的“敌人”居然只字不提杨广弑父欺母篡位,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当年还没想到要用这种方法抹黑前朝的亡国之君。

在大唐盛世,魏征就靠说真话保命吃饭,李世民以爱听真话著称。如果隋炀帝杨广真的弑父欺母夺位,那么《隋书》中一定会大书特书——隋炀帝是整个大唐帝国的敌人,李世民和魏征没有必要为他洗白。魏征要是敢不秉笔直书,李世民也是有可能取走他吃饭家伙的。

我们翻看《隋书》,就会发现在杨坚杨广两人的本纪中,都言之凿凿地证明杨广即位合情合理合法,杨广根本就没有必要弑杀行将就木的老父亲杨坚。

杨坚虽然病重,但并没有跟外臣隔绝,而是进行了最后的诀别:“上以疾甚,卧于仁寿宫,与百僚辞诀,并握手歔欷。”

隋文帝杨坚的遗诏,被魏征认为是杨坚真实意思的表达,所以记录于《隋书·帝纪第二·高祖下》:“若令勇(废太子杨勇)、秀(蜀王杨秀)得志,共治家国,必当戮辱遍于公卿,酷毒流于人庶。今恶子孙(指杨勇杨秀)已为百姓黜屏,好子孙(指杨广)足堪负荷大业。皇太子广,地居上嗣,仁孝著闻,以其行业,堪成朕志。”

这时候有读者可能要说了:所谓遗诏,未必是杨坚亲笔所写,也可能是杨广伪造的呢。

这就是不懂当时的朝廷规矩和政治环境了:杨坚的圣旨颁行天下,李渊家里就有存货,是真是假一目了然,稍有字体不同,就会被李世民魏征抓住把柄大做文章,以证明杨广得位不正,以唐代隋是替天行道。

我们看李世民出资、魏征主编的《隋书》,就知道杨勇是彻底废了,而且杨勇被废,确实是咎由自取。《隋书·列传第十》记载,杨勇“多内宠,昭训云氏,尤称嬖幸,礼匹于嫡。经冬至,百官朝勇,勇张乐受贺。”

这就戳了老皇帝的肺管子了,甚至连独孤皇后都得罪了,尤其是年过花甲的杨坚不能不对杨勇产生忌惮之心:我还没死呢,群臣就都跑到你那儿去了!

在这一点上,杨广不管是发自本心还是伪装掩饰,他做的事情,都让老皇帝杨坚和群臣挑不出毛病来:“美姿仪,少敏慧,好学,善属文,沉深严重,朝野属望,当时称为仁孝。大举伐陈,以上(杨广)为行军元帅。及陈平,封府库,资财无所取,天下称贤。”

当杨广南征北战屡建奇功的时候,太子杨勇沉迷于奢侈享乐和百官逢迎,杨坚也是一代明君,他选接班人,自然要选一个跟自己比较相似的。

事实上在杨坚病危之前,杨广就已经接掌了隋朝军政大权:“高祖每避暑仁寿宫,恒令上监国。”群臣拥戴,老皇帝放心,杨勇死灰不可能复燃,杨广只等杨坚咽气,就可以名正言顺荣登九五,他已经当了四年皇太子,并不在意多等几天。

如果杨广不着急,就没有必要弑父,如果杨广焦急,就没心情去跟宣华夫人胡闹,这两件事情不可能同时发生,但是在《资治通鉴》中却变成了因果关系,估计司马光是受了稗官野史的影响,把这件事描述得活灵活现:“杨坚病得快要死掉了(寝疾),杨素、柳述、元岩等朝廷重臣都守在仁寿宫,而宣华陈夫人上厕所(古人称之为更衣)的时候被杨广截住了,“为太子所逼,拒之,得免,归于上所”。

已经垂死的杨坚忽然变成了耳聪目明思路清晰的神探:“上怪其神色有异,问其故。夫人泫然曰:‘太子无礼!’”

这就令人匪夷所思了:既然杨广十分“善于伪装”,又怎么会在这关键时刻犯这种低级错误?那个宣华陈夫人,莫非是杨勇派来的奸细?她怎么会这么轻易地就跟垂死的杨坚出卖了杨广?

如果杨广的皇位差点因为宣华夫人而失去,又怎么会在即位当天就临幸她?《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也不知道看没看隋炀帝的内起居注,反正他白纸黑字写了:“其夜,太子蒸焉。”

李世民魏征不知道的事儿,司马光知道了;魏征没有写的宫闱秘闻,司马光写了。司马光和魏征谁更可信,读者诸君心中自然有一杆秤。大隋江山确实是毁在了杨广手里,但就此说杨广卑鄙无耻一无是处,好像也不是正确的历史观。所以最后还是要请读者诸君来评判:隋炀帝杨广会那么无聊地去纠缠庶母吗?他有必要杀死一个已经立下传位遗诏的垂死之人吗?

唐太宗“以古为镜”的具体史实是什么?

唐太宗强调以史为鉴,不仅收到了警钟长呜的效果,而且有时候简直是立竿见影。贞观元年(627年),他想营造一座宫殿,木材石料都准备好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