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中益气汤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3浏览:3收藏

调中益气汤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脾胃论》卷中:调中益气汤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调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医略六书》卷二十:调中益气汤 31 处方 32 功能主治 33 调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34 各家论述 35 摘录 4 《回春》卷五:调中益气汤 41 处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调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45 摘录 5 《医略六书》卷三十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调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55 各家论述 6 《嵩崖尊生》卷六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7 《东垣试效方》卷一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调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75 加减 76 各家论述 附: 1 古籍中的调中益气汤 1 拼音

tiáo zhōng yì qì tāng

2 《脾胃论》卷中:调中益气汤

21 处方

黄耆3克 人参(去芦头,有嗽者去之)甘草 苍术各15克 柴胡 橘皮(如腹中气不得运转,更加3克)升麻各06克 木香03~06克

22 制法

上药锉麻豆大,都作一服。

23 功能主治

益气健脾,和中祛湿。主肠胃虚弱,湿阻气滞,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身体倦怠,大便泄泻,肢节烦疼者。

24 调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水600毫升,煎至500毫升,去滓,空腹时带热服之。宁心绝思,药必神效。

25 摘录

《脾胃论》卷中

3 《医略六书》卷二十:调中益气汤

31 处方

人参1钱半,黄炙(蜜炙)3钱,白术(炒)1钱半,苍术(炒)1钱,当归2钱,白芷1钱,升麻5分,柴胡5分,陈皮1钱半,甘草5分。

32 功能主治

中虚湿伏,抑遏清阳,恶寒终日不罢,脉缓弱者。

33 调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温服。

34 各家论述

劳伤中气,湿遏清阳,营气不能分布,故恶寒终日不罢。人参、黄耆扶元,补中气;苍术、白术燥湿健脾阳;甘草缓中和胃;当归养血益营;升麻、柴胡升九天之阳;陈皮、白芷调中气以流湿郁。俾气壮脾强,则清气上升,而营运有权,湿邪自化,恶寒无不自止。此调中升阳之剂,为湿伏阳陷恶寒之专方。

35 摘录

《医略六书》卷二十

4 《回春》卷五:调中益气汤

41 处方

黄耆6分,人参6分,甘草(炙)6分,苍术(米泔浸,炒)6分,川芎6分,升麻3分,柴胡3分,陈皮3分,黄柏(酒炒)3分,蔓荆子3分,当归6分,细辛2分。

42 制法

上锉1剂。

43 功能主治

气血两虚之头痛。

44 调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45 摘录

《回春》卷五

5 《医略六书》卷三十 51 方名

调中益气汤

52 组成

人参1钱半,黄耆3钱(饴糖炒),茅术1钱半(炒),于术1钱半(炒),升麻3分(醋炒),柴胡5分(醋炒),茯苓3钱,木香1钱半,炙草8分。

53 主治

产后劳倦泄泻,脉软缓涩者。

54 调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温服。

55 各家论述

产后劳倦伤脾,不能敷化,而清阳下陷,故倦怠腹痛,泄泻不止。人参扶元以补气之虚,黄耆补中以举气之陷,于术健脾燥湿苍术燥湿强脾,茯苓渗湿清治节,炙草缓中益脾胃,升麻升阳明清气,柴胡升少附清气,广木香醒脾开胃以调气化。水煎温服,使元气内充,则脾能健运而清气上升,胃气自化,安有倦怠腹痛泄泻之患。

6 《嵩崖尊生》卷六 61 方名

调中益气汤

62 组成

黄耆1钱,人参5分,苍术5分,陈皮5分,升麻3分,炙甘草3分,柴胡3分,黄柏3分,木香3分,当归5分,白术5分,白芍5分。

63 主治

病后耳鸣耳聋。

7 《东垣试效方》卷一 71 方名

调中益气汤

72 组成

黄耆1钱,人参(去芦)半钱,甘草(炙)半钱,陈皮2分,五味子7粒,芍药3分,白术5分,当归5分,升麻2分,柴胡2分。

73 主治

因饥饱劳役,损伤脾胃,元气不足。其脉弦或洪缓而沉,按之无力,中之下,时得一涩。其证身体沉重,四肢倦懒,百节烦疼,胸满短气,膈咽不通,心烦不安,耳鸣耳聋,目有瘀肉,热壅如火,视物昏花,口中沃沫,饮食失味,怠堕嗜卧,忽肥忽瘦,溺色变,或清利而数,或上饮下便,或夏月飧泄,腹中虚痛,不思饮食。

74 调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作1服。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前温服。

75 加减

如下元阴火蒸蒸发,燥热者,加生地黄2分;如咳嗽,加5味子10粒;腹中气不转运者,更加陈皮3分、木香2分;身体沉重,虽小便数多,加茯苓2钱、苍术1钱、泽泻半钱,黄柏3分;如胃气不和,加汤洗姜制半夏5分;痰厥头疼,加半夏;如夏月,须加白芍药3分,以补肺气不足;如春夏腹疼,尤宜加芍药;恶热燥渴而腹疼者,更加白芍药半钱;严寒腹疼,加中桂2钱;如冬月腹疼,不可用芍药,以太寒故也,只加干姜2分,或加半夏4分(姜制)。

76 各家论述

《内经》云:劳则气耗,热则伤气,以黄耆、甘草之甘泻其热邪为主,以白芍、五味子之酸,能收耗散之气;又《经》云:劳者温之,损者温之,以人参甘温补气不足,当归辛温补血不足为臣;以白术、陈皮苦甘温除胃中客热,以养胃气为佐;升麻、柴胡苦平,味之薄者,阴中之阳,为脾胃之气下溜,上气不足,故从阴引阳以辅之,又行阳明少阳二经为使也。

古籍中的调中益气汤 《杂病心法要诀》:[卷二]内伤外感辨似

救阴。阳热昼夜心烦,合朱砂安神丸,泻火安神。调中益气汤调中弦洪缓沉涩。湿热体倦骨酸疼,气少心烦忽肥

《医方集解》:[理气之剂第七]补中益气汤(东垣)

以此活人多本方除当归、白术,加木香、苍术,名调中益气汤(东垣)∶治脾胃不调,胸满肢倦,食少短气,口

《成方切用》:[卷一上治气门]补中益气汤

渴无味,大便溏黄。除当归白术,加木香苍术,名调中益气汤。治脾胃不调,胸满肢倦,食少短气,口不知味,

《审视瑶函》:[卷五运气原证]内障

有阳虚症,不可浑治,阴虚以补肾丸治之,阳虚以调中益气汤疗之。或曰∶既云神水枯者,而又谓阳虚者,何也

《证治汇补》:[卷之三外体门]斑疹

罗天益为元代医学家 。(1220~1290年)。字谦甫。真定路嵩城人(今河北嵩城县)人。李杲、窦汉卿的弟子,医学造诣较深。撰《卫生宝鉴》 ,内容以方药为主,其中“名方类集、针法门”主要论述针灸,并首辑窦汉卿的《流注指要赋》(即《通玄指要赋》)。罗天益约生于金兴定四年(公元1220年)。幼承庭训,攻读诗书。及长,逢乱世,弃儒习医。时名医李杲年迈,欲传术于后世。天益愿从之学十余年,尽得其妙。后为太医。遵师意,分经论证而以方类之,历三年三易其稿而成《内经类编》,今佚。至元三年(1266年),以所录东垣效方类编为《东垣试效方》九卷。对传播“东垣之学”起到了重要作用。又撰集《卫生宝鉴》二十四卷(1283年),讨论方、药及药理,附列验案。另著《药象图》、《经验方》,均佚。1251年后,他自师门回乡行医,以善治疗疮而显名,为元太医,元兵南下。罗天益一再随军征战,他在军中,还四处访师问贤,以提高医术。罗氏以《内经》及东垣学说为指导,提出了“脾胃人之所以为本者”的学术主张。在治疗中十分强调温补脾胃,钩玄东垣针法之精华,处方着重于中脘、气海、足三里三穴,而且其中绝大部分是以灸治获效。罗天益生活于金末元初,他的学术思想遥承于洁古,授受于东垣,又突出脏腑辨证、脾胃理论、药性药理的运用的“易水学派”特色,成为易水学派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承前启后的一位重要医家。他的主要学术思想反映在《卫生宝鉴》(1281年)一书中,于《名方类聚》篇内,列有针法门,并最先收载他辑注的窦汉卿《流注指微赋》。罗天益用灸法以温补中焦,不仅能治中焦不足的虚寒证,而且还可以治疗气阴两伤的虚热证,罗氏能补其师之不足,并发展了刘河间热证用灸,李杲甘温除热的理论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金元四大家的针灸学术思想。另著有《内经类编》、《药象图》及《经验方》、《医经辨惑》(见刘因《静修文集》)等书,均佚。经过整理的张元素的著作

详见百科词条:罗天益 [ 最后修订于2015/11/7 15:38:32 共88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

《本草蒙筌》:"手、足太阳,足少阴、厥阴经。"

功能主治 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治感冒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疼,风水浮肿,痈疽疮毒。

《药性论》:"治贼风、失音不语,多痒血癞,手足不遂,口面歪邪,遍身顽痹。"

《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并气,筋骨拳挛,四肢羸劣,头旋眼目赤疼及伏梁水气,五劳七伤,虚损冷气,骨节酸疼,通利五脏。"

《珍珠囊》:"太阳经头痛,去诸骨节疼痛,亦能温胆。"

《品汇精要》:"主遍身百节疼痛,肌表八风贼邪,除新旧风湿,排腐肉疽疮"

《本草备要》:"泻肝气,搜肝风,治风湿相搏,本经(太阳)头痛,督脉为病,脊强而厥,刚痉柔痉,中风不语,头旋目赤。"

《会约医镜》:"治邪闭憎寒,壮热无汗。"

羌活附方

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羌活四至五钱,板蓝根、蒲公英各一两。水煎,每日一剂,分二次服。(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

治太阳伤寒无汗:羌活、独活、荆芥、防风、广皮、甘草。煎服。(《医级》羌活汤)

解牙临寒: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草。水煎服,若急汗热服,以羹粥投之,若缓汗温服,而不用汤投之。(张元素九味羌活汤)

治太阳经头痛:防风二分,羌活三分,红豆二个。为末,鼻内搐之。(《玉机微义》)

治客寒犯脑,脑痛连齿,手足厥冷,口鼻气冷之证:羌活一钱,附子、干姜各五分,炙甘草八分。水煎服。(《医学心悟》羌活附子汤)

治风湿相搏,身体疼烦,掣痛不可屈伸,或身微肿不仁:羌活(去芦),附子(炮,去皮脐),白术,甘草(炙)等分。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济生方》羌附汤)

治肩背痛不可回顾,脊痛项强,腰似折,项似拔者:羌活、独活各一钱,藁本:防风、甘草(炙)、川芎各五分,蔓荆子三分。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大温服,空心食前。(《内外伤辨》羌活胜湿汤)

治疗扁桃体炎:羌活12——15g,板蓝根、蒲公英各3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中药大辞典》第1173页)9治疗早搏:“脉齐”为羌活的提取物制剂(由中国中医研究院提供,广州星群制药厂制作,1ml脉剂液相当羌活生药1g),每日60——150ml,分3——4次服,疗程7——14天。(《中华内科杂志》,1985;27(7):452)

羌活的副作用

(一)传统文献

《药性论》:无毒。

(二)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β-谷甾醇、香豆素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胡萝卜苷、欧芹属素乙、有机酸及生物碱等。

药理作用:羌活注射液有镇痛及解热作用,并对皮肤真菌、布氏杆菌有抑制作用。羌活水溶部分有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挥发油亦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并能对抗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缺血和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对小鼠迟发性过敏反应有抑制作用。

(三)毒理试验

LD50:羌活挥发油小鼠灌胃的LD50为664g±087ml/kg。

毒性反应:

羌活水提物小鼠灌服的最大耐受量为40g(生药)/kg,腹腔注射的最大耐受量为l25g/kg。

羌活胜湿汤小鼠灌胃的最大耐受量为624g(生药)/kg,相当于临床用量的133倍。

羌活胜湿汤长期毒性试验大鼠灌胃给药4680g/kg、2340g/kg、234g/kg(相当于临床用量的l00、50、5倍。),连续给药4周,停药2周后,各剂量组大鼠的生长发育、血常规、肝肾功能及重要脏器均未见异常改变。

以上说明羌活和羌活胜湿汤的毒性非常小,安全度很大。

(四)临床观察

羌活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或大剂量(30g以下)水煎服也没有明显副作用。

使用每次剂量30g水煎服。对关节炎病人一般无明显不适反应,部分病人有上火和出汗反应。对感冒发热病人能发汗退热,但并不增加内热;对原有内热升火和体虚自汗的人用12g水煎服,就有上火和增加出汗的反应。这就是中医所讲的有病则病受之。无病则伤正气的道理。

羌活的做法大全

羌活防风汤

药物组成羌活(去芦头)3两,防风(去叉)4两,桔梗3两,柴胡(去苗)1两半,败酱3两,桂(去粗皮)1两半,大黄(锉)2两,羚羊角(镑屑)1两。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一。

方剂主治产后腹中坚硬,两胁满胀,手足厥冷,心中烦热,引饮干呕,关节劳痉中风。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2盏,煎至1盏,去滓,空腹温服,相次再服之。

羌活苍术汤

药物组成炙甘草5分,黄柏5分,草豆蔻5分,生甘草5分,葛根5分,橘皮6分,柴胡7分半,升麻1钱,独活1钱,缩砂仁1钱,苍术1钱,防风1钱5分,黄耆2钱,知母2钱5分,羌活3钱。

处方来源《兰室秘藏》卷中。

方剂主治脚膝无力沉重。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分作2服,水2大盏,煎至1盏,去滓,空心服。

羌活除湿汤

来源《医方集解》。

组成羌活胜湿汤去独活、蔓荆、川芎、甘草,加升麻、苍术。

主治风湿相搏,一身尽痛。

羌活附子汤

处方 麻黄09克(不去根、节)黑附子09克,羌活15克,苍术15克,防风06克,黄耆3克,甘草、升麻、06克,白芷、白僵蚕、黄柏各09克。

功能主治治冬月大寒犯脑,脑痛齿亦痛,名曰脑风。

用法用量上药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寒嗽,加佛耳草09克。

摘录《东垣试效方》卷五

羌活酒

来源《太平圣惠方》

配方羌活一两半,防风(去芦头)一两,黑豆每服一合。

制法上诸药,前二味捣粗罗为末,以好酒五升,渍一宿。

主治治妊娠中风痉,口噤,四肢强直,反张。

用法每服,用黑豆一合炒令烟出,投入药,酒一大盏,候沸住,去滓,拗开口,分两度灌之。

羌活与独活的区别

《神农本草经》上记载“独活一名羌活”。《本草纲目》记载“独活、羌活乃一类二种”。故二书只有独活条目,没有羌活条目。虽然在金元时期的方剂中,如羌活胜湿汤、大秦艽汤中既有羌活,又有独活,但本草学家仍坚持认为是同一味药。可能是由于为同科同属植物,其地上草本部分的形态极为相似的缘故。但《本草纲目》已经认识到二药“形色气味不同,故为异论”。

羌活和独活从一味药分为两味药,说明中医的认识是在不断修正和逐渐深化的,是在不断发展的。虽然缓慢,但是认识的态度是严谨的、科学的。

羌活、独活分为二药后,又出现了羌上独下的说法。独活是否只用于腰以下呢这也是偏面的看法。

上一页 全文完(共 15538 字) 展开全部内容

病情分析:

这些药物主要是疏肝,和利湿,并有清热滋阴的效果,

指导意见:

这个柴胡是清热的,当归补血,白芍柔肝,白术是利湿健脾,茯苓利湿,甘草调和,丹皮活血,山栀子清热,荷叶清热,香附,坤草,行气,阿胶滋阴,艾叶行气,砂仁健脾,熟地滋阴,川穹行气,所以这个是可以治疗女性的肝胃不和,并有阴虚血少等的。

调中益气汤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脾胃论》卷中:调中益气汤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